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女頂流」陶虹:很多女人的人生,死在了30歲

情感導師 805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台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 | 小綠也

陶虹過氣了,大概是我今年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但這話,卻是陶虹自己說的。

「過氣女頂流」陶虹:很多女人的人生,死在了30歲

在《女人30+》訪談中,她雲淡風輕地回憶起自己淡出娛樂圈的那些年,從被所有人高看一眼,到被人視而不見,體悟到人情冷暖。

可她顯然毫不在意,「人生是你自己的,他們可以這麼對你,但不代表你的價值變低了啊。」這樣的陶虹,太通透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期訪談?

如果說第一眼,你會不自覺地關注到她臉上的紋路,順便感慨一句「小龍女」老了。

那麼很神奇的是,下一眼,看着她一邊弱弱說着「好嚇人哪」,一邊最嗨地享受全程。

那份嬌俏明媚的天真,衝破了所有人對這個年齡的想象,生動而強烈的熟女魅力,令人耳目一新。

就像27年前,姜文評價她時說的那句話一樣,「這個女孩太靈了。」

27年後,這份靈動超越時間,穿透皮囊,讓48歲的陶虹在沉甸甸的閱歷之外,散發出輕盈的生命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豐富的靈魂萬里挑一。姐姐的魅力,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

對待愛情和人生,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這樣那樣的糾結和恐懼,沒想到,陶虹卻一一化解了這些問題。

她談自己的前半生,談中年人的愛情,也說起孩子的教育……鬆弛又通透。

讓人豁然開朗的背後,看似雲淡風輕的每句話,都是用時間磨礪出來的智慧。

關於親密關係

「再愛你的人,也替代不了你的成長」

年輕的姑娘們,大多被《大話西遊》中的經典台詞打動過。「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 身披金甲聖衣, 腳踏七彩祥雲來娶我。」

無論是「蓋世英雄」、「萬眾矚目」,還是「金甲聖衣」、「七彩祥雲」,在這樣華麗的想象中,另一半的形象變得強大又完美。

他是救贖,是依靠,是能讓人一勞永逸的避風港。你只需要像個小女孩一樣等待,只需要被寵愛,就能簡單安穩地到白頭。

可真實的親密關係,真的如此嗎?

陶虹微笑着說出了真相,「兩個人到白頭之前,還有一堆問題要你們去克服、學習呢。」

是啊,在充滿誘惑、壓力的時代,聽得多了,見得多了,現代女孩們早就明白,婚姻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那麼到底該如何維繫婚姻?陶虹答,「誰也拖不動你,再愛你的人都替代不了你的成長。你站在原地,他往前走了,你們倆必然漸行漸遠。」

在她看來,共同成長,應該是夫妻兩個人的共識。

只有站在同一個高度,才能永遠理解對方,感受到對方在感受什麼。

看得出,即便結婚17年,陶虹依然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不拿婚姻、另一半當作全世界。

她也不止一次說過,說到底,一個人最終要為自己活着,而非為別人而活。

「為了孩子活着,孩子長大了呢?為了我先生活着,那先生不跟你在一起了呢?你就不會活了嗎?」

短短几句話,愛情的本質一下清晰起來。

是啊,愛情也需要理智和邊界。能長久的親密關係,絕對離不開雙方的「獨立性」。

感情出現問題,很多時候不就是因為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對方身上嗎?

可陶虹不會這麼做。她的注意力一直在自己身上。

所以你看,即使今天,徐崢成為炙手可熱的導演,可陶虹依然能平等地說出,「他經歷的成功,我都經歷過。」

真正成熟的感情就是如此吧。比起患得患失,希望他達到你的期待,甚至想要控制對方成為你滿意的模樣,不如先做好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終點,而是要跟他一起修煉,成為更好的自己啊。

關於安全感

「你的幸福不應該由別人給」

面對工作和生活,人的恐懼和焦慮在所難免,但陶虹卻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很多人感慨於她身上的「鬆弛」。但說到底,她也不過是把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自然又努力地度過,從不過分憂慮,永遠活在當下。

