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騙訪」戴安娜王妃事件真相大白,威廉和哈里為母親「討公道」

情感導師 831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這世界有比母愛更無私的愛嗎?我認為沒有;這世界有比「子欲孝而親不在」更令人遺憾的事情嗎?我覺得沒有。我還相信,不管威廉和哈里現在過得如何,他們都希望自己的母親還在。因為有句話叫:「媽媽在,人生尚有來處。媽媽不在了,人生只剩歸途。」

一向注重形象,一直竭力做個謙謙王子的威廉罕見的憤怒了,而且是出離的憤怒。日前,英國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威廉王子特意在肯辛頓宮,也是他母親戴安娜王妃曾住過的院子裡錄製了一段視頻,憤怒的抨擊和聲討了BBC和BBC的那位記者對其母戴安娜的「騙訪」,指其利用了其母的恐懼,加重了其母的偏執,加劇了父母關係的惡化,助推了其母的孤立和不幸,傷害了無數的人。

一,BBC「騙訪」事件真相大白

1995年11月,本來就萬眾矚目的戴安娜王妃接受了BBC《全景訪談》節目一位毫無名氣的「小記者」馬丁·巴希爾的採訪。在採訪中,戴安娜王妃說出了「我們的婚姻中有三個人,太擁擠了」這句足夠震撼,足夠勁爆,足夠遐想之語,迅速引爆輿論場,同時也令英王室極為尷尬。

BBC「騙訪」戴安娜王妃事件真相大白,威廉和哈里為母親「討公道」

在訪談中,戴安娜王妃談及了她的婚姻中有第三者插足,她的產後抑鬱症,她的婚外情等勁爆內容。儘管戴安娜王妃也流露出了渴望自己的婚姻狀況能夠修復和得以維護的意願。然而,一切都晚了。因為,戴安娜王妃的「和盤托出」不僅證實了坊間傳言,更使英王室「無地自容」。所以,「離婚」成為了消除影響的「唯一」途徑。

1996年8月28日,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正式離婚,現代版的「公主與王子的愛情童話」以悲劇收場。由於事關英王室,加之戴安娜王妃自帶流量,離婚後的戴安娜王妃仍然是媒體爭相追逐的目標,甚至比過去更瘋狂。而此時的戴安娜王妃已經失去王室的應有保護。1997年8月31日,在法國巴黎的戴安娜王妃為了躲避記者的追蹤,不幸遭遇車禍身亡,年僅36歲。英國民眾心目中的一代時尚女神就此香消玉殞。而那一年,威廉15歲,哈里13歲,均還是懵懂的少年。

1995年11月BBC的那場採訪,無疑製造了巨大的轟動效應。然而,在喧囂過後,即有人提出了「疑問」,那就是:那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記者」巴希爾何以獲得了對戴安娜王妃的獨家採訪權?於是,也就有人透露BBC的這名記者是以「不道德」的手段獲得採訪權的。迫於輿論壓力,BBC於1996年開始「自查」。然而,「自查」的結果卻令人失望。結論是記者巴希爾並無不當行為。時任BBC總裁霍爾勳爵還竟然得出了「即使他(記者巴希爾)失誤,我也相信他是一個誠實而又坦蕩之人」的結論。此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然而,24年後,一部紀錄片又使此事被「舊事重提」。

2020年10月,一部關於記者巴希爾依靠欺騙手段「騙訪」戴安娜王妃的紀錄片播出,再次挑動了人們的神經,輿情紛紛要求重新調查這起事件。於是,一場「獨立調查」隨之展開。這場獨立調查由退休法官戴森勳爵領銜和主持,調查持續了半年時間,並於本月完結。

戴森勳爵以題為《戴安娜王妃,馬丁·巴希爾和BBC》的紀錄片展示了相關證據,並得出了調查結論。大意是:BBC記者馬丁·巴希爾偽造文件,暗示戴安娜王妃身邊有「敵人」,及王室欲對戴安娜王妃「動手」的假象,加重了戴安娜王妃的恐懼。終致心理近乎崩潰的戴安娜王妃接受了採訪,並「和盤托出」了內幕,造成不可挽回的後續影響。而BBC的調查「敷衍了事」,有袒護之嫌。至此,沉寂24年的「騙訪」事件終於水落石出並真相大白。

二,BBC記者巴希爾的「不道德」操作

採訪戴安娜王妃前,馬丁·巴希爾是英國著名媒體BBC旗下《全景訪談》欄目的一位毫無知名度的年輕記者。然而,採訪戴安娜王妃後,巴希爾卻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可謂是名利雙收。無疑,他是最的大受益者,其次就是BBC。「獵奇」本來就是媒體的「生命力」之一,本無可厚非。然而,如果依靠「欺騙」手段的話,那無疑是極不道德的,並有可能導致違法。那麼,巴希爾又是如何獲得戴安娜王妃獨家採訪權的呢?

