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你的回應里,藏着孩子一生的性格

情感導師 547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當孩子交朋友失敗,難過地和你說:「他們都不和我玩」,你會如何回應?

你的態度和回答,對孩子影響深遠。

——鹿媽

作者 | 麥小麥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你的回應里,藏着孩子一生的性格

前段時間,知乎上一位媽媽的「求助信」,刺痛無數網友。

起因是她4歲的女兒特別害怕被朋友拒絕。

女兒只要聽到朋友說「不和你玩了」,便會陷入惶恐焦慮中,甚至嚎啕大哭。

長此以往,小朋友都拿準了她的「軟肋」,常用這句話來「要挾」她。

為了能和其他人一起玩,女兒常常委曲求全:

自己很喜歡的玩具,不得不拱手讓人;明明很想當公主,害怕被孤立,只能每次委屈着當女巫;甚至被要求當眾學狗叫,女兒也照做了.....

當她聽到女兒哭訴「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時,既心疼又無措。

人類學家勞弗說:「人是群居動物,如果離開族群,將難以生存。」

孩子3歲開始有社交意識後,便想通過交朋友找到自己的「群」,當他們被朋友拒絕後,常束手無策,這時他們第一想到的求助對象便是父母。

如果此時,父母不能及時共情孩子的內心感受,關注孩子的社交需求,給與正確的幫助和引導,無疑是給孩子心頭「再插一刀」。

父母這三種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在社交中遭受拒絕,或被冷落孤立時,父母的第一句回答至關重要。

因為不同的答案,會傳遞給孩子不同的社交思維,甚至讓孩子步入不同的人生軌跡。

而這些常見的錯誤回答,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殺傷力」。

錯誤回答一:「不玩就不玩,我們不稀罕。」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主角朱朝陽就是個「沒人和他玩的孩子」。

因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他在班級十分「另類」,常獨來獨往。

當細心的老師發現這點,試圖「點醒」朝陽媽媽,讓她關注下孩子的社交問題時,她不屑一顧:「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性格強勢的媽媽只關心朱朝陽的學習,根本看不到他對友情的渴望。

朱朝陽遇到嚴良和普普之後,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的滋味。

為了能和他們一起「玩」,他開始學會偽裝、欺騙、甚至「犯法」,一步步踏入深淵。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

「兒童的『童年時代有兩個世界』,一是父母和兒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同伴群體對兒童的發展,起着與父母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孩子需要朋友,就像魚需要水一樣。

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急切地渴望獲得同伴的認可和陪伴。

當孩子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總是以「我們不稀罕」、「我們也不和他玩」的態度,忽視孩子對社交、情感的需求,只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座孤島。

孩子沒有發泄壓力、傾訴煩惱的途徑,久而久之,心理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錯誤回答二:「就你這樣,誰會和你玩?」前兩天在遊樂場,看到「扎心一幕」。

4歲多的女孩,看到一群大孩子玩遊戲,小聲走過去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麼?」

領頭的大孩子根本沒理這個「小不點」。

女孩被無視後,轉身尋求媽媽的幫助。

媽媽看着「沒出息」的女兒,十分不悅:「你聲音像蚊子似的,誰想和你一起玩?」

被媽媽批評後,女孩難過地低下頭。

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曾分析過常遭受拒絕的孩子的腦圖像。

結果發現,在社交中常被排斥的孩子的大腦反應,和他們身體受傷時的大腦反應一樣,都是感到難受、痛苦。

孩子在社交中被拒絕,已經很委屈了,這時最信任的父母還來揭短,無疑讓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這種打擊、貶低式的回應,不僅會磨滅孩子的自信,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對交友心存畏懼,變得自卑內向。

錯誤回答三:「你把XX讓給他,他就和你玩了。」生活中,當孩子遇到社交矛盾,謙讓的父母常主動讓孩子「捨己為人」,以此來獲得「性格好」的美譽。

「妹妹喜歡你的玩具,你先給她玩,不然她就不和你做朋友了。」「把你的喜歡的積木讓給他們,他們就和你玩兒了。」

父母的過度謙讓,潛移默化中讓孩子覺得只有「放棄自己的權利」,才能獲得友誼,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我們鼓勵孩子分享,但分享是相互的,不是一味討好。

犧牲孩子的合理權益換來的「友誼」,短期看似和諧,但因「不平等」導致根基不牢,隨時可能崩塌。

孩子在不斷「討好中」,也會漸漸丟失自我,在未來的社交活動中會更加被動。

當孩子在社交過程中遇到阻礙,向父母發出「求助」信號時,千萬別忽視敷衍,更不能貶低責罵,亦或讓孩子隨意犧牲。

只有正確地引導,才能讓孩子在社交互動中遊刃有餘。

「策略型」父母,給孩子的社交賦能

孩子社交發生「衝突」時,父母簡單粗暴的幾句回復,並不能解決孩子的「痛點」。

教孩子學會思考、總結、反思的「社交策略」,才能幫孩子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默娜·B.舒爾博士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提出了「ICPS」(簡稱I Can Problem Solve)的技巧,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自主解決人際衝突。

