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乖乖女:我想逃離我的家,絕不犯我媽犯的錯……

情感導師 841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 ||

每期對話一位家長關於家庭教育的種種經驗與教訓反思與改變

「少年大不同」視頻號直播(文末有詳情)

學霸乖乖女:我想逃離我的家,絕不犯我媽犯的錯……

《把孩子養「親」了,再來談教育》

歡迎預約收看

文/ 陳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 創始人

林子給我發消息說,她想「講述一個在父母的高壓和情感勒索下成長、抑鬱、找尋自我的女孩的心聲,她又如何當一名母親」。

連續5年的心理諮詢,讓她把過往的經歷看得格外明晰。這個名校畢業的學霸乖乖女,生出一個執念:我自己受過的苦,我不想讓孩子再受一回!

我心想,那個過程必定是要脫一層殼的。

「如果能有家長從我的經歷中得到一點點啟發,去好好接納身邊的孩子,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也許社會上日後就少一個像我這樣抑鬱好幾年幹不了什麼事情的人。」這是她參與「家長回聲」主動發聲的初衷,我分外感動……

家長回聲 No.11

林子/媽媽/孩子6年級/北京

01

林子:我長大的過程可能有幾度創傷,第一度創傷是我一歲就離開了媽媽。

媽媽在鎮上工作,我在市里跟着爺爺奶奶生活,他們給了我很多的愛,但是我學過心理學,後來知道這種早期的母嬰分離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換一個天性沒有那麼敏感的孩子,這些可能都不是事兒,但對於我來說都是事兒,有很多的創傷。

陳瑜:什麼創傷?

林子:安全感不足。

我小時候跟奶奶睡,奶奶每天一大早就去買菜。早上起來,只要發現被窩是空的,我就會哭,每次毫無例外,我會到菜市場去找奶奶。

日後等到談戀愛,我經常會問對方那些女人常問的那些問題:你愛我嗎?你還愛我嗎?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安全感缺失得很嚴重。

9歲左右,我媽媽調動工作回到市里。但她對我是一種鉗制的狀態,她是一個沒有能力看到孩子的人,不懂得怎麼去愛孩子,在生活上對自己、對我的照顧也不周到。我清楚地記得青春期女生的第一件背心,是我同學帶我去買的,我媽媽在這些方面看不到我的需求,更談不上滿足需求。

我認為的好媽媽是一個適度的媽媽,不要密不透風地照顧孩子,但是當孩子需要支持時,給予適當的支持——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但我媽媽是相反的,我感覺她自己沒有長大,所以她需要我為她的情緒去負責任,您懂嗎?就是說當她不開心的時候,她會跟我說,是因為我幹了什麼弄得她不開心了。

我一直是一個很乖的孩子,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非常照顧媽媽的情緒。當媽媽不開心時,我會不斷告訴她「媽媽,我愛你」,用種種方式去討好媽媽。

陳瑜:媽媽通常會因為什麼事情情緒波動?

林子:我媽媽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幼年喪父,家庭成分不好,所以老被別人說她是地主女兒之類的,家庭背景導致她自己也是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人。

而他們那一代人可能不像我們有一點意識,說我有這個問題,我就要去成長自己,讓內心的小女孩長大。媽媽沒有,她的小女孩一直都會出來,一直都處在一種不安中。

再加上我小時候,她跟我爸的感情不是很好,因為我爸之前是海員,後來又跑運輸,常年不怎麼在家。但是他回來也不會陪我們,而是去跟他的朋友們吃喝玩樂,所以媽媽長期沒有丈夫陪伴。

他們碰面就吵,雞飛狗跳,反正在我的印象里,幾乎沒有過和諧的時候。要不就是冷暴力,真的有可能兩個人半年不說話。

所以媽媽就會說:「我是指望不上你爸爸了,你要給我好好爭氣,以後媽媽是要跟着你的。」我就想我必須要為媽媽負責,媽媽都指望我了,我要好好爭氣,以後給媽媽一個幸福的生活。

02

林子:再說到爸爸,我非常怕他,他雖然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家,但是他的意志密不透風地滲透在這個家裡。

