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柳如是:能成「秦淮八艷」第一,其經歷讓多數人自愧不如

情感導師 822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大千世界,總有些活得不凡的女人。她們就像是從九天之上跌落紅塵的天女,不食人間煙火。那些屬於人間的瑣碎之事,這些女子是一概不去沾染的。就像曹雪芹先生筆下的林黛玉,金庸先生書里的小龍女。對於凡塵間的這些勾心鬥角,她們未必一概不知,只是不屑為之罷了。她們的美,透着一股子精神潔癖,就像是飄落牆角仍散發着幽香的臘梅,只會將香氣提供給那些有緣人。還有一種女人,俗且俗不可耐,就像世人都愛的牡丹,偏偏又保留了那一份風骨,既在紅塵里摸爬滾打,又獲得了世人讚譽。

柳如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

萬曆四十六年,嘉興楊家得一女楊愛。對於一個連溫飽都成問題的人家來說,養活一個女兒的成本太高,所以「賠錢貨」楊愛被賣入吳江為婢。柳如是這個名字,是成年後的楊愛自己取的。先前在講名妓馬湘蘭時,讀者難免會從時間上覺得她在「秦淮八艷」中顯得較為突兀,畢竟馬湘蘭生於萬曆年間,與其他七艷不屬於同一個年代。其實,柳如是便是馬湘蘭與其她亂世七艷之間的紐帶,因為她便是馬湘蘭身邊的丫頭。

亂世佳人柳如是:能成「秦淮八艷」第一,其經歷讓多數人自愧不如

起初,馬湘蘭為她取了「柳隱」這個頗具意境的名字,後來,柳如是在讀到了辛棄疾的「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句子時,覺得用以指代嫵媚的「如是」二字清新脫俗,於是,便給自己改了柳如是這個名字。

明末的秦淮河,絕對是世間最繁華的地方。

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滿清入關,南明小朝廷自立,這些都不妨礙金陵重整六朝金粉。南京的文人雅士,大多已忘記了國破的事實,只沉浸在山河猶在的現狀里。當然,即便文人士子有心重整河山,可他們螳臂一般的力量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所以,大多數人都致力於「狂歌縱飲今日事」,將金銀與精力全部揮灑於秦淮河。

男權社會中的女人是什麼?說句不好聽的,工具而已。

自主權對於古代女性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千百年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武則天,還被後來的文人視作妖魔鬼怪。入了樂籍的柳如是,無疑深陷社會最底層。或許有人會說,柳如是畢竟是「秦淮八艷」,是出場費最高的秦淮名妓,可是,這又如何?且不提她漂泊無依的身世,僅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就已讓她身處地獄了。

正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句話放在柳如是的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她既已遇見了與她相依相偎的錢謙益,為何還「薄命」呢?就是因為她的命運完全是受擺布的,柳如是的人生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老天賦予了她天人之姿,卻又讓她淪落風塵;她擁有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的才學,卻只能將這些當成陪酒賣笑的資本;在青樓姐妹中柳如是如顧橫波一般豪氣干雲,但這副脾氣秉性在煙花之地一文不名。

她這一生所經歷的一切,其實早在她被賣進青樓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不只是柳如是的可悲,「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牢牢地印刻在時人的認知里,且每個人都不以為然,這便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在同時代的名妓中,柳如是的名聲無疑是最響的。

不論是李香君還是卞玉京,從未有一位名妓能像柳如是一樣,在江南名花榜上穩坐花魁且居高不下。即便在三百年後的今天,喜歡舞文弄墨的文士一旦遇到了與柳如是相關的事物,總要感慨一番。一幅畫像、一方印章、一面銅鏡,哪怕是柳如是生前用過的鎮紙,都能引來後人的一陣長吁短嘆。

柳如是的文藝天賦是值得肯定的,她所留下的詩詞都堪稱精品,在文壇獨樹一幟。她與那些被收錄進語文課本中的文豪一樣,擁有永不磨滅的文學地位。

不過,這些比起她的人生經歷來看,這些傳世的藝術反倒顯得微不足道。

柳如是的前幾段感情經歷,遍歷諸多可信度較高的文獻,僅能縷出一條模糊的線索,倒是野史中表述的內容比較多。

天啟五年,這一年的柳如是剛滿八歲。家徒四壁的楊家,已無力撫養這麼一個「賠錢貨」,於是,便將她賣給了吳江開妓院的老鴇徐佛。徐佛覺得,楊愛這個名字太俗,於是便給她取了個新名字,叫楊朝雲。

八歲的女童自然是無法接客的,所以在徐佛媽媽身邊的這兩年,楊朝雲只是從事一些婢女的工作。一有時間,徐佛便會教這個小女孩讀書識字。因為楊朝雲有一副美人坯子,且讀起書來聰明伶俐,徐佛就預感到她會成為「明日之星」,就將她當作名妓的苗子重點培養。

在那個年代,名妓的「出場費」是普通妓女的幾十倍,所以即便要花再多的本錢,徐媽媽也都在所不惜。然而,徐媽媽的計劃落空了。她撫養了楊朝雲兩年,還沒等到她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名妓,便被周宰相用重金買走了。

天啟七年,天下大旱,各地青黃不接。

陝北一帶的農民受重賦所迫,揭竿而起。

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所以,許多退休的老臣被再度啟用。當朝宰相周道登接到諭旨,奉命返京入閣。在北上京城之前,周道登對八十歲的老母放心不下,於是,便打算在吳江買個聰明伶俐的婢女伺候老娘。

周道登財大氣粗,其僕人用百兩紋銀的價格,從徐佛處買走了楊朝雲。在周宰相看來,「朝雲」這個名字亦有點俗氣。喜歡舞文弄墨的周老爺,取「對影聞聲已可憐」中的「影憐」二字,給丫鬟改了個名字。至於當時的柳如是究竟懂不懂「對影聞聲已可憐」的典故,我們已不得而知了,但寄人籬下的她只能隨老爺的意思,從此,以「影憐」自稱。

周道登在官場混跡多年,早已練就了一聲審時度勢的本事。崇禎帝繼位後,周宰相見國家危如累卵,國事難以為繼,所以便打着年老體衰的幌子辭官退休了。回到家中以後,周道登便每日提籠遛鳥,過上了閒雲野鶴的日子。這天閒來無事,周老爺見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影憐正在畫畫,且看看走筆的架勢頗有天資。

此時的周道登,不知是垂涎影憐的青春身體,還是覺得這個小丫頭有些天賦,第二天他便從老夫人那裡將影憐討走,娶為了小妾。

與周道登住在一起後,影憐的學問突飛猛進。時人都說柳如是「提筆有虞褚之風,吟詩得盛唐之遺」,多半要歸功於周老爺子的栽培。在周道登的所有小妾里,影憐的年紀無疑是最小的,但她卻是最受寵的一個。

此時的柳如是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哪裡懂什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眾妻妾對她心生妒恨,平日裡不是排擠冷落,便是在周老夫人處講她的壞話。周老夫人年事已高,時常聽信讒言,動輒對影憐斥責打罵。好在,周道登是個明事理的人,在他的庇護下,其她妻妾亦不敢太過分。

隨着周老爺駕鶴歸西,柳如是的生活變得愈發淒涼。原以為周道登死後,侍妾們便不會爭風吃醋,誰知她們仍不肯放過可憐的柳如是。沒過多久,周府上下傳遍了謠言,說影憐與某個野男人歡好,給已故的周老爺戴了綠帽子。

自此,盛怒的周老夫人將影憐趕出了家門。

在聊柳如是的第二段感情經歷前,筆者有必要介紹一下明代妓女的「選婚」風俗。雖說,娼妓有三六九等之分,柳如是屬於妓女中地位最高的一檔,但她的人生追求與普通的妓女別無二致。所有妓女所求之事,無非是早點脫離陪酒賣笑的痛苦日子,找個如意郎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罷了。

對於名妓來說,可供她們選擇的對象比較多,願意出銀子幫她們脫離樂籍的富二代或富一代大有人在,所以她們擁有絕對的選擇權。例如:「楊雲友三嫁董其昌」這一折戲碼中,我們不難發現名妓在選婚之中往往占據着主導地位。那麼,怎樣的人被選中的概率更高呢?頭等為達官顯貴,中等為文人名士,末等為富商豪強。

