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公示的公告

情感導師 610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關於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

公示的公告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中辦發電〔2020〕5號)和《關於預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人選的通知》(內模籌辦發〔2020〕1號)精神,經各地區、各單位逐級推薦、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籌委會審核,並報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籌委會辦公室審定,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和職工群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現將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0年5月11日至15日。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名單有異議,均可通過來信、來電、郵件等形式向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籌委會辦公室(自治區總工會1127房間)反映公示人選的情況和問題。以單位名義反映的要加蓋公章,並提供聯繫電話和地址;以個人名義反映的要簽署本人真實姓名並提供聯繫電話,反映的情況和問題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對舉報者的相關資料,我們將按照有關工作紀律嚴格保密,保護投訴舉報者的合法權益。

地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阿吉泰路18號

關於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公示的公告

郵編:010090

電話:

0471-5109221 5109220(傳真)

電子信箱:

nmglaomo@163.com

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籌備委員會

2020年5月11日

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

(61名)

孟根花,女,蒙古族,1977年3月13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質量管理部質量副總監、助理工程師、高級工。她22年來學習研究食品安全標準法規、風險分析模型,搭建奶粉事業部食品安全風險管控體系,保證從原材料、生產加工過程到市場產品的安全可控。她帶領團隊從檢驗設備上進行探索,對標驗證國際45項檢驗方法,優化了146個檢驗方法標準,成功建立了一整套奶粉生產監測檢驗的方法標準。引入流動注射分析儀、X-射線儀等快速檢驗設備,實現對奶粉生產線上16項指標的快速檢測(如硝酸鹽指標從原來需要360分鐘到現在5分鐘出具準確檢驗數據),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為實現菌株溯源,2015年她開始搜集生產加工環境中菌株基因圖譜,成功建立了奶粉生產環境的菌株溯源數據庫,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5年間她培養出9名內部檢驗專家和49名檢驗能手,指導和服務於國內和海外工廠的各個實驗室,為企業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重大作用。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韓佳彤,男,蒙古族,1970年3月8日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呼和浩特市同心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他近5年來主編和參編已頒布的國家及地方標準39部,發表論文66篇,獲得國家專利76項,出版專著13部,獲各類榮譽20餘項;在呼市城市地鐵交通、快速路綜合交通樞紐、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等工程建設中完成工程設計230餘項,主持國內100多項重點工程科研項目,解決了60多項技術難題,其中20餘項為國內首次提出和推廣應用,為國家節約建設資金500多億元,被首府百姓親切地稱為「青城魯班」。他積極投身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城建等領域取得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了「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持。他所帶領的「韓佳彤勞模創新工作室」已培養專業技術人員300多人、農牧民工1000多人。今年春節期間,他仍然堅持每天工作17個小時以上,帶領地鐵2號線團隊加班加點服務保障23個車站的施工任務,並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戰鬥在單位社區最前沿。2017年被評為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2019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李一芝,女,漢族,1969年11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辦事處三順店社區居民委員會黨支部書記。她27年如一日,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社區。工作中她善於調動轄區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居民的積極性,凝聚各方力量,圍繞「凝聚人心,共創和諧」這個總目標創造性提出「蜂巢社區」發展理念,引進各類社會組織35家,將駐區單位、社區網格、社會組織有效整合,形成以多元主體參與為特色的社區工作聯合體。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將社區作為疫情聯防聯控最有效的防線,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以身作則、衝鋒在前,帶頭髮起承諾倡議,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對1409戶居民進行地毯式摸排,建立8個卡點24小時監控;對湖北武漢等重點地區返回人員,她認領承包,每天上門了解情況、測試體溫、傾倒垃圾,給居民吃上定心丸。在她的帶領和倡議下,居民踴躍參與,主動承擔小區疫情防控、排查值守、消殺宣傳等工作,有25名樓棟長、98個單元長、446戶居民積極加入到防疫工作中,輪流在小區卡口值班,對163名回呼人員進行全方位服務,構築起疫情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2011年、2016年被評為全區優秀黨務工作者。

張永剛,男,漢族,1977年7月17日出生,群眾,專科以下學歷,內蒙古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電工組組長、中級工。他20多年如一日,憑着對建築事業的熱愛,將自己的青春熱情與智慧全部傾注於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一位新時代農民工的多彩人生。他常年紮根於施工一線,先後參與了20多個公司建設的工程項目,近5年累計完成了棚戶區改造項目40多萬平方米。在毫沁營棚戶區集中回遷安置工程建設中,他帶領電工組反覆研究圖紙,周密制訂實施計劃,最後拿出了科學的施工方案,歷經兩年時間完成了近23萬平方米的施工,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他設計研發出時光控照明配電自動系統,充分發揮了節能環保、綠色施工的作用。以張永剛命名的創新工作室近年來兩項QC小組活動成果獲得全國一等獎和全國二等獎,QC小組榮獲全國市政工程建設先進質量管理小組稱號,工作室技術人員在首屆內蒙古BIM大賽上獲得三等獎,2018年「360度模型展示圖片序列生成系統V1.0」「動態三維二維碼技術交底平台V1.0」計算機軟件著作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白靜,女,蒙古族,1983年6月17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從事檢察工作10年來,始終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信仰,在公正司法中踐行司法為民的宗旨。她多次承辦群體性申請監督案件,善於化解社會矛盾,消除不穩定隱患;在承擔公益訴訟試點任務中,勇於探索創新,敢啃硬骨頭,探索符合邊疆生態特點的公益司法保護模式,並在全區進行了推廣。同時,她作為自治區檢察院確定的專家組成員和核心業務骨幹,承擔了全區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培訓巡講全覆蓋任務,指導基層公益訴訟辦案。率先在全區組建上下兩級一體化辦案團隊,率先實現跨區域案件異地管轄,率先探索以公益訴訟圓桌會議方式增進共識解決市域污染問題。主辦的兩件公益訴訟案件被評為全國典型案例,寫入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專項工作報告,3件案件入選全區十大公益訴訟案例。因業績突出,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先後獲多項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2018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檢察官。

