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人到內人

情感導師 766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該文章收錄於《家族治療個案故事》, 將由台灣洪葉出版社發行。

第一次會面的地點約在這對夫妻的家中,我們三個人待在夫妻的房間裡,先生的父母則在客廳里看着兩個學齡前的女兒,大女兒對家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人感到好奇,進出了好幾次來獲得媽媽的注意,在得到允許玩玩具之後滿足的步出房間,待媽媽鎖上房門坐定後,大家先是一陣的沉默。

房間裡除了夫妻和孩子的兩張床之外就是幾個衣櫃,剩下狹窄的走道讓空間顯得相當侷促,簡單的擺設沒有多餘的裝飾,呈現出這個家庭着重於功能導向,訴說着應付生活挑戰後的捉襟見肘,無暇兼顧情趣和品質。夫妻分坐在床的兩頭,而我拉了一張小板凳坐在走道面對着他們,剛才孩子的純真笑臉更加凸顯此時的張力懾人,孩子們大概不會想到,如果這段談話擦槍走火,他們有可能失去父母中的一個。這明顯不是一個理想的咨商環境,卻老實的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情境,沒有華麗的墜飾和浪漫的辭藻來妝點關係,在素材匱乏的限制下仍試圖炒出一道增進關係的好菜。

兩夫妻經營了一家小餐館,平常忙着餐館的生意很少休息,家中的大小事和兩個女兒就交由兩位老人家照理。爺爺先偷渡來美國,歷經幾年的訴訟取得了美國居留的合法身份後,才把和自己分開了將近十年的妻兒接過來團聚,分開的這些年母子之間累積了深厚的革命情感。

由外人到內人

「兩個孩子幾歲了?」我先開口。「老大快要6歲了,今年上小學,老二才3歲。」太太說。「所以你們結婚多久了?」我問。「不到7年。」太太說。這個案子是由大女兒幼稚園的輔導老師轉介過來,說夫妻因為婆媳關係經常吵架,多次鬧離婚,急需婚姻咨商。一開始和太太在電話里談的時候,在語氣里可以感覺到她對於婚姻咨商的急迫性,同時可以感覺到她能幹的一面,當時我心裏面有兩個問號:

一個是先生對婚姻咨商是否有同樣的承諾,另一個是她的強勢在他們的關係裡面有什麼樣的影響。

因為我工作機構有家訪的規定,就順勢答應太太第一次到家裡面談的要求,利用家訪的機會認識每位家庭成員,貼近真實的生活情境,看是否能得到更多的線索來回答這些問題。

通常為了避免先生的聲音讓太太的苦水淹沒,也避免之後雙方的爭執不休對治療沒有助益,我會先下手為強跟雙方約法三章,在談話之前先約定雙方談話的規則,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冒出火花。

「你們怎麼認識的?」我繼續問。「朋友介紹的,一開始我們只是當朋友,那時候我們各自的身邊都有人……」太太說。「有嗎?」先生質疑。「算是有啦,不是你那個時候還有個女朋友還沒有分清楚,而我在國內也還有個男朋友。」太太直白的解釋。「這很正常,剛過來美國的時候國內還有人,但一過來就差不多是會分開的了。」先生試圖圓一下這個說法。「你們交往多久後在一起?」我問。「沒多久,大概半年吧,那個時候懷孕了就結婚了。」太太坦白地說。「那個時候我們都25、6歲了,都是適婚年齡,彼此也相處得不錯,雙方家長也都認可,所以就結了。」先生補充解釋道。到這裡可以看出夫妻倆個性的差異,太太直率主動且情緒外顯,相對於先生圓融且喜歡謀定而後動,沒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緒。看來這個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先生對治療投入的程度,所以我打算在先生身上多下點工夫。

「資料上面看到兩位還沒有正式的結婚?」我問。「我們有辦酒席但沒有去登記。」先生說。「沒有登記的原因是什麼?」我問。「我覺得結婚只是一張紙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要分開還是會分開。辦個酒席讓親友知道就可以了。」先生給了他的一番說法。「太太也這樣認為嗎?」我問。「有沒有登記我不太在乎,重要的是兩個人的心是不是能夠在一起。」太太說。「當初是喜歡對方什麼?」我問。「那時候是覺得他很孝順,人也很好,沒有什麼壞習慣。有啦,喜歡打電動。」太太笑着說。 「那先生呢?」我問。「她人很顧家,也很勤勞,在一起感覺也還不錯。」先生一貫四平八穩的說着,可能是在關係緊張,所以顯得缺乏熱情。「所有的夫妻都會吵架,一般吵架大概離不開金錢、性,和孩子的管教等。那你們比較常為什麼事情吵架呢?」我問。「錢。」太太說。「其實我們兩個之間還好,不太吵架,但一旦牽涉到他的父母,牽涉到錢就會吵。」太太坐在床緣拿起面紙擦拭眼角的淚水。「她把錢看得很重,希望我把所有的錢都給她管,你也是男人所以你應該知道,如果要耍一點小浪漫買顆鑽石的話,還要跟太太伸手要錢,這不是破梗了嗎?我想把錢給她管一切都會沒事了。」先生略帶諷刺的說。

