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由落榜考生成為「經營之聖」,他就總結出一個字「心」

情感導師 859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實踐哲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口袋書,是稻盛和夫先生80餘年人生經驗之總結,也是揭示「心」之奧秘的傳世佳作。發行後,在市面上成為非常搶手的讀物,一方面,稻盛和夫是企業家,裡面蘊藏着企業的經營之道;另一方面,稻盛和夫又是創業者,更多的是給人們提供了入世的良言警句以及處世之道,而在我來,更像是一本教育子女、家庭和睦的「幸福密碼」。

一、苦難中的觸動,得出一切「皆自心來」的結論

稻盛和夫先生出身平凡,成長也極不順利。在書中,他講到這樣一句話:「我的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連續:小學考初中兩次沒有考上、患肺結核臥病在床、高中考大學失利,此後的就職也很不如意。」

就是這樣一位連受挫折的人,憑什麼能夠成為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立了兩家世界 500 強企業的人,赤手空拳創辦京瓷和 KDDI 的他,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更傳奇的是他在 2010 年,以 78 歲高齡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請,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會長,僅用一年時間,打破了日本輿論界關於「日航必將二次破產」的預言,讓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創造了日航 60 年歷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潤。

稻盛和夫:由落榜考生成為「經營之聖」,他就總結出一個字「心」

看完口袋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他擁有自己樸素的哲學觀:「心」。諸如利他之心、善良之心、感謝之心……

稻盛先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結論: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而這,則是當他小時候患肺結核臥病在床時,住他隔壁的一位大嬸借給他一本書中的內容啟發了他:「所有災難都是由我們的內心吸引而來的,自己的內心不予呼喚的東西,絕不會來到我們的身邊。」由此他便得出一條教訓:一切都由「心」造。

如前所述,稻盛和夫的成長並不順利,尤其大學畢業時,日本經濟蕭條,就職困難,經人介紹,他才能夠入職京都一家絕緣瓷瓶公司,而這家公司已經被銀行託管,同事都在離職,只有他一個人無處可去。

「既然如此,那就徹底改變心態,努力投入工作吧。」於是,他住進辦公室開始搞研發。研究取得成果時,身邊人對他的評價自然越來越好,他也更加努力;他更加努力,更好的成果又出現了。而進入良性循環的根本原因,他後來總結,就是「皆自心來」的自我激勵。

這是什麼原因呢?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批評只能讓人感到沮喪,而表揚,則會讓更多的人重樹信心。因為「人生由心靈編織而成,發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

心存善念,人心則向善;心存惡念,人生即行惡。佛魔一念,天上地下,即是此理。其實,這條法則適合於任何人。

並非所有人都是聖人、福星,一出生就註定口銜金鑰匙,成功的路上,難免風吹雨打,只有改變自身,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則是至關重要的,而這離不開「心」的因素。

正如作者所言:「擁有美好的心靈,就能開拓與之相應的豐富、精彩的人生。相反,只要自己好就行,心胸狹隘,甚至為了自己得利,不惜踹落別人,持有這類邪心的人,他們那怕得了一時的成功,最終必將沒落。」

這些樸素的道理,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在遵守,大家也已熟知,但堅持與否,還要捫心自問,執行如何,只有天知地知你知。

與其說成功靠的是運氣,還不如說憑的是「心」(善良、正義、健康、良好等等,諸如此類的正能量詞彙)。

正如英國思想家詹姆斯·倫埃在其著作《因與結果則》一書中說得那樣:「有一種傾向……不管是眼前的目標,還是人生的目的,心靈純潔的人總是比心靈骯髒的人更容易達成。心靈骯髒的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涉足的領域,心靈純潔的人隨意踏入就輕易獲勝。」

二、所有的成功,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風景

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並沒有以一位智慧大師、財團大亨、哲學導師的身份在說教,相反,倒像是朋友聊天,只是道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在書中,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六項精進」,這是企業的成長「密碼」和「金鑰匙」,更是他哲學思想的精髓。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精益求精。2、「要謙虛,不要驕傲。」抑制傲慢心,不要浮躁。3、「要每天反省。」這樣做,就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壞。4、「活着,就要感謝。」反省自我,意識到自己的成就得益於周圍人的支持與幫助,生出感謝之心。5、「積善行,思利他。」要懷抱利他之心。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學會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左右了人生。