 李少莉,女,漢族,1968年8月2日出生,民盟會員,大學本科學歷,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文教衛體科科長。她十年如一日,踐行「把您的事當作我自己的事」的服務理念,帶領科室人員紮根窗口一線創新服務,不斷提高審批服務效率和辦事群眾的滿意度。截至2019年12月,文教衛體科窗口共受理審批服務事項164044件,辦結163886件,辦結率99.9%,即辦率97%,群眾滿意度100%,無一起不良投訴記錄。多年來,她所在的服務窗口共收到錦旗207面、牌匾7面、感謝信128封。2020年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中,她勇敢帶領本科室工作人員衝鋒在前,針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和市場上消毒產品緊缺的緊急情況,積極聯繫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對12家生產銷售消毒產品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和驗收,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快速發放了臨時《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投產後每天可為全市供應醫用消毒酒精50噸以上,84消毒液30噸以上,洗手液5000瓶,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作出了貢獻。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2019年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邢崗,男,漢族,1976年1月16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煤焦化工分公司維護部工控網絡段段長、高級技師。從事電工25年,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見證着自己的成長之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書寫着不凡的人生篇章。他創建全廠第一個基層班組學習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技術學習凝聚人心,被評為全國冶金建材行業先進班組。2012年成為包鋼首批技能大師,以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為工作主線投身工作室建設,2017年工作室晉升為國家級。針對生產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改造,將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運用於路燈時控系統,年降低路燈運行時間9%,節電達30318.6度。截至目前,邢崗團隊完成自主改善、技術攻關672項,為企業創效1000萬元以上。他本人發表技術論文7篇,總結先進操作法1項,國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近5年來,他組織專業技術培訓394學時,培訓4043人次,其中他本人授課66學時,培養技師15名,高級技師10名;確立10名重點培養對象,認真開展技術傳承,重點培訓達220學時,徒弟們成長迅速,6名徒弟已晉升技師,3名徒弟受聘專業技術序列,5人擔任基層班組長或點檢員;5年來在各層次技能大賽中,有17人次獲得前十名。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魏晉忠,男,漢族,1963年5月4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帶領廣大幹部職工實現了公司經營改革發展連年跨越,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水平持續穩健增長,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3年來公司軍品訂貨每年保持在百億元以上,不斷創歷史新高;全面完成某重點工程裝備生產,獲得重大貢獻獎,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軍委領導的親切接見;圓滿完成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建軍90周年閱兵和國慶70周年閱兵等保障任務。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從2015年的12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50億元,利潤由4.47億元增長到6.83億元,總資產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增加值、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指標同比都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面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考驗,他周密部署,組織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赴社區一線、生產一線檢查指導,保證了公司的整體平穩,確保了上萬名職工及家屬的生命安全。公司先後派出3批19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抗疫一線,有百名黨員幹部脫產進入社區提供服務守護家園,近千名志願者支援社區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公司按時高標準交付了戰「疫」急需的負壓救護車,按照國資委要求僅用10天時間完成口罩機、壓條機研製並形成批產能力,為疫情防控作出應有貢獻。2013年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雷丙旺,男,漢族,1966年6月21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作為公司首席科學家帶領項目團隊在國內技術積累薄弱的情況下,成功建造了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這一「大國重器」,整體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對促進我國高端製造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突破電站用關鍵材料重型擠壓技術,首創超臨界機組高品質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制造方法,結束了國內電力行業高端大口徑管材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在大口徑管材研發上走在世界前列。航空發動機粉末高溫合金重型擠壓技術,實現了大規格FGH96高溫合金棒材擠壓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支撐起CJ1000等軍民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與美國Wyman-Gordon和法國Aubert&Duval形成該領域世界級「三足鼎立」。歷經10年的砥礪奮進,重型擠壓技術從無到有,僅高端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每年就為國家節約進口費用40餘億元,累計已達幾百億元。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王林小,男,漢族,1961年9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包頭市固陽縣下濕壕鎮黨建辦副主任。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他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創先進」的目標,從提高自身素質和班子建設抓起,在黨支部建立了「1231」即「一諾、雙評、三公開、一強化」的工作機制,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縣委組織部的認可和推廣。他主動與上級各個部門協調,爭取馬鈴薯儲窖項目,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兩年建成32座儲窖,並成立了馬鈴薯合作社協會,實現規模化發展,打入市場、打開銷路,產品供不應求,僅此一項就讓村民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同時實行土地流轉種植黃芪1000畝,實現了集體化連片種植,為全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賈春梅,女,漢族,1962年2月13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包頭市第四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工作36年來,一直奮戰在兒科臨床工作第一線,從普通大夫成長為包頭市兒科界知名專家,推動了包頭市兒科專業的發展壯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作為包頭市兒科救治專家組組長、旗縣區初篩專家組組長,開展全市兒科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完善、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對留觀患兒進行會診排查、指導治療;作為全院防控領導小組負責人,組織成立了7個工作組,親自現場指揮協調預檢分診的出入分開和人員疏散、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三區兩通道」規範設置、50間隔離病房的緊急改造、留觀患者的會診和篩查等工作。她率先提出門診就診「一人一診一室」,病房全封閉門禁管理、陪護人員固定,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等嚴格的患者管控模式,在防疫之初對兒科門急診提出分級分區管理,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受到自治區專項督查組的高度肯定。她每天親自去病區對患兒進行會診和指導,確保在特殊時期每位患者的就診安全和服務質量。2017年被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淡永平,男,漢族,1970年10月29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包頭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高級教師。他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曾兼任語文備課組長、語文教研組長等職,擔任年級組長12年,打造出一支優秀團隊,所帶團隊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2013年高考,所帶年級創下包一中歷史最好成績。他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更新教學觀念和方法;主動承擔並組織觀摩課和賽課,在實踐和競爭中鍛煉自己、影響他人;多次把關高三年級組,在超負荷的工作中奮勇爭先,出色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自2009年起,被選為包頭市語文教研中心組成員,參與市里各項大型教研活動,現在是包頭市學科帶頭人,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發揮了引領作用。他還創建了包一中勞模創新工作室,通過市教育局和市總工會的檢查驗收,成為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校內外發揮了強大的帶動作用。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王劍紅,男,漢族,1973年8月28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華能伊敏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露天礦連續檢修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高級技師。自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奮鬥在生產一線。2007年伊敏露天礦自德國引進國內第一套半連續工藝系統,他作為技術骨幹被抽調到半連續系統檢修班,負責該系統的維護檢修工作。他不但保證了系統的穩定運行,還將系統的年生產設計能力由900萬噸提升至1100萬噸,提高產能11%,降低煤炭成本近5%,每年節約生產費用4000萬元。2014年成立的王劍紅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後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3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創新工作室培養了一大批專業骨幹、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出班長2名、專工4名、技術帶頭人10名,還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加入其中,每年創造經濟效益千餘萬元,有效解決了煤炭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201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梁穎,女,漢族,1979年12月8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滿洲里市東山街道辦事處新世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作為社區書記,她經常出現在困難群眾家裡、患病黨員身旁、矛盾糾紛調解處、便民利民服務活動現場,被轄區群眾譽為「百姓貼心人」。遇到群眾上訪時,她主動向相關部門了解有關政策,與轄區居民反覆溝通,解釋政策,做通思想工作。她為身患癌症的兩位單親媽媽籌集治療費用,辦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其中一人去世後,一直堅持照顧她的兒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始終奮戰在抗疫最前沿,紮根在社區防疫一線,第一時間召集所有社區工作人員、黨員、樓棟長、居民代表、業委會成員、物業公司組成防疫應急隊,自己擔任隊長,對社區開展整體防疫排查、宣傳、防控等工作。她帶頭下沉入戶做「家訪」,對轄區內重點疫區返回人員進行地毯式拉網排查;整合人力迅速將防疫知識宣傳到戶;建立防疫卡口志願者隊伍,帶領社區幹部、志願者到小區執勤站崗。她還積極籌備應急隊員的防護物資,為居家隔離人員買好生活物資親自送上門,為元宵節值守卡口的共建單位志願者送上熱氣騰騰的八寶粥,溫暖了人心。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米吉格道爾吉,男,蒙古族,1982年3月18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黨支部書記。2006年,為解決牧民因草場界限問題產生的糾紛,聘請專家重新測量草場,不但清晰界定了牧戶的草場,還收回5萬畝集體草場,實現了集體積累增收;2009年,他組織成立牧民合作社,探索規模化養殖道路;2011年,成立呼倫貝爾種羊擴繁基地,將嘎查的350隻巴爾虎種羊集中整合進行遊牧飼養,培育出優良種羊;2015年,成立了米吉格家庭牧場,帶動引領周邊4戶牧民利用牧閒時間在家庭牧場工作,增加收入;2019年,成立芒賚畜牧專業合作社,以傳統綠色環保的輪牧方式逐年恢復草原生態。他還每年從嘎查集體積累中拿出資金,為全體牧民繳納農村合作醫療費,資助老人、貧困大學生、貧困牧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等。201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孟根圖亞,女,鄂溫克族,1970年9月21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蘇木巴音塔拉嘎查牧民。她自發組織嘎查牧民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懷揣「做人首先要善良,其次要勤勞」的淳樸想法,成為家庭的主心骨、女性的好榜樣、鄰里的好幫手、牧民的貼心人。她面對家庭困難沒有絲毫抱怨,細心照顧年邁的父親和公公,幾十年如一日直至他們離世,使老人度過了幸福的晚年。她精心經營家庭畜牧業,由最初的10餘頭牛開始,增加牧業機械設備,發展到如今家庭年收入達到25萬元,成為當地富裕的牧民家庭,並帶動周邊農牧民家庭增收。她還主動幫助生活困難的家庭,組織牧民婦女學習民族服飾製作技能,通過製作民族服飾創收脫困。她用堅強的意志、堅定的品格肩負起了家庭和社會的責任。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許昂德,男,漢族,1972年3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國家稅務總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作為一名基層稅務工作者,他深知主業建設的重要性,堅持把夯實壘基、改革創新作為推進稅收主業的重要突破口。他緊抓稅制改革和減稅降費工作,全面貫徹落實「放、管、服」政策,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通過打造「稅愛相伴」黨建品牌,創建VR紅色黨建基地,加強稅務文化建設,提升基層黨建水平。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要關頭,他在春節期間連續工作,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帶領全局上下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201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王力家,男,漢族,1969年12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紅雲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烏蘭浩特捲菸廠廠長、黨委副書記、經濟師。他積極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五年來,企業降本增效累計創造經濟效益8072萬元,建立了289個管理標準、196個技術標準、281個工作標準的綜合管理體系平台。他大力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技師工作站」建設,充分發揮勞動模範和技師團隊的作用,2019年,共完成工廠級創新課題7項,部門級年度創新項目23項,精益改善項目217項,取得發明專利3項,打造了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職工隊伍。他不斷深化「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五年來企業累計上繳稅費105.44億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80.70億元,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40.11億元;稅利年均遞增3.98%,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3.16%,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4.12%,單箱稅利由2014年的7848元提升至10650元,年均遞增6.99%。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實現清潔綠色生產,實施了總投資4500萬元的燃煤鍋爐煤改氣項目。五年來企業為教育、扶貧等公益事業累計捐贈1900萬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楊立軍,男,漢族,1984年8月1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扎賚特旗宏廈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工程師。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研製設計出的活動式電動打壓泵,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過自學考取了建造師職業資格證書,取得了建築施工與管理大專學歷、土木工程大學本科學歷,並被評聘為中級工程師。編制的《建築施工通病治理方案》和《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填補了企業在施工管理中的空白。他自發組織為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捐款5萬餘元;個人捐資助學,為貧困農民工、貧困學生及社會公益活動等捐款共4.3萬餘元;培養大學生就業上崗27人,培養農民工班組長32人,帶動安置農民工就業上崗4000餘人。為每名工人辦理保險,加強崗前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體系。他負責的29個項目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其中7個被評為興安盟安全文明工地、5個被評為自治區安全文明工地。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王建華,男,漢族,1970年7月24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烏蘭浩特市第十二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他帶領團隊轉變辦學思維、創新辦學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國內一流名校開展合作,極大地提升了學校綜合實力,獨創的「三導四學五課型」教學模式和德育「六會教育」育人品牌,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他認真履行科右前旗、突泉縣、阿爾山市教育局顧問職責,在培訓校長及骨幹團隊的同時,與科右前旗大壩溝中學等學校建立幫扶關係,努力帶動薄弱學校整體提升。積極參與學術研究、投身學術推廣,2014年以來11次受邀在教育部、民進中央、內蒙古教育廳及中國教育學會舉辦的教育高端會議或論壇上作主旨發言;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參與編寫了國內第一套《中小學人工智能系列叢書》和《STEAM科創教育系列叢書》,並出版了個人專著《新高考可貴經驗》。201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

