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喻對話陳海賢:如何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

情感導師 853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這一期的對談,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國內知名的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了不起的我》作者陳海賢老師。陳老師是國內特別少有的,既有很好的學院背景,又有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的心理諮詢師。

直播中,老喻和陳海賢老師探討了如何讓行動發生改變,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

老喻對話陳海賢:如何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

以下是直播精華內容回顧。

一、為什麼一個人的想法和行動總是脫節?

老喻:上周日,我跟一個朋友下了一盤棋,我輸了。在關鍵的一手棋,如果當時我選擇妥協,其實我是有領先優勢的,但我還是選擇了「死磕」。我很疑惑啊,我明明算清楚了這步棋,為什麼還選擇了錯誤的那一步?

很多時候,一個人想做的事情跟他真正做的事情總是脫節的,您認為深層原因是什麼?

陳海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第一,在艱難的時候做出選擇並形成一種直覺,其實是一個可以訓練的技能。不知道怎麼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可能是訓練不夠,尤其是圍棋。

有一段時間,我去聽柯潔的講座,他講圍棋什麼時候開始突飛猛進的,他發現別人以為的平局,實際上是有一方占一點點優的。於是,他找到一個選擇的依據,不停地擴大,結果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積分和優勢。

一個選擇的依據,不是回過頭來想當然地認為這個是更明智的,而是一個訓練的結果。

就像您後來復盤,認為自己當時應該妥協,這個就變成了您的經驗,這也是一種技能訓練。

第二,在選擇的那個時刻,以及回過頭去看一個選擇,我們的想法不一定是一樣的。

在做選擇的時候,你面對的是一片模糊,你可以妥協,也可以死磕,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過去的經驗、對某些事的好勝心,都成了我們選擇的依據。

勝負已定的時候,我們回過頭去做總結,那可能會想當時我為什麼不妥協呢?這樣回看的時候,我們已經把妥協之外的想法給消除了。

這就像頭腦加工一樣,為什麼會形成經驗,那個時刻你有無數多的選擇,也許它們的權衡是很相似的,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就會用那時候的選擇來解釋,是不是換一個做法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

在做選擇的這一刻,以及回過頭來看的這一刻,發生了一些信息加工的偏差,偏差的傾斜方向就是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將讓你覺得我是想妥協的,也是想死磕的這一部分給壓抑下來了。

這是人類大腦的特別機制,就是它會形成這樣的信息偏差,以便告訴你什麼是對的經驗。

您沒有做錯什麼,在選擇的那一刻你不知道該怎麼做,回過頭來你以為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其實這是一種大腦積累經驗的的加工方式。

老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類利用一個人的先天機制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優勢,也會變成一個人的智力偏差,也叫做「後視鏡」。

假如從事後復盤的心態來說,如果我這樣做就會怎樣,它就變成了一種積極的思考。

假如從懊惱的心態來說,如果我怎樣做就好了,比如我要十年前買房子就好了,它就變成了一個人永遠在後悔。

您覺得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陳海賢:大家要明白,我們回過頭來看關鍵時候怎麼做可能更好一點兒,目的是讓你不斷積累新的經驗,而不是讓你懊悔的。

在結果還沒有定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選擇更好,只是選擇其中一個,就像其他很多的想法一樣在你的頭腦中飄然而過,之所以你忘了其他的想法,是因為它們後來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結果,可是在你做選擇的那一刻它們都是存在的。

老喻:經常有人說「煮熟的鴨子飛了」,其實鴨子飛了的最主要原因肯定還是鴨子不夠熟。做錯決策的本質上是功力不夠,我們低估了一些事情的難度。

二、「知行合一的難題是什麼?

老喻:您在《了不起的我》這本書開篇就講,大家都有美好的願望,都想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好,但做起來似乎特別難。

大家都在說知行合一,那知行合一的難題到底是什麼?您能不能分享一下?

