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第一季精選暨第二季嘉賓邀請

情感導師 583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2020年9月22日至2021年9月29日,深圳商報《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成功推出第一季「笑傲江湖——隱形冠軍價值成長之路」,先後對京泉華、證通電子、光峰科技、海聯訊、康佳集團、科安達、方大集團、隆利科技、易天股份、華大基因等幾十家深圳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進行「全媒體」獨家專訪。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第一季精選暨第二季嘉賓邀請

期間,於2021年1月29日、2021年5月29日舉行兩屆「掌門論壇」;於2021年9月29日舉辦《掌門訪談》升級改版一周年生日Party,邀請《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嘉賓、深圳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到深圳商報社舉辦線下論壇和座談。此外,2021年7月,《掌門訪談》聯合深圳地鐵推出「掌門訪談號」主題列車(簡稱「掌門地鐵」),《掌門訪談》欄目品牌廣告亮相深圳地鐵2號線、9號線一個月;2021年8月,深圳商報「掌門訪談」直播間揭牌。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1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為了宣傳深圳企業家精神,以及深圳上市公司在深圳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的貢獻,《深圳商報》特邀請更多深圳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成為《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第二季「華山論劍——深圳著名企業家傳奇之路」嘉賓。歡迎廣大讀者向深圳商報《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組推薦嘉賓和公司。聯繫人:深圳商報金融證券部記者,《掌門訪談》主持人周良成17727937007 。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第一季「笑傲江湖——隱形冠軍價值成長之路」《精選集》

致網友:上市公司是企業的最高形態,也是證券市場的主體。深圳因有一流的營商環境,形成了上市公司成長的沃土。加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創新能力的持續釋放,深圳上市公司無論是數量還是市值都居全國第二。為讓更多投資者更深入地了解深圳各上市公司過去商海搏擊之道、未來傲立潮頭之路,由深圳商報&讀創APP策劃的「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改版升級,內容和形式除了文、圖還有音頻、視頻,刊播平台除了深圳商報&讀創還有喜馬拉雅和抖音。敬請垂注。——深圳商報《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組2020年9月22日

1、2020年9月22日,獨家專訪京泉華董事長張立品先生、總經理鞠萬金先生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京泉華:找准賽道,24年只做一件事——專訪京泉華董事長張立品、總經理鞠萬金》

1996年6月25日,京泉華成立於深圳龍華。2017年6月27日,京泉華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掛牌上市。有人對「京泉華」三個字感到好奇,京泉華董事長張立品告訴記者,京泉華的前身是一家南京和香港的合資企業,合資公司叫深圳市京泉電子,1996年進行改制,在龍華的分廠就改名叫了京泉華。這三個字實際上是代表了三個方面,其中「京」代表南京,「華」代表龍華,「泉」是香港那家公司的一個字,名字一直沿用下來。

二十四年堅守主業低調猶如武當派

京泉華董事長張立品是一個很低調的人,他說既然是《掌門訪談》,他戲稱京泉華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武當派,武當派掌門張三丰常年閉關修煉,最終成為武林第一流的高手。而京泉華成立二十四年來,也是一直堅守主業——生產和研發電源產品和電子變壓器。

張立品對記者稱,這些產品用途非常廣,通俗地講只要用到電的產品就會用到電源產品和電子變壓器,比如電燈、空調、電冰箱、電飯煲、電視機、新能源汽車以及手機等等。「我們公司就是以生產電源產品和電子變壓器起家的公司,二十四年來一直堅守這個主業。」

1992年離開「體制內」南下闖深圳

張立品是江蘇徐州人,大學時學的是測繪專業,1992年南下深圳。他來深圳之前在一個機關事業單位做工程師。他回憶說:「當時感覺工作不飽滿,每個月的工作可能不需要一個禮拜就完成了。當時我就萌發了一個想法,怎樣趁自己年輕,去充實和改變自己,於是就來到了深圳。」

張立品認為,深圳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創新的城市,也是改革開放最前沿。「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講,要感謝國家的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引進了外資,讓我有機會來到深圳。另外,國內外的市場需求,才有了這個行業的機會。」

張立品分析,他的成功也來源於選准了「賽道」。電子元器件行業不但用途廣泛,市場容量大,而且隨着行業的發展,不斷有新的機會湧現出來。「比如最近幾年我們抓住了光伏、儲能和ups電源等。下一步車載元器件又成為了行業發展的重要機會,對於公司未來三五年的發展會提供非常好的機遇。」

5G和新能源讓京泉華迎來歷史性機遇

如今5G和新能源車的電子變壓器和電源產品可謂是京泉華最新的兩門「獨門絕技」。張立品認為,新能源汽車對環境友好,順應時代潮流。「在新能源汽車車載磁性器件領域,我們布局了很多年,專門成立了一個技術研究院。這幾年,我們不斷研發投入,取得了不少專利。另外,我國5G通訊應該說走在全球前列,5G因為低延時性,大容量通信,解決了移動通信的痛點,它使很多行業由不可能變為可能。」

「我想今後的新能源汽車除了外殼、方向盤、底盤、座椅之外,其他都是跟電子產品相關的。」說到京泉華的未來,張立品表示,他們會繼續立足主業,特別是在車載磁性元器件等方面用力。

據張立品介紹,車載磁性元器件和傳統的元器件有很大差別,比如傳統的消費類磁性器件,使用的環境可能穩定和友好,不會在惡劣環境中使用;車載磁性元器件則大不一樣,可能無時無刻不是高溫、高濕、震動,或者急速剎車,和慣性的考驗,所以對產品的工藝要求遠遠高於消費電子。風險與機遇往往並存,傳統的汽油車用到的電子元器件比較少,而新能源汽車和電子有關的成本大概占65%左右,今後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的汽車,比例會更大。

張立品對記者稱,將來5G通訊可以讓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比人的反應還快,他深耕24年的這一行業或將迎來下一個風口。他暢想道:「過不了幾年時間,駕駛員這個行業可能就要消失,5G將改變未來人類的生存方式,所以這樣大的行業,京泉華一定要抓住。」

疫情之前京泉華已完成全球布局

目前京泉華已經在湖北麻城、香港、菲律賓、印度、北美、歐洲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在深圳龍崗建成了京泉華科技產業園。在採訪中,京泉華總經理鞠萬金介紹了京泉華全球布局,和新冠疫情對公司的影響等方面的情況。

鞠萬金介紹,受疫情影響,京泉華今年春節復工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後。為儘快推動復工復產,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科學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對員工出行情況進行排查、制定科學防疫制度、組織防疫培訓學習、準備疫情防護物資等。

「目前,公司各生產基地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因此,本次疫情對公司生產活動的影響有限。」鞠萬金對記者稱,京泉華生產由國內深圳生產基地、湖北生產基地和國外菲律賓生產基地和印度生產基地組成,公司主要產能集中在國內的深圳生產基地和湖北生產基地,占公司總產能的90%以上,現已全面復工;菲律賓生產基地,占公司總產能的8%左右,目前已全面復工;印度生產基地,占公司總產能的1%左右,目前復工率約70%。

從制樣員到總經理的「武功秘籍」

鞠萬金是江蘇揚州人,1997年2月來到京泉華,也就是京泉華成立的第二年,從制樣員開始干起。23年間,他從一名普通的制樣員,成長為總經理。鞠萬金介紹,在京泉華有一大批人跟他一樣的人,在公司工作時間超過了二十年。「這源於信任和包容,以及大家比較專心。這麼多年我們就幹了一件事,就是做京泉華電子變壓器和電源產品。」

說到夢想,鞠萬金表示:「現在我的夢想就是把京泉華的磁性元器件、電源,追趕國際上的標杆企業,讓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包括技術創新能力,能夠走在國際國內前列。」

他建議在深圳打拼的青年人,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夢想,只有敢想才有成功的機會。「有了想法還要有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另外,還要能堅持。認準方向,多學多問,堅持下去,就能達到目標。」

2、2020年9月23日,獨家專訪證通電子董事長、總經理曾勝強先生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證通電子:以不斷迭代創新謀發展——專訪證通電子董事長、總經理曾勝強》

記者來到證通電子董事長、總經理曾勝強的辦公室,發現書籍占據了辦公室一整面牆,有計算機方面的書,有金融方面的書,也有曾國藩全集。曾勝強與曾國藩有兩個共同點,第一他們都姓曾,第二他們都來自湖南。湖南的「湘軍」給人務實、能幹、敢為人先的第一印象。而曾勝強與曾國藩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曾國藩從來沒有見過計算機,而曾勝強是中國第一代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創業27年跨界涉足三大領域猶如張無忌

曾勝強坦言他平時不怎麼看武俠小說,說不出自己像武俠小說中的哪個人物,但在記者眼中,他有點像張無忌。他1993年9月創辦證通電子,2007年成功將公司推到中小板上市。公司業務涉及金融科技、IDC及雲計算、LED及城市亮化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看似不相關,實際上是證通電子27年來,不斷進行技術迭代的體現。

張無忌是金庸小說中武功最高強的一名掌門人,在武當派學得太極拳法、太極劍法,加上九陽神功內力加持,在練乾坤大挪移時只用了幾個小時就學到了最高境界,而其他人練了幾十年,才練到中等水平。對於「張無忌式」的武林高手而言,人生沒有一步多走的路,也沒有一種「武功」是無用的,每一次跨界都能夠迭代出新的境界。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深圳成為大型計算機的「御用維修師」

