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真的孤獨嗎?

情感導師 772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來源: |文化養老 ID:ELDERLY-CHINESE」

單身老人的社會孤立

只因我是一名獨自生活的高齡女性,所以逢人便會被問到:「你一定很孤獨吧?」這已經成為他們同我打招呼的一種方式。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我才寫下了《一個人最後的旅程》,為的是告訴他們「不勞您費心」。如果是一位高齡男性一個人生活的話,問候語除了「你一定很孤獨吧?」之外,恐怕還會再加上一句「你的生活一定很不方便吧?」幸運的是,都築響一先生的《獨居老人風格》(築摩書房,2013年)一書,讓我了解到不受家人拘束的老年人們如何自由地過着獨居生活。所以,我們是時候拋棄「一個人=孤獨」這種武斷的想法了。

話說回來,獨居老人真的孤獨嗎?

獨居老人真的孤獨嗎?

社會學者河合克義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預測將來單身老人會成為社會問題,所以他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他在《大城市的獨居老人與社會孤立》(法律文化社,2009年)這部著作中,進行了一項「恐怖」的調查。

2004年,他對居住在東京都港區的約1000名老人進行了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回答「有在世的子女」的人占49.3%,不到半數;回答「沒有」的人占44.7%;沒有做出回答的人有6.0%。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回答「最多生2個孩子」的人占73.2%,與回答「最多生3個」的人加在一起的比例為91.9%。現在的老年人經歷了「人口轉變期」,他們正是實現了「最多生2個」孩子這一目標的少子化時代的父母。

如果超老齡化現象持續發酵的話,那麼年齡已經80、90歲的人的孩子,也將面臨老齡化的問題。子女先於父母離世的事已經屢見不鮮。我們稱之為「高齡逆緣」。

據二戰後不久的「家庭生命周期」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50歲。最小的孩子尚未成年,父母就離世了。在超老齡社會中,若想自己高齡時子女還活着,就必須在40多歲甚至50多歲時,生下第3個或第4個孩子才行,但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體力上,這都是不被允許的。少子化是「少生優育」時代的產物,撫養一個孩子直至成年的成本在顯著增加。

事實上,我很在意「沒有回答」的那6.0%的人群。這個比例並不低。有沒有孩子?孩子是否在世?明明是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他們卻刻意避而不答。河合先生推測其中很有可能包含了膝下無子的人。「沒有孩子」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光彩的,因此不想問答這樣的問卷調查也無可厚非。除了這個原因,我認為離婚率的增加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像電影《入殮師》中呈現的那樣,父親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時候就有了外遇而離家出走,與原來的家人斷絕了關係。那麼,日後即使與成年的孩子偶然相遇,也會因為關係淡薄而形同陌路吧。社會學家有責任根據這樣的數字,推測其背後隱藏着的種種故事。

作答的老人,是兄弟姐妹眾多的「多子社會」的產物。他們就算獨居也並不孤獨,如果子女還在世,可以與子女家來往;若沒有子女,也可以與在世的兄弟姐妹走動。這個年代的人的父母,給他們留下了兄弟姐妹這一資源。但是下一輩的人,本身就屬於少子化的一代。兄弟姐妹少的話便無法互相幫助,而且他們的孩子是很少有七大姑八大姨和表親堂親的。

河合先生還做了另一項「可怕」的調查。

都說單身老人是社會孤立的,真的如此嗎?由于衡量社會孤立沒有固定的尺度,所以河合先生設計了這樣的提問——「正月頭三天你是一個人過的嗎?」在2006年的這一調查中,居住在橫濱市鶴見區的3848名老人給出了回答。

正月是家人團聚的時刻,但對於單身者來說卻十分煎熬。有家人的人都會與自己的家人共度,所以如果正月頭三天不與任何人見面、一直獨自度過的話,可以說是社會孤立的表現吧。雖然最近便利店在元旦期間也營業,但是在便利店裡就算不開口也可以買東西,這無法被算在「與人見面」的範圍內。針對河合先生的上述提問,在65歲至74歲的獨居男性中,居然有61.7%的人回答「是一個人度過的」。而女性作答者中只有26.5%的人回答「是一個人過的」,不及男性的一半。男性的社會孤立程度之高可見一斑。這個比例到了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反而有所下降,為46.8%。這或許是因為65歲至74歲的獨居男性的不結婚和離婚比例在日漸增加,而75歲以上老人的結婚率較高,就算是獨居,也有分開住的家人,至少正月是一起度過的。反觀75歲以上的女性,回答「一個人過的」的比例卻反而上升了,為32%。這說明年齡越大喪偶的比例也會越高。我們可以推測,在這個年齡段孑然一身的獨居女性,因家人皆已離世而被單獨留在世間。回答「不是一個人度過的」的人,大多是與子女和孫子女一起過的正月。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與女性相比,男性與子女和孫子女一同度過正月的比例較低,這是因為正如預測的那樣,他們要麼沒有子女和孫子女,要麼已經與其斷絕關係了。