陳海賢:你知道了,但你做不到,說明你不是真的知道。真正的道理常常是你通過自己的經驗領悟出來的,它是非常難的,你要去面對心裡的恐懼,要去面對原來的習慣,要去面對紛繁複雜的、告訴你應該怎麼做的決策信息。

真正的道理是在你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行動方案,比如買股票,行動的依據究竟是外部的變化,還是內心的某一些原則?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我們知道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我們知道不要去追求短期利益。但是,當眼前有一個很大的好處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抵禦它,那沒有辦法抵禦它的核心在於你的行動依據是根據外界的變化,這是人的本能。

要克服這種本能,變成無論外面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我要遵循的依據是內心的某一些原則,在瞬息萬變的各種決策中,你找到了堅信自己能遵循的錨點,而這個錨點不是盲目來的,它是你經歷了很多的驗證,你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和變化之後提煉出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在你心裡的。

很多人說為什麼沒有辦法知行合一,我覺得很簡單,就是你聽到的只是一些外在的道理,你的行為仍然只是遵循外在的變化而作出的反應,而沒有形成可以作為決策依據,可以讓你放棄短期利益,可以讓你從更長的視角來想問題的堅定的內心。

從遵循外界變化作出反應到遵循內心的信念作出反應,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度,而大部分人還沒有完成這個進度。

老喻:問您一個簡單的問題,人為什麼要轉變?轉變很難嗎?

陳海賢:人是可以改變的,有一些改變容易,有一些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因為我們的心智一旦形成以後,就要到下一個階段,這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對所有事情的解釋,對別人怎麼對我,我為什麼會這樣等等問題的解釋,是一個很平衡的狀態,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忽然之間,人生遇到各種危機了,這種危機有一些是在婚姻里,有一些是在家庭里,比如孩子不聽話,我要好好教育他,我要告訴他應該這樣做那樣做,我覺得是為他好。

可是有一天,孩子要反抗了,父母說什麼,他就要反着來,這意味着原來的經驗沒有用了,我們就會進入到一段困惑和混亂的時期,逼着你要去發展一種新的經驗和新的認知。

如果你不能,你就會一直處在這種困惑中,你就會變得非常煩惱,這些煩惱本身也提供了一種動力,我要推到下一個階段,我希望找到一個出路,找到一個答案。

我們遇到很多來訪者,困惑就在這兒,我原來的經驗沒有用了,就像剛才的媽媽,我必須要學習,如果我只是要求孩子,不尊重他的想法,他也會慢慢地反抗我,我就必須尊重他的想法和自主性,有時候哪怕他的自主性跟我想要的不一樣。

這就是思維上的進步,這個進步是通過矛盾和困惑來的。所有的問題,不是說你這個人有問題,甚至不是你的心智模式有問題,是叫「卡住了」,是你在發展變化中沒有辦法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而出現的問題。

假設人的心智是在不停發展的,如果有一天你停下來了,你所有的焦慮、抑鬱等不好的情緒都在告訴你,你停下來了,你失去了成長的過程,這是非常態的,你得往前走。

三、想要轉變,有沒有一套說明書和導航系統?

老喻: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自我發展心理學,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不管是不知道如何做選擇,或者某些困境造成我們卡在裡面出不來了,在您的理論框架下,這是一個人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階段性地遇到了一個坎。

您所構建出來的自我發展心理學,包括了行為科學,有認知療法,也有家庭治療、積極心理學、精神分析,它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事兒,而是一個專業的事兒,我們還是得相信專業。

在您諮詢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特別有趣的人和事,以及他們所發生的改變,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陳海賢:舉一個例子來講,為什麼叫做「卡住了」。我見過一對夫妻,先生出軌了,這對他們的夫妻關係有很大的影響,他自己也想要改變,可改變不了。

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他一定是追求新鮮感。後來我發現,不只是這樣。他說自己小的時候,所有的想法、想要做什麼事情,經常會被他爸爸否定。

他喜歡打遊戲,他爸爸會說不許打,你要變成一個好學生。他不會去跟他爸爸反抗,而是趁他爸爸上班的時候默默地打遊戲。然後他爸爸就變成一個偵探了,回來一摸電視說是熱的,你肯定偷着打遊戲了。

