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與前任之間正在流行一種「薛定諤的關係」

情感導師 636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塔門」(ID:DT-Tamen)作 者 | 張晨陽編 輯 | 王朝靖題 圖 | ins @jcgotting插 圖 | ins@jeeeoook

前幾年,社交網絡上人們對「前任」主流態度還是:「一位合格的前任,應該像死了一樣」、「真心愛過的人,分了就絕不會再聯繫」、「和前任老死不相往來,或者做 Ta 墳前的故友」……

年輕人與前任之間正在流行一種「薛定諤的關係」

這幾年,關於前任的討論有些微妙的變化。

在今年4月份的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中,女主角三次結婚、三次離婚,與三位前夫和諧共處:開「前夫會議」、在櫻花樹下一起盪鞦韆……

國產綜藝《再見愛人》,則把三對已經離婚 / 處於離婚冷靜期的夫妻湊在一起,開啟一段為期18 天的旅行。每天爭吵的、一直分居的、多年未見的……前任見前任,除了沉默、爭執,也有浪漫、情義、甚至還會重新心動……

我們有一些反思:為什麼所有的愛情理論課,都在教人如何找到愛情、經營愛情,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告別愛情、以及告別之後如何處理前任關係?為什麼和前任保持聯繫 / 做朋友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道德不正確」?身份關係的結束也意味着感情的完全斷裂嗎?

即便在我們今年 10 月發布的愛情觀大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年輕人不能接受「對象跟前任保持聯繫」。但Knowyourself 一項關於前任的調查顯示,儘管前任已是過去時,但仍然有 45.96% 的參與者和前任保持聯繫,甚至有 15.91% 的人和前任成為了好友。

在所有參與者中,超過九成的人認為前任對自己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相較於負面、快樂、短暫和淺顯,前任給自己帶去的影響更偏向於正面但痛苦,長期且深刻。

這是塔門「新關係」系列的第一篇,我們採訪了三位與前任友好相處的年輕人,大眾常常會認為分手後仍然聯繫的曖昧,多少有不道德的成分。但在我們的採訪中,分手後,他們跟伴侶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好了,他們會把這種「分手,但仍然保持親密關係」的關係稱為「薛定諤的關係」。

一個值得重新思考的問題是:在年輕人「維持愛情變得越來越難」、「既想要單身又想要親密關係」的如今,這種親密關係結束後的親密關係,是不是能成為一種可以讓人和人維繫得更好的「新關係」?

結束關係,是對感情的一種保護

心理學科普作者史秀雄指出,如果你在分手後一直想聯繫對方,可能是情感上的分離還沒有完成。他比喻:「情感的割裂會留下傷口,產生疼痛,當我們疼痛時就忍不住想聯繫對方,驅動我們做一點恢復關係的事情。」

他認為,這種難過的情緒並不是提示我們複合,而是要放下,不要被這段關係困住,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情感。

但問題是,在「喜歡且捨不得對方」卻「被現實原因困住」的情況下,「在一起」與「放下」之間,有沒有第三種可能?

如今,也有一些被「關係」、「現實」、「生活」阻礙的戀人,他們選擇果斷拋棄關係,但絕不放下這段情感。

@一把傷心淚 女 24歲

我和前男友把我們的關係稱為「薛定諤的關係」—— 不是男女朋友的關係,但是會做情侶之間的所有事。

我們分手之後的相處模式和談戀愛時沒太大區別:頻繁聊天、分享生活、講心裡話、聊性;看到適合對方的東西,忍不住買下送給他;和他不在同一個城市時,我們想念對方的一切。 在分手後,我們還繼續同居了一個月。

唯一不同的是,因為沒有「他是我男朋友」這種身份關係的束縛,我們對彼此的要求更少了。

我會覺得, 男女朋友的身份,就像結婚證一樣,把愛情關係具化了,也把兩個人的利益綁定了,反而成了一種束縛,讓愛情沒那麼純粹。

前男友家裡很有錢,他也是一個很佛系的躺平啃老的人。他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做一些自己想做但無用的事,並且堅定「我不努力了,我就當個廢物也挺好」的想法。

這是我欣賞並羨慕他的一點,他很灑脫,可以跳出我一直受困的「奮鬥道德」框架。事實上憑藉我父母的條件,我也勉強可以啃老,可我做不到心安理得。在這方面我是一個被社會規訓得很好的人,我需要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也需要獲得世俗的認可。

