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再「自我感覺良好」,才更可能接納孩子

情感導師 658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誰來教父母成為合格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第一主體的父母,又應該做好哪些事情?在家庭教育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這些問題都成為家庭與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明確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離異不得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拒絕「喪偶式」育兒,拒絕家庭不當教育,父母應當參與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必要時國家或可干預家庭教育等一系列規定和措施。

人民日報微博截圖。

如同很多父母良好的自我感覺一樣,人們往往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育兒方式是最好的——因為自己已經為孩子付出了所能付出的最好的一切。既然如此,我們不是已經成為了合格的父母了嗎?還需要去學習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嗎?

事實上,家庭教育的涵義遠不是字面上那麼簡單。正如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他的《家庭的牽絆》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當今時代,家庭關係存在着諸多問題。是父母錯還是孩子錯?僅憑這樣簡單的是非判斷,並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而具體到家庭教育層面,父母顯然存在着種種困境。換句話來說,為人父母也許不需要考試來作為衡量標準,但一定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畢竟,與孩子第一次成為孩子一樣,成為父母,我們也還是第一次。

父母不再「自我感覺良好」,才更可能接納孩子

具有豐富的臨床研究與青少年諮詢經驗的心理學家沙法麗·薩巴瑞先後撰寫了《父母的覺醒》《父母的覺醒2》以及《家庭的覺醒》等育兒作品,從心理與情感層面講述教養之道。沙法麗·薩巴瑞指出,父母的覺醒與改變是教育的真正開始,父母只有安頓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

在《父母的覺醒2》中,沙法麗·薩巴瑞進一步指出,衝突的根源在於我們對孩子過度控制與管教,作為父母,應該放下「我的孩子應該如何」的執念,從尊重孩子需求、與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結出發,培養他們自我確認、自我激勵和自我實現的能力。而對於當下熱議的教育懲戒,以及傳統教育中奉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沙法麗·薩巴瑞也表示了不同的意見,在她看來,將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然後訴諸嚴格的紀律,只會使矛盾升級,助長孩子的不正常行為。

以下內容經出版方授權節選自《父母的覺醒2》。

《父母的覺醒2》,[美]沙法麗·薩巴瑞 著,孫璐 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丨青豆書坊,2020年7月。

原文作者丨[美]沙法麗·薩巴瑞

摘編丨安也

很多家長都認為,他們的育兒方式是對孩子最好的。畢竟,做父母的都願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甚至排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雖然我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妄想。現實情況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行事,包括育兒。

我經常問父母們,他們為什麼要生孩子。他們的回答包括:我想體驗有孩子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想成為一名父親,我想建立一個家庭,我想知道愛孩子和被孩子愛是什麼感覺……這些回答相當常見。

它們都是從「我」這個詞開始的。這表明,對於許多人來說,比起孩子本身,生孩子更與他們自己有關。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聽父母的話,在學習、工作、買房、生子方面都要循規蹈矩,這樣才能成為「正常人」,才是所謂的「成功」。

孩子似乎是用來滿足我們的情感需要的。每個人都希望被孩子無條件地喜愛,這通常是許多人生孩子的動力。我們還傾向於利用孩子實現我們未實現的夢想,好像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我們的遺憾。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結果很容易就會忽視孩子的需求。

電影《巴黎淘氣幫》(2009)劇照。

奇怪的是,專注於我們自己的需要也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我們不僅沒有忽略孩子的感受,反而對他們的感覺過于敏感。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很可能想要不顧一切地保護他們。所謂的「直升機」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覺得有必要24小時都像直升機一樣懸停在孩子的頭頂,並且認為這樣做才是稱職的家長。許多這樣的父母犧牲了所有的空閒時間、興趣和精力,全天候地呵護孩子。雖然他們看起來很無私,但實際上卻是貪婪的人。

我們需要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在我父母那一代,人們經常否認孩子的感受。而我們這一代更重視心理問題,傾向於過度保護孩子,特別是在我們不理解孩子的感覺時,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舉例來說,一位家長曾對我說過一件事。「我的一位小學老師給我帶來了一段可怕的經歷。於是,我一直對權威人物懷有恐懼。但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這種恐懼被深藏了起來。將近30年過去了,當我8歲的女兒害怕和老師談話時,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痛苦,結果哭得比女兒還難過。我告訴女兒,我要給她轉學。她很震驚,反過來安慰我:『我不想換學校或者換老師,我喜歡我的老師,我只是不喜歡她和我說話的方式。沒關係,媽媽,我會沒事的。』」

