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孩子的精神疾病是一面鏡子

情感導師 643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

那一場朋友聚會發生在17年前,2002年。

昔日的醫學院朋友們頻頻舉杯,其中很多內科醫生、外科醫生,只有孫黎是兒童精神科醫生。有些酒杯到了她面前,就繞過去了,別人開玩笑說,「就不用給你敬酒了,我們一般不會找你。」

孫黎開玩笑說,「你放心,以後就你一定能用上我。」

正午|孩子的精神疾病是一面鏡子

那個時候,孫黎正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讀博士,同時跟隨導師出門診。此前,她在北京的天壇醫院做了8年的兒科醫生,並且擔任了主治醫生。那個年代的兒童疾病譜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包括傷寒、痢疾和腦炎等。後來,疫苗漸漸地減少了這些疾病的患病率。她發現很多孩子有心理問題,但家長和醫生都沒有意識到,所以得不到恰當的診治,例如多動症只是被歸類為兒童保健,而非精神科。醫學界對兒童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明顯滯後。

31歲那年,孫黎決定去全國最有名的精神專科醫院北大六院攻讀博士學位,從炙手可熱的兒科到了非主流的兒童精神科。她開玩笑地說,當時全國的精神兒科醫生不到200人,大熊貓都有2000多隻。

孫黎喜歡和病人談話交流,傾聽別人的感受,覺得自己在理解別人方面比較有悟性。剛開始的幾年,她每年的門診量是約1000人次,其中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她認為,當時求醫的部分家長是望子成龍,揠苗助長,影響了孩子的精神狀況。

最近幾年,來求診的兒童更多了。北大六院的精神兒科醫生增加到15個了,但是全國也不超過500個,孫黎每年的門診量提高到3000多人次,整個醫院的一年門診量是數萬人次。家長們從全國各地帶着孩子來求醫,醫生們加班加點地出診,甚至工作到凌晨。孫黎總想,舉手之勞,就能幫一個孩子,一個家庭。可是,病人越來越多,病情越來越複雜,舉手之勞也忙不過來了。

在我國,目前尚缺乏全國性的兒童和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的數據,但是,區域性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已經與國外接近,並且呈逐年增高趨勢,甚至可能高於國外水平。北大六院的王玉鳳教授曾做過調查研究,1985年北京地區僅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即為8.3%,1993年上升到10.9%,2004年北京中關村部分重點小學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則高達18.2%。2006年,學者徐婓等撰文稱,南京地區中學生中僅抑鬱障礙的患病率即高達14.8%。

美國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高達5%-10%;日本有1.5%的中小學生患有抑鬱症,中學生則有4.1%。中國雖然沒有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但在精神醫學領域已形成共識,隨着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的複雜化,各種壓力不斷增加,很多兒童正遭受抑鬱症的折磨。抑鬱症只是兒童易發的精神障礙疾病之一,此外焦慮症、多動症、強迫症、恐怖症、孤獨症等在兒童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兒童期的精神障礙,症狀常常會持續至成人期,比如兒童多動症,如果精神疾病在兒童期不能得到有效干預治療,60%患兒的症狀往往會延續至成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報告指出,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陷於迷茫,孫黎成了社交場合很受歡迎的人。她說,「朋友找我說話,沒別的,全都是孩子的問題。」朋友說她太有眼光了,「當時怎麼就知道選擇這個專業?」

2

孫黎喜歡心理學,在決定讀博士的時候,懵懵懂懂地認為,精神科就是用醫生的心去醫治病人的心。後來,她在臨床中發現,還需要治家長的心。

今年夏天,一個家長帶着女兒來看病,聲稱孩子上六年級了,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蹭,不聽話,擔心孩子有多動症。可是,通過談話,孫黎觀察到那個孩子挺好的,就讓孩子先填一些測試表。通常情況下,她還會要求孩子的老師和父母都填一下,全面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數據顯示,那個女孩的溝通能力、情緒能力都沒明顯的問題。而且,孩子在學校的成績都在90分以上。可是那個媽媽仍然懷疑孩子有需要治療的地方。孫黎對她說,如果你認為孩子有問題,有可能問題未必在於孩子,而是你。