我怕我爸怕到我在二樓看見爸爸的車回來,就馬上跑到三樓自己的房間躲起來,不想跟他見面。吃飯的時候,只要爸爸在,我就會很快吃完,不想跟他有任何交流,因為他會問,語文懂了嗎?我說懂了,數學懂了嗎?懂了,化學懂了嗎?懂了……很機械化,只關注成績好不好,不關心你別的。

我更怕他情緒有什麼不對勁,每次一看到他臉色可能有點陰沉,我就開始哭了,像條件反射一樣。

陳瑜:很多孩子因為嫌煩,躲着父母,避免過多交流,但是你對爸爸有「恐懼」,你害怕的是什麼?

林子:害怕的是他經常威脅我,他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其實我爸爸很少打我,我為什麼這麼恐懼?我覺得這種恐懼在於你把握不好他的規則,他是一個沒有規則的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生氣了。

有一次,奶奶幫媽媽買了東西,媽媽讓我把錢還給奶奶。我去還錢,開了個玩笑說:「奶奶,你把這錢給我,讓我去買糖吃吧。」奶奶就說:「可以,沒有問題。」我爸爸突然在旁邊大吼一聲:「信不信我打死你!」很可怕!

我跟您描述前面的這一幕時,您會不會也覺得很美好,就是一個小孫女在向奶奶撒嬌,然後奶奶也滿足了她想要索愛的需求,但是後面的不和諧聲音一下就響起來了,而這樣的事情在我和他的交流里是比比皆是的。

陳瑜:爸爸在你眼裡有些不可預期。如果他僅僅對你的學業成績有要求,你就做好你的,但是他發火的點經常讓你覺得不可琢磨,所以你就一直會有恐懼感。

林子:對,你搞不清楚他什麼時候會發火。可能同樣做一件事,他今天心情好,你是被允許的,但如果他今天心情不好,他就會威脅要揍死你。

另外,他很少流露出父親對女兒的寵愛,幾乎沒有過,在我的眼裡,他只有要求。

從小到大,在我所在的學校,我都是學霸級的人物,班級考完試,只問第二名是誰,因為我幾乎總是第一名,已經到這種地步。但是,我得到的肯定非常少,爸爸經常都說「不要驕傲,再接再厲」,沒有那種由衷地欣賞說,「我女兒真棒」,沒有。

更多的可能,就是你這方面做得好了,他會挑你別的毛病。比如我小學五年級開始長胖,爸爸就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你看你的腿,都已經粗得跟大象腿一樣了」,把我跟左鄰右舍的孩子比較,「你看哪個孩子像你這麼胖的」……這些種種都會造成我沒有安全感。

其實,我先生以前揍孩子的次數比我爸爸揍我的次數要多多了,但是女兒依然不怕他,原因在於他不發火的時候,是非常寵我女兒的。女兒要求爸爸給她塗指甲油,還要在指甲上畫畫,她爸爸會幫她去做,滿足一個小女孩愛美的心理。

但我爸爸都沒有。我小時候有一次去鄰居家,她們有指甲油,我就好奇塗了一點,回家被我爸爸罵得跟狗似的,而且他拿起刀就刮我指甲。

但是這事,事前沒有規約,如果你事先給我規約好,說不能做,做了以後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ok,我知道這個底。但他的問題在於,他所有情緒全都在他心裡流動,你對他是沒有把控的。

他為什麼今天生氣,明天不生氣,後天又生氣?不知道。而且有時候你問他,爸爸這個事情我能做嗎?他不回復,不說話。等我按照自認為可以做的去做了,後來卻發現這事是不被允許的,他會很生氣。

陳瑜:所以對你來說,一邊是沒有長大的媽媽,一邊是喜怒無常的爸爸,都在強化你的不安全感。

林子:對。我的職業是以寫東西為生,我經常會出現拖稿的情況,我很清楚地知道,有時候我剛開始寫一點,我內化的父母就會出來指責我:「你都寫的什麼啊!這麼爛,別寫了!」我就會無法面對這種感覺,會逃離,三心二意地去做別的事情,就開始無限地拖。

這種情況都跟這些是有關係的,所以我也在很艱難地去面對,去慢慢想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慢慢去包容自己、接納自己,慢慢地不去指責自己。

03

陳瑜:這麼說來,青少年階段,你有焦慮和抑鬱嗎?