當時的社會,尚處資本主義萌芽期,所以商人的地位還比不上文人。柳如是的第二段感情經歷,便與這「選婚」之俗有關,她相中的是名士陳子龍。

至於兩人的第一次邂逅,則要追溯到柳如是在周家為妾之時。

當年,陳子龍週遊吳越,路過吳江時特地拜訪了退休在家的周道登。周道登臥病在床,兩人在病榻前談論起國事,不由得感慨萬千,潸然淚下。柳如是雖年輕,但情竇初開的她已對陳子龍有了好感。

在她看來,陳先生着實是一位響噹噹的熱血男兒。情不自禁之下,柳如是竟也插了幾句嘴。陳子龍見這小妾所言頗有見地,便對她青眼相向。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柳如是一有機會便來找陳子龍聊天,還向陳子龍請教了不少問題。

二人聊得投緣,竟有幾分相見恨晚之意。在陳子龍離開時,稱柳如是是他生平所見最奇特的女子,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能再見。周道登故去以後,孑然一身的柳如是無處安身。不過,她已成長為頗有主見的少女,最終,柳如是當即決定前往松江尋訪陳子龍。

自周府一別,陳子龍亦對這個小姑娘念念不忘。如今見她千里迢迢地趕來松江,備受感動,當即決定將她納為小妾。影憐這個名字,是在周府中當丫鬟時周老爺取的,如今的她已成為小陳夫人,所以自不會沿用這個名字。

柳如是根據《柳氏傳》中章台柳的典故,改楊姓為柳,從此她便自稱柳如是了。柳如是原以為,才子佳人的結合極盡風流,等待着他們的將是長久的和諧與美滿。可事實證明,幸福對於柳如是來說太過遙遠,陳子龍並不是她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陳子龍年少成名,在松江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十幾歲的陳子龍,便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松江豪門張氏的貴女。張氏雖是豪門千金,卻沒有讀過幾天書,所以兩人的婚後生活並不美滿。陳子龍雖有名望在身,奈何出身寒門的他還需藉助岳丈的家世背景,所以不得不與夫人得過且過。

如今柳如是嫁入陳家,雖與陳子龍濃情蜜意,但地位仍屬妾室,低元配張氏一等。礙於世俗風氣,張氏沒有辦法阻止丈夫納妾,只能眼睜睜地看到陳子龍將柳如是娶過門,每天與新婚小妾吟詩作對彈琴作畫。每個女人的心裡都裝着一罈子醋,張氏自不例外。她不敢當着陳子龍的面刁難柳如是,但在她面前擺擺正房的架子卻是常情。

每逢張氏甩臉色、擺架子,柳如是都會默默地轉身離去。畢竟,有了先前在周府的經驗,柳如是自然不會撕破臉皮與張氏斗得你死我活。柳如是唯一能宣洩的對象,便只有陳子龍了。每逢夜深人靜時,柳如是都會在枕邊向丈夫訴說白天發生的不愉快,不求丈夫替自己伸冤,只求能發泄胸中的怨氣。

陳子龍還需靠岳丈的資助過活,所以他也不敢斥責張氏,只得從中周旋,做和事佬。這種日子持續的久了,處於其中的每個人都不免覺得瑣碎且煩悶。

崇禎六年,陳子龍意識到大好男兒不可沉湎於溫柔鄉中,需為國效力。於是,陳子龍準備了細軟,打算動身前往京城參加會試。

柳如是之所以看上陳子龍,就是因為他有報國的大志。所以縱是萬般不舍,柳如是亦支持陳子龍的決定。

大道固綿麗,郁為共一身。

言時宜不盡,別緒豈成真。

眾草欣有在,高木何須困。

紛紛有遠思,遊俠幾時論。

這首《送別》詩是臨別當晚,失眠的柳如是寫給陳子龍的。讀過這首詩後,陳子龍亦當場寫了一首《錄別》,表示自己雖進京趕考,但一顆赤誠真心永遠與柳如是相伴:

悠悠江海間,結交在良時。

意氣一相假,羽翼無乖離。

胡為有遠別,徘徊臨路歧。

庭前連理樹,生平念華滋。

一朝去萬里,芬芳終不移。

所思日遙遠,形影互相悲。

出門皆兄弟,令德還故知。

我欲揚清音,世俗當告誰。

同心多異路,永為皓首期。

陳子龍進京趕考之後,家中的大事小情均由正房張氏做主。張氏是在傳統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典型封建女性,所以在持家這方面自然比柳如是更得心應手。

張氏將家務事操持得井井有條,得到了婆婆高氏的信任,也獲得了陳家的主事權。手握大權的張氏難免會欺負柳如是,柳如是雖有一身才華,但這些都無法幫助她招架張氏設下的重重刁難。柳如是終日流淚,只盼陳子龍能金榜題名早日歸家,解決眼下的難題。

這世上絕無理所當然之事,就像外國人提出的「墨菲定律」一樣。

名動江南的陳子龍,滿以為自己能戰勝同期的考生,摘得會試的桂冠。然而,「鄴下逸才」陳子龍的大名並未出現在皇榜上,這一事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陳子龍經歷了人生中首次失敗,在這樣的困境面前,他險些沉淪。

陳子龍覺得自己愧對江東父老,愧對愛妾的期許。重新振作起來的他,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再等待三年,一定要在下次會試中摘得魁首,否則便不還鄉。陳子龍覺得,若沉湎於溫柔鄉中,自己的努力無疑會付諸東流,所以他下定決心遠離柳如是。

陳子龍給柳如是寫了封信,說自己在未來三年裡將雲遊各地,努力做學問,若不金榜題名絕不與她再會。

這封信像是晴天霹靂一樣砸在柳如是的心坎上,自去年陳子龍進京以後,柳如是每天都在掐算他的歸期,盼望着有人送來關於陳子龍的消息。對於她來說,丈夫是否高中無關緊要,只要他能如期歸來便是最好的結果。

然而,等待着柳如是的卻是絕情的三年之期。

在空曠的陳家大宅里,住的都是些冷漠之人,柳如是非但無法在她們的身上感受到半點溫度,還經常被這些女人的刺骨深寒傷害。

在這天夜裡柳如是輾轉難眠,眼淚打濕了繡花枕,她呢喃道:「即便你名落孫山,我仍會與你生活在一起,哪怕日子過得再清貧,有彼此就已足夠。但若沒有你在,這個家還有什麼意義?若再等下去,想來我不是被張氏活活折騰死,就是被娘氣死。負心郎啊,你為何一走了之,丟下我一個人!」

夢中本是傷心路。

芙蓉淚,櫻桃語。

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遮莫今宵風雨話。

要他來,來得麼?

安排無限銷魂事。

砑紅箋,青綾被。

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

算來還有許多時。

人近也,愁回處。

——《江城子·憶夢》

翌日清晨,全家都聽說了陳子龍再等三年的消息。見陳子龍在三年內不會回家,張氏便更加肆無忌憚。她對柳如是冷嘲熱諷,洋洋自得。柳如是心情煩悶,只得來到小樓上撫琴。誰知柳如是剛剛撥響琴弦,張氏的聲音便從樓下傳來:「這可不是吳江上的畫舫,想要彈琴可得找對地方。」

柳如是本就是性格直率之人,許久以來,她之所以能容忍張氏的無禮和作踐,完全是因為陳子龍。如今,陳子龍不在,柳如是下定決心,絕不再受張氏的鳥氣。柳如是甩下一句話:「用不着你攆,我自己走!」說罷,便帶着幾件衣服昂首闊步地走出陳家,一去不回頭了。

陳子龍是筆者最仰慕的反清志士之一,所以,想多說幾句。

柳如是與陳子龍之間的這段感情潦草收場,野史作者評價陳子龍「性情嚴峻」,實則不然。柳如是與陳子龍之間,曾經歷過一段相當幸福的甜蜜期,在此期間兩人如膠似漆。若不是元配張氏對柳如是的欺壓和責罵,估計柳如是仍會在陳家等下去。

陳子龍絕不是「性情嚴峻」,只是在處理家務事方面缺乏決斷,至少他沒在兒女情長上展現出對待國家大事一般的魄力。其實,對於柳如是而言,她愛的就是這樣的陳子龍。若陳子龍是個性情嚴峻的鐵漢,柳如是未必愛上他;若陳子龍是個優柔寡斷的軟蛋,柳如是更不會對他青眼有加。

「嫖妓不忘憂國,憂國不忘宿娼」這是晚明遺老對明末社會風氣的評價。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說出這話的人大抵是以愛國作為標榜的粗俗混蛋。不過,若這句話是從陳子龍嘴裡說出來的,絕不會讓人感受到違和。在明末清初這段歷史上,能把個人感情和愛國分配得如此涇渭分明的,恐怕唯有陳子龍一人了。

相比之下,侯方域、錢謙益,不過是風月場上被榨乾了志氣與節義的嫖客,滿腦子都是尋風問月,已容不下半點黎民蒼生了。可以說,陳子龍就是柳如是的初戀。雖然這是柳如是所經歷的第二段感情,但這卻是柳如是第一次傾心的男人。不得不說,柳如是的眼光不錯,陳子龍是當時為數不多的有識之士。

什麼是「有識」?