孫黎認為,有些媽媽可能會追求完美。在她看來,成長過程中發生一些問題,如果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父母是可以等待的。有些父母把剛入學的兒童,甚至幼兒園的孩子帶來就診,覺得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可能有多動症。孫黎會問有些媽媽,平時念書時,孩子能聽多久?有一個媽媽回答,只有10分鐘。孫黎說,能堅持5分鐘就算正常了。孩子發育需要一個過程,不要給孩子過早地貼上標籤。如果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多,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惡性循環,親子關係會變僵。

孫黎在給病人治病時,如果發現其家庭影響了疾病,就會開展家庭治療。她強調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尊重孩子的意願。這一句看似普通的話語,挽救了不少病重的孩子。

大約十年前,孫黎接診了一個輟學的孩子。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無論是學校的功課還是課外輔導班,他嚴格遵循着母親的培養計劃。他的母親對兒子的期望很高。在初中升高中時,他根據母親的意願,填寫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中學。然而,他心有不甘。開學後,他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嚴重,然後出現了情緒障礙。漸漸地,他和同學交往也產生了問題,不得不轉學。病重時,他進入了北大六院住院,通過藥物控制病情。

「如果孩子沒有主見,背後肯定有一個太強勢的媽媽。」對於社會上流行的這個說法,孫黎認為是因為很多爸爸在育兒中缺席。在家庭治療時,她常常會要求孩子的爸爸也參加,可是他們坐在旁邊,像一個局外人,對孩子的情況幾乎不了解。夫妻育兒,是互動的模式,如果女性太強勢,男的一方無法參與,就會幹脆躲一邊。看上去相安無事,實際上對孩子不好。孫黎說,這是社會病,父親缺席,女性當全能媽媽。如果是職場女性,會承受更大的精神壓力。她們想高效地管理孩子,然後,去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就會變得所謂的「強勢」。

孩子的劇變讓那位母親非常痛苦。孫黎提醒她,「能不能試着往後退一退,不用幫他做決定?凡事你來決定,就是代替他成長了。」 那個媽媽慢慢地改變了對兒子的養育方式,陪伴他走過病情反覆的歲月。

精神疾病是社會、心理和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隨着社會氛圍變化,精神疾病的情況也隨之改變。二胎政策實施後,大孩子的心理狀況值得關注。

越來越多的孤獨症、多動症孩子被確診;厭學的、網絡成癮的病人也越來越多。 此外,「不要輸在起跑線」這個錯誤的教育理念在普遍地指揮着家長和老師,很多學齡孩子出現了抑鬱和焦慮的精神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初二現象」。13歲左右的初中生在經歷了「小升初」大戰的之後,馬上又要準備考高中,除了學校的「題海」,放學後又是課外班。如果累積的壓力得不到釋放,家庭和孩子又溝通不暢,孩子們就會產生抑鬱和焦慮的情緒,甚至自殘。孫黎在門診室看到很多初二的學生,女孩居多,挽起袖子,都是用刀片等利器刮的一道道傷痕。這些病例,孫黎在10年前都很少遇見。

目前,整個醫學界對精神疾病的病因都只是在探索階段。她在臨床中發現,某些孩子有天生的劣勢因素,但是,如果父母採取開明民主的方式來教養,帶着孩子去參加各種活動,多動症的發生率就降低。可以說,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是藥物、心理治療和家庭治療共同完成的。

孫黎醫生。正午記者羅潔琪拍攝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正午記者羅潔琪拍攝

3

目前,兒童和青少年的很多精神疾病的病因並不是特別明確,曹慶久說,可是目前已經發現了一些危險的因素,例如母孕體的抽煙可能會導致孩子有較高的多動症發病率;再比如環境污染,PM2.5的濃度、有機磷的使用等,這可能會和兒童孤獨症、多動症發病率都有關係……曹慶久認為,對於不良因素,儘量避免,如果避免不了,還是要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曹慶久是孫黎的師弟,兩人都是北大六院王玉鳳教授的學生。作為兒童精神科的醫生,他常常感慨,現在,能夠生出來、養出來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問題需要操心。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來求醫的病人不太一樣。年齡特別小,三歲以下的孩子常見於孤獨症,這些疾病的症狀在生命早期就能發現,例如孩子語言發育比較遲緩,社交活動也比較困難。到了五六歲的學齡孩子,被確診多動症的比較多;到了青春期,就是抑鬱和焦慮的孩子比較多了。據最新的科研數據,孤獨症的患病率越來越高,高達59分之一,多動症是6.26%,國內有的地方甚至達到了10%。抑鬱和焦慮症發生率在青春期孩子的終身患病率達到20%。這意味着,如果有5個人曾經在青春期有過抑鬱和焦慮症狀,那麼其中有一個就可能終身患病。