首先,巴希爾從戴安娜王妃的弟弟斯賓塞伯爵那兒打開了突破口,取得了其信任。接觸上戴安娜王妃的弟弟斯賓塞後,巴希爾給他看了從銀行偽造的「轉賬記錄」。文件記錄顯示,戴安娜王妃身邊最信任的秘書和助理每月都能收到一筆「神秘資金」。緊接着,巴希爾似是而的非透露了他們(BBC)私下調查出的「戴安娜王妃已經被監視」的絕密消息。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的話,顯然是在暗示王室「即將動手」。人之常情,作為戴安娜王妃唯一的弟弟,斯賓塞不可能不將這樣的消息透露給姐姐。

其次,巴希爾編造謊言,取得了斯賓塞的信任,使斯賓相信,巴希爾是為了戴安娜王妃好。除了透露上述兩個「假消息」外,在與斯賓塞的談話中,巴希爾還編造了諸如女王有心臟病,愛德華王子秘密治療「特殊病」,保姆與查爾斯王子有私情等「內幕」,使斯賓塞相信了巴希爾此人「推心置腹」,且確實是為了戴安娜王妃好。於是,將其介紹和推薦給了姐姐戴安娜王妃。在接受巴希爾採訪前,戴安娜王妃自然也是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然而,正經歷婚姻痛苦和情感波動,且文化水平不高,自身又性格偏執的戴安娜王妃作出了一個可能令她後悔卻又無可挽回的決定,即接受採訪,和盤托出內幕,以求在輿論的裹挾下自保。

與戴安娜王妃接觸後,巴希爾進一步摧毀了其心理防線,終致其基於恐懼和偏執性格共同作用下的「孤注一擲」。Patrick是戴安娜王妃原來最信任的秘書。然而,在巴希爾的不斷暗示下,使戴安娜王妃「信以為真」。比如,這位秘書證實,他曾親眼「瞄見」巴希爾遞給戴安娜王妃的紙條上上對他有「危險」兩個字的形容。身邊人都不能信任了,這自然更加劇了戴安娜王妃的恐懼感。於是,戴安娜王妃辭掉了這名秘書。因此,這麼秘書說:「把我從深受信任的位置上拉下馬,使巴希爾有機可乘了。」

戴安娜王妃高中輟學,實際上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查爾斯卻是英王室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學士學位的王儲,兩人在認知及愛好上都有差距。再者,初識查爾斯王子時,戴安娜王妃也不過十幾歲,1981年2月24日正式結婚時,戴安娜王妃也不足二十歲,說白了,依然還是玩心未退的年齡。而那時的查爾斯卻早已是歷經「風雨」,早已有過不止一段情感經歷。所以,出現情感裂痕亦屬於正常。

而戴安娜王妃又屬於一個高度「自我」之人,所以,在被感情辜負的刺激下,也就沒有去用心修復婚姻裂痕,甚至放縱了自己。為此,早在1992年,兩人就開始了分居。其焦躁,鬱症自然難免。而巴希爾「透露」的那些「假信息」,無疑是給戴安娜王妃又添恐懼,於是,心理近乎於崩潰的她也就接受了巴希爾的採訪,「釋放」了自己的鬱悶。其中也難免有藉助輿論保護自己之意。巴希爾的目的達到了,而戴安娜王妃卻走上了一條婚姻,家庭,乃至人生的「不歸路」。

三,「真相大白」的最重要推手無疑是戴妃的弟弟斯賓塞。巴希爾是斯賓塞推薦給姐姐戴安娜王妃的。無疑,他一定有深深的內疚。從情感來說,他是戴妃最小的弟弟,姐弟一起長大,情感自然深厚。所以,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禮上,他講出了戴安娜王妃是「當代最受迫害的人」這樣令王室很不舒服的話。鑑於此,從動機上來說,斯賓塞自然有還原事件真相之心情。而最重要的是,恰恰是斯賓塞的「個人習慣」給最初的懷疑提供了註腳,而多年來的「不放棄」,也直接推動了去年開始的獨立調查。

斯賓塞有個「個人習慣」,那就是在與他人談話後,他總是將談話內容追記下來。所以,記者巴希爾接觸他時的主要談話內容,斯賓塞都有紀錄。比如,銀行對賬單,王室欲對戴安娜王妃動手,女王生病,戴安娜王妃身邊「有壞人」等巴希爾所說過的話,他都有紀錄。且他也一直在配合和推動這場調查。所以說,「騙訪」之所以得以實錘,斯賓塞「功不可沒」。

