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依賴社交 停止迎合世界 停止取悅討好,讓孤獨成為成長的力量

情感導師 852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你害怕孤獨嗎?

每次看到「孤獨」、「孤單」這樣的字眼時,我們內心總會涌氣一絲憐憫,仿佛這樣的人是被人群冷落,甚至拋棄的一類。認知中,給他們貼上的也是「不合群」、「難以融入群體」等等消極的標籤。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微信,QQ等各種社交軟件的廣泛運用,載有這些軟件的智能手機變成了我們平日裡必不可少的東西。曾有人調侃,「手機就是當下人們的精神鴉片。」可見,我們當下處在一個無時無刻不與他人連接的「持續在線」時代。

我們不停刷着朋友圈,甚至很多人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維護朋友圈上,營造着熱鬧與忙碌的景象,只為不讓他人知道或看到自己形單影隻的樣子。

停止依賴社交 停止迎合世界 停止取悅討好,讓孤獨成為成長的力量

因為內心裡覺得孤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於是,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合群,拼命去融入身邊的「圈子」,或是沒話找話說,或是人云亦云,或是明明不喜歡,卻還是要強迫自己去做。就好像在某些場合,看別人哈哈大笑自己也跟着笑,甚至都不知道別人在笑什麼,更加不知道自己在笑什麼,看似熱烈的氛圍,卻處處透着尷尬。

比如,老鄉群約活動,同事群約飯等等,雖然自己真的有事要忙,對這些個活動也實在沒什麼興趣。只是看群里大家都去了,自己若是不去吧,一則顯得不合群,再則怕以後見面會有尷尬,最後,只能選擇隨大流,白白浪費一天時間。

為什麼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勉強自己去做呢?

害怕孤獨,害怕別人以為我「不合群」害怕別人說,「看,她們群都出去活動了,怎麼就沒有帶她去?」或者是,「她們都去玩了,她怎麼沒去呢?」

不能說這樣的疑問是意有所指,但聽在耳中,卻又不得不認為,那話中有所指。這些認知催生了自己急於避免落單的心境。於是,在這樣的執念下,強迫自己,壓抑自己的本性做出違反本意的行為,進而去融入並不想融入的群體。

只是,這樣一來,你就無法活出真實的自我,因為你總是為了迎合周圍的人而不斷忍耐,你的精神遲早會崩潰,最終對人際關係產生厭倦,茫然不知所措。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孤獨並不可悲,總認為「孤獨的人很可悲」是源於你的固有觀念。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才有待斟酌。

《孤獨力》的作者午堂登紀雄認為,孤獨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是人們想要心裡成熟所必經的過程。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你都能享受當下,不害怕自己一個人,你就不用強迫自己去迎合周圍的人際關係,更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午堂登紀雄畢業於中央大學經濟專業,美國註冊會計師。曾就職於東京會計師事務所,隨後在大型零售企業的店鋪和市場部等部門工作,後來在世界型戰略諮詢公司里特公司擔任諮詢顧問。現經營兩家公司,一邊擔任不動產投資顧問,一邊活躍與資產投資及商業技能相關的講座中。有日本心靈勵志暢銷書作家之稱,著有《停止做「好人」,人生就能順暢》 《應該丟棄的40個壞習慣》 《30歲拉開差距的「人生戰略」筆記》 《孤獨力》等多部作品,其中《孤獨力》有着口碑之作的稱號。

什麼是孤獨力?

