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他者」?黑白種族關係之外的亞裔美國人

情感導師 870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亞洲人早在美國立國之前很長時間便開始移民北美,並構成大航海時代來臨後全球移民濫觴之一部分。自「大帆船時代」以來的數百年中,上百萬亞洲人為追尋工作、經濟機會,逃離壓迫而別離故土,移民北美,開啟新生活。歷史上,美國的亞洲移民規模雖不大,但其型塑美國社會的能力和貢獻卻不可小覷。甚或可以說,亞洲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19世紀後期以降的美國移民立法。在過去的五十餘年間,由於1965年新的移民政策,東南亞戰爭,以及進一步加深的全球化,推動亞洲到美國的移民呈指數級增長。美國的亞裔總人數從1960年的49.1萬,增至2014年的1280萬,增幅達26倍。

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移民的來源地也發生了歷史性改變。自2013年開始,中國取代墨西哥,成為美國移民的最大來源國。當前,華人留學生已經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國際學生群體。不誇張地說,亞裔美國人曾經並正在深刻地改變着美國的面貌。但多數人對他們的歷史,及對美國歷史所產生的廣泛影響知之甚少。

明尼蘇達大學華裔歷史學家李漪蓮(Erika Lee)所著《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A Histor

永遠的「他者」?黑白種族關係之外的亞裔美國人

(y,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2015年版。後文簡稱《創生》,下引此書只標註頁碼)

一書,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關於整體亞裔美國人鮮為人知的故事。作者深挖包括印於1570年的第一幅世界地圖在內的歷史文獻、新聞報道,以及被長期忽略的移民自傳,亦通過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政策報告來探究歷史及當下亞裔美國人的生活。作者將這些原始文獻同最新成果進行巧妙編織,來分析亞洲移民和亞裔美國人對美國歷史與現實的深度介入。該著重塑了美國作為「移民國家」的特徵,也表明亞裔美國人有着與美國白人同樣悠久的淵源;揭示了亞裔如何尋求在美國社會中立足,同時又不斷改變美國社會的複雜經歷;進而證明亞裔並非被動的適應美國政治、文化,而是構建、塑造美國歷史與現實的積極參與者。他們不僅僅是美國的亞裔,同時也創造了一個「亞裔美國」。在李漪蓮的筆下,亞裔美國人不僅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而且也是試圖掌握自己命運的變革者。

[美]李漪蓮著,伍斌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7月出版

《創生》甫一出版便在學術界與大眾讀者中產生廣泛反響,被認為是「傑出歷史學家所撰寫的傑出歷史著作」,是亞裔美國人歷史,乃至整個美國史研究又一部經典性著作。事實上,在此之前,美國史學界已有羅傑·丹尼爾斯(Roger Daniels)、羅納德·高木(Ronald Takaki)、陳素貞(Sucheng Chan)等多位傑出歷史學家,寫出了數部頗具影響的亞裔美國人通史性著作。尤其是羅納德·高木的《大洋彼岸的陌生人》

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A History of Asian American

s,小布朗出版公司1989年版)

已被公認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那麼,為什麼李漪蓮還要撰寫一部關於亞裔美國人歷史的著作?為什麼該著還能獲得學界與讀者的普遍認可?這大概與《創生》的寫作特色與學術創見密切相關。

李漪蓮從自身家族移民美國一個半世紀的經歷切入,再從鮮為人知的阿芳妹(Afong Moy)到轟動一時的華裔美國人陳果仁(Vincent Chin),從「照片新娘」早川靜(Shizu Hayakawa)到嫁予美國士兵為妻的戶口千代子(Chiyoko Toguchi),從「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到「駒形丸號」(Komagata Maru)事件等,皆娓娓道來。同時對書中的軼事和細節有深層次的思考和分析。比如她在思考移民的動因時,就不再奉以往學界所推崇的「推拉」(push and pull)理論為圭臬。不可否認,「推拉」理論在多數情況仍是解釋世界歷史上的移民動因的有力工具。一個國家的局勢,如戰爭、自然災害、內憂外患等,將掙扎求生的人們推出國門。美國則因其相對較好的政治、經濟機會而保持着對移民的持續吸引力。但這並非故事的全部。移民遷徙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亞洲貿易、投資和尋求帝國控制的積極參與,助推亞洲人移民美國。美國的勞工招募人和船運公司也鼓勵和推動亞洲人移民美國。二戰前後,美國對菲律賓、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軍事占領,同樣也使亞洲人作為殖民地的國民、軍事新娘、被領養者和難民進入美國。可見,美國同亞洲諸國的關係,持續地影響着亞洲的移民模式。

