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與馮至

情感導師 707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遇見里爾克,對馮至來講,是一種宿命式的相遇。從某種意義上講,里爾克重塑了馮至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創作之路上極為重要的里程碑。

1.與里爾克的際遇

早在1926年秋天,馮至就讀到了里爾克早期的作品《旗手》。這篇作品,當時就給了他以意外的、奇異的收穫,「色彩的絢爛,音調的鏗鏘,從頭到尾被一種幽郁而神秘的情調支配着,像一陣深山中的驟雨,又像一片秋夜裡的鐵馬風聲」[1]。當時他想,里爾克可能是一個新浪漫派的、充滿了北方氣味的神秘詩人,並不曉得當時里爾克已觀察遍世上的真實,體味盡人與物的悲歡,達到了對人類,對自然妙合神悟的境地。

30年代初,正是德國青年開始迷醉里爾克的時候,在這種氣氛的感召下,馮至較多地接觸到了里爾克的作品,很快被深深吸引住了。這次吸引,不再只是情調和旋律上的感染,而是在內容上、經驗上的重重撞擊,心靈上的真正契合,以至好長時間,他都處在里爾克的包圍之中,這段時間馮至致楊晦的信中,差不多每封都提到里爾克:

里爾克與馮至

近代詩人Rilke(里爾克),George,詩是好得很,懂也難得很。R.已死去,G.當在人間。這二人的人格與作風都是很有意義的,在群眾日趨於煩囂與無聊的世態中。尤其是Rilke的一句話,使我身心為之不寧,他說:詩人最不應該有的,是ironisch的態度。因此弄得我衝突、懷疑,我的「禮拜日的黃昏」也羞慚得不能往下寫了。[2]

我現在完全沉在Rainer Maria Rilke的世界中。上午是他,下午是他,遇見一兩個德國學生談的也是他。我希望能以在五月中旬使你收到一點東西(這是我現在把別的書都丟開,專心一意從事着的),使你知道Rilke是怎樣一個可愛的詩人!他的詩真是人間的精品——沒有一行一字是隨便寫出的。我在他的著作面前本應慚愧,但他是那樣可愛,他使我增了許多勇氣。[3]

自從讀了Rilke的書,使我對於植物謙遜、對於人類驕傲了。現在我再也沒有那種沒有出息「事事不如人」的感覺。同時Rilke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風雪,享受日光,春天開它的花,秋天結它的果,本固枝榮,既無所誇張,也無所愧恧……那真是我們的好榜樣。(因此我想把「馮至」的名字廢去,還恢復我的「馮承植」了——請不要笑我孩子氣。)所以我也好好鍛煉我的身體、我的精神,重新建築我的廟堂。外邊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樣了,——同時我也像是深一點地知道它是怎樣了。[4]

春天裡的一個禮拜日,馮至在書店裡意外地發現了一套里爾克全集,共6本,3本詩,2本散文,1本翻譯,他躊躇了許久,終於用40馬克將它買下。這是怎樣珍貴的一本書呀,他反覆地研讀,品味。每逢下了一番功夫,讀懂了幾首詩,「都好像有一個新的發現,所感到的歡悅,遠遠超過自己寫出一首自以為滿意的詩」[5]。從這裡,他看到了理想的詩,理想的散文,也看到了理想的人生。

里爾克(1875—1926),生於奧地利布拉格,是20世紀初著名的德語詩人,堪與英語文學中的艾略特、法語文學中的瓦雷里比肩。他一生旅行過許多地方,在俄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瑞士、北非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留下了探尋的足跡,他甚至稱俄國為「精神的故鄉」。他的創作記錄下他一生精神探索的歷程,主要作品有《旗手》《祈禱書》《新詩集》《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十四行詩》,以及日記體長篇自傳小說《馬爾特勞利特布里格隨筆》等。

有一段時間,馮至還特別愛讀里爾克的信札,為其內在的精神所打動,從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中,他親切地呼吸着一個偉大的詩人的氣息。在這些信里,談到了詩與藝術,談到了兩性和愛、嚴肅和冷嘲、悲哀和懷疑,尤其談到了人的內在精神的生長:

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如果你覺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你不要抱怨它;還是怨你自己吧,怨你還不夠做一個詩人來呼喚生活的寶藏;因為對於創造者沒有貧乏,也沒有貧瘠不關痛癢的地方。[6]

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展,發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7]

這些對馮至真是太熨帖、太有吸引力了,他心中不可名狀的憂鬱得到了升華,模模糊糊的衝動變得明晰了,他知道了自己將要承擔的責任和為此必須付出的努力,他學會了忍耐、等待,在這嘈雜的熙來攘往的世界上。

他止不住將這十封信翻譯出來,並將其中的附錄《論山水》寄到《沉鍾》半月刊上發表。此期在《沉鍾》上發表的里爾克的譯文還有《豹》《馬爾特勞利特布里格隨筆》等。

2.里爾克對馮至的意義

里爾克之於馮至,是一面鏡子,是一根標尺,更是一座山峰。

里爾克對馮至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對心靈精神的尋求與倚重。

里爾克認為,人的存在更多地體現在精神上,人的存在只有在內心熱烈地、無限地進行體驗時方有可能。恐懼乃是內心自信的毀滅,只有一種自信能夠存在,就是不斷超越,戰勝個人的痛苦。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將全部存在——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的存在放進開放的心靈中,用心靈的力量去融匯它們,去體驗它們,去意識到它們的存在。這種對心靈與精神的重視,對人的超越性的追求,是馮至所以成為馮至的重要所在。影響是深遠的。他一生不斷探索,不斷超越,不斷尋求精神的故鄉,與里爾克這方面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具體到創作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對自然萬物的觀察與體驗。

里爾克擅於向內心世界進發,把自己看作與萬物同等的存在,用心去觀察、感受、體驗自然萬物,以此洞徹宇宙與世界萬物,達到「圓融無礙」境界。

正如馮至在《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的前言中所說:「一般人說,詩需要的是情感,但是里爾克說,情感是我們早已有了的,我們需要的是經驗:這樣的經驗,像是佛家弟子,化身萬物,嘗遍眾生的苦惱一般。」

里爾克是一位深刻的觀察家,他瞧不起傳統浪漫主義浮泛的抒情和對現實的平庸表現力。為了磨鍊自己觀察的觸角,他曾給羅丹當過秘書,從這位雕塑大師那裡學會了怎樣工作和觀看,怎樣選擇和拒絕,怎樣體驗萬物的存在:

我們必須觀看許多城市,觀看人和物,我們必須認識動物,我們必須去感覺鳥是怎樣飛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開放時的姿態。我們必須能夠回想:異鄉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漸臨近的別離;——回想那還不清楚的童年的歲月……想到兒童的疾病……想到寂靜、沉悶的小屋內的白晝和海濱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許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這些夜裡萬籟齊鳴,群星飛舞——可是這還不夠,如果這一切都能想得到。我們必須回憶許多愛情的夜,一夜與一夜不同,要記住分娩者痛苦的呼喊和輕輕睡眠着、翕止了的白衣產婦。但是我們還要陪伴過臨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邊,在窗子開着的小屋裡有些突如其來的聲息。……等到它們成為我們身內的血、我們的目光和姿態,無名地和我們自己再也不能區分,那才能以實現,在一個很稀有的時刻有一行詩的第一個字在它們的中心形成,脫穎而出。[8]

怎樣細心觀察萬物?里爾克主張要「物我合一」。里爾克詩中的「物」呈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物與自我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他認為,只有當那些我們所經歷的事物「化為我們身上的鮮血、視線和神態,沒有名稱,和我們自身融為一體,難以區分」[9]時,我們才能寫出詩。一個藝術家的使命,就是要把物從常規習俗的沉重而無意義的關係中提升出來,恢復到其本質的巨大關聯之中,這就是「創造物」,經由創造性行為,物變成「藝術——物」。這種物擺脫了時空的局限性而獲得了一種永恆的平靜。

在里爾克這裡,物不僅是客觀對象,而與人的自我存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存在的化身,世界的最終本質不再是『上帝』,而是『物』。」[10]因此,詩人的職責是發現物、恢復人與物之間本然一體的狀態,通過人與物的混然統一,克服人類的孤獨感與虛空感。