青春期是非常特殊的階段。孩子的心理才開始逐步成熟,身體上可能已經發育成熟,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會呈現個性,甚至喜歡標新立異。而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沒變。小時候,家長對孩子是手把手照顧,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引起孩子反感。這時候,家庭往往容易產生矛盾,一方面孩子要獨立自立,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放手。在學校,他們也容易和老師、同學產生矛盾,反抗功課壓力,和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身體的激素分泌會導致情緒的變化,再加上社會和家庭的各方面壓力,就會讓抑鬱和焦慮的發生率增高,女孩的患病率有可能是男孩的兩倍。

對於青春期孩子的症狀,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問題,往往需要整個家庭的變化。曹慶久認為,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模式,不是靠醫生在病房說幾句話就能改變的,需要一個反覆而且很漫長的過程。很多家長都是更加關注成績,很少關心孩子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感受。很多孩子覺得自己很孤獨,得不到家長的理解。

曾有個北京的初中女生,在母親陪伴下走進曹慶久的門診室。掀開袖子,上面都是用刀子刮的新舊傷痕,一道一道的,部分還有血痂。女生說,疼感能緩解內心的焦慮。

她從小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各種考試和比賽都是名列前茅。英語通常都是滿分,連99分都很少出現。有一次,她的英語考了97分,媽媽的臉馬上就沉下來了,很嚴厲地責問她為什麼分數會這麼低。這些都讓她時刻處於緊張之中。

另外,由於她從小優秀,父母就認為她是個很省心的孩子,很少去關注她的情感和生活上的變化。她自己說,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被緊張和焦慮籠罩,認為自己必須要有很好的成績,否則父母會很失望,她在同學中也很丟臉,被老師看不起。到了初中後,功課壓力大了,她並不能每次都達到家長和老師定下的目標。這種壓力,她沒法對父母宣洩,於是,回到家就把房門關上,不和家人交流。而一牆之隔的父母卻以為,她是在房間安靜地學習。

到了初中二年級,父母發現她的自殘行為,才意識到問題很嚴重。但她已經把父母長期的高要求內化為自覺的標準,「成績好就是有價值的,就會受人喜歡;如果成績不好的話,就是沒有價值」。據曹慶久的臨床觀察,這種孩子往往自己很難降低對自我的要求,這也意味着,很難擺脫焦慮和抑鬱的情緒。這需要整個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改變,例如家長、老師對她的學習成績是不是真的能夠放下,讓她有權利自我管理。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不可能一直優秀,成長會有曲線。另外,如果孩子找到一個學習之外能夠體現價值的地方,也應該給予正向的肯定。這樣的話,孩子才有可能慢慢一點點變、緩解症狀。

在做家庭治療時,很多家長的邏輯都是,成績好才能考上一所好大學,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孩子有出息,父母才有面子。是否做到這一切,孩子就一定會有快樂的人生?曹慶久說, 很少家長會想到這一點。

4

在曹慶久的大部分病例中,家長帶孩子來醫院看病,就說明家長有改變的動機。但是,每個家長改變的動機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層次不同,決定了最後的改變程度也不同。有的家長改變起來很快,有的需要一個過程,有的家長甚至到最後改變也不大……而這些,都最終決定着每個孩子的康復程度。

曾有個農村的母親帶着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來求醫。他整個身體是蜷縮的,腿的肌肉萎縮了,不能走路,也不能說話交流,唯一能和別人進行交流的方式就是右手寫字。

幾年前,他的母親帶着他改嫁,然後生了一個弟弟。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養父因為家庭經濟負擔很重,長期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料兩個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零食,先滿足小兒子,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小兒子身上。他感覺受到了冷落,對弟弟也產生了嫉妒的心理,但是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家人對此沒有察覺。

某一天,他在學校和別的同學發生矛盾了。同學踢了他一腳,他覺得疼,只能慢慢地走路,後來漸漸地就不能走了。母親帶他去醫院檢查軀體的原因, 可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後來,就懷疑他是裝的,把他留在家裡不管。他整天在床上閉眼呆着,不走路,不說話,身體的肌肉萎縮得越來越厲害。半年之後,整個身體都不能動了。