伏瑩,女,蒙古族,1979年6月8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科爾沁藥業有限公司質量技術部部長、主管蒙藥師。從業近20年,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和蒙醫藥的傳承革新作出了突出貢獻。一直以來參與公司新產品研發、經典品種二次開發、質量標準提高等多項工作,獲得專利18項。帶領的團隊在2015年到2017年間,對13個貼膏劑品種的中間產品進行質量標準研究,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達500萬餘元,並填補了中間產品質量標準的長期空缺。2017年,她帶領團隊對透骨靈橡膠膏輔料進行研究,經過多次精挑細選、反覆對比測試,最終選定用人工高分子材料替代橡膠和松香,該項目完成後,新處方有效推進了其他12個品種的外貼膏劑改良升級,徹底突破傳統橡膠膏劑致敏瓶頸,從而使更多患者受益。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邢宇艷,女,蒙古族,1970年7月31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通遼市科爾沁區團結街道百花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她心繫社區下崗職工,自籌資金建成了「社區下崗再就業服務基地」,設置了清潔服務、家護服務、維修服務、搬運服務和慶典服務等五大系列40多個服務項目,幾年來,安置下崗職工千餘人。她關愛孤老,認領一位「三無」老人,幫助解決了老人住房、收入等問題。連續多年開展「圓夢微心愿」活動,每到節假日都會到社區孤寡老人家中探望,為老人買米、買面,送衣、送藥,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她幫助一位家庭貧困、身患癌症的社區居民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城鎮低保,並與其女兒結成幫扶對子。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挨家挨戶進行排查登記,確保做到全覆蓋無盲區。她在社區黨支部推行「1+3」模式,構建起了「社區黨支部+包聯單位+物業公司+居民志願者」的防疫體系,在各監測點科學合理地安排值班人員,為轄區百姓築起了堅強的防疫屏障,受到上級好評。作為市人大代表,她積極號召所在的第五代表團為監測點捐款捐物,兩天時間內聯繫到大量口罩、棉帳篷等防控物資,改善了測溫點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環境。她還積極爭取包聯單位的技術支持,自主開發出一套小區居民出入單機登記系統,依託採集完整齊全的居民信息數據,通過掃描身份證信息快速識別是否為本小區居民,同時可將進出時間和身份信息收錄系統儲存。該系統操作簡單、實用性強,使用後大大減少了手工登記接觸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黃金峰,男,漢族,1975年4月4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燕京啤酒(通遼)有限責任公司設備科科長、高級技師。他在啤酒行業工作20多年,已成為燕京啤酒(通遼)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上的領軍者、員工的主心骨。企業在擴建中引進了目前國內先進的啤酒生產設備,從設備定位組裝,到線路敷設走向,他帶領團隊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解決了技術難題。多年來他的團隊在企業設備技術改造中摘取了一項又一項桂冠。2015年「包裝洗瓶機推瓶齒改造」項目獲公司一等獎;2016年「製冷132KW空壓機變頻控制改造」獲二等獎;2017年「驗瓶機擊打器改造」獲二等獎;2018年「全自動袋裝啤酒灌裝機」獲一等獎;2019年「聽啤封箱六連包技改、程序編寫」獲二等獎,「聽啤灌酒機風淋系統設計改進」獲二等獎,「冷媒恆溫供冷技改」榮獲三等獎。在他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企業自投產以來從沒因為設備出現故障而引發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他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上樂於奉獻,不斷實現着自身的人生價值,每年帶領團隊為企業革新、技改項目10餘項,多年來為企業節省了數百萬元的資金。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2016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再智,男,漢族,1963年11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通遼市排水管理處排水管道維護隊隊長、高級技師。他把部隊的優良作風帶到工作中,足跡遍布城區各條排污管道,全市幾百公里的污水、雨水管網水流方向,哪個位置有檢查井,上萬座井、1300多幢棄管樓房的化糞池位置,他都了如指掌。2006年他帶領幾位同事去民航路泵站維修作業,發現一名女泵工暈倒在地下室,他判斷這名女工是中了毒氣,和同事一起抬起女工往外移動,但他自己也感到視線模糊,渾身無力,他用風力滅火機往地下室送風,用花盆砸玻璃,手劃破了,鮮血順着手臂流淌下來,終於室內通風后同事得救了。他發明了有氧面罩防毒器、開啟雨水篦子的壓力器、清掏管道時用的自製帶氧面具以及玻璃水摻水泥補洞技術創新法等14項實用工具和作業方法,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消除了安全隱患。201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巴一峰,男,漢族,1968年10月22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赤峰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他堅持創新研究和精細化管理,通過研發採用豆粕水解工藝對維生素B2發酵工藝研究突破,使發酵糖耗下降13.7%,成本下降20%,提取率提高3%-4%。他利用物料平衡、時間空間細化等措施推進注射級土黴素的技術,實現原生產線年產量提高27.66%,年新增產值4500多萬元,單品種年實現出口創匯1350萬美元。主持完成的意大利國際合作項目發酵法生產硫酸軟骨素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幾年來,他完成公司能源、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改造項目20多項,其中年節約蒸汽動力費用約1000多萬元,多項創新成果先後獲得實用新型國家發明專利。他帶領團隊研究針對維生素B2生產中高濃度污水無害化處理,完成六效蒸發器技改10多項,噴霧乾燥塔技改、安全整改20多項,實現每天500多噸高濃污水的零排放,將污染廢物變成了每天15噸的熱銷蛋白產品,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200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李文玲,女,漢族,1975年11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赤峰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紅山作業中心人工作業隊七中隊中隊長。她十三年如一日,鍾愛環衛事業,始終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用實際行動弘揚了「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潔」的行業精神。她創新製作手握垃圾袋、鐵夾鈎子,推廣後有效提高了拾撿飄浮物的工效;團結帶領環衛同事,連續助力赤峰市保持「國家衛生城市」的創建成果。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檢查督促環衛同事加強防護,嚴格消毒規範操作,堅決做到不遺不漏;每天為工友檢測體溫,嚴格檢查防疫工作是否到位;深入基層工作一線,檢查清掃人員間隔距離和職工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情況。她默默工作在戰「疫」一線,每日督查中隊保潔工具及轄區果皮箱的消毒殺菌情況,對主次幹道兩邊的果皮箱、垃圾轉運站、公廁、垃圾屋等進行垃圾收集、清理、轉運、消殺,不放過一處死角,不留一處隱患,為有效降低疫情傳染作出貢獻。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海江,男,漢族,1972年12月21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翁牛特旗桑梓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牧民,一心想着幫助家鄉發展,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近年來,他以個人名義為100多戶想發展但又沒有資金的農牧民擔保貸款1000多萬元,幫助他們通過發展肉牛養殖走上了致富路;他熱衷扶貧事業,帶動11戶貧困戶採取「以牛入股」方式,在保值的情況下為貧困戶每人每年分紅2000元,同時還安置6名貧困戶在合作社就業,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現穩定脫貧;加大肉牛品種改良力度,推廣養殖西門塔爾等優質品種,使養殖肉牛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積極參與嘎查事務管理,幫助嘎查之間解決草牧場邊界糾紛等問題,為維護地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2017年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於長海,男,滿族,1977年9月11日出生,群眾,專科以下學歷,赤峰正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砌築工、高級技師。從事砌築工作20多年,雕塑匠心、砌築夢想,經手砌到牆上的磚有千萬塊,砌築中能把磚的尺寸砍到最合適的長度,尺寸控制到誤差2毫米之內,從最初一天只能砌一兩千塊的紅磚,到現在一天可以完成四五千塊。在2007年赤峰市醫院住院處項目,他帶領班組精工細作,以毫米為砌築工程檢測標準,所做工程達到垂直偏差為1毫米,平整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合格率達到100%,被建設部、中國建築協會授予「魯班獎」工程。2009年赤峰市博物館項目,他所做工程達到垂直偏差為1毫米,平整偏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合格率達到98%,經自治區建設廳評定授予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杯」工程質量獎和優質樣板工程獎。到2019年底,他帶領的班組年完成砌築工程量達10萬餘平方米,合格率達95%以上,並且90%被赤峰市和自治區評為「玉龍杯」主體工程和「草原杯」主體工程。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張麗敏,女,漢族,1962年2月26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赤峰學院附屬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擔任院長以來,創新性提出並推行「八維空間醫院管理模式」,榮獲2018年度亞洲醫院管理獎「年度CEO金獎」。前瞻性地將DRGs管理工具運用於醫療質量監測,醫院被自治區衛健委確定為全區DRGs示範中心。堅持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醫院連續3年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優秀醫院」稱號,近五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獲自治區級科技獎24項。她在重大疫情應急救援方面經驗豐富,主持的《社會資源應對重大疫情的高效配置機制的研究》課題獲得自治區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迅速啟動新、老兩個院區防控工作,科學合理部署預檢分診、患者篩查、消毒隔離等工作。疫情初期物資緊缺,親自指揮設計製作防護裝備,同時積極爭取社會捐贈,有力保障了一線人員的防護安全。帶領團隊成功收治、確診、轉運了赤峰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並及時派出笫一批援鄂醫療隊,安排專家團隊接管市傳染病院重症病房,成功搶救了一例危重症患者,全院醫務人員零感染,全部篩查患者零遺漏。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成文力,女,漢族,1968年10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赤峰第四中學化學教師、正高級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工作在教學一線,從事化學教學工作並擔任班主任。工作始終處於超負荷狀態,每學期工作量經常在300節以上,所帶班級學生在歷屆高考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有10餘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百餘名學生進入名牌大學學習。2012年高考所帶班級一名學生以707分的成績,成為自治區高考理科狀元;2015年高考所帶班級有4人被清華、北大錄取,班上55名學生均上重點線;2018年更上一層樓,所帶班級高考最高裸分687分,67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49人,其餘學生均500分以上,被人們稱為「學霸班」。她做人誠實勤勉,工作踏實忘我,班級管理成績斐然,教學研究成果纍纍。201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張華明,男,漢族,1980年3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設備維修中心一級專業師、高級工程師。作為公司礦用設備維修領域的技術帶頭人,針對行業內220噸卡車電動輪主機架開裂問題,發明了「一種銀粉塗層裂紋檢測裝置」,可以實現在不拆解卡車電動輪的前提下,對卡車電動輪主機架結構件裂紋狀態的實時監測,在行業內屬於首創。