曾勝強作為中國最早一批計算機專業畢業生,1985年被湖南某國企派到深圳的窗口公司,他當時一邊工作,一邊在深圳大學讀夜校繼續深造,學電子工程專業。

在深圳大學,曾勝強有機會與一台當時中國十分罕見的IBM大型計算機朝夕相處,每當這台計算機出了點小狀況,老師總會想到讓曾勝強來維修,因而他被同學們戲稱為這台計算機的「御用維修師」。

一袋「漢卡」換一袋錢

「我這個人還比較愛創新,在單位的時候就做過一些創造,比如做漢卡。史玉柱就是做漢卡出來的,我當時做的漢卡比史玉柱不會差!」曾勝強對記者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計算機是顯示不了漢字的,得插上特製的「漢卡」,才能顯示出漢字。他憑藉自己的IT技術,研發出了這種「漢卡」。一般一個公司要買很多張漢卡,於是曾勝強經常「提着一袋漢卡,換回一袋錢」,這讓他第一次看到了IT技術的巨大價值。

用IT技術在證券自助化領域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

1993年9月,目光敏銳的曾勝強在深圳創建證通電子,目光瞄準了剛剛興起的證券市場。有人說證通電子的名字取得好,與「政通人和」諧音。曾勝強回憶說,當年註冊公司名稱時,主要考慮的是想通過自己的IT技術,在證券市場撈到第一桶金,所以公司第一個字取自「證券」的「證」,而「通」則有「通達」、「暢通」之意。

當時深圳的證券交易正從紙質交易向電子化交易轉變,曾勝強想到了股東代碼卡可以當作識別每一個股民的ID,只需要加上一個自助交易鍵盤,連接到計算機上,那麼股民就可以自助交易股票了。曾勝強的這個想法完全契合證券營業部的實際需求,把原來由櫃員去交易的股票操作轉變為股民自己的操作,可以提高效率,減少排隊。

「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個小作坊,還有點供不應求,甚至晚上還加班加通宵,我還自己用電烙鐵來焊這個東西。第一桶金我就這樣子賺到了,賺了大概幾十萬元。」曾勝強說,他至今還記得當時的鍵盤上有「委託」、「下單」、「撤單」等按鈕,這些按鈕完全可以滿足當時自助交易的需求。

談及創業的初衷,他說:「我是農村里出來的,家裡面的弟弟妹妹也挺多的,包括鄰居。我覺得為他們找工作是個麻煩事,於是我決定成立一個公司,帶着大家干,找一口飯吃,解決一些就業,就這麼一個出發點。」

當IT弄潮兒與銀行密碼器相遇以後

這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讓曾勝強嘗到了用「自助化」去實現交易的甜頭,提高效率,讓自己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驗證。緊接着,他就想到從證券自助化交易,到銀行自助化交易。

如今我們司空見慣銀行密碼,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還真是一個新鮮事。當時中國人去銀行存款、取款,是拿着一本存摺,存款、取款時櫃員會在存摺上寫上一行字,標註存取款金額和時間,然後更改在另一行的餘額,再蓋上一個章才算有效,而且存取款都只能在同一個營業點進行。

在有了計算機以後,存取款才有了實現「通存通兌」的可能。作為IT技術的弄潮兒,曾勝強想到,在通存通兌時,首先,銀行如果需要快速的輸入存摺的號碼,那麼就需要存摺讀寫器;另外,銀行要想準確確認客戶是否是存摺的主人,那麼就要引入密碼的概念。

曾勝強介紹,當時這個技術在國外已經很盛行了,他也看到過國外銀行的樣機。他想到既然已經在證券自主化交易方面取得了成功,那麼銀行自助化將是一塊更大的市場蛋糕。

從金融加密設備的生產者到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曾勝強快馬加鞭研發出了存摺讀寫器、銀行卡讀寫器、銀行密碼的輸入器和存取款櫃員機等金融設備。他說:「我們的東西非常應景地推出來,也做了一些小廣告,馬上有銀行找到我們,我們公司就由證券交易自助化設備生產,慢慢轉移到銀行設備生產領域了。」

如今,曾勝強曾是國家商用密碼、密碼鍵盤相關標準的召集人,為我國在金融電子、銀行電子化和國家安全標準應用領域,做出了貢獻。「到今天,我們公司能夠參與到行業標準的建設,能夠在銀行系統有這麼個地位,與我們當時能夠很早的切入了銀行系統的前端設備,有密切的關係。」

最近五年在IDC領域異軍突起

隨着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網上支付的崛起,金融電子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和天花板,「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創新是證通電子核心文化所在。

2015年開始,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曾勝強接觸到IDC,就是互聯網數據中心。經過研究以後,他認為這個領域可能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極。「我們普通人用手機,經常出現內存不足的情況,說明當今社會數據存儲的重要性。而IDC則是整個社會的數據存儲,未來的市場空間將非常大。」

金融科技是證通電子起家的領域,但是證通電子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IDC和雲計算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39.17%,已經超過了金融科技板塊。

曾勝強對記者稱,到目前為止,證通電子在IDC領域的總投資已超過30億元,建立的機架數將近2萬個,先後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湖南的長沙建了5個大型的數據中心。現在已投入對外運營的數據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穩排第一位,我們有將近1萬5千個機架已經陸續交付運營。在長沙我們也是建立了整個中部地區最大的一個數據中心,我們還做了深度的、基礎的雲技術的一些積累和應用開發,將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一個機會。」

未來在數字貨幣技術有望分得一杯羹

在金融科技的延伸領域,證通電子又在數字貨幣技術這一塊發力。曾勝強介紹,金融科技是他們公司發展的一個最根本的技術,未來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面,不斷的創新。

曾勝強告訴記者,區塊鏈是未來數據安全和數字貨幣的一個基礎,其技術核心加密理論或加密邏輯,跟證通電子原來的技術可謂一脈相承。「由於我們在這個領域深耕27年,可以預見到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朝哪個方向走。另外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如果要做貨幣改革,發展數字貨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呢?」

「行穩致遠」:以技術迭代打造百年老店

曾勝強的辦公室掛着一幅書法——「行穩致遠」。曾勝強對未來充滿着憂患意識,他坦言:「客觀的講我們現在也不是那麼高的技術,技術不斷在更新迭代,你不勤奮一點,你沒有絕對的優勢,你能保證你長遠的持續發展嗎?我一直想着穩一點,搞長一點,我們要做百年老店,創世界品牌,這也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談到公司未來5到10年的發展願景,曾勝強認為,企業的發展,穩健是最重要的。不斷的以新的技術來替代老的技術。他說:「這是一個劇烈競爭世界,在板塊和板塊之間也好,在同一個板塊裡面也好,你不用心去迭代你的技術,作為對自己的開拓或者創新,就會被人家搞到你前面去,你就無路可走。」

3、2020年9月24日,獨家專訪光峰科技董事長李屹博士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從「點亮故宮」到「點亮月宮」——專訪光峰科技董事長、創始人李屹》

在深圳南山科技園有一座「故宮太和殿」,藏在光峰科技的產品展示大廳里。實際上,這是一個故宮太和殿模型,「紅牆黃瓦」上流光溢彩的圖像所採用的激光顯示技術,就是光峰科技的產品。光峰科技董事長、創始人李屹博士在這座「小故宮」前接受了《掌門訪談》的專訪。

海歸博士稱自己的科技公司是「丐幫」

李屹是海歸博士,曾在美國硅谷工作,2006年來到深圳創辦光峰科技。光峰科技顧名思義就是「光」的山峰,同時也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涵義。去年春節,光峰科技的激光顯示黑科技着實風光了一把。2019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未來城市」燈光秀、2019年上元之夜「點亮故宮」燈光秀都是光峰科技打造的「爆款」IP項目。

李屹對記者稱,光峰科技有點像金庸武俠中的「丐幫」。他解釋道:「第一,丐幫行俠仗義,是天下第一大幫,深圳南山區與美國硅谷很像,都是高科技公司的天下;第二,丐幫有降龍十八掌等武功IP的知識產權,我們也有很多全球領先技術的知識產權;第三,丐幫很辛苦,我們也是。」李屹介紹,在國人面前,光峰科技以流光溢彩的光影秀的形式出現,實際上這些夢幻的光影秀背後不但是腦力勞動,還是身體力行。

13天完成「上元之夜點亮故宮」項目

俗話說叫花子也要過三天年,可是李屹的團隊剛忙完春晚,正月初二又接到緊急任務,要在正月十五「上元之夜」點亮故宮,這是故宮六百年來首開夜場。「我當時就跟『丐幫』兄弟們說,『你們誰有過一個人在太和殿行走的經歷呀?』實際上我們架設激光顯示設備,通常都是在凌晨,要一直干到凌晨三點、四點,正月的北京還是挺冷的,兄弟們穿着軍大衣爬高上梯。最終,這次燈光秀取得了巨大成功。」

科創板廣東第一股股票代碼選擇尾號007

光峰科技創造了多個第一,比如六百年來第一個用激光「點亮」了故宮,是中國第一批註冊制企業之一、廣東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光峰科技在2019年7月22號上市,股票代碼是688007.SH。李屹介紹:「因為我們是科創板第一批,廣東第一家,我們是有機會去選擇股票代碼的,當時開玩笑說可以選688888,後來想想我們是搞高科技的,以前看過很多英國007的電影,電影中經常有很多魔幻的高科技展現。我們希望用高科技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於是我們選擇『007』做股票代碼尾數。」

