七成職場人單身,這屆年輕人為何戀愛「不積極」

情感導師 622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為什麼要談戀愛,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電視不好看?」「如果生命不能浪費到值得的人身上,那麼我寧願浪費到自己身上。」「人生已經很不容易了,幹嘛還要徒增煩惱?」在知乎熱門話題「現在的男生為什麼不追求女生」下,三萬多名網友半是調侃半是認真,發出「單身正義論」宣言。而在豆瓣上,成立於2017年的「母胎solo」(指從未談過戀愛的人)小組已經吸引了上萬名組員分享自己的單身心得。根據智聯招聘和珍愛網攜手發布的《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近七成職場人士為單身狀態,一半以上的職場人單身時間超過三年。

這屆年輕人為何不愛談戀愛了?無論你持何種看法,但戀愛一定不是件小事。在出發探索這一現象之前,我們也許需要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所推崇的「社會學的想象力」,把「源於周遭情景的個人困擾」和「關乎社會結構的公共議題」進行聯繫,然後走進年輕人的生活,看看他們的生活情境和我們的社會結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再決定如何更好地應對它。

戀愛考慮性價比,單身經濟「鼓勵」單身

「戀愛能給我帶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獲得多巴胺分泌帶來的快感,那我只要多食用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就可以了。科學研究表明,杏仁、香蕉、牛奶、肉類,哦還有巧克力,都可以幫助分泌多巴胺——關鍵是不像談戀愛那麼麻煩。」在南京河西CBD的一棟寫字樓里,95後職員筱筱一邊說話,一邊飛快地敲擊電腦鍵盤,幾個聊天框閃爍不停。她轉過頭來扮了個鬼臉:「我至今沒覺得我需要男朋友啊,畢竟生活上的事情我都可以自己解決。工作這麼忙,談戀愛肯定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給另一個人對不對,可他能給我帶來什麼?」

七成職場人單身,這屆年輕人為何戀愛「不積極」

談戀愛考慮性價比,先計算投入-回報率,再決定是否踏進一段親密關係,是這屆年輕人普遍的思維方式。

985大學研究生畢業,月入一萬+,坐標南京,性格沉穩理性的90後女孩沛沛身邊自然不乏追求者。不久前,沛沛收到了一位男生贈送的香水,不是香奈兒五號也不是祖瑪瓏,而是一瓶走文創路線的古風造型香水,看得出,為了討沛沛的歡心,男生頗動了一番心思。對此,沛沛卻選擇佯作不知:「既然沒感覺,何必給自己徒增煩惱?工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生活空間,連買衣服都只能逛淘寶,對自己不喜歡的男生,明知要獻出一大筆沉沒成本,我當然要及時止損啊!何況,人家也只是送了瓶香水,幹嘛自己加戲?」

「真是搞不懂現在的孩子怎麼想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真的落伍了嗎?」提起女兒的感情生活,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的陳女士覺得,自己和這些90後新新人類的觀念差異太大,「以前我們談戀愛叫『處對象』,兩人慢慢處,彼此磨合和包容,不輕易把人『一棍子打死』。可現在給女兒安排相親,男方個個條件不錯,見了還沒幾面,女兒就覺得不合適,接着就把人家『拉黑』。照這麼做,她還能找到男朋友嗎?」

陳女士的憂慮似乎很合理,陳女士女兒的「斷舍離」哲學聽起來好像也沒錯:「有一類關係就叫『見光死』,線上聊天打得火熱,互認為對方幽默智慧有魅力,一見面就完蛋了。有些人覺得『買賣不成仁義在』,或是臉皮薄不好意思拉黑,就讓對方成為通訊錄里一百年也不會聯繫一次的『殭屍好友』。那何必呢?做不成soulmate(靈魂伴侶),我剛好也不缺朋友,乾脆別拖泥帶水,否則對你對我都不負責任。再說了,明明不喜歡對方,又把微信好友關係保留,老讓人瞎想幹啥?」

年輕人不熱衷於談戀愛,周圍的社會土壤也在變得不那麼鼓勵戀愛了。

「我可以佛系談戀愛,但不能佛系等外賣。」在企業從事經濟分析工作的90後男孩宇翔轉發了一篇如是標題的公眾號文章到朋友圈,並配上一行字:說得太准了!