首次在煤炭行業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礦用設備維修和科技創新活動中,並針對電鏟開斗機構一直存在的故障率高、能耗高的問題,發明了「一種無斗栓開斗裝置」,在節約電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剷出動率等方面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帶領22名創新骨幹先後完成多項技改、修舊利廢,其中有3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9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煤炭行業在保證設備出動、安全運行、提高作業效率、節能降耗等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郝永舉,男,漢族,1965年9月3日出生,群眾,專科以下學歷,錫林郭勒盟紅井源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經理。1994年他應聘到宏大油廠(紅井源油脂公司的前身),2003年公司整體搬遷車間安裝新設備,他在自己工作之餘跟着安裝技術人員義務幫忙,熟悉了各條管道、閥門以及新設備,學習研究油脂生產的各項技術指標。憑着肯吃苦、肯鑽研的幹勁,現在已成為車間一名榨油專家、油脂生產的行家。2014年公司進行技改搬遷,他在歷時近3年的建設中,基本上吃住在建設安裝現場,把整條生產線熟記於心。新設備投產後,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帶頭為工人們講解新設備的安裝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既給公司節省了培訓費用,又為公司培養了技術人才。他利用空閒時間指導和帶領員工支持配合公司增收節支、目標成本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在車間生產中實現了節能降耗的目標,所在生產車間被自治區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烏蘭,女,蒙古族,1975年1月28日出生,群眾,大學本科學歷,錫林郭勒盟生態環境局錫林浩特市分局污染物總量控制股股長、經濟師。她長期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紮根基層,在水污染監管、企業環保設施提標改造、污染物減排、地下水污染防治、飲用水水源監管等工作中,以高度負責、精益求精的精神,奮力打好每一場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一名蒙漢雙語人才,深入牧區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利用「蒙語行風熱線欄目」解答廣大牧民關心的環保問題,在扶貧和環保信訪工作中發揮蒙漢兼通優勢,為牧民做翻譯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牢記職責、迎難而上,深入包聯社區努力做好聯防聯控,積極參與人員摸排、小區執勤、疫情宣傳、日常消毒等工作。深入察哈爾社區方園小區、寶力根社區、金三角小區對所有住戶進行摸排統計,全面排查武漢來錫與武漢往返人員;對所有住戶逐一建立台賬,實施動態管理,切實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為疫情防控後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她冒着被傳染的風險,穿梭在飲用水水源地、各大醫院、醫廢處理中心、污水處理廠之間,保持高度警惕,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監督管理,避免了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的發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王聖華,女,漢族,1969年12月20日出生,群眾,專科以下學歷,北京格雷維爾電子有限公司集寧電器廠灌封班配料員。她從一名保潔員干起,經過幾年的鍛煉和學習,逐漸成為生產車間的主力骨幹。剛來到單位時不熟悉工作流程,但她勇於學習,主動與同事們交流工作經驗,加上自己的苦練,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工序技能。在工作中始終嚴格把關,爭取做到零失誤,確保了產品質量,避免了人工和原材料的浪費。雖然今年已經50多歲,但她還是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在工作之餘學習充電,與同事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帶動了身邊的職工,在全車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車間各項工作均名列前茅,得到了企業領導和工友的好評。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孟三虎,男,蒙古族,1969年5月17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圖鎮山丹嘎查黨支部書記。他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深得牧民愛戴。近年來,由於超載過牧和自然災害頻發等原因,全嘎查草場沙化、退化嚴重,牧民畜牧業主導產業增收緩慢。為了防止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確保畜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綠色家園,他在2009年任嘎查長期間就探索發展杜蒙雜交肉羊養殖模式,壓縮本地羊,引進優質杜泊種公羊,發展杜蒙雜交肉羊,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嘎查80多戶牧民中80%發展了杜蒙雜交肉羊,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左右。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嘎查杜蒙肉羊產業優勢,在他的提議下,2013年嘎查成立了山丹杜泊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32戶,為牧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抵禦了市場風險,牧民合作化組織經營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實現了畜牧業持續增收。經過幾年努力,山丹嘎查牧民徹底轉變了傳統的養殖方式,發展了現代高效畜牧業發展模式,全嘎查草場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實現了產業增收和保護生態「雙贏」目標。2017年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關慧明,男,達斡爾族,1962年2月20日出生,九三學社社員,大學本科學歷,烏蘭察布市新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科技特派員、高級推廣研究員。35年來,他每年都有300多天在田間地頭為菜農服務,培訓指導近20萬人次,針對生產難題研究出十幾項科研成果,每年為菜農增收4000多萬元;提出的冷涼蔬菜發展戰略,被自治區和科技部確定為「十三五」發展規劃項目。他成立了全國首個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00萬畝,全市冷涼蔬菜從2萬畝發展到50萬畝,純增收入20億元。參編了《中國蔬菜栽培學》,著有《氣流循環暨冷涼生態對農業的影響及利用》《中國冷涼蔬菜栽培新技術》2部專著,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2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研發的GC16系列生態製劑,為我國綠色病蟲防治作出了貢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退掉春節回家探望老母親的機票,主動留下來,在疫情高峰期到抗疫一線小區值夜班,向疫區捐款2000元,組織院士工作站6名職工骨幹一邊做好防疫工作一邊開展蔬菜生產,分兩批共計捐贈5噸新鮮蔬菜給市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支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貢獻。2000年、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魏建雄,男,蒙古族,1970年12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神華准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備維修中心首席技能大師、高級工。他從事鑽機、電鏟檢修近30年,累計加班達2000多個小時,鑽機、電鏟的出動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解決疑難故障200多起,延長電鏟運行時間累計達4000多小時,創造產值8000萬元以上。2015年以來,獨自完成了DM-H2鑽機A型架鎖銷油缸、395BI電鏟推壓滾筒軸承瓦座固定方式改進等技術攻關和維修創新項目26項,累計節約資金300多萬元,增加鏟鑽設備運行時間3000多小時,為企業創產值6000餘萬元;先後在省部級以上專業技術期刊上發表技術論文2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提交實用新型專利申請5項。帶領「魏建雄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創新項目70項,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修復林肯泵等零配件600餘件,累計節約成本1100萬元。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0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蘇剛剛,男,漢族,1984年2月14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維保中心電氣裝置油氣組崗長、電氣工程師、高級工。他負責維修保養的氣化裝置區電氣設備,是國內首套煤制油間接液化生產裝置電氣系統中最複雜的核心區域,工作技術水平要求很高,他帶領班組人員先後完成加裝1020KW柴油發電機和控制迴路繼電器工作任務,解決了低壓煤漿泵跳車、儀表控制箱內PLC工作異常等技術難題,為設備穩定運行提供了全面保障。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僅投入2000元就完成對氣化、淨化裝置區內134台行燈變壓器的改裝,徹底解決了進塔入罐檢修作業的安全照明問題,為公司節省費用113.9萬元。堅持節能減排,率先在全廠推廣使用LED燈管,合理循環使用維修材料,累計節約材料費用約50餘萬元,月節約電費5000餘元,並多次為公司排除重大安全隱患。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蘇雅拉達來,男,蒙古族,1973年1月10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烏審旗文梅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他刻苦鑽研科技創新,從一名普通牧民變身為「科技達人」,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先後投入25萬餘元研製出了鐵軌式餵料機、全自動牲畜飲水機、飼料調配機、羊羔餵奶機等系列農牧業機械配套設施,有效改善了農牧區機械化水平,既提高了農牧民收入,又促進了牲畜良種發育,帶領當地農牧民率先進入自動化、高效率的養殖時代。他成立的烏審旗文梅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年收入在160萬元以上,每年可以解決周邊20多人的就業問題,帶領嘎查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每年6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累計上繳利稅30餘萬元。帶領嘎查全體牧民打造出全區炒米加工智能化樣板間,進一步提高了嘎查牧民的經濟收入。前後捐款30餘萬元,為困難家庭、貧困學生解燃眉之急,曾多次獲得「科技示範先進戶」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張鈞,男,漢族,1965年1月13日出生,無黨派人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真金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推廣研究員、高級農藝師。他從事農業科技創新及應用技術推廣工作三十多年,建設育種基地700多畝,組建科研團隊30多人,引進國內外種質資源2000多份。先後選育各類作物新品種通過審定22個,填補了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多項遺傳育種方面的空白,玉米新品種「真金308」平均每畝增產250多公斤,增收400多元;引進推廣玉米、小麥、向日葵、馬鈴薯、西瓜等各類農作物品種10多個,各類新品種推廣累計達1000多萬畝,農民增收20多億元。現已累計提供「代收穫、代加工、代乾燥、代倉儲、代銷售」的「五代」服務700多農戶,收儲5萬多噸,受益農戶增收4萬多元。他一直堅守基層、勤奮敬業,在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蘇玉平,男,漢族,1978年7月13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公安局主任科員。他堅守禁毒一線二十年,共破獲各類案件3800多起,破獲千克以上毒品大案20餘起,繳獲海洛因18.3千克、冰毒25.6千克,其它毒品共計3.8噸,繳獲各類槍支16支。先後偵破12起公安部目標案件、15起公安廳目標案件,親手抓獲的20多名毒犯被判處死刑。本人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承擔單位值班工作,對辦公場所消毒,對來訪人員檢測管理。在得知伊金霍洛旗蘭家梁公安檢查站與陝西接壤,疫情防控任務重、強度大、警力不足的情況後,主動請戰到最前線,編排到檢查站工作組,克服天氣寒冷、沒有住宿和吃飯場所等困難,圓滿完成了任務。他利用休息時間自願參與社區的防疫工作,對進出人員登記、測體溫、勸返外來人員,對重點人員進行摸排管理,幫助社區人員辦理通行證,管理隔離觀察人員等,還自願捐款2500元支持疫情防控。2017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

