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曾奇峰的心理課

情感導師 632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來源: |言之物 ID:L572768423」

曾奇峰的心理課

曾奇峰

◆ 第1章 推薦序

讀書筆記:曾奇峰的心理課

>> 有人學心理學,是想成為某某家。

有人學心理學,則只是日益成為他自己。

>> 學精神分析的人很容易變得有些高冷。

比方說,針對一種現象,扔出一個高明的解釋。對這份高明的解釋,你容易產生佩服,但同時,你可能對於這樣的解釋和拋出這個解釋的人產生了一種距離感。

>> 別人的真理,必須經由你身體的檢驗,才能成為你的真理。如此活着的人老道,同時也天真。他似乎能洞若觀火,同時也絲毫未失去過那份赤子之心。

◆ 第2章 推薦序

>> 人的痛苦,無非是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分兩種,一種是目標本身就是不可實現的幻想。比如,幻想我學了心理學,學會正確的溝通和理解配偶,我的配偶就不會再對我施加冷暴力了。這是從自體自戀出發,嬰兒級別的共生幻想。

嬰兒的共生幻想,是只要我做了×××,別人就會×××。精神分析講成長是一個哀悼喪失的過程。哀悼的是這種嬰兒的幻想,隨着長大,一個個地喪失,承認自己的責任和能力是有邊界的,最終回到現實中,從自體自戀走向客體現實,跟客觀事實和解,從神回到平凡的人。

另一種是目標雖然是現實的,但做出來的行為卻跟目標背道而馳。這就要看清楚潛意識在搗什麼鬼,是什麼樣的木馬程序擾亂了正確的導航。

>> 看清楚了,就有了自由,從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跟父母的關係,各方面理解現實邊界,理解什麼是自己的責任,什麼是不可掌控的客觀現實。在中國人集體性的邊界不清的糾纏中,明確自身責任和能力的邊界。在現實邊界中,從容地做滋養自己的事情,警覺自身,不去侵犯他人的邊界,不去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經由精神分析理解自身,人活一世,其實可以輕輕鬆鬆。

精神分析的核心意義,就在於從幻想回到現實。一是走出幻想目標,回到現實目標;二是掃清潛意識障礙,能夠「指哪兒打哪兒」,讓行為跟目標一致,獲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並且做出選擇。

>> 學習一門學問,捷徑就在於直接跟這個領域頂尖的人學習,越頂尖的人,帶給人越輕鬆、越本質的學習。

◆ 第3章 序言: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座孤島

>> 精神分析學派跟其他心理治療學派相比,最大的特點是針對潛意識工作。

>> 精神分析極重要的貢獻之一,即發現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一個人的人格,事關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 精神分析是一門人格鑑賞學。它讓我們從美學和哲學的角度——而不僅僅是從病理學角度——來鑑賞各種症狀和人格的風景。

>> 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坎德爾博士說,精神分析仍然是理解人類心智的最好模型。

◆ 第4章 精神分析:你不知道的心靈面具

>> 潛意識裡有跟意識對應的內容,比如不能夠被覺察到的認知、情緒、願望等。

>> 我們知道有以下途徑可以幫助人們探索潛意識的內容。

>> 第一,對夢的解釋。弗洛伊德說,夢是通向潛意識的捷徑。釋夢在精神分析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世界上很少有用智力搞不定的事情。

>> 第二,我們日常生活中犯的各種錯誤,往往呈現了自己的潛意識。比如,一個很認真負責的人無意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就表示他的潛意識希望犯這樣的錯誤。

>> 第三,讓一個人做自由聯想,就是在沒有任何規則的情況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時候,這個人就會說出一些讓他自己都驚訝的東西。

>> 第四,在催眠狀態下,一個人也可以進入自己的潛意識。比如一個人遺忘了一些小時候的事情,我們會說,那些事情儲藏在他的潛意識裡,在催眠師的幫助下,那些事情可以重新出現在意識中。

>> 第五,所有的病理學症狀也可能呈現在潛意識裡。

>> 所有心理治療的目的,都是擴大一個人的意識範圍,換句話說,要儘可能地讓潛意識意識化,或者說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更加覺醒地活着。

>> 對潛意識的了解會使潛意識意識化,而這個過程可以使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美好的願望變得更容易實現。

>> 我們以往的抑鬱、焦慮、恐懼的情緒發生巨大改變時,就表示某些被我們壓抑的東西已經浮現到了意識層面。

>> 一個人有很多自我攻擊的行為,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多的就是作息不規律、熬夜。

>> 這種象徵性的自殺行為,有可能是向他人的攻擊沒有辦法釋放出去之後發生逆轉,進而向自己攻擊的結果。

>> 當我的意識範圍擴大之後,如果遭遇了重大創傷,我可能會退行。

退行就會導致意識範圍縮小,也就意味着很多已經意識化的東西又一次回到潛意識。

>> 賦予某種能力以某種不好的意義,超我被激活,就開始打壓這個能力。比如你潛意識賦予賺錢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多能力的集合體)以剝削甚至搶劫的意義,加上你賦予錢以墮落、腐化的意義,超我就會對你賺錢的能力實施打壓。

>> 自戀的人還有一種不合理的權力感,他們期待被優待,或者別人無條件地順從自己的意願。如果他們的願望沒被滿足,就會生氣,這就是自戀性暴怒。比如,有人開車的時候,動輒狂按喇叭,好像他一出門,所有人都應該為他讓路;排隊沒有耐心;遇到跟自己不一樣的觀點就勃然大怒,覺得對方是跟自己過不去,等等。

>> 自戀也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戀,是一個人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比如你現在正在學習精神分析,以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而不健康的自戀,就表現為一個人的需要大於他的實際能力,所以他會經常處在一種不被滿足的狀態,就像兒童時期沒被父母滿足一樣。

>> 有着健康的自戀的人是很有人際魅力的。他們的自戀會形成一個溫和而強大的引力場,不知不覺地把他人卷進去。我們說某個人氣場強大,說的其實就是他的健康的自戀覆蓋的範圍。在這個範圍里,他人會不自覺地受他的影響,而且不會感到自己被強迫。

>> 那病理性的自戀是怎麼形成的呢?是在生命早期的時候,孩子在跟母親的關係中,缺乏來自母親的共情性回應。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些畫面:一個幼兒在那裡各種表現,希望媽媽認可和讚美,但是媽媽卻視而不見。慢慢地,孩子就必須把注意力從媽媽那裡撤回到自己身上。我們同樣也可以想象,這個幼兒對媽媽是多麼失望,以及對自己是多麼失望。

>> 獲得人格成長的唯一途徑,就是去獲得新的人際關係經驗,看心理醫生是獲得新的人際關係經驗最安全的方式。

>> 我們經常說到個人成長,成長意味着各種能力的增加,以及人格的完善。而退行處在與成長相反的方向,某些本來已經具備的能力一旦在退行中被削弱甚至喪失,人格就會變得虛弱和不完整。

>> 簡單地說,人的心理發展有三個台階。第一個台階是依賴。這個階段的人,沒有他人就活不下去。嬰兒對他人的絕對需要是合理的,但如果一個30歲的成年人變成了啃老族的一員,他就被認為退行到了嬰兒期,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他固着在嬰兒期。第二個台階是控制。比如有人很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本質上是想控制他人,也是人格不獨立的表現。第三個台階是健康和成熟。這個階段的人具有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有獨立和自由的人格。

>> 專注力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遺憾的是很多孩子的專注力被損害了。當父母要求孩子專注的時候,就已經在確定無疑地損害孩子的專注力。理解這一點並不困難,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他人的高壓下要你專注於某一件事,你專注的可能是壓力本身而非需要專注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被外界要求專注,會使人產生一種服從之後的屈辱感,這會極大地削弱關注的品質。專注力是獨立人格的副產品。

>> 我們要感謝死亡本能,感謝來訪者的阻抗,正因為有了阻抗才有了精神分析這個行業的存在,這叫本我阻抗。弗洛伊德用好多詞形容過它,一開始說力比多(性力的專業說法)的黏滯性,說力比多總是容易停留在更早的階段,這叫固着。後來又用了「死亡本能」來形容這個情況,這是本我阻抗。也有超我阻抗,超我阻抗就是我改變了,但我心中的爸媽或者人類社會是不允許我改變的。

>> 投射是一個人把自己的想法、情緒、衝動或者願望放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因為他不願意看到自己身上的這些東西,他寧願在別人身上看到這些東西。

>> 親密關係中的投射也很多,最有破壞性的投射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親密關係中的一方認為自己不完美、有低價值感。我有點猶豫是不是要使用「自卑」這個詞,使用這個詞的好處是通俗易懂,壞處是導致自己產生某種屈辱感。斟酌再三,還是用「自卑」這個詞吧。這種自卑感是自我攻擊,投射出去就成了感覺到對方瞧不起自己。

第二種,親密關係的一方在一個看法上存在扭曲,認為愛和依戀是弱小的表現。這種弱小感也會引起自己的屈辱感,投射給對方,就變成了害怕向對方直接表達愛和依戀,最後愛和依戀會變成對對方的指責。用指責替代愛和依戀的妙處在於,既表達了需要,又使自己免於屈辱,因為把屈辱給了對方。當然,這樣做雖然保護了自己,卻破壞了彼此的關係。