連續三年獲得「廣東專利金獎」

廣東省專利獎中的最高榮譽是「廣東專利金獎」,今年九月評選結果公示,光峰科技連續三年獲得該項金獎。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光峰科技以外,還有華為、騰訊、大疆這三家公司也是連續三屆獲得廣東專利金獎。

據介紹,今年光峰科技榮獲廣東專利金獎的專利為「光源系統和投影系統」,與第五屆(2018年)獲獎專利「一種光源系統、照明裝置及投影裝置」,第六屆(2019年)獲獎專利「激光光源、波長轉換光源、合光光源及投影系統」均屬於激光顯示領域的發明專利。李屹說:「在激光顯示領域,我們是有自信的。這些技術是我們原創的,我們在骨子裡有一個創新的靈魂。」

從硅谷工程師到入圍「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目前,光峰科技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081餘項核心專利,激光顯示核心器件研發製造能力全球領先。10月2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評選結果公示,一共四十人榮獲表彰,李屹作為高新技術創新創業的代表入圍。

李屹在清華讀完本科後,去美國攻讀了碩士和博士,在美國讀書時研究的是大功率激光,畢業後在硅谷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工作。「我感覺東西方文化最美的部分其實是相同的,在硅谷待過以後,反而對中國哲學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喬布斯在發明蘋果智能手機前,也非常喜歡東方的禪學,喬布斯說『Stayfoolish,stayhungry』,也就是『求知若渴,虛懷若谷』的意思。」

李屹認為中國深圳和美國硅谷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純粹,很安靜,大家都靜下心來鑽研技術的創新。2006年李屹來到深圳創業,在深圳創業這14年,李屹先後有很多夢想,比如研發出智能微型激光投影設備、創造出世界領先的激光顯示技術、打贏專利保護國際訴訟、讓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六百年來首次「點亮故宮」等等,後來這些夢想陸陸續續全部變成了現實。

類蘋果+類高通+類微軟=光峰科技模式

在未來的發展上,李屹借鑑美國科技巨頭的管理經驗,提出了「類蘋果」、「類高通」、「類微軟」的發展模式。在微投激光電視方面「類蘋果」,生產出便攜式激光顯示電視,走進千家萬戶,「相當於把電視機揣在兜里,我們在不同品類上,生產出情感性產品,溝通型產品」;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方面「類高通」,讓光峰科技研發的2081項專利技術在全球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影院設備服務模式上「類微軟」。

李屹說:「用水有水費、用電有電費,在電影院我們收『光費』。」李屹表示,光峰科技採取全新的影院商業模式,用電影放映設備服務影院,按照電影放映時長收取設備使用費用,跟微軟的軟件服務的訂閱模式類似。李屹說:「把硬件做成一種服務,讓用戶充值使用,直接連接客戶,銷售也是一種服務,也會倒逼技術的不斷升級。」

他說未來十年想把激光打到月亮上

說到公司未來5~10年的發展的願景,李屹對記者稱,農曆每月十五,比如上元夜、或者中秋節,月亮又圓又亮,視力好的人甚至可以看見月亮上的環形山。但是每月月初的時候,看不見月亮,因為地球把太陽的光擋住了。

李屹說:「既然我們是做激光顯示的公司,那我們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一束光線到月亮上去,月底月初的時候,我們把月亮點亮,十五的時候,我們用激光把一些深圳地標圖案顯示到月亮的環形山上,這是挺有意義的一件事。」

4、2020年9月29日,獨家專訪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先生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未來康佳將不止於彩電——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專訪》

說到「康佳集團」,對於老深圳人往往會條件反射想到兩件事。其一,這是華僑城附近一個公交車站的站名;其二,這是一家生產彩電的企業,是深圳的企業名片之一。而實際上,康佳集團總部幾年前就從華僑城搬到了南山科技園新總部,公交車站也隨之改名;而2017年3月周彬成為康佳集團總裁後,提出了「未來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電企業」。

從「工人」到總裁

「康佳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也希望是最後一份工作。」記者在位於南山科技園的康佳集團新總部採訪了周彬。周彬對記者稱,康佳集團目前是一家有20000名員工的央企,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武當派,屬於高科技領域中的「名門正派」。也正是因為康佳集團歷史悠久、體量龐大,才讓他有機會體驗除研發以外幾乎所有領域的工作,並且用二十年時間從「工人」成長為總裁。

「康佳有一個傳統,新員工必須到基地去實習。我從打螺絲釘,裝遙控器做起,先在生產線上實習了3個月,然後被集團分配到了北京分公司,做直銷員,也就是在賣場裡推銷康佳彩電。」周彬介紹,他是海南人,2001年從四川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康佳。當時周彬認為康佳對他而言「離家近、工資高、品牌響」。

這二十年來,周彬從基層一線做起,歷任多媒體分公司銷售部、多媒體市場部、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營運管理中心等部門經理和董事局主席助理等職。2017年3月康佳進行了一輪高管的全球市場化競聘,周彬從數十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康佳總裁,當年年僅38歲,成為了中國家電圈裡最年輕的總裁之一。這屆以周彬為代表的新高管團隊絕大多數都為「70後」,年輕化的團隊也為康佳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近年來,康佳通過加速轉型變革,步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期。

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電企業

「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詞曾經風靡一時,後又一度消沉,在康佳收購新飛以後,這句廣告詞又重回到公眾視野。周彬說:「這句廣告詞我們現在還在用,現在你在央視還能看到我們在投放這個廣告。」

周彬擔任康佳總裁一年後,2018年6月29日康佳集團以4.55億元收購新飛電器。周彬對記者稱,收購新飛電器是康佳布局白色家電業務的一個重要舉措,2018年時新飛的品牌價值、技術沉澱在白電領域並不弱於康佳。「康佳的冰箱以保鮮為主,新飛是以除菌為主,是兩個技術方向。」

康佳果斷收購新飛,現在「成績單」已經出爐:2019年新飛實現銷售23億,而且同年實現盈利。周彬介紹:「因為收購新飛,我們整個白色家電業務在2019年同比增長了79.97%。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康佳跟新飛雙品牌運作的白色家電業務,仍同比增長了17.15%。」

周彬擔任總裁這四年來,康佳已經不再是純粹一家彩電企業,而是一家圍繞半導體、新消費類電子、科技園區三大主線,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平台型企業,業務已經多元化。周彬對記者稱,2016年康佳集團的銷售收入只有203億,2017年提升到312億,2018年提升到461億,2019年提升到550億。「這三年來康佳年複合增長率將近40%,已經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其中彩電業務在康佳去年550億收入裡面,只占1/5左右。」

在「卡脖子」的高精尖科技領域持續發力

康佳集團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半導體營收增長89.68%。周彬介紹,之所以這兩年增長的比較快,一則原來基數比較小,二則以前主要是技術研究,現在開始產品化。據了解,康佳多年前就開始從事半導體技術研發,2018年把半導體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半導體事業部。

2019年初,康佳獲得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就是在半導體領域獲得的。周彬表示:「我們有信心,在明年或者後年再去挑戰一次這個大獎。這幾年我們的研發領域,特別是在高精尖端的一些『卡脖子』工程領域,我們投入了巨大的資源,所以我們相信這個成果會在1到2年之後顯現出來。」

據介紹,康佳目前的半導體主要是兩個方向,其一是半導體下一代顯示技術,就是MicroLED;其二是存儲,包括主控芯片、固態硬盤等等。周彬透露:「半導體將是未來扛起康佳科技大旗的業務,相信這塊業務會成為康佳未來增長的重要一極。」

康佳的歷史可謂是一部微縮的深圳歷史

康佳成立於1980年,是一家有40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與深圳經濟特區同歲。早在1992年,康佳A、B股股票便同時在深交所上市。1997年,「KONKA康佳」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康佳集團實現了廣東省和深圳市的「中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

周彬認為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充滿創造力和拼搏精神的城市,而康佳是誕生於深圳的一家企業,如今20000名員工平均年齡才31歲,所以也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康佳也是一個以創新為使命的企業,我們這麼多年來也是一直圍繞着科技創新在努力,拼搏也是康佳人的文化基因。所以我覺得康佳跟整個深圳,不管是從歷史淵源上,還是文化淵源上,都是息息相關的。」

這40年來,康佳與經濟特區共成長。康佳從一個小工廠,成長為家電製造龍頭企業,又轉型為科技平台型公司。如今深圳經濟特區正在向社會主義現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方向邁進。周彬表示:「希望2到3年之內,康佳能夠成為一個破千億的公司,打造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平台型企業。我們成立深圳,紮根於深圳,也希望能跟着深圳共同發展,能為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的建設,繼續貢獻我們的微薄之力。」

5、2020年10月22日,獨家專訪海聯訊董事長、總經理應葉萍女士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海聯訊董事長、總經理應葉萍:「像蜜蜂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一說到杭州,眼前馬上會浮現出斷橋上的許仙和白娘子,還有阿里巴巴和馬雲。今年五月,海聯訊迎來了一位杭州女子成為董事長、總經理,她從美麗的西湖走來,馬雲曾是她的大學代課老師,她的丈夫與馬雲還有半盤沒有下完的圍棋,她便是應葉萍。