關心孩子和過度反應之間的區別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父母清楚自己的需要,知道它們是否會影響自己對孩子的態度。你可能會問:「我一直都在為孩子付出,怎麼有空關心自己的需要?我在網球場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看孩子練球。為了陪孩子,我連周末都犧牲了。」為了理解我們是如何利用孩子來實現自己未滿足的期望,我們需要進行誠實的自我反省,也就是做「覺醒的父母」。

電影《馴兔記》(2018)劇照。

尊重孩子的感受,首先需要父母自身的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跨越成長過程中的障礙。我仍然記得,瑪雅小的時候,我曾經對自己的母親抱怨:「她真難管,我不理解她。」因為我不知道女兒的想法是從哪裡來的,感覺她快把我逼瘋了。為了自我保護,我本能地貶低她。最初,我母親耐心地安慰我,讓我接受瑪雅並不會按照我的設想成長的事實。然而,一天早晨,在爆發了一場戰爭之後,我母親坐下來對我說:「你最好振作起來,不要扮演受害者。你不是受害者,就算有人受害,那也是瑪雅。你無法理解她,這不是她的錯。她只是做自己而已。你的責任是弄清楚她的問題,滿足她的需求。」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做父母的傀儡。他們是來奮鬥、探索、茁壯成長和享受生命的,在這段旅程中,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當然,他們也不是來反抗我們的。在自然狀態下,他們既不打算遵從我們,也不打算反對我們(雖然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順從和反對的程度是父母育兒方式的問題指標。為了讓事情回到正軌,我們需要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很多人都沒有學會如何容忍感覺,無論是強烈的快感還是深切的痛苦。我們會逃避面對當下的感受。所以,母親會對孩子說:「噢,你覺得傷心,讓我給你一碗冰淇淋。」母親試圖做一個好母親,但她迴避了真正的問題。她不忍心讓孩子感到難過,因為她不願意孩子受苦。

如果我們無意識地將自己代入一個不恰當的模式,就會干擾孩子應對生活中高潮低谷的能力。例如,希拉的12歲女兒瑪利亞抱怨,她沒被朋友邀請參加猶太女孩受誡禮的慶祝活動。希拉不忍看到女兒失望,就給那位朋友的母親打電話,要求她請瑪利亞參加。結果對方被激怒了,把希拉和瑪利亞列入了黑名單。

希拉憤怒地找到我,準備去和那位母親理論。我指出,如果她允許瑪利亞難過,所有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這種事人人都需要學會處理,不必感到自卑。過度保護女兒導致她剝奪了瑪利亞體驗這種正常的人生經歷並由此提升適應能力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在生活中是至關重要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希拉在社交方面也有自卑心理。瑪利亞的失望令她更加焦慮,於是她試圖操縱女兒的社交。實際上,她是在對瑪利亞說:「你沒有能力處理這個問題,讓我來。」她把瑪利亞放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如果你不能讓別人邀請你參加活動,我就不得不介入,確保我們的家庭得到應有的承認。」當然,在更深的層次上,希拉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被人拒絕的經歷,這段經歷促使她格外關注她的家庭的社會形象。

電影《小花的味增湯》(2015)劇照。

有些父母會像希拉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苦。而有些經歷過創傷的父母可能忽視孩子的痛苦,一味地告訴孩子「堅強起來」,比如五十多歲的母親瑪德琳。她的父母在她遭遇情感危機的時候,比如出國工作、寄住在親戚家、離婚等,並沒有提供什麼幫助。結果,瑪德琳也無法與孩子的感受共情;因為與她的經歷相比,孩子的問題似乎微不足道。

例如,有一次,瑪德琳的女兒回家時心情不好,因為她沒有在學校的演出中得到出演主角的機會,而她為此付出過很多努力。雖然女兒哭了,但瑪德琳無法共情,她反駁道:「什麼?你就為了這麼點兒小事哭嗎?你知道我遇到過什麼事嗎?我是決不會讓這種小事打敗自己的。你還是挺過去吧。」回到自己的房間,女兒哭得更厲害了,好幾天沒和母親說話。

瑪德琳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她說:「我覺得我是在幫她克服困難,讓她變得更堅強,不要被生活打垮。」

