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石重磅|顛覆認知:巴菲特生意的本質和人生的真相!|盛景彭志強

情感導師 798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5月4日晚,中國頭部市場化母基金盛景嘉成董事長/創始合伙人彭志強作為特邀嘉賓,圍繞價值投資、幸福人生、慈善公益、家族傳承等方面,對巴菲特做了全方位的深度解讀。

主講人:

圓石重磅|顛覆認知:巴菲特生意的本質和人生的真相!|盛景彭志強

彭志強先生,盛景網聯董事長、盛景研究院院長、盛景嘉成母基金創始合伙人,致力於推動盛景成為中國領先的新經濟平台。彭志強先生管理股權投資基金規模超過130億,投資了國聯股份、匯通達、完美世界、分眾傳媒、沃爾德、康龍化成等明星項目,是中國、美國、以色列眾多頂尖基金背後的投資人。彭志強先生著有《商業模式力量》、《低成本創新》等暢銷書。

內容概覽:

一、伯克希爾的本質

1、伯克希爾哈薩維:多元化實業控股集團+保險業浮存金雙輪驅動

2、巴菲特首先是多元控股實業集團的企業家,「股神」只是副業

3、類伯克希爾模式的探索:丹納赫、3G資本、高瓴

4、巨人成長史:巴菲特投資策略的演進歷程

二. 如何向巴菲特學習?

1、堅持長期主義

2、把握複利原則

3、專注於能力圈

4、擁抱國運

三、企業家和投資人如何學習巴菲特

(一)企業家如何學習?

1、12個宗旨審視自己的企業

2、學習巴菲特的二級市場長期策略

3、做一級市場優秀基金的LP

(二)投資人如何學習?

邁向控股型實業集團,走向資本市場

四、幸福人生、慈善公益和家族傳承

1、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知足常樂

2、巴菲特慈善觀

3、巴菲特的子女教育和家庭傳承

【精華速覽】

1、巴菲特

一個多元控股實業集團的企業家,領導力大師,投資只是他的手段

2、伯克希爾

(1)本質進取極強的保險(控股投資)公司和實業產業公司雙輪驅動的公司重構了保險公司商業模型,由參股投資走向多元控股實業公司

(2)伯克希爾基本盤各行各業實業資產和保險業務,然後才是非控制性投資業務伯克希爾基本盤就是美國的基本盤,只要美國基本盤不崩,伯克希爾就會持續地穩健地發展和成長

(3)員工總數伯克希爾只有一個不到30人的極小投資總部真相截止2021年底,伯克希爾及其合併子公司全球僱傭了37.2萬名員工,其中77%在美國。

3、其它

(1)只有站在價值鏈的頂端,才有資格享受生活。

(2)動如脫兔,靜如處子他等待機會時像獵手一樣等幾年、幾十年。進行談判的時候,往往一周兩周就結束戰鬥。

(3)絕對沒法抄巴菲特作業,成功難以複製。但智慧可以傳承,關鍵在於你能否戰勝人性,戰勝自己。

(4)一致性原則十年幾十年以來,一直這麼講,一直這麼幹。

(5)貝索斯「你的投資策略實在太簡單了,為什麼沒有人複製你呢?」

巴菲特「因為沒有人想要慢慢變富」。

【正文】

今天這個時點討論巴菲特有重大意義。為什麼?因為A股又跌破3000點了,移民搜索的關鍵詞熱度也出現了指數級增長,企業家和投資人面對當下的環境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疑慮。

我們做創投,屬於典型的長周期投資,短則7+2(年),長則10年以上,是重倉國運、重倉中國未來,這一點和巴菲特非常類似。我們認為當下恰恰要堅定對國運的信心,在這個時點學習和研究巴菲特具有重大意義。

一. 伯克希爾的本質:

1、伯克希爾哈薩維:多元化實業控股集團+保險業浮存金雙輪驅動

巴菲特本質上是一個多元控股實業集團的企業家,投資只是他的一種手段。從早年的參股型投資,到今天的控股型實業併購,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成為了價值投資的典範與標杆。

他早期的參股型投資目標是煙蒂股、差公司、價格便宜,後來逐步進階到投資優質公司、淨資產有很大折扣的價值性投資,成功的關鍵則是控制了美國經濟各類基礎設施企業。

大家過去可能更多關注到的是巴菲特股東大會談到的投資觀點,但伯克希爾最大的優勢是超大規模、幾乎沒有成本、長周期的保險浮存金。

超大規模是多大呢?到去年年底,伯克希爾保險浮存金的規模是1470億美金。現在巴菲特的保險集團由數十家保險公司構成,去年的營業收入規模是751億美金。這樣規模的保險浮存金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在覆蓋了保險賠償金額以後,保險資金就可以用於投資。保險公司每年有賠償支出,同時不斷有保費滾入,金額不會有大規模的下降,所以保險浮存金可以做長周期投入。

這是巴菲特巨大的發動機、巨大的優勢來源,是很多人學不了巴菲特的重要的背景。

巴菲特除了做控股型收購之外,還進行參股型、高股權占比的股權投資,這樣他才有話語權、對這個公司才有影響力。伯克希爾不斷通過持續擴大的保險浮存金、投資收益,以及它旗下企業的經營利潤,不斷壯大投資和收購能力。

因此,伯克希爾的商業本質是一家進取性極強的保險(控股投資)公司和實業產業公司雙輪驅動的公司。

我們在中國看到很多保險公司做投資,都是一些非常保守的小股權比例投資,投資回報率低得驚人,只有3%~4%。而巴菲特做投資,主要精力放在控股型收購上,即使是參股也是追求高股權占比。

這和傳統保險公司完全不同,他在一定程度上重構了保險公司商業模型。一家VC/PE投資公司,難以獲得像保險浮存金這樣超大規模、超長周期、超低成本的資金,所以伯克希爾不是一家傳統認知意義上的投資公司。