所以我既羨慕他,也忍受不了他——刻進骨子裡的「奮鬥道德」讓我無法接受一個一直啃老的人作為我的男朋友。儘管啃老這件事本身,可能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同居時我們倆的生活也一團糟。我有輕微潔癖,忍受不了垃圾亂扔。他嘗試過遷就我,在每次做完飯,認真收拾垃圾,但是達不到我預期的潔淨程度。

一起生活的確是一件消耗愛情的事情。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從一頓飯到一隻垃圾袋。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在事實層面他的一些做法或者習慣令我痛苦,另一方面,我不想改變他、更不捨得磨平那些最初吸引我的稜角。

所以,結束男女朋友的身份,是保護我們感情的一種方式。

如果他不是我的男朋友,他亂丟垃圾、他在哪個城市、他會不會一輩子啃老,我都沒關係了。

拋開關係的束縛,我們只是互相吸引、互相取暖的兩個人,我們只是不想讓對方在自己的生命中完全消失。

如果我或者他以後的伴侶不介意,我希望我們能在不過多打擾對方的情況下,保持精神上的聯結,永遠都不要「老死不相往來」。

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除非是前任

心理學中的腳本理論中有一種「友情模式」:兩個人在一起之前的交往方式,可以遷移到分手之後,不用再創造新的交往方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交往的不確定性,不用再想「我還能約 Ta 吃飯嗎?」「我要如何和 Ta 開啟對話?」之類的問題。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對伴侶在戀愛 / 結婚之前就有深厚、長久的友誼,那麼在分手之後,他們也更傾向於繼續維持這段友情。

@芋仔 女 27歲

我和前男友的關係有多好?

我、他的前女友,曾是合租室友。

我、他、他的現女友,一起組隊打遊戲。

我、我的某位約會對象,為他和他曖昧的女生出謀劃策。

和前前前任是高中同學,認識 9 年、戀愛 5 年。 在我心裡,他是一個沒有人可以替代的默契朋友、一個見證了「我,如何成為現在的我」的親人。

當初分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未來的規劃不一致:我在上海找到了工作並打算長期發展,但他要在家鄉考公。我們彼此都對短暫的未來下定了決心,並且也認為,對方的選擇,更適合 Ta 的性格。

你知道嗎?我們連分手都是默契的。 就是在某天下班後一個晚上,我覺得這段關係可能要結束了,按照他的性格,他應該會給我打一個電話。 然後他真的打過來了,說我們分手吧,我回他「好」。

沒有爭吵、沒有冷暴力。我的失落也在意料之中。

分手之後,我們沒有互刪好友,但是在兩年內,都各自默契的都沒有聯繫對方,朋友圈的點讚、互動也沒有——我們心照不宣,認為在對方生活中留下任何新的痕跡都是一種打擾。

直到他通過朋友圈發現,我找到了下一任,他認為「好了」,我們才恢復聯繫。

其實我們聯繫並不頻繁,但對方生活的重要變動比如搬家、跳槽、換了新的對象、去了新的城市,都會及時分享。

我們並不會因為「前任」這個看上去曖昧的身份而尷尬或者有所保留。

在他的現女友還沒有成為現女友之前,會跑來加我微信,問我他的人品怎麼樣。

我真的是太了解他了,我說他的人品沒有問題,你只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適配程度。你不用擔心曖昧時期他的猶豫,他的性格是喜歡就主動撩,撩完又慫,就是這麼狗的一個人……

有一次,我和一個男生約了周末野餐。我發現他對這個公園的地形非常熟悉,不用看導航就知道路怎麼走,還知道哪裡人少、哪裡人多。他告訴我為了這次約會,他之前來過這裡,並且昨晚看了最新版本的地圖。我把這個小技巧告訴前男友,以後約女生這樣做,非常加分。

我想過,為什麼我們還要這樣親密聯繫?在一起的 5 年對我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

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是大二,然後本科畢業、讀研、直到工作了才分手。

從人的一生來看,5 年或許並不算長,但對於我來說,那是一段人生的「過渡期」。我們對愛情、工作、生活、未來的期待,我們遭遇到的失落、困惑,在那幾年集中爆發。

讀書時,我父親的工作出了變故,整個家庭出現了危機。那時候我既要讀書、又要找工作、還要操心家裡的事情,整個人焦頭爛額。而他穩穩承接住了我的所有情緒。

他讀軍校的時候,非常不適應那種環境裡的「人情世故」,甚至出現了抑鬱傾向。我是他第一個告訴、也是唯一告訴的人。

我們幾乎參與了對方30歲之前的所有人生重大節點。「共同經歷」帶來的熟悉感和青春濾鏡很重要,也是我們建立長期親密關係的基礎。

過年回家的時候,在小城市,幾乎一出門就很容易遇到熟人。我和他一起逛街,碰到老同學,他們會起鬨:你們複合了嗎?你們是不是要複合?你們什麼時候結婚?

