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願意發朋友圈的人,其實是對社交「感到失望」

情感導師 889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我上一次發朋友圈的時候,還停留在幾年前。

心理學:不願意發朋友圈的人,其實是對社交「感到失望」

要不是朋友忽然給我發消息,問我是不是把他刪了,我還沒不會想起朋友圈這件事。

然後我打開了朋友圈,刷了半個小時朋友圈動態。

忽然發現:

好友列表里的人,基本上超過一半的人,已經在朋友圈裡面消失了。

只不過,那些熱衷於發朋友圈動態的人,依舊活躍在朋友圈裡,不會因為身邊人的變化而減少發動態的頻率。

那些熱愛生活,喜歡分享的人,依舊在分享着與自己有關的一切。

也有一些人,就像我一樣,默默地從朋友圈裡面消失。

就像那些幾個月沒有聯繫過的朋友,再次聯繫時,忽然發現已經生疏了很多。

那些不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呢?

-01

為了避免社交尷尬,所以他們停止分享

顧城有一句詩是這樣:

「為了避免結束,所以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在社交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為了避免尷尬,所以你不願意再去發朋友圈動態。

有個讀者留言:

他說之前挺喜歡發朋友圈動態,喜歡分享生活,分享有趣的事情。

可是,他發現每一次自己發了朋友圈動態後,根本就沒有人給他點讚互動。

幾百個好友,卻感覺自己特別孤獨。

在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一直都挺孤獨的。

有人說:

發朋友圈,無非是給那個想看的人而已。

的確如此,當你發現你最希望看到這條朋友圈的人,根本就不會給你任何互動。

這個時候,你也就失去了接着發動態的耐心。

在社交中,每個人都渴望雙向的互動。

社交跟愛情在某種方面有些類似。

愛情中,必須要兩個人共同付出,雙向奔赴,這樣的愛情才有意義。

而在社交之中,人同樣希望也需要得到別人的互動。

倘若一個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始終無人問津,久而久之他就失去了分享的欲望。

「你沉默的時候,我也會保持沉默;因為我知道,唯有你回應我的時候,我的主動才有意義。」

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02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魯迅先生在書中寫下這樣一句話: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實際上,當你在發朋友圈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思。

真正在乎你的人,從來都生活在你身邊 ,而不是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旁觀者,更擅長嫉妒與猜測。

你第一次坐飛機,當你曬出機票,想要表達心中的激動與開心;被人卻認為你在炫耀,字裡行間都是酸溜溜的話。

你習慣讀書,喝下午茶,曬太陽;別人卻說你矯情,愛表演。

別人並不是你,別人不理解你的生活。

他們往往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的生活,帶着偏見和狹隘。

這就是網絡社交中的虛擬與不理智。

頻率不同,生活圈子不同,習慣不同,所處的角度也不同。

所以,你在做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別人會認為你在炫耀;

你想要表達自己的努力,好奇心與興奮,別人卻總要酸你幾句。

正因為隔着手機屏幕,所以他們才不介意用最差的方式去傷害你。

朋友圈裡面的「點讚之交」,不過是一次逢場作戲罷了。

當一個人對社交感到失望,感到乏味,他就會選擇逃離或成為一個旁觀者。

這是每個人在面對「社交困境」時的下意識表現。

人應該直面最真實的自己,只有跟真實的自我相處,才不會感覺到累。

可現實是,人習慣將自己偽裝起來,給自己貼上一些標籤。

因為在外界紛雜的評價之中,「做自己」似乎也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越來越多的人逃離朋友圈,無非是:

找不到同頻率的人,無法獲得外界的認可,一次次被人誤解,攢夠了失望。

今日話題:

發朋友圈時,你有沒有被人「誤解」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10 02:05:09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頭像
2024-02-21 22:02:55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