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才女的愛情絕唱:生前拒絕摯愛,26歲與他同葬;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生

情感導師 867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03:43

作者:丹顏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他是李大釗先生的得意門生,中共早期革命活動家,志向遠大、心地光明。

時代交疊、兵荒馬亂的年代,他許下一腔報國志,

亂世才女的愛情絕唱:生前拒絕摯愛,26歲與他同葬;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生

他說,「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高君宇和石評梅

她是他心頭的硃砂痣,亂世中的才女,

與呂碧城、蕭紅、張愛玲齊名。

他們有共同的理想與革命抱負,

「我愛,縱然宇宙變成燼餘的戰場,野煙都腥。」

這亂世中的碧血滔滔,兒女情長,

猶如綻放在夜空的紅色煙火,短暫,卻又無比絢爛。

01

紅葉寄相思

北京陶然亭,兩座白玉石碑,這裡安葬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高君宇和他的女友石評梅。兩人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高君宇和石評梅的初遇,是在一個山西老鄉的同鄉聚會。

那天,他身穿着灰色長衫,慷慨激昂地發表着關於民主自由的演講。惹得一眾女生芳心如小鹿亂撞,石評梅也不例外。

高君宇的確夠耀眼,他是北大才子,李大釗的得意弟子,曾和許德珩等幾位青年帶頭「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

1919年10月高君宇加入了鄧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講演團,他和鄧中夏等人一起,先在城市組織講演,後又組織力量深入農村、工廠講演。

1920年,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高君宇以他卓越的組織才華被推選為第一任書記,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他成為第一批黨員之一。

此時的石評梅是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一名學生。在李大釗的薰陶下,石評梅開始詩歌和散文創作,因為才華過人,和盧隱、陸晶清合稱三大「京城才女」。

熟悉的鄉音,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更讓石評梅沒有想到的是,高君宇居然是父親最為欣賞的門生。

高君宇同樣沒想到,恩師膝下有這樣一位人品才情都如此出眾的師妹。

電視劇《情歸陶然亭》中范志博飾演石評梅

金風玉露一相逢,兩顆年輕的心泛起了細細的漣漪。

他們相約未名湖,漫步陶然亭;他們魚雁往返,傾吐衷腸。

他們談思想,談抱負,談論民族前途、革命與文學。

高君宇鼓勵石評梅,讓她積極投身迎接新文化、改造舊世界的鬥爭中去。

他的見識,改造世界為己任的革命豪情,令她心馳神往;

她的才氣,柔韌而又執着的個性,讓他着迷。

兩個年輕人越走越近。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能夠和心靈契合的靈魂伴侶攜手走到白頭。

但18歲那年,高君宇被迫遵從父母之命,迎娶了婁煩縣一位李姓女子。

在當時的年代,父命如山,這無情的結合,讓高君宇倍感無奈,更讓他在真正愛的女子面前痛苦萬分。

但正是這份純潔的愛給了他無盡的力量,讓他有決心解除包辦婚姻,讓她擁有完整的愛情。

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

02

君心似朗月

1923年10月26日,他寄給石評梅一片火紅的楓葉,葉上寫道: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她在葉子背面回他:「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石評梅曾對高君宇說:「你可以是我唯一的知己,做以事業為伴共度此生的同志。讓我們『冰雪友誼』吧,去鑄築一個富麗輝煌的生命。」

高君宇理解她的決絕。彼時的她,剛剛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感情的傷讓她產生了獨身的念頭。此時,他亦放下兒女情長,把一腔相思化作革命的動力。他給石評梅回信說:「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1924年,高君宇被北洋軍閥通緝,生死難料,那個風雨夜,他冒死到石評梅住處向她辭行。

君心似朗月,但得幾時圓?

