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情感挽回大師」詐騙案件,為人們敲醒了警鐘。
當人們處於理智中的時候,很難理解,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套路,當事人居然沒有察覺,還傻乎乎地多次諮詢。
該新聞下,很多人表示難以理解受害人的心理,還有些網友直接吐槽受害者的智商。
可是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什麼時候一個人最容易失去理智?
都說戀愛會令人智商下降,失去理智。那麼,失戀的威力則更是加倍的。
本就思緒混亂,悲痛困惑交加,急需要人的安慰。
哪怕有一個人,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聽自己訴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安慰。
張小斐曾在採訪中提起,她與賈玲的關係時,回憶了一段她的失戀經歷。
當時痛不欲生的張小斐向賈玲哭訴,雖然賈玲心不在焉地吃着東西,但張小斐依然覺得心中感受了莫大的安慰。
當一個人內心脆弱無比的時候,哪怕是陌生人的一句話都彌足珍貴,因此這個時機也成為了騙子們獲取信任的最佳時機。
雖然這些騙子們並沒有正規的心理諮詢師資格,但是對於人的心理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他們的話術,堪稱PUA典範,當然對象就是那些剛剛經歷失戀,情緒複雜,理智全無的人。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情感挽回都沒有必要,「情感挽回」類諮詢師都不值得信任麼?
這個判斷的依據要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情感挽回」類諮詢,應以來訪者為主,諮詢師只是輔助和啟發者。
情感諮詢多為諮詢師與來訪者兩人之間的互動,諮詢師可以根據來訪者的敘述了解到兩人之間存在的矛盾根源是什麼。
通過以啟發式提問的方式,讓來訪者意識到與伴侶間的問題本質。
問題可不可以解決,怎麼處理等。
諮詢師往往不會提供具體的方法,所有的決定都是來訪者自己做出的。
「挽回」這個意願是來訪者發出的,諮詢師只是啟發他去思索。
挽回有沒有必要,挽回之後再發生類似的問題怎麼處理?
諮詢師是輔助來訪者以綜合的角度去思考挽回這件事,讓來訪者自己去覺悟具體如何做。
在這類諮詢中,諮詢師只是輔助者,而不是問題解決者,更不是指導者。
凡是大包大攬,誇下海口,制定出多麼詳細方案和策略的諮詢,百分之百都是引誘當事者消費的套路。
二、「情感挽回」諮詢中,來訪者是否感受到了諮詢的價值。
這類諮詢的價值,不能只是以是不是挽回成功來討論。因為有些人感情破裂是無法挽回的。
如同案例中牛先生在忙於挽回期間,其前女友已經結婚了。這樣的挽回是沒有意義的。
正常的諮詢師,是需要通過啟發,令牛先生意識到,女友鐵定了心分手,完全沒有挽回的餘地。
並通過提問或其他方式,引導牛先生思考,以後的人生,放下這段感情。
而騙子集團則利用了牛先生對這段感情的執念,以與其前女友溝通為由,從牛先生處騙取錢財。
好在牛先生及時醒悟,此前這個詐騙集團,不知用同樣的套路騙過多少人。
涉案金額竟然達到七百多萬,多名受害者,卻只有牛先生舉報,可見,其機構套路深。
三、「情感挽回」諮詢,即便當事人感受到了被安慰,傷害被撫平。
如果以上兩點,在諮詢中都沒有體會到,那麼這個錢花得值不值,還有一個評價標準。
那就是在諮詢過程中,是不是情緒得到了撫慰。
不專業的諮詢師,反而會令來訪者雪上加霜,本就心情不佳,上來還要面對諮詢師的指責。
這種現象在某傾訴平台尤為明顯。
存心設計的騙局,令來訪者如同飲鴆止渴般,心中未必相信對方能夠做得到,但是總想要試一試,不然自己不死心。
進行「情感挽回」諮詢的主要是哪些人呢?
20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面對感情還不夠成熟,很容易被所謂的「情感挽回大師」蠱惑。
其次,這些「大師」們也是精心研究過PUA套路的。
形成了專門的欺騙話術,先是對來訪者表示認同。
隨後開始站在權威的角度指責當事人的手段不夠,男人或女人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征服的。
然後一步步引誘感情中受挫的年輕人,不斷消費,不斷訂購套餐,慢慢陷進無底洞。
至於挽回的效果如何,也許聊着聊着,來訪者與諮詢師之間聊出火花了。挽回的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據了解,很多情感挽回大師,也都是年紀在20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
從好的方面來說,就是同齡人會多些了解,其次,能給與感情受傷的年輕人一種心理慰藉,甚至是一種替代作用。
在某平台,最受歡迎的「情感挽回大師」都是年輕的女性,她們的好評率也很高。
在消費者的眼中,她們的價值自然是能夠匹配她們諮詢的價格。
最後,是不是詐騙,這個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消費者手中,只要消費者覺得這個錢花得值。
那也就沒所謂,哪怕是花錢找人陪自己聊天,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最後,給那些真的對「情感挽回」懷有期望的人,最了解你們關係的人,是你自己。
可以尋找方法,但不要將這個主動權交出去。畢竟,你無法把握的感情,最終也必然會離你而去。
評論列表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