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弘揚節慶文化 感知節日背後的聲音和色彩

情感導師 654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2月28日,《知文化 享節慶》第二場直播沙龍「文化暖冬季 節慶迎新年」舉行,詩人、學者、《節日之書:余世存說中國傳統節日》作者、《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作者余世存、博鰲文創院合作中心主任、中建西北院文旅產業中心主任、陝西袁家村商業策劃運營管理公司總經理董珂、搜狐文化主編任慧、狐椒文旅主編曹延一起,聚焦暖冬迎春類節慶及活動,邀請專家學者蒞臨直播間,與觀眾共同零距離感受暖冬迎春節慶背後的文化和故事。以下為著名詩人、學者余世存老師在直播沙龍的主要觀點摘錄:

傳統節慶是古人智慧和生活的凝結與再現

余世存:弘揚節慶文化 感知節日背後的聲音和色彩

我覺得廟會和燈會特別好玩,我們很多年輕人一聽說廟會燈會就覺得很俗,很傳統,但是假如說我們把它換一個詞來理解的話,就很好玩。

現代人理解的門戶網站,網絡大平台,我們要想想古人他沒有門戶網站,沒有網絡平台怎麼辦?他們自己就創建了類似於我們說的廟會和燈會。也就是說廟會和燈會是古人的網絡平台,是他們的「門戶網站」。

我們很多朋友在有逛廟會和燈會的時候,他有這種經驗的話,他就明白就是說平時你再怎麼一個人或者說你很另類很孤僻,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家裡人或者親戚朋友都會喊着說一逛去逛一逛逛燈會。也就是說我們身邊如果有了這麼一個大門戶網,還是想邀請你去逛一逛,邀請你去參與的。

所以我說廟會和燈會它在今天的復活就證明就是說我們古人的智慧還是很厲害的,比如說廟會和燈會傳承千年百年之久,它沒有消失,它在我們今天大家都在低頭玩電子產品的時候,它還是能夠有魅力,能夠吸引我們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去逛一逛,去參與這種線下的與人之間實際可以交流的門戶網去去有這樣的實際的體驗。

所以我覺得廟會和燈會它是很有意思,它就說明古人在做這種平台的時候,它其實是有助於我們人人與人之間建立這種人際關係網絡,有助於我們去獲得那種節日生活的一個更豐富的體驗,而不是說個人的更個體的一種體驗。

也就是說你在逛廟會燈會的時候,你的感受你的場景,你的印象不僅僅是你個人,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一個互動的狀態,跟我們在虛擬網絡裡面去換,過往又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他們是有相同點,有不同的點,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我覺得是古人的發明。創造啊雖然說說起來很俗一點,但是我覺得用我這個詞來講,可能不太也不是一個很俗的事情。

臨近春節,大家都知道春節這個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然後家家戶戶對於春節的重視程度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現在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包括我們年輕人對於很多古代春節怎麼過,或者說現在的春節又發生了什麼樣的形勢的變變化都特別的有興趣,其實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的感知,於老師在這方面特別的有這種天地之心,然後他通過自己的文字,還有自己對於傳統習俗的重視,還包括抑鬱文化的這種書寫,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精彩的案例。

弘揚節慶文化 感知節日背後的聲音和色彩

我覺得「迭代」這個詞特別好,雖然很多年輕朋友說年味淡了,但是實際上說春節的氣氛它還是在我們看來還是越來越濃,可能感覺年味淡了的反而是一些老年人中老年人,因為他們小時候的那種記憶可能是消失掉了,包括年味,包括有些美食,它的本鄉本土的美食可能不容易嘗到,所以覺得年味淡了。但是我覺得在我的記憶當中,我們現在過春節反而比幾十年前,甚至比傳統社會的那種過春節更有意思,因為它的範圍更擴大了。