不止是有眼界和見識,還有對自我價值的精確定位。

1645年,陳子龍與知交好友夏允彝於松江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義軍。然而,雖然起義之初陳子龍的義軍搞出了很大動靜,但由於勢單力孤,沒過多久便遭到清軍圍剿,功虧一簣。夏允彝以一首絕命詩,為短暫且光輝的一生劃下休止符,為大明殉葬。

陳子龍以祖母年事已高為由,並未像好友一樣以身殉國,而是選擇活了下來。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不過是一個膽小鬼扯出的藉口罷了。殊不知,當年魯迅先生也曾與陳子龍一樣,以有母親要照顧為由拒絕成為刺客。

世人並不清楚陳子龍在選擇活下來之後經歷了怎樣的煎熬,他終日輾轉反側,認為自己有愧於夏允彝。時隔一年,陳子龍給九泉之下的夏允彝寫了封信,除了回憶兩人早年的經歷之外,還向好友解釋了自己選擇活下去的原因,希望得到夏允彝的諒解。

每逢朝代更迭,鼓勵前朝遺老以身殉國的理學便會興起一段時間,在這種近乎變態的忠孝觀里,選擇活下去往往會承受更多的壓力。

吳勝兆舉兵時,陳子龍理性地分析了形勢,認定此戰必敗。然而,為了已故的好友夏允彝,還有所謂的「忠孝節義」,陳子龍仍毅然決然地參與到起義之中。顯然,此時的陳子龍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準備,他已無法繼續活在輿論的譴責和心裡的巨大煎熬之中。

在陳子龍留下的詩句里,那句「男兒捐生苦不早」是那樣的刺眼,對於他來說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脫。眼下,陳子龍的祖母已故去,所以陳子龍再無顧慮,義無反顧地投身反清事業。在被朱國寶緝捕後,陳子龍在押解途中投河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亂世之中,有那麼多可供柳如是選擇的男子,可她偏偏選了一位青史留名的明朝烈士,這便是一帶名妓的眼光。

與陳子龍緣盡之後,柳如是再次陷入孤苦無依的處境中,她不知自己能去哪。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

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

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

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

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

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着重簾,眉兒愁苦。

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這首《金明池·詠寒柳》是柳如是的長調代表作,詞中化用古人詞意錯綜用典,足見其學問博洽。所謂的詠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發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這寒柳飛絮似乎就是詞人的化身。

上闋明寫柳而暗寫人生的遭際。「有恨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開篇兩句便讓人感覺到陰冷蕭條的氣息, 「有悵」、 「無情」用在了「寒潮」、 「殘照」上,實則是為這南浦的「寒柳」渲染處境,感慨自己的滿懷淒涼。

此詞開頭便把地點定在了這樣一個令人情緒為之傷感的環境之中,在這樣一個送別的地點,又是一個這樣的秋日的黃昏,殘陽西掛,滿目淒涼,伴隨着泠泠的寒風。

「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一個「孤」字,更為這淒涼的環境平添一絲的無助、孤獨——在這寒潮、殘照中,秋風乍起,那本已蕭條冷落的柳樹枝條搖曳,在這搖曳中似乎還能看到當年柳絮紛飛、在春光中舞蹈的樣子。

詞人的這一手法連悲秋帶傷春一股腦兒地全寫了出來,刻畫了一個淒涼暗淡之境,寫盡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獨、無奈的心境。詞人用了「柳絮」這一意象,「柳絮」無根無蒂任風吹落,隨意飄蕩,多令人產生憐憫之情,因詠《燕台詩》而痴戀其人。

此處的用典,言約而意豐,它既暗含了詞人與陳子龍通過詩詞唱和結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詩酒集會度過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

「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詩人筆鋒一轉,借柳自嘲,感慨流年,其心中自有百無聊賴,欲訴未訴。因為這段生活曾給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後回憶起這段生活,仍不禁淚流涔涔。

「春日釀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闋的結句,又為下面的憶舊展開了鋪墊。與陳子龍的短暫的相識、相戀給詩人暗淡的生活帶來些許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但這短暫的歡娛卻為以後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寫盡了人生的變故。

下闋主要是借回憶過去來寫對愛情的固貞執守。「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詞人想過去,痛惜今日,寫盡相思之苦,畫舸本是歡情之物,但即使擁有了它,自己依舊是先前的那個自己,或許更多了一點孤獨、寂寞,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情人的陪伴。此處詞人化用湯顯祖《紫釵記·折柳》中的唱詞,表明了詞人雖然身處煙花之地,卻志向高潔,不願折腰的心氣。

「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着重簾,眉兒愁苦。」這裡的「東風」二字暗指昔日的戀人陳子龍,而「眉兒愁苦」則表現了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雖知己而必別」,互為知己的愛人卻註定無法終生廝守在一起,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悵惘之事。

「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詩人借用了湯顯祖的《紫釵記》的故事來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跡,心中的無盡煩悶該如何得解,恐怕還要向知心人訴說個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別是把自己和情人設想為劇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夠團圓,到那時「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的詞「濃纖婉麗,極哀艷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淒楚動人。她以一個女子的細膩的感觸來寫自己的情感經歷,表達對離人的思念與無法與愛人廝守的悵惘。她讓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際,以及在困境中她對愛情的固貞、執守和對命運的不屈從。

之後,柳如是只能回到了吳江,回到老鴇徐佛開設的青樓。

想當年她離開風月場時,還是個未經人事的小女孩。八年過去,她已成為楚楚動人的絕代美人。命運向柳如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從妓院離開的她兜兜轉轉,八年後又回到原點。徐佛媽媽一見柳如是的面,險些驚掉了下巴。

正所謂「女大十八變」,她早已在八年前從小女孩稚嫩的臉龐上看到了美人的潛質,可絕沒想到這副坯子能生得如此出色,稱之為天人之姿也不為過。

在柳如是的印象里,徐佛向來對她沒什麼好臉色。如今多年未見,徐佛反而展現出讓她始料未及的熱情,這份熱情讓柳如是無所適從。

或許在這人世之間,除了狠心的父母之外,柳如是便只剩徐媽媽這一個親人了。想到此處,柳如是竟不由自主地哭出聲來,眼淚不絕地掉在地上。

一見女兒這般委屈,徐佛連忙問道:「閨女你這是怎麼了,有誰欺負了你,且與媽媽講來。」柳如是用絲帕擦乾了淚滴,從她進入周府開始,一點點地訴說這些年的經歷。

徐佛在青樓混跡多年,早已看遍了世間冷暖。聽完了柳如是的陳述後,她只是打着哈哈道:「你出落得如花似玉,那陳子龍也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子,怪只怪他家中的母老虎太囂張跋扈。依我看這事就算了吧,或許你和陳子龍並無緣分。且在家裡住下,讓媽媽再為你謀一樁婚事。」

從這以後,徐佛的小樓里多了一位叫柳如是的花魁。

國勢委頓,文人名士報國無門,便只能將這精神頭放在花街柳巷的風流事上。不出三個月,柳如是的大名便傳遍了吳越大地,真風流或自詡風流的文人士子對其趨之若鶩,紛紛來到小樓中與之一會。

柳如是早年便在妓院裡生活過幾年,很快便認同了自己的妓女的身份。或許在她接第一個客人時還會感覺羞恥,但迎來送往的客人多了,她愈發習以為常。柳如是喜歡和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客人談古論今,這也算是苦中作樂的一環。她最討厭的,便是那些附庸風雅的世俗之人,滿身的銅臭氣。久而久之,柳如是愈發厭煩當下的生活。