巴音,男,蒙古族,1984年11月9日出生,群眾,專科以下學歷,烏拉特後旗歐布拉格銅礦有限責任公司球磨班班長。他勤於思考,努力學習提升自己,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成為企業專業技術型人才。他對班組每一台設備、每一個零部件的規格、型號、使用時間等都銘記在心,每台設備的脾氣秉性和運行狀況都瞭然於胸,從而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轉率。在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時,還將自己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員工,給每一個新來員工耐心講解設備的工作原理、維護及操作方法,幫助新員工儘快掌握操作技能。針對歐布拉格銅礦原礦品位硬度變化大、工藝技術指標難以把握的生產困難,他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並在選礦廠得到推廣,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2009年以來先後五次獲得「先進生產者」「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齊軒,男,漢族,1966年5月10日出生,群眾,大學專科學歷,內蒙古軒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他於2006年創辦軒達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企業年產量3萬噸,員工158人,產品銷往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獲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區市兩級農牧業產業化示範聯合體稱號。他建立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合體模式,簽約農民每年增收10%。同時,圍繞精準扶貧這項重點工作,大力扶持貧困戶儘快脫貧致富,以提高收購價格的形式,給100多戶精準扶貧戶提高價格,使其每年增收20%。近五年來,企業銷售額累計5700萬元,納稅150多萬元,每年解決200多名下崗職工就業,為五原縣鄉村振興、五原葵花走向世界、緩減地方就業壓力作出積極貢獻。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他還積極主動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為五原縣醫院和縣疾控中心捐款2.6萬元,還曾為汶川等災區、貧困大學生等累計捐款捐物38.6萬餘元。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吉日嘎拉,男,蒙古族,1970年8月14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巴音烏蘭蘇木東達烏素嘎查農民。2011年他帶領五戶牧民率先在全旗籌建酸馬奶酒合作社,依託蒙古馬的資源優勢創造財富。通過學習專業知識、登門拜訪專業人員,初步掌握了加工酸馬奶知識,創辦了東達烏素嘎查「希美特」馬業專業合作社。利用當地的摔跤人才整合優勢資源,成立了摔跤培訓基地,在巴音烏蘭蘇木體育館舉辦了夏季集訓,2019年底基地正式被自治區掛牌為「內蒙古國際式摔跤協會訓練基地」「內蒙古中國式摔跤協會訓練基地」。整合合作社註冊了烏拉特中旗兀魯兀惕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用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特色農畜產品加工和貿易以及旅遊服務業的配套發展,對增強地區商貿活力、繁榮現代服務業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徐宏偉,男,漢族,1976年3月11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科技文化處副處長、信息化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在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工作中,他帶領團隊利用非接觸、微功耗、無線傳輸等技術手段,開發適應於野外無人值守、無市電供電條件下的在線採集設備,建成河套灌區水位、閘位、氣象、視頻等1000餘處節點的水情信息採集系統,建成由39處無線基站、290處工作站組成的水利專網工程。採集系統與專網覆蓋全灌區東西300公里範圍,涉及河套灌區總乾渠等各級國管渠道,服務灌區四級管理單位。設計並建成河套灌區雲計算中心、調度中心大廳及數字牆、實時數字沙盤等。這些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灌區生產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運行效率與科學決策能力,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徐宏偉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開展研發,使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運行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國水利系統前列,推進了灌區信息化、現代化進程,為當地農牧業生產、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水利支撐和保障。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阿拉騰圖亞,女,蒙古族,1974年11月16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烏海市海勃灣城市供水有限公司營業部抄表所南組組長。她從1996年參加工作至今,主要工作就是日復一日的抄表、收費、開發票,在別人看來這些工作很簡單,但她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擔起這份責任,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與艱辛。剛開始她不會說漢語,便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漢語。24年來,她負責的片區距離單位最近的5公里,最遠的17公里,她克服各種困難,風雨無阻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抄表任務。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在工作之餘她主動聯繫社區,去了解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得知有獨居老人無法正常用水,就自己買水桶為老人定期送水。小區內沒有物業,她就和丈夫帶着女兒一起為小區打掃衛生,幾年來從未間斷。今年春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帶領全家和小區部分黨員自願組成一支10餘人的黨員先鋒隊,在小區門口站崗,仔細排查出入居民,並向海勃灣紅十字會捐款1000元。201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安世水,男,漢族,1966年8月21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國家能源集團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西來峰分公司甲醇廠維修車間技術工人、技師。在甲醇廠工作十年來,他鍥而不捨、刻苦攻關,尤其近幾年在空分和機修車間先後對供氣系統乾燥氣的除水除油設備和出氣管道、除鹽水站打鹽酸泵、除鹽水站混床進酸管、反滲透膜安裝工具等設備進行技改,解決了儀表器粉塵過大造成堵塞等問題,使乾燥器吸附劑使用壽命由每月更換一次延長到三年以上更換一次,除鹽水站鹽酸泵設備由半年更換一次延長為三年以上更換一次,更換膜頭由過去半天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鐘,提高了安裝設備效率,為工廠節約大量資金,有力地保障了整個廠區的安全生產和穩定生產,連續十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他經常毫無保留地向年輕技術人員傳授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為維修車間培養技術骨幹。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直堅守崗位,在做好各種防疫工作的同時,主動承擔起車間宣傳工作和防護消毒工作,接替回家探親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的同事上班,全力做好疫情期間設備維修維護工作,確保了甲醇廠各個車間的正常生產。199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劉建平,男,漢族,1975年12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烏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副支隊長。2014年,他提出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事故現場的造痕體與承痕體上的微量痕跡物證進行比對的思路,成功製作完成「圖像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工作法」,為案件偵破提供有力證據。並先後運用該方法破獲 「6·07」重型貨車肇事逃逸案、「10·4」三輪車致人死亡逃逸案等10餘起有影響力的案件,該方法獲得了第四屆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優秀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始終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檢查卡點一線,衝鋒在前、率先垂範。在民警安全防護方面,帶領支隊辦公室全力採購調配,確保了所有一線執勤民警各項防護裝備全部配齊;在助力復工復產方面,提出「三辦一快」(貨運車輛通行證上門辦、現場辦、專道辦、綠色快速通道)工作方法,先後為11家重點生產企業上門辦理通行證480餘張,國省幹道現場辦理通行證1900餘張,保障了450餘輛醫療、生活緊急物資快速進入烏海市,為做好疫情防控、經濟恢復作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先後被烏海市公安局授予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個人嘉獎2次。201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寶花,女,蒙古族,1968年7月14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蘇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牧民。她帶領家人響應旗政府號召,搬遷轉移到曼德拉蘇木沙林呼都格地區居住創業,帶頭購置了幾萬株梭梭苗,帶領居民種植,從幾畝地一直種到了十九萬畝。帶頭在梭梭根部試種蓯蓉,如今在嘎查周圍個人造林已達50多萬畝,種蓯蓉8萬多畝,嘎查每家每戶可以年增收2至3萬元。牽頭成立了阿右旗曼德拉育肥山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指導農牧民以鎖陽等特色沙草為主要飼料進行科學飼養,註冊成立了阿右旗曼德拉蘇木綠洲沙草產業綜合養殖公司,目前已經形成擁有10座棚圈及草庫,包括鎖陽豬、鎖陽羊在內的年養殖規模達5000隻的特色綜合養殖基地。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的經營模式籌建養雞合作社,並於2018年初正式運營,到目前養雞場入股18人,純利達10多萬元。她多年一直擔任嘎查婦聯主席,及時解決牧民群眾的問題,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為鄰里服務,排憂解難。2016年被評為全國綠化勞動模範。