「一人食,一人住,一人旅行,所有的新興消費模式都在為單身人群提供利好。不會做飯也沒關係,外賣小哥一定比你男/女朋友準時。一人份火鍋、迷你微波爐、迷你洗衣機,還有迅速興起的羅森、便利蜂、蘇寧小店,貼心的『單身經濟』在服務單身人群的同時,也無形中使他們傾向於保持目前的單身狀態。」宇翔說,「你能想象嗎,一款『單身狗糧』薯片上市幾個月,市值就達到幾個億,可見自願單身不僅無損生活質量,還能引發社交共情。所以很多年輕人覺得,單身好像也不壞。」

如果說一人份火鍋只是保障了單身人群的物質生活,那麼直播經濟、愛豆文化、方興未艾的吸貓熱和無數電影、遊戲,則填滿了單身男女的精神空間。

朋友圈背景是一隻表情慵懶、仰面等待主人愛撫的英短貓,頭像設置成著名日漫LoveLive!劇照,「鹽於律己,甜以待人」的微信簽名代表了90後女孩Kiki的處世態度。在蘇州一所中學教書的Kiki喜歡擼貓,熱衷二次元文化,更喜歡粉愛豆。

「我一直挺喜歡追星的,去年《創造101》熱播的時候追過楊超越,還買了幾百塊錢的騰訊卡給她投票,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演員朱一龍,每天都會到他的微博超話上籤到,有什麼關於他的周邊產品我也會第一時間購買——粉愛豆就要捨得為他花錢嘛!有愛豆其實是一件蠻幸福的事情,看到他的成長會替他開心,粉絲之間像家人或朋友,大家一起交流愛豆的新動態,也彼此傾訴生活中的快樂和煩惱。群里大部分朋友都是單身啊,大家也沒覺得需要談個男/女朋友。再說了,萬一他/她不喜歡我愛豆呢?」

就像80後男孩大白說的:女神不喜歡我,有點小難過,但想想也沒什麼。我不如喝罐可樂,接着看新垣結衣,打LOL好了。

孤獨使我想找對象,貧窮使我享受單身

不過,在「為什麼單身」這個問題上,男性和女性差異顯著。根據《2018年職場人婚戀調研報告》,除了圈子小這一共性因素外,男性經濟條件差和女性擇偶要求高都是「脫單攔路虎」。相應地,從脫單意願來看,職場男性比女性更加積極。

「其實不是不想戀愛,而是單身時間久了,漸漸地也就習慣了。」80後男孩陽陽說。陽陽屬於「母胎solo」一族,和那些「自戀型單身」「曖昧型單身」和「事業型單身」的solo族不同,陽陽的單身之路充滿了無奈。

「在戀愛這件事情上,我覺得一些女孩的功利心比較強。到微博大V『月老在南京』上看看,很多女孩都願意把自己明碼標價,具體到身高160、有房有車、年薪20萬等,對另一半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像我這樣比較看重感情的純粹度、不大能接受女孩這種交友心理、物質條件又沒有那麼優渥的男生來說,被剩下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陽陽說。

孤獨使我想找對象,貧窮使我享受單身。戀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從來都不是兩情相悅那麼簡單。在男生這裡,根據投入-回報率來決定是否踏入一段未知關係的計算方式仍然有效,不過,男生們要考慮的不僅是時間、精力等無形成本,還有戀愛開銷(甚至包括進入婚姻的經濟成本)這一更為實際的問題。

「以一個男生月收入5000元計算,扣除掉1500元房租、1000元伙食費,以及雜七雜八的水電、交通、購置生活必需品的花費,最終只剩下一兩千元的自由支配額度。如果談戀愛,每次約會光吃頓飯就要花掉兩三百元,再加上看電影、買鮮花、送禮物,以及在情人節、生日、七夕等節日時為儀式感買單,男生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一個還沒戀愛的男生會通過觀察、比較他身邊的朋友,包括談戀愛和沒談戀愛的男生的物質生活狀態,來決定自己是否要冒談戀愛這樣的『經濟風險』。總之在戀愛這件事情上,不帶着經濟思維去思考的男生基本只有一種情形——家裡有礦。」80後媒體人大姚說。

大姚將這種年輕人普遍面臨的經濟壓力稱為「年輕層貧困」,即使在南京月收入達到一萬元的男生,儘管負擔得起戀愛開銷,但並不算富裕的他們仍然會衡量:花「這筆錢」,到底值不值?在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杰看來,人們的戀愛意願向來和個人、社會的經濟前景密切相關:當經濟前景不明朗時,人們傾向於採取防衛性舉措,不把戀愛這樣的高風險因素納入到生活中來。

賺錢不容易,很多男生都立下了「先脫貧再脫單」的flag。但面對主體意識不斷增強的現代女性,這一屆男生普遍感到,男性和女性兩大群體之間的隔膜在加深。特別是在知乎這樣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許多和婚戀有關的話題都會引發兩大性別陣營的激烈對峙。

「我就不明白,啥時候『直男』也能成為引發女生吐槽的爆點了?我可以陪你追日劇、為你學做飯、和你逛商場,但是我也有我的興趣愛好,所以請不要拿『祖瑪瓏和香奈兒哪個牌子好』或是『你怎麼連最基本的口紅色號都分不清』來折磨我們男生了好嗎?在我們看來,這些真的沒區別啊!」陽陽一臉委屈。