另一方面,從相對貧困率來看,獨居女性半數以上為貧困者(所謂的相對貧困率,是指低於平均收入一半的人的比例,該比例顯示了社會的貧富差距)。與獨居女性相比,獨居男性的貧困率較低,可見女性比男性貧困。樋口惠子女士造了一個詞——BB-貧困奶奶,揭示出女性的貧困是伴隨終生的。年輕時即已貧困的女性,上了年紀後只會更貧困。例如在依靠生活補助金生活的人中,老年人占了39%(2011年),其中多半都是單身。或許跟家人住在一起可以解決貧困問題,但事實上,不貧困的是丈夫和子女,並非女性自己。一旦離開了家庭,女性轉眼間就會淪為貧困階層。因此,依靠生活補助金生活的人的比例之所以高,是由於高齡貧困階層,尤其是女性的「貢獻」。如果想降低這一比例,就必須採取措施使女性不陷入貧困,但是現實中年輕女性的貧困人口正在不斷增加。貧困的年輕人,不久將會變成貧困的老人。

社會孤立與孤獨

那麼社會孤立與孤獨是一回事嗎?單身的人不但是孤立的,也是孤獨的嗎?

河合先生在書中介紹了他在1995年做的調查中的一則「令人震驚的自由式回答」:

75歲的我切身感受到獨居生活是寂寞的,悲傷得讓人想哭。我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外孫,但是他們很忙,所以很少見面。一個月差不多見3次吧。我希望有人與我住在一起,但是很難實現。因為精神上一直緊張,所以感到疲憊。我想找個身心都能依靠的人。我本來有個兒子的,但不在了,我非常想要一個兒子。70歲時得了腦血栓,之後病倒過3次,所以我非常擔心。每天都提心弔膽,一刻也不能放鬆。想這想那,感覺腦子都要不聽使喚了。我覺得自己快要得抑鬱症了。我該怎麼辦呢?請幫幫我吧。

河合先生介紹完這則自由式回答後,寫道:「這位女士每個月與女兒見面3次,客觀地說,在家人的支持這一點上是具有標準水平以上的生活條件的。」確實,每個月與女兒、外孫見面3次,可以說足夠了。女兒也許這樣想:「我已經盡力每月去見母親3次,母親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女兒的丈夫沒有在回答中出現,不知是因為算不上家人,還是已經離婚了。但是不管怎麼說,女兒很忙碌,說明她可以獨立生活。這位女士說兒子已經不在了,在超老齡社會,「高齡逆緣」是極有可能的。女士的回答里沒寫兒子是什麼時候去世的,若是成年之後離世,應該有他的家人(妻子和孩子),但是回答中也沒有出現相關信息,大概是其妻子偏重娘家親屬的結果。在丈夫去世後,多數妻子就不會再與丈夫的父母長期保持親屬關係了。

河合先生之所以判定該女性「從客觀上看具有標準水平以上的生活條件」,是因為在旁人看來她是幸福的,但是她本人所說的「寂寞」是主觀的情緒,就算把客觀條件擺出來也解決不了問題。

我在《朝日新聞》周六版的專欄《煩惱熔爐》負責解答讀者的提問。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回答好呢?那位女士一個人生活,覺得寂寞、悲傷,或許是因為丈夫去世不久吧?想必這位女士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吧。她希望「有個一起住的人就好了」,比較常見的解決辦法是與姐妹同住。但其實一起住了之後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她好像希望與女兒以及外孫同住,但是實際上住到一起後,會不得不迎合女兒的節奏,以至於心理得不到休息吧。女兒之所以沒有提出一起居住的想法,想必自有她的道理。這位女士還說,「想找一個身心都能依靠的人」,但是在被依靠的人看來,也許會覺得困擾而選擇逃走。或許對她來說,丈夫曾是這樣的存在,但如若一位成年女性身心兩方面都要依靠男性的話,男性也夠辛苦的。

換作是我,可能會這樣回答: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習慣獨居生活的。任何生活習慣都是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形成的。不久,你會覺得一個人輕鬆自在,與別人一起住反而會覺得厭煩。「想這想那,腦子都要不聽使喚了」是大腦僵化的信號。那些想了也無濟於事的事,就不要再多想了。萬一的事等萬一發生了的時候再說。70歲得腦血栓,也很正常。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好比各種疾病的巢穴,只能根據情況與疾病和平共處了。如果還是擔心的話,不妨找個可以隨時聯繫的主治醫生和上門護士。另外,「精神上很緊張」的話,還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呢……

單從數據來看,獨居女性受貧困所困,獨居男性為社會孤立所擾。如果遭到貧困和孤立的雙重打擊,那就更糟了。老後生活尚且如此,面對人生最後的旅程就愈發不安了。因為一直以來,老年人的老後生活只有依靠家人這一選擇。正因為如此,很多老年人一旦失去了家人,就失去了一切。然而,俗話說得好——有備無患,我們只要凝望老年人的背影,學習如何面對老後生活就好了。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著作權人所有,轉載僅供參考,如涉版權請聯繫小編處理。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17 23:04:00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頭像
2023-11-27 16:11:01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