「本來說好了錢歸我管,但後來他父母說話了,認為錢應該各管各的,所以我們帳就分開了,餐廳本來都是他們家出錢,後來需要資金跟我拿一些錢,我說那倒不如我入股好了也不用說是跟我借的,之後錢有合起來一陣子,後來他父母又說話了,我們又分開。

「我聽到你說的意思是,你為這個家辛苦的付出,但你不覺得你是這個家的一分子,你覺得先生和公婆是一國,而你是孤單的一個人,所以關鍵點不是錢,而是那種屬於一家人的歸屬感。」我試着同理太太的情緒。

「是的。不管我跟他爸媽發生什麼事他都站在他們那邊,他媽經常煮一樣的菜色也煮得太咸了,他自己都受不了,我關起門來跟他講,他不能夠去當個橋樑嗎?有一次有人看到孩子一個人在陽台沒有顧,朋友看到了打電話給我,我讓他跟他爸媽說一下不要讓孩子單獨在陽台危險。但是只要我一講他爸媽怎麼樣,我們就會吵架。」太太說。

「父母是我的罩門,我跟我爸分開將近十年,那些年都是我媽跟我兩個人一起生活,她現在身體又不好,但白天我們工作,孩子都是她在照顧,飯菜也不用我們兩夫妻煮,連碗筷垃圾都不用我們清理,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我原本的這個家,就是跟我父母的這個,對我很重要,所以我會盡全力去保護她。」先生雖慢條斯理卻沒有絲毫退讓的跡象。

「我可以理解把青春奉獻給你的父親和母親對你很重要,好不容易全家團圓了,你不希望他們受到絲毫的傷害,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我表示理解先生的情緒說。

「我希望有我們有自己的小家庭,每次孩子學校有活動都是我一個人參加,孩子問我爸爸怎麼不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看到別人家兩個父母都在,我只有一個人,我就覺得很孤單。

但他很重視工作,要他把店收起來一天,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從來沒有一家四口一起出去玩過,就是去公園走走都好。就像今天要咨商了,需要早點收店,我提醒他,他一直都沒有回應,直到快要遲到了他才同意把店提早關了。」太太邊說邊流淚。

「我確實是事業心比較重一點,生意剛作很不容易,所以不想關店休息少了收入,店裡隨時都需要我們在,所以真的沒有時間全家一起出去,有時候會答應帶她和小孩出去,關頭上還是捨不得而沒有休息。」先生心平氣和的解釋。

先生的誠實和承認太太的說法讓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有談過要分開嗎?」我順勢而問。「談過很多次,有一次我還搬回娘家住了,但一想到我的孩子以後就會像他們的爸爸一樣跟爺爺分開我就於心不忍,所以我又搬回來了,我媽媽和妹妹都跟我說,你怎麼那麼沒有骨氣。」太太說。

「所以你不想分開的原因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我說。「還有,我們兩個之間,如果沒有牽涉到他父母,我們也很少吵架。」太太補充道。「那今天先生你也在這裡,代表着你也不想分開是嗎?為什麼?」我問。「我也是為了孩子,就像她講的不能讓他們沒有爸爸。」先生說。「當初你們談到要離婚,有沒有談到離婚之後小孩歸誰?」我問。「當初是說都給她吧,畢竟孩子跟她比較親。」先生說得平靜異常。「你不想要有共同監護權,參與孩子的成長?」我好奇地問。「要分就分乾脆一點,孩子長大之後再跟他們解釋。」先生說。我不太能理解這個說法,就問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這跟兩個孩子都是女的有沒有關係?」我問。「這多少有些關係,老人家還是希望有個男的。」先生略顯尷尬但還是誠實的回答。「我們也會為了這個事情吵架。」太太說。我照例把夫妻兩個分開來談,除了了解有沒有家暴之外,還想了解雙方真實的想法和對於治療有多少的承諾,尤其是先生。在單獨談話的過程中,我提醒先生可能任何女人在他太太這樣的位置都會有類似的問題,他如果沒有學會如何調和雙方的差異,再換一個太太也一樣。

我強調他爸媽這麼愛他,但總有一天總是會走的,他們不希望他們走後兒子沒有一個家,而他經歷過那種十年沒有父親的日子,難道他願意他的兩個女兒再次經歷他的不幸嗎?