在這六條中,我認為最主要的還屬「活着,就要感謝」這一條。

稻盛和夫先生一輩子取得的成績,已經成為日本商業史,乃至世界商業史的金字塔,但他從沒有以此為傲,這才是做人的大境界,而他信奉的「感謝」有更多的深意。

稻盛和夫先生還是高中生的時候,家境貧困,生活拮据,他母親為了生計賣掉了和服維持家用。但他每天放學後依然無憂無慮的玩耍,直到母親有一天對他發火了,他才大受刺激,決心「幫扶家計,守護家人」。這也是作者第一次將「利他之心」付諸實踐。「紙袋行商」的成功,出於「守護家人」的目的、是從「關愛他人」出發的行為,其中就蘊含着「善意的動機」。

然而,「利他之心」「感謝之心」這樣的好傳統,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得到堅持或弘揚。很多人取得成績,並不是懷有感恩之心,而是從署名權開始,對同行、同事進行貶低和打壓,似乎,「只有說明他們不行,才能證明自己行」,殊不知,這才是最愚蠢的做法。

在口袋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處處可見「利他之心」,關於日航破產重組時,稻盛和夫先生講到一個細節,就是他在重組時提出加強領導層的教育培訓。起初,他的動員並沒有得到管理層認同,因為員工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馬上破產,學這些東西做什麼?

情緒發生變化、情況發生好轉,是在稻盛和夫先生講述了「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謝之心」「保持謙虛坦誠之心」等等這些孩提時代父母和老師教導的東西之後,眾人才從內心深處破解了久存的疑惑:這些大家熟知的東西,只是掌握了些許基本知識,但並沒有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也就是違背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育之後,員工思想的變通,導致行為發生深刻的變化,從此,日航企業也發生了巨變。從機長到乘務員,就連機內的廣播,人人都是帶着關愛之心,用自己的語言、真摯的感情表達自己的心聲。

2011年,日本東京大地震發生後,被大水圍困、形同陸地孤島的機場裡,員工們為正在避難的當地民眾提供食品和毛毯,有一位乘務員,用新鮮米飯製作飯糰分發到被長時間困在機艙的乘客手中,有的甚至運用多種交通工具幫助乘客撤離……

這些員工巨大的變化來自哪裡?就來自「利他之心」「不忘感謝之心」這些樸素的哲學。乘客是民航的衣食父母,只有乘客願意「搭乘日航」,日航才能發展壯大,只有自己發展起來了,員工才能享受更高的福利待遇。

日航終於成功了,第二年就恢復上市;稻盛和夫成功了,他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中,挽救了一個面臨倒閉的企業。

牛頓曾說過這樣一句流傳百年的話:「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此,我想借用此句表達對稻盛和夫先生的敬意,同時也提醒廣大「成功者」,你們的成功,只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內景,沒有底座和基礎,沒有為你服務的員工,沒有人辛勤地為你付出,你將什麼也不是。

三、利他之心,不僅有利於企業,還有利於個人和家庭

有讀者認為,《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收官之作,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是「一切始於心,終於心」,但對於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好像沒有多大關係。

這樣的評價我並不認同。我以為,《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一書圍繞「心」提到的「利他之心」「感謝之心」等等,不僅能夠運用於企業,同樣也適合於個人和家庭。

眾所周知,活在當下,浮躁成為主流,極端並不鮮見。當然,主因是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往往事與願違,最後的結局令人悲戚。

有為了學習成績而毆打孩子,致使孩子走向極端者;也有為了「瀟灑生活」而浪蕩入獄的;有為了貪圖享樂而被繩之以法的;還有,因貪圖女色、貪婪金錢而晚節不保的……我認為,這都是他們沒有認識到「本心」,而產生了「妄念」,以致走上的歪道。

在《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第二章「動機良善」中,稻盛和夫先生在文章「不與心術不正的人交往」中提到:「『心不喚物、物不至』這一法則兩樣適用。身邊出現了居心叵測、欺騙別人的人,是因為自己和這種人有同樣的心靈。」

這與中國傳統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同一個道理,就是「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啃屎」「龍生龍,鳳生鳳,老鼠下的崽子會打洞」。人們常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那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才讓壞人鑽空子。

最近看《大秦賦》,對毛遂大人很是同情,他是趙王的重臣、身邊的紅人,卻不料,壞在「好」酒上,被人下了套,出使秦國,慫恿秦國把太子弄到秦國當「質子」,最後自己落了個被趙偃伏擊斃命的下場。

