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舉行:詞語與經驗之間

情感導師 622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舉行:詞語與經驗之間

研討會海報

詩人西渡

嘉賓合影

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舉行:詞語與經驗之間

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舉行:詞語與經驗之間

第二屆中國當代優秀詩人專題研討會——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於8月8日在廣東省肇慶市舉辦。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文藝思潮研究所等單位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光煒主持會議。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桃洲,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清華,北京大學教授姜濤,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敬文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楊慶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瓚等作主題發言。《作家》主編宗仁發為研討會做總結。  張桃洲認為,西渡一直賦予詩歌崇高的地位,堅持詩歌的本體優先,立足於詩歌審美主義和自律性,同時強調詩歌的責任意識——不完全是直接面向現實的,更多是文化意義上的。因此,他的詩歌里少有狂野甚至狂亂的成分,見不到怪力亂神,他以嚴謹、略顯整飭的詩行收束了現實生活和內心裡可能的混亂、破碎和荒誕,在生命的野性衝撞、寫作的即興靈感與詩歌的形式秩序、心靈的純然完整之間,較好地取得了平衡。西渡近20年的詩歌創作和詩學觀念很大程度上承續了他以前的創作及觀念,但也有重要的拓展和深化。從其不變與變之中,可以窺見他創作和觀念的特性及其在中國當代詩歌中的位置。另外,西渡是1990年代以後較早意識到詩歌聲音的重要性,並自覺地付諸實踐的詩人之一,他通過解析弗羅斯特、惠特曼等人的詩歌,闡發廢名、林庚、孫大雨等的格律理論,試圖建立自己關於新詩「格律-聲音」問題的認識,同時在詩歌創作中踐行。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他亦步亦趨地遵循某種格律體式寫詩,而是表明他擁有明確的形式意識,在遣詞造句、把握語調等方面顯出可貴的分寸感。  張清華說,西渡是一個具有文化自覺的詩人。他和當代兩大詩學譜系之間都有關聯,一個是北大詩人的譜系,另一個是90年代以後知識分子寫作的譜系。西渡能在一個比較大的格局和意義上寫作,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如果要尋找所謂的知識分子寫作的話,西渡可能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樣態。同時,西渡又是一個抒情詩人。合言之,西渡可以說是一個當代性的具有知識分子氣質的抒情詩人。西渡的詩歌寫作從內部來講發乎情,他有巨大的情感驅動,同時他的寫作又有一種文化的機制,擅長把個人的情感文化化,但是依然葆有情感的本體性,這就使得他的詩歌同這個時代的主流寫作保持距離,比較龐雜甚至具有顛覆性。另外,西渡也是一個對當代詩歌的詩學建設有獨到建樹和貢獻的詩人,準確處理了重大龐雜、深淵般的詩學領域。在詩歌寫作方面,他建構了一個抒情語體,同時又逐漸過渡到了知性分析這樣一種寫作模式,當然他可能兩者兼有。90年代,他的主要特色表現在抒情語體的建構中;到世紀之交以後,他更多地轉向知性分析,當然這裡面也充滿了反諷和自我顛覆這些元素。從西渡的整個詩歌文本寫作的變化線索看,既是穩定、清晰的,同時又和時代的變化相匹配,這個也很重要。  姜濤認為西渡30多年的寫作歷程,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80年代中後期,他的詩非常抒情,富於高蹈氣質和象徵色彩,到了90年代之後,一定程度轉向敘事性的寫法,這大致是和當代先鋒詩歌的展開方向是同步的。