一個救組貧困兒童的基金會發現了他的病情,送他去了綜合醫院治療。醫生說,找不到軀體原因,就可能是心理問題。於是,他被轉到了北大六院。在詳細了解發病經過後,曹慶久初步診斷是分離轉換性障礙,屬於癔症性癱瘓,主要是心理原因導致的。

北大六院為他成立了一個團隊,從藥物到心理治療,進行救治,還進行了家庭治療。最初,他的媽媽並不相信需要治療,仍然認為是孩子裝病。曹慶久花了很長時間去勸說那個母親,孩子是真的生病了,是心理上的病。建立了信任關係,醫生才能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康復科的醫生用石膏塑形,讓他先坐起來。過了一段時間,再一點點地往外擴,幫助他逐漸達到一個正常的姿態。病房的醫生給他提供了足夠的心理支持,帶去了玩具、收音機,鼓勵他和醫務人員交流,對他進行催眠治療。一開始,他只能用紙筆交流。住院了兩個多月之後,春節時值班的一個女醫生,突然聽到男孩用很小的聲音喊阿姨,她喜出望外。從那以後,他漸漸地恢復了語言功能,也能很慢地走路了,雖然不穩當。

四個月後,男孩出院了,然後,持續了一年左右的門診隨訪。醫生向家長交代,在照顧小兒子的同時,也要滿足大兒子的合理需求。一年之後,他恢復了正常上學。

這樣的結果是曹慶久始料不及的,沒想到一個嚴重的癔症病人可以康復到這個程度。但同時也反映出,兒童精神疾病和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社會提供的各種支持系統也很重要。起碼心理上,要讓孩子有安全感,感覺到愛。很多人幼時缺愛,雖然能頑強地活下來,但是內心會比較痛苦。有些人,在長大之後,需要花很長時間,甚至花一生的時間去尋找內心渴望的情感。

曹慶久醫生的工作照。圖片由採訪者提供

曹慶久醫生隨身帶着記事本,記錄着病人的症狀,提醒查房時額外關注。圖片由採訪者提供

5

在精神科醫院的病房裡,留守兒童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患病群體。在曹慶久看來,如果父母的陪伴可以分為物理陪伴和精神陪伴的話,大量留守兒童就是兩者都缺的群體。

曹慶久曾接診過一個自殺的農村少女,是留守兒童,父母和哥哥都長期在外打工,她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同住。讀初中的時候,她患了抑鬱症,最近一年頻頻有自殺的行為。某一天,她又悄悄地服了大劑量的藥,被家人發現並送去醫院洗胃。住進北大六院後,在醫生問診時,她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

兒童對不良環境的耐受力是要差一些,成年人遇到惡劣環境,會有策略去抵抗打擊,但是兒童還沒有。他們需要更好的環境保護,內心才能逐步成長起來,才夠健康。所謂挫折教育,是某些家長有意讓孩子吃苦,如果不能吃苦了,他們還有退路,得到保護。但是,有些孩子沒有退路的,缺乏支持系統,例如很多留守兒童。

這個留守女孩就是沒有退路的孩子。父母和哥哥都長期在外面打工,她和爺爺奶奶在老家。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母親生病,需要錢治病,哥哥娶媳婦也需要錢。每次,當母親離家,她都會哭着求母親在家陪自己。上初中後,學習有壓力,和同學關係處理不好,她沒法和爺爺奶奶溝通,也得不到幫助。她對醫生說,希望媽媽能留在家裡,可是,她知道家裡很缺錢。所以,她為自己的這種想法感到自責,也很矛盾。產生了情緒問題後,她更為自己生病拖累家庭而自責。因為女孩的自殺慾念太強,醫生安排了住院治療,同時和家長做家庭治療。

在治療中,曹慶久告訴病人的母親,如果不得不出外打工,要設法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比如打電話時,用更加積極的方式去溝通情感。有些父母,整天在家陪伴孩子,也未必能理解孩子,不能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當孩子講述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的矛盾,家長要先去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共情,鼓勵孩子傾訴。在孩子願意溝通時,再告訴他們一些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步驟,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感受到自己被愛。