自此南北飄零,兩地相思。

1924年9月,高君宇南下廣州,隨孫中山先生準備北伐。他在街上買了兩枚象牙戒指,隨信寄給石評梅:「希望我們的冰雪友誼像這潔白的象牙戒指,或者我們的生命也如同這象牙戒指般慘白如枯骨……」

收到戒指的石評梅,反覆吟哦着這句「慘白入枯骨」,心中的冰雪,漸漸消融。

只可惜,他們沒有等來下一個春天。

03

春風伴青冢

1924年10月,高君宇隨孫中山北上,因為勞累過度,他患上了咯血症,住進了醫院。石評梅每天都帶着一束梅花,去醫院探望,特意戴上了那枚象牙戒指。

一段時間後,病體初愈的高君宇不顧醫生「須靜養半年」的勸告,又南下奔波去了。1925年3月4日,因為過度操勞,高君宇再一次因病入院了。

手術前,他最後一次握着石評梅的雙手向她表白。石評梅心亂如麻,她把高君宇的書信細細看了一遍又一遍,終於發現自己的心早已被高君宇牢牢占據。

《情歸陶然亭》劇照

一番心意終究沒有來得及說出口。

3月5日,術後第二天,高君宇突然病逝,年僅29歲。

高君宇離開了,帶着永遠的遺憾和眷戀。

石評梅追悔不已,高君宇的葬禮上,她數次暈厥,她把自己的照片放進棺木,和高君宇一起葬在了他們經常漫步的陶然亭畔,那裡有着他們美好的回憶。

高君宇墓碑兩側刻着她親筆題寫的文字,一側寫着:

我是寶劍, 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墓碑的另一側寫着:

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石評梅為高君宇墓手書的碑文

他走了,她拿起筆,在他戰鬥的地方,繼續戰鬥。他不在的日子裡,她依然為四萬萬同胞爭取自由和解放而抗爭。她以犀利的筆觸,揭露抨擊社會的黑暗勢力,激勵人民革命鬥志。

1924年石評梅和陸晶清合編《京報》副刊的《婦女周刊》時,得到魯迅的關懷和支持。

1924年11月,石評梅與陸晶清等編輯出刊了《京報》副刊--《婦女周刊》。

1926年3月18日,好友劉和珍不幸遇難,石評梅在《京報》先後發表散文《血屍》和《痛哭和珍》一文,她說:「你的血雖然冷了,溫暖了的是我們的熱血,你的屍雖然僵了,鑄堅了的是我們的鐵志。」「我也願將這殘餘的生命,追隨你的英魂!」

1926年上半年,石評梅編輯北京《世界日報》副刊《薔薇周刊》,筆耕不輟。

白天,她是英勇無畏的無產階級鬥士,夜裡,她是廣寒宮裡的寂寞嫦娥,碧海青天無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

她為高君宇痛哭,寫下大量哀悼的詩歌和文章。每周末,她都帶上一束鮮花,去他的墓旁,3年裡,她每每「踟躕於壘壘荒冢,看遍了春花秋月不同的風景。」

她說:「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的紅豆,

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她夢見那一年的陶然亭畔,他與她「在河堤的柳絲中走過來,走過去。

我們無語,心海的波浪也只有月兒能領會。

你倚在樹上望明月沉思,我枕在你胸前聽你的呼吸。」

石評梅在高君宇墓前的留影

拼命工作和痛苦的思念過度透支了石評梅的生命。

又或許是不忍見她如此孤寂,老天安排了另一種方式讓一對有情人重逢。

1928年9月30日,石評梅因突發腦炎,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

他們的青春,永遠定格在26歲和29歲。

他和她一樣,生命迅乎如彗星。

她和他一樣,為着心中不滅的信仰,不負此生。

好友依照遺願,將她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

石評梅與高君宇之墓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清風青冢,他們終是團圓了。

陶然亭鮮花爛漫,守護着那一個遲來的春天。

責編:劉海波

審校:娜拉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0 18:08:13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頭像
2023-12-15 08:12:12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