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互聯網產品經理掀起的中國性解放運動

情感導師 665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免費的順風車。

每個產品背後都有一個用戶看不到又實際存在的商業邏輯——如果說谷歌、Facebook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是讓用戶以使用數據、用戶畫像數據來換取免費使用機會,滴滴順風車則是以女性用戶帶來的潛在性機會、性曖昧來鼓勵私家車主順風載客。

中國互聯網產品有一批產品以「性解放」為宗旨,快播、陌陌再到今天的滴滴順風車是典型代表。這三個產品的流行代表中國互聯網產品在性解放上從內容到虛擬社交再到現實社交的遞進。

這個邏輯好不好用?事實就是在順風車的兩條人命之後,爆了雷。

草根互聯網產品經理掀起的中國性解放運動

這個背後一個刻薄但無法忽視的事實是,中國一代互聯網產品經理以把握人性作為最大的追求,十多年不曾改變,許多產品經理們出身草根,在他們精神世界裡並沒有太多法律和道德的限制,從而忽略了風險。

暴雷的互聯網性解放運動

一切在預料之中。

在百度上簡單地以「順風車+性別」為關鍵詞,無意中搜到一個預言式的帖子,並不熱門,原帖是8月22日發布的,「滴滴順風車性別顯示又回來了」,Po主在帖子下又追問了一句「對社交不放棄嗎?」

當天有人跟帖表示,「再出一次事就徹底要涼」。三天之後果真出事,就是此次的樂清女孩被順風車車主姦殺拋屍案。

「預言式」帖子截圖

順風車裡顯示性別代表什麼,帖子裡講得很清楚——社交,實際上陌生人異性社交。

實際上這是滴滴對順風車這一產品社交功能做了回調:今年5月5號,鄭州滴滴順風車空姐姦殺案之後,滴滴下線了順風車產品;之後,滴滴推出了一系列針對順風車的整頓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將乘客的個人信息由默認公開變成了默認關閉,司機不能再查看乘客的性別、年齡和相貌。此後,滴滴順風車宣布回歸。而此次出事前三天,滴滴再次把乘客信息公開,樂清女孩再次遭到姦殺。滴滴順風車產品的基本邏輯,被革職的掌門人黃潔莉講得很清楚:

這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一個場景,就像咖啡館、酒吧一樣,私家車也能成為一個半公開、半私密的社交空間。

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在2015年的8月4日一次演講中,黃潔莉說:數據顯示,女乘客較男乘客的被接單率高出10個百分點。(順風車主)絕大多數是男性,平均年齡32歲。「這對我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個課題,我們很希望儘可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

黃潔莉口中的男性車主「需求」是什麼?實際上就是陌生人社交,以及伴隨的性暗示、潛在的性機會。

滴滴在自己的廣告中反覆宣揚這一邏輯,隨手摘幾段滴滴的廣告詞:1.「春風十里,不如睡,你」;2.試衣間,飛機杯;3.加接頭暗號,即可開始一場奇妙的約會;4.讓回家的路上,多一個脫單的機會;5.提高頭像顏值,順風車更好約;6.順風讓我遇見你。

當然,還有那張廣為流傳的、赤裸裸充滿性暗示的廣告:

滴滴充滿性暗示的廣告

產品結果也是顯而易見,在許多女性用戶的順風車頁面上,有很多來自車主的與性相關的評價:「美女下車時絲襪容易走光看的想入非非」、「安靜的美少女」……

滴滴順風車還有個免單功能,這更是以陌生人社交機會換取搭乘機會的典型邏輯。根據滴滴公布的數據,男車主願意給女乘客免單的比例高達67%,是男性乘客的兩倍,此外,深夜(22:00—23:00)是一天中最容易發生免單的時段。

而這個產品邏輯的不合理之處在於,許多女性用戶並沒有意識去參與這場陌生人社交,更沒有認為自己成為性誘餌,成為順風車這個平台的鼓勵機制和刺激因素,他們只是希望以共享的方式獲得低廉的搭車機會。

滴滴順風車當然是成功的,這是黃潔莉在順風車補貼失敗之後想出的產品機制。滴滴拍過一部宣傳片,叫《小桔人成長記》,黃潔莉是這部片子第二季的主角。在這部片子裡,她說:滴滴順風車一開始是以營銷導向,也就是靠補貼拉來了很多單子。後來,隨着補貼下降,單量大幅度下降。那段時間,她覺得挺難熬的,每天都在尋找解決辦法。「以小時為單位想,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後來,她就想明白了一條路,也是自己最擅長的:社交。滴滴順風車和競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能做到讓乘客上車前,司機已經知道自己要拉的是什麼人。

說白了,用陌生人社交和潛在的性機會,代替了對私家車主的補貼,而讓車主在拉客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拉的乘客,在很大程度上讓車主有了優先權,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順風車對於車主的性補貼機制。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黃潔莉的背景被媒體書寫過了:在雅虎做過「一搜」、在百度做過「垂直搜索」、在騰訊做過微博,最後這次是在滴滴做順風車的掌門人,不難看出,除了滴滴順風車,黃潔莉之前參與過的所有的產品都歸於失敗。

黃潔莉的教育背景並不顯赫——山東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畢業。根據滴滴公布的最新數據,成立的這四年時間內,成功服務了超4.5億用戶,平台司機註冊用戶量達2100萬人,作為一個大平台支柱產品的掌門人,你很難說黃潔莉的教育背景和從業經歷是過硬的。

滴滴順風車總經理黃潔莉

在職業社交網站領英上搜索滴滴產品經理教育背景,不難得出結論:極少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本科畢業院校極少有北大、清華或者上交這些一線院校——隨機查詢前十名滴滴產品經理背景中,沒有一人來自這些院校。

