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如何通過五個步驟的自我訓練,擺脫不安全感的支配

情感導師 719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斌讀享,今天給大家分享讀書是《改變自己》,副書名叫「心理健康自我訓練」。

在正式介紹這本書的內容之前,我先給你講個故事。特蕾西是一個銷售員,四十八歲,沒有結婚。她在接受心理治療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她說,「我一生都在奮鬥,但至今碌碌無為,一無所有。我住在一個破爛的小公寓裡,除了上班,就是喝酒、吃零食、頹廢,我擔憂死亡、擔憂生存,更擔憂後半生會一直孤獨。醫生建議我吃抗抑鬱的藥,但吃藥又能怎樣,生活狀況不會改變。醫生說我的身體狀況也很差,建議我改變生活習慣。笑話,我就是在靠這些生活習慣活着。我就是這樣一個固執、有破壞性、註定要獨自淒涼生活的人。」說到這裡,特蕾西痛苦地問治療師:「像我這樣的人,還能改變嗎?」

她問的治療師,就是本書的作者,約瑟夫·盧斯亞尼。他告訴特蕾西,她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她陷入了長期的消極心理。消極心理看似不可改變,其實只是一種習慣性思維,而產生這種思維的根源,就是不安全感。

生活中,你肯定也會遇到這樣的人,他看起來非常冷漠,總是把自己關在孤獨的殼裡面。但實際上,他只是不能接受與人深交之後不受控制的局面。這對他來說非常不安全。顧城有一首詩叫《避免》,是這樣寫的:「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這首充滿美感的詩,恰恰是因為不安全感而產生消極、迴避心理的體現。

《改變自己》如何通過五個步驟的自我訓練,擺脫不安全感的支配

可習慣性思維畢竟只是習慣,雖然改正起來比較困難,但只要找到方法,一樣可以糾正。今天我們要講的《改變自己》這本書,就是作者治療消極心理的經驗總結。作者認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有技巧的自我對話,來消除生活中那些讓人厭倦和絕望的消極心理。如果我們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進行自我測試和訓練,你會發現,那些讓人充滿不安全感的思維習慣是完全可以被「改正」的。

本書的作者約瑟夫·盧斯亞尼,是國際知名心理諮詢及治療專家,也是一位有30多年臨床心理治療和諮詢經驗的美國心理學家。他在這本書中制定的一套「五步驟心理治療方法」,專門針對大多數受不安全感困擾的人群。幫助人們走出消極心理,找回人生。

接下來,我就為你介紹這本書的三個重點內容:第一,為什麼不安全感不是先天的,只是一種壞習慣?第二,為什麼試圖把生活完全控制在手中,反而無法給人帶來安全感?第三,如何通過「五個步驟」的自我訓練,擺脫不安全感的支配?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的內容,為什麼不安全感不是先天的,只是一種壞習慣?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不安全感並不完全是壞事。就像適度的緊張可以幫助演講者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發揮一樣,適度的不安全感也是人奮鬥和發展的動力之一。但是,過猶不及,一個人內心的不安全感一旦過度,就會導致心理問題。

在這裡,作者認為,沒有人天生就缺乏安全感,不安全感是在後天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說到這一點,可能有人會有不同意見:不對啊,我們家的小孩,其中一個從小就害羞,不敢嘗試,對新東西感到恐懼;但是另一個就不會這樣。這不說明不安全感就是天生的麼?這裡,你需要搞清楚的是,不安全感和性格傾向是有差別的。

「性格傾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基因傾向於某種生理或者心理特點,簡單來說,有的人是易胖體質,比普通人更容易長胖;有的人天生內向或者外向;有的人具有數學天賦,有的人具有運動天賦……這些都是不同的性格傾向。但是,不安全感並不是性格傾向的一種,也並不能說具有某種性格傾向的人註定缺乏安全感。這就好比兩個人,拿着同樣的相機拍照,他們拍出來的照片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是不同的聚焦決定了相片的內容,而不是相機決定了相片的內容。

那麼,不安全感是如何產生的呢?它產生於我們的幼年時期,與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判斷有關。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超出自己理解範圍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讓他感到非常無助或者受到創傷,不安全感就形成了。舉例來說,一個比較情緒化的小男孩,在班裡被嘲笑是「媽寶」,他可能會因此不敢在人前表露自己的情緒,認為表現情緒是錯誤的、不好的,從而變得越來越情感冷漠;而一個凡事都被苛求完美的小孩,可能因此變得不敢犯錯,認為自己只能表現好,不能表現不好等等。

