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垮遊輪抄底黃金,華爾街噩夢,韭菜王者:中國大媽為何魔幻?

情感導師 624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來源:財經自媒體

吃垮遊輪抄底黃金,華爾街噩夢,韭菜王者:中國大媽為何魔幻?

來源:IC實驗室

大媽這個詞每一個負面標籤背後,都是人們的誤解。

吃垮遊輪抄底黃金,華爾街噩夢,韭菜王者:中國大媽為何魔幻?

在最近股市和幣圈各種信息流暴擊中,有兩個大媽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個是大連有個大媽去證券公司銷戶,發現她在2008年買的5萬塊長春高新,現在市值已經超500萬,大媽得知大受刺激,腿一下子就軟了,幸好被工作人員扶住。13年100倍,是我我也站不住。

正當我感嘆她大智若愚的時候,又刷到了字母榜發表的文章,講述了一位52歲的女性在微信炒幣群被山寨幣割韭菜的故事。

不得不說,中國大媽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群體。

白天,她們在廚房裡烹飪佳肴,在麻將桌上酣暢淋漓,各大旅遊景點和區塊鏈大會亦有她們色彩鮮明的身影。

晚上,她們成群結伴,制霸公園和廣場,成為令年輕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街頭王者,整齊劃一的舞姿彰顯着復古的魅力。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一顆熱愛廣場舞的心會有什麼樣的投資認知?

她們究竟是令投資界聞風喪膽的華爾街之狼,還是被山寨幣保健品套得傾家蕩產的中老年韭菜?

這一期內容,就讓我們帶着對世界參差的探索欲一起走近中國大媽。

首先,必須承認的一點是,一提到大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種刻薄、世俗、嗓門大、跳廣場舞、愛占便宜的中年婦女形象。

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跟媒體報道不無關係。公共語境中,大媽被報道得最多的,莫過於她們強勢、貪便宜的性格和挑戰年輕人標準的審美。

對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小伙子來說,比詹姆斯更難防的,莫過於愛跳廣場舞的大媽。

之前,有網友爆料,在四川成都某小區,大媽們為了跳廣場舞不被影響,直接把小區的籃球場給鎖上了。

面對這種場景,籃球少年往往氣急敗壞,束手無策。

動手,大媽往地上一躺,下次打籃球應該就是參加監獄杯了。

動口,好傢夥,年輕人的吵架經驗也就停留在鍵盤上了,跟經過血與火洗禮的大媽不可同日而語。

年輕人嘛,線上逼逼叨叨線下唯唯諾諾,而真正的大媽永遠keep real,有話就說,有氣就撒,peace&love?不存在的。

從網上流傳的各種大媽吵架表情包也可以看出,她們不光嘴上功夫了得,還會手腳並用,當街freestyle。

情緒高漲起來,雙手只在空中留下殘影,路人遠遠望去還以為是在waacking,堪稱民間特色街頭文化。

跟大媽吵架一樣值得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還有大媽旅遊照。經過多次假期人擠人的經驗,有人總結出了大媽拍照有三寶:絲巾墨鏡pose妙。

其中,色彩艷麗的絲巾是她們制霸景區的不二法寶,儘管談笑間,景區的美感灰飛煙滅。

pose則是她們旅遊照的靈魂,有的大媽為了追求pose的獨特而去爬樹,將我們靈長類動物的原始生存本能發揮到極致。

有的大媽開創經典六芒星陣法封印住世俗審美,引發年輕人跟風狂潮。有一次和朋友聚會,有人提議這樣拍照。我說不行,堅決不行,我有偶像包袱。朋友說要不讓你站中間?我說好的。

至於占便宜,超市雞蛋什麼的,都是小便宜了,有人說國際郵輪,都是因為她們貪便宜才被迫退出中國。

三年前,微信公眾號有一篇爆文叫《震驚!諾唯真退出中國市場》,獲得十萬點讚。

文章就是說這個歐洲第一豪華遊輪品牌諾唯真被大媽吃自助餐給吃垮了,食物的消耗量是其他遊輪的十幾倍。

並控訴她們在餐廳吃飽了還不夠,下船前的最後一餐,餐廳里的餅乾、麵包、雞蛋、水果都被塞進包里通通帶走。

而除了這些輿論之外,這幾年新聞報道中,大媽的高頻出現,往往和各種金融、理財產品聯繫在一起。

每每爆出一些大媽上當受騙的新聞,其金額都能讓年輕人看的肝顫,直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那些已經退休,子女在外工作,有錢又閒的中國大媽,她們的財富能力已經構成了一種中國特色經濟生態——大媽經濟。