最能體現里爾克「詠物詩」觀點與成就的,是那首著名的《豹——在巴黎植物園》: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鐵欄

纏得這般疲倦,什麼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條的鐵欄杆,

千條的鐵欄後便沒有宇宙。

強韌的腳步邁着柔軟的步容,

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

仿佛力之舞圍繞着一個中心,

在中心一個偉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時眼帘無聲地撩起。——

於是有一幅圖像浸入,

通過四肢緊張的靜寂——

在心中化為烏有。[11]

詩人通過這隻草原上的猛獸被關在鐵籠子裡的目光、步態的描寫,揭示了詩人被習俗所困、被物質壓抑的心靈狀態,進一步揭示了現代人普遍的生存困境。

儘管里爾克的本質直觀、使物變成物本身的現象學視野不能完全被當時的馮至理解,但里爾克所體驗到的人與物渾然一體的關係,仍然深切地打動了馮至,使他認識到:

詩人必須擺脫習俗,謙虛而認真地觀看萬物,去發現物的實質。……人們把這些詩叫作無我的詠物詩。[12]

如果說,馮至早年的孤獨感使他傾向於在作品中表達自我的情感,而表達自我情感的前提是彰顯自我的存在,這種彰顯首先要求將自我與萬物相區分,從這一角度來講,浪漫主義的表達依賴自我與萬物相區分的意識,在這種「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式的表達方式中,自我是萬物存在的依據,萬物只是自我情感表達的工具。那麼,里爾克使馮至第一次修正了自我與萬物之間的聯繫。里爾克使馮至發現人類情感的易逝,而萬物永恆長存。因此,與抒發個人感情相比,抒發與萬物的聯繫更能克服死亡並顯示個人存在之思。這就需要將自我與萬物重新聯繫起來,將自我沉潛在萬物之中,抒發物本身的存在。而為了要抒發這種物存在的生命之思,就需要克制自我的情感,使情感為抒發萬物存在服務,而非相反。正是在這一新的聯繫中,馮至重新體會了觀看的要義,學會了「發現許多物體的靈魂,見到許多事物的姿態」,「虛心侍奉他們,靜聽他們有聲或無語,分擔他們人人都漠然視之的命運」。他要做的,正是克制、隱忍,使自己沉潛於自我萬物之中,並在詩中表達這種克制、隱忍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經驗。

這種觀物方式,在他的《十四行集》中得到鮮明的體現。《十四行集》中的觀物方式,已經不是前期浪漫主義那種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觀物,而是具有「心的謙遜」的人,尋找自我與外物如何融合,以期在客觀世界中找到心靈的對應物。如《十四行集》《有利加樹》《鼠麴草》就是這種物我合一的藝術形象。他這樣觀察和看待《有利加樹》:

你秋風裡蕭蕭的玉樹——

是一片音樂在我耳旁

築起一座嚴肅的廟堂,

讓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聳起,

有如一個聖者的身體,

升華了全城市的喧譁。

你無時不脫你的軀殼,

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長;

在阡陌縱橫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導:

祝你永生,我願一步步

化身為你根下的泥土。[13]

在這首詩里,有利加樹變形為「廟堂」「高塔」「聖者的身體」,樸素的樹木,被詩人賦予崇高的形象。最後一句「化身為你根下的泥土」表達出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而鼠麴草「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稱,/過一個渺小的生活,/不辜負高貴和潔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以小草」的形象,象徵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默默奉獻、靈魂潔白的人生。「有利加樹」「鼠麴草」的詩歌意蘊,與里爾克的《豹》是一脈相承的。這些詩中的物,用里爾克的話說,它表達的不再是情感性的自我,而是經驗性的自我。

可見,里爾克這種對事物的觀察和深刻的體驗,對馮至是有震撼力的。來德國之前,他就幻想過自己將來的詩,能像雕塑家雕刻的石像那樣,堅實而有質感,現在他從里爾克這裡看到了,並終於理解了:詩不是情感的發泄,詩是經驗,「我們應該一生之久,儘可能那樣久地去等待,釆集真意與精華,最後或許能夠寫出十行好詩」[14]。