後來他結婚了,他也是一個很坦白、很稱職的人,可是他需要通過做一些違反禁忌的事來保留一些秘密。他做其他的事情都是很順從的,他爸爸讓幹嘛就幹嘛,可是他要有一個空間來違反命令。結婚了以後,違反命令就是去做婚姻不允許做的事。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他沒有辦法獲得一種自我確認的感覺,他就需要通過反抗一些規範來形成自我確認的感覺,好像只有這樣做我才是我,其他的時候我都不是我,而是社會規範命令我做的事。

知道他是卡在這兒,知道對他來說保有秘密很重要,這是他留給自己的空間,我就告訴他,婚姻是你想要的,也許你可以跟你太太保留一個你的秘密,這個秘密不是能夠影響你們婚姻的秘密,它是你的另一個秘密。

有時候改變是很複雜的,不只是簡單的行為,你要知道這個行為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去實現它對你的意義。

老喻:我感覺您像一個福爾摩斯,不斷地追問下去,又特別像一個工程師,看到了發動機出了點問題,別人會說卡住了是不是要加點兒油,而你會把它打開,看裡面的零件,然後去分析原因。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心理學越來越被大家覺得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以我非常有限的教育從業的經驗,我發現90%甚至更多的家庭在教育上出現的問題,基本上是心理出了問題,這個是我和朋友們達成的一個共識。

另外我也看到了,不管是從教育的角度,還是從科學的角度,孩子的心理是一個值得被認真對待、被系統對待的事情,從整個社會層面應該能夠構建出一些東西。

陳海賢:心理學是有它的專業性的,我覺得最重要的理論是關於人是怎麼發展的,人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構成了自我的基本的要素,如果沒有這些要素,我們就會以一種其他的方式去得到它,來獲得一個平衡。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我的意願有一個辦法得到確認,那就是要有一個空間能夠容納它,讓我知道我想要也很重要,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人擠壓了我的空間,慢慢地我也形成了習慣,我想要的所有東西都不重要,因為我的父母告訴我,他們想要的才重要,他們想要你好好學習才重要,社會想要你怎麼樣才重要,就會形成兩個結果:

一個是我把所有我想要的東西全部真的壓抑下去,人就會變得很沒有意義,我完全好像行屍走肉一樣,因為我想要的東西不重要了,都是別人在告訴我應該這麼做。

另一個是我會在一個很小的空間保留一個自己的秘密,這個常常是有破壞性的,它常常是父母或者社會不想要我做的事,那我偏偏要做給你看,我以為這個才是我想要的。

這就是自我構成的一個部分,我們有一個地方在保護自己,我的想法很重要,我的欲望也很重要,我也要得到確認,可是不被大的容納,它就會變成一個秘密。

無論是教育孩子還是心理宣傳,本質上都在理解人是怎麼回事,理解人的自我是怎麼一點點發展的,怎麼樣才讓他自在,怎樣會讓他很不舒服了,不舒服的時候又會找什麼樣的方式去平衡?

這是我們頭腦中一個大的地圖,然後才會有福爾摩斯或者工程師。

四、如何讓「了不起的我」控制局面?

老喻:我看過一個挺好玩的說法,人做夢的時候,大腦有兩個主要機制,一個叫編故事,另外一個叫自己忽悠自己。

人在清醒的時候,機制是差不多的,大腦是去中心化的,是雜亂無章的,就像池塘里的青蛙一樣。

大衛·休謨就認為,人是一連串串起來的經驗,沒有什麼「自我」。

我們又有很清晰的「我」的概念,有些人說「我」就是個幻覺,還有些人覺得有好多個「我」,有理性的「我」,有感性的「我」,有貪婪的「我」,有善良的「我」……

您的書叫《了不起的我》,一個人對於「自我」這件事,並不是單一固定的,它是發展的。

您剛才也提到了,一個人過得比較幸福,或者這個人比較厲害,他的「自我」意識很清晰,他知道「我」在做什麼,「我」該做什麼,而且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但是,很坦率地說,大多數人似乎做不到這一點,一旦有人在「自我」這件事上解決得不錯,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很通透。

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我」,大家亂成一團,如何讓「了不起的我」真正地管事、當家?