一個完整的ICPS對話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共情孩子的感受,明確問題所在

當孩子被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傾聽,給與安慰。

演員蔡少芬曾對此曾給出教科書般的引導。

一期綜藝節目中,蔡少芬的小女兒包子受到冷落,她難過地找媽媽哭訴:「為什麼他們都喜歡姐姐,不和我玩?」

蔡少芬既沒貶低包子,也沒指責其它孩子,而是先「共情關注」,她說:「媽媽理解你的感受。」

然後進一步幫包子分析原因:

「每個人交朋友時,都會有不一樣的表達。你試着多笑笑,主動些,小朋友們也會被你吸引,不要總去怨恨別人,先做好自己,才會更開心。」

最後包子在媽媽的鼓勵下,即使不斷受挫,依然繼續出擊,最終交到了朋友。

2.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換位感受

當孩子被拒時,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後,也要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前面那個被大孩子拒絕的小女孩,如果媽媽先能「破解」女兒被拒的理由:

「大小孩不是不願意陪你玩,而是他們擔心你年紀小容易哭,怕你摔跤。」

再讓女兒換位思考:

「現在假如你是大孩子,如果你們遊戲玩得好好的,新小孩想加入,你會不會也不太願意,畢竟不認識。」

當父母能挖掘孩子被拒背後的深層原因,並用角色互換的方式,引導孩子跳出「困境」,換位思考,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後,負面的情緒便容易釋放了。

3.提供可參考的方案,讓孩子自我反思

英國詩人托馬斯·胡德曾說:「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

直接告訴孩子100種解決辦法,不如讓孩子學會反思,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音樂家譚盾的兒子參加一次夏令營後說,他和室友鬧不愉快,不想和他住一起。

父母聽了沒多說什麼,給了孩子兩個選擇:

一向老師說明情況,申請立刻調換宿舍;二離結營還有很長時間,多了解下那位同學,看看是否有改觀。

後來兒子在視頻網站發現室友的音樂視頻,感嘆說:「他真厲害,我們其實可以互相學習。」

父母沒插手替孩子解決問題,只給了孩子多種方案參考,最後孩子在自我反思中,成功化解了難題。

即使孩子在獨自解決問題時,開始失敗了,也不要過度擔心。

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曾提出「試誤學習」,即錯誤性嘗試:即一個人在自己實踐後得到錯誤結果後,會自我調整,直到正確。

研究發現,具備「ICPS」能力的孩子,更少出現行為問題,更少有攻擊性,同時懂得體諒別人,也更有自己的主見。

這樣的孩子,在社交互動中往往更具有個人魅力,也能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父母的眼界

決定孩子的「社交格局」

我們總希望孩子的世界裡只有甜,所以認為「被拒絕」是個負面的詞。

可事實上,孩子需要在友愛和善的社交中享受友情,也需要在被冷漠拒絕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真正的友誼。

在孩子社交活動中,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選擇朋友的權利。」

不管是拒絕還是被拒絕,都是人生常態,只有理性地看待,才能在未來的人生中更有底氣地行走。

給孩子多些時間,鼓勵他們散發自己的閃光點,才能擁有真正的吸引力。

曾看過一個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其中有個內向、慢熱的男孩許家潤,讓人印象深刻。

剛開始,因愛哭,他常被小朋友冷落。

後來,在一次活動中,他勇敢地從裝有活章魚的箱子中取出了大家的名牌,立馬成了孩子眼中的「英雄」 。

許家潤依然愛哭,但卻讓別人看到了他身上的亮點,因此也贏得了真正的朋友。

當孩子遭遇拒絕時,鼓勵孩子多去表達自己,散發自己的「能量磁場」,才能吸引真正欣賞他的人。

繪本《誰能抱抱我》中的刺先生也和很多孩子一樣,常被拒絕,因渾身帶刺,沒人願意給他一個擁抱。

最後他努力尋找,遇到了刺小姐,他們一起玩、一起擁抱,再也不孤單。

告訴孩子,即使被拒絕過無數次,也不要放棄尋找。

努力發出自己的能量信號,這世界總有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會在下個路口等你。

相互吸引,才是朋友間不會拒絕彼此的基石。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

「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也有衝突。孩子只有全然經歷過,才能發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當孩子社交溝通中受阻,向我們求助時,也正是我們引導他們建立「社交思維」的最佳時機。

如果您身邊也有朋友正在為孩子的社交問題煩惱,不妨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31 07:03:06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3-12 04:03:29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0-13 06:10:5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09-30 21:09:11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