第三種,親密關係的一方沒有覺察到自己內在對性的衝突,就會把對同性的欲望投射到對方身上。舉個例子。一個男性對他妻子跟其他男性來往非常敏感,經常無端懷疑妻子有外遇,他妻子為此很痛苦,雙方也總是因此發生嚴重衝突。動力學的解釋是,這位男性可能隱藏了自己對男性的興趣。需要說明一下,在我們的文化里,對同性的欲望是壓抑得很深的,如果貿然解釋一個人的這個欲望,會導致不好的後果,甚至會破壞精神分析這門學問的聲譽。所以,針對某一個人的同性戀傾向所導致的關係問題,只能在嚴格的精神分析設置下進行,不能針對某一個特定的人。

>> 在職場中,也有很多投射,常見的有三種:

第一種是下級對上級。很多人面對領導時不知所措或者充滿恐懼,這是把要攻擊領導的願望投射成了領導要攻擊自己。也許你會問,我為什麼要攻擊領導呢?回答是:有可能是早年你對父母的敵意,跨越時空轉移到了現在你跟領導的關係中。

第二種是同事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中有無數投射,我們只說一種。你的潛意識希望跟同事的關係親如兄弟姐妹,你投射性地認為其他人也有這樣的需要,但事實上別人並沒有表現出這種需要,失望之後,你開始抱怨人心涼薄。

第三種投射跟嫉妒有關。一個人攻擊某些人,說他們急功近利、貪財、好虛榮,他看不見自己對成就、財富和榮譽的需要,而把這些東西都投射給了別人。

>> 群體之間的衝突也會製造很多投射,投射之後衝突又會升級,形成惡性循環。

>> 消除投射的方法是增加交流。交流所呈現的事實,會使投射被收回。

>> 一個人成長得越好,他就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他就不會把自己的東西放到別人身上。

>> 情感隔離:共情能力的匱乏

說出「情感隔離」這四個字,我就想起鮑勃·迪倫那首《答案在風中飄》裡的一句歌詞:「一個人要多少次地扭頭,假裝他什麼也沒看見。」

他當然看見了,只是沒有情感反應,所以等於沒看見。

一個人心智化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和他人當成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存在的能力,而人作為心理學的存在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具有情感。

>> 情感隔離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覺察不到自己的情感,二是覺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後者也可以被稱為缺乏共情的能力。

>> 共享經驗是愛的表現,其中也包括共享痛苦的經驗。

>> 為什麼一個人更願意看手機而不願意看自己的配偶,是因為看人會激活更多的情感,而這些情感是他無法承受的。還有,在象徵意義上,手機可能是這個人身體的一部分,沉溺於手機,是自戀甚至自慰的表現。

>> 有孩子的夫妻容易把孩子當成互相情感隔離的工具。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忽略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甚至性關係,會使孩子感覺到情感上不堪重負,因為夫妻間被隔離的那部分情感會流向孩子。孩子會被迫扮演某一方配偶的角色。這至少會導致兩種糟糕的結果:一種是孩子的容器功能可能會被撐破,他無法消化自己要面對的那些問題,比如學業的壓力;另一種是會影響他的社會交往,因為父母太需要他了。

在這一點上對父母的建議是:要自私一點,過好自己的日子,你們關注過多,孩子容易遠走高飛。

>> 有個問題:什麼是理想的人生?一個回答是:認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飽滿的。

>> 飽滿的認知生活意味着智力的充分使用。

>> 智力的使用過程和結果總是跟情感聯繫在一起的。比如我們解了一道複雜的代數題目之後會快樂,還會想到這會讓異性同學欣賞,就更加快樂了。

>> 情感隔離的本質,是對智力的壓制。

我們的智力發揮得越好,就越不會限制我們表達愛恨情仇,因為在智力的呵護下,情感表達會「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智力還可以在過度情感表達之後收拾殘局。

>> 我們為什麼要隔離自己的情感?因為我們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智力撐不住。不是因為先天智力障礙,而是智力的使用被我們賦予了太多象徵性意義,比如墮落、投機取巧、背叛父母和文化等。

>> 當我們在談論情感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什麼?

我們是在談論情感中智力的比例。極端的兩種情況是:智力缺損,情感表達就是歇斯底里;智力過多,就是情感隔離。健康的人格分布在這兩個端點之間的連續譜上,它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線段,這使得由各種人格組成的世界也可以萬紫千紅。

>> 強迫性重複:某種程度幾乎等於命運

弗洛伊德當年從一個5歲的男孩身上發現了一個現象:這個男孩反覆把一個玩具丟到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又反覆去尋找它。弗洛伊德把這個現象稱為強迫性重複。

成人身上會有這樣的現象,即重複體驗相同的情緒、關係和做相同的事情,哪怕這種重複的後果是令人痛苦的。

我們現在對強迫性重複的理解已經到了生物學層面。人類是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的,我們還保留着原始大腦。在2歲以前的所謂前語言期,一個人經受的創傷會儲存在原始大腦區域,形成內隱記憶,並構成相對封閉的神經迴路,不容易受到新腦即大腦皮層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明白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生物學層面的解釋。當然,明白了這個生物學原因,還是有可能過不好這一生。

>> 下面列舉一些強迫性重複的例子。

>> ● 強迫性後悔。一個人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潛意識經常故意壓抑自己的智力,所以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導致了糟糕的後果,然後他就處於後悔之中。這樣的情形在他身上已經發生了無數次,看起來他有對後悔成癮的癖好。對此的精神分析解釋是,他潛意識層面的誇大自我可以使時間倒流,因為後悔是使自己在幻想層面回到了當初要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他好像可以重新選擇正確的那一個。我曾經開玩笑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怕犯錯誤,因為我錯了可以後悔。這裡又有一個因果倒置。意識層面的因果關係是:因為錯了,所以後悔。但潛意識層面的因果關係是反的:因為要後悔,所以犯錯。

>> ● 強迫性衝動行為。這裡是指各種衝動,如鬥毆、暴飲暴食、購物等。人的這種衝動會導致重複性懲罰,包括自我懲罰和來自法律的懲罰,並對懲罰成癮。行為化的強迫性重複是典型的前語言期的問題。

>> ● 強迫性自虐。我想起二十幾年前酒桌上兩個男人的對話。一個說,我不能喝多了,喝多了頭疼。另外一個男人理直氣壯地回應說:喝酒就是為了讓頭疼的!不頭疼喝什麼酒?!科技的發展也為各種自虐提供了方便,比如隨便玩一個什麼電子遊戲,就可以熬到深夜。所有精神科症狀都有強迫性自虐的意義,自虐帶來的痛苦可以抵消一些內疚。這些內疚感一般來自對父母的背叛感、幸福或成功之後的不配感,以及低存在感對持續自我刺激的需要(相當於我內疚,故我在)。

>> ● 強迫性失敗。看某些人的奮鬥史,你會覺得他們必須有某個數量的失敗之後,才有某種程度的成功,或者成功之後,一定要有數次失敗。我們談論的當然不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中那種可以理解的失敗,而是當事人和旁觀者都覺得有點怪異的那種失敗:明顯感覺冥冥中有一隻手在安排這樣的失敗。這隻手的名字就叫強迫性重複。失敗的潛在目的也許是滿足父母潛意識的願望,或者避免自己潛意識裡誇大的自我去毀滅世界和他人。

>> ● 強迫性破壞關係。有一些人的關係是按照下面的過程發展的:認識、親密、融為一體、衝突、破裂。自我覺察比較好的人,都可以直接提出這樣的問題來:我的親密關係為什麼總是這個樣子的呢?我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你的潛意識對關係設置了一個幸福度和持續時間,超過閾值,「警報」就會響起,你就會誘導他人幫助你降低幸福度和縮短持續時間。如果對方沒有這樣強迫性重複的程序,他跟你的衝突可能就有強烈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感覺。他最終有可能覺察到,他並不想跟你絕交,而只是在配合你。

>> 阻止強迫性重複大約有以下三個思路:

>> 1.增加自我覺察。這樣的覺察可以理解為大腦皮層的功能對原始大腦指揮行為的觀察,相當於建立了超越原始大腦封閉性神經迴路的新的神經迴路,也相當於更多地使用智力,而不是僅僅使用情緒。有人曾指出了我的一個矛盾:既然說了過度使用智力是情感隔離,那為什麼還說我們談論情感,本質上是在談論智力呢?我用一個比喻解釋一下。如果智力是一個碗,情緒就是碗裡裝的水。碗越大,能夠承受的情感就越多。但如果是一個沒有中間凹下去的碗(當然那就不叫碗了),就無法裝哪怕一點點的水了,那就是情感隔離(沒有情感)。如果完全沒有碗,情感如水瀉地,人格的邊界都消失了,便不再是人類的獨立個體。