「黃蓉式」的女子管理着「類少林」的公司

記者在南山科技園海聯訊總部對應葉萍進行了專訪,說到武俠小說中的女掌門,應葉萍說她最欣賞的是黃蓉。在她的眼中黃蓉是一個非常有靈性、有智慧和洞察力的女子。「她是集東邪和北丐兩家的絕技於一身的武林高手,在《神鵰俠侶》中,她坐在屏風後智退霍都,用策略以弱勝強讓我印象深刻。另外,在襄陽城危在旦夕時,她與郭靖堅守襄陽,這些義舉與家國情懷讓我很是感動,我和她在性格和處事方面有很多共同點。」

海聯訊成立於2000年1月,2011年11月23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一家從事電力信息化系統集成業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說到公司,在應葉萍眼中海聯訊經營風格偏向少林派,公司就如同「藏經閣」,員工如同「少林弟子」,所有少林弟子在遵循章法的前提下,不論年齡、職務都可以在藏經閣內勤練武功,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

據介紹,應葉萍在來深圳之前的工作經歷分為兩段,一段是財務工作,一段是投資管理工作。她在國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民營企業都有過歷練,最後回到國有體系,涉及的行業包括建築、生物製藥、房地產,以及金融投資等。如今應葉萍成為海聯訊的女性董事長、總經理,為這家由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貢獻「她力量」。

像蜜蜂一樣的工作,像蝴蝶一樣的生活

應葉萍是「掌門訪談」欄目採訪的第一位女掌門。她對記者稱,她的人生信條是「像蜜蜂一樣的工作,像蝴蝶一樣的生活」。在工作上,她傾向雷厲風行,高效嚴謹。她鼓勵員工要獨立思考,積極表達,集思廣益,給員工一個發揮創造力和提升自己的機會;在生活中,她認為應該像蝴蝶一樣扇動美麗的翅膀,去發現美,展示美,愉悅自己也快樂別人。

應葉萍對記者稱,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她覺得女性在職場中比較困難的事就是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因為在中國,現代女性還是承擔的比較多的家庭的責任,要扮演好妻子、母親、子女等多重家庭角色,而職場中是不分男女的,因為只有強弱。」

應葉萍認為,女性在職場中如果想取得出色的成績,一定要有一顆非常強大的內心,和付出更多的努力。她建議職場中的女性,首先,要不斷要提升自己,要保持一個強烈的求知慾和進取心。其次,要做好角色的轉換,因為女性大多數比較感性,不能把工作的情緒帶到家裡,也不能把家裡的情緒又帶到工作。另外,學會排解壓力和焦慮很重要。

應葉萍透露她每一年會安排一次長途旅行,她建議職場中的女性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適當的運動,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知心的閨蜜。「有時要學會傾訴,適當的時候我覺得率性的也不要緊,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為我們都是一個普通人,這麼好的自我解壓的方法為何不用?」

「外星人」馬雲曾是她大學英語代課老師

俗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這不禁讓人想到阿里巴巴的達摩院,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是應葉萍的大學時的英語代課老師。應葉萍回憶,馬雲上課從來不帶講稿,在1988年的大學課堂上就開始進行互動式教學,更有一個開放式的課堂,那便是馬雲創建的杭州六公園英語角。「杭州外國遊客很多,馬老師鼓勵我們為外國遊客做導遊,提升膽量和自信。實際上現在這種英語教學方法仍舊很流行,所以人們叫馬老師外星人,此言不虛!」

通過「掌門訪談」欄目邀請馬雲下棋

應葉萍認為,馬雲最大的特點是敢闖敢試,屢敗屢戰,包括馬雲在六公園創辦英語角,做中國黃頁,在杭州湖畔花園小區帶着十八羅漢創建阿里巴巴,其實都非常困難。應葉萍透露,她的先生跟馬雲曾是杭電的同事,有一天,她先生跟馬雲在他們的老師家下圍棋,那天是因為怕影響到老師做晚飯,那盤圍棋還沒有下完就走了,留下了一個遺憾。

「馬雲老師,我想借着掌門訪談這個欄目,替我先生邀請您,把你們沒有下完的一盤圍棋,在您有空的時候來下完,也圓了他和我的一個夢和期待。」在掌門訪談欄目組的鏡頭前,應葉萍希望馬雲能夠看到這期節目,有機會在杭州或者深圳,向馬老師切磋圍棋,與她先生把那盤沒有下完的圍棋下完。

當杭州的「互聯網思維」與深圳的「特區精神」相遇

應葉萍認為,深圳跟杭州有很多相同的點,兩者都是創新、活力、開放、包容之城。「杭州是互聯網思維之城,實際上,在互聯網領域,杭州有阿里巴巴,深圳有騰訊,杭州有馬雲,深圳有馬化騰,兩者各有側重,但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應葉萍第一次來深圳是在1999年,那時的深圳對她而言是一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城市,她告訴記者,那時來深圳還得辦邊防通行證。她對世界之窗、中華民族村,以及深南大道鄧小平巨幅畫像印象深刻。「我們那天看到了鄧小平的畫像以後,真的心裡肅然起敬,我們站在路邊對着畫像深深地鞠了一個躬。今年5月我正式來深圳工作,我聽說那幅畫像還在,真的好高興,感覺我跟深圳很有緣。」

應葉萍覺得深圳最鮮明的特點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這個也是深圳的最大的魅力所在。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正是基於這種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特區精神,才讓深圳在短短40年裡,從原來的邊陲小漁村發展為一個充滿魅力、動力和創新的國際化創新城市。「如今,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引擎,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樣的城市定位,今後必將吸引了更多的創業者、投資者與高端的人才來到深圳。」

最欣賞的企業家是深圳的任正非

深圳是一座創業之城,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家,應葉萍表示她最欣賞的是任正非。她認為任正非是一位非常實在,又很淡薄、低調的企業家,而他創造的華為已經名震全球。「一提到華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民族品牌,也是從深圳發展起來的民族品牌。」

應葉萍對記者稱,華為最開始主要是做香港一種交換機的代理銷售,在多年的市場摸索過程中,任正非痛下決心,一定要有自己的產品,所以華為一直堅持着對核心技術的執着追求,每年至少會將銷售額的10%作為研發投入,用於技術攻關、科研或做項目。如今華為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的領導者和世界500強。「這種『自己做研發,做自己產品』的理念,我是非常欣賞的!讓中國在科技領域真正的站到全球的前沿,也真正讓世界認識到『MadeinChina』的這個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在電力信息化細分市場做好一顆「螺絲釘」

從點亮一盞燈到運轉一個工廠,從溫暖一個家庭到照亮一座城市都需要電,電力在國計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應葉萍介紹,海聯訊的客戶主要是國家電網及其下屬的省市地的電力公司,海聯訊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可涉及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等各個環節,智能電網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海聯訊是誕生在深圳的企業,一直深耕電力信息化領域。應葉萍說:「我們一直踏踏實實地為電力客戶提供信息化系統集成以及保障性的服務,我們就是在細分市場裡面發揮了一個小螺絲釘的作用,但某種程度上也為確保電力系統的高效、安全運行做出了基礎性貢獻。」

應葉萍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瞬息萬變,新技術、新科技不斷湧現。「我們業務的主攻方向基本上就是電力信息化、智能化,我們要去深耕,去挖掘,同時我們公司發展肯定要朝着技術前沿方向去努力,按照世界潮流方向去努力。」

6、2020年12月7日,獨家專訪科安達董事長郭豐明先生、總裁張帆女士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科安達:軌道交通領域隱形冠軍——科安達董事長郭豐明、總裁張帆專訪》

「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記者乘坐深圳地鐵2號線,列車在每一站都十分精準地停靠、發車,僅花8分鐘,就從深圳商報社到了位於國際創新中心的科安達總部,對科安達董事長郭豐明、總裁張帆夫婦進行獨家專訪。2019年6月科安達被工信部評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標誌着科安達成為了計軸系統和防雷系統兩個領域的「隱形冠軍」,2019年12月科安達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深圳地鐵2號線開啟軌道交通「計軸時代」

記者乘坐的深圳地鐵2號線正是全國第一條使用科安達計軸系統的地鐵,科安達總裁張帆回憶:「我記得是2009年聖誕節的前夜,那天夜晚我自己是去2號線起點站赤灣站值守,那時候赤灣站周邊非常的荒涼,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但是這班地鐵發車後就意味着深圳地鐵開啟了計軸時代。」科安達的計軸系統是地鐵列車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列車信號控制系統決定了城市地鐵運營及列車的速度,並且保證了列車的安全。

「計軸系統」對於普通人很陌生,計軸系統就是通過比較進入和駛離軌道區段兩端計軸點的列車軸數,來完成軌道區段空閒與占用狀態自動檢查,為信號控制系統提供列車位置信息。張帆對記者介紹:「用通俗的語言來說,我們把地鐵軌道分成了若干個區段,一列車的距離為一個最小的區段,在這人為分的區段的開頭和結束的地方,安上車輪傳感器,這樣在進的地方來數進了多少個車輪,在出的那端數出了多少個車輪,這樣來判斷在這個區間裡面有沒有車的占用,還是空閒,這個區段的大小實際分得越密,列車可以行駛的更快。」

目前全國有38個城市開通了地鐵,科安達在全國34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占據了地鐵計軸領域大概60%的市場份額。目前科安達的計軸系統已經走出國門,被歐洲、非洲的多個「一帶一路」國家所應用。