比如在傳統中國社會,我們一般過年過節的話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以村以宗族為單位,或者以鄉村為單位的,是這麼一個小範圍內的,或者是以一個熟人社會在過年過節,但是我們現在不太一樣,我們現在過年過節的話,我們已經把熟人社會從熟人社會擴大到一個陌生人社會,比如說全世界的華人看一台晚會——春晚,甚至我們個人的體驗,我們也是在手機的朋友圈中能夠不僅僅是祝福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單位的同事,甚至在一個社群裡面,在一個朋友圈裡面,可能你僅僅見過一面的朋友你都不記得,但是你還是會祝賀他,問候他的春節的節日快樂。

所以我說我們現在的那種過節的,我覺得那種空間感,我們的那種氛圍感遠遠是大於傳統的這種節日。還有就是說我注意到的一個細節,我們100多年來,經過新文化運動的洗禮,我們中國人對那種中國的這種傳統的很多的那種顏色聲音,它是有一種排斥感的。

比如說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禁鞭的禁鞭炮的,當然現在在大城市的三環四環以內,還是五北京市五環一類還是不讓放鞭炮。這個是為了一個社區的安全,為了一個環境保護,當然我們是能理解,而且但是我記得我小時候有這樣,或者說我年輕的時候特別上大學的時候,我對過年放鞭炮是特別排斥,我覺得這個是很土俗的一種過年辦法,但是我現在覺得又不一樣,又發生了變化,我發生現在覺得無論是用實體的體驗放鞭炮,還是用電子產品放鞭炮,我覺得都是很有意思的,過年你還是要聽個響,用我們的老話來講,甚至盤子摔碎了,我們真是不由自主地就回到了跟古人是同一個反應,就是說覺得要歲歲平安,是吧?

他馬上就想到聯想到了這就說明幾千年來中國古人的這種應對方式,他跟現在還是適用的,包括我們說過年過節要放鞭炮,我覺得我們是都能夠理解,這是聲音方面。

還有一種色彩方面,比如說我覺得這100多年來,我們中國人對那種對大紅大綠確實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很多人一想到大紅大綠,就覺得那是農村人的那種審美觀,是農村人的一種色彩,但是我發現這兩年又不太一樣了,這兩年就是隨着科技的介入,隨着現代審美的介入,把這種大紅大綠也做得很好看了,就是說我們現在用的男同胞穿起大紅的衣服,女同胞穿起大綠的衣服,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很俗的,反而覺得也很漂亮,甚至也很雅致,也很高雅。

所以「大紅大綠」它到現在為止也不僅僅是一個雅俗的問題,它反而我們在這個大紅大綠當中,在過節的這種當中感覺到某種氛圍,它在烘托你,烘託過年,就是說包括類似這種東西,其實我特別是中國人過年過春節,這個在我的研究當中看來,人的陰陽法則是一個天地之間進行陰陽大轉換,中國的陽曆以及中國的陰曆加起來,這種陰陽合力在這個時候算是在做一種陰陽轉換,我們人應該更積極地參與這種陰陽轉化。

中國古人講的這個人要參贊天地,人同天地相參贊,要幫助天地來完成這種轉換,怎麼完成呢?比如說在現在冬天的季節,白茫茫一片的時候,或者是說冬天一般是灰濛濛的,是灰色的,是黑色的,那麼我們開始用大紅的顏色啊來讓大家眼前一亮,讓大家覺得心氣兒能夠提起來了,有精氣神了,這是我們過節的我覺得它的意義之所在。

我們以前很多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朋友不太理解這種傳統的這些習俗,覺得太俗了,或者說有些迷信的東西,其實它背后里面是有這種傳統的這種文化的智慧。

所以我覺得我們隨着現代人在過節,隨着科技力量的介入,隨着我們現代人的這種審美理性的介入,我們反而能把中國人的這種傳統節日過得更豐富精彩,過得更有味道,這是我的一個理解。

豐富過節方式, 擴大文化輸出的路徑和影響

我覺得旅遊度假過年,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其實我自己也經歷了一個從不理解到理解,甚至自己也實踐過這個旅居過年的方式。

比如說像我年輕讀書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春節買不到車票就沒法回家過年,只能在學校或者在同學家吃個年飯,這個時候就覺得好像感覺自己年沒有過好,然後總覺得過年還是要回家,跟家裡人一起吃團圓飯,必須在本鄉本土過年才算過年。

但是你隨着你的生活工作交往的圈層的這種擴大,我覺得這種認知也會改變。比如說有一年我和我太太到雲南大理過年,那個時候第一次到大理過年還覺得心裡有點忐忑不安你,覺得這樣過年算過年嗎?

