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K修復:38部電影中永不消逝的光影

情感導師 6326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統籌:方潔數據 | 張子涵 陽洋 江婧怡 馮淙萱可視化 | 江婧怡 張子涵 杜夢穎 馮淙萱 王夢丹 張瑞交互 | 杜夢穎文案 | 張子涵 張瑞 陽洋美編 | 王夢丹頭圖源自中國電影資料館

近日,《天書奇譚》4K修復版即將上映。時隔38年,當年的主創一半已經去世,而許多80、90後終於能在大銀幕上「重溫舊夢」。

此前,4K修復版《永不消逝的電波》亮相北影節。作為中國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劇中的革命夫妻李俠與何蘭芬能如願共賞深藍夜幕中的皎潔月光。

中國4K修復:38部電影中永不消逝的光影

即將到來的10月27日是世界音像遺產日,老電影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過去,人們用膠片拍攝和存儲電影。但無論膠片材料如何發展變化,卻始終保存難、易受損。電影修復就是將膠片電影進行處理、還原其本來面貌的過程。

其中,4K(即分辨率4096*3112)修復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修復技術,工作量是2K(即分辨率2048*1556)修復的4倍。[1]我國目前已經完成了不少電影的修復,但由於4K修復難度係數較高,目前完成4K修復的電影也相對較少。2006年到2021年1月期間,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525部電影的2K修復,但4K修復則只有15部。[2]我們統計了近年來由中國機構主導或參與的4K修復中國電影,試圖用這38部電影管窺中國電影修復的十幾年「簡史」。

修復片單:

經典永不過時

在這38部電影中,上世紀80、90年代首映的電影最多,改革開放(1978年)之後進行首映的電影有25部。最早進行原版首映的是1949年的《三毛流浪記》,它也是新中國公映的第一部國產電影。最近的則是2004年王家衛執導的《2046》。修復電影的評分基本都高於7分,說明修復時經典電影更受青睞。此外,修復電影的選擇主要有兩種導向:一是針對冷門經典電影的搶救性修復,側重政治、歷史的紀念,如《開國大典》、《上甘嶺》等;二則是偏向呼聲較高的電影,商業價值被納入考量,比如《紅高粱》、《英雄本色》等。此外,導演個人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因對拍攝的電影精益求精,王家衛的8部電影4K修復都由他主導完成。4K修復電影中,劇情、愛情標籤占多數。此外,戰爭、歷史、傳記等標籤也不時出現,比如6部標籤為戰爭的影片中,《紅高粱》《小兵張嘎》《永不消逝的電波》便從不同角度共同着眼於中國的抗日戰爭。這些老電影以不同視角為中國電影史和中國歷史寫下註腳,在藝術價值之外也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

修復:

「愚公移山」和「修舊如舊」

「對電影修復師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與幀率賽跑。」中國電影資料館的修復師王崢在接受《新周刊》採訪時說道。膠片可能因保存不當等原因出現掉色、變色、模糊等問題,這些都需要修復師細心地逐幀修復。如今的電影通常為每秒24幀(即每秒24個畫面)[3],而目前我國4K修復電影的時長主要集中在100分鐘左右,100個60秒便是6000個24幀。修復師的工作量像一道三次相乘的數學題,儘管24這個數字看上去並不大,卻在數千倍遞增中被賦予巨大的威力。 總的來算,一部電影有近15萬幀。每一個電影修復師,都像在「愚公移山」。修復一般需要十來個人共同完成。即便如此,每個人負責十分鐘,也有一萬多幀,工作量極大。有時需要多次返工,更會推遲進度。這要求修復師們必須極其耐心,且必須十分專注,才能不遺漏任何一幀。[4]據王崢介紹,要按時完成修復工作,每個電影修復師一天平均要修復6000幀左右。[5]但這僅是理想狀態,根據實際情況,一幀的修復時間短則幾秒,長則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涉及夜戲、雨霧戲、特效戲等鏡頭的修復難度較高,需要更審慎的修復,不過更常見的問題則是膠片因保存不當等原因造成的物理損傷,霉斑、油污、劃痕、變形......這些困難經常讓修復師欲哭無淚。因此,一般的電影修復基本要遵循固定的流程,電影膠片會先進行物理層面的清洗與修補,掃描成數字文件。膠片的脆弱性讓物理修復和檢查掃描非常必要。國內現存最早的電影故事片,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已經90多歲「高齡」的老膠片十分脆弱,儘管只有十分鐘的膠片素材,卻經歷整整三天三夜才搶救過來。[6]除了上文提到的逐幀畫面修復,聲音修復也是修復過程中的重要部分,老電影往往採用較原始的單聲道,現在的電影則已經廣泛使用更具空間感的環繞聲。修復師需要在理解電影場景的基礎上,協調人聲、環境、音效、音樂之間的關係,甚至需要重新配音、配樂。修復完聲音之後,修復師還需要進行關鍵的一步——聲畫合成。雖然聲畫合成在技術上不成問題,但不加注意也會出岔子。因為修復對象多為未被剪輯的原始素材,因此合成環節容易把影片發行時被剪掉的部分內容合成在修復完成品中。這就需要在素材研究整理上多下功夫。作為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製作及數字修復專業研三學生,小影(化名)在接受RUC新聞坊採訪時講述了她的故事:「記得在修復2001年的影片《法官媽媽》的時候,需要把修復畫面跟修複音軌對上嘛,但就是差0.1秒,死活對不上。」這0.1秒,就如同「移山」中遺漏的一枚小石子,雖然小,但少了它,巍峨巨山也不算搬完。「我們修復小組的人一下午啥也沒幹,就在看口型對聲音。跟聽力考試一樣,支棱着耳朵,趴在監視器上看口型、聽台詞。對完之後感覺自己有點順風耳那意思了。」數字修復過程非常複雜艱辛,但這還不是電影修復中最困難的。電影修復的原則是「修舊如舊」。而「既要恢復影像原貌,又不能把舊片修成新的,藝術層面的問題則更多」。在聲、畫兩方面,電影修復都需要技術與藝術「共舞」。在顏色校正過程中,修復師們常常追求「讓修復後每一個鏡頭的顏色都代表創作者當時所表達的含義」,因此一些修復會在主創參與下共同完成。《海上花》的修復調色就邀請了該片導演和攝影指導,當年拍攝時,為重現張愛玲筆下的舊上海風月場,他們曾做過精細的布光實驗,這也成了修復時的重要調色依據。[7]