二是對孤獨寂寞的認同與超越。

從本書開始的敘述中,我們已看到了馮至出生的家族、家庭與地理環境,這些都可視作他精神選擇的起點。與一些現代作家相似又不同的經歷與環境,決定了馮至獨特的選擇,可拿他與魯迅比較。與魯迅相似的是,馮至也經歷了家道中落與至親的死亡,從而在其生命之初就過早地體驗了生命的孤獨與寂寞,其年輕時北游的經歷更使他體驗到什麼是一種被拋的存在者;與魯迅不同的是,涿州封閉的山水使少年馮至的情感在山水自然中獲得暫時的平靜,而母親、繼母的關愛也使他對人性存在着美好的期許,使他並沒有因個人的孤獨,與整個社會相脫離,並進而對人性和社會進行全面的批判與叛逆,而是一直將自我的孤獨視為人類的普遍性境域。可以說,馮至的少年,奠定了馮至思維和人生選擇的基本方向,奠定了其情緒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其思想與情感的特殊表達方式。

孤獨感是馮至早年時最為深刻的精神體驗。這導致他早期的創作以抒發個人的孤獨感為主,筆下充斥着淚膜、酸淒[15],沉淪、哀婉與毀滅[16],酒冷、茶殘與噤若寒蟬[17]。其對世態的想象,也習慣於悲觀與蒼涼,送信的綠衣人,代表的是可怕的時刻,送出的只能是不幸消息[18];鞦韆架上的姑娘,激起的是春愁並化作淡淡的青煙,看見的是消沉的暮靄與冷清的紅云:

我躺在嫩綠的淺草上,

望着你盪起鞦韆;

春愁隨着你蕩來蕩去,

盡化作淡淡的青煙。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

它又在暮靄里消沉——

只剩下紅雲幾抹,

冷清清,四顧無人![19]

其對人生的期望,則是迷茫與死亡,他看見的前途是「陰沉」,是「風雨中看不出一點光明」,「人人的肩上擔着一個天大的空虛」,因此,「我只能在沉默中死去,無名而不是英雄」[20],追求的則是「沉入溫柔的海底」和「越遠越好,離掉了人間」[21]。

馮至的孤獨感帶有明顯的現代主義特質,我們可以通過《昨日之歌》與《北游》兩部詩集看出,這兩部詩集主要抒發了馮至對生存、愛情、生命的個人體驗。但兩部詩集中竟沒有一篇是懷念故鄉與親人的作品,這能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無所歸依的孤獨。

孤獨的本質則是個體意識覺醒後的現代思維,當個體意識到自我被拋入世界之中時,世界的荒野感、個體的孤獨感油然而生,這是孤獨的本質。而馮至在《昨日之歌》《北游》等作品中抒發的孤獨感,正來自於作者個體意識的覺醒。這種覺醒,使馮至在創作之初,就開始追求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對個體體驗的確認。這也正是馮至對里爾克、荷爾德林等西方現代主義作品產生共鳴的根本原因。

馮至留學德國的時間,正是存在主義哲學風靡歐洲的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重創。戰爭的創傷給人們的心靈帶來種種苦難與困境。在這種情勢下,關注人的生命的存在意義的存在主義哲學應運而生,並得以流行。初到德國的馮至,接觸克爾凱郭爾、尼采的著作,聆聽雅斯貝爾斯的課程。「頭腦里裝的是存在主義哲學、里爾克的詩歌和梵訶的繪畫。」[22]

正是在此基礎上,馮至對里爾克的認識發生了變化。里爾克不再是一個北方的浪漫主義者,而是一個存在主義哲人。他從里爾克的小說與詩歌中,看到了許多存在主義的要旨。

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里爾克對生命的本質體驗是孤獨與忍耐。他深深地體會到人世的孤獨與苦難。「我孤獨無依,我獨自負擔着人類的苦難。」(《葡萄園》)在《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中,里爾克不斷地使用痛苦、寂寞、忍耐等詞語:「我天天學習,在我所感謝的痛苦中學習:『忍耐是一切』。」[23] 「所以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那它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24]