從「華強北」走出來的上市公司

「科安達」顧名思義有「科學、安全、到達」的涵義,正好和公司的主營業務十分契合。實際上,科安達是一家發家於「中國電子產品第一街」華強北的公司,1998年科安達剛剛創建的時候,是一家做通訊產品的小公司。科安達董事長郭豐明坦言,他大學學的是無線電工程專業,1998年時與自己的太太、妹妹等家人一起創業,他們通過代理銷售通訊規程測試儀給銀行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從華強北一家銷售通訊產品的小公司,用23年的時間,發展為軌道交通領域的上市公司,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張帆介紹,他們公司在賣通訊規程測試儀時,承諾給銀行提供服務。當時銀行遇到一個聯網的困難,科安達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銀行的領導說:「你們付出的人工費用比賣的設備要貴得多,不如你提個價。」張帆當時回答說:「我們已經是最高價在賣了,我們不能提價,我們既然承諾了服務,我們就會服務。」

結果短短兩個月後,一個巨大的機會來了。那家銀行再次找到了郭豐明、張帆夫婦,銀行領導問他們是否懂得防雷,因為銀行在普及計算機通訊設備後,其微電子設備經常遭遇雷擊。當時國內沒有人懂得這一領域的防雷技術,郭氏夫婦當即買機票去了歐洲、美國,去了很多防雷企業參觀、學習,然後根據我國銀行業網絡設備的特點,做出了第一個整體防雷方案。從此,這家銀行解決了防雷問題,隨後其他銀行,以及電信運營商相關訂單紛至沓來。

她參與了中國鐵路從60km/h提速到350km/h全過程

張帆1987年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鐵道電氣化專業,1987年她畢業分配到電氣化鐵道工程局,當時中國鐵路還在蒸汽機時代、內燃機時代,剛剛開啟電氣化。張帆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大秦線做電氣化鐵道工程,該線為中國最早三大電氣化鐵路線之一。

張帆回憶她被分配到桑乾河流域,就是丁玲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那個地方。「實際在80年代桑乾河還非常苦,老百姓可能有些村里家裡就是一床被子。在沿線沒有房子住,住工程車,對女同志來說可以說太艱苦了。我主要負責接觸網的施工,也就是挖坑和樹電線杆。」

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由於張帆的專業就是鐵路,再加上銀行領域防雷經驗,為科安達在高鐵防雷領域的突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科安達在金融機構防雷領域小有成就後,又遇到第二次重大機遇。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鐵路幹線開始使用計算機聯鎖系統,當時京廣線上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聯鎖設備,但是整個車站設備被雷電擊壞,鐵道信號控制系統瞬間被雷電打回原始信號燈時代。如果不能解決雷擊問題,中國高鐵的不斷提速根本無從談起。

當時鐵道部電務局向科安達問計,科安達當即給鐵道部研究了一套防雷系統的方案,並發明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防雷分線櫃,在廣州北江村編組場站做了試點,試點取得成功,隨後這一技術被應用了到整個中國高鐵防雷領域,整個鐵路系統雷擊事故降低了93%,為中國高鐵提速到350km/k做出了基礎性貢獻。

科安達或將成為「智慧鐵路」領域的「特斯拉」

科安達在鐵道防雷領域取得突破後,又在軌道計軸領域成為了行業隱形冠軍。郭豐明表示,科安達今後不會由「小巨人」變成「大巨人」,而是由一個「小巨人」變成N個「小巨人」。郭豐明透露,未來五到十年,科安達將繼續圍繞軌道交通提供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1+2+N」產品戰略布局,其中「1」代表立足軌道交通,「2」代表目前的主營產品防雷系統和計軸系統,「N」代表未來在「智慧鐵路」領域的新增產品,包括智能監測診斷系統、道岔融雪系統、系統集成服務、網絡信息安全服務、雜散電流監測與防護系統等。

據介紹,未來科安達智慧鐵路技術對於鐵路運維系統將產生顛覆性影響,大幅減輕鐵路技術維修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降低鐵路系統的運維成本,讓行車更安全、更便捷。張帆透露,科安達在智慧鐵路領域已經研發了7年時間,前面5年,受制於存儲、運算能力、傳輸技術的限制,沒有取得突破。剛巧這兩年國內外雲存儲、雲計算、5G,還有AI技術迅速發展,讓科安達的「智慧鐵路」項目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張帆介紹:「智慧鐵路是在我們原有的產品的一個迭代產品,我們在以前防雷分線櫃的基礎上迭代為監測型防雷分線櫃,對鐵路的運維情況可以進行一個智能診斷,目前已經在廣東部分站點投入試點。」

目前特斯拉在汽車無人駕駛領域是全球領軍企業,記者問到科安達今後會不會成為軌道交通領域無人駕駛的特斯拉時,張帆表示:「我們會做所有的特斯拉無人駕駛的基礎技術,每一項我們都把它做全。智慧鐵路,以及無人駕駛鐵路需要的每一項技術,我們都把它做全。」

「科安達派」:做滿足市場需求的「小巨人」

在「掌門訪談」快要結束時,記者跟郭豐明夫婦玩了一個小遊戲,讓他們分別在紙上寫下在各自心目中他們像武俠小說中的哪對夫妻,以及科安達像哪個門派。

他們不約而同的寫下了:他們像郭靖、黃蓉伉儷,而科安達則自成一派——「科安達派」。隨着記者採訪的深入,科安達派的特點是越來越明顯了,可能是很少在武俠小說中見到這樣子的門派,科安達圍繞着市場需求來研發產品,而且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通過誠信經營,發明創造,一步一步通過很多偶然,也通過很多必然,然後最後才形成了某些關鍵領域的隱形冠軍和小巨人。張帆認為創新創業實際就是對需求的滿足。「創業是在對需求滿足的實現,如果能夠實現這些需求,那麼你的創業就是能成功的。」

對於深圳無數科技領域的青年創業者,郭豐明建議:「送給新的創業朋友三句話,第一,創業夥伴非常重要;第二,認識什麼人,你將走什麼路,你走什麼樣的人生的路不是自己決定的,是身邊的人決定的;第三,做更好的自己,世界才會屬於你。」

7、2021年2月25日,獨家專訪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先生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丨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給每塊幕牆辦一張5G「身份證」》

方大集團是我國第一批A+B股股票同時上市的民營企業,1995年11月29日方大B股上市,1996年4月15日方大A股上市。方大成立三十年來,公司的業務從單純的幕牆發展到現在的節能幕牆、地鐵屏蔽門系統及軟件開發、新材料、新能源、總部基地等產業,但主營業務沒有變,主要管理層沒有變,控股股東沒有變,創新理念沒有變,創造了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奇蹟。

在全國人大代表、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赴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前夕,讀創/深圳商報「掌門訪談」欄目組在深圳方大大廈對熊建明進行了專訪。他詳細介紹了三十年來方大集團發展的心路歷程和今年帶去全國兩會的建議。

我是建築的「服裝師」

1991年12月28日方大集團成立於「敢為天下先」的深圳蛇口,從做建築幕牆起家。記者問熊建明「方大」的名稱有何寓意,作為方大集團創始人的熊建明解釋道:「『方大』二字簡單、朗朗上口,有『天方地大』之氣!」

說起「方大集團」,可能有讀者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深圳一眾標誌性建築,想必每個人都會如雷貫耳,而這些建築的幕牆很多是由方大集團匠心「智」造的。比如:深圳寶安機場T3航站樓、深圳新會展中心、深圳灣體育中心、深圳龍崗「水晶石」大運會主場館、「大潮起珠江」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熊建明謙虛地說:「我是為建築做『衣服』的,我是建築的『服裝師』。」

深圳的「工匠精神」:能打硬仗

除了深圳,目前國內外不少著名建築的「衣服」都出自方大之手,當被問及哪棟建築的幕牆最令熊建明滿意,他卻表示對建築幕牆工藝和技術的匠心追求是無止盡的,「現在找不到一個最滿意的,總是有不完美之處。」

這三十年來,方大集團一直深耕建築幕牆領域。在熊建明內心深處,他認為1994年做的深圳新聞大廈幕牆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棟大廈位置比較特殊,緊鄰深南大道鄧小平畫像。「深圳新聞大廈的幕牆是方大做的,到今天快三十年了,在深圳的高樓裡面還算是有點歷史了。」

30年磨一劍,對於熊建明而言,令他最滿意的建築幕牆永遠是下一個,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方大集團在2020年10月14日迎來了「高光時刻」——這一天,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方大承建幕牆系統的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這個建築的幕牆外看似平淡無奇,而幕牆系統蘊含着很多高科技元素,在節能減排、防曬通風等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熊建明強調說,這個會議中心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建成的。「去年疫情,方大近百員工在裡面封閉施工,包括過年,一直到八月底撤出來,把這個項目搶完了。我覺得這就是深圳的一種精神,不斷的努力創新。我們確實是能夠打硬仗!」