再來看伯克希爾哈薩維的股東架構,它是使用了美國很多公司使用的A/B股結構,B類股票可以獲得的股息和分配權相當於A股的1500分之一,投票相當於A股的1/10000。

巴菲特擁有16.2%的整體股東權益和32.1%的投票權,查理芒格擁有0.3%的整體股東權益和0.6%的投票權,保險業務主席和非保險業務副主席持有的投票權和股東權益均不到0.1%。

伯克希爾現在的收購中通常使用純現金收購,不太喜歡用換股型收購,巴菲特覺得伯克希爾股票的價值遠遠大於被投公司股票的價值。他曾經在收購一家鞋業公司的時候採用了換股,後來發現如果用股票折算,收購那家公司實際支出了150億美金,非常不划算。從那以後,巴菲特原則上使用純現金的方式而不是換股的方式收購。

2、巴菲特:多元控股實業集團企業家

巴菲特的父親是股票經紀人,後來競選了國會議員。巴菲特在父親的公司實習了幾年。

5歲的時候,就從祖父的雜貨店批發可口可樂零售給鄰居,做報紙投遞生意,可以說是家學淵源。

客觀地說,巴菲特本質上是美國的頂級企業家,投資只是他經營企業一個手段。2019—2021年,伯克希爾的保險和實業企業每年貢獻可用於投資的淨現金流達到了390億美金,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即使在扣除鐵路和能源業務相對龐大的資本性支出後,依然有非常充足的現金流可以用於未來投資。

我們看看伯克希爾的年報,從它的業務構成就更好理解伯克希爾為什麼是一家實業公司了。

資料來源:伯克希爾哈薩維10-K

伯克希爾重倉了美國的基礎設施,遍布各行各業且資產龐大。

比如鐵路業務,巴菲特認為北伯林頓鐵路業務如果改成卡車運輸,美國的碳排放就會爆棚,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被取代。這家公司在去年創造了60億美金的淨收益,這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伯克希爾花了260億美金重倉收購的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實業公司。

再比如能源業務,這塊業務貢獻了9%的營業收入和10%的利潤。它是個公共事業的集團,在風能、太陽能這些新能源領域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

巴菲特曾經說過,他的主要工作是看年報,要看到伯克希爾控制公司的年報、季報,同時還要看5—8家競爭對手的財報。

大家可能對規模沒有概念,下面來看一下這是多麼龐大的工作量。

先看伯克希爾的製造業,收入和利潤貢獻則更是雙雙超過25%。涉及了60多個國家、全球將近660多個工廠,包括工業品、建築產品、消費品,多數是隱性冠軍企業。

工業品領域代表性企業IMC是切削刀具公司,是以色列伊斯卡的母公司。我們帶着企業家LP去以色列考察時,他們下午3點多鐘就下班了,都去海灘玩兒了。中國的企業家問他們為什麼工作這麼輕鬆?他們的回答觸動了我們的靈魂深處:「只有站在價值鏈的頂端,才有資格享受生活」。

工業品領域還有馬蒙公司(Marmon),這一家公司就有10業務群,涉及到餐飲、水處理、汽車後市場等等。還有金霸王這樣的電池品牌,也是伯克希爾收購的製造業的公司。

再看一下分銷業務,麥克萊爾(Mclane)是給各種各樣的便利店、銷售商、藥店等提供雜貨配送、餐飲服務、飲料配送,即供應鏈服務。給沃爾瑪提供的分銷業務16.5%,7-11占13.9%,百勝品牌占11.5%,大客戶占了麥克萊恩業務的40%。

第三塊是服務和零售業務,比如說NetJets,是共享包機航空服務,這家公司還是非常有特色的,讓大家可以共享私人飛機的航時,是比較早的共享經濟。當然還有比較熟悉的DQ冰淇淋。零售業裡面有非常多的企業,國內用戶熟悉的企業比如喜詩糖果。

一定程度上,巴菲特不光投資大師,更是領導力大師。能夠把各行各業的這麼多企業領導好是非常有難度、非常驚人的一件伯克希爾的基本盤是各行各業實業資產和保險業務,然後才是他的非控制性投資業務。

如果說巴菲特是個企業家,很多人會認為和我們中國人關係不大,但當傳播他是「股神」的時候,就一下受到了上億股民的關注,就「出圈」了。

在伯克希爾的主要持倉中,占美國運通公司股份的19.9%,在蘋果持股5.6%。蘋果現在持有的股票價值達到了1610多億美金,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麼大體量,賺了5倍。過去說巴菲特不投資科技股,但投資蘋果他作為消費品看待的。蘋果到底是科技公司還是消費品公司非常有意思的討論。再有就是股民們津津樂道的投資可口可樂,占比9.2%。另外他最近連續買入了日本的幾家公司,伊藤忠、三菱、三井等等,這都是非控制性投資業務。

伯克希爾持有了美國眾多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等等,是美國的基礎設施企業,各行各業的產業毛細血管。很多人在問,如果巴菲特不再擔任伯克希爾的董事長或者CEO,退休了,伯克希爾會怎麼樣?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伯克希爾的基本盤就是美國的基本盤,只要美國基本盤不崩,伯克希爾就會持續地穩健地發展和成長。

伯克希爾2021年繳納的聯邦所得稅是33億美金(美國財政部報告企業所得稅總額是4020億美金),每天交稅900萬美金,這還沒有包括其它各種各樣的州稅金。

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巴菲特在年報上表述用詞都是「你的資產」,「你所投資的公司」,對股東來說很能體現主人翁精神,同時,他將美國政府定義為「合作夥伴」,為合作夥伴創造了非常高的稅收。

中國很多媒體上傳播巴菲特是「股神」,為了實現傳播效果,說伯克希爾以小博大,只有一個不到30人的極小投資總部,以此創造神話一般的傳說。其實截止到2021年底,伯克希爾及其合併子公司在全球僱傭了37.2萬名員工,其中77%在美國。