同樣,馮至在他的《十四行集》中,從孤獨與承擔、孤獨與交流、孤獨與死生等幾個方面,表現了孤獨的主題。

如第15首:

我們走過無數的山水,

隨時占有,隨時又放棄,

仿佛鳥飛翔在空中,

它隨時都管領太空,

隨時都感到一無所有。[25]

第5首:

只擔心夜深靜悄,

樓上的窗兒關閉,

橋上也斷了人跡。[26]

孤獨是人的宿命,人必須擔當這份孤獨。一個人要想在這世上生存,就必須脫離開現成的習俗,獨自擔當自己的生存,擔當生活上的種種問題,不能有一絲兒替代。

對馮至而言,里爾克就像是未曾謀面的精神導師。兩個人身上,都有深刻孤獨印記的宿命,並且他在里爾克的指引下,逐漸走出孤獨之後情感的荒蕪之地。

西方現代主義思維意識到個體是人類在世存在的本體處境,在這種處境中,孤獨感是人類存在體驗的根本樣態。在現代主義思潮中,人類存在於世的本質就是「被拋入世間」,如何在這種被拋的狀態里生存,是西方現代主義個體意識覺醒後面臨的首要問題。馮至也不例外。幸運的是,孤獨之外,從里爾克那裡,他也找到了超越孤獨的思想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決斷」,或者叫「選擇」。他在隨筆《決斷》中,從米勒、陶淵明、王羲之到屈原、漢姆萊特等人在人生重要關口,面臨抉擇時,突出決斷的重要意義:

當人面對着引向不同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道路,孤單地考慮着自己應該走上哪條道路的時候,才會體驗到作為一個人的艱難的意義。等到他決斷了,勇敢地走上一條,那時他所感到的生命的光彩也不是一個動物或一個原始性的人所能感到的。[27]

馮至以決斷的重要意義,突出了存在主義「存在先於本質」的命題,強調人的自我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他的小說《伍子胥》突出的也是主人公在命運的重大關口的選擇與擔當。與他的兄弟選擇與父親見面並赴死不同,伍子胥選擇逃亡並承擔起為父復仇的使命。而《十四行集》第26首「我們天天走着一條小路」,強調人的生命由自己去選擇、去創造。

第二個主題是「交流」。馮至在強調孤獨的同時,也強調交流。孤獨是個體生存的本質,也是交流得以實現的前提。而交流是個人自我實現與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也是在《十四行集》第5首中:

一個寂寞是一座島,

一座座都結成朋友。

當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像一座水上的橋;

當你向我笑一笑,

便像是對面島上

忽然開了一扇樓窗。[28]

在這裡,由119座孤立的水島組成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是人類社會的象徵。而正是在交流與連接的基礎上,人類和諧生存才成為可能。「一座座橋」「一扇扇窗」,使水島避免成為「孤島」,成為互相溝通與連接的美好社會,美好人世。

交流不僅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也存在着交流。《十四行集》第16首:

哪條路、哪道水,沒有關聯,

哪陣風、哪片雲,沒有呼應:

我們走過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們的生命。[29]

第三個主題就是「死亡」,如何面對死亡。作為被拋在世間的人類個體,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死亡。人必然會死,當現代主義思潮斬斷了個體與家族、母體的關係,孤獨地生存於世時,其對世界的發問首先便是:個體不再是血脈的延續,不再是某個集體中的一員,那麼,面對着必然死亡,個體應該怎樣追求意義?

