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學閱讀空間探訪

情感導師 864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今天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中小學生的閱讀情況再次受到關注。近年來,北京市中小學相繼開展書香校園等活動,對於不同生源、不同特色學校,如何指導學生閱讀?不同學齡段在開展閱讀過程中面臨着哪些挑戰?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下的閱讀?記者走訪了北京市部分中小學,以及部分社區圖書館一探究竟。

探訪

多途徑解決場地難題

把書放在圖書感應區,再刷一下閱讀卡,嘀的一聲,圖書借閱登記便已完成。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圖書館,學生借書已實現了全自動操作。學校還在一樓走廊設置電子閱讀屏,不僅可以實時看新聞,還可以掃描二維碼一鍵下載電子書。

北京市中小學閱讀空間探訪

除圖書館外,也有不少學校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打造「隨處拿書可讀」的閱讀環境。記者在東城區東四七條小學看到,每個班級里都設置了書櫃,孩子們將自己喜歡的書帶到班裡與同學分享;樓道還放置了書架和小書燈,孩子們可以在樓道里隨手拿書,隨看隨還。

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到2018年,有條件地區要按照學校建設標準補充新建圖書館,改善不達標圖書館,到2020年,絕大部分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建有圖書館。

但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由於北京市部分學校地處胡同、社區內,場地資源有限,加上近幾年班額擴大,學校較難實現一校一館。不少學校通過「借用」場地開展閱讀。例如,豐臺區豐臺第五小學長期借用和預訂學校附近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圖書館,安排不同班級的學生去上閱讀課,熟悉公共空間的秩序和規則,養成自覺借閱的習慣。

場地問題解決了,如何充分利用好閱讀空間,是每個學校面臨的挑戰。記者了解到,除了課堂時間,學生自由活動時間有限,很少有學生去圖書館看書,甚至有同學並不知道圖書館在哪兒。

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認為,學校應先給孩子留出在學校自由閱讀和分享的時間。同時,老師要具有領讀力,找到好的方法刺激孩子閱讀並鼓勵孩子在書里尋找答案。

形式

東城區第一圖書館東總布分館開展的兒童閱讀活動「天天故事會」現場,老師給小朋友們講繪本。新京報實習生 陳婉婷 攝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的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紫燕記錄讀後感受。

豐臺區豐臺第五小學科豐校區學生在學校「字裡行間」圖書館閱讀。

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學生在學校電子閱讀屏前瀏覽圖書。新京報記者 李強 攝

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閱讀小存摺」記錄閱讀數據。

海淀區星火小學學生在「丹雍」書會上行敬書禮。

閱讀內容

誦讀國學經典 感悟傳統文化

代表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星火小學、豐臺區芳古園小學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4月3日,在海淀教育FM特別節目《聽見·海淀》發布會現場,海淀區星火小學師生共同誦讀《論語·為政第二》中的名句。這是學校「齊家」讀書會的課堂場景的真實再現,只不過主人公是學生和家長。

2016年9月,北京市海淀區星火小學成立「齊家」讀書會,由國學專家帶領家長和孩子讀經典學禮儀。星火小學副校長白艷霞表示,希望舉辦書會,讓學生、家長共同學習經典,言傳身教,以此落實到行為習慣的改變上來。「書會每堂課有敬書的環節,也培養孩子尊師重教的禮儀。」

目前,「齊家」讀書會有初級、中級兩個班,每周一、周二,40組家庭一同學習。此外,學校還成立「丹雍」書會,主要面向學生群體,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進行三至五天誦讀、學習經典,目前,學生已經讀完了《孝經》《大學》《論語》部分內容。

誦讀古籍經典也是豐臺芳古園小學的一大閱讀特色。豐臺區芳古園小學校長申瑞芝介紹,學校在版本選擇上也別有用心,她選擇了豎版印刷、簡體字版本,「豎版的書才有讀書的味道」。此外,學校邀請了專家團隊來做規劃和指導。

閱讀形式

「演」繹經典章節 闡釋所思所想

代表學校: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

「相比於小學階段的閱讀興趣激發,中學階段我們更關注如何用書中所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基於這種思考,今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教師發展與科研中心主任倪莉策劃並發起首屆閱讀節,讓學生用「演」的方式闡釋對書的理解。

「既然我與你的婚姻無法挽留,那我是否可以從現在起真正選擇為自己而活……」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高一學生以文學作品為依託,串起了《瘦身男女》的改變外形,到《張幼儀傳》的放下一切為自己而活,再到《簡愛》中的簡不因愛情而卑躬屈膝,三種不同的心路歷程,證明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路不止一條。「和父母的矛盾、對自己容貌的自卑、不理解至親的離別……面對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孩子們以《親愛的安德烈》、《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城南舊事》等十幾本書為主要載體,在書中尋找答案,並通過舞台表達自己的思考。」倪莉說。

倪莉計劃將閱讀節做出常態化活動。「以閱讀節為依託,上半年進行讀書、寫劇本,下半年開始導、演,讓學生的閱讀落地。同時,在閱讀內容上有所突破,如打通非文學類閱讀,貫穿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探索中。」