我解釋說:「你是在拿女兒的遭遇和你的經歷作對比。雖然你小時候獨自處理過那麼多問題,但你的情感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你體會不到脆弱的感覺。你要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到女兒身上,但她不是你。你一方面努力確保她不會遇到你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卻鄙視她所受到的磨難。因為你覺得那不算是磨難,但這並不意味着她也這樣想。」

電影《素媛》(2013)劇照。

在指出瑪德琳是在拿自己的經歷和孩子的悲傷相比之後,我承認,瑪德琳的出發點是好的,她希望把孩子塑造成堅強的人。但問題在於,我們必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我們對他們的期望出發,這樣才對治療有幫助。就好像老練的治療師能夠有效地幫助客戶處理感情,而不是將自己的標準強加給他們。

我告訴瑪德琳,她可以坐下來陪伴女兒,允許女兒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逐漸引導她明白一個事實:我們並不總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的同時,教給她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伏伏。

家長尊重孩子感受的唯一方法是首先尊重自己的感受

當我們踏上育兒的征程,就要理解與孩子的感受發生聯結的重要性。這意味着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情感,考慮他們的需求,為他們創造表達真情實感的自由空間,避免獨裁和控制。首先要明白的是,情感影響了人所有的行為。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行為是情感的一種外在表達方式。因此,如果我們希望看到孩子的行為變化,就要先了解他們的情感。需要掌握的經驗法則是,所有的負面行為都是情感受傷的體現。

家長往往誤認為,我在要求他們屈從於孩子的感受,導致放任縱容孩子。其實,尊重孩子的情感,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屈服於他們的意願,也不是簡單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每當我們按照自己潛意識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時,就會蠻橫地否認孩子的獨特性,繼而傷害他們。

電影《她比煙花寂寞》(2009)劇照。

尊重孩子的情感是指重視他們的全面發展,並非順從他們某一時刻的突發奇想。為了辨別你是否真正尊重孩子的情感,不妨問自己:現在,我需要為孩子做什麼才能讓他茁壯成長?我的孩子需要我說「是」還是「不」?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能力?

我們必須有能力分辨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包袱,憑直覺感受孩子的需要。這樣的鑑別力幾乎與偵探的水平相當,但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孩子的真實感受。正如我們要找出驅使孩子做出反常行為的情感一樣,我們也要明白自己的真實感受。我曾經與一位叫做米歇爾的客戶對話,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米歇爾的例子說明,只要我們稍作挖掘,就能區分我們自己的感覺和孩子的需求。米歇爾是一位大學物理教授,她熟悉邏輯,富有理性。因此,孩子的混亂狀態常常令她覺得迷惑。在治療過程中,米歇爾表示,她和大女兒的關係很緊張。

「她違反我的所有規定,」她抱怨道,「這讓我束手無策。她喜怒無常、桀驁不馴,公然違抗我,我感覺自己很想扇她巴掌。」

「這不是一種感覺。」我插嘴。

米歇爾看上去很震驚。「她讓你有什麼感覺?」我問道。

米歇爾立刻回答:「我覺得想尖叫。」

「這也不是感覺,而是你的情緒反應。你想尖叫,是因為她讓你出現了某種感覺,那是什麼感覺?」

百思不得其解的米歇爾沉默了片刻,然後用柔和的語氣說:「我真的感覺很無奈。」

「是的,」我說,「現在你找到了自己反應的根源。她的行為讓你覺得你有幾歲?」

「大約3歲。」

「當你的女兒不尊重你的時候,你3歲的自我就被激活了。」

「是的。那時我的感覺太可怕了,現在我想把這種恐懼傳遞給她。」

「回饋是我們最常用的養育策略。」我說,「當然,她不尊重你的原因是,她覺得你對她態度惡劣。」

米歇爾在3歲時的遭遇影響了她與女兒的關係,阻礙了她看清女兒需求的能力。因此,她無意中助長了自己與女兒的衝突。當米歇爾知道她過去的痛苦是如何重現的,才意識到自己的任務是雙重的:首先,停止糾正女兒的表面行為;然後,傾聽隱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呼救。

換言之,從表面上看,孩子試圖將我們從他們的生活中排除,藐視我們,操縱我們;而實際上他們發出的信號是他們需要我們。如果我們不聽從他們內心的召喚,等他們長大後,很可能會自暴自棄,或者將這種痛苦轉移到他們的孩子身上。