但最近十多年來,西渡逐漸有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寫作意識和詩學立場,簡單地說,似乎要掙脫當代先鋒詩的一般邏輯,試圖在一個更大的視野、更根本的層面,去考慮詩歌寫作的前景。《天使之箭》序言中提到「幸福詩學」,就是這種詩學自覺的表達。他認為自波德萊爾以來,現代詩歌有一個說「不」的光榮傳統,但就其源頭而言,詩歌是作為「是」的力量與人類發生關聯的,這個說「是」的傳統,對世界的肯定和讚頌的傳統,比起說「不」的傳統更為深遠,也更為根本。西渡近十多年來的詩,相對以往語言更為素樸、明朗,不追求語言的纏繞和意義的複雜,也越來越多聚焦一些相對穩定的文學主題,如人性與自然、對生活本然的自由和幸福的理解等,但內在包含了上述不同的面向和豐富層次。  敬文東認為,在百年新文學史上,新詩是在文體方面最遭非議的一種,因而討論新詩的合法性、必然性以及它的限度就很有必要。西渡的詩正是討論這些詩學問題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其成功和失敗都與新詩文體問題有關。實際上,大部分優秀的當代詩人都對新詩採取了一種唯美主義的態度。這可能是這一文體本身的一個要求,因為新詩本身具有自我。另外詩人也有他自身緊迫的倫理要求,時代經驗往往給詩人帶來無法迴避的倫理難題,這種難題體現為陳超所說的「噬心主題」,在身體和心裏面有一種撕裂感。西渡《一個鐘錶匠的記憶》就是處理這種噬心主題的成功作品。古典詩是主心的,跟心關係最密切,新詩因為受到了現代漢語影響,主要是主腦,它強調的是經驗。這是兩種不同的詩學。中國的新詩詩人從一開始就不得不面臨這兩種詩學之間的衝突。這兩個衝突,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新詩文體內在要求的純詩和杜甫詩學的衝突。西渡的近作顯示了一個重新走向主心的過程,這可能也就是他談到的所謂幸福詩學。這種幸福並非世俗理解的那種淺薄的幸福,它是有一定經歷的人所理解的幸福,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生活。而我們重新回到傳統,決不是像余光中那樣寫唐朝的牡丹、洛陽的荷花,而要寫出我們今天的牡丹、今天的荷花,我們今天的人面對那個東西的反應。這一點正好是西渡值得期待的地方,也是當代詩學或新詩值得期待的一個方向。  夏可君認為,從新文化運動和所謂的白話文革命以來,現代漢語的詩寫作就並非單純的純詩行動,它一直承擔着「雙重糾正」的責任:既要糾正自己的生活,又要糾正詩意寫作中的犧牲衝動。西渡的寫作對現代詩學理論的基本問題有廣泛的涉及,並作出了與眾不同的回答,形成了自己的詩藝原則:它在保持古典人文主義的理想,汲取文明精華,肯定世俗幸福的同時,結合了神性的愛與靈魂的純潔的訴求,在詩意的哀歌式祈禱中,顯示了一種不同於民族傳統的氣質。在但丁與一禾,瓦雷里與杜甫,東西方詩歌理想的跨時代穿越綜合中,詩人以典致的詩意寫作,超越個體生命的嘆息,讓民族的精神得以脫胎換骨,讓語言得以擺脫根性上的咒詛與命運輪迴的痛苦,以此擁抱大海的遼闊,重建詩意的祖國,而進入現代文明,成為文明之子。  周瓚表示,西渡作為一個詩人批評家為當代詩人釐清了諸如新詩與傳統的關係,新詩應以怎樣的語言寫作以及當代詩人的歷史意識等眾多的詩學問題。而在詩歌寫作方面,他無可置疑地在讀者心目中確立起了一位技藝高超、文體豐沛的成熟的詩人形象。閱讀他的新詩集《天使之箭》,可以看出,西渡為當代詩歌的戲劇性、詩歌寫作的介入意識等議題,貢獻了他獨特的美學實踐。這些詩歌文本既迴蕩着獨白、對話、角色出演和客觀敘述等戲劇性的聲音,同時,近年幾組切近時事的長詩寫作,也可視為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觀念的當代回應。  詩人馮晏的發言着重探討了西渡詩歌中懷舊主題的隱喻功能。馮晏認為,懷舊對於當代詩歌創作具有多層次的隱喻功能。隨着從情景構建向精神內涵的轉移,當代詩歌題材上的懷舊現象已從歷史呈現一變而為歷史解構,並進一步通過一些藝術觀念的引領,轉化成為一種新的寫作元素。西渡是一個善於把寫作搬運到歷史和未來這種既分裂又親密的關係中去重建語境的詩人。西渡的詩集《鐘錶匠的記憶》初讀會被帶進一種懷舊情緒,但所激發的是關於當下處境的思考。事實上,題材的古老一點沒有減弱其感性的新鮮和生動。實際上,詩人不斷被創新要求所驅動的創造活動,只會越來越複雜;懷舊情感與詞語獨立性之間的對立也日趨突出。在懷舊的挽留功能之外,西渡一直在尋找隱喻的新角度。歷史與未來在詞語中偶遇、產生共振,新的觀念不斷改變着固有的思維慣性,賦予西渡的詩一種新的當代性,也給詞語提供了更遼闊的使用環境。