交互網站鏈接:https://film-restoration-vis.vercel.app/(需複製到瀏覽器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在電腦端查看體驗更佳~網站中視頻加載需要時間,請點擊後稍作等待。點擊各幀色卡,可以看到修復前後畫面對比。)不過對於需要色彩創新的影片,修復師會進行二次創作調色。其中,將黑白電影轉為彩色電影則需要修復師發揮更多想象力和創造力。《永不消失的電波》修復時,主創人員已經逝世,修復師便只能悉心對比膠片的初始顏色,查閱當年導演、攝影台本闡述,尋訪服裝、文史領域專家,力求最精準地還原影片中的顏色。[8]

修復業:

從「巧借東風」到「獨當一面」

完成修復的電影主要有兩種去向:一是申報世界各大電影節的公映和獎項,如《祝福》《盜馬賊》都曾在電影節的經典修復單元放映,併入圍「戛納經典」;二是進行線下或線上的影院公映。目前,4K修復電影中大部分電影都只在大型電影節「曇花一現」,只有少數曾被投入商業化公映。可見,4K修復「為愛發電」與獎項追求是主流。也許正因如此,電影修復這一行業仍未進入更廣闊的公眾視野。如前文所說,中國的電影修復起步並不算早,且因修復所需人力和資金成本不小,國家出資一直占據主要地位。2006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啟動「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護工程」,修復師們與時間賽跑,搶救部分瀕臨消失的老電影。[9]此外,中外合作也是修復的一種重要形式。因4K技術難度大,修復一開始只能外包給外國專業機構。上海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上影節」)最早在國內開始主導影片4K修復工作,於2011年開始在贊助方支持下將影片送往意大利博洛尼亞修復實驗室。[10] 2014年的上影節,三方合力完成的第一部4K修復國產電影《舞台姐妹》與觀眾見面。隨後幾年中,這種合作模式依然持續着。除了國資單位主持、外國機構合作,其他社會力量也逐漸參與到電影修復的進程之中,本土民營企業如愛奇藝、優酷的身影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修復過程中。在多年的修復經驗積累後,中國逐漸開始了獨立4K修復的嘗試。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的《黃土地》作為首批中國自主4K修復影片之一於2018年上映,《盜馬賊》更是入圍了「2019戛納經典」。上影節的合作方也由國外轉向國內,在其主導下,《畫魂》與《芙蓉鎮》兩部影片便是由上海電影技術廠完成修復。不過,缺乏人才是快速發展的電影修復產業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中國電影資料館收集整理部、公共事業部主任林思瑋認為「尤其是缺乏做畫面精緻修復與藝術修復的核心人才」。在接受《新周刊》採訪時,他說人才培養非常迫切,因為「現在這批修復專家,都是多年實踐、實幹發展起來的。但隨着時間推移,這批專家老師退休之後呢?」[11]2019年,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即中國電影資料館)首次招收藝術專業碩士,其中專門設立了電影製作與數字修複方向,這也是全國首創。[12]這群全國第一批電影修復專業的學生即將在明年畢業。為彌補人力與工作量不匹配的缺口,AI修復也被應用於電影修復中。資料館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研發的AI技術運用神經網絡技術,試圖找回老片中遺失的聲音。愛奇藝也曾採用AI技術修複數百部老電影的畫面,讓其登陸線上影院。