當現代個體意識覺醒後,除了孤獨感之外,另一種最為重要的體驗便是虛無主義。虛無主義也是面對必然死亡的一種人生態度,即認為面對死亡,人類所有的追求都是無意義的。在現代主義語境中,如何超越孤獨與死亡,克服虛無,成為現代主義個體意識覺醒後的首要精神追問。這也正是里爾克對馮至的意義。

里爾克的作品使馮至意識到孤獨的本質,意識到其早期創作中浪漫主義的局限。浪漫主義本質上是個體對自我存在感的抒發,而死亡與虛無構成了浪漫主義個體無法逾越的界限。因此,「他(馮至——引者加)接過了里爾克在其晦澀難解的作品中反覆質詢的諸如生命與死亡、個體與群體、苦難與承擔等主題。」[30]

與一般人恐懼死亡、逃避死亡不同,里爾克認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只要有生命,就有死亡。死亡是里爾克詩歌的重要主題,因為我們只是皮殼和葉子:

每個人身上都含有偉大的死,

它是萬物圍着旋轉的果實。[31]

馮至的死亡觀念,深受里爾克等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他說:「死只是一個走向更高生命的過程。由於死而得到新生,拋卻過去而展開將來。」[32]在《十四行集》第2首中,他把死亡比作秋風掃落葉、枯萎的花朵以及蟬蛾的蛻化:

把殘殼都丟在泥里土裡;

我們把我們安排給那個

未來的死亡,像一段歌曲。[33]

死亡賦予生命意義,正是因為生命的短暫、有限,生命才是珍貴的。珍貴的生命應該怎樣度過呢?就是去創造和承擔。以交流融入社會,以創造和擔當賦予生命意義。這是馮至在《十四行集》中向我們揭示的生命哲學。

可以說,通過「死亡」這一主題,馮至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本質,意識到詩與生命的聯繫,意識到如何通過創作尋找生命的意義,進而意識到如何通過這種生命意義,去克服生命的短暫與虛無主義。

總之,與里爾克的結合,使馮至完成了由關注自我情感向觀察萬物、體驗並克服孤獨轉變。在這一轉變中,馮至孤獨、覺醒、克制、隱忍、決斷、沉潛、超越,希望通過藝術找到由特殊到一般、個體到普遍的體驗之路,其《十四行詩》《山水》《伍子胥》,正呼應了馮至的這一需求。

(摘自王邵軍:《生命的思與詩——馮至的人生與創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P84-87,P160-172)

[1]馮至:《里爾克》,見張恬編《馮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頁。

[2]馮至:《致楊晦》,見馮姚平編《馮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頁。

[3]馮至:《致楊晦》,見馮姚平編《馮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頁。

[4]馮至:《致楊晦》,見馮姚平編《馮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頁。

[5]馮至:《外來的養分》,《立斜陽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頁。

[6]馮至譯:《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見范大燦編《馮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89頁。

[7]馮至譯:《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見范大燦編《馮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頁。

[8]馮至:《〈里爾克〉——為十周年祭日作》,見張恬編《馮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頁。

[9]葉挺芳、李永平編:《里爾克散文隨筆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頁。

[10][德]霍爾特胡森:《里爾克》,魏育青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206頁。

[11]董衡巽、鄭克魯選編:《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第一冊上,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頁。

[12]馮至:《外來的養分》,見《立斜陽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頁。

[13]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219頁。

[14]馮至譯:《布里格隨筆》,見袁可嘉等編《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第1冊(上),第50頁。

[15]馮至:《一顆明珠》,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頁。

[16]馮至:《狂風中》,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頁。

[17]馮至:《殘年》,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頁。

[18]馮至:《綠衣人》,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劉福春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頁。

[19]馮至:《鞦韆架上》,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頁。

[20]馮至:《公園》,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頁。

[21]馮至:《自殺者的墓銘》,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頁。

[22]馮至:《從癸亥年到癸亥年》,見張恬編《馮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頁。

[23]馮至譯:《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見范大燦編《馮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頁。

[24]馮至譯:《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見范大燦編《馮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頁。

[25]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頁。

[26]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頁。

[27]馮至:《決斷》,見張恬編《馮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頁。

[28]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頁。

[29]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頁。

[30]范勁:《馮至與里爾克》,《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2期,第120頁。

[31]《里爾克全集》第1卷,第347頁。

[32]馮至:《從〈浮士德〉里的「人造人」略論歌德的自然哲學》,見范大燦編《馮至全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頁。

[33]馮至:《十四行集》,見劉福春編《馮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8頁。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8 12:05:14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頭像
2024-03-11 10:03:4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3-03 18:03:13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