由於全球化的深度發展和跨國移民的激增,跨國史與全球史興起為新的主導性書史範式之一。李漪蓮將亞裔美國人歷史置於跨國與全球移民的歷史背景之下,展現亞裔美國人的非凡經歷。事實上,她對跨國的方法一直頗為倚重,在其《捍衛美國之門》

At America’s Gate: Chinese Immigration During the Exclusion Era, 1882-1943

,北卡羅來納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一書中,即已從全球範圍考察美國的排華所產生的後果。《創生》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美國排華的跨國影響,及其對整個亞洲移民的衝擊。美國的排華延伸到夏威夷及其殖民地菲律賓,甚至跨越國界,形成一種全球性的排華浪潮。在美國頒布《排華法》之後,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紛紛出台了類似的排華法律(見103—104頁)。李漪蓮甚至專列一章討論跨國移民和全球美國人。無疑,亞裔美國人的歷史,是全球化時代美國歷史的某種縮影。同很多美國人一樣,部分亞裔美國人過着跨國的生活,擁有跨國的身份認同。亞洲移民在美國追求機會與夢想的同時,並不排斥同母國保持關聯。無論是20世紀上半頁的中國革命,朝鮮與印度的民族獨立,還是當前東南亞的人權問題,都不乏相應亞裔美國人群體的積極參與。可以說,「當前的亞裔美國人正在創建新的、多層次的認同」(10頁)。亞裔美國人的跨國特性並不意味着他們不想或不能成為完全的美國人,而是對非此即彼的二分身份認同作出的回應。這種跨國特性除了文化與情感上的牽絆之外,基於實用主義的考慮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全球化時代,移民維持跨國特性,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與社會經濟地位。

美國於1882年頒布《排華法案》

李漪蓮對亞裔美國人困境的揭示也超越了表象,深入到美國文化與價值觀念的根基中。亞裔美國人的苦難經歷,不常出現在美國的主流媒體和話語中。在美國黑白種族關係之外,如何定義亞裔美國人,是理解種族影響亞裔美國人經歷的一種方式。在美國歷史上,拒絕賦予亞裔美國人權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二戰前的很長時間,亞洲移民「被禁止成為歸化的公民,禁止擁有或租賃土地,在部分州還被禁止與白人通婚,且有被驅逐的煩擾,同美國其他人隔離開來」(7頁)。當歐洲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在利用選票爭取權利時,亞洲人仍然被剝奪選舉權。二戰後,亞洲人仍被視為不適合美國公民身份的一群人,是美國社會的局外人;「儘管歧視性的法律被廢除,社會態度也有所緩和,亞裔美國人在美國的生活中仍然沒有實現完全的平等。在當前的美國,亞裔美國人居於黑人與白人之間,外國人與美國人之間,特權階層與貧困階層之間的特殊位置」(8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或無心的歧視與「他者」意識仍是亞裔美國人所經常經歷的遭遇。在美國主流的潛意識中,亞裔仍被視為美國的外來者,儘管事實上其中很多是美國公民,其祖先數代前就已經在這個國家定居生活。他們不斷地被問及,「你來自哪裡?」隱藏在這類問題背後的預設則是,亞洲人大概不能成為真正的美國人。主流美國人的這種身份追問,甚至會導致部分亞裔美國人的身份迷惑,迫使他們反思自我身份:「我是美國人嗎?」「我在多大程度上是美國人?」「是什麼阻止我成為徹底的美國人?」亞裔美國人的這種身份困境並不局限於排亞時期,而是貫穿整個亞裔美國人歷史的始終。

另外,由於女性史學在美國的興起,女性的經歷及其在歷史中的作用引起越來越多史家的興趣。李漪蓮在《創生》中對亞裔美國人女性經歷的描述不惜筆墨,尤其是早期為數不多的華人女性;在涉及到主要亞裔群體如華人、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菲律賓人等群體時,都會對這些群體的女性經歷予以特殊關注。在美國排斥亞洲移民的年代,去往美國的亞洲女性移民寥寥,性別失衡極為嚴重。1875年後的一系列排他性移民政策,進一步限制了亞洲女性移民美國的人數。這給美國亞裔造成了長期且無法彌補的影響。一方面,由於女性缺乏,亞裔無法建立性別均衡,相對成熟穩定的社區,亞裔在美國曾一度呈減少的趨勢,其人數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率也一直處於低位。另一方面,女性的極度稀缺,迫使部分亞裔男性與白人女性聯姻。這種跨種族婚姻,激起了美國白人的憤怒,也極大地推動了美國多個州頒布禁止異族通婚的法律,及更為嚴厲的排亞法律的出台。對亞裔女性來說,性別歧視又增添了一個層面的複雜性。由於一度禁止歸化為美國公民,亞裔美國人只能通過出生公民權而成為美國公民。但在美國本土出生的亞裔女性如果嫁給一名亞洲移民,那麼她將失去美國公民身份,而這一問題是男性所無需面對的。