傳統產業不是夕陽產業:給每塊幕牆辦了一張5G「身份證」

有人說傳統產業是夕陽產業,熊建明不這樣認為。他對記者稱傳統產業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夕陽技術和夕陽企業。「幕牆我做了三十年,傳統產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夕陽產業。比如我們吃飯、穿衣,已有幾千年。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傳統產業通過現在的技術,讓它賦能,讓它迭代,所以我三十年前做的幕牆和我現在的幕牆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過去做幕牆是人海戰術,在幕牆生產車間,從折彎到焊接,不但勞動強度大,切割有鐵屑、灰塵、噪聲等污染,而且焊接對眼睛有傷害。熊建明介紹,方大已經由「製造」向「智造」轉型,如今這些工作逐步由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機器臂去完成:自動送料,自動焊接,自動打膠……「以前需要十個人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操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2019年是中國5G商用元年,而從2019年開始,方大工地已開始實現5G工業化運用。據介紹,每塊幕牆板材和型材都有很多不同尺寸,有時尺寸相近很難用肉眼區分,如果壞了一塊,更不知道哪裡去找。有了5G賦能,方大給每一塊幕牆板材和型材一個「身份證」。熊建明說:「通過每塊幕牆的『身份證』,記錄其生產、運輸、安裝全過程,隨時可以調取其位置、尺寸、材料,以及生產時間等各種信息,做到安裝、維修精準無誤。」

地鐵屏蔽門不僅僅是兩塊玻璃

如今方大集團共有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多年榮獲納稅大戶稱號,累計獲得專利和著作權近千項,主編、參編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43項,幕牆業務全球前列,而地鐵屏蔽門系統、PVDF鋁單板2項產品的技術性能和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一。那方大是如何將業務從幕牆拓展到地鐵屏蔽門的呢?熊建明對記者稱這是一次偶然,「90年代末,我去歐洲出差,發現地鐵有用屏蔽門,我心想地鐵屏蔽門無非就是兩塊玻璃,這麼簡單,估計跟幕牆結構差不多。」

結果回國一做才知道,地鐵屏蔽門遠非兩塊玻璃門那麼簡單,背後還有整套的軟件、DCU、控制、電機等等系統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於是熊建明組建團隊,從1999年到2002年,足足花了三年時間研發,最終拿到第一個訂單——上海地鐵一號線馬戲城站,並一炮打響。

隨後,方大承建了北京、廣州、深圳、台北等地地鐵屏蔽門項目。熊建明介紹,由於地鐵屏蔽門是整套設備系統,所以方大還有幸成為1949年以來台北第一套來自大陸的成套機電設備的製造者。「以往地鐵屏蔽門全部是國外世界500強公司做的,我們打破了這一領域的技術壟斷,2010年我們起訴一世界500強企業侵犯公司知識產權,並最終獲得賠償。經過多年努力,現在方大已成為這一領域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和服務商。」

將節能減排進行到底,做不斷創新的百年老店

據介紹,中國南方夏天炎熱,地鐵空調能耗大,用全高的屏蔽門系統能節省70%到80%的能耗。另外,方大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領域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記者在方大大廈採訪熊建明的過程中,他告訴記者這棟大廈就是全國第一幢太陽能光伏與建築一體化幕牆建築,自建成以來地下停車場用電來源於大廈自身光伏發電。「此外,我們的新大樓叫方大城,於2018年建成,在節能減排方面採用了更先進的室內外空氣循環系統,僅此一項估計可降低辦公室用電能量約8%。」

熊建明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建築需要使用空調、暖氣、電燈等電器,建築能耗是人類碳排放的一個大頭。「這三十年來,方大集團的產業始終圍繞着節能環保產業方向。我們沒有動搖過,看我們現在做的還是節能環保。」

熊建明以「行穩致遠」作為自己公司的經營之道。1991年方大集團剛成立時,熊建明用一塊紅板子寫了兩句話、八個字:「科技為本,創新為源」,這成為方大立足的根基,三十年未曾改變。說到對於公司未來的願景,熊建明希望方大成為一個百年老店,「一個不斷創新的百年老店!」

為民營企業發展「鼓與呼」建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熊建明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一直圍繞民營企業發展、青少年教育等領域「鼓與呼」。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國人大代表、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向今年「兩會」提出了兩份書面建議:一個是關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另一個是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熊建明認為要想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的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則需繼續改善營商環境。為此,他提出3點建議:其一,持續清除營商環境中的隱性壁壘。包括制定全國統一的涉企收費清單,清理和減少涉企收費;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嚴格區分企業和企業家法律責任;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以政策和法規的形式出台「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在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方面提要求、劃界限等。

其二,加大力度對大宗原材料的價格監管,建立價格平衡機制。熊建明提出,去年以來,鋼、鋁、玻璃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究其原因是有的行業協會串通廠家進行價格壟斷,囤積居奇,致使下游的製造業企業原材料成本暴漲,甚至有的製造業企業因為原材料價格的暴漲而破產。熊建明對記者表示:「國家應儘快出台大宗原材料的價格監管和價格平衡機制,堅決打擊亂漲價行為。同時要增強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的採購供應能力,確保國內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其三,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創業。熊建明建議修改《公司法》,他認為應允許科創型企業設置特殊股權結構,即創始股東可以設置特別表決權,在公司章程中約定表決權差異安排,在普通股份之外,設置擁有大於普通股份表決權數量的特別表決權股份。符合有關上市規則的,公司股票可以上市交易。熊建明對記者稱:「隨着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將極大提升企業家信心,方大也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作出更多貢獻。」

關注教育就是關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作為一名企業家,熊建明十分關注青少年教育問題。去年「兩會」熊建明關注到「洋教育」興起,建議對境外教育機構和外教實行資格准入制,加強監管;今年「兩會」熊建明則把注意力放在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熊建明建議:其一,農村地區學校增設心理教師崗位編制和增設心理輔導課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列入學校師資培訓計劃中。其二,建立教師聯繫幫扶制度,明確聯繫幫扶任務,規範聯繫幫扶程序。其三,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留守兒童。其四,組織和鼓勵留守兒童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

熊建明認為關注教育就是關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希望通過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心理援助機制,讓農村留守兒童的童年生活能夠更加豐富多彩。「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社會各界應創造條件讓農村留守兒童更多參加文娛活動,使其至少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科技或勞技特長,讓農村留守兒童樹立自信,自強自立。」

8、2021年3月16日,獨家專訪易天股份總經理高軍鵬先生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易天股份總經理高軍鵬:選好一個賽道,一直走下去》

易天股份的英文名叫ETmade,「ET」的英文縮寫有「外星人」的意思。易天股份總經理高軍鵬解釋道:「2007年,我和另外幾個股東,湊100萬元創辦易天股份。當時先取的中文名。因為我們是製造設備的企業,『易』是讓設備容易操作、容易學習、容易製造的意思,『天』是指每一天都去努力奮鬥。而『易』的英文為Easy,『天』的拼音首字母為T,而ET組合起來正好是英文縮寫『外星人』。」

14年深耕偏光片貼附設備領域

記者來到位於寶安沙井的易天股份總部。在總經理高軍鵬的帶領下,參觀了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般的公司生產手機、手機零配件等電子產品,而易天股份生產的產品是生產電子產品的設備。

易天股份成立於2007年,主營自動化設備,最主要的產品是偏光片貼附設備。14年來,一直在這一領域深耕。實現了從半自動、黑白屏偏光片貼附設備,到全自動手機、手錶、平板、電腦、電視全系列偏光片貼附設備的質的飛越。

高軍鵬介紹:偏光片的主要作用,是把雜亂無章的屏幕光束變成了平行光出來。「沒有偏光片,我們看到的顯示屏幕是花的,看不見圖像。有偏光之後,光線才會直直的進入眼睛。偏光片是一個功能片,是貼附在玻璃上面。偏光片貼附的環境要求比較高,貼附的精度要求也比較高。所以需要用設備來實現偏光片的貼附。」

現在易天股份70%的產品仍是偏光片貼附系列設備,此外還生產模組相關的其他設備,包括全貼合系列設備、背光組裝系列設備、清洗系列設備等。

「令狐沖式」的創業者

作為「掌門訪談」的嘉賓,高軍鵬說他的性格比較像武俠小說中的令狐沖。因為令狐沖比較真誠,性格比較直率,願意幫助別人,也敢於承擔責任。

高軍鵬是山西大同人,2001年從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畢業後,在山西太原一家電子研究所從事機械設計工作。兩年後,他感覺內地創新力不強,趁着年輕要出去闖一闖。25歲時,花光口袋裡幾乎所有的錢,買了一張機票,隻身來到深圳闖蕩。在設備行業做了幾年工程師後,2007年參與創建易天股份。「深圳這座城市比較開放、包容,創業氛圍濃,創新能力強,耳儒目染我們很多人都有創業衝動。深圳有創新的土壤,這是深圳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我一直把深圳比作創業者的天堂。」

產業鏈越往上遊走,技術集中度越高,難度越大,門檻越高。而高軍鵬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門檻最高的、處於產業鏈上游的設備製造業。2007年,平板顯示領域還在摩托羅拉、諾基亞黑白顯示時代。當時中國做設備的企業不多,主要是進口日本、韓國設備。高軍鵬抱着一腔熱情,想把國內設備做好,幾個人合夥湊齊100萬元,創辦了易天股份。

2007年開始創業,2008年就遭遇了「金融風暴」。高軍鵬回憶:最艱難的是2008年6月到2009年3月,沒有接到一份訂單。當時很多人想把工廠關掉,公司面臨要不要生存下去的選擇。「我覺得公司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當時想的是哪怕賣房、賣車也要把公司繼續開下去。因為當時研發、管理方面已經具備了基礎,我想再咬咬牙,靠意志力去生存。」當時他們借錢交了房租,一直熬,熬到2009年4月突然接到訂單了,企業救活了。2020年1月,易天股份成功登陸創業板。