真正的伯克希爾是一家多元實業控股集團,伯克希爾的基本盤是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和實業資產,幾乎可以等同於美國的底盤。巴菲特要做的就是讓控股企業獨立經營自運轉,而巴菲特專注負責做好企業的資本配置和CEO選擇。

當我們這麼認識伯克希爾、認識到巴菲特的時候,對於巴菲特不再擔任伯克希爾的董事長或者CEO,擔憂就會少了很多。反過來說可能你才會發現,巴菲特也許有更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而不是當一個「股神」去崇拜。

當「股神」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難度極大,但是實業企業家、創業者是大家可以駕馭、努力的事情。

3、「類伯克希爾」模式的探索

伯克希爾擁有了保險業浮存金這個獨特的發動機,使得他在投資過程中形成了更強大的規模、更快的發展速度。我們研究伯克希爾的時候,發現這個模式不只是巴菲特和伯克希爾獨有的,它是一個可以探索和研究的可複製的模式和模型。

DANAHER是我們經常給盛景企業家LP分享的經典案例,早年它是靠槓桿收購起家的PE公司,隨後進化為控股型實業集團,歷史上累計併購了400餘家的公司,專注在泛工業領域收購整合。和巴菲特不同的是DANAHER進行了DBS強賦能的運營和提升,非常讓人震驚的是它的失敗併購,只有一次。

另外一個典型案例是源自於巴西的3G資本。關注投資領域的企業家應該有所了解,3G資本控股的百威英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甚至很多所謂打着中國品牌的啤酒公司,它們的大股東早已經是百威英博。另外3G資本還收購了漢堡王餐飲品牌、收購了卡夫亨氏。在收購成功後,都會採取強硬的手段,削減成本、降本增效。

DANAHER、3G資本和伯克希爾一樣,都是從一家參股型的投資公司起步,初步進化為一個控股型實業公司,進而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估值。核心的差別是伯克希爾有巨大的保險業務,用巴菲特的話講是「永不停止的奶源業務」。

中國的投資公司能不能這樣發展?

高瓴資本也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數百億私有化百麗,2019年拆分滔博上市,今年「百麗時尚」也遞交了上市招股說明書,同時高瓴成為了格力的第一大股東。高瓴邁出這一步,也是在向巴菲特學習。未來各行各業隨着提升產業集中度、企業更迭、接班人更替,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併購整合這一趨勢。

4、巨人成長史,巴菲特投資策略的演進歷程

剛才講到了伯克希爾現在的業務,我們再倒回去看看它的整個發展歷程,可能對我們有更多的啟發。

當你看到今天龐大的伯克希爾,可能第一反應就是「這事我也學不了,這事實在太大了」。但是任何大公司都是從小企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伯克希爾也是如此。

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在1956年他26歲的時候成立了巴菲特有限合夥,把親戚朋友的錢募集起來,投資組合業績非常好。當他運作了十多年以後,他發現美國股市漲得非常離譜,買不到便宜的股票,就把合夥企業解散了。

1965年巴菲特收購了伯克希爾哈薩維,當時這家公司是做紡織業務的,給巴菲特造成了很大的煩惱,當時紡織業務江河日下。這次收購,好的方面是奠定了巴菲特控股實業集團的萌芽,當然他也反思不能再去撿「煙蒂」、不能只撿一個便宜貨,而是要找到一家優秀公司,在它價值低的時候購入,這個投資難度就大大提高了。

這裡要非常重點地介紹巴菲特控制保險業務的過程1967年他用860萬美金收購了國民保險公司,在這之後,1976年起伯克希爾收購了Geico三分之一的股權,這是伯克希爾的關鍵轉折點。

收購過程凸顯了巴菲特的才華和堅韌,是他長期主義的典型案例。

Geico是非常有趣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曾經就是巴菲特的恩師、價值投資開創者格雷厄姆。巴菲特19歲讀到了格雷厄姆的著作後,就不斷搜索導師投資了什麼公司、跟隨買股票。

巴菲特自驅力非常強,在1951年21歲的時候,當他知道格雷厄姆是Geico公司的董事長,他就非常好奇,於是獨自拜訪了這家保險公司。因為他是董事長的學生,公司副總裁就和巴菲特聊了4個小時,當時巴菲特把所有的資產1萬美金買了Geilo的股票,一年賺了50%。他也把這個公司推薦給他爸爸的證券經紀公司。

巴菲特1951年就獨自走訪Geilo保險公司,直到1976年開始批量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斥資4570萬美金購買了公司1/3股權,再到1996年23億美金完成全資收購,中間歷時40年,這就是一個長期主義的典型案例,也可見巴菲特的起點之早,21歲時就已經獨自走訪調研企業,並用很大部分個人身家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

2022年3月21日,巴菲特以116億現金收購了保險公司Alleghany,一家「迷你」版的伯克希爾,他跟蹤了這家公司長達60年之久,直到伯克希爾的一名員工到Alleghany擔任CEO以後,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決定出手。所以他會非常長周期地觀察,尋找合適的時機,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去購買優秀的公司,他是非常有耐心的一個投資人。

看到巴菲特,我就想到中國的古話「動如脫兔,靜如處子」,他等待機會的時候可以像獵手一樣等待幾年、幾十年。他在進行談判的時候,往往一周兩周就結束戰鬥。

在中國,當下很少有機會收購一家保險公司,但是在事業與投資方面,是不是應該有這樣的耐心?值得思考。

伯克希爾當前的市盈率8.5倍,巴菲特認為當前股價是被低估的,所以他在過去兩年用570億美元回購9%股份。最近幾年美國上市公司大量用回購股票的方式推高股價,巴菲特非常鼓勵這種上市公司回購行為。蘋果公司更加極端,連續七八年巨額回購,推動了股價大幅上漲。

當我們看到這樣一家公司發展歷程的時候,你會發現巴菲特也不是第一天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也在不斷地進化和進階智慧加上上天的眷顧,踩中了美國七八十年發展的國運,同時他還把握住了對伯克希爾極為重要的保險業務控股機會,最終在投資端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

二. 如何向巴菲特學習?