早期亞洲的女性移民雖不多,但承擔的折腰斷背的工作較男性契約勞工和苦力勞工尤有過之。種植園的女人在人地兩生的異域環境中,和男人一樣每日出工十數個小時,極端者甚至超過20小時,風雨無阻,冬夏不輟,即使在懷孕晚期也無法避免,而工資卻較男性低。當她們在田間地頭的工作結束時,其繁瑣的家務便隨之開始:做飯、打掃、浣洗、照顧長幼。其雙重職責意味着她們必須聞雞起舞,一直辛勞工作到深夜乃至次日凌晨。女性契約工人也更容易遭受身體上的侵犯。

最後,正如《創生》一書的標題所示,李漪蓮不再僅僅將亞裔美國人作為美國歷史的被動應對者,即「美國的亞裔」,而是塑造甚至改變美國歷史的積極參與者,構建了屬於他們的「亞裔美國」。經濟上,早期的亞洲移民推動了美國西部的開拓。華人移民成為加州最初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同時將中華精耕細作的農業帶到美國,推動加州成為美國最大的農業州。由華人主導修建的中央太平洋鐵路,更是直接將美國東西部連為一體,極大地推動了美國西部的開發與工業化進程。而今天的亞裔也不惶多讓,成了美國諸多科技公司的生力軍。政治上,亞洲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國移民立法與移民政策。1882年的《排華法》是美國移民政策史上的轉折。以往,美國對移民的政策總體上是自由開放的,局部地區雖有對移民的排斥甚至立法,但在國家層面沒有任何形式限制移民的立法。《排華法》結束了美國自由移民的時代,也開啟了美國日漸收緊的移民趨勢的新時代。選擇性的移民立法,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國族構建」(nation-building)的進程。通過有選擇性的移民立法,美國政府事實上規定了誰是美國人,以及誰可以成為美國人。亞洲移民很長一段時間是美國移民限制的重點,其抗爭的經歷事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美國的移民立法及美利堅民族認同。文化上,亞裔文化是美國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的諸多節日和飲食也已成為美國日常生活的內容。可以說,《創生》從多個維度將亞裔從美國歷史書寫的邊緣地位,拉向了中心。

2014年200多名華人在太平洋鐵路竣工145周年慶祝活動上合影

然而,《創生》似乎也遭遇了在亞裔美國人研究中不得不面對的內在悖論。這些悖論與其說是研究中的悖論,莫如說是亞裔美國人經曆本身所存在的矛盾。其中亞裔美國人的同質性與多樣性之間的悖論尤為突出。19世紀中期以後,隨着大規模亞洲移民開始進入美國,多樣的亞洲人被主流美國社會視為單一群體,無論其來源、族群、階級還是宗教信仰何其多樣,在美國人的思維中都被固化為落後、唯命是從、低劣的「他者」,作為一個整體被排斥、被隔離、被剝奪公民權。(7頁)美國社會基於不同的目的,將一些亞裔美國人群體貼上「優等亞洲人」(good Asians)的標籤,如「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等;而另一些人則被貼上「劣質亞洲人」(bad Asians)的標籤,如「永遠的外國人」(forever aliens)、宗教和文化的「他者」(other)等。前者對亞裔美國人成功的描述是不均衡的,也是不完整的。部分亞裔通過持之以恆的艱苦奮鬥在經濟上獲得成功,更多亞裔,尤其是勞工階層移民、非法移民、難民,仍陷入世代貧困之中,掙扎於美國社會的邊緣。(288頁)即便是那些被捧為「模範」的亞裔,其地位也並不牢固。亞裔精英在美國經歷旦夕驚變,跌入社會底層的案例並不鮮見。後者更是忽略亞裔美國人對美國的貢獻,及對美國文化、價值觀的塑造,將亞裔融入美國社會受阻的責任完全歸於移民。