林子: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是有的,但是因為那時候我有一個動力:我覺得家庭太無望了,絕望了,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我想逃離這個家!

我成績好,我知道可以通過考學離開這個家,可能這個動力給我兜了底。現在分析起來,那時候可能是覺得我不能讓自己垮掉,那口氣要一直撐下去,我要考學、考學、考學,要自己變得很強大,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去hold住,因為他們指望不上。

當然這種考學,一方面是因為我想離開家,另外一方面確實也是承接了爸爸對我的期待。

其實爸爸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因為時代的原因沒有上成學,他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一直告訴我「你要出人頭地」。所以我也認為自己要為他爭氣,不能讓別人看不起,而且我從小到大確實也是爸爸媽媽能夠拿得出手去跟他們的朋友炫耀的一個人。

小學的時候,我可能就有點抑鬱傾向,四年級,頭疼了整整一年。當時我剛好訂了一本雜誌,有一個人寫他頭疼,去檢查發現是腦瘤,後來死掉了。我也不知道那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但是看完以後就特別害怕,我覺得完了,我也一定是得腦瘤了,很快就會死掉。

但是我在這麼絕望的情況下,都沒有跟任何人說,就自己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我也不敢跟媽媽說,因為在我眼裡媽媽是一個很脆弱的人。

陳瑜:四年級頭疼有什麼緣由嗎?

林子:那一年可能就是因為媽媽工作調動回來了,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好像跟以前的生活道別了。

我以前一直跟奶奶住,但當時三峽移民來我們這兒,房租漲得厲害,爸爸媽媽覺得有利可圖,決定把我們家的房子租出去給別人,然後讓奶奶離開我們家。

過程不太愉快,爺爺奶奶的東西就直接被扔到旁邊叔叔家去了。那時候我就開始慢慢對抗,其實我一直都挺乖的,但是因為觸及到我爺爺奶奶了,所以不能忍受。

那一年我沒有怎麼跟媽媽說話,基本屬於零交流,吃飯也不說話,菜都不吃,扒幾口飯就走了。

後來房子租出去後,家裡的兩隻大狗也養不了了,被送回了農村。

陳瑜:對你來說,那段時間很親的家人和夥伴都從你的生活當中或局部或徹底消失了。

林子:對,那兩隻狗被送走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它們。

我都沒有送它們,在我三樓的房間窗戶看着它們被運走。我在小黑板上寫(哽咽):如果你們遇到什麼事情,就託夢告訴我,我就會去救你們!

像您說的,很多生命中很重要的,就這樣子離開了,而且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陳瑜:你有沒有跟爸爸媽媽溝通或表達過,希望他們有一些改變,做過這方面的努力嗎?

林子:沒有,我當時做過的最大的努力是,爸爸媽媽把房子租給別人以後,就說要去朋友家住,朋友家離奶奶很遠。我就說我絕不離開,哪怕只是在奶奶的小間裡頭給我支一個床,我也要留在這兒!

後來媽媽沒有辦法,在鄰居家租個房子,離奶奶沒有那麼遠了。這已經是我做過的最大的努力了。

04

陳瑜:你之前發給我消息,說你小時候很壓抑,但是生了孩子之後變得叛逆了,這怎麼理解?

林子:生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提議讓我回家生,承諾會把我照顧得很好,我接受了。我每次還是會對爸爸媽媽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那種對愛的渴求,又重新讓我對他們燃起希望,去幻想我跟他們的關係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我在家看了很多育兒書,印象最深的是這句話:Listen to the baby and watch the baby。我接受了這種思想,在孩子餵奶、把尿、回應孩子哭鬧方面,我希望能夠遵循孩子正常的生長規律來跟她互動。

可是爸爸媽媽不贊同我的育兒方法,爸爸甚至一句話就給我頂回來,「我看你是看書把腦袋看壞了」,我就不知道說什麼了。當年是你要求我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是你告訴我要讀書,而現在你告訴我說,我讀書把腦袋讀壞了,你要我怎麼去自處?你是要我精神分裂還是怎麼樣?