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抄作業」,背後體現了一種吃快餐、圖省事的急躁心態。每個人所處環境,天時、地利、人和各種維度因素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全球疫情中每個城市、每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怎麼能抄作業?你沒有一家1470億美金浮存金的全資保險集團,抄巴菲特作業難於登天。

但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絕對是可以借鑑的,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比如前面提到的DANAHER、3G資本、高瓴資本,都參考了巴菲特的發展策略。

對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位企業家、每位創業者、基金管理人來說,巴菲特的智慧是可以傳承的,關鍵在於你能否戰勝人性?能否戰勝自己?

巴菲特每年的年報、股東大會,我看完後都感覺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老爺子幾十年說的觀點很類似,看幾份年報、股東大會就差不多了。他並沒有什麼新東西,講的都是常識。

巴菲特特別推崇的理念叫做一致性原則,十年幾十年前講的話,今天還這麼講、還這麼幹,不是每天變來變去。但是恰恰這種常識被很多人忽略,或者說選擇性忽略。我們希望巴菲特告訴我們一些「神技」、「神」的信息,但是我們往往會本能地忽略巴菲特講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理念。

回歸到巴菲特幾十年來原則性的理念和智慧,一定對你的企業事業、家族的傳承、幸福人生等方方面面有所啟發和啟示。

1、堅持長期主義

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核心底層邏輯是:長期主義。

我們看到他會持續60年觀察一家保險公司,會用長達40年的時間從調研到參股、最後全資控股Geico保險。所以他一再強調,如果你沒有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十年以上的預期,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鐘,根本不要買它

對應中國股市,很多人叫「炒股票」,快進快出才叫炒,不能快進快出的人就悶裡頭了,「炒」股票的這個「炒」字起得非常傳神。巴菲特買入後一般不會有如此頻繁的調整,過程中一旦出現調倉,往往意味着是不成功的投資,巴菲特買入股票是不願意賣出的。這跟中國多數股民買股票、炒股票的出發點是完全相反的。

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好公司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既然全世界的好公司這麼少,決定投資時就要重倉,就要通過高股權比例確保話語權。前面提到蘋果公司的回購問題,是把大量的閒置資金用於股票回購還是不回購?這對於蘋果市值影響非常大,在當年蘋果股東里的爭論、爭議非常大。這個時候你有話語權,才能確保你的投資收益更為主動。

長期主義關注企業內在價值的長期性和護城河,市場價格和企業內在價值會背離,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忽略掉市場價格的噪音

為什麼巴菲特要待在奧馬哈那樣一個小鎮上,遠離華爾街?不僅是他的個性使然,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想關注長期的事情,屏蔽掉短期干擾。巴菲特所投資的公司是長周期的成功,源自於他的思考:這家公司看着好像是普普通通,但是它是有護城河的、它是能夠與時俱進共同演進的。

巴菲特對科技公司,或者狹義上說對互聯網公司比較保守,就是這些公司看起來不太容易構成護城河。不僅要關注內在價值、護城河,還要相對低點買入,這個時候就把大多數企業淘汰掉了。按照巴菲特導師格雷厄姆的原則,要低於淨資產的2/3買入,這種機會太難等了,除非遇到股災、天災或者人災。

巴菲特說這幾年沒有什麼投資的機會,因為他的標準要求太高了。

我在十年前也研究巴菲特,在這十年來,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企業間的歷練越來越多,真的發現巴菲特的投資紀律太嚴格太苛刻了,所以也造成了他在投資這家公司以後,管理是相對寬鬆的,他沒有像3G資本那麼強調鐵血的降本增效,沒有像DANAHER那樣強調賦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巴菲特苛刻的選擇標準保障了良好的開端。

伯克希爾所投資的公司,不僅獲得股價上漲的收益,同時還獲得股息的收入,是雙重收益。

伯克希爾的長期主義投資這件事情,看着難,但我認為通過理性思考、不懈努力還是有可能實現的。相比之下,短期判斷宏觀經濟、股市、公司股價都是超高難度的決策,幾乎和擲硬幣擲色子是一樣的,我認為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在這方面經濟學家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雖然他給你講出一堆模型,但也是擲硬幣碰運氣。

巴菲特長期主義的投資哲學,經過長期的修煉有機會學手,是一個不斷修行、修煉的過程,等有一天像巴菲特一樣老成精了,可能你就掌握這些本領了。

當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問過巴菲特一個問題「你的投資策略實在太簡單了,為什麼沒有人複製你呢?」

巴菲特講了一句非常睿智的回答,「因為沒有人想要慢慢變富」。

如果這句話放在美國是非常恰當的,我想放在今天的中國則是振聾發聵了。

國人過去這些年一直熱衷於掙快錢,上到企業家、下到年輕人,慢慢變富不是大家想要的。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為投資大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人性,這也是恰恰學巴菲特既是最難,也是最容易的地方。

今年巴菲特表示說:「我91歲了,但仍然很健康。芒格98歲了,相比來說我還只是個孩子!我們在做着繼承者的準備,但我還沒有準備要退休,我目前仍在加班工作,從來沒有覺得累我從事的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工作」。這段話很有意思,一個快92歲的、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前五名的老人,還是每天加班工作不覺得累,覺得自己做的是全世界最有意思的工作。

