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領導匯報工作,區區4個字就能體現高水平!

情感導師 902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職場中,有人認為:我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老是要匯報工作?匯報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殊不知,匯報本身就是工作,是你職責的一部分。

通過匯報,領導可以藉此機會了解你在崗位上的具體行為和工作想法,從而為你提供資源支持和幫助,確保項目在可預測的方向上不斷推進。

雖說我們不會因為一場好的匯報而立馬升職加薪,但因為一場糟糕的匯報而失去晉升機會的情況還是蠻常見的。既然匯報工作如此重要,有沒有具體的方法可尋呢?

直線管理諮詢的營銷顧問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值得一試的方法:上堆下切。

給領導匯報工作,區區4個字就能體現高水平!

01

方法論跟方法有什麼不同

假設你有一個「話題終結者」的缺點,特別是跟女生聊天。經歷了幾次相親的失敗,你決心改變自己,向戀愛大師請教破冰聊天的技巧。

於是,戀愛大師告訴你一些建議,還有一整套常用話術。

你回頭一試,果然有效,終於可以聊到十句了,可十句話一過,總有一句讓你繼續「話題終結者」的光榮稱號——你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回頭繼續請教,戀愛大師好像知道你會回來,這回,他沒有給你更多的具體話術,而是介紹了一個叫「上堆下切」的語言體系。

首先,請比較下面兩段對話中,男生兩種回答的不同之處:

對話A

男:認識一下可以嗎?

女:為什麼啊?

男:交個朋友嘛……

對話B

男:認識一下可以嗎?

女:為什麼呀?

男:剛才在電梯旁看見你,也不知怎麼的就向你走過來。說實話,我也被自己嚇着了……

在對話中,對方說了一句話,你想要把話給接住,通常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往上堆,把話題往「形而上」的方向引,直接給答案、下結論,這叫「上堆語言」,比如對話A的回答「交個朋友」。

一個是往下切,把話題往「形而下」的方向引,最常見的方式是描述具體的情景、表達細膩的感受等等,這就叫「下切語言」,比如對話B的回答。

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對話都是脫口而出的。而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話題終結者」,是因為習慣性思維是每一句話都想「向上堆」。

女:「你做什麼工作?」

男:「我做程序員。」

「總結」是上堆語言的功能之一,一秒鐘,乾淨利落地結束話題,雙方又要重新想話題,真累啊……

如果用下切模式回答這個問題:

女:「你做什麼工作?」

男:「我最近在做一套程度算法,它能自動識別鏡頭裡的男生和女生,進行不同效果的美顏濾鏡,很強大的。有一回,我用兩條狗做測試,結果程序識別一條是公的,一條是母的……」

一大波話題正在向你們襲來……

蔡康永在《康熙來了》一集中為了說明細節是聊天的靈魂,舉了個例子,「和女朋友去逛街」就很無聊,「和女朋友在電器城裡逛了四個小時,最後女朋友買了個攝像頭,為的是和另一個男生聊天,並堅持自己買單……」才有趣。

從套話話術到「上堆下切」的理論,就是從方法到方法論的過程。理解了這個理論後,你再回頭看那套話術,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能自動生成新的話術。

當然,有些人覺得沒必要,不就是個「搭訕術」嗎?我就是談個「以結婚為目標的戀愛」而言,懂點技巧就夠了,要什麼方法論啊?掌握這套方法論的人屈指可數,可大家不都脫單了嗎?

請別着急,接下來,我就以這套「上堆下切」的語言體系,告訴你方法論比方法強大在哪兒。

02

上堆下切的應用之一

工作匯報的表達形式

首先,我們想一想,為什麼很多男生不喜歡「下切語言」?

因為很麻煩啊,你要去想一堆話,所見所聞所感,很可能你想說的只有一句話,「累死了,莫挨老子」。

而且,你的「上堆」語言,不管是評價概括、還是因果推測,又都是陳辭濫調,讓人沒有半點繼續交流下去的欲望。

這種感覺是不是很熟悉?有沒有當年寫作文永遠都是滿分60分拿42分的感覺?老師的評語是不是永遠這兩句:

語言枯燥,沒有表現力;

行文散漫,中心不突出?

讓我們來看一看高分作文的標準

深刻:透過現象看本質、觀點具有啟發作用(上堆)

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足、形象豐滿、意境深遠(下切)

有文采:用詞貼切 、句式靈活有表現力(下切)

有創意:見解新穎(上堆)、材料新鮮(下切)、構思精巧(上堆)、想象有獨到之處(下切)

作文技巧千百條,方向歸根到底就是兩個:「上堆」要有高度有新意,「下切」要更形象更豐富。

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可高考已是若干年前的往事了,現在說它還有意義嗎?