陳海賢:我講「了不起的我」,「我」就像CEO一樣在統領所有這些事情。這個看法的好處在於讓我們理解內心的衝突和矛盾,有一個人在協調衝突和矛盾。但是,這個看法缺少對「自我」是怎麼進步的理解,「自我」是在不停地發展的,這個看法只是在協調。

不知道老喻您是不是這樣看,理性的「我」好像是更先進的,是更被崇尚的,它把感性的「我」、衝動的「我」給壓抑下來,就變成了一個人的進步。

我不是這麼看的,《了不起的我》這本書,副標題叫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人在不同的階段,除了經驗以外,還有你看待事情的結構。

一些人特別通透,代表他看事情更加靈活,他能夠更好地去處理事情和矛盾,也能夠同時處理很多矛盾,比如我的衝動,我的欲望,我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我的短期利益和我的長期利益等等。

如果通透代表着一種更靈活的認知結構,發展起來也一定是要經歷很多的渾濁,是從糊塗中慢慢地發展出來的。所以說,通透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個發展階段。

自我發展心理學說的是什麼?「自我」就是在不停地往前發展,發展的本質是對矛盾的適應,你遇到各種各樣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辦,慢慢找出了一個適應的方式,這就是你在心理上的新出路。

最簡單地說,有一個詞叫珍惜當下,它是一個道理,誰都能聽得懂,但要執行的人並不多。

珍惜當下,是人在面對生死矛盾的時候來的。你要去規劃,你要去享受很多事情,如果我們把死亡計算在內的時候,你就發現所有的事情從長遠來說都會消失的,沒有意義,生死就構成了一個矛盾了。

在你的頭腦里必須要找一個出路,尤其對於那些得了絕症,三個月以後要死的人,活着的意義在哪裡?這個時候他才會有一個概念,活着的意思是要珍惜當下,現在每一刻都很美好。

一個深刻的道理,是適應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個更通透的認知。成長就是對矛盾的適應,就是在矛盾中找到了一個出路,這種不斷尋找出路的過程,又構成了「自我」。

我喜歡《了不起的我》最後一句話:這是一本關於「自我」發展的書,但寫完這一段我才突然明白什麼是「自我」發展,不是有一個「自我」在不停地發展,隨着你的經歷順境逆境增增減減,而是發展的過程本身就叫「自我」。

「自我」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過程。我們有一種天然的責任,就是怎麼讓我的「自我」繼續發展下去,怎麼讓我的「自我」在矛盾中適應,找出一個新的出路。比如珍惜當下,是面對死亡時的出路。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個挺成功的管理者,他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太在乎勝敗,因為商業上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

有一天,他的老闆派給他一個很難的任務,如果做成了,也許會有很大的收益,可有很大的概率做不成。他面對着一個很大的矛盾,我要不要去接受這個項目?

從外部的角度來看,有可能做不成,而他又是一個對成敗得失這麼在乎的人,他在乎的不只是錢,而是外部的評價,他就不停地糾結。忽然有一天,他決定接受老闆的新任務,因為他想明白了,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這是一句很雞湯的話,也是一個很難踐行的道理。在那個時候,這句話對他非常有意義,幫他從不確定,從別人目光,從成敗得失中解脫出來,讓他的思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在矛盾的擠壓中找到了新的出路,以後找工作機會不再看它會不會帶來收益,而是會不會帶來成長。

五、理性和情感,到底誰說了算?

老喻: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曾用一個有趣的比喻,來描述兩個「自我」之間的關係:人的情感就像一頭大象,而理智就像一個騎象人。

我發現,自己經常會陷入死循環:用騎象人馴象,又要培訓騎象人,然後一層層推下去,沒完沒了。該怎麼辦呢?