公說公有理,女生們也滿腹怨念。95後女孩蕙子說,她最討厭男生粗暴地認為「所有女生都拜金」:「大部分時候根本不是錢的事兒,女孩子更在意的是兩個人三觀合不合,有沒有共同愛好,特別是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所以我和身邊的朋友都蠻討厭相親的,這分明是把兩個心靈完全沒有交集的人硬拉到一塊。倒是在一些樂迷群、粉絲群里,有時能遇到互有好感的男孩子。能一直走下去當然好啊,如果沒緣分,找個三觀一致的好朋友也不錯。」

相親被不少單身人士排斥,但婚戀交友服務產業依舊蒸蒸日上。根據百合佳緣網絡集團發布的財報,該集團2018上半年傳統婚戀交友業務收入增長3.94億元,同比增長274%,截至財報發布時,已經擁有超過3億用戶。有網友「哭訴」:不是說好大家一起單身嗎?怎麼都偷偷給自己相親去了?

「現在相親市場的主要客戶群就出生於1992年、1993年。」一位資深職業紅娘這樣說。在她看來,相親市場有其功利的一面,比如設定戀愛起步價(對於對方月收入的起步標準),有幾套房、多大面積等,在身高、年齡方面,1厘米、1歲的差別也會造成天壤之別,更別說還有「軟件」上的要求,「寧要二婚,不要沒談過戀愛的」「來自雙親和睦原生家庭」成為新相親時代的新門檻。不過,紅娘認為,既想要條件,又想要愛情,這其實既不矛盾,也不貪心,「做了這麼多年紅娘最大的感受是,外在的功利要求也是年輕人尋找另一半的一種(至少在他們看來)最高效的方式,在內心深處,他們其實還懷着一顆嚮往愛情的心。」

戀愛是成長,也要尊重選擇多元

這一屆年輕人多數並非死心塌地的獨身主義者。一如豆瓣「母胎solo」小組組長在組內寫下的祝願:這是一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會成為「元老」的組,也是我希望每個人最終都離開的組。

談過四五次戀愛,每次都沒能走到最後,已經空窗兩年的90後程序員浩然每每用「工作是主業,戀愛是調劑」來自我調侃,但他也承認,至今單身其實是不願將就,「我們奮鬥了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遇見更好的她嗎?」

在南京大學青年社會學者陸遠看來,年輕人單身現象背後的複雜心態和利害博弈,其實折射的是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變化。

「婚戀一直是社會整體價值觀變遷最靈敏的風向標。戀愛成本什麼的並不是真正的『單身攔路虎』,問題在於,你心中對理想的另一半和戀愛關係有怎樣的期許?事實上,隨着中國從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家庭功能的重心已經從原先的傳宗接代變為夫妻之間的親密協同,這樣的結構變化導致現代年輕人對另一半的要求也更高了。再加上年輕人經濟獨立,個體化傾向增強,他們更願意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何況還有層出不窮的精神消遣方式足以填補另一半留下的空白——這甚至不能叫任性,只要年輕人能對自己負責,不妨礙和傷害到他人,別人同樣沒有干涉他的權利。」陸遠說。

正如一位自媒體人在一篇分析年輕人「吸貓熱」的文章中所寫的,過去我們喜愛狗,是因為它具有那些我們期望別人擁有而自己不必擁有的美德,今天我們喜歡貓,是因為它具有那些我們期望自己擁有而別人不加干涉的個性。

90後女孩薇薇認為,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允許人們擁有決定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是社會進步、城市發展許諾給個體的最寶貴的自由。

那麼,在今天,戀愛這一延續數千年的人類關係形態,還值得年輕人嚮往嗎?

「當然值得。戀愛是人的本能,戀愛時產生的激情是人之為人的重要標誌。戀愛的價值不能簡單地用性價比來衡量,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就是人性異化的體現。戀愛應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間彼此磨合、互為中心的精神成長。即使一時沒遇到合適的那個人,年輕人還是不應失去戀愛的勇氣。」張杰說。

陸遠則提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踏進戀愛關係之前,都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男生要把男性的陽剛氣質找回來,多一些擔當,多一些責任感,在細節上學會呵護女性。部分女性也應試着放下功利的心態,真正將雙方視為平等的主體,既不凌駕於對方之上,也不自我物化。說到底,戀愛是兩性間可能建立的最親密的社會關係,也是生命歷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應當是純粹的,也是寶貴的成長。」

戀愛是一種成長,和尊重個體選擇的多元,構成了「如何看待年輕人單身現象」這枚硬幣的兩面。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年輕父母對十年二十年後兒女們的戀愛前景,也有了不同於上一輩人的展望。

「70後」大學教授劉先生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選擇,不論以後孩子怎麼決定他的感情生活,都尊重吧。

「80後」媽媽白雨寄語女兒,儘管自己的婚姻非常美滿,但她並不希望這成為女兒追尋自我的枷鎖,「如果將來你遇不到你心目中的那個人,那麼就這麼一直單身,同時保持內心的充盈和人格的獨立,我覺得也不錯。」 記者 馮圓芳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4 04:05:51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4-04-25 20:04:48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