李漪蓮對這種視亞裔美國人為單一同質群體的做法表示不滿。在她看來,將所有亞裔美國人混為一談是非歷史的,其內部存在令人驚嘆的多樣性。亞洲去往美洲的移民從一開始就是多元的,從大帆船時代就有中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乃至印度人以各種身份(或作為海員,或作為奴隸,或作為僕人)去往美洲。這種多樣性不僅在於移民的不同國家來源,也包括他們移民代際、階級地位、宗教信仰,以及性別的差異。這種不同進而導致他們特殊的歷史經歷與差別。新老亞裔美國人之中既有掙扎度日的低工薪家庭,也有擁有高等學位和別墅的專業人士。有些人接受「模範少數族裔」的標籤,而另一些人則極力抵制這一標籤。早期華人移民與二戰後赫蒙難民並無多少共同之處。那些立於美國已達數世的亞裔美國人,與新近從亞洲來的移民也無緊密牽連。而新亞洲移民及其後裔,或許並不認為早期亞裔美國人的歷史同他們自身的經歷有何瓜葛。

亞裔美國人內部存在豐富的多樣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在於,面對如此巨大的差異和多樣性,人們有理由質疑,是否存在一種統一的「亞裔美國」(Asian America)或「亞裔美國人史」(Asian American History)。不同亞裔群體之間究竟存在何種關聯?李漪蓮認為,他們之間應該存在關聯和相似之處。先輩們的經歷塑造了今天亞裔美國人的生活世界。同時,新近移民也有助於人們以新的方式洞察過往。無論是亞裔美國人的多樣性還是共同的經歷,無不表明塑造與重塑「亞裔美國」的故事之複雜。(3頁)但李漪蓮關於亞裔美國人共性的論述,似乎缺乏說服力。《創生》中的諸多故事展示了個體亞洲移民的多樣經歷,但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說明,這些軼事存在某種相通之處。作者似乎在挑選一些軼事來證明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而無法讓讀者確信亞洲移民經歷過何種形式的共同經歷。作者還需收集更多的數據來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獲得某種共通屬性,證明多樣的亞裔美國人是一個更大的亞裔美國人社會的一部分。

一部通史性著作,要能獲得學界同仁的認可,除了在架構、方法、特徵上給人啟迪外,往往還能牽出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創生》亦不例外。該著除了已陳述的內容,也啟發讀者對相關領域和問題的進一步思考。這些李漪蓮研究停止的地方,恰恰是同行可以繼續前行的突破口。相關有價值的問題包括:菲律賓民族主義者與美國排菲者在排斥菲律賓移民的行動中何以能夠結成同盟?同拉美的華人「苦力勞工」相比,美國的「苦力勞工」具有怎樣的特點?他們究竟是「奴隸」還是「自由人」,還是介於兩者之間?19世紀全球廢除「苦力勞工」貿易的原因和意義是什麼?美國《排華法》的頒布,對環太平洋地區的相關國家和華人具體帶來了怎樣的衝擊?「駒形丸號」事件所反應的困境如何折射了不均衡的東西方關係?這些有關亞裔的重要問題《創生》都有涉及,然而其答案卻在深度與廣度上皆有待推進。

總體而言,《創生》一書文筆優美,結構嚴謹,細節動人,講述一部被以往美國主流歷史敘事所忽略的亞裔美國人移民美國的綜合歷史,涵蓋了20多個亞裔美國人族群。以相關學術成果為基礎,李漪蓮在全球歷史與種族背景下,對亞裔美國人歷史的時空範圍皆有較大拓展,寫出了一部跨世紀、跨大洲、跨不同文化的亞裔美國人的精彩歷史。然而,這並不是一部優美的歷史,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沉重的歷史,講述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和世界不斷變化的政治語境中遭受排斥、努力爭取美國身份認同,到在名義上逐漸被接納的恢弘歷史;在此基礎上,揭示亞裔美國人如何幫助塑造了美國歷史。就此而言,《創生》是對亞裔美國人歷史的一種開創性探索,極大地拓展了亞裔美國人歷史研究的範圍。如果說羅納德·高木打開了亞裔美國人歷史的一扇窗戶,那麼李漪蓮則開啟了亞裔美國人歷史的一扇大門。可以說,即便是對美國亞裔歷史有所了解的讀者,也仍能在書中看到自己並不熟知的亞裔美國人歷史的某些層面。

《創生》一書跨越數個世紀,放眼全球,最後回到當下的美國。其主線清晰可辨,即「亞裔美國人如何不斷地建立社區和塑造美國人的生活,而這一直是塑造美國的核心」(392頁)。該書也提供了理解美國本身,及其種族與移民歷史的一種新的方式。透過美國的亞洲移民,李漪蓮在人文關懷和入世情結中,一直思考追問:究竟何謂美國?何為美國人?21世紀的美國往何處去?作為21世紀的美國人又意味着什麼?不同讀者多少都能在《創生》中找到上述問題的某些答案,感受壓在書背後的心緒。

註:本文刪節版作為李漪蓮著《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伍斌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版)的「譯後記」出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12 08:05:55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頭像
2024-05-03 09:05:17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12-10 05:12:32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