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功臣、殺皇子,一個女人是怎麼從溫柔似水變成心如蛇蠍的?

情感導師 555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最近重新看了於正的《美人心計》,劇中向我們展現了漢室後宮的爾虞我詐。但這部劇卻不同於一般的宮斗劇,劇中還有諜戰的味道。

呂后選了一批美貌的宮女送給了劉恆,這些宮女實則是呂后的細作,來監視劉恆母子的。

劉邦死後,呂后的兒子劉盈繼位,呂后掌握了大權,她殺死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對劉邦別的兒子也不信任。

不止於《美人心計》,在很多影視劇中,呂后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誅功臣,殺皇子,將情敵戚夫人做成「人彘」的狠毒女人。

誅功臣、殺皇子,一個女人是怎麼從溫柔似水變成心如蛇蠍的?

呂后對付情敵戚夫人和她的兒子是在劉邦死後,沒有了劉邦的壓制,她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但是她誅殺韓信、彭越等功臣卻是在劉邦還活着的時候,她為何有如此大的權力和膽子,敢對開國功臣下手?

1. 少女嫁大叔

年輕時的呂后,名叫呂雉。為躲避仇敵,父親呂公帶着全家遷到了沛縣居住。沛縣的父母官和呂公是好朋友,於是設宴來為呂公接風洗塵。

父母官設宴,縣裡的有頭有臉的人物都爭相來參加。縣吏蕭何負責安排來客入席,蕭何根據來人帶的賀禮多少來安排座位。一千錢賀禮的坐在堂上,一千以下的坐在堂下。

這時泗水亭長劉季(劉邦)也過來湊熱鬧,泗水亭長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村長,是個沒有品級不入流的官。

劉季分文沒帶,卻高聲對蕭何說「賀錢萬」,蕭何和劉季是老朋友,會心笑笑,就把他安排在了首席。

劉季也臉不紅心不跳的坐在了首席,席間還調侃縣裡的官員。

呂公看到劉邦的表現,心裡驚異此人大言不慚的本領,他知會劉邦,讓他散席後不要着急走。這有點像菩提祖師當時在孫悟空的頭上拍了三下,約定在三更後見面的梗吧!

呂公略懂相術,他看劉季隆鼻高額,富貴之相,於是決定把自己正值妙齡的女兒呂雉嫁給劉季。

劉季這時已經40歲了,還未娶親,這天上掉下個呂妹妹,劉季當然高興了。

呂雉就這樣聽從父命,嫁給了一個中年大叔。

未出嫁時呂雉是個聽話溫馴的女兒。

婚後,呂雉才知道劉季還有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劉肥,這讓呂雉有點措手不及。出嫁從夫,呂雉只能忍了,她年紀輕輕的就做起了後媽。

劉邦做個泗水亭長,官不大吧,事兒還挺多,整日在外應酬,和一幫人混吃混喝的,兩三天不回家是常事。家務事和農活就交給了呂雉一個人。

呂雉為劉邦生了一雙兒女,也就是後來的魯元長公主和太子劉盈。呂雉要照顧三個孩子,還要帶着三個孩子去地里勞作。

年輕時的呂雉是個任勞任怨的賢妻良母。

劉邦做泗水亭長,還有一項要送勞役的任務。一次,劉邦押送一批勞役去驪山,路上因為喝酒誤事,勞役都逃跑了,劉邦怕被問罪,就在河南的芒碭山落草為寇。

只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官府去抓了劉邦的老婆呂雉,呂雉代劉邦進了大牢。在牢裡呂雉吃了苦頭。

嫁給一個中年大叔,沒享過富貴,還進了大獄,看呂公給女兒找的好夫君。

只是呂雉的苦難遠沒有到頭。

等呂雉刑滿釋放後,劉邦已經開始了反秦大業,被懷王封為漢王。

前205年(漢二年)四月,劉邦乘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之際,一舉攻下楚都彭城。

彭城離劉邦老家非常近,按說攻下彭城後,應該趕緊回家去接老婆孩子,可是劉邦被美人迷惑,沒有及時回去接老家留守的妻子等家眷。

項羽也不是吃素的,率騎兵迅速回防,與劉邦的漢軍戰於睢水,漢軍大敗。留守在老家的呂雉等劉邦家屬為楚軍所俘,做了人質。其間還差點被項羽給煮了。

直到公元前203年(漢四年)九月,楚漢議和方被放回。

按說,呂雉回到劉邦身邊,該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吧!可是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戚夫人。

此時的呂雉因為年齡長於戚夫人,常常作為留守,伴在劉邦身邊的是那戚夫人。

呂雉甚至連見劉邦一面都很難。呂雉為劉邦九死一生,吃了苦頭,到頭來,劉邦卻另有新歡,是不是妥妥的渣男一枚?

呂雉的心裡,對劉邦有沒有怨恨?