西渡以舊題材創作的一些組詩和長詩,從形式,結構,到人物和事件,構成了詩中歷史與當代性思維的相互指認,互為隱喻,懷舊像一把斷斷續續演奏中的大提琴,成為其詩歌的背景音樂。  澳門大學教授姚風認為,西渡具有紮實的中西詩學素養,加之置身詩歌現場的優勢,其批評具有很強的洞察力,同時保持了審美的敏感。西渡對中國文學和詩歌思潮的質疑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渡對中國文學中苦難主題的關注也很有意思。中國民族是苦難的民族。一些中國作家把苦難描寫得登峰造極,但是沒有對苦難終極意義的追問。西渡的詩歌中有強大的自我存在,一般都是以「我」,以第一人稱展開抒情或敘述。當然也有他或他們出現,但是他們多數都是自我的面具。西渡把自我放在很高的位置,從歷史和文化的高度出發,去探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同時把自我放在對話之中,通過對話凸顯自我對現實和生命的思考。西渡的自我是由幾個不同的自我構成的,因而顯示出豐富的層次和複雜的意涵。西渡不是合唱團中的演唱者,他是高音,想成為獨唱者。另外,西渡總是把自我放入緊張的現實關係中加以觀察。詩人對現實是不缺席的,這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一點。  楊慶祥認為西渡是一個有綜合氣質或綜合氣象的詩人。西渡在詩歌創作、詩歌理論、詩歌批評、詩歌教育等方面都有建樹和獨到見解。西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詩歌理念,就是詩歌它要說「是」而不是說「不」。詩歌的「是」是對肯定性和深的欲望的正向表達,可以說與波德萊爾以來的現代主義詩學統反向而行。西渡詩學理論對所有的傳統和精神資源的再讀,最終都統一在一個現代的動作性當下。其詩歌寫作具有一種明確的限制感,由此形成其文體上的凝滯感。他運用非常多的句法、句式,對自己進行限制,這不僅是對形式、詞語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對經驗的限制。然而,這一限制非但沒有限制詩歌的勢能,而恰恰釋放了詩歌本身的不可知性及休眠的東西。所以西渡組詩中的凝滯感是非常有活力的。這種限制的辯證法與凝滯感最終導向一個更有創造力的書寫行動。西渡詩歌所表達的主題、用詞、句式甚至標點符號,都非常準確簡潔,有非常豐富的層次感。  河南大學副教授苗霞着重分析了西渡詩歌中的敘述問題。苗霞認為,敘述對於西渡來說不唯是一種寫作技巧,更是一種結構形態。西渡的敘述結構形態傳統溫和、平緩舒展,其藝術目標在於用敘述帶入節奏,藉助略帶敘事性的格局,把文本的疏密度和時間的行進速度所形成的敘事節奏轉換成一種詩歌的節奏。而在西渡的思辨中,最有力的是歷史性思辨。西渡屬於「藝術隱藏技巧」型詩人。其作品工拙相半,大巧若拙,因朴生文,因拙生巧。在修辭方面,透明、純粹和高貴,整個詩歌意態呈現出一幅寧靜的外貌,顯得平和安然,有一種古典性的靜穆純粹的氣韻。但在平淡、溫和的表面之下,隱藏着某種尖銳之物,潛伏着某種不安和絕望。詩人善於在「詞與物的異質性」矛盾張力中,讓文本內現實與文本外泛化現實實現廣博的相互指涉。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副教授向衛國認為,西渡的詩帶有悲悼的性質和語調。一方面其80年代的詩歌中大量出現死亡意象。另一方面,詩人寫過大量的悼亡詩。另外,其它一些作品雖然與悼亡沒有直接關係,但其中也迴蕩着個體生命的「盛世的哀音」。西渡詩歌中還有一個時常會出現的詞:新生(新人)。「新生」一詞出現得較為密集的時期是上世紀90年代初,但它幾乎貫穿了詩人寫作的全過程。西渡的「新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覆的多次的自我更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渡「新生」的目標並不止於個體生命的更新,最終指向乃是文化的新生乃至世界的新生。  肇慶學院講師吳丹鳳通過西渡的贈詩分析了其詩歌中自我與他者的關係,認為西渡的詩具有一種孤獨的特質,但這種孤獨並不自閉,是一種沒有放棄他者的孤獨。這種特質體現在詩人對視點的設置中。在西渡為數眾多的贈詩中,可以感受到作為個體的知識分子在尋找生命意義的蒼茫路途中對他者的呼喚。對西渡來說,無論是與杜甫、蘇軾、但丁這樣的古聖先賢對話,還是與戈麥、駱一禾、臧棣、敬文東這些身邊朋友的對話,都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投石問路。