某日,一個富家公子大步邁入歸家院,甩手便給了徐佛媽媽兩錠銀元寶,指名道姓要求柳如是作陪。見到柳如是的芳容後,闊少的眼睛滴溜溜地在柳如是的身上打轉,毫無禮教。柳如是咳嗽了兩聲後,闊少這才裝模作樣地作了一揖,說自己久聞名妓柳如是芳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云云。

如此粗鄙的開場白,讓柳如是不由得啞然失笑,她心裡只道此人粗鄙,不知徐佛媽媽為何會讓這樣的人登樓。偏偏那闊少看不懂柳如是的嘲笑,還以為她十分中意自己的表現,於是,還賣弄般地夸柳如是「一笑傾城」。柳如是極少與粗俗之人打交道,只是冷笑一下作為回應。誰知,闊少恬不知恥,又甩出一句「再笑傾國」。

「傾國傾城」本是用以諷刺「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歷史典故,恰逢此時正值國家危亡之秋,這傢伙的比喻可謂極不恰當。柳如是氣急敗壞,轉身下樓找到徐媽媽,問這闊少究竟付了多少嫖資。當徐媽媽說此人拿了兩錠銀元寶時,柳如是當即用剪刀剪下一縷秀髮,權當是付給富家公子的賠償。

一時間,此事在秦淮河廣為流傳,人人都說柳如是性情剛烈的奇女子。

崇禎九年,在花街柳巷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徐佛媽媽賺夠了錢,與一個肯為她脫籍的老富商遠走高飛,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柳如是及青樓里的一些姐妹湊錢在終慕橋北蓋了一座小樓,命名為「十間樓」。

這次,柳如是已不再是那個受人擺布的花魁,而是擁有最多股份的老闆。所以,哪些客人有資格登上十間樓,均由柳如是做主。平日裡,十間樓的姐妹只接待那些真正的雅士,市井俗人一概拒之門外。十間樓的受眾雖窄,但妓女們的身價卻更高。

自柳如是的十間樓開業,往來的便只有那些顯貴公子、名門之後,這裡的姐妹從不受粗鄙之人的輕賤,相比於其他畫舫青樓里的妓女更加自在風流。在十間樓的所有嫖客中,與柳如是關係最親密的便是文士宋轅文,他便是柳如是人生中的第三段愛情。

宋轅文與柳如是年齡相仿,也是個多情種子。與其他貴公子一樣,宋轅文風流瀟灑,時常混跡於煙花之地。不過,宋公子絕非精蟲上腦只知享樂的庸人,逛青樓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並不耽誤讀書。在那段崢嶸歲月,能夠「折節讀書」的嫖客並不多,所以,宋轅文的才華鶴立雞群,頗有世人皆濁惟我獨清的意味。

宋轅文第一次慕名造訪十間樓時,就碰了一鼻子灰。此時的柳如是,已不再是嫖客出錢就能見到的花魁。如今的她貴為十間樓的老闆,所接之客除了要有充足的金銀外,才華、誠意、運氣缺一不可。當宋轅文提出要見柳如是時,十間樓的丫鬟露出意味深長地微笑,將他拒之門外。

柳如是倒是給了宋轅文一個機會,讓婢女轉告他第二天一早去白龍潭的小船中尋柳如是。或許是好奇心的驅使,宋轅文竟一整夜都睡不着覺。第二天太陽還沒出山,宋轅文便鬼使神差地來到白龍潭。其實,昨晚柳如是便已乘船來到岸邊等待,由於宋轅文來得太早,柳如是還沒有梳洗打扮。

柳如是坐在小舟里有些慌亂,一邊梳妝一邊調侃宋轅文:「我還沒有梳洗打扮,既然你來得這麼早,何不跳下水再等一會?」

柳如是的一番玩笑話,被宋轅文當了真。此時正值嚴冬,白龍潭水雖不結冰,卻已是徹骨深寒。宋轅文二話不說,立即縱身入水。柳如是本是調侃一番讓他在岸上稍後,誰知這人竟把自己的話當真,可見其誠意拳拳。

柳如是慌忙叫船夫將宋轅文打撈上來,親自為他脫下濕漉漉的衣衫鞋襪,然後抱着凍得直哆嗦的宋轅文。這次的邂逅,在柳如是與宋轅文彼此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自此之後,宋轅文便成了柳如是的座上賓。

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由於年齡相仿,柳如是總是與宋轅文有說不完的話題。柳如是是個感性的人,她逐漸有了將餘生託付給宋轅文的打算,宋轅文亦希望能娶柳如是過門。

當宋轅文將迎娶柳如是的意向告知母親時,宋母勃然大怒,認為娶妓女過門這件事太過有辱門風,因此強烈拒絕宋轅文與柳如是繼續交往下去。

在那個年代,人們相當看重父母之命,沒有得到長輩許可的婚姻是有違倫常的。宋轅文雖然深愛着柳如是,但他卻過不去忠孝節義這一關。

最終,在柳如是與母親之間,他寧願終生不娶也不肯違背母親的意願。宋轅文能做出的唯一反抗,就是背着母親偷偷與柳如是幽會,這便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值此之際,郡守貼出告示,將所有吳江妓女全部逐出城外。

柳如是已攢下了充足的銀錢,所以這個消息並沒有讓她慌亂,反倒讓她的心中醞釀出一個試探宋轅文的主意。

這天宋轅文正在家中讀書,忽然同窗好友登門造訪,告訴他柳如是有請。

宋轅文連忙放下書本離家,來到十間樓與柳如是相會。

只見這天的柳如是畫着濃妝,穿上了最喜愛的華服,頭上梳着高高的髮髻。令宋轅文疑惑不解的是,柳如是端坐在矮几前,案几上橫着一張古樸的木琴,琴旁還突兀地擺着一把倭刀。宋轅文胸中疑惑,不知心上人打算幹什麼。

還不等宋轅文發問,柳如是便對他訴說了近日官家要驅逐妓女的情況。講完之後,柳如是滿懷期待地看着宋轅文,詢問他自己該何去何從。宋轅文並沒有意識到這是柳如是主動委身之意,大咧咧地說道,既是如此你便去城外躲一躲,避過了這陣風頭再說。

這個答案,無疑是柳如是最不願聽到的。

她恨宋轅文沒心沒肺,自己的一廂情願餵了狗;

她恨宋轅文軟弱無能,連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受人擺布。

柳如是杏眼圓睜,流着淚說道:「其他人若是如此說倒也正常,偏偏你也這般作踐我。從此以後,你我便像這琴弦一般一刀兩斷!」說罷,柳如是拔出倭刀,「錚」的一聲劈斷了七根琴弦。宋轅文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走投無路的柳如是希望自己能娶了她。

不過,即便宋轅文理解了柳如是的心意,仍是於事無補,他終究還是過不去母親那一關。琴弦已斷,他們的關係亦無可挽回,宋轅文一語不發,轉身離去,此生再未見過柳如是。

與陳子龍、宋轅文的愛情無疑是鏡中花、水中月,在愛情中的柳如是並未被荷爾蒙沖昏頭腦,當她發現這兩段愛情不能有結果時,便毅然決然地慧劍斬情絲。只是有了這段經歷之後,柳如是變得更加小心謹慎。

此時的她已不缺錢財,再也無需為了金銀招待尋常客人。有時柳如是只是接待在文學、藝術方面頗有建樹的當代名家,通過向他們討教學問聊以自慰。

可以說,在柳如是遇到的所有男人里,徐三公子無疑是最時運不濟的一個了。他在錯誤的時間,走進了柳如是的世界,所以他與柳如是之間的愛情也是無疾而終。這個徐三公子究竟算不算柳如是的第四段愛情,還有待商榷。

崇禎十一年,徐三公子慕名造訪十間樓。甚至,為了裝點自己的身世,徐三公子更是稱自己是徐階的後人。這個徐三公子頗懂青樓規矩,在進門之前就已準備了大把銀兩打點小廝婢女。徐三公子的表現中規中矩,偏偏這時的柳如是已變得冷淡,她還沒從宋轅文的那段感情中抽離出來,所以,對徐三公子拒不接待。