我很清楚,就算之後我們在同一個城市,我也不會和他在一起了。

在那段歲月中的他和那段歲月本身,在日後都沒有辦法被任何一個人、一段經歷取代。

前任不僅意味着前任,也意味着「以前的我」以及「我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我」。

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我們回不去了,也不必回去。

愛情這個詞,層面有一點單薄

「家庭生活中要採取什麼行動,必須是要麼夫婦感情完全破裂,要麼夫妻生活和和美美。如果夫妻關係還能湊合,既不是前一種,又不是後一種,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大的行動。

許多家庭年復一年過着老一套生活,夫妻雙方都感到厭倦,但是沒辦法也沒變化,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感情既沒有徹底破裂,也不和睦融洽。」

——《安娜·卡列尼娜》

@波吉沖鴨 女 24歲

我大膽把我已經離婚的爸媽關係稱為「新前任關係」。

其實從我有記憶以來,他們的關係就不好,「父母愛情」在我這裡的存在感幾乎為 0 。

他們會因為一道菜爭執:我媽把姜切成片狀,她覺得「顯眼,不吃薑的人可以很容易挑出來」,但我爸不滿,他覺得應該切成細絲,因為「吃薑對身體有好處,切得細碎拌在菜中,不知不覺就吃了。」

他們會因為「空調不合」吵架:夏天的時候,我媽怕熱,必須整夜開空調才能入睡;我爸怕冷,一直開空調的話會被凍醒或者凍感冒,而且他總感覺「空調吹出來的風是帶着寒氣的,傷身體。」

最後,這些爭吵常常以「飯桌上還有孩子」、「隔壁房間還有孩子」而匆匆結束。

到後來,他們之間一點點小事、一兩句話都會引爆情緒,所以乾脆持續性冷戰,不說話,也無話可說。

這種互相的怨恨是積攢已久的,出軌、喪偶式育兒、生活習慣不合、三觀不合、婆媳不和……大概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夫妻問題在他們之間都有發生過。

同時他們的性格都是相對內斂、善於隱忍的。所以我爸和我媽很少會劍拔弩張地大打出手的,但只要他們共處,空氣中總是瀰漫着一種僵硬的、冰冷的氣氛。

可是離婚之後,他們的關係明顯變緩和了,甚至有許多微妙的默契。

現在他們分開住,我媽不會開車,如果她需要去比較遠的地方或者下雨不好打車,我爸還是會接她。家裡的煤氣、水管壞了,我爸也會主動來修。

之前我媽工作的時候,經常需要發票來抵扣一些交通報銷,所以我爸每次給車加油的時候,都會開一張發票留給我媽,這個習慣在他們離婚之後,我爸還一直保留着。

爸媽離婚後的第一年父親節,我媽專門給我發了微信,讓我「記着明天是什麼日子,發個紅包讓他高興高興。」這種提醒在以前是沒有的。

他們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那些憎恨好像隨着「離婚」兩個字變得輕飄飄了。 因為沒了婚姻關係的束縛,也因為距離感,反而更輕鬆地相處。

上個月,我看一部離婚綜藝,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每天都在玻璃渣里找糖吃,於是我轉發了一篇相關的文章給我媽。

沒想到我媽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夫妻都是半隻腳踏入娛樂圈的人,有錢,所以少了許多因為物質匱乏而帶來的爭吵,也不會因為經濟這個因素,在離婚時有所猶豫。

她說,站幾十年後回看,年輕時候的兒女情長好像是有點微不足道的。

純粹的愛情太奢侈了,或者說,對於前任、前夫,愛情這個概念,還是有一點單薄。

前任在本質上也只是人和人的一種關係。他們曾經因為「在一起、更快樂」而產生一種關係,現在因為「分開了、更舒服」而產生另一種關係。

愛情、親情、友情是可以摻雜的,喜歡與憎恨、熟悉又陌生也是混合着的。只是,你溫暖我,我也溫暖你,人活這一輩子,要有情有義。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1-23 21:01:51

我一閨蜜諮詢過,很專業也很靠譜,是一家權威諮詢機構

頭像
2024-01-07 16:01:32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1-14 13:11:21

求助

頭像
2023-10-09 18:10:23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