>> 2.找精神分析師。雖然不能確定解決問題,但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在精神分析諮詢的過程中,來訪者的訴說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把那些在情緒、行為和關係中的強迫性重複言語化,會部分起到修復前語言期創傷的效果,建立兩個大腦之間的新通道。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是去「看」心理醫生,而是去給心理醫生「演講」。強迫性重複不是被心理醫生治好的,而是被我們自己說好的。也許你會問,在生活中找個人說可以嗎?當然可以,但估計你不容易找到心理醫生這樣的職業傾聽者。

>> 3.藉助外力。很多人說過這樣的話: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怎麼辦?我開玩笑地回答:那這樣吧,我除了辦心理醫院,還辦個「監獄」,讓你在「監獄」待着,我們強制性地幫你做到你想做的。看得出來,這樣的人是把自律的能力外包給了他人。這樣做為什麼不可以呢?從理論上來說,在法律範圍內,一個人自願在特定的時間內放棄某種自由,臨時藉助外力完成某些改變,獲得更加健康的人格,貌似是可以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進入軍隊這個「革命熔爐」幾年之後,獲得了高度自律的精神以及各種能力,就是這種做法有效的證據。我們可以稱之為某種系統化的行為主義治療。

>> 一個人一生中攻擊性的演變,主要有兩個方向:

>> 1.象徵化。從直接的軀體暴力到在法律範圍內,用被主流社會接受的方式釋放攻擊,比如取得比別人更高的成就、擁有更多知識、獲得更多榮譽等。攻擊性象徵化不足的人,可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 2.攻擊性向外。與此相對的是向內。向內的攻擊包括內疚、自責等,這也是抑鬱症的發病原因之一。

>> 快樂是一種分離性的狀態,意思是你快樂我就插不上手了,你不快樂我才有給你幫忙的機會,所以,孩子的快樂被媽媽認為成了「攻擊」。所以,不允許別人快樂,是借關心對方的名義實施攻擊。

>> 攻擊性向內還可以滲透到軀體層面,比如癔症性癱瘓、偏頭痛或其他心因性疼痛等。舉一個臨床上的例子,一位中年女性長期背部疼痛,各種檢查都沒發現器質性變化。後來去看心理醫生,在自由聯想的狀態下,她說從小開始,每當她在外面遇到什麼麻煩,不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反而會遭到他們的各種指責和懲罰。對她來說,外面的事兒都不是事兒,背後的事兒才是事兒,才是創傷。當對父母的憤怒得以在諮詢室充分表達,並得到心理醫生共情之後,疼痛幾近消失。我們看到了背痛的象徵性意義:「有人從背後攻擊我。」

>> 文化是具有某種人格化特徵的存在。它對身處其中的每個個體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攻擊。我們的文化具有的特徵,是預設一些人對另外一些人的權利,如年長者對年幼者的權利。

>> 對施虐的精神分析解釋是,施虐者內心有嬰兒期殘留的與對方「同歸於盡」的融合性願望,以及對關係無所不能的控制。

>> 如果你是一個離開了學校參加工作的人,工作得比別人更加出色,能夠通過工作獲得更多的報酬以及自戀的滿足。這就表示你充分而且象徵化地表達了攻擊性,說簡單一點,就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裡面,你越生猛越好。

>> 從精神分析角度來說,因為未成年人對規則的意識還不是太明確,他們內心有很多沒有足夠象徵化的攻擊性,他們要攻擊下手的時候是不知道分寸的。所以從深層來說,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值得同情。

>> 反向形成:迴避深度的自我覺察

一個人有某種感受,但他不願意看到這種感受,就用完全相反的方式表達這種感受,這就是反向形成。比如,他對權威有敵意,表現出來的卻是對權威的過度恭敬。

記住一句話:一切在程度上有點過度的東西,本質上都有可能是它的反面。

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是:「什麼」是對「什麼」的防禦或者掩飾。前後兩個「什麼」一般是一對反義詞或者相反的東西,它們的前後位置可以互換。比如,抑鬱是對躁狂的防禦。反過來也可以說,躁狂是對抑鬱的防禦。這種理解最近直接影響了精神科診斷:我們不再單純診斷抑鬱或躁狂,而是全部診斷雙向障礙。

>> 很小的小孩是沒有「骯髒」這個概念的,他們甚至會喜歡髒東西。我們認為最髒的大小便,在他們眼裡是自己的創造物。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愛乾淨這一點上過度嚴厲,孩子就會學會反向形成,這就是潔癖有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潔癖還會泛化到道德層面,這樣的人會因為他人微不足道的缺點而拒絕跟他們打交道。可想而知,這種潔癖的人會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

>> 當我們跟一個人打交道後有什麼特別情緒,就要思考一下這個情緒有沒有可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的;二是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時間長了,我們會不自覺地忽略他的表達。這也是一個證據,證明他的表達在掩蓋真實的內心,所以沒有價值。

>> 一個人要離自己的真實感受多遠,才覺察不到一點點自己內心和現實的雙重危機。

>> 做事情過度嚴肅認真,也是反向形成。這樣的人不願意看到自己想通過犯錯來攻擊他人的衝動。

>> 疾惡如仇是優秀的品質,但如果過多地帶着這種情緒,並缺乏情理允許範圍內的靈活性的話,那可能是反向形成。他們可能是欣賞那些「惡」的,並且可能喜歡那些作惡的人。

>> 自我邊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顯著特徵,因為它標誌着一個人充分地成為他自己,並且同時尊重他人的邊界,樂意看到他人成為他自己。

>> 我在這裡介紹六種自我邊界不清的具體表現:

>> ● 心理上的自我邊界不清,會投射到身體的邊界上。這樣的人在公共場所不知道跟他人保持必要的身體距離,比如排隊時在空間較大的情形下,還貼着他人站着,甚至直接用身體把別人頂開,或者近距離地跟他人說話,別人退一步,他跟進一步,唾沫飛到別人臉上都覺察不到。

>> ● 對自己的身體邊界不敏感的人,對別人的身體邊界也會不敏感。在高鐵狹小的空間裡高聲打電話的人,聲音的擴散象徵着他們自我的擴散,並侵犯了他人的自我邊界。

這樣的人會讓人不舒服,但他們不太會是「壞人」,因為他們有點「沒心沒肺」;他們有時候還可能讓人覺得溫暖,這個感覺也來自他們「自我邊界不清」。

>> ● 職場上的自我邊界不清。

1.當你覺得職場的人際關係太複雜有點難以應付的時候,可能是你自己對他人和工作環境投射了太多的複雜需要。你沒有守住「我只是在這兒工作」的邊界,你可能還想順便滿足對親情、友誼的需要。

2.因為工作跟人發生太多衝突。如果是由於單位規章制度不嚴格發生的衝突,可能是老闆自己的自我邊界不清投射到制度上的結果,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員工之間的衝突。在制度嚴格的情形下,你如果還是跟較多其他人產生衝突,那就是人格層面的衝突了。

要麼是因為你突破了別人的邊界,導致別人「反擊」;要麼是因為你潛意識「邀請」別人進入你的邊界,而你的意識又反對別人這樣做——你的內心衝突,外化成人際衝突。

再重複一下說過的話:衝突、扯皮之類,可能是一種潛在的親密行為。

3.如果你在職場上不能持續晉升,或者跟同齡人相比晉升得很慢,可能是因為你的自我邊界不清。想象一下那個有權提拔你的人,他往「人頭地」里一看,肯定只會提拔那些鶴立雞群的人,這些人跟他人的「邊界」是清楚的。當然,平庸的老闆提拔平庸的下級,這種情況不在我們的分析之列。

你的邊界不清,導致自己的才幹平均化,也使你的人格強度達不到引領人群的高度,自然不會被重用。

>> ● 「槓精」。你害怕同意他人的任何意見,因為你潛意識跟他人界限不清,在意識層面同意他人,會讓你有被他人吞噬的感覺。你不是不同意他人的觀點,而是不願意跟他人融合。一個邊界清楚、人格獨立的人,是不在意同意他人看法的,或者說他不在意別人表達任何觀點,因為他也把別人看成一個邊界清楚的、獨立的人,不會強制性地想改變別人。

>> ● 在公共平台上暴露太多個人情緒和個人生活。如果你清楚地為了某一個目的有意識地這樣做,那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你只是習慣性地、無明確目的地這樣做,那就可能是邊界不清了。

這種情形可能帶來的壞處之一是:你覺得自己處於眾目睽睽之下或處於某種監督之中,這使你有意無意地要「表演性」地活着,而無法安靜地走入自己的內心。

我們也可以體會一下自己看到別人在公共平台上過度暴露的感覺。有時候你會覺得知道某個人的什麼事情之後,有一種被他拉得過近的感覺,這使你本能地想遠離他。

>> 邊界僵硬是邊界不清的反向形成。

這種是像機器一樣過分精密地處理人際關係。比如在錢上面過分認真,幾塊錢的事情也被賦予占便宜和被占便宜的意義;過度保護自己的隱私,把他人對自己的一般興趣理解為對自己邊界的侵犯,也對他人的一切不感興趣;在禮尚往來中「斤斤計較」,缺乏靈活性;等等。