孫衛東,男,漢族,1967年9月23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阿拉善盟公路運輸維護中心達來呼布機械化邊防養護隊賽漢陶來養護站站長、高級技師。32年來他始終保持在部隊上養成的愛崗敬業、紮實工作的優良作風,盡責盡職完成好各項工作。2009年擔任達來呼布邊養隊賽漢陶來養護站站長以來,承擔682.3公里的公路養護任務。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單位,燒油鍋、備油料、提油壺,檢查各項養護工具,做好準備工作,十幾個小時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很多時候一天下來嗓子喊啞了,累得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患有嚴重高血壓的他主動請纓到各種公路養護工作一線。為儘快恢復路況,他帶領養護站人員放棄休息日,加班加點,對路面及時進行修整,一次又一次圓滿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工作。賽漢陶來養護站在他的帶領下被自治區授予全區「最美養護站」稱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全國交通系統先進工作者。

侯明星,男,蒙古族,1964年12月27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他從事外科臨床工作30餘年,年手術量300餘台,擅長胃癌及結直腸癌、疝和腹壁外科等複雜疑難疾病,主持完成我區首例親體部分小腸移植手術等,多例手術填補自治區空白。湖北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他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2月21日,他擔任內蒙古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領隊,帶領自治區22家醫療單位173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醫療隊被分配至武漢協和西院,與廣研所鍾南山院士團隊並肩作戰。作為領隊和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書記,他不僅要協調各方工作,更要保障所有醫療隊員的生活與安全。除了隊裡行政和黨務事務,他還親力親為,負責物資搬運、生活保障、思想政治等工作,曾連續工作36小時未休息。幾次進入武漢協和西院危重病房指導醫護人員工作,確保做好協調、保障和思想工作,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2018年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1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