家長尊重孩子感受的唯一方法是首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擺脫了自己的情感困擾,才能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我們要重視孩子的情感成長,拒絕專制和放任。要開始看到,撫養孩子並不是一種戰略或者技術,而在於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本真的尊重,通過其行為了解其感受,不斷地切合孩子的自然節奏。

電影《她比煙花寂寞》(2009)劇照。

我記得,每當我要求輔導女兒的家庭作業,她都會立刻說:「我都會做,媽媽,真的。請別打擾我。」我的第一反應是憤怒,認為她真是沒禮貌!我想幫她完成功課,她卻趕我走。每天晚上她做作業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爭執。我會對丈夫抱怨:「你看她是怎麼跟我說話的?我真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就是在那時,我也才意識到,我必須改變解讀女兒行為的模式,這樣才能改善現狀。我不再將她的粗魯視為問題,而試圖發現她想告訴我的信息。我在她的反應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我發現,女兒是在表達她的真實感受,因為她覺得我干涉了她。被控制欲驅使的我想要掌控她的家庭作業的每一個細節,這根本不是她需要的。相反,她需要的是空間、自主性和我的信任。

鑑於這種認識和領悟,我不再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我得承認自己才是粗魯無禮的那一方,是我干涉了女兒的自由,用我的潛意識劇本侵犯了她的空間。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只有當她尋求幫助的時候,我才參與她的功課。結果,她不再表現得無禮,家庭恢復了平靜,我也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

尊重孩子,意味着把他們視為真正的人,就像我們希望別人把我們作為真正的人來對待那樣。當然,有的時候,育兒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灰色地帶,比如孩子和父母對同一個問題抱有各自的看法。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父母要善於處理這種性質並不絕對的問題,處理的效果取決於我們對自己和孩子的感受的尊重程度。

教育懲戒:使用嚴格的紀律可以遏制孩子的「壞」嗎?

不止一位家長肯定地告訴過我,他們的孩子可不是用一個「壞」字就可以形容的。他們表示,與這樣的孩子溝通,找出其情緒爆發的原因是徒勞的,因為孩子天生就「壞」。他們聲稱,只能使用嚴格的紀律來遏制孩子的這種天性。

有的孩子確實難以控制自己的狂野衝動;有的孩子似乎根本無法與父母溝通,無論怎麼鼓勵他們;有的孩子在年幼時就表現出暴力傾向,不僅虐待動物,甚至惡意攻擊兄弟姐妹和父母。有研究人員堅持認為,某些孩子天生就喜歡反抗、叛逆和反社會,並有可能犯罪。

然而,我不接受這個結論,因為有些人被概念引入了歧途。我向無奈的父母解釋,雖然我理解他們的遭遇,但是給他們的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然後訴諸紀律,只會使矛盾升級,助長孩子的不正常行為。我曾親眼目睹了我的很多客戶通過管教迫使孩子出現了極端行為。

電影《感化院》(2009)劇照。

宏觀是微觀的集合與反映,發生在家裡的事情也很有可能發生在社會、國家層面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社會現象看出來。舉例來說,瑞士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在她的著作《為了你好》(For Your Own Good)中,指出希特勒及其追隨者都是嚴厲家教的產物。研究還表明,20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中,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種族大清洗,在很大程度上是嚴格的家教導致的野蠻結果。我堅信,正是自古就有的推行紀律和懲罰的傳統導致我們的世界變得瘋狂和不可理喻。

儘管我們已經看到紀律可能會導致有害的結果,但很多家長仍會抱着紀律不放,而且宣布他們自豪於這樣做。例如,2013年2月,英國司法大臣公開表示自己孩子小的時候,他打他們的屁股是為了「傳遞信息」。這位政府官員也捍衛父母體罰的權利。然而,大量的研究已經顯示,打屁股對孩子有着長期的負面影響。為了反駁司法大臣,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一位女發言人指出:「雖然目前父母對孩子的體罰並沒有被禁止,但證據表明,這樣做是無效的,而且對兒童有害。」

可悲的是,世界各地的許多家庭甚至學校,仍然認可體罰是執行紀律的有效工具。這主要是因為,儘管我們已經認識到人類的各種先進性,但很多人仍然相信,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很容易誤入歧途,除非持續地受到紀律的約束。因此,代代相傳的觀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人們把打屁股和其他形式的懲罰視為對孩子有益的「糾正」。