但是真是入到客棧裡面,而且跟客棧的老闆以及來客棧一起過年的很多遊客一起說說笑笑,你就發現一天兩天之前還是很陌生的,天南海北的人,馬上大家在一起有那種親人般的感覺,非常有意思,很奇妙的感覺。

而且我那年在雲南過春節還遇到的有一個很奇遇的事,就是遇到的梁漱溟先生公子我印象中應該是裴寬教授,跟他們一家人也來到了一個客棧去過的年。

所以我們當時在一起過年就特別的熱鬧,特別的開心,而且真是覺得跟陌生人在一起過年吃團圓飯也很熱鬧,也很溫暖,而且那種感覺好像更加奇妙。

同時你那種過年我覺得是一種多重意義上的,一方面你是在客棧,在一個異地他鄉在過年,另外一方面你的手機也沒有閒着,你同時還是在跟你的家鄉,你的親人,跟你的同學在相互祝福,相互鏈接,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重意義的,其實也是現代社會或者現代科技給予我們的方便。所以我覺得旅居過年,它其實也會成為一種新的過年方式,也會越來越成為我們很多朋友的選擇。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本鄉本土就是說比較熟悉了,或者說因為家裡人某個人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想到外面去,甚至想到國外去度假,到國外去過年,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也確實是讓我們對年的、對過年過節的那種感受更加的豐富。

就像我在《時間之書》和《節日之書》裡面強調的一樣,我覺得我們的每一次新的嘗試其實都是在豐富我們的傳統,換一種說法就是大的符號,比如說節日或者說二十四節氣這種大的符號,其實是因為我們在實踐它,在激活它,而不是說它是一個死的東西,是一個書面的東西,或者是一個老人傳下來的一個辦法,我們不必亦步亦趨的按照他書面上寫的去過節,我們現在的每一次新的創造,其實都是在激活它,都是在盤活它,甚至給它賦予新的意義新的精神。

所以我覺得網友們不需要就是說對過年過節想當然,只要我們說在這麼一個節日的時間,在這麼一個節氣的時間、節點的時間,我們在認認真真地生活,我們就已經在過好這個節日,所以我特別支持一些朋友,你們去旅居度假,旅居過年,這樣的話可能對你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

這種體驗,這種體驗本身你邁開這一步的時候,其實你是在激活激發你自己的創造力,你一定不會說,我是按照家裡面去跟他們吃個團圓飯,亦步亦趨地過那種年,你一定會有主動的去想創造的願望,也有創造的興趣,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在施展你的才華。就像我們那個時候在雲南過過年一樣,大家在一起好像說一說每個人你要出一個節目,或者說每個人出個節目不行的話,每家要出一個節目,這個時候你就參與到這個創新。

這兩年大家已經習慣一個詞叫就地過年,我覺得就地過年以後跟旅居過年一樣,也會成為大家的一個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可能我們應該是怎麼講說應該像過年應該有更多社區化嘗試,還是要參與,不能說因為你不能回家鄉過年,不參與本社區或本城市的這個過年的氣氛,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包括很多朋友,特別是年輕朋友總是說自己平時太忙了,所以過年好不容易有幾天過年時間,寧願在家睡個大覺,或者說看一下那些韓劇美劇連續地追劇,我覺得這種個人式的過年,我覺得不值得去提倡,還是應該去參與,去走出戶外,去到你的鄰居家去串門,因為你平時沒有機會去串門,去熟悉那些鄰居,這個時候應該去跟鄰居一起來把這個年過得熱熱鬧鬧的,是吧?

