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想找對象結婚或為子女尋個好姻緣,朋友圈沒有合適的人;想上網交友,又擔心網戀藏詐騙。在美國,傳統的、實體的相親組織,在網絡時代反而生意更好。
年過30歲 父母着急
美國某聯誼會經理楊女士透露,今年元旦過後,給她打電話的人「明顯多了起來」。華人認為「過年就長一歲」,看到已過30歲的子女還沒有對象很着急,尤其是女性的家長,「因為女性要生孩子,35歲是一道坎」。她說,除了打電話登記,還有父母親自到辦公室,幫助子女登記,希望他們儘早脫單。
楊女士透露,紐約市有幾家華人經營的婚戀中介,另外還有許多針對亞裔的交友網站,因此婚介市場競爭激烈。有知情者表示,除了通過婚介所和相親網站找對象外,在美華人還自組相親微信群,通過微信群給子女介紹對象。也有人覺得婚介所和相親網站不靠譜,就在中文媒體上刊登徵婚廣告,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楊女士說,美國華人找對象難有幾個原因:一、美國華人的人數少,且不少華人女性嫁給非華裔,因此華人男性尋找配偶的難度加大。二、儘管網上交友很流行,但是網上信息真真假假很難查證,因而成功率較低。
她表示,面對面的相親能提高成功率,因為面對面可以看清對方的長相和談吐,可以深入了解對方。
該聯誼會2007年在新澤西州成立,並在紐約市法拉盛設立辦公室,主要是從事美國境內婚姻和跨國婚姻的牽線搭橋工作。從成立到現在,該聯誼會介紹成功了眾多有緣人,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最大的孩子已經有十多歲,最小的孩子也有兩歲了。」
面對面相親 成功率高
楊女士說,聯誼會成立了十多年,一直在報紙上打廣告。許多父母常年見到他們的廣告,對他們有信任感。另外,也有人通過口碑相傳,「有的人成功脫單後,就向朋友推薦,因此有的會員是會員推薦的。」
該婚介組織共有會員幾千人,男女比率差不多。會員的年齡分布很廣,最小的是22歲,最年長的已經80歲了。會員主要是30歲至60歲的華裔,大多是白領。但是,男女比率在年齡分布上存在差異。例如,三四十歲的男性比同年齡段的女性多一些,而五六十歲的女性比同年齡段的男性多一些。另外,部分會員的年齡超過70歲,主要是想找個老伴,共度餘生。
她說,2020年3月中,紐約市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紐約州政府頒布居家令後,紐約人都大多在家中辦公。「疫情中,我們的業務並未停止。」過去,他們經常為單身朋友舉辦面對面的聯誼活動。「因為疫情,我們停止了所有的聯誼活動。」
疫情中,他們提供了不見面的其他聯繫方式,如電話、視頻、微信群等。他們創建了幾個微信群,把單身朋友組織在微信群里。朋友們進入微信群後,可以互相了解。她說,會員們互相認識後,可以自由選擇。也有可能不按照他們的牽線,若是談得好,他們就會約在線下見面。
網上找對象 難深入了解
紐約另一個婚介所創始人阮女士說,疫情期間,許多人都在家裡工作,空閒時間多了,就上網找對象。他們反映,在網上找到合適的對象「太難」,主要難在無法了解對方的情況。例如,彼此剛認識,不好問對方個人資訊,怕問多了引起對方的反感。但是,婚介所可以「搞清相親者的基本情況」。
她說,每個在她那裡想找對象的人,她都要當面問一些基本情況,包括家庭、學歷、工作身份、興趣、愛好等。她說,客人必須要到知音婚介辦公室面對面登記,不見面不行。與客人見面時,還要核實年齡、出示證件,她還要觀察客人的情況,如談吐、個人價值觀、個人修養等。「這些資訊都是做匹配時的參考。」
有的人表示要加入會員,想直接寄錢過來,但不來見面。她說,她一定要本人來見面,因為照片與真人還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在照片上比較好看,也有人真人比照片上好看。」她表示,她一定要見面,幫助把關。