意義就在「表達方法論」上。從聊天破冰到高分作文,這個「上堆下切」的方法論,建立在一個底層方法論之上,它對應的是人對語言類信息的普遍反應:要麼被新鮮深刻的觀點說服,要麼被有畫面感的語言觸動。

理所當然,這個方法論適用於一切溝通,比如職場上的工作匯報上,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你的基本表達形式只有「上堆下切」兩種。

假定你要向上司匯報昨天拜訪客戶的情況,在組織內容時,如果你把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如實地向上司進行描述和說明,這就叫下切;

相反,不去說過程,直接總結該客戶的優劣勢,陳述你的目標,表達你對該客戶的判斷、推測,這就叫上堆。

當然,工作匯報肯定是既有上堆也有下切,但一定是側重於某一個表達形式。到底是以上堆為主還是下切為主,首先要看上司的領導風格。

如果上司是個關注結果而非過程的人,那麼上堆表達更重要。你如果囉囉嗦嗦說一大堆,他反而覺得你缺乏邏輯。

反之,如果上司是個關注細節的人,那麼下切比上堆更重要。

另外,也跟你匯報的內容有關,如果你之行只是初次拜訪泛泛而談,並沒有很切實的感受,匯報的重點是提供一些信息讓領導判斷,那麼下切更合適。

反之,如果你已經多次接觸,並有了一個明確的結論,那麼匯報的重點肯定是你的結論是什麼?它有哪些依據支持?你的下一步建議?很明顯,上堆更重要。

說到這兒,估計大家的新鮮勁兒也過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沒聽過「上堆下切」之前,我不也是這麼做的嗎?

好的,讓我們再轉到一個你以後會接觸的領域看看。

03

上堆下切的應用之二

管理溝通風格

請大家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生活經驗中,男性經常使用上堆語言,女性經常使用下切語言呢?

美國語言學家黛柏拉·泰南做過一個試驗,把錄音設備放在男女志願者身上,對他們談話的語言文本進行分析,研究男女溝通風格的差異,推出了一個觀點:

女性習慣於「關係語言」,即「建立親密關係的語言」,男性習慣於「權力語言」,即「建立支配地位的語言」。比如:

女A:「上午見的客戶真是奇葩,他居然……」

女B:「就是啊,我昨天也遇上一個奇葩客戶,他……」

(下切語言,開啟吐槽模式)

女:「上午見的客戶真是奇葩,他居然……」

男:「我覺得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如果是我,我會……」

(上堆語言,終結話題)

換句話說,在開口說話之前,男人心裡有個聲音:「你要說的話,是讓你地位更高了,還是更低了?」 女人心裡的聲音則是:「你想說的話,是讓你們更親密了,還是更疏遠了?」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兩性在小時候就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男孩子被要求勇敢、好勝,女孩子被要求文靜、可愛。

所以,上堆語言並不是天生的男性思維,而是一種表達支配慾望的語言模式,不管是總結概括,還是動機推測,都是在爭奪話語權。

同樣,下切語言並非天生的女性思維,而是一種表達平等親密關係的語言模式,不管是表達內心感受,還是就事論事的描述現狀,都是在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對話。

理解了上面兩點,我們就可以把「上堆下切」的方法論延伸到管理風格領域,先來看一看兩段工作中上下級之間常見的對話,體現一下它們的不同:

對話A:

員工:經理,上次老闆推薦XX客戶,老是約不到見面的時間,他們老總最近都很忙啊。

經理A:你要搞清楚約不到時間的真實原因是什麼,這個任務很重要,務必要完成。(上堆)

員工:(汗)明白了

對話B

員工:經理,上次老闆推薦XX客戶,老是約不到見面的時間,他們老總最近都很忙啊。

經理B:你聯繫了誰?聯繫了幾次?聯繫到什麼時間?(引導下屬下切)

員工:我找的是小黃,Balabala……

經理B:是不是小黃沒有搞清楚這件事的重要性?他是不是對我們公司不太了解?時間總是能安排出來的嘛。

員工:我已經把事情都說了,Balabala……

經理B:有些事情電話里不一定能說清楚,你是不是到他們公司去一趟,把相關資料都打印成文本,要不要請XX先跟XX溝通一下?……

對話A非常簡潔,員工也沒有得到具體指導,但他從另一個層面,意識到事情另有原因,應該找別的突破口;而在對話B中,員工得到了具體的指導,但這段對話,耗費了管理者相當長的時間。

具體來說,如果管理覺得對話已經可以結束了,或者想啟發激勵下屬,他就可以用「上堆模式」去總結概括,或推測因果關係。

但在實際管理中,管理者使用「上堆語言」,常常是因為自己沒想明白, 就用「這個任務很重要,務必要完成」先塘塞過去,給自己爭取時間,這是一種典型的權力思維——工作放在一邊,首先要保住自己的權威形象。