所以我覺得傳統文化過年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拜跑年。

拜跑年在鄉村社會非常有意思,幾乎是家家戶戶,比如說大人不一定說是每家每戶要要拜到的話,他一定會讓自己的孩子,就是說你必須家家戶戶你都要去敲門,要進去給人去磕頭去賀年的習俗,其實我覺得現代人包括城裡人應該能夠拿過來,怎麼講?用新的形式來激活的,讓拜跑年成為我們社區的一個方式,這樣的話,我們的社區就可能由一個陌生人社會變成一個熟人社會,大家都是鄰里之間相互讀書。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過年這個節日本身就有讓大家變得熟悉起來的一個功能。我們當代人過要過年的話,也應該把這個功能能夠發揮起來,能夠激活起來。你比如說我們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說你在一個社區裡面,甚至在一個樓裡面,一個塔樓裡面,你可能住了兩三年,可能對門你還不認識。我覺得要通過過年這樣的節日能夠把你的對門能夠熟悉起來。

其實熟悉鄰居,熟悉社區的這些朋友是他給予你的感覺,比回到家裡面跟你的老同學跟你的父母是不太一樣的,但是他給你的驚喜恐怕也會超乎你的意料之外,所以這是我的一個最切身的感受。

這兩年很多朋友覺得不能回鄉過年,覺得很可惜,甚至對疫情已經快跨三個年頭,覺得遙遙無期,有一種沮喪感,其實我覺得不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消極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包括利用好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的這種節日給予我們的一個福利,能夠好好的享有福利,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能夠變得有希望,變得這種有活力起來。

所以這是我的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這兩年我們應該把能夠利用過節的時候,能夠主動去發揮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去創造機會,跟周圍的鄰居,跟社區的朋友,跟物業的朋友一起把年過好。包括有些朋友談到說在這個時候要有一種共情,要有一種體貼精神、體貼心,說的都特別好。

有很多朋友在這個時候給快遞小哥,你平時可能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去催快遞小哥怎麼還沒有來送我的快遞,這個時候你可能就要體貼一下,甚至快遞小哥來了,你可以給他買杯熱茶,送杯熱茶,這樣讓你的生活還有讓這些幫助你的給你提供服務的這些陌生人,感覺到在這個時候,在特定的時候,他不是很孤獨,不是一個陌生的一個人,而是活得很有意義,活的很快樂,甚至他自己也會對生活有憧憬,有衝動,有福的那種熱情。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隨時隨地發現這種夠讓我們投入讓我們參與的這種細節、生活空間,所以我覺得傳統文化的這種元素,加上我們的過年習俗,加上我們自己擁有的這些高科技的便利,還有我們自身的才華,覺得這幾大因素加起來,我們一定能夠就地過年過一個很好的年,這是我的理解。

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加載着我們哪些情感的寄託?

剛才我們說過傳統的廟會和燈會,它相當於是古人搭建的一個大的網絡平台,一個大的門戶網站,人人都在其中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絡,這個是一個很好的結社交、朋友、社交聯誼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還有中國古人他觀察到了從冬至開始,就是我們常常說冬至益陽生,陽氣開始升發了,也就是說冬至的時候太陽從南半球回來了,這個叫冬至一陽生,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說法。

然後進入到一月,現在的一月其實就是農曆的臘月,所以在臘月里有這麼多的節慶的活動,然後在我們說的所謂的陽曆的一月,小寒大寒節氣期間,雖然天氣很寒冷,但是我們用燈會廟會這些活動來讓大家感覺到天地之間沒有什麼可怕的,沒有什麼就是說寒冷的讓你只能貓冬,躲在家裡,它是鼓勵你能夠走出戶外,能夠參與進去,人人都能夠出去的話,那麼大家就匯聚成一道洪流,能夠讓天地之間熱氣騰騰,喜氣洋洋。

從一個自然的節令來講,我們剛才講過冬至一陽生,那麼到小寒是一陽,那麼大寒是二陽,然後到了2月4日前後就是立春,今年的立春好像也是我們冬奧會開幕的日子,到了立春就是三陽,按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三陽一般開泰是吧?