永遠做最好的設備

高軍鵬對記者稱:大學畢業以後,在研究所和公司做設備設計。那時候,國內的設備大多都是進口的,而設備設計也停留在模仿國外設備階段。「我想做出一些優秀的、原創的設備來,真正解決中國設備行業落後的局面。那時候我真正開始有了這樣的夢想!」

設備領域的關鍵重在創新及注重每一個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這個設備就無法生產出高端的產品。高軍鵬表示,易天股份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關注設備的每一個細節。目前公司專利有110多項,在偏光片貼附設備領域已經做到了行業領先。

相對來說,高軍鵬當年的夢想已經實現了。高軍鵬表示:「未來的夢想還是沒有變,還是希望做出一些優秀的設備,我們永遠要做最好的設備,這個夢想依然沒有變,只是說在哪個賽道,哪個領域,把設備做得更優秀。」

歡迎加入易天團隊

高軍鵬認為,中國不缺乏規模化的生產、低成本的生產,但是確實缺乏在國際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品牌、優秀產品。比如,MiniLED和MicroLED設備領域,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在MiniLED和MicroLED設備製造領域的技術儲備較為薄弱。我們也希望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力爭實現進口替代。

高軍鵬每個月有2周時間飛往全國各地出差,與合作夥伴及設備製造業同行交流、探討。「未來我們想在平板顯示模組設備外的其他設備方面,如MiniLED和MicroLED等設備領域做一些開創性研發。」

高軍鵬希望,有志於在中國製造出優秀設備的青年才俊,在看了「掌門訪談」這期報道後,能夠加入易天團隊。而對於在深圳的千千萬萬的創業者,高軍鵬表示,深圳非常包容,也有非常多的機會。選擇創業很容易,但是要把產業做下去,做大做強,其實非常難。「給創業者的建議:要選好一個賽道,一直走下去。因為你從創業初期走到黎明前,是要經歷很長時間的黑暗的,所以一定要堅持住!堅持住很重要!」

9、2021年3月18日,獨家專訪隆利科技董事長呂小霞女士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隆利科技董事長呂小霞:創新讓企業發展更「隆利」》

深圳是創業之都,上市公司數量、市值位居全國第二,但是截至2021年5月11日,深圳上市公司女董事長僅有27位,占比僅7.7%,而其中製造業上市公司女董事長更是鳳毛麟角。為了更好地體驗和展現女性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工作、生活,讀創/深圳商報記者獨家策劃了與隆利科技董事長呂小霞交換一天身份的特別採訪。

「隆利」在閩南方言中是「容易」

上午九點,記者來到位於深圳龍華的隆利科技。.2007年8月,呂小霞夫婦在此創辦了隆利科技。呂小霞告訴記者,他們夫婦來自泉州南安人,在閩南方言中,「隆利」是「容易」的諧音。決定創業的時候,希望能夠順順利利,於是取了這個公司名稱。

在交換身份後,記者便成為了隆利科技這一天的董事長。記者首先來到車間,了解「自己公司」到底生產的是什麼產品。進入車間,要換上無塵服,進行除塵處理。記者看到公司產品主要是應用於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視、AR/VR等消費類產品領域;車載、工控、醫療等專業顯示領域的LED、Mini/Micro-LED新型顯示背光顯示模組,也就是說隆利科技的產品應用領域十分廣闊。

來到「創業之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呂小霞告訴記者,他先生2000年來深圳,在一家電話機配件廠做技術員;她2003年來深圳,之前在福建老家做財務工作。由於當年電話機在全國快速普及,深圳是電話機配件的生產中心之一,於是他們夫婦決定下海創業,從2003年開始做電話機配件貿易,把深圳生產的電話線、插頭等配件賣往全國各地,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沒來深圳的時候就是打工,打工很穩定,但是年輕人要跳出舒適圈,去拼一下。深圳是創業之都,而我們閩南有首歌曲《愛拼才會贏》家喻戶曉,『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在閩南一帶可以經常聽到『少年不打拼,老來無名聲』,因此辦企業當老闆是我們很多閩南人的夢想。」

後來,電話機慢慢退出歷史舞台,BB機、MP3、MP4、手機逐漸興起,而這些設備需要用顯示屏,於是2006年底呂小霞夫婦在龍華租廠房,招員工,創辦了隆利科技,專門從事屏幕背光顯示模組的生產。

2018年11月,在呂小霞夫婦的帶領下,隆利科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隆利科技並非這一領域最早的公司,短短14年,發展為行業領先的專注於LED/Mini-LED背光顯示模組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用於通訊、計算機、工業控制、車載、醫用顯示等領域。那麼隆利科技是怎麼樣做到「後發先至」的呢?呂小霞透露了其創業的秘訣:「製造業企業家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是最苦最累的,市場靠品質說話,機器24小時轉,要腳踏實地。另外,就是靠創新和科技,我們從2014年開始,每年加大研發投入,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達2.6億,公司積極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的同時,大力突破與推廣先進應用技術,創新的力量讓隆利科技實現了彎道超車、後發先至。」

今後的產品將非常「吸引眼球」

下午,記者作為角色交換的董事長,以董事長身份參加了幾場隆利科技的會議,其中一場會議圍繞隆利科技惠州工業園的建設推進展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隆利科技在龍華、福永、惠州和印度設立了四個廠區,今後還將在廈門等地設立工廠。

另一場會議則涉及公司新技術研發的溝通。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後隆利科技的產品將會非常「吸引眼球」。手機被譽為現代人的「靈魂伴侶」,如今人們的眼睛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屏幕,正如呂小霞所言「我對這個行業前景很看好,因為現在手機更新換代很快,是消費品中的消耗品,市場的前景很好,物聯網、車聯網都要有這個產品。」

近年來,我國背光顯示發展快速,占到全球市場較大份額,但是在國際高端市場開發方面仍顯不足。如今,隆利科技擁有穩定且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並且與武漢華星共同打造了中小尺寸顯示技術開發聯合創新實驗室。公司未來將重點研發Mini-LED技術等行業前沿技術,今後將生產出更多有價值、有賣點的高端產品,讓顯示實現3D、高清化、多屏化、大屏化、觸控一體化等多樣化體驗,展示出中國背光顯示方面的實力。

呂小霞介紹:「車載顯示技術是當前的一個行業風口。隨着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和滲透及自動駕駛帶來的多屏化,車載顯示器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設備,市場需求及出貨量將不斷增加。最新的Mini-LED車載顯示技術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有望迎來大的發展機遇。」

董事長辦公桌上的貓頭鷹

下午五點,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記者來到董事長辦公室。在董事長的辦公椅坐下,只見桌上擺着厚厚的等待審閱簽字的文件、各種財務報表。辦公桌上一個木頭做的貓頭鷹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呂小霞告訴記者,這個只貓頭鷹放在她的桌子上好多年了,是她小孩第一次出國遊學時給她買的禮物。

呂小霞坦言,製造業是最辛苦的行業,而女性在創業的過程中面臨着比男性更大的壓力和挫折,要協調好家庭和事業的關係,要放棄很多東西。「剛創業的時候,我大的小孩才上幼兒園。當時幼兒園的各種家長會、開放日、親子活動,我經常缺席,孩子放學後也無法準時去學校接。經常讓老師幫忙先帶到家裡去,辦完事才匆忙趕去老師家裡接回來。我兩個小孩都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在校住宿,才六歲的年紀。」

愛笑的女董事長更能成功

在一天的角色交換採訪中,記者發現呂小霞很愛笑。她無論是跟公司高管、普通員工,還是跟客戶、記者,她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讓人覺得既親切又真誠,這或許就是女性董事長最大的魅力吧!

愛笑的她,從「既不靠山,也不靠海」的閩南鄉村,靠着閩南人的「打拼精神」,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成為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女董事長,成為深圳企業家精神的塑造者之一。

呂小霞認為,深圳製造業企業家精神比較共同的特徵就是低調務實,用業績說話。「深圳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這真的是很符合來深創業人的特徵。深圳的企業家的特徵就是開放和創新。」對深圳千千萬萬的創業者,呂小霞寄語道:「深圳是創業之都,所有堅忍不拔的努力與堅持,遲早都會有收穫。」

10、2021年7月9日,獨家專訪華大基因CEO趙立見博士

《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華大基因向世界展現「深圳速度」——專訪華大基因CEO趙立見博士》

深圳「5·21」和「6·14」疫情處置「雙戰雙勝」。7月9日,剛從抗疫前線歸來的華大基因CEO、華大深圳「火眼」實驗室總指揮趙立見接受了讀創/深圳商報記者獨家專訪。

華大基因因三件事聲名鵲起,其一,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篇(1%項目);其二,破譯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成功研發SARS診斷試劑盒;其三,從去年開始,以基因科技助力抗擊新冠疫情。這三個項目趙立見都是全程參與者。他1999年加入華大基因,成為第一批加入的員工之一,從實驗室提取DNA的實習崗位做起,先後歷經科研、臨床、醫學服務等各個技術、管理崗位的歷練,於今年6月正式履新,任職華大基因CEO。