中國大媽第一次教商業世界做人,是在2013年的那個春天。那一年,華爾街做空黃金,4月份開始黃金跌幅達到26%。中國大媽見此情景,DNA動了。

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將黃金看作財富的最高象徵。

而且大媽結婚的那個年代,還沒鑽石什麼事兒,黃金在女子心中更是首飾的頂配,因此中國大媽對黃金有一種迷之依戀,她們認為全世界最保值的投資就是黃金,將來還能留給子女。

於是從四月份開始,中國大媽加入抄底隊伍,出現在全國各大金店,與華爾街巨鱷正面對決。大媽出征,寸草不生。

據媒體報道,那一年的五一黃金周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周。金店門檻都要被大媽們踩爛了。

人民網報道,其中一位南京市民出手生猛,豪擲290萬元搶購10公斤黃金。由於店內黃金被『掃蕩一空』,有的金店甚至不得不『打飛的』從深圳空運70多公斤黃金過來救急。

除了掃蕩內地市場,一些人還跑到港澳,以至於香港黃金市場也出現了『一金難求』的場景。

因為中國大媽瘋狂的購買力,導致黃金止跌,國際金價創下2013年內最大單日漲幅,高盛在4月份便宣布暫停做空。

經此一役,中國大媽一戰成名,《華爾街日報》為她們創造了『dama』這個英文單詞,這一年,大媽不光抄底了黃金,還抄底了濟州島房市。

我查了一些資料,這有言過其實之嫌,但房產在大媽心目中的保值地位確實不比黃金低。

根據蘇寧金融研究院的研究,中國大媽炒房主要是為了三點,有的是為了旅遊度假,有的是去國外養老,有的則是為了幫助兒女移民。

她們組成的炒房團在過去幾年已攻占了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十幾個發達國家。

其中,大媽們尤其愛pick距離中國較近的國家,比如日韓,據說前幾年濟州島房價倍增就跟中國大媽不無關係。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不知道有沒有大媽有興趣認個乾兒子,當up主的那種。

大媽們拳打華爾街,腳踢投資界的故事很燃,但並不完全真實。就拿抄底黃金來說,雖然給華爾街帶來了一些衝擊,但拯救金價,還是誇張了。

而且黃金首飾還包括加工費等費用,有媒體估算,在2013年的那一波下跌行情中中國大媽搶購黃金平均虧損大概在7%到25%左右。

賺錢不是大媽經濟的主旋律,被割韭菜才是。

我身邊認識的大媽,除了買房的,靠炒幣炒股賺到錢的並不多,虧本被騙的比比皆是。

我有朋友的家人被收割的套路就跟《大媽淪陷炒幣群》中那位阿姨差不多。

被一個頭像看起來正經專業的『投資經理』拉進群,群里有導師,有同學。

導師日常會對你噓寒問暖,朋友的舅媽那段時間家庭出現了一些矛盾,據說這個導師幫忙開解了不少,然後獲得一定的信任後就給她打雞血,告訴她想要賺錢就要捨得花錢,不然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一開始,朋友的舅媽也不敢隨隨便便就把自己辛苦了半輩子的錢投進去,但每次看到群里的同學們發來一張張勝利的截圖時,她就坐不住了,前前後後扔進去30幾萬,直到她意識到自己被騙的時候,已經虧了二十來萬了。

而那些群里的同學,十個有九個都是托。

你看這個套路真的太經典了。先在大媽不熟悉的領域把產品吹成神,再對她們噓寒問暖進行精神攻擊,再安排幾個成功案例當托兒,這和過去的保健品騙局一個路數,換湯不換藥。

除了投資消費被收割,愛文藝表演和愛刷短視頻的她們也有被收割的風險。

現在廣場上,大媽們除了跳舞,還有一個流行趨勢就是走旗袍秀。

1818黃金眼曾經報道過一個愛旗袍的大媽,跟小姐妹們一起參加了一個所謂的旗袍協會,對方說可以介紹她們去美國表演,要交2000塊錢的簽證費,並且承諾,如果簽證不過,可以退錢,然而,大媽被拒簽後,錢卻拿不回來了。

去年我有一期內容說過,有一位六旬大媽,在某短視頻平台跟靳東『談起了戀愛』,不惜對老公拳腳相向,還要去長春跟靳東奔現,這事上了熱搜,引發群嘲。

後來大家發現在短視頻平台上跟『電子靳東』網戀的大媽不是一兩個,這些大媽有的被騙感情,有的被騙錢,氣得靳東本人直接起訴了這個短視頻平台。

為什麼大媽總被資本割韭菜?騙局看似荒誕,甚至很多人會覺得好笑。但是仔細想想,這些和裸聊、刷單等等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我們之所以覺得大媽殺進金融市場尤其魔幻,是因為在大眾眼中,這個群體,總和無知畫上等號。