四,BBC和記者巴希爾與戴安娜王妃命運的關聯性。調查結果出來後,BBC表示無條件的接受和道歉。BBC現任總裁表示:「對於BBC,這是黑暗的一天。BBC不可能再回到25年前,但我們可以做出全面且無條件的道歉。」然而,那名涉事記者馬丁·巴希爾卻仍然在試圖推卸責任。

在「騙訪」被實錘後,記者巴希爾說:「我當時道過歉,現在再次道歉!因為我讓人偽造了銀行對賬單,這是一件愚蠢的事,我深感遺憾。」不過,巴希爾仍然狡辯說:「我要重申,銀行對賬單與戴安娜王妃接受採訪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並聲稱:「我始終為這次採訪感到無比自豪。」

事實上,巴希爾之所以狡辯,顯然是為了避免承擔法律責任。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此人的品質「不咋地」。戴安娜王妃當年的一位好友將記者巴希爾形容為「有毒的小矮子」。她說:「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壞傢伙,在心理上把她(戴妃)摧毀了。」

五,威廉和哈里的憤怒無可厚非。真相大白後,威廉在視頻中憤怒的抨擊了BBC和那位記者。威廉在視頻中說:「他們利用了她(指戴安娜王妃)的恐懼,偽造了關於英國王室聳人聽聞的信息,導致她在最後幾年變得偏執和孤立。」威廉還在視頻中說:「我認為,這次不誠實的採訪極大地影響和曲解了我母親所說的話,這次採訪是導致我父母關係惡化的重要原因,並傷害了無數的人。」正在美國的哈里也發表聲明說:「媒體的剝削文化和不道德採訪,導致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殺死了她。」

對於威廉和哈里的憤怒和抨擊,英國的絕大多數民眾都能理解和認同。比如,一位記者撰文說,威廉和哈里一定會問:BBC手上是否沾有他們母親的鮮血?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提出了異議,認為:記者並沒有篡改戴安娜王妃的話,王室和查韋斯王子對戴安娜王妃的「不公」畢竟也是事實。所以,不應該將戴安娜王妃此後的命運算在BBC和那名記者的頭上,而應該是「冤有頭債有主」。不過,這種觀點同樣值得商榷。

事物的發展過程都具有關聯性,人的命運軌跡同樣如此。儘管BBC和這名記者不是直接「殺手」,但顯而易見,這次採訪卻是戴安娜王妃命運的最大「轉折點」。如果沒有這次採訪,戴安娜王妃的命運肯定會是另一個版本。在現實社會中,比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夫婦那樣的矛盾更嚴重的可以說比比皆是,但只要沒捅破那層「窗戶紙」,彼此就仍然有迴旋餘地。鬧了多年後,為了孩子,為了家庭而「冰釋前嫌」的現象亦有之。如果再撐幾年,隨着威廉和哈里的長大,其「紐帶」作用會更明顯,也許就會出現另一種景象。也許,現在的戴安娜王妃正在兒孫繞膝。所以,威廉和哈里的憤怒應被理解,自然也無可厚非。

六,能否促進哈里與家人關係的修復?去年1月8日,哈里和梅根夫婦宣布脫離王室的高級職務序列。自此後,梅根與包括爺爺奶奶,父親,及兄長在內的王室關係就緊張了。特別是接受了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的採訪後,與家人的關係更是急轉直下。

即便是在參加菲利普親王的葬禮回去後,哈里又吐槽起了其父查爾斯以「他曾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等於是直說了他自小在王室就不快樂。等於是又一次撕了王室和查爾斯的「瘡疤」。因此,有分析認為,哈里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受具有「平權」思想的梅根影響。二是基於自小失去母親的「怨恨」,從而產生了對王室的報復心理。如果是屬於第二種情況的話,那麼,「騙訪」事件的真相大白,應該可以使哈里在一定程度降低對王室的仇恨度,也許有利於哈里與家人關係的修復。

人們注意到,哈里在抨擊這場「騙訪」事件時,還說了另外一段話:「感謝問責者,這是邁向正義和真相的第一步。然而,讓我深感擔憂的是,像這樣的做法,甚至更糟的做法,在今天仍然很普遍。」看了一些評論,對哈里這段話亦有不同的解讀,有觀點認為,哈里似乎是在暗示他和梅根接受採訪同樣是「實非所願」,意有修復與家人關係之意。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哈里的話中顯然亦有繼續追究「真相」之意,而追究的對象顯然是另有所指,目標也許還是英王室。果真如此的話,哈里與王室的關係難免會漸行漸遠。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27 03:06:01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頭像
2024-06-26 10:06:3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12-26 15:12:51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