在治療的過程中,曹慶久很少對家長或者孩子講愛。他相信,每個送孩子來醫院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除了藥物,他側重於從溝通和交流的角度來解決孩子的情緒障礙。很多家長誤以為,當孩子哭鬧時,縱容這些情緒,就是溺愛;或者,當孩子的情緒還沒宣洩出來,很多家長就迫不及待地說教,用成年人的價值觀來作出判斷。漸漸地,孩子的情緒被壓抑,親子關係產生對抗,如果是在青春期,孩子更容易產生情緒障礙。

那個自殺少女的病情並非僅僅是青春期導致,她的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了青春期情緒的範圍。曹慶久認為,她的病情反映了大量留守兒童家庭的共同特點,就是缺乏陪伴,缺乏有效的溝通,孩子的情緒長期遭受壓抑。留守兒童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生率比較高,女童更甚,最後甚至導致輟學,自殘自殺。

城市家長容易過度關注,用放大鏡看待孩子的一些缺點;而留守兒童的家長則經常是走向另一面,受到本身文化素質和生活條件的限制,對孩子的關注遠遠不夠。當留守兒童的社會性根源尚未解決時,曹慶久認為,雖然沒有物理性的陪伴,但是起碼可以改變溝通方式。這個轉變,可以為留守兒童爭取一定的心理健康空間。

6

和留守兒童一樣,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也是精神創傷機率很高的群體之一。

曾經有一天,曹慶久的病房收了6個孩子,其中4個孩子的家長都是離婚的。他認為,並非單親家庭不可以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但是讓孩子長期目睹父母吵架,一定會遭受精神的創傷。

那4個孩子的症狀是情緒低落,悲觀,焦慮,自卑,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了,活着是父母的負擔。症狀嚴重的孩子甚至會有自殘、自殺的傾向。在家裡,感情破裂的父母們互相攻擊,在孩子面前詆毀對方。有些孩子儘管很愛爸爸,但是卻被禁止流露出對爸爸的好感,甚至不讓見面。成年人的矛盾和壓力被轉嫁在孩子的身上,這是曹慶久常見的病例,很少有父母能讓孩子在離婚過程或者離婚之後,仍然能感覺到父母雙方的愛。

兩年前,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有了自殘症狀,母親帶着她來到北大六院。她的父母關係不好,雖然沒有離婚,同一屋檐下,一個睡臥室,一個睡沙發。媽媽對她的學習要求很嚴格,成績一旦不好了,就會反覆批評。她覺得家裡的氣氛不好,情願在外面寫作業,也不願意回家。有一次,她考試不好,媽媽又罵她,當時是冬天,她就穿着內衣內褲跑到陽台,想把自己凍死。可是,她媽媽說,「凍死就凍死,成績不好,你還敢生氣!」

隨後,她開始逐漸出現自傷的行為。在家裡,父母情緒都不好,也甚少關注她的情緒,只是想死死守住她的學習成績。在學校發生了矛盾,她也不願意回家傾訴,因為往往只是被批評,「你怎麼又和別人發生矛盾了,就不能大度一些嗎?」她不想再聽這樣的大道理。直到一次她自傷得太嚴重,被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

孩子的父母都認為,儘管吵架,但雙方不離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殊不知,不和睦的家庭反而可能給孩子造成更大、更深重的傷害。

曹慶久給家長解釋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包括家庭氣氛和充分的溝通。當孩子不開心時,父母要關注她的情緒,及時疏導。必要時,父母應該做一些夫妻關係的治療。孩子出院後,有一段時間,家裡的吵架少了一些。但上初中後,父母吵架又頻繁了,孩子的情緒又多起來,重新出現了自傷行為,再度休學住院。孩子甚至覺得,如果自己生病住院了,家裡的氣氛反而會好一點。

第二次住院後,孩子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療,但是,她的家庭只能發生有限的變化,而這決定着她的病能否根治。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家庭既是引發病症的誘因,也是從根本上治療的關鍵。

7

楊磊是北大六院進食障礙科的醫生,病人一般都是16歲以上的年輕人。這些青少年的病者身上,仍然折射出,在成長過程中,影響精神疾病變化的種種因素。

對於已經成年的病人,楊磊不主張患者和家屬去尋找病因,例如是否因為教育方式不夠好,父母犯了錯誤,孩子才患病。在問題發生後與其找原因,帶來壓力和自責,不如找解決方法,大多數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至少可以改善。他主張尋找積極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例如家庭關係緊張、父母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到壓力的話,那是可以調整的。