在西渡的詩中,視點作為一種強烈的設定,體現了對自我生命的深思,一種生命意志的迸發;在「我」的注視中加入他者的注視,則切割出不同的光照方向。  程光煒認為,西渡早期的短詩留下了時代的痕跡。在《西渡詩選》(1989-2011)中,1989年、1990年前後的作品裡,比較喜歡《四季的光》《穀倉》《最小的馬》《秋(悼念戈麥)》等。西渡這幾首詩,尤其是前三首,句子短簡,感情內斂。《四季的光》,意象透明、簡約,讀了以後就忘不掉,因為它描繪了那時候很乾淨單純、略帶一些莫名的傷感的心緒。又比如《穀倉》,裡面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東西。西渡1995年以後的詩,句子明顯拉長,追求一種視圖的立體感。其中仍有他早期作品的柔和感,但引入了此前很少出現的日常生活片斷。比如,《在黑暗中(致臧棣)》等。詩人故意把有點蕪雜的東西放進來,裡面有了一種西渡過去詩作中沒有的立體感,形成一種辯證法。西渡21世紀交替期的作品給人的印象是神秘的成分在減少,有了一種很含蓄的頓悟,例如《冬日黎明》。年紀漸大的詩人,作品裡有力道,不單薄,有了某種遒勁的東西,是力透紙背的文字力量。  西渡對大家的評論作了回應。他說:「在我的寫作中一直存在兩首詩,一首是我要寫的,還有一首是要我寫的。這兩首詩撕扯我,讓我長期處在一種近乎受罰的狀態。就我對於詩的純然的嚮往而言,我一直傾心於一首超然的純詩。但這只是事情的一部分真相,真相的另一部分是,還有另一首詩要求我寫出它。這大概就是陳徒手所說的那種『忍不住的關懷』。這兩首詩中,任何單獨的一首詩都不能完全滿足我。尤其那首不得不寫的,好像是一個令我負罪的存在,不去寫是一種痛苦,寫也是一種痛苦。」西渡強調,真正的詩人應該擁有一種完整的感受力,並以此感受力探觸宇宙中最根本的秘密:人、世界、時間的一體性。愛是一種特殊的感受力,它是其他一切感受力的總驅動,其他一切感受力都需要借用愛的力量。詩人需要與存在的荒謬和虛無作鬥爭,通過這一鬥爭重建經驗的價值,重構生命的意義。  宗仁發在總結髮言中談到,這次會議雖然以西渡為研討對象,但研討的內容不僅涉及西渡個人的創作觀念,也涉及整個當代詩歌中一些很重要的詩學問題。比如西渡的文章《新詩到底是什麼》就對新詩的一些重要詩學問題做了很有價值的闡發。這個文章是對廢名的詩學觀點的系統梳理,包括對廢名詩學觀點中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新看法。新詩和舊詩之間到底界限在什麼地方?新詩的問題是什麼?舊詩的問題是什麼?廢名有這樣兩句話:舊詩是詩的文字、散文的內容,新詩是詩的內容、散文的文字。西渡的詩學論文觸及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今天到底怎麼認識新詩?這個問題說不清楚,我們的寫作就永遠處在困惑中。西渡的創作既體現了他獨特的幸福詩學,也有廢名的詩觀給他帶來的影響,一種非常散文化的寫實,他思考的一些問題確實對我們都很有啟發性,而今天的討論也促使大家的思路變得更加開闊。  為繁榮新詩研究,發現、推介當代中國優秀詩人及其作品,探索新詩創作的新特質及可能性,見證當代新詩中堅力量崛起,延續百年新詩文脈,中國人民大學文藝思潮研究所等單位將常年合作舉辦「中國當代優秀詩人專題研討會」。每年由詩歌評論家及詩人組成的評委會投票選出一到兩位優秀的中國當代詩人作為研討對象,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2019年已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當代優秀詩人專題研討會」,研討對象為女詩人馮晏。西渡詩歌創作研討會為專題研討會的第二屆。(供稿:吳丹鳳)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02 06:07:58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頭像
2024-06-20 05:06:29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5-14 02:05:07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3-15 09:03:49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