「棒頭出孝子」的確切措辭起源於薩繆爾·巴特勒的一首詩《胡迪布拉斯》(Hudibras),它可以追溯到1662年的英國內戰時期。1377年,威廉·朗蘭也講過類似的話。如果我們翻開《聖經》,尤其是在《箴言》中,會發現這樣的句子:「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在《新約》中,我們會讀到,上帝「管教那些他所愛的人」。不僅是聖經文化信奉「棒頭出孝子」,其他文化也推崇同樣的觀點,大都是基於類似的理念。

如果你真的相信體罰是有效的,那麼請告訴我,世界上為什麼還會出現各種反常的問題,導致無數人受苦,人與人彼此殺害呢?比如導致50萬人死亡的「二戰」、桑迪·胡克小學的慘劇,以及各種全球衝突。所有這些情況都是社會實行「紀律」的結果。「棍棒」教育來自古老的時代,那時人們對自己的心靈知之甚少。

人們通常認為,是「明智的所羅門王」提出了棍棒教育的概念。然而,他的兒子卻是壓迫人民的暴君,結果迫使很多人起義,使他的王國一分為二。我們不如來分析這個故事,所羅門採取的棍棒法究竟有多「聰明」,應該從他兒子的表現來判斷。顯然,他的教育失敗了。

電影《感化院》(2009)劇照。

我想強調的是,孩子的行為始終是有意義的,發現一個行為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如果社會能夠拋棄「有的孩子本性邪惡」的想法,就能促使社會文化更加理解孩子,知道他們的反常行為是有原因的。可悲的是,現在很多孩子都缺少這樣的幫助。

以桑迪·胡克小學的槍擊案為例,很多父母在臉書上貼出了對自己孩子的行為描述,它們與熟人描述的兇手亞當·蘭扎的行為十分類似。雖然很多人覺得這些父母不應該這樣判斷自己的孩子,但我尊重他們敢於承認孩子極端行為的精神,作為父母,他們一籌莫展,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孩子諸如此類的行為。我特別佩服那些能夠承認「有些事我做得不對」的父母,比如我的一些客戶,他們意識到自己在滿足孩子的需要方面力有不逮。

整個社會都需要認識到,我們的文化應該轉變,使尋求幫助的行為不被視為軟弱的表現,使那些需要保護的孩子不被羞辱。家庭不應該孤立孩子,以致於最終將其送進監獄或者精神科病房。我們急需各類干預措施。我們討論的是大量處於灰色地帶的孩子,並非那些必須住院的精神病患或者已成為罪犯的孩子。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之所以沒有求助,是因為他們覺得不存在這樣的幫助。因此,對精神健康的支持需要成為社會的一個優先事項。

家長不尋求專業人士幫助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家人和朋友往往會對此說三道四,質疑家長缺乏能力。我們的社會文化並不鼓勵父母承認育兒過程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所以人們會抗拒邀請外援的想法,拒絕能夠給家長提供喘息機會的專業人士的幫助。從社區層面來講,人們不應該互相評判,而應該彼此支持,彌補各自的缺點和局限性。

我們的教育系統關心的多是孩子的智力,而非心靈。表面上看,我們談論的是孩子在學校的行為,這似乎屬於學校輔導員的職責範圍。然而,他們不具備處理孩子心理問題的專業能力,也不被鼓勵這樣做。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里程碑式著作《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指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關注的重點卻是智商,父母和老師都希望孩子獲得好成績。

電視劇《墊底辣妹》(2013)劇照。

如果我們能將重點從智商轉移到情商,學校就能成為家庭教育的強大輔助,不再強調競爭,注重孩子的社會能力與情感培養,讓他們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以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除了學習基本技能,比如語言和在社會中發揮作用的必要知識等,學校將專注於促進培養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摒棄信息的灌輸。

我們應該問自己:「孩子是學習代數更重要,還是學習活在當下並通過相互支持與關心而獲得情感的聯結更重要?」我期待有一天,埃克哈特·托利的《新世界》(A New Earth)和《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一類的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材料,學生們可以管理自己的情感,不做麻木的考試機器。我也期待有一天,家長們聚集在一起,討論他們的育兒經驗,並由心理治療師輔助指導。我們還要走一條很長的路,才能結束世界上那些毫無意義的暴力——校園欺凌、家庭虐待、犯罪或國際衝突。

作者丨[美]沙法麗·薩巴瑞

摘編丨安也

編輯丨羅東

導語部分校對丨李項玲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24 03:02:55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頭像
2023-12-14 15:12:59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