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康復後我發現,面對它越排斥越痛苦(專業分析)

情感導師 778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神經症康復者成長手記,喜歡的可以關注!

多年來,我自己作為一名曾經患過神經症的「病人」(兩次抑鬱症,一次強迫症與焦慮症)我深知這個問題帶來的痛苦有多深刻。

自己目前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經三年有餘,我接觸過太多的焦慮:父母為兒女焦慮,員工為業績焦慮,夫妻為婚姻家庭焦慮,全民焦慮好像已經成為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了。

據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根據山東、浙江、青海和寧夏四省(區)的流行病學匯總資料推算,我國焦慮障礙患者人數多達5700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18歲以下人群的發病人數,但其中90%的病患未治療。

焦慮症康復後我發現,面對它越排斥越痛苦(專業分析)

越想擺脫焦慮好像顯得越深

前幾天我去參加一個培訓,我們早上本來要很早去。但是因為叫了一個出租車,出租車卻遲到了,我後面的兩個朋友到了終點後,一直責怪怨恨這個出租車司機,自己本來以及遲到了,是有損失,但是到了地點後,一直責怪抱怨產生的負能量,讓她最後培訓過程什麼也沒有學到。這樣的情形中,到底是痛苦本身痛苦,還是他一直在那裡抱怨怨恨的痛苦產生的痛苦痛苦呢?

我覺得是後者,這就像很多焦慮症的人已經焦慮了,但是焦慮這個事實是每個人都會有,但是由於自身性格,不斷排斥,怨恨產生的排斥消除的痛苦最終讓自己陷入了神經官能症的沼澤中不能自拔。

單純的痛苦是誰都能忍受的,但是排斥的痛苦是鋼鐵般意志的人都無法忍受的。

焦慮有何意義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焦慮是因為人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祖先那些智人們因為處於食物鏈較低的位置,為了躲避豺狼虎豹見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坐立不安,這個焦慮的能力通過基因代代傳遞。

到今天雖然我們已經處於食物鏈頂端,藉助各種工具武裝了自己已經不再懼怕其它動物,但是骨子裡的不安全感卻從來沒有喪失過。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講到,我們人類和動物有個區別就是我們不光需要滿足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且還需在此基礎上滿足更高的心靈深處的靈性需求。

而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需求滿足後,上一個階層需求就會通過焦慮的方式提醒你去滿足,基本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心理學家洛·梅將焦慮定義為:「焦慮是因為某種價值受到威脅時所引發的不安,而這個價值則被他個人視為存在的根本。」「焦慮是一種處於擴散狀態的不安,而焦慮則是非特定的、「模糊的」和「無對象的」。

人需要意識到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人會評價自己,包括能力,外貌,性格,交際等。對於這種評價,個體會有因為這個評價而產生的感受。如果對自己的某方面評價低,就會自卑難過,若了評價高,便會自信自戀等感受。

人對存在感的感受也就構成了存在的意義。而焦慮就是對存在感的威脅而形成的一種反應。

對心理學大師解讀:

上述的理論說的通俗一些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焦慮,而且這個焦慮更多是引領你成為你自己的過程,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是誰(你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從哪裡來(你的過去經歷和你現在有什麼聯繫),我們又會去到哪裡(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上述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焦慮將會始終伴隨你左右。

與焦慮不同的,焦慮症作為一種病理性焦慮往往就是焦慮過度,如果把他們比作兩個選手,那麼焦慮情緒是爆炸性的。它只會讓你焦慮一段時間,當困難解決了,它就會消失。焦慮症是一個執着的玩家,無論有多小的事情都會引起焦慮,即使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它仍然會讓你整天坐立難安。

神經症焦慮是一種與威脅不均衡的反應,是不能合理的應對挑戰和變化的結果。一般而言,個體在威脅發生時會採取防禦機制,面對威脅時,個體不能正視,而試圖迴避,逃跑,保護脆弱的自我免受焦慮衝擊。