陳瑜:以前一直是乖孩子,那個時候哪兒來的勇氣和力量說,我現在不聽他們的了?

林子:我的力量來源於我的執念,我不希望孩子過我曾經過過的生活,我自己受過的苦,我不想讓孩子再受一回!

您知道嗎,我月子裡頭跟我爸爸打架,是真的打架!那時候我媽媽在幫別人照顧一個小女孩。那天已經很晚了,因為那個小女孩尿了褲子,我爸就一直凶她,還威脅她要把她趕回家,孩子一直在哭。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感覺孩子好可憐,就像我小時候一樣,那麼孤立無援,我有代入感。我就抱着孩子從二樓下去了,跟我爸說:「不要趕她出去了,這麼晚了,你把她趕出去的話,她挺害怕的,你不要這樣子。」

我爸當時就火冒三丈,用那種分貝很高的聲音說:「這是我的事情,和你有什麼關係?你別管!」

當時我就崩了,就瘋掉了,都沒顧及到我說話聲音太大可能會嚇着我的孩子,我說:「我已經受夠你了!這麼多年我已經受夠了!」歇斯底里地發泄出我對他的不滿後來我說:「我給你跪下,你不要這樣對這個孩子,我給你跪下了!」

自從那件事情之後,我在月子裡每天都在哭,但我依然在給孩子餵奶,我覺得我的力量可能就來源於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過我以前過的生活,這是我的動力。

05

林子:我選擇給我孩子自由,因為我認為那樣的人生才是值得過的;被爸爸媽媽安排好的,告訴你要做什麼事情才是對的,這樣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大家都說以後一半孩子要進職高,我覺得ok,我女兒6年級,是一個很厲害的廚子,美食做得非常好。今年寒假,她就靠賣她自己做的吃的,掙了2000塊錢。

她不但有這方面的才能,她還有商業頭腦,讓我幫她拉群,把我認識的人拉進來,她當群主。所有的點子,包括菜譜的設計,如何定價,菜怎麼做,都是她自己搞。

陳瑜:她賣自己做的菜,你朋友付款,她快遞過去?

林子:我們是個部隊大院,鄰居挺多的,她就在群里髮菜譜。鄰居們如果要訂什麼的話,就提前一天告訴她,然後她就會採買食材,第二天按時交貨,鄰居們上門來拿。

陳瑜:真有意思!你女兒怎麼會學得一手好廚藝的呢?

林子:我可以給您念一下她最近寫的一篇文章,您就大概知道了。作文題目叫《拿手好戲》:

有的人會跳舞,有的人會畫畫,有的人學習好,有的人會變魔術……當他們在翩翩起舞、當他們用手指在琴弦上創造美妙的音符時,我忙於在廚房烹飪各種美食,把油鍋里冒出的滋啦滋啦的聲音當做美妙的音符,翻炒食材時的動作,也像在跳一曲華麗的探戈一樣。

沒錯,我的拿手好戲就是做飯。

3歲的時候,我第一次拿起菜刀切了兩個西紅柿,雖然媽媽在旁邊看得心驚膽戰,但她並沒有阻攔我;

4歲的時候,一次周末爸爸媽媽懶得熱飯,我自告奮勇來幫忙。我覺得鍋里的粥太少了,就自作主張加了點米進去,沒想到最後出來的是生熟夾雜的粥。爸爸媽媽笑得不得了,卻也沒有責怪我;

5歲的時候,每到周末爸爸媽媽都會睡懶覺,我起來以後沒事幹,就給他們做蛋餅作為早餐。所以我覺得我做飯的本領,是被我那對很懶的爸爸媽媽練出來的。

陳瑜:寫太好了!