在邊界僵硬的背後或潛意識層面,我們是跟他人融為一體的。有人害怕看到自己對他人的需要,僵硬是在向自己顯示:我很獨立,我不需要別人。

所以,健康人格是有清晰的自我邊界,但這個邊界具有適應環境的靈活性,能夠進退自如。

◆ 第5章 關係:從負擔變滋養

>> 經典精神分析認為,人活着從事各種活動的動力,是滿足力比多和攻擊性的需要。現代精神分析則認為,人活着最根本的動力,是建立和維持跟他人的關係。

>>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石,來自對母親和嬰兒關係的觀察。這個關係是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成人身上沒有新鮮事,成人身上的一切都是嬰兒那些特徵變大或變形的結果。

>> 成為母親的女性,仍然是女性。女性有產道和子宮,像個中空的容器,還有哺乳的乳房,這些生物學的特徵投射到關係上,就決定了女性一生的任務,即包容和滋養。這是人類得以在這個星球上繁衍下去的原因。此外,「生孩子」這種天賦的創造力,也使得女性「不屑於」跟男性後天的創造力進行競爭,這讓男性在世俗成就領域有了點「用武之地」。

但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女性開始覺醒,不滿足於自己的先天優勢,也希望自己在後天創造力上與男性平起平坐。這個趨勢是女性的福音,當然也是男性的福音。

上面說的是大趨勢,現在來談個案。如果女性仍受限於生物學的特徵,那麼她的容器就需要容納物,乳房需要滋養的對象,她還會把自己具有這樣的功能當成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就損害了她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價值,也會使她和孩子不能分化。

>> 父母跟不管什麼年齡的孩子快樂而親密地在一起,是距離恰到好處的「遠」的表現,這個「遠」就叫分化,就是健康的關係。

>> 孩子的某種能力的削弱和喪失,都有可能是跟父母(有時候是父親對孩子的自我過度侵入)的關係過近的結果,而從效果上看,這些受損的能力是送給父母的禮物,因為沒有能力,就意味着不能「拋棄」父母遠走高飛。

>> 遠了,要通過抱怨把你拉近一點;近了,要通過攻擊把你推開一點。只有人格不獨立、個人邊界不清楚,以及把自己的能力外包給了他人的人才會這樣做。擁有獨立人格的人的態度是:你離我近還是遠,跟我無關。

>> 有什麼方法可以鑑定對方的人格是否充分成長?從專業上來說,就是對這個人的人格進行評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果對對方的人格做出評估的話,有可能不是一個好的做法。原因如下:

第一,我們沒有獲得別人的允許去評估別人的人格,這是對別人的攻擊。

第二,有可能我們沒辦法評價自己的人格,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格方面的問題,所以就把目光投注到對方身上,這樣能夠緩解自己看到自己不足時的痛苦。我個人強烈反對在日常生活中用精神分析的方式來評估或者改變他人的人格。至於在一對一的治療中如何評估對方的人格,這是一整套學問,精神分析基本上就是幹這個的。

>> 我有一個對人性的基本理解:人性是一系列矛盾的綜合體。比如人同時是善良和邪惡的,對父母是既有愛又有恨的,既需要親密關係又需要獨處的。只看到或者說只願意看到矛盾的一方,就會把另外一方排除在意識之外,潛意識就是這樣形成的,這也是潛意識跟意識經常相反的原因。

>> 當我們總是自我催眠,說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的時候,我們就看不到自己惡的那一面,這些惡就會以某種我們不能覺察的方式表現出來。生活中經常看到所謂好心人無意中做了壞事的現象,其實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本來就是想做壞事的。他們做壞事的衝動沒有被自己覺察,就以某種看起來像「失誤」的方式表現出來。而那些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惡意的人,能夠把惡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保持警覺,就不會犯那些看起來「非故意」的錯誤了。

>> 健康的成年人則能夠承受矛盾,把多數人看成既好又壞的,態度也同時是既愛又恨的。這種態度可以讓他的人格有個清晰的邊界,在關係上既不融合也不疏離。我們也見過一些成年人,看人和看問題仍然保留着小孩般黑白分明的判斷以及愛憎分明的態度,這顯然是不那麼健康的。

>> 要維持好的親密關係,男女需要向對方的性別特徵前進一步,或者說都要朝「中性」的方向前進一步。健康的人格,本來就應該是「雌雄同體」的。由這樣的男女組成的親密關係,雙方都會多一些自由而少一些「性別戰爭」。

>> 進入親密關係的個體有兩種狀態:一是我已經有很好的「具足」狀態,有你會使我更好;二是我無法一個人好好活着,有你我才能好好活着。顯然,後一種狀態會成為衝突的根源,因為畢竟沒有人是專門被製造出來彌補你的不足的,你對他人的願望最終會變成失望。那些經常對親密關係失望的人,好像從來沒有對他們如期而至的「失望」失望過,這就不是別人的原因了,而是他們自己的強迫性重複了。

越是已經自由的人,就越能在親密關係中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因為他此時需要的僅僅是愛,而不是對對方的剝奪或「奴役」。

>> 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控制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抱怨,把自己變成了怨婦。這是退行到嬰兒期,自我意識範圍變小,放棄了智力的使用,並且使說話變成了近乎嘴唇的「吸吮」動作,其內容沒有意義,所以別人不願意聽。更重要的是,抱怨在催眠般地向對方傳達這樣的暗示信息:你不能,也不願意滿足我的需要。這是雙重的否定,既否定對方的能力,又否定對方的願望。這就是抱怨最終無法解決關係問題的原因。從潛意識角度來看,抱怨的目的就是使抱怨者自己永遠處在欲求不滿的抱怨中。

抱怨是一個人最大的不自由狀態,因為此時你是嬰兒,你需要別人哺乳才能活下去。

>> 另一種方式是撒嬌。這貌似也回到了嬰兒期,但本質卻不一樣。撒嬌時意識範圍是擴大的,能夠精準激活對方英雄主義般保護弱者的願望,當然也在催眠般傳遞這樣的暗示信息:你能夠而且也願意滿足我。可以肯定,很少有人能抵擋這樣的控制。還有,撒嬌時沒有求人時導致的羞恥感,也不會投射羞恥感給對方,所以對方往往是樂呵呵地「被控制」。

親密關係出了問題後,男性的常見反應是迴避,上床睡覺、離開家或者沉溺手機。從象徵意義上看,這表示他讓關係中的自己的「死掉了」。這是沒有進化好的低等動物的反應模式的殘留,因為低等動物遇到危險時,會用靜止不動或以逃跑的方式應對。從效果上來說,這種迴避可以起到保護女性的作用。但是,我們說過,女性生活是要在關係中的,所以男性的迴避會更加激怒女性。

在這種情況下,男性解決問題的反應方式還是留在關係中。但如果是以通常的方式留在關係中,男性肯定會受傷。要換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只有一個字:哄。所以,當男人「哄」女人的時候,有點「假」的部分也相當於從關係中抽離了,但看起來卻好像在關係中,這就既維持了關係,又保護了自己。很多女性說,我和老公每次衝突,最後都是他哄我,我明知他是胡說八道,但還是很開心。

這樣的男人在親密關係中仍然是自由的,因為他沒有接實招。為了獲得好的親密關係,他付出的不是自己的創傷,而是智慧。

>> 這也是人性里讓人唏噓不已的地方。痛苦超過限度,還可以滋生出一些殉難者的悲壯感,而幸福超過限度,誘發的就是自我攻擊。

>> 親密關係的基本規則是什麼?親密關係說到底是二人遊戲,所以我們現在談論的是遊戲規則,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愛其所是,而不是愛我所願」。展開來說,意思就是我愛的是你本來的樣子,而不是我希望的你的樣子。

>> 當你遵守這個規則的時候,就會發生以下事情:

你放棄了對對方的改造,對方會覺得被你接納;不改造對方,也讓你處在自由的狀態中,你們的關係也不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係;你不會把對方過度理想化,所以你不會失望;你也不會把自己的東西投射給對方,所以能夠分辨清楚你和對方的邊界;等等。

>>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需要的是情感聯結,你一講道理,你跟她的情感聯結就斷了。如果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想推廣大道理,那彼此的親密感受也將越來越稀少。講道理是判斷對錯這個級別的行為,是心理發育停滯在4歲之前的表現。

>> 性和關係,以及生命被激活的程度,在經典精神分析框架里,性心理的發展幾乎等於人格的發展。所有與快樂、順暢、親密、興奮、激情、美好有關的事情,底層都是性的愉悅(力比多的滿足)。所以,性的壓抑,就是生命力的壓抑。

◆ 第6章 親子關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這句話是自體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說的。

>> 具備何種人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呢?