吃了閉門羹的徐三公子並不氣餒,他仍保持着謙遜和禮數,留下一筆銀兩告辭離去。來到金陵卻未與柳如是謀面,對自詡風流的徐三公子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遺憾。為了滿足心愿,此後的徐三公子隔三差五便會造訪十間樓,雖仍無法與柳如是會面,但每次都會留下精心準備的禮物。

三個月以來,徐三公子每次前來都是如此。

柳如是拒絕過數不清的青年俊傑,但極少有人能像徐三公子一樣堅持不懈。柳如是覺得徐三公子似有誠心,於是便與他定下臘月三十之約,看看這個徐三公子是否會在萬家燈火的除夕夜裡如約而至。

除夕已至,徐三公子果真如約前來。

柳如是設下宴席款待了徐三公子,期間賓主盡歡。這徐三公子風度翩翩,瀟灑多金,又才華橫溢,頗為符合柳如是的擇偶標準。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他的年齡比柳如是小了太多,所以柳如是並未考慮委身下嫁。

柳如是見徐三公子不同於其他文人士子,有經世之才,於是,便對其好言相勸道:「我與你定下臘月三十之約,就是不希望你在我身上浪費時間。沒想到,你果真如約而至,妾身倍感欣慰。不過,除夕之夜是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你卻在這一天與我這個妓女在一起,豈不有違孝道?」

柳如是的話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徐三公子竟無言以對。於是,柳如是派小廝提着燈籠,在星夜裡將徐公子送回家過年。直到元宵節過後,徐三公子再次登門造訪,柳如是這才留他在十間樓中過夜。

這一夜,柳如是再次對徐三公子好言相勸,說:「公子理應以所學報效國家,即便不想以文仕進,也該投身行伍。《後漢書·馬援傳》中雲,『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耳,豈能在女子手中邪?』大丈夫生而為人,若不建功立業,豈不辜負了這大好人生?」

徐三公子抬起耷拉的腦袋,醉眼朦朧,一字一頓地說道:「世上的美女我見過許多、許多,與她們交往讓我更加消沉、渾渾噩噩。唯獨與你相識,我才發現自己的醜陋、鄙俗和無知。你的一席話讓我振奮、讓我鼓舞……」

徐三公子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竟被一妓女點醒。

從此,徐三公子再未將時間浪費在青樓畫舫,而是投身行伍報效國家,去北疆邊防抵禦覬覦中原沃土的清兵。然而,就在他參軍的第二年便戰死在疆場上,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為大明捐軀的豪邁壯志。

禮部侍郎錢謙益,為人頗圓滑世故,在朝廷混得順風順水。在崇禎十一年冬這當口,錢謙益用大筆金銀賄賂上司,獲得了晉升的機會。誰知朝中眼紅的同僚將這件事捅了上去,以至於,老錢非但沒能晉升,反倒挨了一頓廷杖,被罷免還鄉。

錢謙益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誰知竟晚節不保,五十七歲時遭逢變故黯然隱退。錢謙益逶迤南歸,途經杭州時為排遣胸中苦愁而泛舟西湖。煩悶的錢謙益游湖不久便覺得不耐煩,乾脆在湖畔上的草衣道人家落腳。

這草衣道人亦是杭州名妓,她還是柳如是的知交好友。當時正趕上柳如是客居杭州,錢謙益拜訪草衣道人時柳如是剛離開這裡不久。錢謙益在草衣道人的臥室中發現桌上擺着一張便箋,上面用娟秀的字體寫着一首小詩《西湖絕句》:

垂楊小宛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垂楊小宛繡簾東:寫西湖景色。此時,柳如是正住在杭州,而且,就住在西湖附近,所以說,西湖的「垂楊、小宛(小巧的園林)」都在「柳」的「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這句寫暮春的景色,有點傷感。鶯鳴花間,百花殘敗,蝶舞枝頭,旋又隨風飛遠......可憐春去也!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還好,我們還有西泠,那裡的桃花開得美極了,桃花開在美人堆里,美人就藏在桃花叢之中。

雅致,端的是雅致!

錢謙益拍手叫絕,詢問草衣道人這是不是她的手筆。草衣道人微微一笑,說這是自己的好友所作,卻未告知錢謙益她的好友姓甚名誰。在兩人接下來的交談中,草衣道人發現錢謙益始終對那首小詩念念不忘,於是便與他約好明日再見,屆時會將詩人一併請來。

翌日,西湖上出現了一艘豪華的畫舫,畫舫中有一男兩女三人。錢謙益一見柳如是,便被這女子的姿容吸引了。此時的柳如是,已不再是羞澀的青春少女,她的歲數在妓女這個圈子裡已屬年長。不過,錢謙益一把老骨頭,在他看來柳如是仍是稚嫩的少女。

錢謙益萬萬沒想到,那首工整娟秀的小詩竟是出自此女之手,如此可人兒的腹內竟還有着錦繡詩情,着實令人驚嘆。柳如是在風月場上混跡多年,十分放得開,雖與錢謙益初次相見,卻並無羞澀做作之態,就像是與老友會面一樣,讓錢謙益感覺到輕鬆自然。

不知不覺間,錢謙益感覺自己仿佛年輕了三十歲,詩興大發的他連續吟了六首詩句,以示對佳人的愛慕之情。

西湖雜感(六首)

其一

板蕩淒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雲。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後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其二

瀲艷西湖水一方,吳根越角兩茫茫。

孤山鶴去花如雪,葛嶺鵑啼月似霜。

油壁輕車來北里,梨園小部奏西廂。

而今縱會空王法,知是前塵也斷腸。

其三

方袍瀟灑角巾偏,才上紅樓又畫船。

修竹便娟調鶴地,春風蘊籍養花天。

蝶過柳苑迎丹粉,鶯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時節,湖山容易著神仙。

其四

冷泉淨寺可憐生,雨血風毛作隊行。

羅剎江邊人飼虎,女兒山下鬼啼鶯。

漏穿夕塔煙烽影,飄撇晨鐘鼓角聲。

夜雨滴殘舟淅瀝,不須噩夢也心驚。

其五

建業餘杭古帝丘,六朝南渡盡風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蘇小湖應並莫愁。

戎馬南來皆故國,江山北望總神州。

行都宮闕荒煙里,禾黍從殘似石頭。

其六

冬青樹老六陵秋,慟哭遺民總白頭。

南渡衣冠非故國,西湖煙水是清流。

早時朔漠翎彈怨,他日居庸宇喚休。

苦恨嬉春鐵崖叟,錦兜詩報百年愁。

吟詩作對間,錢謙益胸中的苦愁竟一掃而光。老男人就像一壺封存了多年的陳酒,散發着獨特的魅力。柳如是亦被眼前的老者吸引,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崇禎十三年,閒居在家的錢謙益正在讀書,小廝突然傳訊說有客人造訪。錢謙益不由得有些疑惑,正所謂人走茶涼,自被削籍回家以來,已許久沒有好友上門了,造訪者究竟是何許人也?

小廝獻上一張拜帖,只見上面端正地寫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錢學士」十個字。

錢謙益倒認識一位姓柳的同僚,可此人已過了花甲之年,這「晚生」自不會是他。至於其他相識的儒生里,倒不記得有姓柳者。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呢?

錢謙益只道他是慕名而來的無名之輩。往年錢謙益要地位有地位要名望有名望,極少接見這些無名人士。但如今錢府門庭冷落,已許久不見客人登門,閒來無事的錢謙益乾脆讓小廝把那人請進來,讓他陪自己解悶。

客人被安排到客廳中半晌,錢謙益這才慢條斯理地走來。那客人羽扇綸巾,正在廳堂上觀摩牆上掛着的名家字畫。聽到錢謙益的聲音,那人俏皮地轉過身來,粗着嗓子向錢謙益稱禮。

錢謙益見此人的裝束講究,一看就是出身名門的富家子弟,可他的面容比女孩子還要清秀,身段也比男人更加嬌小。錢謙益突然覺得自己認識眼前的小公子,不由得皺起眉頭,在腦海中搜索關於此人的記憶。

柳儒士也不直說,只是輕輕地吟了一首詩:

垂楊小宛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錢謙益一拍大腿,這不就是那時與自己同游西湖的柳如是姑娘嘛!