陳海賢:我最近在看《自我的發展》,這本書講到,我們的理性和情感不是分離的,而是特定階段的產物。

有點兒像我剛才講的,人生在不停地往前走,有可能某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的過程中卡住了。

我的朋友原來在糾結要不要接受很有風險的新工作,在他原來的思維里,行動和決策要遵循成敗的風險可能性,這樣看新的工作就有很大的風險。他有理性的部分,新工作的風險很大,又有情緒的部分,他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做選擇。

在這個時候,他的大象是這個階段被卡住了的產物,代表的就是在認知的階段往下走的時候卡在這兒了,不再是行為是理性決定的,也不是你的理性在馴化你的大象……而是這個階段發展到那個階段,發展的順利還是不順利,你的情感有一個反應,你的情感和理智都是關於某個特定階段發展的現象學。

這部分對我有很大啟發,不是情感和理智對立,是你對他人怎麼評價你的願望和老闆給你的指令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沒法解決,就產生了特定的情感、特定的理智,你要發展,就要發展出一個更高級的理智,比如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他的情感一下子就通了。

這樣來看,我們就破解了您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再需要一個訓象師?不用的。隨着矛盾的發展,騎象人到了更高的水平,你變得更理智了,你的大象也到了更高的水平,你的情感更平靜了,更通透了。大象和騎象人在經歷一個歷險,這個過程中,他們在一起慢慢地長大。

六、開始轉變總是很難,如何走出第一步?

老喻:很多人都特別想有一些「自我」方面的改變,也知道自己的一些欠缺之處。但是,行動起來的時候,大家又不知道怎樣開始。

在您的書中,針對不知道從哪兒着手,您提出了「小步子原理」;針對擔心失敗,不敢行動,您提出了「奇蹟提問」;針對工作學習的時候愛看手機,沒辦法專注,您提出了「培養環境場」。

您給出了一些特別的工具,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兩個方法呢?

陳海賢:什麼是「小步子原理」?當我們在焦慮的時候,比如我們總想長線投資,那我們會不停地想,我真的能成功嗎?它能帶來確定的回報嗎?我現在投入有什麼意義呢?我的夢想是西湖邊的別墅,現在做的只能夠掙一頓飯錢,做這些有什麼意義?

我們陷入這種思考,就會讓我們失去一種行動的能力,這也是很多人沒有行動力的原因——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大太遠了,相比之下我們的行動是那麼微不足道。

每一小步是為了獲得成功嗎?不是的,而是為了創造一些新的可能性,為了給可能性創造一些空間,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你認為創造一些新的可能性也有價值,那你就可以想怎麼創造,從能做的最小的一步開始。

「小步子原理」不是關於成功的原理,雖然你慢慢會離成功更近,它是關於行動的原理,它是關於創造一些新的可能性的原理。

如果這樣想,我們就把視角給倒過來了,不是這樣做了你一定可以成功,正是這種思維讓你沒有辦法去行動,只會讓你焦慮。如果我們想的是一些新的可能性,不知道它是什麼,但它有價值,我們就會想,離這個目標更近一點,我們能做的最小的一步是什麼?

書中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不想去學習,因為他覺得自己也許畢不了業了。這個時候,最小的一步是不要點外賣了,開始去食堂吃飯,見一下人也行。

去食堂吃飯跟他順利畢業有多大的關係呢?如果你這樣想,你就什麼也做不了了。邁出最小的一步,去食堂吃飯慢慢變成一個習慣了,他就覺得見人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那就別在寢室待了,能不能去圖書館,這是另一步。去圖書館也可以,那能不能去教室,能不能跟一些更有經驗的學生約到圖書館來談。

可能性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就是你創造了一些,它就延伸出另一些,你延伸出另一些,它就會創造另一些,可能性不斷變得越來越豐富。

增加可能性有什麼好處?比如最小的一步是去食堂,去食堂有什麼用呢?對於一個已經很久不出門,有點兒社交障礙的人來說,去食堂就必須要調動他的適應能力,他要跟人說話,同學打招呼他該怎麼辦,他就要去應對這些事,這個過程帶來的就是一些新的成長經驗。

它不是一件事,而是去應對這件事的過程,如果他能很容易地應對這件事,就會給他一個信心,我也可以應對下一件事。

創造可能性以及在應對這些可能性的過程中發展出的能力,才是幫助一個人改變的關鍵。

七、一個人真的有選擇嗎?