林子:去年疫情襲來,爸爸特別忙碌,媽媽也不做飯,我就這樣被迫成了大廚。

那段時間,我看的最多的軟件就是「下廚房」,每天對着媽媽靈魂拷問:「你覺得會好吃嗎?」

居家學習的時候,我學會了做炸雞翅、雞米花、紅糖發糕等拿手好菜。寒假的時候,我更是在家裡開了一個美食廚房,我賣美食還掙了2000多塊錢。

媽媽的朋友們知道這事後,都誇我有商業頭腦,但我想把掙來的錢攢起來,幫助需要的人,能用拿手好戲掙錢幫助別人也是很快樂的事情。

陳瑜:太好了!

06

陳瑜:她在燒菜、賣菜這件事上,花多少時間?

林子:寒假的時候基本上都在做這些事情,如果訂單很多,這一天都在忙。

陳瑜:很多家長會想,寒假是彎道超車的時間,要去補課,要去刷題,你看着孩子忙着接訂單,內心會有一點點焦灼嗎?

林子:我沒有,可能因為她三、四年級的時候,成績全面不好,我已經焦慮過一輪了。

因為我是一個從小被比較長大的人,所以我承認我也有比較的想法。剛開始肯定會把她跟班上好成績的同學比,後來慢慢接受說,好成績的同學我們是比不了了,那就跟她的閨蜜比,跟她商量說:「你閨蜜現在也開始上輔導班了,你要不要也去上,把成績提上去?」

她真的是一個非常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她是這麼說的:「我不想上,如果我沒有動力去上,你給我交錢,我去上這個課的時候,肯定也不會好好聽的,你的錢其實也就是浪費掉了。如果你覺得這樣ok的話,你可以逼我去上,你可以交錢,沒有關係。」

然後我一想,我的錢也是辛苦掙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那還是不要了。

她四年級的時候,我跟她說:「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在努力去想小升初的事情了,基本上開始發力了。你要上不了xx中學,怎麼辦?你可能就上不了高中了,然後上不了高中,可能就上不了大學了。」

她爸爸畢竟也是個博士,不能自己的女兒連個大學都沒有上,只是這麼淳樸的思想,倒也從來沒有要求過孩子以後一定要上清北之類的。

但我女兒說了一番話,我覺得其實挺有道理的,她說:「媽媽,我不補課,不等於我一定上不了xx中;即使我上了xx中,也不等於我一定能上重點高中;即使我上了重點高中,我也不一定能上大學;即使很多人上了大學又怎樣?其實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路的。

我覺得她說的是對的,所以我願意接納她,我也會焦慮,但是我還是傾向於尊重她。我是媽媽的角色,我認為我是要站穩的,我不能讓我自己成為一個孩子,讓她來照顧我,我不能容許自己再犯我媽媽的錯誤。

陳瑜:女兒三四年級就能這麼獨立思考,很有自己想法,你覺得是怎麼形成的?

林子:一方面,的確我們給了她很大的空間,經常帶她到處去玩。雖然我們家一直到現在都捉襟見肘,但是我願意花這個錢帶她到處去看看,所以她見識可能會比別的孩子要多一些。

還有我想明白一件事:你不要去要求孩子,只要你自己做得好,孩子自然差不到哪兒去。就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不刷手機的,我不抑鬱的時候,是很愛學習的。我學了4門語言,周一到周五晚上11點,都會準時上外教課,去跟老師交流。

現在發覺我女兒也逐漸喜歡看書了,她也會跟我討論這個問題,說她朋友的媽媽為了培養朋友看書,每天還給布置閱讀理解。女兒就說:「你看她爸爸每天回家玩手機,這樣要求孩子看書,怎麼可能?而且給她布置閱讀理解那些,反而導致孩子更不愛看書了。」

然後她說到她自己,就很驕傲:「媽媽,你看我就不一樣了,我在家看見你老在看書,所以我想刷手機的時候,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我就想着說,我也看會兒書,沒想到慢慢的,我也挺喜歡看書的了。」

陳瑜:你做得特別好!在你的描述中,女兒成績不是特別出色,但老師又很在意成績。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的自信心有受到打擊嗎?

