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復聯4》席捲中國之後,我們該反思的幾點問題

情感導師 834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2019年的春末夏初,美劇席捲了中國熒屏,先是《復聯4》被炒到一票難求,甚至打破多項票房紀錄,再是《權力的遊戲》被熱捧到致使海內外多個平台幾度癱瘓,中國的年輕人激動壞了,美國人也樂壞了。

而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市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從4月24日先於北美市場開始公映,截止到本文發稿前,中國內地的票房已累計達到38.25億元,成功超越了此前大火的中國本土電影《紅海行動》,位列票房前三甲。

可以說,看到西方的文化產品在中國的土地上大火,確實讓人感到五味雜陳,這種感覺既不是排斥,也不是讚許,但總能讓人陷入沉思。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西方文化產品大舉收割國人的錢包和注意力的時候,會認為國內的影院、發行方為了金錢利益太沒有節操和情懷了,給復聯4過多的排片率,直接擠壓了國產電影的票房空間,是一種媚外的"跪舔"。

電影《復聯4》席捲中國之後,我們該反思的幾點問題

再加之國內的視頻網站也是看到美劇就一擁而上,擠壓國內自己製作的網劇的推送量,進而也激出不少同胞「恨鐵不成鋼」的心懷。

而另一邊,也有很多人認為好萊塢科幻的巔峰之作足以碾壓國產電影,更足以佐證他們的立場,尤其是可以碾壓年初大火的《流浪地球》,打臉那些"小破球的無腦粉"。

於是乎,這「中洋兩派」又在網上撕得面紅耳赤,仿佛要掐死對方一般,隔着屏幕怒目相對。

貶低《復聯4》抬高國產電影可取嗎?

對於上面這個問題,我想答案是非常明確的:不可取。國產電影乃至國產文化產品都是自家的孩子,希望自家的孩子更優秀,這沒有什麼錯誤。但是,遇到別人家同樣優秀的孩子時,我們能假裝看不見,甚至強行貶低別人家的孩子嗎?這樣顯然是不妥的。

如果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有差距,第一正確的事是正視這種差距,然後學習別人家的優點,讓自家的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趕上去。這才是正道。一味地過度保護,把孩子永遠放在溫室里培養,就永遠長不大,也就永遠和別人有差距。這一點,我們需要正視。

過度美化歐美文化作品,貶低本土文化作品可取嗎?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應該很明確:不可取。中國科幻、動漫等類型的電影起步本就較晚,和提前發展幾十年的歐美同類型電影相比,存在差距是必然的,所以直接以此論斷「中國電影工業爛」是非常不妥的。

此外,很多人秉承着「中國VS外國必須要贏,否則就是中國不行」的邏輯本就是有問題的,如今再以此來否定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甚至成為精神外國人,努力求證「中國人不行」,這種亂咬的模樣也太醜了。

正確態度:正視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但不代表要把別人捧上天或貶入地

一個強大、自信、成熟的文明必然是開放包容的文明,因為她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中國作為當今的世界大國,既不應該因為差距而拒絕外來的先進文明,也不應該因為暫時的落後而放棄希望,自暴自棄、停滯不前。

我想,我們其實應該把目光投到「文化軟實力」和「價值觀輸入」的問題上。

我們必須承認,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憑藉着自身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基礎,其價值觀的輸出和洗腦效果在全球可以說是頂尖的。

就拿《復聯》4和《流浪地球》來說,在歐美文化軟實力大肆打開中國文化市場的背景下,大量國人高舉《復聯4》的成功來貶低以《流浪地球》為代表的國產電影在這些年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甚至樂此不疲,這是很典型的文化「自貶」現象,並不是客觀性的「批判」,而是建立在西方價值觀體系下的「揚西貶中」的精神問題。