老喻:我越來越感觸到,教育這件事,尤其是對小孩子的教育,「自我」的形成,一個特別重要的標誌就是他能不能夠做出選擇。

我一個朋友是在教育方面非常資深的猶太人,我家小男孩四五歲的時候,我向朋友請教怎樣教育孩子,他只提了一句,儘早地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做選擇,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後來我也從事教育,做了一些猶太人教育的研究,我發現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把孩子扔在一個相對安全,又有點兒混亂的環境裡面,讓他以低成本的方式儘快學習做選擇、做決策。

不管是能夠上名校的孩子,還是沒有上那麼好學校的孩子來說,做選擇做決策這件事兒,咱們是沒有經過訓練的。

回到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咱們小時候讀書,「自我」是一個不對的東西,至少是不被鼓勵的。

很多人卡在那兒,原因就在於每個人都想變好,但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請您說說看,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選擇的權利?

陳海賢:我覺得一個人永遠都有選擇,永遠都在做選擇,沒有選擇你就沒有辦法生活下去。只是有時候,你選擇了順應所有的一切,看着就像沒選擇一樣。

所有人都在為各自的人生負責,培養孩子選擇的意識,最重要的是什麼?

第一,當你逼着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其實你在告訴他,有一些事情是需要你自己負責的,就是培養他的自主性。自主性的本質就在於我能主動地做一些選擇,能承擔起選擇的責任來。

第二,培養孩子做選擇,哪怕選錯了也不怕,因為它是一個無限遊戲,選擇之後你還得去應對選擇帶來的事情。

選擇不只是一個結果,比如我選了文科,那我還要花很多的力氣去學習語文,我是一邊選擇,一邊還讓選擇的道路更結實。

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選擇,那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很靜止的思維,就是我想着美好的生活,我選擇了這個或者那個,只是做了一個選擇,都沒有辦法讓美好的生活很快地到來,他就說自己沒有選擇。

每個人都在做選擇,我們選擇的不是這件事情怎麼樣,不是美好生活能不能來,不是我要怎麼樣的工作,我們選擇的是這件事情的應對方式。

比如我忽然失業了,這不是我的選擇,可你怎麼應對它,這是你的選擇。你可以去問老闆怎麼回事,或者能不能幫助推薦新的工作機會,這是一個選擇;你可以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被老闆看穿了,這也是一個選擇;你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繼續努力去看看有什麼新的機會,或者去學習一些新的技能,這是一個選擇。

所有的選擇不是在於你遇到了什麼事,遇到某些事確實不是你的選擇,而是你怎麼應對這件事,那是你的選擇。

老喻:有一個叫「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90%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所決定的。你的反應就是你做出的選擇,甚至於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你也可以選擇嚎啕大哭,或者坐在那兒想一想,哪怕啥都沒做,你也是有選擇權的。

陳海賢:為什麼說選擇這件事重要,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在做選擇,於是我們就選擇了順應自然的反應,比如遇到事情就嚎啕大哭,遇到打擊就趕緊藏起來。

順應自然的反應會讓我們覺得,這好像不是一個選擇,這是最自然的事。如果你能夠意識到這是你的選擇,慢慢你就可以選擇順應這個反應,也可以順應更理性的思考,順應自然反應以外的可能性。

你看,意識到你在不停地做選擇,它的好處在哪裡,不是在告訴你怎樣可以做得對,而是在為可能性創造空間。

老喻:下圍棋有一個鍛煉水平的方法——做「死活題」,比如有一個局部叫「黑先白死」,就是你先走就能夠把腳給殺死了。很多題你拿到一看,這怎麼能殺死了,你覺得不可能,但因為題目說了你可以殺死,你就坐在那想,有些時候你真的可以殺死。

同樣的環境換到實戰當中,你肯定想不出來,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黑先白死」,假如給到你確定結果的提示後,反而能把你的潛力逼出來。

陳海賢:大部分人在努力證明我做這件事是不能成功的,或者在猶豫,這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樣失敗了也沒關係,而且不用投入更多。

當別人告訴你這是行得通的,你就不會有這件事成不了的糾結,而只會把注意力都放到怎麼把這個辦法想出來上。

人就是很奇怪,如果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我怎麼想出辦法,內心有這件事一定能成的信念,那成功的概率就增加了。

八、如何觸發改變?如何讓改變可持續?