林子:我覺得她還好。

以前我也威脅過她,焦慮起來我也揍她、也罵她,這點我都願意承認,有時候也會說:「你成績這麼不好,老師就不喜歡你了。」

她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媽媽,老師不喜歡我,我自己喜歡我自己就行了,我沒有必要讓老師喜歡。」當然,她這句話也有可能就是倔,但是我覺得這句話她說給自己聽,是有力量的。

她五年級時的數學老師很好,非常寬容。我跟老師去溝通,孩子數學不好,我問老師:「您說這個孩子有的知識點理解不了,是不是這孩子笨?」我承認我有貶低自己討好老師的意味。

老師就說:「我不這麼認為,xx媽媽,你是不能這麼說孩子的,我從來不認為哪個孩子是笨的。在我心裡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有的孩子可能數學好一點,有的孩子可能做手工比較厲害……孩子可能現在知識點理解不了,沒準以後能夠開竅,對吧?」

她最後說到一點,我們將人生的軸線拉長,你會發覺出了社會以後,數學不好,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我覺得挺有道理的。

陳瑜:如果有一天,孩子跟你說,「媽媽,我太喜歡烹飪了,我就想去讀職高學烹飪」,對你和你先生來說,能接受嗎?

林子:我接受。我很喜歡一本書叫《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作者在美國上人類學的時候,突然就退學去學了烹飪。我覺得挺好的,沒什麼不好。

她爸爸可能原來不太接受,今年有一些轉變。暑假裡,女兒跟着一個老師學雕塑,每天很開心,老師很欣賞這些孩子,也能讓孩子沉浸在工作的樂趣裡頭。

他爸爸現在思想上有些鬆動,他自己在農村長大,認為只有考學才能擺脫祖祖輩輩當農民的命運,但現在他會說,能有一個老師這麼欣賞自己的孩子,能讓孩子這麼快樂,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感恩節那天一大早,我撒嬌耍萌說,「今天感恩節,快感恩一下」,他說了一句,「感恩你給我生了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

其實我挺感慨的,因為以前他可能說我們家孩子很可愛、很漂亮,在我印象裡頭,他沒有用「優秀」形容過她。如果完全用成績和排名來衡量這個孩子的話,她遠遠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優秀,但是從獨立的生活能力以及她為人處事、情商、和同學交往的能力,她是優秀的。

07

陳瑜:你剛才提到前幾年自己得了抑鬱症,是怎麼觸發的?

林子:一方面是之前公司的老闆總罵人,每次罵我,我就特別害怕,有點像被爸爸罵的那種感覺。

另一方面我奶奶去世了,就感覺我生命缺了一塊,因為我跟我奶奶感情太好了。

然後還有我孩子沒有上過幼小銜接,一年級的時候,每次課堂作業,老師都會讓全對的小朋友站到講台上,拍個照發群裡頭,我們家孩子永遠都沒有出現在照片裡。

我心裡也會不平衡,她爸爸也會覺得很丟臉,然後開始否定我,「你的教育都是失敗的」。他可能只是在發泄他的情緒,但是我接收到的信息是說你在否定我。哪怕別人給我一個建議,我都認為你在否定我,這是我的問題。

那個時候所有這些東西排山倒海來了,所有的都是對我的否定,我就開始否定自己,覺得我一無是處,什麼都不行,我就是一個很失敗的人,徹頭徹尾的失敗,所以我開始抑鬱。

我以前認為自己是個很厲害的人,我甚至要求自己寫的稿要到別人不能修改的地步,您覺得可能嗎?

陳瑜:不可能。

林子:對,這個就有點類似於我跟我爸爸交往,雖然我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生氣,但是我想讓自己達到不要讓他生氣的地步。

寫稿件也是一樣,我並不知道客戶的標準是什麼,但是我希望我能契合他的標準,我希望我交出去的稿子就是不要改,我一看到客戶要求我改的時候,我就崩潰了,我對自己太嚴苛了。

我覺得其實抑鬱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也理解了抑鬱的含義,我開始接受自己的無能,我可以不行。

剛開始是我不行,就全然否定自己,我甚至覺得我這麼糟糕的人不配來當這個孩子的媽媽,甚至覺得像我這樣的人不如死掉算了,我有過自殺的想法,但是沒有過自殺的行動。

但後面就慢慢地允許自己不行,反正也這樣了,還能糟糕到哪裡去,可能兩個月裡頭什麼都幹不了,那就這樣。我覺得這反而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鬆動。

陳瑜:你現在算從抑鬱的狀態里走出來了嗎?