為什麼?就是做這件本身。

我們看到的是熱愛,說不出為什麼,就喜歡做這件事情。你生來就是做這件事情的,你做這件事情你是最擅長,這種成就感讓你覺得最有意思,既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我們找到這種感覺,無論做投資、做企業、做慈善、做政府公務員、做教師,都會覺得非常有意思,用巴菲特的話講「跳着踢踏舞去工作」。

今天的年輕人衣食無憂,怎麼樣找到這種做最有意思的工作、這種feeling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話題。對於企業家、投資人,肯定會面臨更大的責任和壓力,怎麼樣能夠讓你在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依然還能夠做你的事業,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話題,大家都不要那麼早就退休了。

2、把握複利原則

巴菲特投資理念的第二層,叫「複利」。他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搭檔芒格說過:「當你認識到複利的價值和難度,你就明白了一切」。

這裡有段故事是伊斯蘭教學者在1256年記載的,巴菲特在各個場合都講過這個故事,聽着像個成功學的故事,但巴菲特真正相信這個故事背後的複利邏輯,並且終生實踐着複利的底層邏輯。

傳說古印度的國王想要獎勵發明國際象棋的宰相,宰相說:「陛下,我不要您的金銀珠寶,你只要在我的棋盤上獎勵一些麥子就可以了,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以此類推後面一格是前一格麥子數量的2倍,一直這樣放滿64個格子就行。

那麼放滿一個棋盤需要多少小麥?5500多億噸,2021年中國小麥產量也只有1.37億噸。

很多人把這種像成功學的故事當作垃圾扔掉了,其實我們要理解的是故事背後的哲理和邏輯。

巴菲特聽到這個故事是怎麼想的?他覺得他找到了商業的真經。

在伯克希爾哈薩維1962年年報里,巴菲特又講了一個故事:1492年西班牙女王支持哥倫布航海用的財政資金,大約為3萬美元。如果她沒有把這筆資金用於支持航海,而是以每年4%的複利投資於某個具體項目,到1962年這筆資金將會增值到2萬億美元,到1999年就是8萬億!

巴菲特不僅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是真正用複利原理賺到錢的人。

我們中國在過去三十年裡,經濟增長平均水平每年在10%—15%之間,經濟總量增長了數十倍,我們是受益者,身在其中。現在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80%,只要再有10年的時間,即使每年只有大約5%的增長率,我們的經濟總量就能超過美國,因為通過複利公式是能算得出來的!更何況中國按照平均購買力計算,現在已經是美國的115%,按照5%的增長速度再給我們10年,中國將重新成為世界中心之國。

我們各位企業家,如果未來的十年按照每年30%的複利增長,到時的規模就是今天的13.79倍,今天一家5億的公司,在10年之後就是一家60多億營業收入的公司。所以我們想的事情應該是企業未來十年能不能實現30%複利的增長,即使是20%增速,十年後也會有今天的6.2倍,同樣是很振奮人心的數字。

所以說複利,它看起來平淡無奇,卻又那麼神奇,只是它需要長周期,需要時間。

互聯網高歌猛進的時候,我們很多人覺得,巴菲特老爺子過時了。隨着互聯網經濟的治理、股市的打擊和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回想巴菲特的話,會覺得更常態化、更具普適性。在15、16年,互聯網思維高歌猛進的時候看巴菲特、在疫情之後看巴菲特,我想可能每個人感悟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1965—2021年伯克希爾的股票表現與標普500指數對比,57年之間標普500指數10.5%的年化複合增長,累計增長30209%,即300倍,表現出色。但是當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歷史上不同時期美國的股價動盪非常大,越戰、石油危機、互聯網泡沫、次貸危機、新冠疫情都對美國股市造成了巨大衝擊,短周期慘不忍睹。但是長周期看標普500表現非常亮眼。所以巴菲特說「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選股,就買指數基金,尤其要買標普500的基金」。

與標普500指數對應的是,伯克希爾哈薩維股價在同一時間段內實現20.1%的複利增長,累計增長3.6萬倍。每一年的年化差距,一個是10%,一個20%,每年差得不多,但是以57年為周期,一個是300倍、一個是3.6萬倍。

2015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的時候,大家不太在意巴菲特的長期主義和複利邏輯,但是在今天這個時點上,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事情,我也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慢慢變富,因為你只能慢慢變富,過去快速變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再看一個例子,能幫助我們加深對複利的理解。

一個紙板後只有1厘米,對摺20次最後的高度是多少?會達到飛機的高度,10485米。如果每次對摺完以後消掉30%,最終的厚度會急劇下降,只有406米。

由這個例子引出的話題是格雷厄姆教給巴菲特投資原則中非常核心的一條,「本金安全」。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長期的複利,要盡最大努力去避免中間的虧損,可以少賺錢,但是原則上不要虧錢,一旦虧錢對於複利進程的損耗遠遠大於想象。

我們注意看巴菲特這些理念是一環連一環,是自成體系、邏輯自洽的,成為了可以閉環的投資理念和哲學。

要長期主義,關鍵在於複利;在追求複利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你的「本金安全」,中途不要有大的虧損和折損。

3、專注自己的能力圈

堅守長期主義、期待覆利奇蹟,不僅要看到今天公司的價值,更要看到公司十年、二十年以後的內在價值和護城河,所以你對行業和企業要有深度的研究才能賺到這筆長期主義的大錢。

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則是說凡是在能力圈範圍里的錢就應該賺到。超出了能力圈範圍,跟我沒有什麼關係,這份錢本來就不該我賺。如果你在能力圈範圍內的錢沒有賺到,那叫遺憾;如果超出能力圈範圍內賺到了錢,也沒有價值和意義,因為早晚會賠回去。

要識別自己能力圈的範圍,要確認你自己是不是真懂。正是對能力圈有敬畏,所以巴菲特很少介入科技公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互聯網公司」。

