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集過後,《山河月明》想要挽回口碑,這3個問題,是繞不過去的

情感導師 858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根據之前有人扒出的物料,說《山河月明》大量刪減的戲份,是白月光和朱棣之間的感情戲。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是不錯的。

不過有一說一,這部《山河月明》可能是今年剪輯最亂的一部劇了,對於很多對明史不太了解的觀眾來說,有點過於不友好了,因為很容易看不懂。

24集過後,《山河月明》想要挽回口碑,這3個問題,是繞不過去的

從近幾集的劇情中,尤其是看過24集之後,我找到了3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對於看懂這部劇也有一定的幫助,話不多說,開始「盤」:

第一,徐達吃燒鵝,「賜死」功臣的N種方式

歷史上,關於徐達被朱元璋以吃燒鵝(有說蒸鵝,有說燒鵝,下面取蒸鵝一說)的方式賜死的說法,流傳甚廣。

徐達的死,一直都頗有爭議,大致有以下三種說法:

其一,吃掉朱元璋賜予的蒸鵝而死;

其二,被朱元璋毒死;

其三,因病而死。

對於這三種說法,咱們一一來分析。

第一種,最早的記載來源於明代王文龍(祿)的《龍興慈記》,該書稱其自幼聞其母言明初遺事,蓋其外祖陸源生授其母,母授文祿,乃為追述幼聞,紀念其母。又均記明太祖事,故曰《龍興慈記》。

啥意思呢?

說這本書中的內容來自於(王文祿)母親講述的關於明初的故事,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因為當年外祖父把這些舊事告訴了母親,而母親又告訴了自己,寫書是為了紀念母親,且該書記載的全是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情。

這本書該是什麼性質呢?

放在古代叫做野史雜談,放在現代叫做地攤文學。

再說年代。

根據該書的作者小引,該書成書於嘉靖辛亥年(1551年),而徐達亡於1385年,這兩者之間相差了160餘年,根據正常推算,王文祿的外公生活的年代,也離洪武朝已經很久了。

所以,在時間上,更加證明了這個家族內口口相傳的故事,可信度不高。

繼續探秘。

根據《龍興慈記》記載:

「徐達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流涕食之,遂卒。」

在中醫語境中,「疽」指的是局部腫脹堅硬,但皮色不變的一種毒瘡,那麼這種病為什麼最忌諱蒸鵝呢?

因為「疽」這種病最怕「發物」,而鵝正是「發物」之中的「發風之物」,《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說「鵝,氣味俱厚,動風,發瘡。」也就是說,凡皮膚病、過敏性疾病、熱病等應該忌服。

但是這種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根據最全的發物列表,那麼絕大部分常見的肉蛋奶類都是所謂的「發物」,但事實證明,除了刺激性食物和一些含有異性蛋白以及雌激素這些真正的「發物」之外,其他的諸如大部分的肉蛋奶類食品,並不會引發或者加重某種疾病。

綜上所述,徐達被賜燒鵝而死一說,純屬杜撰。

第二種徐達被明太祖朱元璋毒死的說法,來源於明代徐禎卿的《翦勝野聞》。

先說一說徐禎卿。

他在歷史上,要比前面的王文祿要知名得多,徐禎卿和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一起合稱「江南四大才子」,他生於1479年,卒於1511年,大致是明孝宗時期。

也就是說,徐禎卿生活的年代,離徐達去世之時,已經有了一個世紀的間隔,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徐禎卿之前,從來沒有徐達被朱元璋毒死的說法。

此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這樣評價徐禎卿的著作《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

意思是該書中記載的內容,經不起考證,不靠譜,而本身書名中的「野聞」二字,也已經說明了該書的性質。

最後一種說法,是徐達死於背疽不假,但是他是病死的。

我最傾向這種說法:

1、該說法來源於正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2、作為和朱元璋一起長大的髮小,他功勞最大,且為人細緻謹慎,還和朱元璋結下了兒女親家,是《皇明祖訓》中朱元璋認定的「親戚」之一;

3、假使徐達已經病重,即使朱元璋有除掉徐達之心,又何必眾目睽睽之下留一個「擅殺功臣」的千古惡名?

因此,我支持這種說法。

那麼,話說回來,《山河月明》中對於徐達病故戲份的安排和改編,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覺得比較糟糕。

看得出來,編劇和導演一方面想要將徐達的這個「燒鵝梗」玩到最後一刻,然後又不想明目張胆地採用朱元璋用燒鵝賜死徐達的說法,於是把吃燒鵝改成了徐達的最終請求。

大致意思是「人之將死,想在臨終之前再品嘗一下最中意的美食,這沒錯吧?」

但不知道編劇想過沒有,這樣改,其一,採用了燒鵝作為發物能導致背疽患者病情加重甚至直接丟掉性命的說法;其二,也坐實了朱元璋賜給徐達燒鵝,客觀上導致了徐達很快離世的事實;其三,徐達病重之時想要再吃一次燒鵝了卻心愿,堂堂魏國公府怎麼能沒有?為什麼還需要朱元璋來賜予?

是怕自己兒子和女兒不答應自己的臨終夙願,還是怕朱元璋攤不上擅殺功臣的惡名?

邏輯上說不通。

所以這樣的解構,僅從實際效果來看,只是劇組對於「燒鵝梗」的無限惡趣味而已。

第二、王保保是戰五渣,還是北元戰神?

在《山河月明》這部劇中,王保保被塑造得極為正面,他一方面為了北元朝廷盡心竭力,死而後已,卻因為內部不睦,導致英雄掣肘;另一方面,他和大明戰神徐達惺惺相惜,以生平沒能和徐達同桌暢飲為最大憾事。

靖難之役北軍大將張玉是其忠實信徒,燕王朱棣被張玉稱讚像王保保就十分高興,徐達更是覺得自己加上常遇春和李文忠三個人,都打不過他。

王保保,真的有這麼「神」嗎?