據了解,除閱讀節外,學校還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開展整本書的閱讀。倪莉介紹,相關領域的專家會針對不同書籍,設置相應的活動,讓孩子能夠不拘泥於紙上內容,走出去。「這種研究成果也會豐富學校的閱讀形式,助力學生閱讀。」倪莉說。

閱讀評價

科學評價讓閱讀指導更具針對性

代表學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

「紅色代表『這本書讓我感動』,藍色代表『書中的語言吸引我』,青色代表『我喜歡這本書的設計風格』……」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每個班的門外,都有一塊五顏六色的班級閱讀評價板,學生在讀完每本書後,可以用六種顏色的貼紙代表不同的閱讀感受。

為解決閱讀評價難的問題,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自創「書香五色土」班級閱讀評價板。學校教學副校長焦倩介紹,各個年級根據教學內容,列出不同的閱讀書目清單,同時,班上所有學生姓名也按男女生分顏色列出。「老師不僅了解不同學生對同一本書的感受,也可從性別角度分析學生的閱讀偏好,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

此外,教材學習銜接課外閱讀,以「大閱讀觀」構建閱讀學習體系。各個年級組結合新學期的學習內容,制定本學期的閱讀主題,並藉助課內外活動進行延伸。焦倩介紹,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三年級學生的閱讀主題是「探秘故宮」,學生從閱讀《北京-中軸線上的城市》到走進故宮再到發現其延伸出的美術、數學問題,貫穿全科教學。如數學課的「位置與方向」可與之聯繫起來,故宮的牌匾則包含書法的內容。

此外,學校還邀請了學生喜愛的作家、老師,針對不同的閱讀和寫作主題開展講座。「聽他們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很多學生因喜歡一位作家而愛上了某本書,從而激發閱讀和創作的興趣。」焦倩說。

讀後反饋

打破形式限制 記錄閱讀足跡

代表學校:東城區東四七條小學

教室、樓道、大廳……東城區東四七條小學的各個角落貼滿了不同顏色形狀的小紙片,展示着孩子的「讀書心得」。東四七條小學執行校長吳玥說:「我們小時候也經歷過寫作文湊字數,所以不希望再讓孩子寫那種幾百字的讀後感。」

為此,東四七條小學創造了閱讀輕卡的形式,將A4紙1/4大小的紙片作為閱讀積累的載體,並在一角打孔,可以串起來做成活頁式讀書筆記。吳玥介紹,小輕卡在內容、形式上不做限制,有的學生摘抄了好詞好句,有的學生寫了閱讀感言,有的學生畫了許多插圖,還有學生用自己喜歡的亮片貼紙做點綴。吳玥說:「小輕卡就是在記錄孩子們讀書的腳步。」

幾年下來,吳玥也驚訝於學生的創造力,她回憶,一開始是由學校給孩子們發放方形的小紙片,後來孩子就展開了想象,進行自主改良,如製作鯨魚形狀的輕卡記錄閱讀《海底兩萬里》的體會。據了解,學校還通過舉辦小輕卡展,閱讀輕卡小達人等活動,給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促進孩子們互相學習。

除了創新學生閱讀後反饋的形式,東四七條小學還開設三味書屋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利用廣播時間組織老師、學生分享閱讀體會,誦讀精彩片段等。吳玥說:「學校希望通過日常點滴營造讀書氛圍,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硬件設施

構建開放自主的全方位閱讀場景

代表學校:豐臺區豐臺第五小學科豐校區

在豐臺區豐臺第五小學科豐校區的教學樓辦公區與管樂樓的連廊處,嵌着一個擁有巨大玻璃外罩的「陽光吧」,這裡是學校的繪本館。繪本館占地約40平米,館藏繪本約5000冊,以西方引進的繪本為主,中午、下學後,隨處可見學生來此享受閱讀樂趣。

繪本館之外,該校還擁有一個「字裡行間」圖書館。據豐臺第五小學科豐校區德育主任李景怡介紹,這裡面積達100平方米,館藏圖書達10萬冊,涵蓋文史、科技等多個種類。在閱覽空間的設置上,學校進行了多元化處理:分為三個區域,一是目錄檢索區域,二是類似咖啡廳的沙發閱讀區,還有一個「花朵閱讀區域」。每周、每個班都有一節閱讀課程在這裡進行,這也是該校的校本課程。班主任也可自由預約時段,帶學生到此閱讀。

除了上述兩個閱讀館,學校在教學樓每一層的東廳和西廳,都設置了開放書吧,用來陳列連環畫。李景怡解釋道,連環畫的內容側重傳統文化、歷史典故,包括愛國題材等。記者觀察到,這些連環畫並非由於題材陳舊而不受歡迎,反而學生很感興趣,很多連環畫都被翻得很舊了。