不是說科技公司不好,是因為他的能力圈有限,駕馭不了這些投資。

當然,人的能力圈可以拓展,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說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喬布斯去世之後,巴菲特選擇投資蘋果公司,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孫女一直玩手機卻不和他聊天。同一時間,他的投資助手推薦了蘋果公司。從消費公司角度巴菲特理解了蘋果公司,最終做出了投資決策。另外,我相信未來巴菲特的接班人會增加科技的投資。

還有一種拓展能力圈的方式是,通過委託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士。巴菲特把他的主要財富委託比爾蓋茨基金會做慈善,而不是自己做。

4、擁抱國運

第四個非常重要的、也是巴菲特非常有特色的投資理念——擁抱國運。

在今天這個時點,對今天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乃至股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裡我願意閱讀巴菲特2019年年報中的原文,與大家共同感受。

「到今年3月11日,是我首次投資一家美國公司77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是1942年,我11歲,花了114.75美元購買了城市服務公司3股優先股,同時動員姐姐也買了3股,後來也賺到了錢。在1942年的春天,美國及其盟友在三個月前才捲入的一場戰爭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壞消息天天傳來。儘管有令人震驚的頭條新聞,但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在那年的3月11日都相信會贏得戰爭的勝利。他們的樂觀也不局限於這一勝利,撇開先天的悲觀主義者不談,美國人相信他們的孩子和後代,生活會比他們自己的要好得多。我們國家幾乎難以置信的繁榮是以兩黨合作的方式實現的,自1942年以來,我們有7位共和黨總統7位民主黨總統。在他們任期內,這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經歷了病毒式的通貨膨脹、達21%的最優惠利率、代價高昂的戰爭、總統辭職、房屋價值全面崩潰、導致社會癱瘓的金融恐慌以及一系列其他問題,所有這些都產生了可怕的頭條新聞,而現在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查理和我高興地承認,伯克希爾過去77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應該被稱為『美國順風』的產物,在未來77年,我們的主要收益幾乎肯定將來自『美國順風』

我想對「中國國運」的投資也是這樣,大家很彷徨、很迷惑的時候,長遠看,當下的困難也會成為歷史。我們終將邁過今天的挑戰,因為中國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巨大市場的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大的成功,這是一個歷史必然。當然這個過程當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煩惱、憂慮,每個人也會有生死離別的各種憂愁。從個體來講,它確實是座大山;但是從國家來講,它真的是一粒塵埃。歷史的車輪,一定會向前發展的,從國家的整體大勢上來講,一定會不斷進化和進步。

中國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的財富,未來只有一個可能,多數企業只能立足於中國本土市場,這是我們的Home market(母市場),國外市場更多是母市場的延展和外延,所以我們應該熱切地企盼「中國順風」。

即使有些企業家選擇了移民,但是你的員工、客戶、事業都在中國,我相信未來你的財富將依然主要來自於中國。這是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就決定了的。

巴菲特說他作為一個美國男孩出生是80分之一的概率,所以人生中第一張彩票是卵巢彩票。在這個時點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大家可以抱怨,但是抱怨之後,還是要投身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建設之中,更重要的是建設性建言獻策,是親手創造未來的財富。可能每個人的觀點不太一樣,這是我思考後的一個結果。

投資人和企業家如何學習巴菲特

企業家如何學習巴菲特

1、用12個宗旨審視自己的企業

首先是按照巴菲特的投資眼光,審視自己的企業。每一個企業家都是自己最大的投資人,你把自己的金錢、家族的金錢、你的時間、你家族的時間都投資在了這個企業里,所以要學會用投資人的眼光看這個問題。

從經營宗旨層面看:

●業務簡單易懂嗎?

●企業是否有一致的經營歷史?

●業務是否有良好的長期前景?

從管理宗旨上講:

●管理層是否理性?

●管理層是否對股東坦誠?

●是否會抵制慣性趨勢的誘惑?

財務宗旨:

●關注ROE淨資產收益率;

●計算「股東贏餘」;

●尋找高利潤的公司;

●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確保創造至少1美元的市值;

市場宗旨:

●企業的市場價值是多少?

●能否以大幅低於價值的折扣價格購買企業?

2、二級市場學習巴菲特的長期主義

除了企業經營之外,巴菲特投資二級市場的策略,也是我們企業家進行資產配置時可以學習的。

二級市場投資,巴菲特會選擇具有長期護城河、高ROE、高淨利潤水平的公司並長期持有,至少十年以上。在二級市場賺長錢,看似難度大,其實有機會。伯克希爾公司前十大持倉公司里,我們可以看到蘋果是神一般的存在,ROE達到了143.6%,淨利潤率達到了27.94%。一方面是蘋果公司較為激進的回購,導致ROE水平有點異乎尋常的高,推升了股價;另一方面也確實因為蘋果公司一年淨利潤1000億美金,是真的賺錢超級機器。

前面提到了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80%,但是中國A股市值只有美股市值的1/5,這就是中國未來經濟的成長空間,國人未來財富的主要來源。中國A股何時市值能夠大幅躍升,有賴於更多的好公司湧現出來。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市場從快速變革到成熟期的演進中,會有類似符合巴菲特投資邏輯的上市公司出現。

3、 擁抱一級市場新經濟投資做優秀基金的LP

對於企業家的資產配置來講,20%的長期複利回報還可以通過一級市場實現。

從美國和中國等新興國家來看,風險投資前1/4分位的GP機構可以獲得20%~50%之間的回報水平。一家一線的一級市場基金,20%左右的年化回報率是有可能實現的。

對於高淨值的企業家群體,一級市場投資是一個捷徑,不用自己費心費力選股票,也不用每天辛辛苦苦做企業運營了。但是它的挑戰,第一是這類投資針對高淨值甚至超高淨值企業家群體門檻比較高、流程比較複雜;第二是周期較長,七八年起,需要企業家有長久的耐心;第三是總規模體量比較小,每年一級市場優質項目的投資機會也就在幾千億元,在百萬億的金融產品中只能是一個「小而美」的細分市場。