如果個體採取遵從他人的意見,放棄自由,放棄個人成長的可能性的方式來進行應對,此時焦慮並不會真正消失而只是轉變為神經質焦慮,它依然會困擾個體。

為何越排斥焦慮反而越焦慮

我們可以從很多文章和書籍中看到,處在神經症的痛苦中我們要學會接受,但是我覺得接受這個詞還是帶有很多主動的味道,道法自然,一切都應該是被允許。在改變過程中,任何主動的行為都會產生對抗,對抗又是生本能死本能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痛苦。現在我想說,試着去接納它們,並感受其中的感受,不評判,不分析。只是在當下中。佛家講:痛苦來源於我們的分別心。那麼什麼是分別心?

當我們吃了美食,交了美女朋友,我們是開心的。那麼我們產生念頭,患了疾病,甚至丟了幾百塊錢都是不開心的。遇到好事情我們就允許接納,遇到壞事情我們就抱怨甚至咒罵。這樣就會加劇我們遇到痛苦體驗的不舒服感覺。所以不論是佛家還是《當下的力量》都教導我們,要去掉這樣的分別心。也正是這樣的分別心,讓我們處在症狀中無限的排斥,對抗。怎麼會處於安靜呢?

對此,埃克哈特托利認為,看法,或者說是思維,是用來對抗體驗的。在他的著作《當下的力量》中,托利提出了「向思維認同」和「痛苦之身」這兩個概念。他說,我們不能承受「痛苦之身」,於是發展出了種種思維,並認為,這些思維就是「我」,也就是將思維等同於自我,最終令我們陷入思維的牆中,而不能活在當下,與當下正在進行的事物建立毫無障礙的關係。

這聽起來會有點複雜,簡單說來就是,我們用思維來對抗痛苦,最終又愛上思維,這導致了種種問題。

在書中介紹,人總是無意識的就會認同我們自己念頭和思維。但是思維真的是我們麼?我之前說我們腦子中有了好年頭很開心,但是馬上出現了痛苦的、可怕的、骯髒的念頭我們又不開心了。那麼到底我們是我們的大腦,還是念頭牽扯着我們自己?那到底我們是我們大腦的主人,還是大腦主宰我們?

其實在這些念頭和痛苦的背後還有一個東西存在,那就是「真我」。就像我們朝着湖面丟一個石頭,表面會產生很多漣漪,但是水底卻是平靜的。漣漪就是我們的念頭,水底就是我們的本真的「我」。

我們看到刀子會聯想殺人,看到電線會怕自己觸碰電死······這些都是強迫性衝動,但是我們不會做這些,因為我們是正常人,不是精神病人。這些衝動是漣漪,後面有一個真正的自己會把控我們的行為。思維不等同行為。一切都是被允許的。那個真我會做出最有利我們的行動。根本不需要刻意努力。所以為什麼森田療法教導大家順其自然,這其中的奧義就在這裡。

到底是痛苦本身痛苦,還是消除痛苦更痛苦?

痛苦只是心理問題的信號,直面問題才能減少痛苦

首先,我想強調一點:永遠不要以為你的問題獨一無二,永遠不要以為你是最不幸的。實際上,我深談過的幾乎每個人,包括我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實,我們都是帶着心理問題在生活。不同的是,有些人陷在心理問題之中日益消沉,而有些人卻能做到帶着心理問題去積極生活。

譬如數學家納斯(電影《美麗心靈》中的男主人公原型),他在年輕時患了精神分裂症,從未徹底治癒,幻覺和妄想一直在糾纏着他,但他帶着症狀去生活,去思考,並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要分清痛苦與問題,可以想辦法減輕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問題。

太痛苦常常是因為不了解為什麼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導致我們逃避痛苦,恐懼痛苦……最後,我們忽略問題自身,迫切地想消除痛苦,因此產生了一系列心理問題。要帶着心理問題去生活,我們必須先改變一些習慣性的錯誤認識,明白痛苦與問題的關係。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15 12:05:23

這個真的給我們很多幫助,特別是對愛情懵懂無知的年紀,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頭像
2024-05-14 18:05:17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3-07 03:03:41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