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細品梁曉聲「寫在原著里的點評」,把婚姻看得太通透

情感導師 806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文丨卿心君悅

原著里的周秉義,在臨終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世間》:細品梁曉聲「寫在原著里的點評」,把婚姻看得太通透

「周蓉,秉昆,咱爸咱媽的三個兒女,此生最大的幸運就是都和好男人好女人結合為伴侶了,這是僅次於父母之恩的夫妻恩愛。」

對於婚姻,他沒有任何遺憾,即便是一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在他的心中,弟弟周秉昆與妹妹周蓉,同樣是幸運的,都找到了最好的伴侶,成就了美滿的婚姻。

婚姻之於人生而言,雖不是全部,但在很大程度上在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體驗。一段好的婚姻,一個好的伴侶,會讓人生的幸福指數攀升,反之亦然。

周國平曾說:「世上再動人的愛情,再美滿的婚姻,也都是偶然性的產物。在茫茫人海里,兩人相遇了,這相遇是靠了不知多少人力無法支配的因素湊成的,只要其中一個因素變化,你們就很可能失之交臂。」

所以,周秉義才會將找到好的婚姻伴侶,視為此生最大的幸運。骨肉親情是不由人左右的,但婚姻,卻是自己的選擇,是幸,還是不幸,靠緣分,也靠運氣。

在《人世間》原著里,對於周秉義、周蓉以及周秉昆的婚姻愛情,梁曉聲的評價,句句直擊婚姻愛情的本質。

周蓉與馮化成:愛情至上主義

年輕時的周蓉,是妥妥的愛情至上的信徒,於她而言,愛是不可或缺的信仰,也是為了追求她的愛情信仰,她拋擲一切,在貴州深山的洞裡,堅守一段來之不易的愛情。

她曾寫下書信寄給哥哥周秉義,試圖讓哥哥理解自己的選擇:

「哥哥,親愛的哥哥,你是全家最明白我的人啊!你知道的,我是你有信仰的妹妹呀!沒有信仰我就會像一隻被扯掉了頭的蜻蜓,可是…我也只有信仰愛情了!除了愛情還叫我相信什麼?」

對於周蓉的選擇,周秉義沒有像周家其他人一樣,抱有太大的牴觸心理。畢竟從小特立獨行的妹妹,做出這種選擇,在他的意料之中。

作者梁曉聲,則借郝冬梅的口,道出了他對周蓉愛情至上的真實態度。

即使真愛,也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堅韌,恰恰相反,往往也是非常脆弱的,甚至可能比雌雄鳥獸之間那種相依為命的關係還脆弱。因為動物之間的愛情是不附麗任何想象的,也是不寄託任何希望的,所以它們之間的雌雄之愛沒什麼失望可言。

而人會對愛情附麗太多的想象,寄託太多的希望,越是一方付出很大的代價去追求愛情,越容易導致後來感到很大的失望。

這也註定了,周蓉的一段婚姻會夭折。

當一個人把愛情當成生活的全部時,勢必會遭受現實生活給予的沉痛打擊。

盲目地追逐愛,對愛情附麗太多的美好幻想,會導致根本沒有看清對方的真實面目,以至於當生活回歸正軌,幻想的愛情很容易因為沾染了人間的俗氣,而變得不再美好。

那時,生活變了,愛人變了,愛情也變了,曾經的信仰又怎會不讓人失望。

看着開始追求浮名的馮化成,周蓉感到失望。對她而言,詩是精神的養料,純粹到不該有任何附加值,如今卻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她難以接受,甚至深深地鄙夷。

那時,她對馮化成便已經沒有了愛,但責任使然,讓她忍着厭惡堅守着婚姻。直到馮化成出軌,最後的理由也不復存在,他們的婚姻就此結束。

周蓉與蔡曉光:完美伴侶,人間難尋

梁曉聲對周蓉,太過偏愛。

他沒有讓婚姻失敗的周蓉,就此墮落,反而又為她安排了另一個完美歸處。對此他這樣解釋:「有些女人是幸運的,愛錯了還有第二次機會找到真愛,即便已做了母親。」

周蓉並不愛蔡曉光,這一點她對蔡曉光的情人關鈴說過。她用「先結婚,後戀愛」來形容她與蔡曉光的結合,並直言她嫁給他,是出於報恩和感動。

如果讀原著,你會發現周蓉嫁給蔡曉光還有另一個原因——現實。

周蓉離婚的時候,已經三十八歲了,雖然成了大學副教授,但依舊彌補不了,離異帶孩子且大齡的事實。

那時,她對婚姻的選擇範圍是極其有限的,或者說以她的性格來說,她看得上的,看不上她,她看不上的,又根本不會嫁。蔡曉光便成了最佳的選擇。

原著里的蔡曉光一直未婚,那時的他已經是有名的導演,有經濟基礎,有廣泛的人脈,有對共同的文學話題,且一直對她深情無比,這樣的人,周蓉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個了。

驕傲的周蓉,在被現實擊敗之後,終於回歸了現實,而蔡曉光便是她在世間,最好的歸宿。

事實上,他們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周蓉已經年過五十,因為玥玥的出走,她在法國陪伴玥玥十二年,之後才回國。

而他們的婚姻生活,確切地說是晚年的生活。那時,歷經歲月的洗禮,人的欲望、稜角甚至信仰幾乎被消磨殆盡,剩下的只是對陪伴左右的人的感恩與對生命的無限柔情。

梁曉聲在原著里,這樣描寫他們的晚年生活:

「他倆如同二三十歲的年輕夫妻,而且關係很糯又喜歡戲謔的那種。他倆的心態實際上比一般年輕夫妻還要年輕。他倆都力爭做對方的開心果,似乎往往還互相較勁兒,看誰比誰更勝一籌。」

這或許就是作者理想中的晚年婚姻生活,他把這個美好夙願,寄予在了周蓉與蔡曉光身上。

縱觀全文,蔡曉光可謂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十幾年的苦苦等待,一生的深情,無限的寵愛,富足的生活,他都給了周蓉。

但是,我們要知道,像蔡曉光這樣的完美伴侶,在現實生活中基本是不存在的,這是梁曉聲給周蓉的偏愛,卻不是我們能夠遇到的。或許也是因為蔡曉光太過完美,梁曉聲才在周蓉離開的十二年裡,給他安排了「守而不忠」的戲碼,擁有過四個情人。

周秉義與郝冬梅:相敬如賓,在平淡中歷久彌新

周秉義與郝冬梅的一生,都活在分寸與角色中。

周秉義的角色,是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而郝冬梅的角色則是一個好妻子,好嫂子。他們恪守着每個角色的規矩,盡心盡力地承擔每個角色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對於愛情和婚姻,他們同樣講究分寸,從相愛到結婚,再到周秉義去世,他們之間的愛,從沒有遭遇任何變故,更沒有因為閱盡千帆而多一分或是減一分。

原著里,年輕時的周秉義曾自省過他們的愛情:

他和冬梅的愛情關係果然一直柔情似水,水平如鏡,水位既不曾漲過一分,也不曾降過一分,就那麼溫溫柔柔地處於止水之境。表面看起來很正常,實際上太不正常了!好比一鍋溫水,既不開,也不涼,比人的正常體溫都高不了幾度!」

而聽到這段好的郝冬梅,卻覺得周秉義侮辱了他們的愛情。那一次的分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在婚姻愛情中,獲取到什麼。從不是激情,而是長久的相知與相伴。

原著里的梁曉聲,借周蓉來表達他對周秉義和郝冬梅結合的真實看法:

愛是要靠激情來滋養的,熱烈地相愛的激情應該在愛人之間一直存在,只有到了晚年才允許它漸漸化作柔情。目前,我從你倆的關係中只見柔情似水,還沒洞察到激情的點燃。但也許對於你和她,愛情只有柔情就足夠了。」

是得,並不是所有人的婚姻愛情,都需要激情來滋養,至少對於周秉義與郝冬梅來說,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更不涉及不顧一切。他們的婚姻是一個好男人和一個好女人該有的結合,是順其自然的產物。

周秉義與郝冬梅本質上屬於同一類人,恪守規矩,凡事講究分寸和原則。他們對婚姻的期待與認知是相同的,婚姻並不需要激情來提升幸福感,長久的相伴,各自履行好婚姻中的職責就足以,婚姻生活雖平淡,卻在歲月的洗禮下熬出了別樣的滋味。

如果郝冬梅是像周蓉那樣愛情至上的女人,或者周秉義是像蔡曉光那樣浪漫又戲謔的男人,那麼周秉義與郝冬梅的婚姻,或許就不會走到最後了。

周秉昆與鄭娟:靈魂與肉體的完美融合

周秉昆與鄭娟的結合,是很多人眼中最圓滿的婚姻。

他們最初走到一起,並非是愛。他們的愛,產生於欲望與感恩之後。

周秉昆看到鄭娟的第一眼,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過他想的不是如何與鄭娟在一起,而是幻想鄭娟水蜜桃般的肉體,這是露骨的欲望。

直到周母出事癱瘓在床,鄭娟帶着周楠與光明來到了周家,幫他分擔起照顧周母與玥玥的重任。那時,周秉昆的心裡才第一次出現要娶鄭娟的想法。

至於鄭娟,她最初決定獻身給周秉昆的原因,更多地是出於報恩,她對周秉昆說過,好人就該受到好的待遇。她當時並不需要周秉昆對自己負責,甚至表示一旦周秉昆結婚,她便會退出。

周秉昆入獄半年之後,看到為了周家辛苦操勞半年的鄭娟,他徹底認定了眼前的這個女人,甚至決定不論家裡是否反對,他都會娶她。

他們之間的愛情,最初源於欲望和感恩,但在那段同甘共苦的時期,歷經了生活的磨礪,他們的情感在相互支持中得以升華。

也因此,他們的感情既不缺乏激情,也更為堅實穩固,且彼此都十分珍惜,這是他們婚姻幸福圓滿的基礎。

在原著里,梁曉聲這樣看待周秉昆與鄭娟的婚姻:

「他倆的結合,不是1+1=2式的結合,而是2-1<1的結合。只要在一起,就有力量;但只要分開,各自原先的精神能量都反而弱了。他們都使對方熱愛生活和人生,也都因為太依戀對方而消耗了一些自我。」

對於周秉昆來說,他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的一生都在為此而努力。至於鄭娟也是同樣,對她來說,她的世界很小很小,裡面只有她的愛人,她愛人的家人以及她的孩子,看着他們幸福,她就會幸福。

他們在彼此的世界中,都占據着極其重要的位置。他們樂於為對方奉獻,並在相互奉獻中體驗到了婚姻真正的意義——共同承受命運的打擊,共同分享命運的恩賜。

人的心是世上最矛盾的東西,它有時很野,想到處飛。但它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是尋找一個安全的憩息地,那就是另一顆心,然後一同開啟相依為命的人生之旅。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9 15:08:25

我朋友諮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在兩人已經結婚了

頭像
2024-08-21 18:08:58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1-27 16:01:1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