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情感諮詢師雨宸,專注於解決你的情感困惑,有問題可以私信我
很多時候,兩個人能吵架,分手,甚至離婚,其根本的點就在於相處模式差異上。
所謂相處模式的差異,就是兩個人都有成長過程中帶有的「親密關係遺傳基因」 。這種「遺傳基因」 導致雙方在處理問題上,思考方式上,以及對待親密關係的邊界上,都各有不同。
想深入的解決問題,我們就要正視這種不同,並且從根本上解決它。
我經常聽到來諮詢我的人跟我說,我男友覺得和我在一起不開心了,所以想分手。但其實很多時候,不開心只是個外在表象,更多的是他們覺得未來和你走不下去了,才會果斷提出分手。
就拿我最近接到的一個妹子諮詢的問題來舉例子;
「老師,我們沒有發生任何矛盾,但是他突然因為異地的原因,跟我提出了分手,他說堅持不下去了」
其實這句話的點很容易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異地上,但是如果僅僅是異地原因,男方不會突然提出分手的,排除移情別戀的原因,更多的情況是其實男方早已經積累了很多其他的情緒,而找了異地這個藉口而已。
說這些其實就是再舉例子向大家說明,看問題一定要看本質,看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裡去。
一個人的親密關係,分為外因影響以及內因影響,內因影響就是我們出生以後的接觸的第一任親密關係,也就是父母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的模式。而後則是老師,同學,朋友,同事等等,後者也會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模式。
父母和我們的相處方式,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情感以及情緒表達,這些都能影響一個人的戀愛相處模式。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面提到:
「母愛是無條件的,孩子即使什麼都不做,或者就算是做錯,也不妨礙母親去愛。而父愛則是有條件的,父親是教育孩子,「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
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
父親的愛是需要回報條件的,「你是我的孩子你必須達到我的怎樣的標準和要求,」
母愛則是更無私的,「不論你怎樣,你是我的孩子我都愛你」。
所以通常家庭模式是「嚴父慈母」。愛的形式不同,但是愛就是愛,沒有對錯之分,父親的愛與母親的愛的不同,會讓孩子衍生出不同的對待親密關係的狀態。
比如說,在一個孩子0-6的時候,母親給的愛與照顧更完整,那TA長大以後,會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在價值認可上,他非常充分的認可了自己的價值,所以在戀愛的時候,TA會更加自信。
而父愛則是告訴一個孩子社會規則以及親密關係的規則,「我愛你不單單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也因為你服從了我的意志,達到了我的要求,如果你沒有服從,那我將會用收回我的愛的方式給你懲罰」
如果在孩子0-6歲的時候,父愛的角色更重,那TA長大以後在親密關係里,更願意當主動付出的那一方,因為在TA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只有自己更有價值,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所以一個人在親密關係里的思維方式,會伴隨着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的愛的方式而有所影響與改變。
// 迴避型人格 //
再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男生的家庭模式是媽媽非常愛他,從小有求必應,媽媽並不強勢,但是他的爸爸在家裡通常是不作為的,比較溫柔的一方——
那麼這個男生長大後,在親密關係里,是非常願意付出的一個人,也懂得如何去愛別人,但是這個男生通常是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很容易就變成迴避人格。
因為成長過程中,他的受挫式教育並不夠,所以通常他會比較依賴伴侶,但是缺乏獨立性和抗壓性。
// 女性依賴型人格 //
說說我一個朋友吧,他的性格很溫和,通常能包容女朋友的各種任性和作兒,同時他非常依賴他的女友,但是他和他的女友總是因為一件事情吵架,那就是他總是跟一些異性朋友聊天,儘管沒聊什麼越界的話題,但是經常一聊就是一個小時,他的女友經常因為這些原因生氣。