三陽開泰就是說有了三陽,中國人講三生萬物,陽氣太陽往北半球返回的,越往北走的話,它給予我們的熱量增多的話,增多到三陽的話,那麼天地就打開了,這個時候人就不再覺得冷了,所以立春這個時候風吹在你的臉上,你也不會覺得寒冷了,那個時候的風它就要按我們中國人說話,風向都變了,已經從北風轉到東風,所以三陽開泰有這麼大的魔力。

從節慶文化角度理解「出入無疾,朋來無咎」

我經常開玩笑,我說中國人經過幾千年,在臘月期間的生活狀態就沒有超出幾千年前的一個總結。總結是在中國的易經裡面的副卦卦辭裡面說過,他說冬至一陽生,這個時候地雷復,恢復光復,恢復了之後有一個什麼變化?就是讓你「出入無疾」,出入無疾是什麼意思?就出門、回來你不要太快,也就是說我們在臘月裡面,我們的行動,出門走路不要太着急,走的太快,你要慢一點,因為你慢一點才穩,因為這個時候外面是大地冰封,冰天雪地的狀態,大地都是冰凍的狀態,你如果走得太快你會摔倒是吧?

所以古人告誡你說要出入無疾,還有我們知道疾又是疾病的,他其實也是古人對我們一個提示,就是說你出來進去,你不要生病,不要得病,我們現在在疫情情況下,我們也是經常一出門,門衛就會問最近有沒有咳嗽,有沒有感冒,有沒有發燒之類的,他還是在互相提醒,互相告誡,其實也是讓你注意養生,注意你的健康,這四個字我覺得是幾千年來沒有變化。

還有一個詞更好玩,叫「朋來無咎」。朋就是朋友,連起來就是朋友來了沒有錯,朋除了朋友以外,這個朋是我們說的在臘月裡面我要逛廟會,燈會,我們看到陌生人,對不對?更不用說看到了朋友,那是一個驚喜,你都覺得這個時候你的這種狀態都會都會提升起來,你那種很沉悶的狀態,看到朋友你就會升發起來,所以朋來無咎有這麼一個意思。

當然還有一個意思,我們都知道「朋」在古代,先秦以前它是貨幣的意思,用我們的現代的語言翻譯朋就是相當於紅包,所以朋友給你發紅包了,朋友見到你有伴手禮送給你,是吧?你拿了沒錯,所以朋來無咎還有這麼一層意思。包括我們去逛燈會廟會,看到朋友家的孩子,或者看到一個很可愛的孩子,我們願意去買一個小東西去逗逗他送給他,其實也是朋來無咎,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一些習慣,我們的一個行為模式,其實幾千年前古人就總結了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即使我覺得到現在為止,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去去交流,去互動,去逛廟會燈會也好,它還是我們的一種思維,甚至是我們的一個思維習慣,是我們的一個行為模式。

所以我覺得這個非常有意思,我們在這麼一個狀態,之下我們很積極的很樂觀的參與到從一陽二陽一直到三陽開泰,時間的天地的這種陰陽轉換,這種陽氣的不斷的增加,我們是一種很熱鬧的心情,有參與感的精神去參與。

所以廟會燈會它蘊含了古人很豐富的很有趣的這種文化內涵,這是我覺得我們幾千年來,雖然我們現在有些年輕人他不一定理解這種廟會燈會,為什麼一到這個時候就要掛燈掛那個東西他可能不理解,但是如果你深入進去會發現它其實這是古人的一個我覺得是他的一個確實是他的一個習俗,同時是古人或者說是我們的先人對於時令,對節氣,對這個時間和節日時間的一種很好的安排。

我們要幫天地完成這種陰陽轉換,我們要推動三陽開泰的到來,所以我們要熱熱鬧鬧的做好這種做好廟會,過好燈會,這是我的一個理解。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22 21:03:45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4-03-11 04:03:23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2-07 06:02:29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0-31 21:10:3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