那麼,如何破解這些被人「下套」的局?稻盛和夫先生講了兩點:一是「認真磨鍊靈魂,心靈變得清澈美好,好麼,我們周圍的人的心靈也同樣會變得美好。」二是「最好的辦法是遠離他,不與他發生關係。」這些看似與「利他之心」沒有直接關係,其實不然,我們磨鍊靈魂,就是要不懷害人之心,這正是「利他之心」。自身滿滿的正能量,一身正氣,壞人、小鬼自然見者生畏,自然遠離。另外,好的運氣會傳染,那麼壞的情緒也會傳染;正能量不足時,負能量必然趁虛而入。

說到「利他」,就是「有利於他人」,就是「先別人後自己」,就是「大公無私」,甚至是「雷鋒精神」、助人為樂。

稻盛和夫先生講到自己小時候是孩子王,孩子們玩累了,就帶着回家,他母親總是為這些頑皮的孩子準備好點心——滿滿一鍋蒸好的紅薯,他常常是先分給小夥伴,再把剩下的留給自己。他說:「現在想來,那就是作為孩子王的我,當時所能做的最大的利他行為了。」

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最後,這是做人的樸素而單純的行為。回歸生活,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來自生活的沉澱,倘若沒有「利他」之心,那麼將會變得自私而貪婪,而「利他」,則會削弱「利己」的部分,將自己的格局拓展和放大。

現實生活中,是「利己」還是「利他」?很多人迷失了方向,選擇了前者。於是,贍養老人成了一句空話,空巢老人因寒冷飢餓致病者大有其人,甚至在對待老人遺產問題上,多講「自己」很少言及兄弟姊妹;有些家庭,婆媳關係水火不容,小則吵鬧,大則離婚;在對待利益分配問題上,當權者、「拿事的」說了算,根本沒有「利他之心」,更談不上「利他」的行動。

「利他之心」適合於個人和家庭。這從稻盛和夫先生列舉的事例可以佐證:西鄉隆盛觸怒藩主後被流放到南方遙遠的小島上。一天,有個孩子問他:「一家人如何才能和睦相處?」西鄉回答道:「大家各自減少一點欲望就行。」

比如:有好吃的,不能一個人獨占,而是和大家分享;遇到高興的事情,和大家分享快樂;遇到悲傷的事情,大家一起悲傷,相互安慰,樸素支持。

這其中蘊含的哲理,依舊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利他之心」。因為基於利他之心生活,就是祈願他人好,就是為社會、為世人盡心盡力。這也是做人最崇高的行為。

現代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有好吃的,先給最小的;有好玩的,也是盡着孩子玩,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什麼都是孩子「優先」,培養出的孩子,哪來尊重意識、分配意識、共享意識,總是時時處處以自己為中心。這樣的教育,是培養不出「利他之心」的。

說完「利他之心」,我還想說說作者在書中對於挫折與失敗的態度。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受過很多挫折和失敗,但他都能勇敢地克服,最主要的一點是對「心」的堅持。

不如意,只是暫時的而絕非永久;不如意,只是成功坦途上的冰霜風雪,而絕非永久永恆,只要遇到溫暖的陽光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面對挫折和失敗,是整裝前行還是打退堂鼓很重要,鼓足勇氣走下去,你將會披荊斬棘、收穫成功,而退縮,只會在腦門上印下屈辱的「失敗」。

結語:在《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中,這位睿智的長者以他的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生其實是非常單純的東西。以利他之心為基礎,在每天的生活中,儘可能地不斷努力。只要這麼做,命運就一定會好轉,幸福的人生就一定會到來。」如此忠告,絕非雞湯可比,「利他」而非「利己」,願這真切的遇見,能讓我站上巨人之肩看世界,收穫滿滿的幸福。

#稻盛和夫#

姑且慕容:喜歡寫些情感小文、讀書筆記的詩歌愛好者,正在文字的征途貪婪地尋覓,如果遇見,感恩生活,將您帶到了我身邊。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15 06:06:52

有時侯自己陷進去出不了只能找專業的人士幫忙,我覺得挺不錯的,推薦!

頭像
2024-05-18 21:05:58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4-03-24 10:03:5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3-11-26 15:11:57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