林子:9月份我爺爺去世後,我回了趟家,想起很多小時候的事情。然後我就對自己說,雖然爸爸媽媽可能不太給力,但是我也是個得到了很多愛的孩子,奶奶、爺爺、叔叔他們對我的愛。其實爸爸媽媽也給了我很多的愛,只不過他們給我的愛不是我想要的方式。

後來,我換了現在這份工作,相對來說環境比較寬鬆,讓我覺得還挺好的。

我心理諮詢做了5年了,直到今年才開始對諮詢師表達不滿。一個朋友說:「說明你在原生家庭是個多麼乖的孩子啊!」這一點好像突然促使我有了很大的進展,我不用討好別人,如果你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可以不喜歡你,我也不用認為是我不夠好,我配不上你。

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後,就豁然了,一下就解脫了,現在很多問題就突然想明白了。自己沒有那麼焦慮,是因為我認為很多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它只是一個存在,不是我必須要去解決的。

陳瑜:很多人在自己原生家庭里遭受了傷害,就會陷在裡邊,後來自己做了母親,非常沒有力量,不懂得如何愛孩子,而改變又非常難,就在這個死循環里。

你能看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同時又能掙脫這種影響,在自己做母親的時候,自我改變和成長,去盡力達成你理想的狀態。我覺得有很多值得其他媽媽學習的東西。

林子:我認為你要有力量,還是基於你的能力。如果你要尋求爸爸媽媽的幫助,不管是經濟上的幫助,還是帶孩子的幫助,那麼你父母要控制你,就該受;如果你有能力全然獨立的話,你就有不受他們控制的權利。

我上了大學以後,我基本上沒有接受過父母給的一分錢,反而是資助我爸爸媽媽蓋房子。在經濟上我是獨立的,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之前想跟過去決裂,就用反叛的方式倒着做,但是後來意識到,其實你反着去做,恰恰意味着你沒有跟原生家庭進行一個很好的隔離,依然是一種心理上的依存。

意識到這一點,這個過程我花了十幾萬去做精神分析。我的諮詢師說,我已經比很多他認識的心理諮詢師更自由、更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了。

還有,和一些沒有那麼喜歡批判別人的人在一起吧,就少跟那些很讓你焦慮的人在一起。我慢慢發現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不試圖控制別人的人,我們父母的那一代,多少都會有控制人的傾向。控制人的人比比皆是,而他們不自知。

當然,我覺得你能夠遇到那種不怎麼批判別人的人,基本上意味着你自己也已經到了那個層級了,否則你也吸引不來那種能夠放下評判和所謂絕對正確的人。我覺得可能這個就是所謂的自我修煉。

陳瑜:的確。

林子:我讀研究生時遇到一個老師,她的一句話給我的觸動挺大的,她說:「你們是屬於現在的,而你們的孩子是面向未來的,千萬不要用現在的你們限制了未來的孩子。」

我看到太多抑鬱的孩子,身邊也有很多煩惱的父母。我知道當別人還沒有到這個階段的時候,不管你怎麼說,都是幫助不了的,但是我覺得能說一點是一點。好比我們救不了擱淺在海灘上的所有魚,但是能救幾條是幾條,我可以一邊把魚扔回海里一邊說:「起碼這條被救了。」這樣子我就滿足了……

林子的訪談,帶給你怎樣的思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周三12月22日周三晚8:00,我會在「少年大不同」的視頻號做一場直播,邀請資深心理諮詢師張彩雲和我一起聊聊我們做第一期家長成長營後的感想和思考,題目叫:《把孩子養「親」了,再來談教育》:

為何孩子關了房門,又關了心門?

家長如何將話說到孩子心坎里?

歡迎點擊下圖預約我們直播間見

期末考試在即,如何幫孩子自信應對考試?歡迎參加少年大不同「家長溝通成長營-第2期」,讓我們一起學習!

和孩子一起成長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9 13:07:16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頭像
2024-04-25 23:04:37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1-07 16:01:2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