有很多說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戀的人、粗心而陽光的人等。我們這裡說個新的:清爽的人。這樣的人的特點是:在關係中邊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夠自得其樂,不太依賴他人;處理事情果決,不拖泥帶水;尊重他人的邊界,不搞模糊不清的關係;等等。

>> 我能夠想到的人格變化只有三種途徑:一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包括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願望和行為,並且去理解這些狀態後面的意義;二是去跟各種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際關係中使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變得鬆動;三是找精神分析師。

>> 對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的全部世界,也是他們學習成為自己和跟他人打交道的唯一重要的途徑。但在有些家庭中,看起來無意義的遊戲被禁止,或者成為孩子「受虐式」學習之後的賞賜。有時,孩子快樂地遊戲還被賦予懶惰甚至墮落的意義。

廣義地說,一切皆遊戲,學習和工作都是遊戲。嚴格區分遊戲和學習的界限,既破壞了遊戲的快樂,也削弱了學習的動機。那些把學習當成遊戲的孩子,學習的動力永遠不會衰竭。但這些動機是指向遠離父母的方向的,會激活父母的創傷,所以會遭到父母的打壓。

>> 如果父母人格層面有過度控制的傾向,就會不自覺地打壓孩子的各種能力,避免對孩子失控。比如有的家長隨口制定的規矩是: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這可能打壓孩子以下的能力:對環境的敏感和做出相應的反應;在權威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孩子的直覺能力是高於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壓制孩子,等於直接壓抑孩子的直覺能力。

如果父母要討論真正的大人的事情,就找個孩子不在的地方吧。否則,就是邀請他參與,又不讓他參與,這就使他陷入了雙重束縛的境地。有研究證明,這是製造嚴重精神障礙的環境的特徵,過度控制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怎麼着都不行。

有個關於雙重束縛的段子:有個人養了一隻狗,給狗取名為「別動」。這個人經常這樣對狗說話:「別動,過來」或「過來,別動」。據說,那隻狗後來瘋了。

>> 也許你會說,這點小事值得這樣過度分析嗎?回答:不值得。但是,很多這樣的小事加在一起,就是大事了。我們還是以結果論動機:沒出問題,你當年做的都沒問題;如果出了問題,那就要梳理所有大小事情——即使從人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影響歷史進程和結局的,並不全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蝴蝶效應也告訴我們,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對結果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孩子就處在對「初始條件」敏感的狀態中。這也是精神分析為什麼會那麼在意人的早年經歷。

>> 家族創傷有時候像個傳家寶,父母似乎有責任把它傳給孩子。比如,重男輕女是常見的文化級別的家族創傷。在不少的臨床案例中,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駭人聽聞。很多女性的一生,毀於這種滅絕人性的文化傳統。讓人悲喜交加的是,多子女家庭中,如果有重男輕女的傳統,結局往往是女性發展得很好,男性反而很弱。專業人士對此的精神分析解釋是:重視男性就是製造了過高濃度的關係,在效果上等於閹割了男性,而被忽視的女性卻獲得了自由發展的空間。

我相信女性並不需要這樣「莫名其妙」的所謂好處。美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不論性別,每個人都有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條件,包括經濟上和態度上的。

理想的文化環境是男孩和女孩的利益和權利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均等的,更理想的情況是都足夠充分。

>> 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敗塗地的人,是不會在家庭生活中打敗自己的孩子,以補償缺失的優越感的。對他人的失望,本質上是對自我缺憾的補償:我對你失望,就忘記對自己失望了。

>> 如果父母總是以一種犧牲的態度來跟孩子打交道,這種犧牲後面其實是包含了一種交易,就是我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也需要用某種不成長來陪伴我們。

>> 耐煩的能力,幾乎等於一個人的人格獨立程度。因為一個人格足夠獨立的人,他跟他人在一起多長時間都不會影響他的情緒,他還是他,不會那麼急着用不耐煩把他人推開。

>> 完美的父母會製造有問題的孩子。完美主義者的本質,是人格弱小,絲毫不能承受不完美,或者說某種缺憾帶來的屈辱感,這種屈辱感會投射給孩子。地陷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環境。

完美的母親,還會遏制孩子的創造力。母親的缺點是孩子創造力的來源。創造力是在幻想層面彌補母親的不完美,如果母親完美了,就不需要創造了。面對完美的母親,創造力就是攻擊。

>> 人本主義的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自動朝符合主流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的需要,比如遵紀守法、盡義務、愛人類等,如果有人不這樣,那是因為他的這種傾向被打擾了。

>> 所謂的代溝,是在為情感隔離找理由。沒有代溝這回事兒,「代溝」這個詞可以廢除了,因為它代表的是人在理解他人方面的懶惰,而不是事實。或者說,它是懶惰製造的事實。

>> 過度強調什麼的時候,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獨立意志,迴避屈從權威所導致的屈辱感,潛意識裡會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

>> 對孩子的某些錯誤,特別是經常犯的錯誤,不要立即做出反應,而要延遲反應。因為你的立即反應可能會使孩子對用這種方式調動你的情緒和行為成癮。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自己一發出刺激,對方立即就有反應,這是一件多麼爽的事情啊。

>> 把孩子都當成心理學上的存在,這就是所謂的心智化。生物學的存在,意味着他們需要水、食物和空氣;心理學的存在,意味着他們需要愛、信任、自由、獨立,和有一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人生。

>> 精神分析的任務是:讓所有孩子都不後悔來到這個世界。

>> 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說,媽媽做到「good enough」就可以了,不必做到完美(perfect)。我最初把「good enough」翻譯成「足夠好的媽媽」,但這個翻譯並沒有傳遞出「不要太好的」意思,而且什麼程度叫「足夠」也不清楚;後來翻譯成「剛剛好的媽媽」,似乎也不傳神;最後傾向於翻譯成「60分的媽媽」,這既表達了「夠好」的、「及格」的意思,又清晰地允許了40分的「不好」。

>> 當孩子處於放鬆的狀態下,他不會犯更多的錯誤,而是會犯更少的錯誤。因為錯誤經常是潛意識故意犯的,用以反抗他人對自己的過度控制。

>> 60分的媽媽離100分的媽媽所缺的那40分,有無窮無盡的妙處。我在這裡說三個。

1.缺的40分構成了所謂的「母嬰間隙」(這也是溫尼科特的術語),也就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的意思。這個間隙在孩子長大之後,就改名為「自由」。很多人認為,自由的價值高於愛情甚至生命本身。

反觀沒有間隙的孩子,會對窒息性的關係成癮。他們成年後要麼仍然處於跟父母的糾纏中,要麼處於跟他人高濃度的衝突關係中;我們的身體會反應心靈的需求,支氣管哮喘,還有遷延不愈的鼻炎,都是身處這種關係中產生的軀體症狀。呼吸的不通暢,是心理不自由投射到呼吸系統的結果。

2.這裡缺的40分為他人的進入開了一個口子。他人可以是父親、老師、同學和朋友,孩子的世界從此變得天寬地闊,心靈也相應地變得浩瀚無邊。40分的缺憾原來不是缺憾,而是真正的完整與美好。

3.這裡缺的40分是科學、藝術等方面創造力的無窮無盡的源泉。它可以使人類用智力和想象力去製造一個完美的媽媽。很顯然,現實層面的完美媽媽會扼殺這個創造力,創造力變成了對完美媽媽的否認,激活內疚感,在超我的監視下,創造力變成了罪惡本身。

>> 一個合格的爸爸,應該在家庭關係中製造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不是允許母嬰這樣的兩極關係的存在。

>> 下面我就從八個方面來談談獨立撫養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 ● 你未完成跟另一半的「分離」。

>> 充分哀悼後的狀態是:你可以全力以赴活在當下,活在現在的關係中。總的來說,一個人哀悼的能力幾乎等於自身成長的能力。

>> ● 過分向自己的性別身份認同,產生自我壓抑之後的委屈感。

>> 個體的以及文化層面的一個荒誕的歪曲認知,就是把能力本能化,意思是某些能力只有女性才能有,另外一些能力只有男性才能有。

>> 本來可以輕鬆愉悅地完成的任務,卻做得太艱難、太痛苦,也是你壓抑了各種能力的證據。

>> 健康的男男女女都是雌雄同體的。一個有點女漢子氣的女人,幾乎可以肯定會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

>> 養育一個健康孩子的媽媽,應該是粗心而陽光的。粗心,對應的顯然是男性的「愚笨和麻木」;女性的「無微不至」,隨着孩子的長大,愈加清晰地成為母親和孩子關係中矛盾的根源。

>> ● 跟孩子不能分離。

>> ● 用跟孩子的關係替代其他關係。

>> ● 用悲情感動自己。

>>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上,隨時都要警惕自我感動、感動別人和被別人感動。因為感動的同時是智力剝奪,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和不可告己的目的。

>> ● 把對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 你放棄對自己的期望,讓孩子滿足你的期望。孩子立即處於兩難境地:滿足你,他就喪失了自我;不滿足你,就攻擊了他最愛的人,從而會產生強烈的內疚,即自我攻擊。

>> ● 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中的低價值感,以及隱藏對孩子的敵意。

>> ● 對自我成長的放棄。

>> 對一個人的習慣或人格層面的東西,心理學上並沒有可以立竿見影的招數。當我們太希望別人改變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犯這樣一個錯誤——攻擊別人的獨立人格。