這點史料上沒有記載,不過,作為一個女人,如果換做是我,我恨不得給劉邦一刀。

2. 儲位之爭

沒有了劉邦的寵愛,呂雉也認了,只要你對孩子好就行。

只是呂雉忘了子以母貴。

戚夫人得到劉邦的寵愛,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也讓劉邦視若至寶。劉邦常當着大家的面說:「太子不類我,如意類我」。

是個人都能聽出劉邦是什麼意思。

這喜歡小兒子就喜歡吧,劉邦還起了易儲之心。

戚夫人,仗着劉邦的寵愛,在劉邦跟前常常吹枕頭風。吹的多了,劉邦就難免會信口許諾。

劉邦的心思,呂雉自然看的出來。

呂雉想:「好你個劉季,你找小三,老娘也忍了,你竟然連我兒子的太子之位都想奪走,老娘是忍不了了。」

呂雉讓娘家哥哥呂澤出面,去向張良問計。

張良給呂后說:

「陛下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隱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長的高士),卻始終請不來,因為他們認為陛下對臣下態度一貫傲慢。如果你們想個辦法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讓他們天天陪着太子,特別上朝之時陪伴太子,陛下一定會看見。陛下知道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也許會有一用。」

呂后派呂澤讓人帶了太子的親筆信,還帶了一份厚禮,請「商山四皓」出山,這四位高士竟然全來了。

一次朝宴,劉邦發現太子身邊有四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鬍鬚、眉毛都白了,服裝、帽子非常講究。劉邦很奇怪,就問他們:你們是誰?四位老人上前回答,並各自報了姓名: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

劉邦聽說後大為吃驚:「我請你們多年,你們逃避我。為什麼要隨從我的兒子呢?」

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輕視讀書,又愛罵人。我們堅決不願受辱,所以才因為恐懼而逃亡。如今聽說太子仁孝恭敬,愛護天下讀書人,天下人都願意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們就來了。」劉邦說:「煩請諸位好好替我照顧好太子。」

劉邦此時,看太子羽翼已豐,呂家勢大難以撼動,才死了廢太子的心。

戚夫人再哭鬧也沒用了。

劉邦的開國功臣有一半是沛縣人,和呂后是老鄉,呂后的娘家哥哥等一直追隨劉邦出生入死,都是開國元老。

而戚夫人空有美貌,在內,娘家沒有軍功;在外,沒有朝臣支持。奪嫡失敗,也是理所應當。

呂雉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她的憂慮卻遠沒有結束。

韓信等軍功蓋世,劉邦在,還能壓制的住,可是劉邦百年之後呢?

再者,呂雉見劉邦貶黜韓信為淮陰侯,猜測劉邦也是忌憚他功高蓋主吧!

呂雉雖然得不到劉邦的寵愛,但是畢竟是患難夫妻,劉邦的心思還是能猜出幾分的。

呂后趁劉邦出去平叛時,在蕭何的默默支持下,殺了韓信。於是民間流傳一句話「成也蕭何敗蕭何」。

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韓信的一生。韓信發跡是源於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滅亡也是源於蕭何給呂后出了計策。

劉邦平叛回來後,聞韓信已死,劉邦是且喜且憐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有之。

張良選擇了急流勇退,而韓信不懂功高蓋主,落得個悽慘的下場。

呂后誅殺功臣,因此留下了千古罵名。借刀殺人,這是劉邦的高明之處!

呂后為了兒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憐天下慈母心啊!

3. 對付情敵

劉邦死後,呂后臨朝稱制,大權獨攬。她對劉邦的嬪妃都按規矩安置,唯獨對戚夫人是個例外。

戚夫人唆使劉邦改立太子,呂后對她厭惡至極,罰她去舂米,干苦力。

戚夫人,哪裡受過這等罪啊,於是唱歌來訴說自己的委屈。《戚夫人歌》中說自己的兒子做諸侯王,而自己卻淪為奴僕,她希望兒子能接她出苦海。

呂后聽到她唱歌后,更加生氣。她舉得罰她做苦力太輕了,於是把她砍去手腳,挖去雙眼等放在廁所里,稱為「人彘」。

還把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也解決了,斬草除根!

呂后對情敵可謂手段狠辣。

如果戚夫人能老老實實的幹活,也許能保住她和兒子的命,但是戚夫人沒有,成王敗寇的道理,戚夫人不懂。

呂后因此也落得個心狠手辣,心腸歹毒的名聲。

呂后和戚夫人的鬥爭,不僅是情敵間的爭鬥,還關係着爭儲的政治鬥爭。如果戚夫人勝利,呂后和自己的兒子劉盈也不會有好下場。

戚夫人的死,劉邦應該是元兇。

劉邦將戚夫人母子推到了易儲的風口浪尖上,在失敗後,明知呂后勢大,臨死時不為戚夫人母子除掉呂家勢力,戚夫人母子的結局可以預見。

劉邦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呂后心裡恨極了劉邦,奈何劉邦是皇帝,呂后不能拿他怎麼樣。

劉邦死後,呂后對戚夫人和皇子動手,也是對劉邦恨意的轉嫁。

呂后對敵人絕不手軟,除之而後快,對恩人,呂后知恩圖報。

周昌在劉邦要廢太子時,為太子劉盈據理力爭,呂后知道後,當堂給周昌下跪。

劉邦在彭城 兵敗後,被項羽追殺,在逃命途中,為了減輕負擔,幾次把呂后的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是車夫夏侯嬰把兩個孩子多次再拉回車上。

呂后掌權後,對夏侯嬰十分感激,送夏侯嬰田地、錢財、和丫鬟。

呂后是個愛憎分明的女人。

呂后誅功臣是做了劉邦想做還沒做的事;呂后殺皇子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掃除政治對手,以絕後患;呂后對付戚夫人是恨劉邦的薄情寡義。

年輕時,呂后是一位貌美溫柔鄰家女孩;嫁給劉邦後,她是一位賢惠勤勞的妻子;

成為皇后,她為自己的孩子謀深遠,不惜背負罵名;

成為太后,她尊黃老之術,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發展生產,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呂后大封諸呂,呂家因為她風光無限;呂后駕崩後,呂家被清洗,曾經有多風光就又多悽慘。

呂后從單純的溫柔少女,一步步成長為腹黑的臨朝太后,她的一生起伏跌宕。

因為劉邦,她受過最深重的苦,也享過最厚重的福。

對劉邦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濃!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27 00:05:45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4-02-06 15:02:5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1-04 08:01:5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