專家觀點

閱讀不需要太多花哨的策略

●朱自強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不同的書目適宜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對於部分書目而言,通過改編成劇本的方式將之表演出來是一種不錯的方式,能夠增強孩子的閱讀趣味,加深他們對內容的理解。但並非所有書目都適合用動作去表現,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樣的繪本,適合靜靜閱讀或者以親子對話的形式閱讀,重要的是用心去體驗,否則會影響到孩子對作品情感內涵的體察。

事實上,兒童閱讀不需要太多花哨的閱讀策略。閱讀本身是一個很自然、簡單的事情,過於複雜的形式反而會喧賓奪主,偏離閱讀的本意。同時,閱讀也是很生活化的一個行為,因此,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避免一些機械化和強制性的規劃和考核。在重視閱讀量的同時,更應提倡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從書籍中得到精神滋養。

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並組織一些班級讀書會或讀書活動,但也要給學生留出一些自由閱讀的時間。從家長層面來講,除了充分利用社會公共閱讀資源之外,父母自身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因此要注意培養整個家庭的閱讀氛圍。

家庭養成習慣 學校注重交流

●王志庚 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

學校各處閱讀空間中書籍的版本、主題內容等都應有所不同。班級圖書角應該擺放一些新書,保證孩子閱讀的「時效性」,讓他們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圖書館和書庫里則可以準備經典圖書供孩子借閱。圖書角的書籍品種不宜太多,可以選擇與各學科教學相關聯的圖書,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和延伸,課上課下討論到相關內容時,方便學生隨時取閱。同時,由於班級圖書角書籍流動性比較快,選書時也不必選精裝版。

除了老師選書之外,現在也有許多學校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家裡閱讀的書帶到學校閱讀空間,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因為孩子們在分享書的同時也是在分享閱讀的觀點和體會,進行讀書社交。

雖然學校是促進孩子閱讀的重要主體,但其主要工作還是教學,老師不應把閱讀當作目標,而是作為一種工具;閱讀習慣其實還是在家庭中養成的。家庭閱讀與學校閱讀場景不同,前者是孩子的個人閱讀或親子閱讀,是更沉浸式的體驗,便於孩子進行深入思考;而在學校則是集體共讀,隨着班級里環境的改變以及與不同的人交流討論,每次閱讀都會有新意。因此,家庭和學校的閱讀各有益處,可以形成互補。

興趣啟蒙

用講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代表社區圖書館:東城區第一圖書館東總布分館

紮根在社區、胡同深處的東總布胡同圖書館,是東城區第一圖書館的直屬分館。雖然空間局限,但在書庫、閱覽室之外,還設有專門的少兒閱讀空間。這裡的館藏繪本達到5000冊,占總館藏的1/4。

在少兒閱讀空間,每天都有活動開展。周一到周五是「天天故事會」,圖書館的老師會面對3歲以下的小讀者講繪本;周六、日是「繪本之旅」活動,3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來這裡看繪本、聽繪本,參加親子互動、手工製作等。此外每月一期的「父母課堂」會給家長講解繪本閱讀方法以及育兒理念或進行少兒書目推薦。在上個周末,「父母課堂」的主題是「用繪本開啟兒童的性啟蒙教育」。

每天,都會有社區附近的十幾名家長帶着孩子過來閱讀。長期以來,這邊有了不少「固定小讀者」,工作人員為每一個來參加閱讀活動的孩子創建了專屬的信息採集登記表,截至目前,共有277個孩子在這裡登記,工作人員還製作了簽到表,並據此給月出勤率達到五次的孩子給予小獎狀鼓勵。

東城區第一圖書館東總布分館圖書管理員張瑩表示:「從聽故事中發現讀書的樂趣,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文明有禮,了解公共空間的秩序規則。」據了解,東總布胡同圖書館還創建了專屬的卡通布偶形象,並且給它取名為「東小布」,還上線了免費音頻產品「東小布講故事」,在網絡上與小聽眾們相遇。

■ 家長建議

養成閱讀習慣需家長言傳身教

●包冠楠,孩子就讀海淀區星火小學三年級,每年閱讀量約400萬字

「孩子識字後,給我讀的第一本書是《逃家小兔》,當時孩子一字一句地給我讀,聽完後我流下了眼淚。在給孩子讀了七年的書後,他終於也能給我讀了。」在包冠楠看來,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前提是父母身體力行,做好榜樣。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包冠楠提前熟讀一篇故事,然後關上燈用書面語言講給他聽,培養他的想象力;大一點的時候會讀一些有趣的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

包冠楠認為,除了學校的引導,家裡應形成閱讀氛圍。「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買書,互聯網時代下,紙質閱讀還是第一位的。同時,要每天固定一個閱讀時間段,這有助於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在選書方面,除了參考各種書單,包冠楠還會自己去書店「篩選」,主要關注書籍簡介、翻譯的流利度、語言文字是不是優美等。「家裡的書每半年就會有一次大換新,孩子讀過的書就及時撤走,防止他總是挑喜歡的章節閱讀。要一段時間後,再拿出來,舊書新讀。」(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馮琪 馮倓秋)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28 08:07:24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頭像
2024-05-03 13:05:22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4-05 21:04:46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1-09 10:01:22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