對於當下很流行的「原生家庭」一詞,楊磊也有些牴觸。在臨床中,他很少去追溯原生家庭的問題,對於治療而言,他覺得那並非是決定性的。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存在了,再去追溯,只是徒增負罪感。而且,很容易導致病人把原生家庭當成藉口,讓問題固化在那裡,甚至有人說,如果父母不改變,他也不改變。楊磊認為,成年的孩子有自主權。在逆境當中生長的孩子,可以通過努力把這個影響減少,甚至有權利脫離他的父母。

十幾年前,楊磊考到了北大六院的碩博連讀。剛入學的時候,宿舍里有一個同學是辭職進修的醫生。同學自我介紹說,在原來的醫院裡,有很多病人都治不好。他來北大六院,是希望提高能力。有個老師恰好站在身邊,對他說,「你來這就會發現,我們也治不好。」

精神疾病都是慢性病,也很難確定病因,沒有特別有效的快速的治療手段。最後,楊磊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精神科治療就是減少疾病給人帶來的傷害和損失。有些人是能夠恢復的,有些人是不可以的,疾病會終身相伴。很多時候,醫生並沒有能力完全把疾病從病人身體和心理上去除的。

醫生陪伴着慢性病人,漸漸地就會接觸到疾病以外的東西。精神疾病可能和外部壓力有關,但也不能完全說沒有遺傳因素。楊磊說,現在的醫學會認為很多精神症狀的出現存在遺傳上的易感性,受到類似的外界環境刺激,有些人受刺激不會得病,而有些易感的人就會受剌激、患病。

他常常遇見學習成績很好的病人,考上大學後,患上了抑鬱症。大學不像高中那樣,採用單一和固定的評價體系,有了更多層次的評價。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是尖子生,很難接受還有很多人在其他方面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事實。其中一些人調整不過來,就容易情緒低落,嚴重之後,甚至有了自殺傾向。

很多患者對自己都特別苛求,家庭和學校的高要求被孩子們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可是不可能所有的標準全都能達到。成年之後,不是孩子們找不到台階下,而是他們根本不想往下走。在楊磊看來,這樣的孩子像走鋼絲一樣,越走越險,路也會越走越窄——對自己不斷地提高要求,達不到,自責自卑,然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父母都有各自的原因,導致了形形色色的家庭。楊磊認為,如果父母足夠愛孩子,當孩子出現問題,在見到醫生後,會自覺尋求改變,幫助孩子康復。不過,這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育兒做法,也沒有所謂的育兒專家,楊磊說自己不會像專家一樣指導父母,因為不覺得他比別的父母高明到哪裡去。他始終倡導,做溫柔又堅定的父母。

楊磊醫生的工作照。圖片由採訪者本人提供

8

工作中的這些病例見多了,楊磊在和妻子討論怎麼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跟她講一講病人的情況。他會說,「你看,咱的孩子還挺健康的,不要對他要求太高了。多跟他交流就好。」

多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經歷中,孫黎對愛有了獨特的理解。接受採訪那天,她特意穿上黑色印花的真絲裙子,梳着細細的捲髮,眉毛細細彎彎的。她準備了兩張打印好的紙,擺在桌子上,說那是她眼裡特別美好的愛。

其中一張紙上是《聖經》中的句子: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另一張上是台灣作家的文章《牽着一隻蝸牛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催他,我唬他,我責備他。

我拉他,我扯他,甚至想踢他,

蝸牛受了傷,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孫黎說,這份工作讓她漸漸地懂得了愛的真義,從而明白,在孩子成長的十幾年中,其實是孩子牽着父母在散步;而孩子的精神疾病,更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家庭和社會的顯在和隱在的各種問題。

2014年05月09日,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疾病患者的美術作品,主題是「家園」,由他們自己構思完成。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2014年05月09日,北京安定醫院兒科病區的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兒童病房門上貼着卡通圖案。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 完 ——

題圖為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疾病患者的美術作品,主題是「家園」,由他們自己構思完成。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06 19:08:08

在你們這裡學到很多愛情觀和人生觀。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頭像
2024-04-08 04:04:04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