先生點頭表示認同,他說他會努力看看。在結束前,我分析了雙方的差異:他們在認識很短的時間內就組織了家庭,在感情基礎還沒有穩固的情況下,就面對了很多的適應和挑戰,而他們雙方雖然一個直率一個慢條斯理,但骨子裡個性都頗為強勢,在關係資源有限且溝通模式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面對移民團聚、創業、生養子女的挑戰,衝突是必然也很正常的情況,但不代表他們的婚姻已經很糟到沒有救了。

我呼籲雙方為了孩子承諾至少6個月的治療,完全不提離婚,然後在下次我們見面之前,去數算對方這些年為了這個家有哪些苦勞,以及去想自己能做出什麼改變來幫助對方改變,並注意到對方做出了那些改變。

我並建議他們,如果情況許可的話,搬出來住並且孩子自己帶,除了可以讓老人家休息之外,也可以促進他們小家庭的鞏固和關係的改變,如果這個改變不能馬上發生,之間最好是能夠有他們自己小家庭共處的時間。

夫妻雙方都承諾投入治療,在結束之前不考慮離婚,他們也說原本就有搬出來住和孩子自己帶的計劃,只是還沒落實,但他們會加快腳步。由一開始的各說各話互不相讓,這樣的發展超乎我的預期,加上他們也願意做結構性的調整,對於他們後續的治療較為樂觀。

我們一般稱呼太太為內人,稱老公為外子,而這個說法實際上是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的延伸才形成這內外之分,並非是用來界定一個角色在家庭關係中的親疏遠近。

然而,聽到這個說法的第一印象,頗有因為女性嫁到另一個家庭共同生活而被視為自己人,成了「內人」,而丈夫在太太娘家眼中就好像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一樣,猶如「外子」。

如果不論起源,我比較喜歡後者的說法,更為溫馨有情分,然而在這浪漫說法的背後,雙方實際上在婚姻關係的結合後,與配偶家庭的調和過程都承載着許多傳統的期待和壓力。太太的角色往往又比先生有更多的挑戰(張思嘉等,2008),背負著成為「內」人的期待去適應先生家庭的文化與規則。

相反地,先生在適應太太原生家庭的過程中還是多少有着當個「外」人的自由和彈性,甚至於陪太太回娘家還可以當個客人。

同時,原本的封閉系統受到「外」人的挑戰,也或多或少會呈現改變的抗拒。身為一個男性治療師,我很難想像自己「嫁」到另一個家庭,改變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並和某個程度上不算太親的公婆妯娌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這樣調適歷程所需面臨的挑戰對我而言不亞於一次移民的艱辛。

第二次會面約在辦公室,透過玻璃看他們在等候區的互動,先生把手搭在太太的肩上有說有笑,是個好兆頭。「我要挑一個遠一點的位置,我們家有家暴。」先生進門後指了指他的手背戲謔地說。「今天坐在你們兩個前面,跟上次比起來感覺氣氛輕鬆許多,跟我說一下你們有注意到對方有什麼改變?」我說。「我們有一天全家去參加一個團體旅遊,這是結婚以來第一次的全家旅遊,跟孩子老公一起出去,覺得很開心,有一家人的感覺。」太太臉上堆滿微笑說。「你上次說對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想想我老婆確實挺辛苦的,要顧店要帶孩子的,我也很少帶他們出去玩,所以就關了店帶她和孩子出去玩,看他們很開心,我也覺得很開心。」先生說。

「我記得這剛好是你上次會面時講的心愿,而你先生願意休息一天來回應你對全家人在一起的心愿,你有什麼感受?」我問。「感覺他很在乎我們,這些辛苦都很值得了。」太太說着流下淚來。「那你這個禮拜有沒有觀察到你太太有什麼改變?」我問先生。「我注意到她跟我爸媽說話的口氣和態度變得溫和,也會跟他們聊天,他們處得好我就很欣慰。」先生說。「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問太太。「以前我吃完飯,放下碗就跑,能減少和他們互動就儘量避免,才不會有衝突,現在吃完飯我就繼續坐在桌上跟他們聊天,一開始還真的不太習慣,我就勉強自己繼續坐着,也主動洗碗,連續幾天好像也就變得沒有那麼難。」太太說。

「能像你們兩位在短時間裡面作出這麼大的改變,在治療室裡面並不是經常見得到,因為你們兩位都很在意這個家,也都願意學習,更重要的是你們都去看重對方所關心的事而作出回應,你們應該為你們的努力和成果感到驕傲。

但在這裡我要跟你們預告一下,一般來說初期就有很大的進展會升高你們對於關係的期待,如果遇到問題和挫折,也會很難接受,會想說原來對方實際上一點都沒有改變,既然你沒變我也不變了,立刻回到原點。