錢謙益立即請柳姑娘入座,隨後吩咐小廝準備茶水暖爐。兩人本是因文學而結緣,所以這次相見後只是聊了幾句家常,隨後,便將話題引入千古詩詞。錢謙益不愧是當世第一才子,他對詩文的見地頗為發人深省。

錢謙益認為,一首好詩的關鍵在於「本」,不論是「國風」還是「小雅」,李白還是杜甫,他們的作品都是發自肺腑的有本之詩。

對此,柳如是深感贊同。

柳如是當即吟詠七言詩一首,供錢謙益點評:

聲名真似漢扶風,妙理玄規更不同。

一室茶香開澹黯,千行妙墨破冥濛。

竹西瓶指因緣在,江左風流物論雄。

今日沾沾誠御李,東山蔥嶺莫辭從。

錢謙益於萬曆三十八年中第,在殿試上取得第三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探花。一般人為錢謙益賦詩,總要圍繞「探花」這個題材,藉此誇讚錢謙益之文采。不過,柳如是卻對此絕口不提。柳如是詩句的韻腳,均屬洪武正韻,十分考究。仔細推敲每一句中的用典,都是有出處的,且都是錢謙益生平最仰慕的文壇前輩。

伯牙絕弦知己難尋,錢謙益從未見過有如此知心之人,不由得拍案叫絕。自西湖泛舟之後,錢謙益便沒想過與柳姑娘再有什麼交集。畢竟,此時的他已年逾花甲,自認為與年輕的名妓不會擦出什麼愛情火花。只是錢謙益沒想到,這個女孩竟會不遠千里來到自己的家鄉造訪,還女扮男裝給了他一份特殊的見面禮。

錢謙益被眼前的佳人打動,挽留柳如是在「半野堂」小住幾日。柳如是聞言,會心一笑,欣然答應留在錢謙益家中。

就這樣,一向死寂的「半野堂」重煥生機,裡面時常傳出一老一少這對忘年交的歡聲笑語。錢謙益帶着柳如是泛舟垂釣、遊園賞景,不亦樂乎。這是錢謙益自遭罷免後,最安逸閒適的一段時光。為了感激柳如是的陪伴,錢謙益花費重金於紅豆山莊修建了一棟獨樓,邀請柳如是留在這裡。錢謙益以柳如是之名,結合佛經中「如是我聞」一語,將獨樓命名為「我聞室」。在獨樓竣工那天,錢謙益還不忘在牆上題詩一首: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里芙蓉亦並頭;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愛情往往是戲劇性的,誰能想到五十多歲的錢謙益竟枯木逢春,愛慕比他小几十歲的柳如是呢?

在柳如是看來,這份真情是相當可貴的。

柳如是有過不少曲折的情感經歷,雖然在十間樓中過着眾星捧月般的日子,可那畢竟是金錢交易逢場作戲,肯為她真心付出的人太少太少。錢謙益雖然兩鬢斑白,但他的真情實意讓柳如是感覺到無比溫暖。

或許是因為同樣有着艱辛的經歷,體會過生活的苦澀,才會對彼此如此珍重。柳如是當即作《春日我聞室作呈牧翁》回應錢謙益的真情: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消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貴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隔年春風又綠江南岸,錢謙益已是六十歲高齡的花甲老人。不過,與柳如是確定了戀愛關係後,他的生命似乎回到了青春歲月。錢謙益每天陪着柳如是月下賞花、登山游湖,從未感到一絲疲倦。

柳如是是個簡單直接的人,她在外漂泊了這麼多年,早已疲累不堪。柳如是想要寄以餘生,陪伴錢謙益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錢謙益亦明白柳如是的心意。不過,錢謙益幾乎不會正面回應柳如是以身相許的心意,他也有自己的顧慮。

首先,兩人的年齡相差太大,這年的柳如是剛好二十四歲,老錢足足比她大了半甲子有餘。

其次,錢謙益雖曾貴為禮部侍郎,但今時今日的他卻是戴罪之身,復出無望,沒辦法給柳如是穩定的未來。

雖錢謙益一時間不能娶柳如是,卻對她無法割捨,一刻也離不開眼前的妙人。柳如是閱人無數,她自然明白錢謙益心中的顧慮。不過,這次柳如是並未果決地放棄,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柳如是十五歲那年跌落風塵,枕邊換了無數男人。從瀟灑的翩翩公子,到學富五車的經世老儒,對於柳如是來說都只是嫖客,沒有什麼分別。不論是周道登、陳子龍還是宋轅文,柳如是生命中的過客既有前朝英烈,又有國家棟樑。她見識過太多多才多金多情的年輕公子,可有幾人能做到不始亂終棄?錢謙益除了年事已高之外,有哪一點比不上他們?

才華方面,錢謙益二十八歲便高中探花,在文壇擁有首屈一指的地位;老錢在朝堂上為官多年,雖不至於擁有金山銀海,但積累下來的金錢足夠二人安享餘生。更何況,年齡大何嘗不是一種優點?錢謙益比那些年輕人更懂得生活的情趣,他對柳如是的關照是其他人不可比的。耐人尋味的是,柳如是的感情生活,從周道登這個老傢伙開始,又在錢謙益這個老傢伙這畫上句號,似乎她命中注定只能與老男人相伴終生。

見柳如是如此堅持,錢謙益還有何顧慮?

他當即拍板,迎娶柳如是過門。

雖然錢謙益被貶之後門庭冷落,但他在當時的文學圈中的地位還是無可撼動的。文人士子都說他是「文章宗伯,詩壇李杜」,連清初首屈一指的大才子黃宗羲都是他的門生。放到現在來看,錢謙益起碼是莫老一樣的大文豪。錢謙益迎娶柳如是,本已是驚世駭俗的大新聞了,偏偏他還要明媒正娶,讓柳如是成為錢門夫人。錢謙益的行為,就像是狠狠地扇了世俗禮教一個巴掌,捅了輿論的馬蜂窩。

錢謙益籌備了盛大的排場,讓柳如是風風光光地嫁給自己。錢謙益本就有賄賂上級的罪名在身,如今又辦了一場如此鋪張的婚禮,自然招致貪污腐敗之嫌疑。錢謙益的同僚紛紛奏疏,指責錢謙益無視道德倫常,有違士大夫的傳統。與錢謙益交好的友人接二連三地登門造訪,勸老錢莫要晚節不保。

大婚當天,錢謙益與柳如是登上彩船,在眾目睽睽之下拜了天地。岸邊無數義憤填膺的老百姓,連罵帶唾,就差將手裡的爛菜葉臭雞蛋丟上彩船了。老夫少妻對周遭的謾罵聲置若罔聞,全然不以為意,在少數朋友的祝福聲中喜結連理。當晚,錢謙益還寫了首甜蜜蜜的《合歡詩·忘憂別館是儂家》,見證兩人的結合:

忘憂別館是儂家。烏榜牙牆路不賒。

柳色濃於九華殿,鶯聲嬌傍七香車。

朱顏的的明朝日,錦障重重暗晚霞。

十丈芙蓉俱並蒂,為君開作合歡花。

不論外界的質疑聲和非議聲有多吵鬧,夫妻二人都渾然不覺,依舊過着他們幸福美滿的婚後生活。兩人攜手來到蘇州、揚州、杭州、金陵、黃山,在江山的勝景中留下他們的足跡。兩人的情話,至今聽來仍有「秀恩愛」之嫌。

柳如是問錢謙益最愛她哪一點,丈夫說道:「我愛的,自是你白的面,黑的發。」言下之意,柳如是身上的一切他無所不愛;

隨後,錢謙益又以同樣的問題反問柳如是,柳如是狡黠地說道:「我愛的,是你黑的面,白的發!」

誰能想到,這段濃情蜜意的話,竟是六十歲的錢謙益與二十四歲的柳如是之間傳出的。

這世上從不乏評論家,柳如是與錢謙益過得越是甜蜜,窗外的非議聲就越大。明清更迭之際,野史家格外喜歡以柳如是作為題材,大書特書。那些與這對夫妻交好的人,大多會筆下留情,寫些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更多的人,則羅織醜聞,將數不清的髒水潑在錢謙益和柳如是身上。

黃淳耀與錢謙益關係不錯,在錢謙益落魄時曾登門拜訪,被奉為座上賓。錢謙益盛情款待了黃淳耀,席間柳如是準備與黃淳耀詩簡唱和,沒想到這位經世大儒竟視柳如是為紅粉骷髏,退避三舍。