所以,不安全感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準確來說,它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個小孩都不可能擁有完美的成長環境,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且,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安全感其實是對現實認知的一種扭曲。如果不加以「干預」的話,不安全感會在你心裡逐漸加深,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影響你的思維習慣和認知習慣,進而影響你的生活。

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面臨新的挫折和困難,但是在不安全感的驅動下,人更容易將現在的問題與以前,尤其是童年時期無法應對的問題相對比,從而產生負面的心理感受,影響自己對事實的判斷。舉個例子來說吧,有一位同學,他從小體型就比一般同學肥胖,在小的時候,他就不止一次遭到同學的嘲笑和奚落。這件事情在他心裡留下了陰影,因此長大以後,他對自己的體重有非常深的不安全感。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一旦對方談及體重的話題,即使沒有惡意,他仍會非常介意,結果鬧得不歡而散。

上面這個例子,還只是不安全感影響生活的一個比較輕微的表現。有些人,甚至會被不安全感攪得沒有辦法正常生活。比如說,焦慮,就是最典型的一種由不安全感引起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受不安全感支配」的焦慮心理,和我們正常的擔憂心理很不一樣。焦慮會不斷引導人做壞的打算,而擔憂則是引發人去考慮解決方法。

比如,同樣是生病,擔憂的人可能會想,如果明天還沒有好轉,我真得去醫院看看了;焦慮的人則會不停地擔心,萬一問題很嚴重可怎麼辦呀。同樣是趕時間,擔憂的人可能會想怎麼才能儘快到達;焦慮的人則滿腦子都在想,完了完了,趕不上了,領導得罵我了吧。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看出來了吧,被不安全感支配的、充滿焦慮思維的人,他們沒辦法對問題做出客觀的判斷。他一味地擔心問題,卻並不去解決問題。而且,他的擔心都是基於對事實的誤判和扭曲,事情還沒搞清楚,就先給自己一個最壞的結果。這麼一來,問題更沒辦法解決,他也就更擔心,陷入死循環。

好了,上面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內容,不安全感並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般形成於兒童時期受到的創傷。由於不安全感是基於對事實的扭曲和誤判,所以一旦讓不安全感成為習慣,往往會影響你的思維和認知。嚴重的話,甚至會干擾你的正常生活。

第二部分

那麼,如果對生活有準確的認知和判斷,是不是就能擺脫不安全感,得到安全感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第二部分內容:為什麼試圖把生活完全控制在手中,反而無法給人帶來安全感呢?

在講這部分內容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控制」這個概念。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控制是人的一種本能。當人在處於危險中的時候,會出於本能,保持控制,來使自己免於受災難。比如,當我們舉高一個嬰兒,又突然把他從高處放下的時候,嬰兒會出於本能,緊緊抓住你的胳膊。對這個小嬰兒來說,突然被放下,就是一種失重、失去控制的危險狀態;他緊緊抓住你的胳膊,就是他出於本能,想保持控制、不掉下去的表現。這種情況在其他場景中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落水的人拼命掙扎想抓住岸邊的草;當你不小心摔了一跤,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抓住身邊的東西等等。

控制本來是一種有益的本能,能幫助我們免於危險、更好地生活。就好比,下雨天,你管住自己不穿漂亮但不防水的鞋子;你的血壓升高,你就注意自己的飲食,不亂吃東西等等。不安全感正是一種無助的、不受控制的、令人感覺到危險的感受,為了不在生活中感到不安,人也會本能地試圖去控制生活,來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是,如果這種追求控制過了度,變成了試圖把生活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執念,那就反而無法給人帶來安全感了。

舉個例子來說吧。有一位28歲的女生,她的童年生活很幸福,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愛她的父母,朋友們也都喜歡她。從小她就夢想着長大後要當老師,現在,她也如願以償,成了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小學老師。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她也沒有什麼煩惱。但是,在如願當了老師之後,她反而變得壓力非常大,常常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她有一個非常嚴苛的爸爸。在她小的時候,爸爸要求她必須事事優秀,才會表揚她。事實上,她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因為她認為,一旦自己表現不好,爸爸就不會再愛她了。雖然之後她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但小時候的這種「創傷」仍留在她的心裡,並沒有消失。所以,她一直通過當個乖孩子,來控制別人對她的愛,以至於這成了她的一種執念,成了她安全感的來源。於是,當她在學校面對一群不受控制的學生時,自然就感到了無助和焦慮。