其實這種情況下,更好的方法是用對話B的「下切語言」,跟下屬一起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者他希望藉此建立一些工作方法,他就可以用「下切模式」去把對話引向具體細節、感受、描述問題、就事論事等等

此外,這兩種對話模式還與領導形象有關,常常用「上堆」語言溝通的上司,往往給人以權威、有力量、善於激勵、善於總結、啟發性強的領導形象。

而常常用「下切」模式溝通的上司,往往給人以親和、有耐心、實事求是、注重實際的領導形象。

「上堆下切」除了內容、功能不同之外,還傳遞了不同的情緒。

04

上堆下切的應用之三

情緒管理

男女兩性對這兩種語言模式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開頭的兩段對話,男生A的回答,在男生看來是簡單直接、乾脆利落,但女生很可能覺得這個人有「自大狂」和「攻擊性」傾向;

男生B的回答,在男生看來是唐僧嘴羅里吧嗦,但在女生看來,這種有畫面感、注重內心感受的表達方式,建立了親切感,不太容易拒絕。

上堆語言在非親密關係之間,會傳遞進攻和控制的情緒,它會讓衝突感更加強烈,有時也有激發進取的效果;

而下切語言相反,傳遞的是平等交流的情緒,可以緩和緊張對立的氣氛。

電視劇編劇有一個基本的技巧,想要讓衝突升級,就讓角色的台詞「上堆」,想要化解矛盾,就讓角色的台詞「下切」。

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上堆,引爆衝突

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下切,緩和情緒

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講孫揚和姚明面對挑釁不同的應對方式,其實剛好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模式產生的不同效果。

霍頓:我才不跟一個drug cheat 合影呢……

孫楊: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須尊重中國!

——上堆語言讓衝突升級

巴克利:姚明就是個菜鳥,只要他單場得到19分以上,我就當眾親驢屁股!

姚明: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

——下切語言化解矛盾

當然,上堆語言製造衝突並不都是壞事。

2018年亞運會男籃奪冠後,觀戰的韓國籃協主席跟姚明握手告別時說:「你們運氣真好。」面對這句可以看成開玩笑,也可以看成挑釁的話,姚明的回答是:「謝謝方教授,運氣一般留給做好準備的人。」

這同樣是用上堆語言製造衝突,但姚明此時的身份是中國籃協主席,對方的話並不是衝着他個人來的,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樣迴避,這句話更像是對球員的激勵。

工作中,遭到同事質疑是常有的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上綱上線懟回去:

你根本沒聽懂我的方案,也不了解這個項目——上堆,因果分析

你這是在質疑我的能力嗎?——上堆,總結動機

我沒這個本事,你行你來啊——上堆,結果導向

我之前討論過應付同事質疑的三個方法,其中第二條「把挑戰化解成補充說明」,就是用下切的方式去化解衝突:

我們都知道,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商業計劃,創新的一定是有風險的,效果好的通常很貴,需要完美執行的大概率會拖延工期……任何反對都建立在正確的部分上,從本質上說,都是對你的方案的「部分肯定+部分補充」,你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四兩撥千金」:

對方:這個技術方案,現場人員根本沒有經驗執行……

你:提醒得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很有新意的方案,我們會事先加強這方面的培訓。

——下切,開放肯定

對方:太貴了,預算根本不夠,時間也來不及……

你:提醒得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很有高度的方案,我們可以在執行中用階段性成果去申請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預算。

——下切,具體細節

05

總 結

你看,聽過那麼多方法,依然說不好一段話,因為你沒有「方法論」,從具體方法到更系統的方法論,我們看到的是萬物之間的普遍聯繫,人的基本行為模式,所以能舉一反三。

文章太長了,最後還是總結一下「上堆下切方法論」:

1.在對話中,做結論,尋找動機、進行推理預測,這叫「上堆語言」;描述具體的情景、表達細膩的感受,就叫「下切語言」。

2.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對話都是脫口而出的,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話題終結者」,是因為習慣性思維是每一句話都想「向上堆」。

3.匯報工作和寫作文一樣,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上堆」要更有新意,「下切」要更形象生動。

4.在管理中,經常用「上堆」語言溝通,往往給人以權威、有力量、善於激勵、善於總結、啟發性強的領導形象;用「下切」模式溝通,往往給人以親和、有耐心、實事求是、注重實際的領導形象。

5.在情緒傳遞上,上堆語言有激發進取的效果;而下切語言可以緩和緊張對立的氣氛。

方法改變行為,告訴你怎麼「好好說話」,而方法論改變思維,讓你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2 09:07:27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5-09 02:05:39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3-01 07:03:39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4-02-01 06:02:22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