接下來,我將儘量為您還原一個更接近真實的王保保。

第一點,先解決一個疑問,王保保到底是蒙古人還是漢族人?

明朝曾頒布的《諭中原檄》中曾這麼諷刺王保保道:「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

但事實上,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是一個實打實的蒙古人。

他的父親是元朝太尉賽因赤答忽,蒙古伯也台人,母親是乃蠻部察罕帖木兒的姐姐,王保保跟隨家庭長期居住於河南光州固始縣(今信陽固始縣),因此被認為是漢族人。

王保保被過繼給舅舅察罕帖木兒,後來舅舅遇刺身亡,王保保就繼承了舅舅的地位和兵馬。

來看一下他最關鍵的戰績:

1、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其外甥王保保繼承了舅舅的兵馬,並被推舉為軍中領袖,在同年11月攻克益都(今山東青州),隨後平定中原,駐兵於汴梁和洛陽之間,成為元廷的倚仗。

2、此後的6年時間內,王保保並沒有趁着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之際揮兵南下,而是忙於元廷內訌,以及和孛羅帖木兒火併。

此間只有在元至正二十六年,王保保和朱元璋的軍隊有過一次小規模戰鬥,王保保敗。

3、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王保保在韓店大戰中擊敗孤軍深入的前鋒湯和。

4、一個月後,王保保想要收復大都,在徐達的布置之下,明軍的突襲行動大獲成功,正在讀書的王保保,只穿了一隻靴子倉皇逃走,身邊只有十八騎跟隨,被俘4萬多人。

5、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王保保包圍了張溫據守的蘭州,並全殲了明朝的援軍。

6、至正三十年(1370年),明軍正式北伐,就是劇中徐達出征的那次。

徐達和諸多將領都不願意直接和王保保交戰,但是朱元璋力排眾議,讓徐達和李文忠兵分兩路救援蘭州,徐達以疲兵之計,大敗元軍,俘獲官兵總計八萬餘人,僅有王保保和妻子數人逃出。

7、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與元軍展開決戰,徐達、李文忠、馮勝統領三路大軍,總計15萬人進行北伐,結果除了西路軍馮勝獲勝以外,明軍慘敗,戰死萬餘人(也有說數萬人)。

從此之後,王保保這個名字逐漸消失於歷史的記載之中,有種說法是他死於洪武八年。

縱觀王保保的一生,既有倉皇出逃的狼狽時刻,也有大敗明軍的高光操作,明太祖朱元璋曾誇讚他「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客觀地說,以當時已經衰敗的元廷來說,王保保無愧於「第一名將」的稱呼。但對於《山河月明》中徐達等人對他的誇讚來說,略微有點言過其實了。

第三,藍玉案始末

作為明朝的開國名將,在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等將星雲集的年代,藍玉無論從名氣還是征戰的能力,都被嚴重壓制了。

不過他有一點極為關鍵的優勢: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俗話說的小舅子。正是這一點,讓他的軍事才華最終得以施展,也是這一點,讓他的覆滅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最初的時候,藍玉跟隨常遇春征戰四方,後來隨着常遇春的去世,藍玉成為了明軍中一個十分好用的「螺絲釘」:他先後做過傅友德、徐達、沐英、馮勝等人的副手或者先鋒,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一年,藍玉率領十五萬大軍北伐,出大寧,進軍慶州,在捕魚兒海東北方,終於找到了元軍,藍玉命王弼為前鋒,率領騎兵逼近敵營,元軍毫無察覺。

此戰元軍大敗,太尉蠻子被殺,僅元主和太子天保奴等數十人逃走,俘獲官員及男女共計八萬餘人,消息傳回京師,朱元璋大喜。

但是藍玉在北伐回還的路上,做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某天夜裡,藍玉率軍抵達喜峰關,守門的官吏由於夜晚害怕元軍冒充明軍叩關,沒有及時打開關門,盛怒之下的藍玉,縱容手下兵卒毀關入內。

此事一出,舉世皆驚。

朱元璋心有不喜,但還是強壓住怒火,將原本封為藍玉的「梁國公」改為「涼國公」,這一舉動,警示藍玉的意味十分明顯。

但是可惜的是,藍玉沒有看懂,或者說他不想看懂。

以朱元璋的性格,向來是殺伐果決從不手軟,但對於驕縱的藍玉,他卻一忍再忍,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1、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朱元璋顧及常遇春往日的情分;

2、常遇春的女兒,是太子朱標的正妃,那麼藍玉自然就是太子的舅舅,有親緣關係;

3、此時,明朝開國時期的那些將星都已經老的老,去世的去世,而藍玉,則是朱元璋想要留給朱標的輔佐班底之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這意味着,藍玉也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終點。次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趁此機會將藍玉除掉,作為藍玉同黨被殺的人,達到了一萬五千餘人。

這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的最後的一個案件——藍玉案。

藍玉案對於明朝之後的朝局和發展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作為朱元璋剷除開國功臣的重要案件,藍玉案和胡惟庸案合稱為「胡藍案」,直到朱元璋去世之前,針對胡、藍同黨的抓捕都沒有停止。

其次,藍玉的去世,為六年之後的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面對朱棣的起兵,朱允炆手下的南軍再無靠譜的名將指揮,成為了南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05 09:09:22

情感分析的比較透徹,男女朋友們可以多學習學習

頭像
2024-08-31 15:08:4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4-08-20 14:08:21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5-13 18:05:11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