總結一下:對企業家來說,向巴菲特學習、思考長期主義的投資,第一條把你自己的企業做好,你就是你企業最大的投資人,所以你要對照巴菲特選擇企業的12個宗旨和標準,讓你自己的企業變得更好;第二,在二級市場投資用巴菲特選擇股票的方法,長周期地持有那些有護城河、高ROE、高利潤率的企業;第三,成為一級市場優秀基金管理人的LP,委託專業人士幫你管理。

中國和美國的差異、跟巴菲特的差異在於,中國的傳統產業今天是下行的,新經濟是在不可逆轉地上行。我堅信中國資本市場將有遠大前程,只有權益性市場發展才能對沖房地產市場下行,同時,在權益性資產中,新經濟占比會大大超過傳統經濟占比。巴菲特投資蘋果公司的種種理由,在美國已經發生;而在中國,會在未來二十年、三十年陸續發

所以要借鑑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哲學,而不是照搬;要結合中國國情,結合中國未來發展的進程綜合考慮。

投資人如何學習巴菲特

今天在座不少朋友有投資人背景,或者是一家GP管理人、或者是一個產業集團CVC、或者是一個家族辦公室。對大家來說,控股型併購是早晚要走的路。對於有進取心的、不僅僅滿足於做一家VC/PE的公司,在可預測的10年周期內,控股一家中國保險公司幾乎不太可能。既然控股保險公司在短時間有難度,那麼作為一家管理公司,怎麼樣能夠低成本地獲得更多的資金,這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命題。

在全球,在最近幾年掀起了VC/PE公司上市的浪潮,在中國還沒有破冰,一些主流管理公司還沒有走向資本市場。作為有強賦能能力的投資平台,只有獲得了低成本資金,才能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投資和實業雙輪驅動的新物種。

四.幸福人生、慈善公益和家族傳承。

1、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知足常樂

巴菲特的人生哲學: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知足常樂。這句話是我早年對自己、以及我團隊的希望和要求。巴菲特做一份事業的時候,全力以赴,而在生活當中他非常簡樸、寧靜、簡單,這樣一種反差,彰顯了他的人格魅力。如果我們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也追求卓越,弦崩得太緊,可能會斷。如果在生活中知足常樂,在工作中也知足常樂,則可能一生都碌碌無為。而如果在生活中追求卓越,在工作中知足常樂,則會非常痛苦。

巴菲特說,他每天早上下床之前就在盤算如何掙錢。

他真正想賺錢嗎?他的錢都捐出去了,我想是他追求的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工作狀態。他要閱讀大量的年報,涉及美國各行各業這麼多的公司,是多麼大的工作量;同時還要讀競爭對手的5~8份的年報。只有當你真正沉浸其中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累。

所以工作中追求卓越,真正的障礙在於——你是不是找到了自己喜愛的工作,如果找到了,再高遠的目標都不難做到;如果沒有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可能就是一種煎熬。

巴菲特喜歡吃漢堡,他住在奧馬哈,上班的車程只有5分鐘,他經常自己開車,路上經過麥當勞的漢堡店,如果今天股市比較好,就獎勵自己3.15美金的漢堡,如果股市不好就買一個2.65美金的漢堡。我們並不是讓大家都去吃漢堡,不管你吃什麼,都要能夠感到很快樂,這是最重要的。你吃着松露、戴着奢侈品手錶還這不滿那不滿一肚子抱怨,這就沒有必要了。

巴菲特的辦公室相比國內很多老闆的辦公室,寒酸很多。我們並不要求中國的老闆都把辦公室裝成這樣,但是我們要看到:巴菲特在這樣一個簡樸的辦公室里,讓他有更多留白、更多思考,讓他能夠更專注於商業本質的東西,而不是一些浮華的人際關係和交往。

幾年前,我們帶着盛景LP去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時候,大家都到巴菲特的房子前合影留念。在他第三個孩子出生後,巴菲特才買下一套包含5間臥室,現值大約300萬人民幣的房產,很多參觀者房產的價值都遠遠超過了巴菲特的房產價值。

他的座駕也讓我們大跌眼鏡,不是豪車,只是幾十萬人民幣的大眾車(凱迪拉克)。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話說,每年駕車只有5000公里,不會購買新車。

巴菲特的簡樸,有很多家族傳承的因素。早年,巴菲特在爺爺的雜貨店裡打工,爺爺給他的工資比其他人低,甚至會從裡面拿出錢來交保險,以此告訴他:錢,來之不易。

我們不需要照搬巴菲特這種節儉的外在表象,這些更多是在提醒我們:工作、人生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內在本質是什麼?我們應該專注於我們的能力成長,專注於我們的價值增長,其它都是次要的。

我希望以我的價值觀來總結巴菲特的人生哲學:工作中追求卓越、生活中知足常樂。

2、巴菲特的慈善觀

巴菲特承諾捐贈99%的個人財富,他曾經來中國做了一個中國富豪慈善晚會,想動員中國富豪把50%的個人財富捐贈出來,但是當時沒有知名企業家給予反饋。

今天回看這件事,如果當時參會的中國富豪響應巴菲特慈善的號召,也許很多事情可能都會完全不同。

巴菲特的善款主要捐給了比爾蓋茨夫婦,這個決定和他的第一任夫人有關。巴菲特年輕時就奉行簡樸的生活,不善於社交,而他的第一任妻子蘇珊熱心社交與公益事業、喜歡奢侈品,願意享受舊金山這樣的繁華世界。所以在巴菲特的第三個兒子成年以後,蘇珊就到了舊金山。蘇珊去世以後,巴菲特最終決定把99%的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今天,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之下,中國的富豪如果像巴菲特這樣更主動地擁抱慈善和公益,社會美譽度和公眾認可度可能會更高。