黃平平,男,漢族,1978年10月15日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他系統性開展了雷達遙感草原監測研究,創建了自治區第一個雷達技術研究團隊和自治區雷達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大幅提升了草原監測水平。研製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地基微變監測雷達,完成了科技成果轉化,創立了自治區第一家雷達高技術裝備企業,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面對雷達成像的技術瓶頸,開展新體製成像雷達理論與方法研究;為解決直升機導航與觀測能力提升問題,提出雷達成像新體制和信號處理方法,獲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學術年會青年創新基金獎和國家重大專項項目支持。他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其他各類項目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獲得授權20餘項;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項,成果推廣5項。他堅守教師本職,不斷探索科教融合和研究生交流培養的新模式,提升了教學與專業發展水平。2015年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顧廣山,男,漢族,1968年9月8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阿龍山林業局阿烏尼天然林資源管護林場主任、經濟師。1990年復員後他主動到最艱苦的生產一線工作,在林業生產建設期間,帶領廣大職工出色完成木材生產任務。停伐後,他又很快實現從「砍樹人」到「看樹人」的角色轉變,走遍了林場6萬餘公頃的生態功能區,出色完成轄區森林管護、防火和撫育任務。五年來,沒有出現過任何濫砍盜伐和亂捕濫獵案件;沒有出現一起人為森林火災;西伯利亞紅松造林三年成活率達98%。他是職工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先後資助5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為特困生、患病職工累計捐助1.3萬元,每年資助幫扶對象3000餘元;帶領職工發展採集業,累計創收100多萬元。他愛護林場,心系職工,為綠色生態事業奮鬥了一生。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

