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上司覺得你的工作沒做好,在你跟她反覆講道理後,反而越講越糟,不僅沒有挽回自己的損失,還和上司鬧得不愉快。
這類場景在職場中比比皆是,只是結局大同小異,有的上司性子強硬,他們往往不會和你過多的交流,直接駁回你想講道理的餘地;有的上司性子溫和,他會和你聊上幾句,但是改變不了最初的判斷。
還有的上司性子獨特,總是憑着自己的直覺做事,當你和他講道理時,就像對着複讀機在說話,不管你的說辭如何變化,也不管你的道理多麼發人深省,上司就一句話:「我不管,改」。
前段時間,朋友小紅就向我訴苦,她的上司是公司老闆的女兒,剛從國外回來,做起了公司的網紅,經營公司旗下的幾家網店。
這個上司對審美有獨特的要求,總是對朋友設計的海報不滿意,不是畫面沒有格調,就是顏色不夠個性,除此之外,還對大大小小的設計問題百般挑剔,一會改這個細節,一會改那個細節。
小紅說:「因為上司不是設計出身,所以指出的問題毫無邏輯,沒有辦法跟她解釋,說再多她也不懂」。
我聽了後,非常的同情她,同樣是身處在互聯網行業,這種情況可以說經常發生,各種甲方和乙方撕逼的段子就能說明,這是業內的常態。
我安慰了她,讓她不要着急,「你的工作不就是負責改來改去麼」,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我的心裡不是這樣想的。
這個問題凸顯了一個現實,不管怎麼說,在那種場景下,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是在找藉口,歸結還是你做的東西不夠好,可修改的餘地還很大,也就是說,你還不夠優秀,要提高的空間還有很多。
在眾多的人們所討厭的溝通方式中,講道理一定是排在前列的。人首先是直覺型判斷者,直覺談的是一種感受,而不是道理。
在電影大話西遊中,唐僧動輒就對着徒弟們念經般的說上一大堆道理。在被妖怪綁架後,還不忘開導妖怪:所以說作妖就像做人一樣,要有仁慈心,有了仁慈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一番大道理,把妖怪們說的口吐白沫拔刀自盡。
1、明事理,但不要講道理
所謂的明事理,就是理解別人的所思所想,從理解他人的角度出發,再做出自己的行動和思想。
上司叫你改,不排除故意找茬,但是絕大多數真的是你做的還不夠好,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技能掌握的不夠熟練,是不是專業不夠紮實,總之,一定還有足夠的修改空間。
人的直覺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指出,雖然我們的主觀判斷是存在成見的,但我們仍然是優秀的直覺型決策者,因為人們從出生開始便一直訓練這項能力,它是最重要的天賦之一。
就拿設計來說吧,它包含着排版技巧和審美能力,其中審美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的能力值跟行業沒有絕對的關係,與性別也沒有絕對的關係,它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
區別在於,有些人可以用明確的語言把審美的意象表達出來,而更多的人很難表達的。這個時候,直覺就顯得更重要了,「不管怎麼說,總之,我覺得不行。」
作為設計師來說,不僅要能找出上司所說的不行之處,更要有能力改變它。而不是反覆發表自己的看法,要說服審美和改變一個人一樣困難。
2、先解決問題,然後再說道理
當你把之前的問題都梳理了一遍,並且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再抒發自己的觀點,才能增加說服力。
上司會覺得你在就事論事,心態上抱着一種聽解說的態度,這時候他才能聽得進去,並且會細想是否有道理,然後再結合你做的修改相互驗證。
不管後期是否還要修改,在他思考你的做法時,思考路徑已經在向你的靠攏了。
3、講道理時,自帶壓迫氣場,傷自尊
在出現問題時,為什麼不能一開場直接講道理呢?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有一個朋友阿文,在讀碩士,每次一伙人喝茶聊天,都會聊到自己最近碰到的一些煩惱,而他會針對我們的煩惱開導我們,而很多次,他也會預設我們可能會遇到的煩惱,提前跟我們講上一大堆道理。
有一次,一個朋友跳槽到了國企,在準備上崗前的那段日子,阿文經常拉着我們喝茶,他便常常說起國企中要注意的事情,像什麼辦公室政治啊,遇事能忍則忍,低調做人,低調做事等等。
這樣的情景常常出現在長輩訓話晚輩中,具有明顯的身份特徵,隨之而來的就是身份特徵帶來的氣場,放在同輩之中或者是下屬對上司的情況下,是非常不可取的,會傷害別人的自尊。
在別人看來,這是一種變向的賣弄,賣弄不該有的大道理,對於上司來說會造成極大的誤解。
4、不得不講道理時,請用數據支撐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工作的成果已經上線,但是沒有達到既定的目標,上司明顯對結果不滿意,這個時候你需要一些數據支撐。
在當下這個人人創業的時代,上司也會犯錯,免不了好高騖遠,定的目標太大,以至於對整個環節很難把控,部門協作之間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這個情況下,你就要拿出數據來支撐,講道理的同時,從數據出發,指出哪些做得好,哪些沒做好,而不是一味空講理論,亦或者甩出一堆數據開始甩鍋。
總之,在職場中,想要說服上司,千萬不要講道理,講道理只會火上澆油,理解上司的心理是第一步,反覆琢磨上司給出的問題是第二步。
在做出改正後,再適當的輔佐以一定道理,上司才能聽得進去,在不得不講道理時,也要拿出數據,先屢清晰事情的脈絡,再去講道理。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