黃淳耀曾在《舟中度牧齋先生<初學集>得一百四十字敬題卷後兼寄儒館行人》這部作品裡提到「松圓邀翰墨,河東媚房攏」一語,可見,黃淳耀對柳如是有頗多偏見。黃淳耀畢竟是錢謙益的知交好友,所以,表達起來比較含蓄,其他士大夫則更加過分,他們筆下關於柳如是的情節簡直離譜,可稱得上是醜聞。

例如,筆者曾在網絡文學中見到一篇關於柳如是的風流韻事,說她在嫁給錢謙益後,每天晚上都會在小樓里與野男人苟合,養了不少年輕英俊的「面首」。一旦厭棄了,隨時更替,淘汰下來的面首直接殺掉了事。本以為這是一篇同人之作,沒想到卻是有文獻依據的,而這依據正出自柳如是的野史。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嫁給老夫的少妻有外遇雖違背道德倫常,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畢竟,老錢在一些方面「力不從心」,沒法滿足正值壯年的柳如是。不過,柳如是可不是現代人,在她所處的那個年代尚有浸豬籠的遺風,既已從良柳如是若再不檢點,恐怕很難為世所容。更何況,柳如是蓄養面首動輒殺人的情節太過離譜,她又不是武則天或北齊胡皇后,哪來的殺人不犯法的權力?

更有甚者,稱柳如是在錢謙益年邁體衰之時,將他趕出了「我聞室」,不再與老傢伙住在一起。這更是匪夷所思,此時的柳如是已是錢門的正房夫人,即便她在開妓院時賺了不少錢,可她立足社會的「名」都是錢謙益賦予的。將丈夫趕出臥房,無疑是有違婦道的,柳如是是決計不會這麼做的。

還有個說法是柳如是的相好觸犯刑律鋃鐺入獄,錢謙益生怕夫人不悅,於是便動用關係將柳如是的小情人保了出來。這些故事純屬大放厥詞,是毫無根據的空穴來風。不論輿論如何抨擊柳如是與錢謙益,他們之間的感情始終和睦,這是毋庸置疑的。唯一對他們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的,唯有江山易主的天下大勢。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北京城,朱由檢被迫吊死在煤山的老槐樹上。僅過了一個月,滿清便在吳三桂的接引下入主京師。五月十五日,恰逢甲申國變,福王朱由菘在遺臣的擁立下建立南明小朝廷,也就是弘光政權。

雖說這個政權僅存在了短短一年,但這一年卻是錢謙益、柳如是最顯榮的時期。靠着好友的幫助,錢謙益得以被弘光朝復用,官職為禮部尚書。在走馬上任時,陪在錢謙益身邊的柳如是一身戎裝,頗有慷慨報國的巾幗氣概。

當年名動秦淮河的風流名妓,如今竟成為尚書夫人,柳如是不由得感慨世事無常。來到南京的這段時間,錢謙益活躍於政壇,力主光復大明。柳如是亦發揮了交際天賦,周旋於顯貴之間,結交四方義士,替丈夫網羅人才。

然而,明室的衰落已成定局,單憑錢謙益夫妻的努力,在歷史的車輪前無疑是螳臂當車,改變不了什麼。

弘光二年五月,清軍勢不可擋地攻占了南都,將建國一年的弘光朝摧毀。柳如是目睹清軍掃蕩江南造就的人間悲劇,對清廷嗤之以鼻,她勸丈夫以死殉國,以示對朱明王朝的不二忠心。錢謙益思量再三,覺得夫人說得在理,於是便與柳如是相約來到西湖自盡。

一如兩人相識那天,錢謙益和柳如是泛舟西湖,在清冷的月光下劃到湖心。柳如是從食盒中取出幾碟精緻的菜餚,還有一壺陳年佳釀,為丈夫和自己倒滿酒杯,隨後說道:「能與夫君相遇相識相知,已是幾千年修來的緣分;今夜能與夫君死在一起,也是一種福氣。」

看見眼前的佳人,錢謙益淚眼朦朧,端起酒杯說出那句:「來世再作夫妻」後,準備迎接自己的宿命。

柳如是站起身來,要與錢謙益一塊攜手投湖,誰知一縷涼風襲來,竟讓錢謙益打了一個寒顫。

錢謙益把手伸向湖水,試探了一番後說道:「夫人,這湖水太涼了,我們等到水暖一些再來吧。」

柳如是這才知道,錢謙益捨不得這大千世界,早已後悔與自己同來西湖。她雖然心中憤慨,卻不知該如何勸丈夫,只能緊緊地抱着他,在船上依偎到天亮。

丈夫不是那種肯為國效死的大英雄,柳如是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既然捨不得這花花世界,那便一同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吧,只要不仕清,總算不愧對前朝。

然而,錢謙益才答應沒多久,柳如是便聽小廝說他翌日便要迎接清軍入城。

柳如是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的意中人竟是這般軟骨頭,感慨萬千的她一人來到後院的荷塘,準備投湖以喚醒這個陷入迷途的錢謙益。沒想到,錢謙益在柳如是即將投湖時趕來,將她牢牢抱住。

他不捨得死,更不捨得讓柳如是死。

錢謙益委託家人將柳如是照料好,一個人走出錢府,迎清軍入主南京。

沒過幾天,柳如是便發現丈夫竟將前額的頭髮剃光了,還把腦後的頭髮紮成了辮子。柳如是這才意識到,錢謙益非但要苟活,還要活出個榮華富貴。

柳如是指着錢謙益光禿禿的腦門氣得說不出話,可錢謙益卻已下定決心。錢謙益已做好準備迎接清廷的延攬,「管這江山是朱家的還是愛新覺羅家的,我的目的就是當官」。

之後,錢謙益打着「為前朝修史」的旗號,領了禮部侍郎兼秘書院學士一職,中秋過後便要前往京城入職。分別之前,錢謙益與夫人同游西湖。一個躊躇滿志,一個悲痛欲絕。

自錢謙益與柳如是相識以來,第一次相顧無言。整個晚上,柳如是都在悶悶地飲酒,錢謙益也不知該如何勸夫人,於是,便陪着她喝酒。

酒過三巡,柳如是盯着湖心的映月,喃喃道:

素瑟清樽迥不愁,花樓雲霧似妝樓。

夫君本志期安槳,賤妾寧辭學歸舟。

燭下鳥籠看拂枕,鳳前鸚鵝喚梳頭。

可憐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簫向碧流。

柳如是想用往日的甜蜜喚回錢謙益,可錢謙益已被名利沖昏頭腦,怎會如此輕易地回心轉意?因此,這一次的離別酒,讓柳如是倍感苦澀。

錢謙益用自己的晚節作為籌碼,一心想要博得功名利祿。在他的期盼里,清廷起碼能安排個宰相之類的職務給他噹噹。誰知,滿清統治者亦知非我族類的道理,只是給了他禮部侍郎的閒職養老。

對於多爾袞來說,錢謙益歸降這件事很重要,但錢謙益本人卻並不重要。這位前朝遺臣,是曾經的東林黨魁,只要他肯「棄明投清」,自然會帶動更多的前朝遺臣。至於錢謙益的個人能力再突出,他只是老骨頭一把,沒法給朝廷做太多實事。

況且錢謙益終究是個漢人,愛新覺羅氏又怎會將實權交到他的手裡呢?

