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可以報銷了!平台公司最受益,醫院或被挖牆角

情感導師 8506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投稿來源:時代財經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範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加快創新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並推進臨床應用。

「此次政策雖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範圍,但現行醫保建制原則以得病補償為主,只涵蓋疾病治療,沒有涵蓋健康管理,這就限制了互聯網特色的醫療及健康服務綜合優勢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需要結合『健康中國』戰略,要順應『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業內資深人士閆安22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這一政策的出台,將會帶來行業的巨大變革。也會給產業鏈的各方參與者產生深遠的影響。後疫情時代的趨勢正朝着線下首診、線上複診、網上購藥、自動配送的方向發展。新的『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如5G一樣成為社會熱捧的對象。互聯網醫療逐步替代一部分傳統線下醫療服務的模式將日益成為趨勢。」中國聯通集團醫療健康行業首席專家劉芷辰22日向時代財經如是分析。

互聯網醫療可以報銷了!平台公司最受益,醫院或被挖牆角

天津遠程醫療協會會長馮雪2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疫情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現在國家從管理層到實踐層,對互聯網醫療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的意義,在於真正把互聯網醫療大眾化、普及化。但是,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實現都需要一個過程。最後能不能落地,取決於政策執行的力度和深度。」

「政策落地過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三個,醫院利益處理問題,醫生互聯網醫療與正常醫療界定難問題,醫療質量安全監管和糾紛處理難問題。」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首席諮詢師秦永方23日告訴時代財經。

醫院受傷最大?

「互聯網醫療勢不可擋。」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首席諮詢師秦永方向時代財經表示,新冠疫情的影響和衝擊,患者為了防範感染,就醫習慣發生改變,互聯網醫療「異軍突起」。

據網上公開不完全統計,僅僅2020年2月,疫情期間全國超過10家互聯網醫療平台推出在線問診專欄,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諮詢。各大互聯網醫療平台在疫情期間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政策將引發行業生態變革。本次疫情爆發後引發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反思及變革的思考,讓社會各界都看到了我們國家的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制度優勢,但是也有公衛與醫療兩大體系脫節,重醫療服務輕健康預防及疫情防控等問題的反思。」劉芷辰稱。

近期,國家及各省市政府都在陸續出台系列文件,加速推進改革進程。互聯網醫療就是各地政府在改革過程中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在國內某些城市,已經有地方政府在積極牽頭推進以政府統籌推進,構建全市統一運營的互聯網醫療大平台的設想,通過政府統籌,將區域內優質的醫療資源全部連接打通,實現線上化服務資源的集中統一優化配置,並打通和醫保、商保支付、醫藥配送等環節的支付及服務資源的對接等。

「這一設想未來如果能夠落地,將極大的改變當前以各個醫療機構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機構化線上服務,或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台僅僅提供線上問診或掛號等輕服務的產品及生態模式,政府將更加積極的利用互聯網醫療平台,或未來的5G泛在醫療服務網絡,甚至可以打造一個跨越現實的物理地域限制的真正的無圍牆的醫院,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便民服務。」劉芷辰如是分析。

同時,政策還將強化大醫院為主導來整合基層醫療機構、公衛機構的資源,強化醫聯體的協同機制。

「互聯網醫療並非能夠實現所有的醫療服務,慢性病的日常健康管理,線上複診配藥等服務是最適合的比較常見的應用場景,而這部分服務,在以往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中,由於沒有醫保報銷政策的打通,很多醫療機構都不太感興趣。」劉芷辰認為,伴隨着支付政策的打通,各個大型醫療機構將會積極通過整合區域內下游的基層醫療機構,或橫向連接專科的醫療機構之間,形成不同形式的綜合型或專科型的醫聯體等形式,並通過互聯網醫療平台實現中心醫院和平台上的下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分工合作機制,以及因醫保支付打通後可能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共贏及分利機制。

秦永方認為,聯網醫療主要是第三方為醫患搭建的平台,「受益最大者是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通過互聯網流量可以獲得收益;部分醫生通過互聯網問診諮詢增加了額外收入,而且這些收入不需要繳納個稅;藥品供應商通過互聯網擴大了藥品銷售渠道,通過大數據技術精準到患者,可以實現推送配送等服務。」

「損失最大者是醫院,互聯網醫療改變了患者就醫習慣,起到了分流患者的作用,減少了醫院的門診收入;還有醫保部門受到一定的損失,互聯網醫療導致醫保基金支出增加。」秦永方表示。