>> 永遠不要僵化地評判孩子,或者把孩子評論得僵化了。

>> 關於學習,有兩件根本的事情:誰在學習,學習什麼。

● 誰在學習。

當然是孩子在學習。但是,實際情況可能不一樣,也許學習變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排擠」在學習之外,後果很常見——孩子學得不好,甚至厭學或者輟學。這是有人代替孩子在學習。

>> 為人父母需要有戰略家的眼光。競爭到最後,是全部知識的競爭,以及人格層面的競爭。

>> 孩子在跟父母的關係中,學習如何跟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知識,包括三個主要方面:

>> 1.確認自我邊界,並能夠感知到他人的自我邊界在哪裡。

>> 2.共情的能力。

>> 3.如何解決問題。

>> 要讓孩子們不惡性競爭也很簡單,就是在他們衝突的時候永遠相信他們只是在逗着玩,而不是在拼命。

◆ 第7章 你不知道的情緒密碼

>> 抑鬱與「抑鬱症」不同。抑鬱症是精神科的一個症狀學診斷,是給一組相同的臨床表現取了一個簡單的名字,它不是病因學診斷,所以不是科學診斷。所有帶「症」這個字的診斷,都不是病因學或科學診斷。這裡是想提醒大家,不必太把「抑鬱症」這個診斷當真,太當真會變成對自己的惡性暗示,不利於從這個狀態中走出來。理解它,比給它取個名字更重要。

>> 抑鬱是因為憤怒轉向自身。

你對他人有憤怒,但你無法向這個人直接表達憤怒,因為你擔心表達了之後會遭到你報復,或者他會離你而去,所以這個憤怒轉移方向,變成攻擊你自己。

>> 打個比方,抑鬱者有着某種「荒唐的小氣」,就好像他買了一把漂亮的匕首,都「捨不得」捅別人,只捅自己。

>> 任何情感都包含兩個部分:感受和認知。抑鬱是一種難過的感受,加上這樣一個認知——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

>> 「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這句話意味着此時你碰到的事件,貌似是你抑鬱的原因,但其實不是,它只是誘因;真正的原因是早年某種沒有被充分哀悼的喪失性創傷,因為這個誘因被激活,使你滑入過去的哀傷之中。理解這個,對治療抑鬱有決定性的作用,心理諮詢師的任務就是不斷誘導出抑鬱者缺損的認知。一旦被壓抑的認知部分被釋放出來,抑鬱就會緩解甚至消失。我們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多快好轉和好轉到什麼程度很不確定,因人而異。

>> 抑鬱者潛意識層面還可能賦予抑鬱以深刻的、高貴的內涵,同時認為快樂是膚淺的、廉價的,所以抑鬱可以帶來優越感。當他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被壓抑的快樂時,表現出來的可能是不屑。

有人可能會問自大和自豪有什麼關係,這有點玩文字遊戲了,我認為,自豪處在「自卑—自大」兩個端點形成的連續譜上的某一點。自卑和自大都是自戀的表現形式,所以它們互為表里或者說異體同質。當一個人表現出自大的時候,那是在掩飾自卑;同理,當一個人表現為自卑的時候,那是在掩飾自大。我曾經給自卑做過一個描述性命名——戰略欺騙性自卑。說自己自卑的人,可以仔細體會一下這個詞的內涵。

>> 抑鬱是對躁狂的掩飾。現在精神科已經不再診斷單一抑鬱或單一躁狂,而是全部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對這個問題看得更深了。當我們看到抑鬱的時候,就看到了它後面的躁狂。抑鬱有點像你眼前沉寂的火山,你如果能穿越時空,同時也看到它當年噴發的樣子,就理解了抑鬱和躁狂的關係。

>> 抑鬱者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跟環境和他人的關係變得邊界不清。他心理上的「房子」的牆(自我保護能力)被破壞了,使得風能進,雨也能進。可以想象,這是一種非常難受的情況。但是,也有一個所謂的好處,就是對周圍環境的敏感,這對藝術創造有些好處。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很多藝術家是具有抑鬱氣質的。

>> 抑鬱也可能被功利化地利用。「為賦新詩強說愁」,說着說着就真的「愁」了。所以,抑鬱是很多文化產品誕生的催化劑。這屬於抑鬱的繼發性獲益。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有繼發性獲益。但是,處理繼發性獲益需要很小心謹慎,否則會導致對方面子受損或者關係破裂。

>> 如果只說一個對抑鬱者的建議,那就是找人玩、找事做,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外界。

>> ● 閹割焦慮。本義是身上的某個突出物可能被切掉,延伸的意思是某種能力被削弱或者被去除。比如長輩告誡孩子,只有親人才會對你好,別人只會利用你、陷害你,這就是在試圖閹割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些出眾的人屬於人群中的「突出物」,他們自己可能有閹割焦慮,眾人對他們也可能有閹割衝動。

俗語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等,說的就是閹割焦慮。

>> ● 被害焦慮。我們可能把敵意投射到跟我們不一樣的人身上,然後再認為他們對我們有敵意,會做出不利於我們的事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個人的被害焦慮會導致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持續的焦慮還會導致各種身心疾病。團體之間的被害焦慮會導致社會分裂,文化衝突甚至引發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劉慈欣在他的小說《三體》裡把這個焦慮放在了宇宙尺度上,並且把其程度推到了極致。

>> 抑鬱、焦慮和恐懼,是人類三大基本負性情感體驗。

>> 恐懼是一種不愉快的感受,加上一個認知——糟糕的事情正在發生。它還可以被理解為身處危險情況下的無助感。

>> 低價值感更多與人格層面的自我攻擊有關,而與現實成就無關。有一無所有而自信的人,也有功成名就還自卑的人。

>> 背叛父母這話說過很多次了,這裡需要再解釋一下:孩子在任何方面的成長,都有背叛父母、讓父母無事可做的「效果」。比如,孩子自己會洗衣做飯了,獨自在家和學校之間往返,有了父母不認識的朋友,甚至賺到自己的第一筆錢等,都有「拋棄父母」的意味。如何使孩子不覺得自己的成長是背叛父母?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的建議是:在孩子「拋棄父母」之前,搶先「拋棄孩子」。當然,也不能太搶先。

>> 恐懼的時候,尤其需要思考以下問題:我為什麼恐懼,誰需要我恐懼,以及恐懼消失了會發生什麼。有思考參與的恐懼,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恐懼了。

>> 估計所有人都想知道心理疾病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經過無數勇敢而智慧的人的努力,現在我們似乎有了答案。這些答案可以凝縮成兩個心理疾病的發病模型:匱乏的模型和衝突的模型。

這兩個模型的形成也有過很長時間的衝突,後來就像其他一些完全對立的理論一樣,對立變為統一,意思是兩者都對。比如,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最後的結論高中生們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既是粒子,也是波。

>> 匱乏模型的意思是萬病源於早年缺少養育者的共情性回應。比如產後抑鬱的母親,缺乏對嬰兒足夠的回應,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母親回應的嬰兒,自戀會受損,各種能力會因為缺乏鏡影和讚美而萎縮,成年之後的表現就是只能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並且很難正常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事件。這一類人,需要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療。

衝突模型的意思是萬病源於內心衝突,內心衝突是外在衝突內化的結果。比如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這個衝突會變成孩子的「內心打架」,這一類人需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療。

簡單地說,能力因為被壓抑顯得有點弱的人是匱乏型的;能力比較強但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是衝突型的。臨床上絕大多數人是匱乏加衝突的混合型。

>> 按照心理發展階段分類,有三個衝突:

1.0~1歲,口腔期衝突,衝突的雙方分別是依賴和成長。在成人身上的表現為:過度依賴他人,以及一些成長停滯的「證據」,像進食障礙、口腔對刺激物的依賴(煙、酒精等)、用語言對他人施虐等。

2.1~4歲,排泄控制期的衝突,衝突雙方分別是控制和被控制。在成人身上的表現是:各種強迫症、過度吝嗇、不知變通、收藏癖、對權力成癮等。

3.4~6歲,俄狄浦斯衝突,衝突的雙方分別是愛與恨、快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成人身上的表現是愛也遲疑,恨也遲疑,我把它叫作「爽透不能型人格」,不知道自己要快樂還是痛苦,迴避所有快樂的事情。不敢成功,甚至言行都在實現一個目的——「防成功於未然」,這都已經說過,就不囉唆了,否則會被認為口腔期發育停滯。

>> 成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沒有內心的和跟外界的衝突,而是控制住那些衝突,以及能夠用自己的成熟部分捍衛自己的「幼稚」部分繼續「幼稚」。

>> 「少年老成」的成熟可能不是成熟,而是生命力的壓制。

>> 最高級別的對傳統的尊敬,是比祖先更智慧、更文明和活得更自由幸福。

>> 工作和生活的關係也是一樣。有人讓工作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消耗了絕大部分精力,忽略了家人和親情。這可能有三種原因:用工作自虐;迴避親情帶來的幸福感,因為工作帶來的幸福感更多,甚至超越了父母;讓自己的孩子體驗自己早年親情的缺失。

>> 現實中的人際衝突是不可以避免的。在情理和法律範圍內的衝突很正常,但有些人在衝突中會經常突破底線,不擇手段。尤其是衝突導致的惡性軀體暴力,可能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表現。

無法把衝突控制在象徵性的,也就是語言的層面,是前語言期即2歲以前的心理創傷導致的症狀,被稱為見諸行動。

>> 頻繁的人際衝突,可能是因為你無法升華攻擊性,無法用被社會認可的方式獲得比你的對手更多的財富、知識和榮譽;你無法親近他人,你用攻擊他人的方式表達親密。

>> 上一輩帶大的孩子,攻擊性也無法足夠釋放,因為上一輩的衰老狀態會使孩子「攻擊」之後內疚。有個說法:上一輩帶大的孩子是吃素的,父母帶大的孩子是吃葷的。這是象徵性的說法,分別象徵向外的攻擊性的小和大。

>> 對自己的敵意的覺察或者說對什麼屬於自己、什麼是屬於別人的覺察,是心理學最本質的東西,它關係到一個終極問題:我的邊界在哪裡?