「火眼金睛」讓病毒無處遁形

2020年1月25日武漢「封城」當天,華大基因成立抗疫指揮部,由董事長汪建帶隊大年初一「逆行」武漢。因為華大基因曾參與抗擊SARS,他們知道在疫情初期需要什麼——「飽和檢測」,於是用7天時間在武漢建成了第一個「火眼」實驗室。

趙立見介紹,「火眼」的寓意是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那樣識別病毒,從而準確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當時武漢大部分醫療機構日檢測通量在200例左右,『火眼』實驗室建成後,通量快速提升至日檢測1萬例,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觀。」

目前,「火眼」實驗室已經迭代到了4.0版,自主研發了一系列自動化的檢測設備,包括自動分杯處理系統等,從接收檢測樣本的一刻起,即可實現樣本採集管原管開蓋取樣,自動化識別樣本條碼和轉板分液,用於後期檢測。趙立見說:「這個環節如果單純依靠人工,通量低且易出錯,而且增加感染的風險。除此之外,到後期樣本的自動化提取,從原來一次提取96個,變成一次提取384個,相當於乘了4,整體效率大幅提升。」

「火眼」實驗室刷新核酸檢測領域的「深圳速度」

深圳是一座實際管理人口超2000萬的國際化超大型城市,深圳也是一座講究「速度」的城市,這次疫情處置創造了核酸檢測領域的「深圳速度」。趙立見告訴記者,從今年5月21號開始,華大基因在深圳設立了三座「火眼」實驗室,累計檢測通量最高可達每天12萬單管,若採取10混1混采技術,每天可以檢測120萬人份。與此同時,華大廣州「火眼」實驗室核酸檢測日通量擴增至21萬單管,若採取10混1混采技術,每日最高檢測近210萬人份核酸檢測樣本,創造單日檢測「峰值」。

近期,針對河南出現的疫情,8月6日凌晨,第一輛運送「火眼」實驗室物資的車輛抵達新鄉平原體育中心,24小時內完成了日檢測通量最高10萬單管「火眼」實驗室的建設。而一年前,10萬單管的北京大興「火眼」實驗室的搭建則用了3天,速度被再次刷新。「華大的新冠檢測產品已覆蓋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在海外運營「火眼」實驗室超過80個,分布在全球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致力於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健康做出積極貢獻。『火眼』實驗室相當於是疫情防控一體化服務模式的整體輸出。」趙立見道。

刷新病毒基因測序的「深圳速度」:從6個月到2周

2002年年底廣東SARS爆發,當年中國沒有高通量測序儀,一直到2003年的4月才破譯病原體的基因組序列,耗時6個月。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華大基因從拿到樣本,到測定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前後僅用時兩周。在世界面前,刷新了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的「深圳速度」。

趙立見透露,這得益於華大基因的「秘密武器」——華大自主研發的高通量測序儀。目前,全世界能生產基因測序儀的公司分別來自三個國家,中國、美國、英國,而能量產臨床應用級別測序儀的只有中國和美國。「2019年12月底,我們拿到了來自武漢幾家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標本,我們第一時間完成了這個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隨後我們第一時間完成了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工作。」趙立見道。

華大基因與深圳在創新方面互相成就

華大集團1999年在北京創立,2007年4月,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成立,開啟了華大基因的深圳時間。趙立見對記者說:「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這裡創新的土壤是華大立足深圳、紮根深圳最核心的原因。2007年華大集團落戶深圳時,成立了一個二級事業單位,叫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後面又改名叫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這就給予了一個創新的載體,允許我們在這個載體內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的優勢。」

2017年的7月14日,華大集團下屬子公司華大基因作為「基因測序第一股」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全球率先實現從0到1

在過去的數年,資本市場多用「基因測序龍頭」來描述華大基因,實際上,華大基因的業務不僅局限於「基因測序」。目前,華大基因的業務涵蓋當前精準醫學的主要應用,包括婦幼健康、腫瘤防控、病原感染檢測等領域。趙立見稱,華大基因從2010年開始,陸續研發的一系列的基因組學的檢測項目,都開始逐漸的進入到臨床,其中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0到1的突破。

據統計,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高達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其中唐氏綜合徵(21-三體綜合徵)是常見的出生缺陷,發病率高達1/800~1/600,患兒表現為明顯的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且無有效治療手段,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傳統的孕婦產前篩查是做血清學篩查,檢出率在60%~70%之間,同時還有極高的假陽性率;篩查後,認為是高風險的孕婦,都要到醫院進行羊水穿刺,或是臍血穿刺。

趙立見介紹:「穿刺是一個創傷性的介入,相當於一個小手術,它會讓孕婦產生很大的焦慮,另外有一定的宮內感染和流產的風險。」而華大基因於2008年率先成功研發出基於高通量測序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解決了這一臨床問題,通過檢測孕婦外周血中的游離DNA,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徵(21-三體綜合徵)等染色體疾病的風險。該技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達到99%,顯著優於傳統的唐氏血清學篩查,是目前全球公認最為領先的產前篩查技術。

趙立見分析,現在我國相繼放開「二孩」、「三孩」政策,這意味着社會將出現更多高齡產婦。「唐氏綜合徵這種疾病隨着孕婦年齡的增長,發生率會大幅的提高,尤其是35歲以上的孕婦基本上都被列為了高風險的孕婦。如果懷孕的年齡到42周歲,那麼胎兒罹患這種疾病的發生率接近1/45。」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2017年,深圳市衛健委正式發文,把它變成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深圳的每一個孕婦都可以免費享受到這項檢測。深圳市衛健委數據顯示,過去8年,在深圳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從原來覆蓋5%左右的孕婦,到去年能夠覆蓋接近80%的孕婦。隨着技術的普遍的應用,2012年的3.49/萬下降到2019年的0.76/萬。

這十年來,趙立見一直在推動這項工作,先後於深圳、長沙、武漢、河北等省市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實現了基因技術普惠於民。而河北省衛生健康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華大負責開展全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檢測,成為國內第一個全面採用基因檢測技術進行出生缺陷防控的省份。「華大基因一直致力於通過研發投入、技術升級、政府指導、民生發力將基因檢測技術惠及人人,滿足民生需求,實現基因科技夠造福人類。」

研發人員超過總人數的1/6

2020年,華大基因新增獲授權專利58項,新增專利申請83項。截至2020年底,公司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擁有的已獲授權專利共計447項,軟件著作權共計685項。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計參與發表1,522篇文章(其中SCI1,390篇,CNNS129篇),累計影響因子為12,275.8。

根據華大基因2020年報,其報告期內研發投入同比增長90.33%至6.36億元。趙立見表示,華大非常重視研發,尤其是非常重視源頭創新。趙立見表示:「2020年,公司研發人員大概占到總人數的19%,近年來研發投入金額平均占到了整體收入的近10%。另外,我們人才的培養、引進也是非常的重視,尤其是國際化背景的碩士、博士。」

專家:華大基因創新指數位列全國第40位深圳第3位

當被問及華大基因創新的原動力何來時,趙立見回答道:「因為華大是為了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而成立的,我們自認為是生的偉大,所以我們始終把『基因科技造福人類』作為我們唯一的大目標。」談及公司未來的願景,趙立見表示,除了一如既往的加大基礎科研之外,華大基因還會在婦幼健康、腫瘤防控、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等領域做進一步的研發投入。「2021年華大基因的核心主題是,成為創新科技的標誌,引領行業的標準,以及造福民生的標杆。」

浙江大學校學術委員委員、管理學院教授、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主任郭斌在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經過大數據測評,華大基因創新指數綜合得分65.84分,位列全國第40位,深圳第3位。「這得益於華大基因持續性的研發投入,以及研發強度、專利規模、技術效率、商業模式等創新指標名列前茅,這從側面揭示了未來中國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方向。」

據介紹,這次上榜「2021中國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的深圳公司共有39家。其中6家為生物醫藥公司,占上榜數量的15%,涵蓋高通量核酸檢測、疫苗和藥物研發、病毒基因組測序、呼吸機生產、醫療機器人等多個領域。郭斌分析,去年以來,深圳的生物醫藥公司在技術抗擊新冠疫情方面,創新案例精彩紛呈。「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在研發方面非常注重根據全球市場的需求變化來對技術、產品進行迭代和更新,在生物醫藥領域科研方面體現了『深圳速度』,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深圳力量』。」郭斌道。

作者簡介:以上《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第一季「笑傲江湖——隱形冠軍價值成長之路」精選由深圳商報金融證券部記者、《掌門訪談》主持人周良成負責主要采寫。他從2012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曾榮獲省級新聞獎一等獎等30餘項省市新聞獎。

他從2020年9月起負責深圳商報《掌門訪談》欄目升級改版,參與創辦了「掌門論壇」、「掌門地鐵」、「掌門直播間」、「掌門文創」等《掌門訪談》系列全媒體品牌。目前,他已成功對京泉華、證通電子、光峰科技、海聯訊、康佳集團、科安達、方大集團、隆利科技、易天股份、華大基因等二十餘家深圳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進行「全媒體」獨家專訪。

目前,深圳商報《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第二季「華山論劍——深圳著名企業家傳奇之路」正在招募採訪嘉賓。歡迎廣大讀者向深圳商報《深圳上市公司掌門訪談》欄目組推薦。聯繫人:深圳商報金融證券部記者、《掌門訪談》主持人周良成17727937007。

審讀:譚錄崗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3 13:08:58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頭像
2024-08-03 19:08:41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7-23 17:07:47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