大媽這個詞每一個負面標籤背後,都是人們的誤解。

比如說籃球場之爭,其實是城市規劃中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但輿論披堅執銳,站在大媽的對立面,並不願意去了解她們。

她們經歷了中國最劇烈的社會轉型,被迫從一個集體化時代步入個性化時代。廣場舞,就是她們的一種集體意識的遺留。

有人曾經拍過一個廣場舞紀錄片,裡面講到跳廣場舞的根源:在特殊歷史時期她們要跳『忠』字舞,這是一種表達對領導人忠誠和熱愛的舞蹈。在她們魔鬼的步伐中,我們還能看到上個世紀流行的樣板戲的身影。

紀錄片中有一個大媽,從小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進舞蹈隊,她把青春獻給了國家,直到老了,才有機會重新在廣場上找到自我,偶然機會進入了一個大型的藝術團,獲得了很多演出的機會,這是她人生為數不多的快樂時光。

大媽們的青春時代,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沒錢打扮自己的時代,是追求美麗可能被打為『封資修』的時代。

後來風靡全國的美人掛曆,對於大叔來說可能是性啟蒙的載體,對於大媽來說,卻是審美的主要來源。

畫中美人可性感可時尚,她們的拍照姿勢和身上那些象徵潮流的元素,如絲巾、蝙蝠衫等,對於那時處於青少年時代的她們來說,是美麗的模本。

今天大媽拍照必帶絲巾,做那些復古張揚的pose,就是在致敬她們永不逝去的青春。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個性化時代長大的年輕人無法理解這些怪異的行為,反而將這一切進行斷章取義式的解讀。

人們聚焦在她們獵奇的那一面,甚至會故意抹黑,比如那個號稱被吃垮的國際郵輪,其實食品成本在總費用的占比僅為3.7%。

這群大媽,生長於『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看似掌握了家庭的財產權,但並不掌握生產權。

也就是說,不負責養家,只負責管理家。

這些管理者奉行的經濟哲學就是窮不怕、富不怕,計劃不到最可怕。

她們為子女和丈夫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前半生,各種斤斤計較,甚至不理智,但其出發點無一不是為了家庭計劃和盤算。

當她們拎着超市的打折雞蛋回家時,心裡想的是又能省下錢,給兒女多攢點了。

平常在外面摳摳搜搜,為一盒打折雞蛋可以早兩個小時起來去商場搶,但她們對子女永遠大方,逢年過節,兒女的行李箱、後備箱都被塞得滿滿當當。

殘酷點講,在自己的孩子成家後,很多這個年齡的女性,其實一下就失去了生活目標。情感上的匱乏,心靈上的缺口,就成了騙子的良機。

會輕易被群里某個騙子和假靳東的甜言蜜語俘獲信任,是因為本身就缺少陪伴,她們在尋找一種替代性社會關係。而一股腦扎進金融市場,往往也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因此也有研究者說,她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孤獨母親。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僅僅是我個人對於家庭關係的一點感受,大家權且一聽。

其實不止大媽,很長時間裡,在我們家庭關係中,往往很少把各方當成獨立的人去看待,而是當成一個身份去看待。

父母覺得孩子太小,什麼也不懂,希望ta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劃來。主要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所有手段都可以被合理化,以後長大了,就會理解這些良苦用心。

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總是暗暗發誓,等以後當了父母,一定不打罵孩子,ta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逼ta。

再看看如今的雞娃,沒想到80後和90後比自己當初的父母更狠。

真長大了,情況又倒了過來。時代發展太快了,父母看不懂的東西,孩子也不樂意交流,就用『說了你也不懂』搪塞過去。

一直念叨着養兒方知父母恩,直到現在年輕人乾脆不想要孩子了。

其實父母並不拒絕接受新的事物,每次回家,我媽總要問我一些流行事物。下次回家,估計她就該問我為什麼曹縣會這麼火了。

每次待我解釋完畢,她都會很驕傲地說,你看我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吧。我們大可不必取笑他們,只不過多數時候,我們都忽略了這些長輩,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罷了。

他們也都曾經歷過我們如今這般絢爛躁動無所不能的青春,而隨着時光流逝,我們恐怕也會遲早變成被年輕人所看不懂的他們啊。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13 00:06:02

情感分析的比較透徹,男女朋友們可以多學習學習

頭像
2024-05-04 13:05:54

求助

頭像
2024-02-26 13:02:48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