「從供需角度看,最大受益者是『患者』身份的城鄉老百姓。因為互聯網醫療服務有利於打破過往傳統醫療資源不均衡、醫患信息不對稱、醫院『賣方』逐利化、健康大數據難共享等弊端,有助於建立的是對等、透明、以患者「買方」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秩序。與之相對應,『受損』一方則是過往市場化、逐利化的傳統營利性醫療服務供給方。」閆安說。

產業鏈最大受益者

「這一政策的出台,將會帶來行業的巨大變革。也會給產業鏈的各方參與者帶來深遠的影響。」劉芷辰表示。

據悉,互聯網醫療服務產業鏈包括「患者輕問診」類的健康教育、疾病諮詢;「患者就醫流程優化」類的網上掛號、網上支付;「遠程醫療」類的醫聯體、醫共體在線會診複診、循證醫學電子病歷檔案庫等;以及醫藥電商等四大類。具體產業鏈企業商業模式包括掛號問診、醫藥電商、健康管理、醫生助手、醫療知識等五類。

劉芷辰認為,政策將利好大型運營商、傳統醫療信息化廠商、互聯網醫療運營平台廠商、電子處方流轉及醫藥電商、醫藥配送廠商等。這些廠商受益於互聯網醫療的大規模建設將產生對網絡、信息化、服務等方面的需求,而產生大量的項目機遇。同時,因為互聯網醫療可以跟醫保業務實現報銷掛鈎,這一政策也有利於醫療機構,尤其是提供線上化服務轉型比較徹底的醫療機構。

「有些傳統的互聯網醫療第三方平台,如果是依靠自建醫生團隊為主,則將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劉芷辰認為,未來的政府或醫療機構主導的醫院全面線上化之後,第三方平台的線上醫生的權威性,服務質量以及連接醫保進行報銷的資質等都會面臨瓶頸。

「但如果這類平台公司能夠較快的意識到這一挑戰,積極主動地調整戰略,主動擁抱變革,儘快與政府尤其是公立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療平台進行接軌,該類平台公司所積累的豐富的互聯網醫療平台運營經驗也可能會成為其在未來競爭中可以立足或制勝的核心競爭力。」劉芷辰認為。

目前,政策正在極大推進傳統的線下醫療服務向線上醫療服務的模式轉變。這一政策導向,伴隨着5G等新基等技術發展助推下,將會重構中國傳統醫療機構的服務模式、運營模式、極大強化互聯網醫療的平台價值、連接資源及優化資源配置的價值等。

「在傳統的4G技術背景下,互聯網醫院只是各大公立醫院的一個線上渠道,所能提供的醫療資源並沒有打破『傳統醫院圍牆』的界限。未來隨着5G的推廣,互聯網醫院將可能會向「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泛在醫療健康服務網絡『演進』。」劉芷辰表示。

相關公司迎來利好

在國內資本市場,「互聯網+醫療」相關個股包括創業慧康、久遠銀海、衛寧健康、思創醫惠、東華軟件、萬達信息、麥迪科技、德生科技國新健康、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等。

其中,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團在大健康戰略布局中的旗艦平台,2014年1月阿里巴巴和雲峰基金通過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中信21世紀,並在2014年10月將其改名阿里健康。FY17-20財年,阿里健康收入收入從4.7億人民幣快速擴張至96億人民幣。

阿里健康以醫藥電商為起點,並逐漸拓展消費醫療及互聯網醫療等創新業務。目前,阿里健康的醫藥電商業務在個人支付端優勢顯著,無論是從用戶流量、交易額GMV來看,均為行業領先。

「規模效應是阿里健康最明顯的優勢,另外,在爭奪醫院入口方面,公司也有很強的運營能力,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台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一位互聯網醫療行業觀察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截止2020年3月,阿里健康覆蓋醫院15,000餘家,其中400餘家三級醫院接通醫保支付;公司建設的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台入駐400家以上的醫院,覆蓋浙江省所有地級市。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產業鏈各方參與者最終拼的是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價格。」馮雪認為,醫療行為不會完全線上化,與線下醫院相結合,才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互聯網醫院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在線上提供慢病、健康管理比較適合,但是疑難雜症還是需要整個實體醫院系統性的支持。」