電影:

一段「私人史」與「公共史」

電影修復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其中AI修復技術惹來網友批評。有人指出AI修復存在過度塗抹,把修復變成給電影「美顏」,使畫面細節受到損失;選色也不夠講究,破壞了老電影的風韻。在既有的修復實踐中,AI技術確實不夠「可靠」。在《林家鋪子》修復過程中,因編程設置為消除畫面中的白色噪點,AI竟把下雪場景中的雪花也一起消掉。[13]AI技術可以在簡單修復中提高效率、節省成本,但電影修復畢竟需要鮮活的感情,不能缺少人的參與。其實技術並非真正的矛盾焦點,影迷的意見可能在於機構修復過程中有時候只重視技術,而忽視影片本身的內核精神。此外,聲音的修復也是難點之一,不甚考究的字幕引起了觀眾的抱怨。而我國目前4K修復的38部中國電影中,11部有粵語版本,3部有上海話版本,還有2部分別有陝西方言和藏語版本。聲音是向觀眾展現電影故事的發生地域和年代的重要媒介,多樣的方言則增加了聲音修復和重新配音的難度。這要求修復師秉持嚴謹的考據精神,深入各種亞文化情境中考察。《海上花》便是一個正面例子,當初因導演和編劇不懂滬語,原版字幕一直存在瑕疵。修復版則請來滬地專家、影評人進行修訂,彌補了許多影迷難以釋懷的遺憾。[14]面對老電影修復後的種種變化,一些影迷可能傾向於「是古非今」。就連王家衛親自監督的自己電影4K修復版也引起不小爭議,王家衛認為,即使是同一部電影,不同觀眾在不同放映場所中觀看,會讓電影本身有了不同的視角。作為電影製作者,這些電影被設想應被拍攝成的樣貌也同樣活在他的腦中。[15]從這個意義來說:電影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電影修復不僅僅依靠錢和技術,它背後是一代代對某部「私人史」念念不忘的人。《俠女》的主演徐楓在影片外續寫自己的電影人生,贊助該片修復[16];王崢也說,電影修復是一項「繁瑣枯燥」的工作,「如果不是對電影有足夠的熱愛,恐怕堅持不下來」。[17]同樣地,一部部私人史匯聚起來,便成了公共史。老電影其實已經不只代表劇情和內容本身,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記憶。而如果遺忘代表真正的死去,那麼修復後的電影只有不斷為新一代人製造集體記憶,那些凝聚時代的光影方才能夠真正達到永恆。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4K分辨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4K_resolution

[2]中國電影資料館已修復完成3100餘部影片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09/27/c_1126545116.htm

[3]新周刊:電影修復:為經典影片續命

http://www.dmcc.org.cn/mainSite/xw/yjxw/dypl/1247038/index.html

[4]一起拍電影:解密電影修復十三年

https://mp.weixin.qq.com/s/3OiXJcWBvUTHoqCzY7DsXA

[5]同[4]

[6]同[4]

[7]澎湃:上海電影節 | 4K修復,重現上海的極致之美《海上花》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547219

[8]澎湃:首部!4K超高清彩色修復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公映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03801

[9]新華網客戶端:中國電影資料館已修復完成3100餘部影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886532692385950&wfr=spider&for=pc

[10]【影展】莫讓時光背叛經典:《英雄本色》修復揭秘

https://mp.weixin.qq.com/s/O4gBDxnqu5rTFj1c2T1eEg

[11]同[3]

[12]同[3]

[13]中國電影資料館:4K修復版《林家鋪子》亮相杭州

https://www.cfa.org.cn/eportal/ui?pageId=37a0783c76bd4611b82235402ea26f03&articleKey=f1d83729072841bab75b452a81e8fc0d&columnId=bab0d753635c4d0bb869bc752c3b4e8e

[14]同[7]

[15]CC:World of Wong Kar Wai: Director’s Note

https://www.criterion.com/current/posts/7325-world-of-wong-kar-wai-director-s-note

[16]台灣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金馬影后徐楓豪氣促成《俠女》重生

https://www.tfi.org.tw/News/NewContent?PageId=372

[17]同[3]

往期回顧

一封跨越40年的來信 | 特別策劃

諾獎作品買不着?中國的「天才捕手」們這次失算了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2 01:07:38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頭像
2023-09-29 23:09:37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