更何況,這樣的比較並不公平。要知道全世界能做出科幻巨製的國家屈指可數,而中國第一部開山之作就獲得巨大成功的成就,已經不容易了。

不得不說,歐美對中國的「文化入侵」確實存在,以至於凡是來自歐美的文藝作品都能被神話,哪怕在歐美口碑不是很好的作品,到了中國大陸,也能被捧上天,尤其是來自好萊塢的影視作品。這其實就好比很多奢侈品名牌的鞋包,很多明明穿一次就爛,但它們在「信眾」眼中就是寶。

一樣的道理,其實好萊塢電影也有爛片。事實上,好萊塢和中國的橫店是相似的一個地方,就是一個文化產業的生產基地而已。比起這幾年國產電影才有新型類型片獲得市場認可的單點突破,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最大優勢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和文化產業鏈。

美式山寨片:環大西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好萊塢每年生產出無數億萬明星和商業大片的背後,也是有大量的類似於抗日神劇般的粗製濫造的片子充斥整個市場。只不過,他們的市場更加多元化,大量內容老套、劇本平庸或者題材小眾的電影都會被整個產業鏈裹挾進去,拿到投資後生產出來被送往各個發行渠道(例如小眾影院、DVD市場、付費視頻網站等)。

說白了就是,美國人會根據市場的分級劃分,各有所屬,最終都會找到歸宿,獲得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經濟效益。

而中國的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圈,電影工業的產業鏈布局還不完整,國產精品和粗製濫造被一股腦地推向大眾院線和主流視頻網站等少得可憐的發行渠道。

觀眾當然只喜歡國產精品,不希望被那些粗製濫造的"殘次品"污染了眼睛。

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中國本土電影往往看起來顯得「參差不齊」,讓人反感,而每年獲得批准進口的海外大片都是優中選優的商業片精華之作。因此,眾人就會自覺地形成一種落差感。

所以,真相就是認知偏差和信息不對稱讓我們產生了"歐美片都那麼好,國產片就是那麼爛"、"國產片和好萊塢還差一個阿凡達的距離"等之類的錯誤印象。

一個被精心包裝過的好萊塢、一個被虛構拔高的好萊塢,就如同虛擬的"外國"一樣,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巔峰"啊!

反思:中國需要進一步讓自身文化」走出去「

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

一個中國人到了美國,美國人問他,"你來美國做什麼呢?"

"我是來美國學習的,主要是學習你們的洗腦方法。"

"胡說八道,我們美國是民主國家,怎麼可能有洗腦?"

"對對對,我要學的就是這個。"

我們的對手,總是打着各種各樣美好的旗號,運用強大的宣傳話術來包裝他們的真實主張。

例如"民主、自由、人權、環保、女權、平權"等等,這些正向的詞彙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他們的真實主張全部隱藏其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洗腦作用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果你直接反對他們,就是與人民為敵,與世界為敵。

實際上這些美好的詞彙都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結果,而不是推動前進的原因。

他們的文化產品經常是包裝出一個虛構的西方社會,而非真實的西方社會。在此基礎上,用虛構的場景來灌輸有利於自己的一套意識形態價值觀。但是虛構的東西總是要被現實打臉的。

最具有說服力和競爭力的文化產品還是來自於本民族內部蘊含的精神力量。

拿我們自己的文化產品來說,中國不缺乏好故事,缺乏的是如何把故事講好的技術和人才。

一位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解讀中國神話故事後的感悟:從中國神話故事裡面找到了中華民族的特徵——勇於抗爭!這在西方世界裡面是沒有的。

你看人家美國人已經幫助我們找到一個講好中國故事的途徑了。接下來的工作,就需要中國人自己來做了。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真正的文化自信,就要把軟硬實力的建設工作都做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您說是不?

加油,出彩的中國人!

作者:賈小強,郎言志作者,有立場的90後自由撰稿人,混跡於文字界的理科男。原一線產業工人,參加過北京奧運、南水北調、高鐵電氣化系統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2018年起轉型為自媒體人,立足於從大眾視角出發,剖析大千世界,傳遞社會正能量。

郎言志已授權版權方原創保護,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分享朋友圈隨意。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1-12 20:01:31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3-11-18 15:11:14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