一步錯步步錯,自錢謙益開城迎清的那一刻,他已輸掉了這場牌局。錢謙益入朝後飽受八旗貴族冷眼,這才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滿人教化遺民的招牌罷了。柳如是每個月都會寄來家書,勸他急流勇退,早日回鄉隱居。錢謙益對清廷心灰意懶,終於決定歸隱田園。

錢謙益唯一的價值已被清廷榨乾,再留他在朝中吃空餉徒然無功。因此,當錢謙益向朝廷提出辭官申請時,立即得到多爾袞的應允。就這樣,錢謙益在清廷當了半年的禮部侍郎,隨後便灰溜溜地退休了,從這以後再沒有復出。

西湖之畔,錢謙益與柳如是再次過上了面朝西湖春暖花開的日子。

兩年以後,柳如是為錢謙益誕下一女。老來得女的錢謙益感慨上蒼待他不薄,更醉心于田園牧歌般的晚年生活。錢謙益辭官之後,便兩耳不聞窗外事,平時與愛妻吟詩作對,消遣時光。

不過,柳如是卻向來關心家國大事,她思念故國,所以,她一直在關注全國各地的反清事業。不論是魯王、唐王還是桂王,只要是反清的前朝勢力,柳如是都對他們抱有期許,希望這些人能趕走侵略者光復河山。

錢謙益辭官以後,抗清志士黃毓祺來到常熟,找上了老朋友錢謙益。錢謙益夫妻盛情款待了黃毓祺,與他聊起了外界的戰事。說起自己投效滿清一事時,錢謙益不由得喟嘆道:「我錢謙益生於九州大地,讀了先人傳下來的聖賢書,蒙受先帝的大恩大德,卻一着不慎晚節不保,真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聽了錢謙益的這番懺悔,柳如是和黃毓祺都不由得愣住了,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勸慰錢謙益,畢竟,他的悔恨已是既成事實。黃毓祺話鋒一轉,又說起松江陳子龍揭竿而起一事,遺憾的是年初陳子龍遭到批捕身陷囹圄,在押解北上的過程中投湖自盡,其屍首仍被拖到京城斬戮,慘不忍睹。

說完這件事後,黃毓祺向錢謙益說道:「我已籠絡了一支抗清志士,隨時準備舉兵反清,只是現下軍隊缺乏糧餉,希望好友錢謙益能出錢資助。」錢謙益還沒有表態,柳如是立即表示願意出錢資助黃毓祺起義。原來,當聽到陳子龍舉事時,柳如是便感慨萬千,自己當年果然沒看走眼,相中了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所以,不論錢謙益做何感想,她都要出這筆錢。

黃毓祺在錢謙益處拿到了充足的銀兩後,立即籌辦軍備糧食,於舟山發動了起義。事後清廷追究下來,案子查到錢謙益的頭上,常熟地方官將錢謙益逮捕入獄。錢謙益被捲入反案中,臥病在床的柳如是掙扎着爬下病床,前往總督府求情。

在柳如是的安排下,錢謙益聯絡了大量抗清志士,倘若他這一去不復返,那麼,夫婦二人的抗清事業將付諸東流。柳如是拖着病體來到衙門,請求代替丈夫赴死,或從夫而死。總督感念柳如是的苦心,又沒有查到錢謙益謀反的證據,於是便將其無罪釋放了。

錢謙益重獲自由後,對柳如是愈發敬重。錢謙益明白,夫人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替自己洗刷當年降清之恥。從這以後,錢謙益便投身反清事業中,夫婦二人資助了不少志士。次年,錢謙益又被捲入到淄川謝升的案子中,被押解到京城。

錢家人生怕遭受牽連,竟無人敢為錢謙益出頭。只有柳如是不顧安危,帶着一個小包袱隨行,照料被押解的錢謙益。柳如是在京城雖無門路,但她為妓多年卻有不少積蓄。據說,柳如是用三十萬金疏通關節,買回了錢謙益的性命。

第二次遭遇生死之劫,錢謙益卻變得勇敢了起來,與夫人激流勇進,與鄭成功、張名振、張煌言都保持着聯繫,支持他們的抗清事業。柳如是是如何幫助錢謙益支持抗清活動的,正史中自然不會對此大書特書,野史中的記載亦不多。

畢竟,這類故事已觸犯了清廷的敏感神經,屬犯了新朝大忌的政治問題,沒幾個人敢頂風作案。

更何況,大多此類故事都在清朝的文字獄事件中遺失了,留下來的只有一鱗半爪而已。

若柳如是死在錢謙益之前,那麼,她的人生或可脫離悲劇。

錢謙益雖大節有虧,但對柳如是絕不含糊。有錢謙益在,柳如是便是地位與正房陳夫人等同的柳夫人,沒人敢欺辱於她。可錢謙益一死,柳如是的家庭地位便急轉直下。清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1664年6月17日),錢謙益八十三歲高齡去世,葬於虞山南麓。

柳如是嫁入錢府時,錢謙益的元配陳夫人尚在,不過被明媒正娶過門的柳如是並非小妾,她的地位絕不比正房低。錢謙益將府上的財政大權交託給柳如是,讓她管理進項和支出。夫妻二人致力於反清復明,且兩人婚前都有不菲的積蓄,自然不會對這些身外之物掛懷。可在錢家人眼中,柳如是無疑是來霸占錢氏祖產的。

錢謙益活着的時候,柳如是的地位無可動搖,但在錢謙益死後他們便站出來欺負柳如是孤女寡母,與她爭奪財產。其實,在錢謙益過世以後,柳如是便覺得世間了無生趣,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族人的刁難,只讓她覺得更加厭棄這個世界。錢謙益與自己致力於復國的事業上,將精力全都投注於國家,可族人卻目光短淺只想着眼前的小家,這是何等的悲哀?此時,柳如是已做好了為錢謙益殉情的準備。

不過,她並不打算放過這些貪圖富貴的族人。

柳如是邀請了族中有威望的叔伯長輩,以及有繼承權的長門長孫,置辦了幾桌豐盛的酒席召開族會。錢家的男丁全部到場,大家都在等待柳如是分配家產。

柳如是穿着一身白衣,靜靜地站在眾人面前。她仍美若天仙,歲月沒能在她的臉上留下絲毫痕跡。她剛一露面,就以雍容的氣質震懾得全場鴉雀無聲。柳如是目光掃過眾人,不由得覺得一陣噁心,但她還是保持着基本的禮數,安排眾人落座。

柳如是吩咐小廝端上熱酒熱菜,告訴眾人賬本就在自己的臥房裡,這就拿出來給大家分賬。眾人得意洋洋,見平日裡高高在上的主母不過如此,今日之後每人都能分得一筆巨額財富,想到此處老少爺們端起酒杯推杯換盞,大吃二喝起來。

柳如是最後看了一眼無可救藥的族人,轉身回房。在臥房中,柳如是將一封早已準備好的書信交給老僕,讓他將書信帶到衙門交給知府大人。僕人忠心耿耿,立即帶着書信出了門,將信件呈遞給知府。

知府打開書信一看,只見上面寫着十六個大字:「夫君新喪,族人群哄,爭分家產,迫死主母!」

知府心道不妙,連忙與官差一併來到錢府。

在柳如是的臥房中,眾人見到了懸樑自盡的柳如是。

在她留給女兒的遺書中寫道:「我來汝家二十五年,從不曾受人之氣,今竟當面凌辱。我不得不死,但我死之後,汝事兄嫂,如事父母。我之冤讎,汝當同哥哥出頭露面,拜求汝父相知。我訴陰司,汝父決不輕放一人。」

柳如是所面臨的處境,一如當年她被陳子龍的元配欺壓。同樣是受族人壓迫,此時的柳如是卻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未經世事的少女。她巧妙地藉助了她一向鄙視的封建禮教,倒戈一擊制服了那些欺壓她的敵人。

最終,知府以迫害主母之罪,將所有參與分家的族人進行定罪,完成了柳如是的遺願。

單以氣節和對傳統封建社會的牴觸而言,柳如是在「秦淮八艷」中相當突出。不過,突出往往代表着寂寞,正因為柳如是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所以,肯為她謳歌的文人少之又少。李香君有《桃花扇》,陳圓圓有《圓圓曲》,可極少有人願意為柳如是寫些為什麼。幸好三百年後陳寅恪肯為她著三卷別傳,填補了空白。

時至今日,秦淮河上已不見青樓畫舫,但這些名妓的故事卻始終流淌在河水之中。有些人在世上活了百年,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有些人卻能在史書中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柳如是就是這樣,她明明是出身濁塵的紅倌,卻活出一副清風傲骨......

這樣的女人着實令人難以忘卻。

柳如是墓址位於常熟虞山錦峰拂水岩下花園浜,錢謙益牧齋墓西邊,墓碑刻有"河東君之墓"五字。自康熙三年歸葬,清嘉慶時常熟知縣陳文述曾經重修墓墩。於抗戰初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兩遭盜掘,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至今保存完好。

此外,柳如是雖然作為傳統社會一介女子,卻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這一點也正是她最值得稱讚之處。在與其往來的名士中,張溥、陳子龍、李存我均是有錚錚風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與他們縱論天下興亡。在盛澤時,柳如是曾對張溥說道:

「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亂禦侮,應如謝東山運籌卻敵,不可如陶靖節亮節高風。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8 17:07:15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3-10-01 12:10:01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