本書中所說的「孤獨力」,並非指避免與他人接觸,喜歡上物理的孤獨狀態,或者封閉自我。而是指在社會中與人打交道的同時,也能始終把自己的意志力放在中心位置,積極承擔起自己責任的一種生活姿態。

有了這種姿態,無論跟誰在一起,你都能很享受,自己一個人也能很享受。即便是物理上的孤獨,真的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你也不會感覺寂寞。因為你能夠在孤獨中直面自我與自己的對話,也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控制自己的情感。

孤獨力是一種能被提升的「能力」

精神醫學專家兼心理學者安東尼·斯托爾曾說:「能獨處的能力與自我發現和自我事項緊密相連,與自己最深的需求、情感及衝動息息相關。」

當你投身於一個紛擾的環境中,很難看到自己真實的內心,很多時候是被眾多的說辭裹挾着前進。或喜悅,或憂傷,或生氣,或無奈。無論在哪一種心境下,都很難看清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而做出正確合理的決定。此刻,就像我們常常調侃的那樣,我們需要靜靜。

靜靜是誰?靜靜是與自我對話的「內省時間」。反覆進行內省,內心深處的聲音就會更快地反應到你的腦海中。只有準確聽到自己的心聲,當你面對迷茫或猶豫時,才能更直觀地做出遵從自己意願的判斷。如此,你的解讀方式才會變得更積極,也更能真實地去觀察自己的內心動態。

另外,回顧自己曾做過的事情和擁有的經歷,仔細梳理自己的人生履歷,你就可以某種程度上預測自己身邊將會發生的事情。從而可以將事情攬入自己「預料的範圍」之中。有了這樣的積累,你就能預料自己做的事情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並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內心有底,做起事情來也會多幾分自信,不至於慌亂無主。

我們時常看到有些人在面對事情時,不慌不亂,身上透着一份沉穩和冷靜,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大家熟知的諸葛亮先生,便是這樣的人。處變不驚,運籌帷幄,永遠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即便在自己死後,也不忘擺一個空城計。

又如下棋時,大家都知道觀棋不語,那不語的安靜便是為對弈者提供思考的環境,他們互相不語,眼觀棋盤,每走一步,便已將後面的三步考慮周祥。

他們內心常常重複着人們看不見的思考。他們在內省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使命、應該完成的角色、貫徹的工作以及前進的方向。從而得到一種類似自我實現的感覺,一種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導演的「掌控感」。

發生事情時,先接納自己的情緒,在行動前插入思考,思考自己怎樣做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然後再開展行動。這個便是內省的循環:事情——情感——思考——行動——結果。當意識經歷了這樣一個循環,你做出的行動一般都是趨於理性的。

孤獨並不是一個人孤單地存在,不思考不作為,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而是為自己創造一個人內省的時間。直面自己的情感,給予自己獨處的內省時間,在內省中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面對當前的困境,這種內省與思考便是孤獨力的進一步提升。

停止勉強相處,你將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太多勉為其難的時候,在我們一生中,無效社交更是浪費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和經歷。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寶媽群約着去摘桑果,明知孩子不愛吃,明明自己不想去,卻還要勉強自己,結果大熱的天,孩子鬧情緒,自己還一身臭汗累得要死。可以說這一趟出行,真正是累壞了自己還坑哭了娃,若是不去,陪着孩子做她喜歡的事,豈不是更好?

為什麼會出現勉強自己去做的事情呢?除了怕自己落單,還存在一種「朋友喊了,不好意思不去......」的心裡。所以,才會感到遲疑,才會勉強自己。

在《孤獨力》一書中,作者午堂登紀雄提出,感到遲疑,不能拒絕的人,不妨可以畫一下自己的人生年表:試着畫一個軌跡圖,看看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軌跡,從出生那年到去世,就算有九十多年的時間,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就業、結婚生子公司調動或升遷、買房等。如果你現在是一個三十歲的人,那你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的人生已經過了三分之一,回想目前為止的人生是怎樣如白駒過隙般消失的,你就會明白剩下的人生也會怎樣飛逝。

那麼,當你思考接下來的人生該如何度過,怎樣才能擁有無悔的人生時,你就知道欺騙自己活跟無所謂的人說些無所謂的話,這些都是在浪費自己的人生。

朋友的存在只是讓人生更豐富的一個要素,並不是人生的全部,若是將大部分心力用在維護無謂的朋友關係上,你留給重要的人和自己的時間就會少很多。如果有在一起非常開心的朋友當然好,即便沒有,那也很好。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感覺不合的人勉強維持朋友關係。