我要你們記住我現在講的這些話,等到實際發生的時候你們就會知道,啊,這就是當初我跟你們提醒過的狀況,並不是都沒有改變,只是個改變的必經過程,然後退出那個情境讓自己平靜下來,不要說一些或做一些之後會後悔的事。」

「最近如何?」我開了頭。「我覺得我們最近改善了很多,我剛剛還在跟我太太開玩笑說,我們好像好了,不用再來了。上個星期有一兩次我太太有些咄咄逼人,我心裡想到你上次說的話,我就走開了,很快就沒事了。」先生說。

「你覺得先生有那些轉變?」我問。「他比較會主動關心我。像我在打電話找房子的時候,他會過來說,你這樣很辛苦,要我一間一間打我可能做不到。這讓我覺得很窩心,表示他有看到我的付出。」太太說。

再次的肯定他們的進步,也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提出來討論的,我們可以繼續談第一次的金錢分配問題,還是他們有其他想談的。雖然雙方一開始都覺得金錢分配是個大問題,但都選擇討論孩子和婆媳關係的事,很多時候一開始表面爭執焦點在關係轉變之後會更深入關係的核心。

「最近呢,上個禮拜孩子去看醫生,醫生說孩子血糖過高,要控制飲食,但是我太太的直接反應就是,這跟我沒關係,你要去跟你爸媽說,所以我想談談這個問題。」先生說。

「你的意思是說你太太會直接跳進去責任歸屬的問題,而不是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嗎?」我問。「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先生說。「他質問我,孩子怎麼會這樣,我的回答當然是跟我無關,孩子是他爸媽在帶的,責任不能推到我身上,我買了冰棒放在冷凍庫里,但應該是他爸媽要控制什麼時候才能讓孩子吃。」太太解釋說。

「所以你很在意這個責任歸屬的問題的原因是擔心受到指責?」我問。「是啊。」太太說。「你知道為什麼你太太擔心受到指責嗎?」我問先生。「我想我知道,應該跟她的家庭成長背景有關,從小跟她妹妹一起長大,犯了錯會互相指責對方,所以養成了這種習慣。」先生說。「你同意你先生的說法嗎?」我問太太。「不是的。」太太搖搖頭的說。「我在自己家裡,根本很少會被罵,我跟我妹也處得很好,是到他家之後才變成這樣。在他家裡,不管發生了什麼事,只要是事情牽涉到他父母都會變成是我的錯,他們三個人會聯合起來指責我,把責任推到我身上,到最後我只能什麼都不管,免得到時候都變成是我的問題。」太太一說到此又悲從中來。

「所以你能理解你太太為什麼會比較敏感的原因,你也承認以前對她有些不公平的地方,但這次你並沒有這個意思,所以當你說孩子怎麼會這樣的時候,你想表達什麼意思?」我問。

「我其實只是很驚訝孩子的健康問題突然亮起紅燈,只是想了解孩子的健康怎麼會變成這樣的意思,並不是說要追究誰對誰錯。」先生解釋說。「那你當初的理解是什麼?」我問太太。「我覺得他好像在說,你怎麼把孩子搞成這樣,又要把問題推到我身上了。」太太說。「現在你知道由於以前互動的緣故,你太太對你這樣的詢問會比較敏感,之後你可以如何調整來幫助她?」我問。「我想我的口氣和措辭的方式可能要調整,還有我也要對以前對她不公平的地方道歉,讓她覺得委屈了。」先生說。「你可以自己跟你太太說嗎?」我請先生再跟太太重複剛剛跟我說的話。「太太,我其實知道你受委屈了,你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或許你會覺得我們都把你當外人,我要你知道沒有你就沒有這個家。」先生頗為誠懇的說。「你只是在這裡這樣講,回去搞不好還是一樣。」太太嘴裡雖不甘示弱,但已經收起剛才的淚水,露出一抹微笑。

之後的會談,我們聚焦於太太如何和先生溝通關於他父母的事情,調整她的直率來減少先生的防衛,幾次的練習後,太太也能看到公婆不同生活習慣裡面的善意和努力,多了一些肯定和體諒,如此一來,先生也就樂於聽從她的建議。

最後一次會面時,他們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我太太懷孕了。」先生說。「哇,這真是個好消息,多久了?」我問。「一個多月了。」太太說。「我覺得這個孩子會是三個孩子裡面最幸福的。」太太說。「為什麼?」我問。

「因為從一出生,我就打算自己帶,讓公公婆婆休息一陣子,而我們也已經搬出來住了,有我們自己的空間,我發現這樣反而跟我的公婆感情變好了。」太太說。

「我覺得我才是最幸福的人,現在的我能夠同時享受來自兩邊的愛。」先生說。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29 07:05:06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4-05-05 10:05:48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2-05 02:02:27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