阮女士的婚介所一般是推薦和自選相結合。有的男性自己不到1.6米,但要求女性一定要比他高,因為不希望將來孩子矮。男性這樣要求可以理解,但女性不一定願意。她舉例說,她有次安排矮個子男性與另外一女性見面。「兩人坐着見面還可以,但站起來後女性就說不行,過不了心理關。」
阮女士說,她的婚介中心主要收取兩筆費用,第一筆是登記費。如果要來登記,她要看全部的證件及照片並現場拍照。見面後,她要再問一次,對這個人的感覺怎麼樣。第二筆費用是會員費。「會員費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收,因此要面談才行。」
紐約市法拉盛「李太太擇友中心」負責人李太太說,她的客人主要是中國移民的第二代。她說,從登記者的年齡看出,1980年代出生的人少了,大多數人都是1990年代出生的孩子。她說,他們的父母比較着急,想儘快讓孩子成家。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她的中心運作「影響太大」。「州政府宣布居家令,我就退了租,在家辦公。」她說,現在,她主要做熟人介紹的客戶。許多相親者不敢見面,害怕染上新冠病毒。她說,有的人交過註冊費後,告訴她「等疫情消失後再見面」。也有人願意在疫情中見面,但改變了見面地點。過去,他們見面主要在餐館,邊吃邊聊。「現在,他們自己開車去郊外,不吃飯了。」客戶通過其他通信方式交流,如電話、微信等。
家長參與相親 操碎了心
美國華人經營的一個論壇網站一年前有一個帖子,標題是「紐約有個群裡面都是家長幫着相親的」,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跟帖指出,最近偶然聽說紐約有個家長群,裡面全部都是相親的,有上千份各種單身者的數據。
有人回應稱:「我親戚就在裡面物色女婿。」據他所知,大紐約地區就有在美出生的華人(ABC)群、哥大群、紐約大學(NYU)群、排名前50大學群、排名前50大學博士(PHD)群。「我老娘逼着我找對象,為了防止我老娘過多干涉我的生活,我選擇了肉身進入相親群。」發帖者發現,群里的家長與他的代溝太大,就讓母親把他從群里換出來了。
一位住在灣區的讀者披露,灣區也有家長群。「我讀研究生的學校就有這種相親群。」這種群開始是交流美國生活,孩子畢業了就變成了相親群。
例如,有人說他家有幾個群。「我爸三個,我媽九個。我就想知道為什麼也沒有逃過這個。」
這名發帖者抱怨,「人都逃美國了,還逃不過,自由戀愛不好嗎,為什麼要相親,看不上還在那邊嘀咕,好煩!」
不信婚介 她報上刊廣告
一位要求匿名的女士說,她今年50多歲,與丈夫離異,想尋找一個理想的伴侶。她曾經委託法拉盛一家婚介幫她介紹對象。她說,交了1000美元中介費後,婚介只給她「介紹了兩個人,誇大男方的條件」,讓她很不喜歡。她也不願意網上交友。於是,她在中文報紙上刊登徵婚廣告。
她說,她自己大學畢業,經營一家公司,年收入十幾萬美元。她有房子和身份,長相也很好。而孩子已經從名校畢業,找到工作。「我要求的條件是,男方的條件與我相當。」她透露,第一次徵婚廣告見報後,共有五六十人打來電話,「還有比我小十幾歲的男士」。
她了解後發現,應徵者中具有大學學歷的很少,而且知識面很窄。「許多人無房,甚至沒有身份。」這些她統統不考慮。她說,如果要隨便找一個,很快就能找到。「我是寧缺勿濫。」她透露,第一次徵婚廣告刊登後,她還是有點收穫,就是認識了「兩三個朋友」。
她說,徵婚廣告刊登一個月,花了200多美元,價格比婚介收費便宜。她準備過一段時間後再刊登兩次,看看能不能遇到合適的。她相信一兩年內會有機會。「有的男士也想找我這樣的,但是需要時間。」她表示已經準備好了。(韓傑)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