老喻:改變是需要勇氣的,有些事會觸發你的改變,有些時候你要捨棄,有些時候要通過自我反省能夠實現持續的改變。對於一個人來說,比較大的挑戰就是什麼時候該捨棄,什麼時候該堅持,您怎麼看呢?

陳海賢:什麼時候該捨棄,什麼時候該堅持,這是我們的選擇,選擇很難有一個標準。

你的情感會給出一些信號,我感覺到這兒很不舒服了,感覺到人生陷入某種困境,有那種卡住的感覺,也許在告訴你,某一些地方該要有一些改變。

在想捨棄或者該堅持的時候,我們要想不同選擇背後的「我」所代表的形象是怎麼樣的。

比如我捨棄了一個工作,我要去離職,我要去創業,選擇創業背後的「我」是怎麼樣的一個「我」;

如果我要堅持,堅持背後的「我」是怎麼樣的一個「我」。你可以把兩個形象勾勒出來,再來想這兩個不同的「我」哪一個是你更喜歡的?

每一個人都有無數個「自我」,可是只有一個「自我」是你感覺最親近的,這個「自我」是通過你的選擇保留下來的,其他的各種「自我」會因為沒有選擇其他的可能性而逐漸消失。

如果你沒有選擇喜歡的那個「自我」,它也會逐漸消失,就像沒有存在過一樣。那我們會心疼那個我喜歡的「自我」,因為我沒有選擇,沒有促進他的成長和發育,它就消失不見了。

在選擇上,人從來不是理性的,所謂的勇氣就是我們在選擇我們喜歡的「自我」,我們在逐漸把它培養成現實,這個「自我」好不好?它符不符合利益?不一定的,我們就算知道這個選擇不符合現實的功利,可我仍然會選擇它。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是我們珍惜的東西在決定我們的選擇。

老喻:這段給父母特別大的啟發,對孩子來說到底什麼是重要的,比如他的學業,他的興趣特長,在面對混亂的情況下,他做選擇的能力,父母要教會他哪些東西是最重要的,最值得珍惜的,他這輩子願意為哪些事去探索。

您剛才說的,往往做選擇就像一個人在黑暗的生命裡面行走,抬頭看有北極星作為指引,它永遠是最可能提供了某種相對模糊的精確。

九、成年人還有救嗎?

老喻:您在書裡面提到了「繪製人生地圖」,對於個體而言,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大家都很快樂,未來充滿了未知,充滿了想象。

而成年人的這張紙早給填滿了,繪製人生的地圖的時候就一團亂麻。對於一個可能性已經很少的成年人,該如何繪製人生的地圖?

陳海賢:我們說的人生的地圖,不是外在的可能性,而是心理的可能性。

我們心理成熟有一條特定的路,比如從個人到分享「自我」,建立親密關係,繁衍生息,面對生老病死。

一個人沒有可能性了,就好像變成一個死路了,我要怎麼繼續生活下去,還能獲得某種內心的平靜,這就是對可能性的要求。

沒有可能性,會變成一種困境,會逼着你在心理上發展出一條出路來,不是我們在現實中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而是我們在心理上發展一種可能性,讓我們更坦然自若地活下去,比如我想到的就是我要珍惜當下。

有些人說,我是在事業單位,在工作上沒有可能性,一眼能看到退休前的日子,我也要更熱愛我的工作,要不然我活不下去了。

有一些外在的可能性,比如很多人會選擇去創業。在沒有外在可能性的生活境遇中,也有一些人會找到心理上的可能性,比如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家庭上,利用閒暇的時間提高審美,活在當下。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20 01:03:36

每次有疑惑都會請教,你們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謝謝!

頭像
2024-01-04 17:01:07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