>> 潛意識誇大自己的毀滅性能力,會導致自己的安全感降低。自戀性地認為自己是全世界人民都要傷害的對象,也導致安全感降低。這些神經症性的被害觀念,跟精神病性的被害妄想有着本質的不同。前者可以通過講道理讓來訪者說明白,後者因為缺乏現實檢驗而永遠說不明白,幾乎只能靠藥物治療。

>> 人類在原始社會,處境是非常不安全的。隨着人類「慢慢長大」,安全感越來越強。但有一部分人,不僅在今生今世退行到嬰兒期,而且在進化的歷程上退行到人類「小時候」,去感受那時人類的膽怯不安。

這是榮格所謂集體潛意識變成了個體的症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許是讀讀人類科技史,尤其是醫學史,看看到目前為止人類這個物種取得了哪些輝煌的成就。

>> 國際上公認的心身疾病的目錄如下:

——肥胖症

——支氣管性哮喘

——風疹

——胃潰瘍

——偏頭痛

——十二指腸潰瘍

——胃炎和十二指腸炎

——高血壓

——應激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

——皮炎和濕疹

——腸易激綜合徵

——原發性張力亢進

——痛經

——張力減退

——消化性潰瘍

——痙攣性斜頸

——牛皮癬

——多發性硬化

——其他類型的頭痛

——背痛

——耳鳴

——昏厥和虛脫

——經前綜合徵

——原發性和繼發性痛經

>> ● 高血壓。

1.你對外界的敵意無法釋放,轉而攻擊自己,導致腎上腺素持續增高、小血管受損並硬化,最後血壓增高。

2.你需要愛和被愛,但這些需要讓你覺得弱小和屈辱,所以你總是用憤怒表達跟他人的親近,久而久之血管受損。憤怒是愛的不完整感知和表達。證據之一是很多人只對自己真正在意的人憤怒,而不屑於對陌生人憤怒。

>> ● 皮炎和濕疹。

1.這兩種皮膚病導致皮膚表面凸出和液體滲出,破壞了皮膚的邊界,是自我邊界不清晰向皮膚這個身體邊界投射的結果。

2.皮膚病反映了患者對親密關係的矛盾心理。皮膚病的外觀會拒絕他人靠近,瘙癢症狀又表示希望有人給自己抓一抓——這是對親密的需要。

>> 當我們的人格足夠強悍的時候,當我們的人格比較少地向內攻擊的時候,我們面對一般人認為哪怕是很大的問題,都可能會應對自如。但是如果我們的人格本身就弱小,有很多的自我攻擊,在微風之下都搖搖欲墜的時候,那麼遇到狂風大雨,就可能會破碎一地。

>> 一致性的反應,往往是共情的基礎,但互補性的反應也是共情,只不過共情的是另外一面,互補性的反應,可能更多是共情到來訪者的超我,一致性的反應可能更多是共情到來訪者的自我,所以,來訪者的超我、自我、本我幾個方面都是需要我們共情的。

>> 共情就像膠水一樣,是把人和人粘連在一起,讓人們互相接近和靠近,所以共情就有這種作用,尤其是對神經症性或者有較高功能的邊緣人格,來訪者共情就會讓我們形成一致感、一致性。

◆ 第8章 心理諮詢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 嚴格來說,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不一樣的。心理諮詢傾向於針對有輕微、短暫的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如情緒波動、人際關係衝突和職業選擇困難等,使用的方法是教育、勸告或建議等,諮詢次數從第一次到10多次不等,極少超過20次。心理治療針對的是有更嚴重問題的來訪者,包括神經症、人格障礙和精神病,目的是解決產生問題的深層原因,有更嚴格的設置,諮詢次數從幾十次到幾百次不等,甚至終生。

>> 心理治療有學派之分,也叫治療取向。我個人的治療取向是精神分析或者心理動力學。

>> 這裡僅從純專業角度談談如何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 ● 個人方面。

人格基本健康,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基本自我功能完善,總體來說,活得還算不錯;二是不能「太健康」,過去沒有內心創傷、現在沒有內心衝突、活得只有快樂的人,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因為他可能沒有共情他人純粹的心理痛苦的能力,粗暴一點的說法就是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一定要「有一點病」,但不能「病」得太厲害了。

>> 我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師,所以我重點談對精神分析師的要求。這一心理流派的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要求是對潛意識敏感。過度依賴理性和邏輯推理的人,對潛意識是不敏感的,他們無法理解潛意識層面「反邏輯」的各種現象。

精神分析師需要有巨大的好奇心。他不是那種經歷了無數事情之後心如止水的人,而是永遠保持童心的猜謎者,「猜」造成來訪者痛苦的經歷中的創傷之謎、此刻潛意識的運行之謎。

精神分析師也是一個巨大的「容器」,能夠容納來訪者各種不能忍受的情感,並通過自己的心理功能將其轉換為可以忍受的情感,返還給來訪者。精神分析師還需要具備精準、有滲透性的表達能力,用以干預來訪者內心最深處的衝突。

>> ● 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

心理諮詢師要做好終身學習的心理準備。我們面對的是人的心靈,對心靈的了解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在這個時代做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僅僅學一個流派是不夠的,要接受至少兩個流派以上的訓練。開始的時候,「走路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公認的「大路」是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國內流行的認知行為治療、系統家庭治療、催眠等,我認為也是「大路」。國內很多諮詢師都達成一個共識:精神分析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分析是萬萬不能的。

判斷一個流派是否值得學有兩個標準:一是大學裡是否有這門課程;二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醫療保險是否為這個流派的治療付費。當然,這不是絕對標準。

另外,豐富的人文知識也是成為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的必要條件。

>>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心理創傷如果自然修復需要2年,通過心理治療只需要15次(一次50分鐘)。

>> 心理治療是一種非指導性的治療,意味着我們跟來訪者的關係更多的是理解他的情感、行為、語言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不是像來訪者的行政領導一樣,指出這個地方說得不對,應該怎麼樣。行政領導所做的,對這個來訪者的人格成長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所以來訪者才找我們。這是行政領導和諮詢師之間的重大區別。

>> 諮詢關係,是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係。督導關係,是諮詢師和諮詢師之間的關係。這兩者是一種平行的關係。「平行」這兩個字在這個地方可以基本上被理解成「傳遞」。比如,如果我在督導的時候對諮詢師有很多的批評,說他這個做得不對,那個做錯了,或者是給他過於強硬的指導意見,那麼這種關係就會傳遞到他和來訪者的關係中。

>> 諮詢師有一個原則,來訪者想告訴諮詢師什麼比諮詢師想知道什麼要重要得多。

>> 諮詢師和來訪者是會互相影響的,我們的諮詢應該是「來訪者付錢,讓諮詢師以健康的人格來影響他」這種關係模式,但實際上在潛意識層面,不知不覺中,諮詢師也會受到來訪者的影響。所以,諮詢師需要對自己在跟來訪者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和說的話有足夠清楚的覺察,覺察哪些部分是我們受到了來訪者影響之後所做的。

>> 永遠不要問問題,因為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現成的答案在那裡等着。如果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變成一問一答這樣的關係,就不具有探索來訪者內心深處的意義。比較好的做法是給來訪者一個足夠大的空間,讓他自由地說話。如果諮詢師一定要提問的話,可以提開放性的問題,而不是提過於封閉的問題。

>> 我擔心有很多想在學心理學之後去幫助自己親友的人,他們的潛意識並不是幫助,而是想改變親友。如果潛意識的這些內容沒有被覺察的話,學了心理學之後去幫助自己的親友,有可能會製造跟親友之間更大的衝突。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幫助親友還是在控制他們或者想改變他們,以達到讓自己舒服一些的目的。

>>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鑑別方法就是你問一問這位親友:「我這樣做,讓你舒不舒服?」如果你所做的讓他不舒服,那就表示你肯定是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改變他。如果他覺得你這樣做讓他很舒服、讓他很受益,那麼你就是真正在幫助他。

>> 免費的諮詢療效甚微,因為這是在重複跟父母的關係,而且諮詢師的免費工作會在潛意識裡形成一個施恩的壓力,讓來訪者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並且要以好轉來報答諮詢師。