這其實是控制生活的策略之一: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本沒有錯,但如果對完美產生必須達到的執念,那麼這個人往往就會過上苛刻的生活。任何的批評和責怪對於他們來說,都變成了太不安全、太難以接受的事情。因此,他們必須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只有這樣,別人才不會說什麼,只有這樣,我才是安全的。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你並不能控制別人對你的評價,使自己永遠處於正面評價中,當然你也不能真的成為完美的、無可挑剔的人。

當面對不安全的環境的時候,還有一種控制的策略,那就是迴避。比如,放下手頭的工作,出去散個步放鬆一下;與得了流感的人保持距離,免得被傳染;拒絕朋友的邀請,因為你已經很累了……這裡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自己的行為,將自己與危險隔離開來。

但是,一個內心充滿不安全感的人,也會把自己與生活隔離開來。生活中,你肯定會遇到這樣的人,他看起來感情非常冷漠,無論別人對他多麼熱情,他都好像不太願意和別人深交,只把自己關在孤獨的殼裡面。但實際上,他只是不能接受與人深交之後不受控制的局面,這對他來說是非常不安全的。

追求完美或者迴避,都還只是通過控制個人的行為,來控制生活。還有一種控制,是試圖控制自己所處環境中的人和事。這種控制採取的主要策略,就是欺騙。這裡需要說的是,有三種不同程度的欺騙,分別為白色謊言、灰色謊言和黑色謊言。白色謊言最常見的就是不會說「不」,很難拒絕別人,常常為了取悅別人而說一些違心的話。比如朋友讓你凌晨四點去機場接他,你明明不想答應,卻為了讓對方高興,為了「控制」住你們的友情,硬着頭皮答應。灰色謊言則是由於失信於人,所以靠撒謊來挽回。他認為,通過撒謊,可以掩蓋自己的錯誤,重新獲得別人的信任。黑色謊言,則是有意地進行欺騙了。無論哪一種,其實都是不能真實地面對生活,在不安全感的劫持下,試圖保持自己對生活的控制的表現。

但是慢慢地,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控制生活的策略。越是執着於控制生活,生活反而越是不受控制,你的內心也就越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安全感。追求完美,並不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迴避,也不能讓你的情感一點都不受挫,相反,你還不得不忍受孤獨。至於欺騙,總會有被揭穿的那一刻。

好了,上面就是為你講述的本書的第二個重點內容,不安全感讓人想要去控制生活,但是生活是不受控制的。想通過控制生活,來獲得心理的安全感,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怎樣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第三個主要內容,如何通過「五個步驟」的自我訓練,擺脫不安全感的支配?

「五步驟心理治療方法」,又叫「自我交談法」,是一套已經被臨床證明行之有效的自我訓練的方法。簡言之,就是通過「自我對話」的方法,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問題所在,並且對症下藥、自我修復。這些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厭倦、絕望、慢性疲勞等情緒。

既然是「對症下藥」,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當然就是找准「病症」,也就是,要學會識別自己心理上是否存在「不安全感」,並且學會正確評價它們。提及不安全感,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感受,但是說到要識別這麼抽象的東西,怎麼都聽起來不太可行吧。而「自我對話」的方法,會幫助你找到「不安全感」在你生活中的具體痕跡,那就是,你自己的語言習慣。

例如,一個經常使用「必須」或者「應該」句式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追求完美的困境;一個經常擔心「如果……會怎麼樣」「我不能……」的人,可能會產生迴避心理;一個經常猶豫「我要不要給她打電話吧,但萬一她還在生氣呢」的人,或者經常內疚「我如果不去接她,她應該會非常難過」的人,往往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這些語言習慣,都暴露了你是一個內心存有「不安全感」的人。除此之外,更細緻的判斷,則需要做一些具體的題目來進行測驗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關於語言習慣的自我測驗並沒有對錯之分,這種分析並非是一種嚴格的計算,而只不過是輔助你識別和正確評價它們。並且,你需要反覆進行自我對話的測驗以及重新評估。

學會識別自己腦海中隱藏的「不安全感」,還只是「自我訓練」的第一步。識別出不安全感之後該怎麼做呢?這就是下一步,你需要將自己一分為二,區分清楚,哪個「你」是擁有健康思維的你,哪個「你」是充滿「不安全感」的負面思維的你。簡單來說,你需要區分清楚你腦海中哪些想法是基於事實,而哪些想法則完全是你的假想。因為健康的想法往往是以事實為依據,而假想則容易讓人陷入負面情緒。