 許雪峰,男,漢族,1974年12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一間房養護所辦公室主任、工程師、高級技師。他多年來一直從事保潔、補坑槽、路面灌縫、換防眩網和修補隔離柵的工作,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了一套檢查油電路、疏通輸油管路、清洗化油器濾芯、清除火花塞積炭油污的方法,並運用到小型機械維修中,節省了機械維修經費,減少了因機械故障導致施工作業停滯的損失,並通過自考取得公路養護工高級技師證書。工作中,他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兩次制止了偷盜隔離刺絲網的行為,並因此受傷,繳獲追回隔離柵及作案工具,為國家挽回了經濟損失。在橋涵調查中,他鑽進充滿垃圾糞便高度不到1米的涵洞,爬行十幾米,用手電筒光檢查涵洞內部構造,避免重特大險情的發生。201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柴瑞峰,男,漢族,1988年6月16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莫爾道嘎營銷中心支局長。他主要負責通訊維護,數十年如一日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腹地穿梭。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原始林區含礦物質比較高,夏天雷雨天氣較多,每年通信設備都會被雷擊壞好幾次,他每次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搶險,特別是每到防火季節和有火情時,他都會去各基站進行網絡保障,確保通訊信號暢通。他跟用戶建立起了特殊的感情,只要是用戶打電話,都會及時進行處理,有的時候上山處理基站故障,兩三天才能回來。他的工作沒有時間表,很多個節假日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只要遇到網絡問題,隨時都會上門服務。201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鄭璐,男,漢族,1982年3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技術部副部長、工程師、高級技師。作為電力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提出了「家譜文化」,將線路台賬視為輸電家譜,要求職工準確掌握線路健康狀態。2012年,帶領輸電隊員在內蒙古自治區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輸電、配電線路兩個專業第一名的好成績,輸電團隊連續3屆獲得團體第一,他個人也獲得兩個專項第一。2013年「鄭璐創新工作室」通過了自治區總工會驗收並掛牌,工作室研發出創新成果60多項,6項成果獲取了國家專利。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職業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輸電線路帶電檢修隊伍第五次獲得輸電專業團體冠軍,且包攬個人前六名。截至2019年,他帶領輸電同事共消除隱患16000多項,助力內蒙古電網實現安全運行8150多天。2016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被評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

鄭桂傑,女,漢族,1970年9月6日出生,群眾,大學本科學歷,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達拉特發電廠電氣二次專工、正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自1994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電氣繼電保護工作,她愛崗敬業、刻苦鑽研,工作上精益求精,負責及主要參與完成了達電母線保護、線路保護、發變組保護、勵磁調節器、安自切機等160多項技術改造工作;負責達拉特發電廠繼電保護檢驗規程和華能集團的業務指導規程的編寫,研究解決生產現場各類疑難技術問題90餘項,消除了20多起重大設備隱患。她擔任華能集團、北方公司技能競賽裁判,參與了北方公司6台新建機組的試運調試。以她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引領帶動員工學技術、學技能,工作室10名成員分別在自治區華能集團舉辦的繼電保護技能大賽中取得一、二、三等獎,其中1人獲得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稱號。201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杜海寬,男,漢族,1963年2月4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以下學歷,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西機務段電力機車司機、技師。他從事機車乘務工作35年,總結出「三固定、兩測速、一對標」的「321」杜式平穩操縱法和「察、檢、驗」故障處理法,練就了「起車客不覺、停車客不知」的過硬本領,創造了「零違章、零違紀、零機破、零晚點、零投訴」的「五零」紀錄。多次榮獲集團公司、自治區技術比武第一名,是大家眼中的「杜大拿」,出了名的「嚴師傅」,帶出的50多名徒弟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車司機,有8人走上管理崗位。他發現和防止各類安全風險隱患100餘件,創造值乘旅客列車安全行駛5400趟的成績,是全段有名的「安全司機」。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辛勤耕耘,為草原人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201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雲春梅,女,蒙古族,1961年4月6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她一直致力於呼吸疾病專業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組織參與課題1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6項,參編著作6部,兩項科研成果榮獲內蒙古醫學會科技二等獎。2003年她就英勇地戰鬥在抗擊「非典」的一線,17年後的今天,面對突然來襲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又臨危受命,成為內蒙古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呼吸與危重症專業組長,率領團隊人員奔赴自治區多個抗疫一線和湖北疫情中心。她始終戰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守候在內蒙古自治區遠程醫療中心,對全區每個新冠病人逐一進行會診,提出精準個體化治療方案,指導當地醫院的醫療救治工作。同時,組織選派自治區優秀專家到各定點醫院指導危重症患者搶救工作,大大提高了全自治區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率。她為全區醫護人員舉辦了多期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線上培訓,還通過微信群為基層醫生答疑解難,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救治。2017年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楊作軍,男,漢族,1967年10月29日出生,群眾,大學專科學歷,中華人民共和國二連海關一級主辦。自1986年參加海關工作以來,在海關監管一線崗位奮鬥了34年,用多年的堅守與奉獻,詮釋了「國門衛士」對祖國的絕對忠誠。多年來他先後查獲走私案件400餘起,查獲走私槍支、黃金、瀕危動物及其製品等重大案件100餘起,雪豹狼皮旱獺皮等瀕危動物製品近千張,為維護國家政治經濟生態安全作出突出貢獻。曾經查獲的黃金案是呼和浩特海關成立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走私貴重金屬案件,查獲的走私狼皮案件被評為關區公路口岸車體藏匿走私的典型案例。身處監管第一線,拒腐蝕永不沾的精神更為幹部職工們所稱道。他創設的「小鐵棒工作法」曾在《人民日報》《總署緝私要情》《中國海關》等多家媒體上報道。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斯琴,男,蒙古族,1978年8月24日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指導處一級主任科員。他作風務實,執法公正,工作實績突出。累計撰寫各類維護消費者權益材料近百萬字,參與了《關於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意見》等多項全區性消保規範文件的調研起草;處理解決了實木家具疑似遭蟲蛀等多起棘手的消費者投訴案件;全程負責全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的方案制訂、工作部署、發布結果等,完成119種商品9963批次的抽檢工作,檢出不合格商品4022批次,在中央電視台、內蒙古日報等媒體公示抽檢信息,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圓滿完成原國家工商總局網絡交易商品抽檢和運用GB/T 28863-2012新標準抽檢兩項試點工作。2019年作為自治區派駐突泉縣脫貧攻堅工作總隊隊員,長期駐紮在興安盟突泉縣,深入77個村200餘戶貧困戶,累計行程6000多公里,排查出基礎檔案不標準等207個問題,同時撰寫宣傳工作總隊各類簡報信息60餘期,被多家新聞媒體轉發。201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來源:內蒙古日報

編輯:寧佳歡

校對:苗旭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20 03:06:37

有時侯自己陷進去出不了只能找專業的人士幫忙,我覺得挺不錯的,推薦!

頭像
2023-11-16 05:11:37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0-06 20:10:17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