這與硅谷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背景大為不同,以滴滴最大競爭對手Uber而言,這家公司產品經理的教育背景,大多數有名校MBA背景,比如沃頓、哈佛商學院,而本科院校大多數是麻省理工、哈佛這些院校畢業。

產品經理在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我們不唯教育背景論,但教育背景的確是反應這群人背景的一個側切面,尤其相比硅谷互聯網公司,中國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普遍輸了陣勢。

被媒體和業界捧為「女神」的一個女性科技從業者,常常以布道者的身份教授產品經理課程,她在一個課程中教授做產品應當瞄準的領域時表示,「要抓住用戶的『爽點』、『癢點』……」。先不談課程的邏輯性,實際上布道者在對應該抓住的領域分類時囊括了所有的類別——這就意味着不存在所謂的瞄準和分類必要性,但在用「爽點」、「癢點」這種來自於抓耳撓腮的生活經驗甚至充滿暗示的詞語去教育新興產品經理時,對中國產品經理教育也是一個側面反應。

沒有受過一流教育的產品經理或者更懂得中國市場的人性,在背負產品增長的KPI重任時,他們比硅谷一流院校畢業的產品經理可能更懂得打硬仗、懂得變通,但這類產品經理做出把陌生異性關在一個私密空間的產品時,你很難說他們懂得邊界,對於風險會有準確判斷。

在中國互聯網界,流傳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一個問題是,是不是人人都能夠對風險有足夠的判斷?

2017年滴滴內部的安全溝通會上提出的數據顯示,每100萬個滴滴行程中有至少1起傷亡事件,對於大多數互聯網產品而言,這個數據是優秀的,摩托羅拉提出了6sigma的管理方法——如果100萬件產品的次品率低於3.4個就被認為是人類能夠達到的最為完美的程度。

但這個次品率變成人命案時,不僅僅是一個數據。據《南方周末》調查,在過去四年中,媒體報道及有關部門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已超過50起。其中,女性乘客被順風車司機姦殺,2017年已發生過。而這50個司機中,至少有3人曾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前科,卻通過「三證驗真」;案件的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

當一眾媒體把矛頭對準滴滴客服時,你難以忽略滴滴順風車在產品邏輯上最根本的惡。

從陌陌到快播的欲望之火

點燃欲望,一直都是中國互聯網之光,點燃了,就能成為爆款產品。

中國互聯網曾經流傳着五條「黑色定律」: 一、一切不以泡妞為目的的社交網絡都是耍流氓;二、3G的殺手級應用就是Girl(女人)、Game(遊戲)、Gamble(賭博);三、原始需求是最強的產品驅動力;四、LBS其實是Location Based Sex;五、技術並不能代替人的孤獨感。

「性」是貫穿這幾條黑色定律最大的邏輯。

2012年左右,快播大行其道,它當時的廣告詞是「解放你的一隻手」。

當時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版權保護遠不如現在,在手機上看成人片是一個強產品需求,而為了方便人們一隻手用手機看成人片,快播把原先在手機屏幕中間的播放條調整到了屏幕一角,王欣當時很得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同事們都說我是『屌絲之王』」。

快播產品更大的邏輯是讓用戶之間點對點地傳輸影視片,而其中的強需求是成人片和盜版電影,打開快播界面,能夠看到附近的用戶擁有哪些影視資源以及剛剛播放過哪些電影,其中很多都是成人片。

這種片源和播放記錄的展示對於欲望的鼓吹和把握到了一種極致,從產品上來說,快播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2013年我在採訪王欣時,問過王欣是否擔心對於快播產品屬性給他帶來法律上的麻煩,他說,「技術無罪」,後來的事實大家都知道,王欣入獄,原因是侵犯版權。

王欣入獄時,中國互聯網業界普遍替他惋惜,你可以說快播侵犯了版權,從本質上說,快播鼓吹的欲望解放還只是在內容層面,並沒有帶來普遍的社會後果。就在快播還在大行其道時,陌陌興起。

2012年,一個叫Mike隋的網絡紅人在一段視頻里一人分飾12個人,念叨陌陌是「約炮神器」,視頻被廣泛傳播,這款創立不到1年的軟件也因此獲得更大的關注。

陌陌最大的產品經理是唐岩,他說,從1999年開始,他在聊天室里和陌生網友聊天,聊得特別投機的則交換QQ。後來因為網易新聞的工作,他來了北京,與此同時,QQ的社交屬性也發生變化—由以往的陌生人交友,變成熟人關係的線上聯繫方式,「大概到2005年之後,我再沒有通過QQ去加任何一個網友了,也沒有陌生人來加我,」唐岩說,「我總覺得那種開放性沒有了之後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欠缺。」

陌陌創始人唐岩

於是他創辦了陌陌。

陌陌約炮屬性已經無需去洗白了,在這兩年陌陌還推出了避孕套套裝。而無論是陌陌,還是微信「附近的人」,在中國性解放運動做出的貢獻,毫無疑問都的確留下了一筆——他們以互聯網的方式去撮合陌生人社交以及由此伴隨的性機會。

但如果說陌陌和微信附近的人還在虛擬層面,相比滴滴而言,使用者雙方是知情的,對於由此伴隨的潛在風險,用戶有空間有時間去判斷去把握,那麼滴滴則是主動甚至是在不告知的情況下讓用戶參與了這場陌生人交友。

我們不去判斷互聯網產品在性解放中的道德善惡,但從企業管治的層面來說,這個風險造成人命的時候,很可能是毀滅性的,猶如今天的滴滴順風車。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23 02:04:22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頭像
2024-03-31 13:03:23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1-14 03:01:5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11-03 15:11:08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