另有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從行業投資機會角度看,除了互聯網醫院,醫療信息化也將成為最先受益的領域之一。目前,醫保基金成為醫院最大服務購買方,醫保局對醫保信息化和標準化有着天然訴求,在DRGs控費大勢所趨下,醫療信息化建設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衛寧健康是醫療IT龍頭企業,近年來互聯網醫療業務高速增長。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33%;歸母利潤4.0億元,同比增長31%。

公開資料顯示,衛寧健康創立於1994年,2011年上市,主要產品為以HIS為代表的傳統醫療信息化產品,業務覆蓋智慧醫院,智慧區域衛生,互聯網+醫療健康等。

2015年,衛寧健康推出「4+1」創新業務模式,即雲醫、雲藥、雲險、雲康和創新服務平台。傳統信息化業務及互聯網醫療創新業務協同發展,驅動公司長期可持續成長。2019年,創新業務營收達2.8億元,同比增長61.3%。

「傳統HIS市場相對比較分散,屬地化特徵明顯,且軟件粘性極強,一般十年周期,先發優勢及軟件的強粘性給公司帶來強壁壘。傳統業務受益於電子病歷升級的政策要求,包括醫院互聯互通建設及醫保局建設,未來看點是從HIS廠商變成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業務的代理人角色。」上述分析師表示。

受此次疫情影響,不少地方的醫院線下業務短期內確實有所下降。隨着各地復工復產,醫院線下業務以及項目招投標也將逐步恢復正常。疫情後期,各地也陸續推出相關政策。

5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發布,其中明確提出要創新建設完善智慧醫院系統、大力推動互聯網診療與互聯網醫院發展等。

衛寧健康董秘回復表示,公司將緊緊抓住發展機遇,依託在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和創新業務尤其是互聯網醫療方面形成的全方位領先的綜合優勢,加快推進相關業務發展。

政策落地三大難點

「政府強力推動互聯網醫療,由於互聯網醫聯強調的是『醫患主體地位』,醫院的地位和收益無法得到保障,特別是互聯網醫療的醫療安全和糾紛處理,對主管部門來說都帶來較大的衝擊,實際工作中推進速度並不理想。」秦永方表示。

秦永方認為,政策落地過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三個:醫院利益處理問題、醫生互聯網醫療與正常醫療界定難問題、醫療質量安全監管和糾紛處理難問題。

「互聯網醫療平台公司與醫院有競爭關係,這也是導致醫院既喜歡互聯網幫助醫院擴大影響,拓展醫療服務市場,同時還擔心對方『挖醫生、挖患者出現挖牆腳』問題。」秦永方認為,克服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雙方合同約定清楚,加強誠信約定,醫院藉助第三方平台可以減少互聯網醫療投入,「最好的是醫院自己打造互聯網醫療平台,把關鍵的患者資源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藉助互聯網醫療為患者服務,實現醫院的管理目標。」

「互聯網平台公司現在還沒有完全得到醫院的信任和支持,醫院擔心的是醫院信息的泄露,這也是需要互聯網平台公司克服的事項。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幫助醫院構建互聯網醫院,支持醫院先發展,獲得信任和支持。」秦永方表示。

此外,醫生要處理好工作時間和業餘時間的關係、主業和副業的關係,防止醫院合同約定或績效考核力度加大,限制醫生「腳踩兩隻船」,對註冊醫院醫生的約束問題。

目前,互聯網醫療大部分是健康問診為主,診查費、藥品費用如何報銷?如何監管?監管不到位,會不會加大醫保基金支付?這些都是醫保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互聯網醫療醫保報銷不適合全面放開,否則藥品配送等會造成監控成本大增。以公立醫院為主體,實行互聯網醫療報銷,便於責任追究。」秦永方表示。

秦永方認為,目前互聯網醫療一般都是健康問診諮詢為主,醫患雙方都會審慎選擇,稍微大病依然會選擇到醫院,醫療質量並不是目前的主要問題。「糾紛需要關注,醫患信息保護問題,患者信息被通過大數據分析,醫生出現糾紛怎麼調節處理,互聯網平台不具備醫療專業知識,是執業醫院處理,還是主管部門處理?這才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最大的瓶頸。」

「現在國家從管理層到實踐層,對互聯網醫療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疫情帶來的一個積極變化。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一方面能夠形成線上的閉環,另一方面能夠拉低服務的價格,最後真正受益的是老百姓。」馮雪如是總結。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3 08:05:11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4-04-02 05:04:33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