巴菲特年輕的時候,性格也不那麼討喜,外人看來每天想着掙錢的他基本上是鑽進「錢眼兒」里了。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活得更圓潤了,對世界的看法更通達了,所以他才會說:那些真正把時間貢獻給公益慈善的人,比他自己只捐錢更重要、更偉大。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弘揚的社會價值觀和理念,不僅僅是唯金錢論,而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時間的出時間。他說「如果我和我的家人繼續用我1%的財富來改善自身的生活,我們的幸福和生活質量都不會得到明顯改善。相比之下,剩餘99%則可以對他人的健康和福利產生巨大影響。這一實現讓我和我的家人明確了行動路線:保留我們自己所能想象所需要的一切,並將其餘的分配給社會,以滿足其需求。

3、巴菲特的的子女教育和家庭傳承

巴菲特一直都是非常節儉和摳門的人,對子女也是如此,也許巴菲特家族多年經營雜貨店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巴菲特祖輩早年經營雜貨店,是相當不容易的營生。後來他父親開股票經紀所也是特別艱難,遇到了1929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巴菲特的節儉流淌在他的血液中。對他的孩子,巴菲特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他用這種方式告訴子女:一切都是來之不易,這樣孩子才能自立。

說起來可能有點殘忍,但是對子女嚴格的愛,可能才是更加長久的。巴菲特胖胖的二兒子是個農場主,他致力於給非洲提供各種農業技術,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巴菲特的二兒子當時想租一個農場,巴菲特出了28萬美金,但是這個農場不是送給他兒子的,是租給他兒子的,租金是土地價格的5%,再加農場總收入的一部分。非常有趣的是,租金的比例跟他孩子的體重掛鈎,體重控制在182.5鎊以下,就提取22%的營業收入;如果超過這個體重,就提取26%的營業收入。

巴菲特的幾個孩子,現在都有各自的事業,也都在公益慈善領域非常活躍。他的大女兒跟他關係最好,現在管理着巴菲特基金會,在早教等領域做了很多工作。三兒子是音樂家、演奏家,大家熟悉的《與狼共舞》等很多音樂作品出自於他的三兒子。他曾經來中國大陸,他的書在中國非常暢銷,因為他有一個有光環的爸爸。巴菲特給每個孩子10億美金做他們的慈善事業,既解決了這些子女未來的財富基本保障問題,也解決他們事業成長和發展承載。

對子女的教育,可能我們未必要像巴菲特那麼嚴苛,但是基本邏輯是應該更多着眼於給孩子一種能力。現在子女教育比較兩極化,有的特別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的矛盾很尖銳、不可開交,我想中國第一代家族企業家都應深層次探討家族傳承的事情,子女教育依然是今天這代企業家最關心,也最應該關心的話題。

總結起來,今天用了兩個多小時和大家分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人生哲學、公益慈善和家族傳承,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收穫的一次總結,也能幫助我自己在未來更好地實踐巴菲特的投資和人生哲學。

總的來說,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這四句話可以總結和回顧。

第一,在企業經營或者投資上要追求可持續的中長期複利回報,要接受一個現實,在今天中國所處的環境和發展之下,只能慢慢變富。投資我們這個國家,有可持續、中長期的複利回報支撐,是讓人非常振奮的未來。

第二,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在生活中知足常樂。千萬不要搞反了。當我們有了這樣的人生哲學以後,會過得更幸福、更瀟灑。就像我微信的名字叫「寧靜以致遠」,我們既要內心安靜,又要看到遠方。

第三,保留生活所需的一切,其餘幫助他人。未來我們更多的財富是幫助需要的人,現在也叫共同富裕,但是並不妨礙我們享受生活,因為這些財富是經過我們努力打拼創造出來的,包括子女未來發展成長需要的資源都要給予充分考慮。實現家族財富的傳承是我們所應承擔的責任,未來應更多地參與到ESG之中。每個企業、家族,在你力所能及的時候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整個社會環境更好了、不撕裂,企業家才會更安全。

第四,給予子女所需的資源,但不要給過多。在家族傳承子女教育上面,錢要準備好,發展的資源要準備好,但是不要過多。我們要更多培養下一代的能力、傳承家族價值觀和長期主義的精神。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傳遞給子女不要被浮躁社會干擾的人生哲學,是最有價值的家族傳承。

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核心觀點,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

八、【圓石共創匯和盛景信息】:

圓石共創匯——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圓潤通達,安如磐石。一線投資機構盛景嘉成發起高端社群品牌,匯集資本、人才、技術、服務等創新創業關鍵要素,對內,鏈接國內數量眾多的一流投資機構、創業者、孵化器、地方高新區等;對外,聯通美國、歐洲、以色列等全球創新高地。有圓石沙龍、圓石路演大會、圓石酒會等多個服務線。

盛景嘉成母基金/直投基金,在管規模超過130億人民幣。覆蓋中國、美國、以色列超60家頂尖VC。投資覆蓋全球超2000家新經濟企業。其中投資後實現海內外上市的企業197家。美國《福布斯》2021年「全球最佳創投人」百人榜單(The Midas List),「全球最佳創投人Top10」中盛景嘉成覆蓋其中5席;「全球最佳創投人100強」中,盛景嘉成覆蓋其中12個機構的28位投資人。

鳴謝本次活動合作機構與合作媒體:

主辦方:盛景網聯、盛景嘉成

合作機構:大成律師事務所、晨瓴、大國消費、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

合作媒體:億歐、融資中國、鈦媒體、創業邦、鉛筆道、三言財經、今日人工智能、投資家、野馬財經、奇霖傳媒、正和島、金融界、《中國企業家》雜誌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7 18:08:40

情感分析的比較透徹,男女朋友們可以多學習學習

頭像
2024-05-02 03:05:36

求助

頭像
2024-04-21 05:04:45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4-11 05:04:36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