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愛情會消失嗎?看哲學如何拯救愛情

情感導師 901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韓炳哲,西班牙《國家報》形容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

韓炳哲

當代社會,愛情會消失嗎?看哲學如何拯救愛情

關於韓炳哲的生平,我們所知不多,僅知道他在1959年出生於韓國,在26歲時前往德國學習。1994年,韓炳哲用《海德格爾的情感概念》這篇標題略顯陳舊的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此之前,他在韓國學習冶金,專攻材料柔韌性。

韓炳哲當然偏愛海德格爾,在其早期作品中,他關注情感、時間與死亡。但真正讓他名聲大噪的是出版於2010年的《倦怠社會》,這本不長的哲學著作最少有18個不同語言的譯本。隨後,韓炳哲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著作,成為德國乃至歐洲大陸最受關注的學者之一,《洛杉磯書評》稱他為「當代哲學家的最佳候選人」。但在中信出版社於前年推出9冊的《韓炳哲作品集》前,韓炳哲在中文世界查無此人。

這或許和問題意識有關,雖然來自東方,寫過諸如《禪宗哲學》、《缺席:論遠東的文化和哲學》之類的作品,韓炳哲並未將自己視作歐洲語境中遠東思想的代表,他的關注點始終是後工業社會向數字社會過渡的多種問題。

韓炳哲相信,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社交平台占領了我們的生活,導致了公共空間的坍塌,摧毀了人們對於他者的想象;他批判新自由主義績效原則之下人們的自我剝削;他抗拒對「透明」的熱情以謀求道德的保留。其中最為驚人的斷言之一乃是「愛欲死了!」至少,愛欲飽受威脅。

什麼是愛欲?為什麼愛欲會深陷危機乃至遭遇死亡?

■愛消亡了嗎?

《愛欲之死》(Agonie des Eros)延續了韓炳哲作品一貫的短小精悍,全書只有2.7萬字。

當代人哀嘆愛情終結,認為愛情因為無休止的選擇自由和過度理性化已經死亡。但韓炳哲相信,導致愛情死亡的並非是戀人選擇的增多,而是他者本身的消亡。

現代哲學家們重建了人性,但剝奪了古希臘式的愛欲,盧梭在《愛彌爾》中為人們重新找回了愛欲,但愛欲在當代再次變得岌岌可危了。韓炳哲並未費心陳述愛欲在當代的危險處境,對愛情的懷疑與拷問隨處可見。

韓炳哲斷言,愛欲的對象實際上是他者,是個體在「自我」的王國里無法征服的疆土。愛欲會激發一種自願的忘我和自我犧牲。一種衰弱的感覺向墜入愛河的人的心頭襲來,但同時一種變強的感覺接踵而至。這種雙重的感覺不是「自我」營造的,而是他者的饋贈。然而,我們所生活的消費社會力求消弭一切異質化,使得一切可比較、歸類、標準化,而後我們被迫進入了「同質化地獄」。在這個「同質化地獄」中,他者消失了,整個世界都成為「自我」的倒影。他者不復存在,愛欲自然不能倖免。

■對於愛,他者為何重要?

愛情在概念上似乎並不一定與「他者」相關聯,柏拉圖的「圓球人」一生在尋找另一個自我,而納西索斯則溺於自戀。然而,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他者畢竟還是重要的。愛產生了最小的社會單位,產生了渴望,維護了人們對於未來的忠誠。

他者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否定性和不可支配的「絕對他性」上,韓炳哲同意列維納斯對「他者」重要性的強調。韓炳哲認為,關於愛情體驗的一個建構性條件就是一個人在「他者」面前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在愛情中,我們很難聲稱自己占有、把握和認清了另一個人,我們「無能為力」。

但這種「無能為力」和效率社會中新自由主義的經濟人對於「能夠」的要求相互衝突。於是,今天的愛情被迫屈服於強制的績效與產出,愛情被簡化為性;他者被簡化為可被消費的商品,只能供人消費而不能為人所愛。同樣,愛情被積極化了,愛應當溫情脈脈、愛應當帶來愉悅感受。愛情成為一種消費模式。

但是,在古代,愛情是「所有瘟疫中最嚴重的一種」,它能直接導致「變形」,讓一個人拋棄他的本性,教他「容納陌生的東西」。「愛情的本質」在於犧牲自我意識,將自我置於他者之中而導致忘我。

■重塑愛欲

愛情若是消亡了,怎麼辦?在序言中,巴迪歐呼籲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麼捍衛愛,要麼如蘭波所言——「重塑愛欲」。

如何重塑愛欲,韓炳哲從未給出一個確切答案,從其對新自由主義、消費社會和數字媒體的批評中,也可以想見,他不會給出海德格爾式的「泰然任之」之類的解決方案。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韓炳哲引用了海德格爾給妻子的一封信,在信中,海德格爾將愛神稱作為照亮思考中「未經開發領域」的神。愛欲引領和誘導思想穿越無人之境,穿越獨一無二的他者。

愛欲還是柏拉圖所謂「智慧的朋友」。真正的思考會隨着愛欲一起升華。沒有愛欲,思考就喪失了活力,失去了不安,變得重複和被動。

想要重塑愛欲,或許需要找回思考與理性。

在當今,隨着信息和數據的爆炸,思考略顯多餘。2008年,《連線》(Wired)雜誌的主編克里斯·安德森發表了一篇題為《理論的終結》(The Endof Theory)的文章,他宣稱,如今我們擁有了無法想象的巨量數據,使得不同的理論模型都變得多餘,人們通過分析數據,找到相關性,這完全代替了傳統的因果性。韓炳哲並不贊同這一觀點,真正重要的基礎是思考,是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是最原始的「是與非」判定。

即便韓炳哲從未說出口,但拯救和重塑愛欲的唯一方式或許就是思考,思考讓我們完整——成為「他者」的「他者」。

■問題與答案

韓炳哲擅長提出問題,他討論愛情、死亡、自由,討論透明社會、倦怠社會,討論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在韓炳哲的每一本著作中,這些主題都在不斷重現,但他尚未嘗試去建立一個協調一致的哲學系統。不過,韓炳哲也從此獲益匪淺,較短的篇幅是在傳播領域獲得勝利的關鍵。

韓炳哲的寫作風格對他的流行大有裨益。作為非德語母語寫作者,他的作品平直易懂,沒有充斥着德國哲學作品中常見的複雜從句和概念。他的作品中充滿海德格爾的經典術語,即便對海德格爾一無所知,讀者也能流暢閱讀韓炳哲的作品。

讖言式的金句為韓炳哲所偏愛,他的作品缺乏論證,援引黑格爾和海德格爾並不能證明觀點正確與否,他始終沒有在一個邏輯嚴密的論證中解釋自己的觀點。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弔詭,韓炳哲推崇嚴肅思考,卻只給出片段式的作品;他反對信息對思考之干擾,卻因為自產格言而被廣泛引用;他知曉理論之壁壘,卻因可讀性而備受讚譽。這對作者本人和哲學家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普通讀者,或許是一窺哲學家靈魂內核的絕佳機會。

(原標題:哲學如何拯救愛情 當代社會,愛情會消失嗎?)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白冉冉

流程編輯:u00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23 08:07:32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頭像
2024-03-26 14:03:58

求助

頭像
2023-11-15 10:11:49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