就如弗雷德里克·皮爾斯在《格式塔的祈禱詩歌》中的那段話:

我為我而活,你為你而活。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待。你是你,我是我。如果我們能偶然相遇,那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如果我們沒能相遇,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停止勉強相處,不為人際關係妥協,只留下那些更好的人,你將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停止考慮周圍人的意見,所謂自我實現就是活出自己

自我實現,是指個體的各種才能和潛能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過程。亦指個人身心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境界。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這是對個體追求未來最高成就的人格傾向性,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在其提出的具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具有的特徵中有一條就是:有獨處和獨立的需要。

在《孤獨力》一書中,午堂登紀雄認為:遵從自己的本心生活,或創造出能實現該目標的環境,也是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享受孤獨的人都是遵從自己的心聲生活的人。因為他們滿意於自己的狀態,並對自己的將來抱有明朗的期望。而害怕孤獨的人,為了不使孤單一人,會壓抑自己迎合周圍。為了不遭到團體討厭,比起自己的想法,他們會更考慮周圍的意見和價值觀,再去展開行動。就像有些人,總是花大把的時間精修着自己的照片,關注着朋友圈的點讚數。為了得到他人的好評而行動,這樣的人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自我實現。

那怎樣才能算「內心的自我實現」呢?

1、明確人生的優先順序

明確順序時,首先要問自己:「對於自己來說,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不那麼重要。」然後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優先的位置,把不重要的放在後面,要麼少花點力氣,要麼乾脆就不要做。

這就和時間管理中將每天要做的事情按四象限來劃分等級一樣,重要緊急的是急事,重要不緊急的是要事,緊急不重要的是瑣事,不重要不緊急的是閒事。

就像每天要做的事情需要按實際情況來判斷劃分一樣,人生的優先順序劃分,也需要持有自己明確的判斷標準,即便是以自己的喜好作為判斷標準,也要試着找出這個喜好背後的自我價值觀。

明確人生的優先順序,不僅能鍛煉出果斷捨棄不重要事情的膽力,當更重要的事情發生時,也能立即停下手上的事情,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

2、意識到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當面對選擇時,判斷和行為的背後隱藏着自己的價值觀,能發動起另一個冷靜的自己,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能為自己帶來幸福。如果能把發現的價值觀調整成讓自己能接受的價值觀,就有了明確的判斷標準與行動指南。這樣一來,就能判斷一件事情對自己的人生來說是否重要了。

有了合理的價值觀,並依據這份價值觀去明確人生的優先順序,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將會省卻很多不必要的付出。

所謂自我實現就是活出自己,而活出自己的人更加看重自己重視的價值觀,這類人往往不會受到當下環境及周圍人的意見影響。因為,內心的自我實現是內心的充盈,是獨處的能力,是堅持自我的自信,更是懂得取捨的智慧。

你害怕孤獨嗎?你會為了不讓別人看到自己一個人,而強迫自己融入自己並不喜歡的圈子嗎?你是不是常常在意朋友的數量而努力迎合他人?你是不是很在乎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你是不是很少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去思考?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就從現在起,拋開孤獨的人很可悲的股友觀念,停止依賴社交,停止迎合世界,停止取悅討好,學會獨處,在獨處中去自省,去思考。因為,孤獨,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

我們身處社交頻繁的時代,被生活倉促地追趕。我們害怕關上門的瞬間空虛,更害怕下一秒就和這個世界脫軌。但任何成長的節點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須經歷獨處和內省才能到達。

讓你的孤獨成為成長的力量,不受外界紛亂侵擾,追隨自己的感覺,有自主意識地生活,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孤獨力 京東月銷量171 ¥42.8 購買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02 17:09:03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頭像
2023-12-26 15:12:01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12-13 15:12:35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