>> 跟諮詢師的關係起療愈作用的原理是:

1.在來訪者內心,新的關係取代了舊的關係。比如你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你會把他內化到你的心理結構中,跟他形成一個內在的關係,這個關係讓你產生各種「不舒服」。當你去見諮詢師,他跟你的父親是完全不同的人,他跟你的關係慢慢被你內化,把原來的關係稀釋或取代,「不舒服」也就減少了。

關係的神奇之處是,有時候僅僅是看到別人不一樣的關係,就可能被治療。一個女孩從小跟父親的關係相當緊張,上大學後去女同學家玩,看到女同學和她父親的關係竟然可以那麼快樂、融洽,這個女孩的反應一方面是為自己和父親悲哀,另一方面是燃起了希望。

2.新的關係中包含共情。不管你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情緒、行為,諮詢師都不會指責或懲罰你。他努力去理解你,並跟你一起探索你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當然,你可能會誘惑諮詢師指責或懲罰你以重複舊的關係,受過訓練的諮詢師不會上你的當,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共情和分析的態度。

3.新的關係中包含某種「被允許」,用以修正你過去的很多「不允許」。比如,一個女性諮詢師用輕鬆愉快的方式跟一個青春期的女孩談論性,就傳遞了「性是健康的和被允許的」這樣的態度。

4.新的關係製造新的認同。諮詢師作為某種榜樣被來訪者模仿,讓他能夠像諮詢師一樣去思考、去處理問題和活着,這個現象被稱為來訪者向諮詢師「租借自我功能」。

>> 他把過去跟媽媽的關係轉移到了現在和我以及和老闆的關係中,這就是所謂的「過去在現在重現」。

>> 心理治療的目標是讓一個人自己就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把判斷力外包,這也是一種移情。如果來訪者把對一件事情的對錯判斷標準投射給了外界,也就是說,他不是按照自己內心固有的判斷對錯的原則,而是根據「別人有沒有這樣做」來判斷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這叫作判斷力外包。

>> 我們如果從存在主義哲學的高度來說,活着最大的價值就在於選擇,由自己來選擇還是由別人來選擇,是決定一個人生命的品質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不認為它是第二個因素,我認為它是最重要的因素。

>> 這麼一段封閉的、自由的、開放的、有開始、有結尾的時間,這麼一個時空,本身就叫作治療容器,這個治療容器是有彈性的,但是不能說毫無規則。它必須是有規則的,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這就是初學者開始做諮詢的時候要養成的一個習慣。

>> 提前這些時間你該做什麼呢?第一,要回顧案例,上一次做了什麼;第二,要策劃好本次諮詢做什麼;第三,在這幾分鐘內要進行幻想,幻想一下來訪者會和你說什麼,你會說什麼,尤其是幻想一下,來訪者會提出什麼難題。最後一個部分就是進行一下自我分析,那就是我之前講的,一定要想到這個來訪者可能激活你什麼樣的創傷體驗,但有些時候也不是激活你的創傷體驗,而是激活你的困難感,因為你和他沒有共享的經歷。

>> 個人的另外一部分,和非諮詢的一部分的這些黑暗,被我們標定為黑暗的正常的反應,比如給人建議、指導別人、干涉別人的生活、罵街、罵娘、假醜惡,這些東西要適當地釋放一下。

◆ 第9章 心理諮詢中的經典問題

>> 來訪者是不是適合你的時候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你感到跟這個來訪者在一起的三個50分鐘度日如年,非常不舒服,有很多的壓力,感到很焦慮,甚至有恐懼感,不知所措,感覺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可能被他評判或者攻擊的時候,這表明你不適合跟這個來訪者在一起合作。

>> 所謂的自我成長,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處理各種各樣人生問題的老司機。

>> 睡眠:如何把穩定性內化

一個人能夠睡着的前提條件是曾經有一個人陪伴他,就像孩子跟媽媽穩定的聯結一樣,這種穩定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跟自己的另外一部分的關係。這個穩定感使人能夠獨立成為一個世界,進入自己的潛意識層面。

>> 但是如果內在的這種關係被威脅之後,就需要永遠地保持對外界的警覺,以尋找一個能夠再次給人穩定關係的客體,使人能夠再次把它內化,並且能夠睡着。我想這個來訪者潛意識層面是希望諮詢師變成他穩定的外在客體,外面已經變得不可控了。

>> 當然,我們可以評估一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實質上是需要成為一個穩定的客體,而這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比用藥物治療耗費的時間要長得多。在這裡需要重申一下諮詢師在這些具體問題上的邊界,如果一個人需要的是迅速消除他的症狀,我們建議他去看行為主義取向的諮詢師,或者是看精神科醫生並給他開藥。比如,他希望兩三天之內就緩解他的抑鬱情緒,我們會建議他服用抗抑鬱的藥物;緩解焦慮,我們建議他服用抗焦慮的藥物;如果他需要今天晚上就睡一個好覺,我們建議他服用安定類的藥物。

作為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師,我們是通過改善他的人格來達到緩解他的症狀的目的的,這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同樣,如果一個人對理解他的症狀不感興趣,而只對消除他的症狀感興趣的話,我們會再次建議他去找行為主義取向的諮詢師,或者是看精神科醫生。

>> 我個人是精神科醫生,我不反對用藥,因為對於一個不希望了解自己的人、不希望從人格層面來解決這些問題的人,或者以沒有時間、沒有錢為藉口來阻抗解決自身症狀的人,看行為主義取向的諮詢師和服用精神科的藥物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從實證醫學這個角度來看,心理治療的作用和藥物治療的作用是差不多的。在這上面我們真的是沒必要「一根筋」,認為所有的來訪者都應該做心理動力學的治療。

>> 美國心理師協會專門有個分支委員會,叫作諮詢師互助委員會,他們發覺諮詢師在諮詢的過程中會有很大的身心損傷。早在溫尼科特的時代,溫尼科特就說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叫反移情中的恨。

>> 諮詢師、心理師是自殺率較高的人群——有一段時間曾經是最高人群,大概是60%的諮詢師都會出現浩劫症狀。浩劫症狀是什麼?浩劫症狀就是抑鬱症要發作了。

>> 自我流露一般用於非常強烈的阻抗的時候,你被逼到角落裡,乃至運用於危機事件的時候,我們才進行自我流露,或者叫自我暴露。

◆ 第10章 重新解讀愛情、婚姻、家庭

>> 很多人實際上不需要等到法律跟進,因為法律在很多時候是落後於我們每個人的發展的。

>> 精神分析是一門關於真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一輩子在各種事情上面都事與願違」的學問。

>> 有人可能會說,我愛一個人又恨一個人,這不是矛盾的嗎?健康的人格就是能夠承受這種矛盾,而且也能夠在現實層面協調這樣的矛盾。

>> 所謂的靈魂伴侶,如果把「靈魂」這樣一個有超越性意義的詞用在世俗的伴侶上面,本身就構成了一種矛盾,這使我們有可能混淆宗教情感和世俗情感。精神分析在大的戰略層面是反宗教的,但是非常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個人有很多出家或者做牧師的朋友,我們關係特別好。我真的覺得一對一地跟他們這些人打交道,有那種聖潔的感覺,比我這種一身俗氣的人要好玩一點。並且,他們還有底線,他們不會突破他們的道義或教義來要求我,這是從一對一來說。

但是,從戰略或者歷史或者人性的最高處,宗教情感都是我們早年在母嬰關係中情感的投射。我們把小時候對一個完美媽媽或者完美爸爸的理想化的一些東西,投射給了我們後來相信的某一個宗教的領袖。宗教情感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嬰兒般色彩的東西,因為它涉及完全的信任,涉及人不能夠自己思考,人被預設一些價值觀,還有全能、無所不能的這種感覺。

這樣做當然是有好處的,它可以避免我們在探索真相這個過程中產生焦慮,但是它有一個最大的壞處,即它剝奪了我們的思考。大家知道,國際反邪教協會對邪教的定義,就是讓你信仰一個在世的教主,強調的是在世間,還活着的,他宣稱人類會毀滅,你信了他就不會毀滅。如果我們把宗教情感融到了像戀人或者夫妻這樣的世俗關係中,也會提前為破壞關係做好準備,為什麼呢?因為你在有一個靈魂伴侶這樣理想化的要求的時候,你就會對眼前這個人百般挑剔,很多的親密關係就是這樣被破壞的。

>> 如期而至的失望,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這是這個人一輩子最沒有失望過的地方,想起來有點悲從中來。

>> 有一個防禦機制,叫「窮思竭慮」,意思就是你想多了,因為你不想解決問題,你在邏輯層面玩多了,表示你根本不想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精神的自閉或者自戀。

>> 親密關係的終止有時候可能是某一方對另一方毀滅性願望的成全。

◆ 第11章 疫情危機之下,我們如何安心

>> 我最在意的是一個人建立有滋養的親密關係的能力,賺錢的能力,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的能力,滿足自己自戀的需要的能力。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05 21:02:11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頭像
2023-10-25 17:10:12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