這當然也是通過自我對話的方式來實現。具體怎麼做呢?你可以回憶一個當你面臨選擇時候的場景,你是怎麼想的。比如說,你是一名籃球運動員,在最近的比賽中,你怎麼都投不進籃,於是你就認為自己不會打籃球進而想要退出球隊。聽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能感覺到哪裡不對了。事例中的「你」,並沒有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思考,而只是對自己「不會投籃」的恐懼做出了反應。「你」認為自己「不會投籃」,這當然是你自己的假想,因為你只是在最近的比賽中無論如何都投不進,然後你就聽從了自己「不會投籃」的假想,做出了「退出球隊」的決定。

這是一個稍微有點極端的事例,但是在生活中,當我們處於困境、心理掙扎或者情緒十分激動的時候,我們真的能弄清楚自己當下的反應是基於假想還是事實嗎?更何況,如果你把你的假想當作事實,你的假想就會真的變成事實。這也就是心理學中經常提到的「自我實現預言」。比如你對一場考試很沒把握,考試的時候你滿腦子想的都是「我不會考過的,我不會考過的」,結果你真的很有可能考不過。但是,在考試之前,你認為自己考不過,那只是你的假想而已,並不是事實。所以,在做出反應和決定之前,我們不妨把自己想法寫下來,進行自我對話和分析,看看到底是哪個「你」在支配你的生活。總而言之,任何的感覺、猜別人的心思、預測未發生的事,都不是事實。

「自我對話」已經告訴我們,健康的思維是你的一種選擇。既然你已經知道如何區分你的想法是基於現實還是基於假想,那麼,當你意識到你的不安全感在左右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你就可以避免做出錯誤的反應了。這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自我訓練的第三個步驟——對不安全感的想法堅決說「不」。

也許有人會說,我腦子裡想什麼,我根本無法控制,所以也沒法阻止這些想法來控制我的行為呀。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是否只是因為你沒有真的對它說「不」呢?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對很多事情說「不」,有些事情我們是當真的,比如拒絕偷竊,就是認真的。但更多時候我們說「不」,卻不是當真的,比如經歷過饑荒的人在太平年月,仍然大量囤積食品。就算嘴上說不會再這麼做了,但行為還是照舊,這就是縱容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我們很容易被自己腦海里的不安想法纏住,陷入想象的漩渦里。

這事實上也涉及到了自我訓練的第四個步驟:遺忘和投入到當下的事情。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沉浸在對問題的擔心中,很少有人能從擔心中跳出來,而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但這正好是需要我們學會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和迅速投入當下事情的方法,來遺忘這種擔心。除此之外,冥想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從擔心、恐懼等心理中跳出來的辦法。

看起來,通過「自我對話」的辦法,做到以上這些,似乎就可以擺脫不安全感的控制,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了。但是這還不夠,你還需要學會自我訓練的第五個步驟,也就是最後一個步驟——自我激發。

這裡的自我激發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要讓自己儘早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從一些難度小、冒險性低的挑戰開始,以簡單的成果作為起步,這可以激發自己挑戰更難以實現的成功。比如,你是一個有迴避傾向的人,你可以先嘗試着和同事一起吃飯,而不是一開始就試圖建立深入的友誼。第二層意思,是要保持持續的成功。也就是說,如果你決定打開心扉,就要持續地為這件事情努力,不能奢求一勞永逸。因為不安全感已經成為你的個性和習慣,一旦你不能持續地去糾正它,很快就會恢復原樣。

總體來說,通過「自我對話」,學會識別自己心理上是否存在「不安全感」,並且學會正確評價它們;更進一步地,將自己一分為二,區分清楚,哪個「你」是擁有健康思維的你,哪個「你」是充滿「不安全感」的負面思維的你。然後,對支配你的不安全感的想法堅決說「不」,遺忘問題而投入當下的事情,不斷地進行自我激發,從而改正不安全感的壞習慣,改善自己的生活。

需要補充說明的一點是,不要沉溺於被拯救。許多有心理困擾的人,到心理治療診所治療的時候,可能都是為了獲得答案,他們一股腦傾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擾,滿心期待心理醫生能給他們答案,治好他們的心理疾病。通過把解決問題的責任交給心理醫生,他們感到如釋重負,痛苦也跟着減輕了。但是,慢慢地,他們會對心理醫生產生依賴,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因為這會讓你喪失自信。而自我訓練要做的,正是加強你的自我力量,讓你能夠自己克服困難和面對生活。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0 10:08:50

我聽別人說過,值得推薦的情感機構

頭像
2024-03-12 04:03:32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