他的女朋友總覺得他花心。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的朋友從小父母就離婚了,他跟着他的媽媽長大的,他的母親總體來說是一個溫柔的人,父親的角色在他的世界裡是缺失的。
這種家庭環境下的他,會在長大成人之後更加依賴女性,他在選擇伴侶的時候,會選擇更為獨立自強的女生,同時他喜歡和女生聊天,也是在尋找這種依靠感。
// 愛無能型人格 //
同樣的,還是拿我的這個朋友舉例子:
如果他的成長環境不是一個溫柔的母親為主導,而是一個像父親一樣嚴苛的母親,一個給他建立好「付出=回報」規則的母親,那他從小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他所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必須努力承擔更多,才能得到等價的愛。
那他的表現就會是另外一種狀態,他在親密關係里會更加嚴苛,他甚至要求他的每一分愛,都是有相等的交換條件的,作為他的伴侶會被各種提要求——
這種狀態就是他從小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的原因,後天很可能發展為愛無能的狀態。
// 焦慮型人格 //
經常看我文章的人可能知道,我平常寫的挽回迴避型依戀人格最多,但在我做的諮詢里,接觸最多的並不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而是焦慮型依戀人格。
焦慮型依戀人格,其實就是極度地缺乏安全感。
他們總在一段戀愛關係里總是感到焦慮不安,患得患失,習慣用憤怒來表達希望被安撫的心;
或者在愛情里愛到失去自我,你的每個低聲下氣、極盡討好,都只為自己能夠在這段感情里被好好對待……
缺乏安全感是所有人都存在的。兒時缺愛,缺乏自主權的人長大了更沒安全感。
所以就會索取。
占有欲、自我保護,這是大多數焦慮型依戀人格的矛盾情緒,既希望能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又因強烈的自我保護欲望從而設起高牆。
焦慮型依戀是在用焦慮掩飾被拋棄的恐懼。
焦慮型依戀的人,大多是因為小時候父母或其他親人對自己的回應不夠親密、及時、有效,所以長期處於被忽略或者被拋棄的恐懼當中。這種恐懼稱為是原生情緒。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原生情緒的困擾,我們可能產生出所謂的次生情緒來進行自我保護。有些人會憤怒地抗議和抗拒他人,有些人則會產生一系列焦慮情緒,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這種依戀方式會作為童年陰影的一部分一直伴隨長大,從而對成年的交往造成一定影響。
焦慮型依戀對於成年人親密關係的影響在於,我們在關係中展現的往往是次生情緒(憤怒/焦慮、疏離/冷漠),這些情緒的本意是表達內心原生情緒被照顧的訴求,但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更直觀地看見了此生情緒並且被此干擾,從而產生誤解。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吧:
如果有一天你和男友約定晚上八點去看電影,他下午去和朋友玩耍,可是等到了約會時間卻遲遲等不來他的電話,打過去也一直是忙音狀態,等到十一點才有了回復,那麼你會怎麼辦?
這時候,焦慮型依戀人格的人會表示出不在意的狀態,認為男朋友可能是忘記了約會時間,不惱怒不生氣,依舊為自己的事情而忙碌。而焦慮型依戀人格的人早就在腦海中上演了一部小劇場,腦補出自己被拋棄的場面,不停地打着電話,隨時準備好怒火的發泄。
而這些怒火呢,更多時候是內心的恐懼。
我們很清楚,焦慮型依戀人格的形成大多是源於年少時代親人的忽視。小時候播下的一顆種子,早在心中長成了一片陰影。但對於過去,我們無能為力,也只能就現在進行改變。
寫在最後:
雖然我們看到的愛情都是一樣的表象,但是內因所主導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大不相同,每一種延續的親密關係遺傳基因,都會發展為一個獨立的人格和個人,所衍生出的邊界與親密意識也是不盡相同。
我們需要更好的學習如何剖析自我與伴侶的親密意識,才能找到矛盾的本源,去更好的解決矛盾。
我們只有更積極的學會如何去愛,才能讓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學會接納不同,學會給予不同。
我是情感諮詢師雨宸,專注於解決你的情感困惑,有問題可以私信我
評論列表
服務特別好,而且給人的感觸也挺深的,真的可以的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