像她說的,「恐懼?無非是覺得承擔不了那個後果,你要是覺得,無論什麼後果我承擔了,這就行了,你就往前走吧。」

是因為她的生活總是順風順水嗎?也不是的。

比如,跟普通人一樣,20歲的陶虹也曾全力以赴,拼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

比如,她40歲也體會到「過氣」的失落。

又比如,當本以為自己可以成為最棒的「家庭主婦」,可真正回歸家庭才發現,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比起依賴別人解決問題,她從來都選擇用自己的理智和行動打破焦慮。

所以,她學習如何生活,學習成為製片人,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

後來,她發現自己可以做越來越多的事。「以前買洗潔精都不知道該買什麼牌子,現在進超市就知道該買什麼」,這不也是一種進步嗎?

記得陶虹在採訪中,說起過國家花樣游泳隊的經歷。

在運動生涯最鼎盛的時期,因為種種原因,她沒能參加過一個大賽,就這樣多次錯過之後,她就不再為很多事焦慮了。

結果不重要,重要在於你享不享受這一刻,知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我的安全感全部建立在我的幸福成功都是自己給的。人不能靠在別人身上,你靠的這個人稍微有點閃失,你就趴地上了?人永遠要自己站着,你的幸福不應該由人給。內容來源:《36氪》專訪

幸福,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當你可以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能做什麼,當你不再依賴於任何其他的東西,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強大!

關於教育

「對孩子足夠坦誠,足夠平等」

很多人說,陶虹是為了家庭不得不放棄事業?才不是!

事實是,40歲的她經歷了女兒的出生,以及父母先後離世,於是重新考慮如何生活。

正因如此,她選擇把自己的精力更多放在家庭上。

而對女兒的教育,她也最大程度地做到了自由、信任和包容。

有一次,她女兒被班裡同學嘲笑長得不好看,哭着回到家找媽媽傾訴。

陶虹就問女兒,你覺得自己丑嗎?女兒回答,不醜。

她又問,你覺得你長得漂亮嗎?女兒說,我長得漂亮。

但陶虹卻說,我誠實地告訴你,你長得不醜,但也不漂亮。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特別棒的事。你長得獨一無二,誰都沒辦法複製你。女兒反而高興起來。

這就是陶虹的聰明之處吧。

即便從一件小事上,你也能看出,她對孩子足夠坦誠,足夠平等。

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過早面對現實,而選擇「善意的謊言」,卻不知道,總有一天,孩子會不斷被提醒,「你其實真的不漂亮」。

陶虹主動把事實告訴孩子,在坦誠之外,她還教孩子如何更好地接納真實的自己。

由此,她的鬆弛和平常心,也傳遞給了女兒,在這種氛圍中長大,此後也可以對別人的評價保持平常心。

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太聰明了!

關於年齡

「人活到極致,是簡單」

早在《演員的誕生》裡,45歲的陶虹演繹起少女婉容,卻絲毫沒有違和感的時候,大家一定就發現了吧:陶虹身上的「少女感」太強了!

這種少女感,不是多麼完美的皮膚狀態,也不是什麼姣好的身材,而是一種從一顰一笑中流露出的生命力,是一種能讓人忘記年齡的靈氣。

說真的,我始終相信,一個人是沒辦法演出自己身上所沒有的東西的。

很多演員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在「裝嫩」,無非是因為扮相無法掩蓋內心的成熟和沉重。

但陶虹的厲害之處在於,她經歷過少女的狀態,也能在看遍世間繁華之後,還能回歸到最輕盈的狀態,是真正的少女模樣。

的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年齡成為了女人的一個禁忌話題,讓無數人為之焦慮。

前有《浪姐》野心滿滿地創造了30+女團選秀,可最終,姐姐們沒能乘風破浪,倒是成了另類討好「年輕」的獻祭品。

看着節目組硬生生把30+,40+的女性,包裝成20歲青春靚麗的樣子,不少人開始追問——女團就該是青春靚麗的嗎?又或者,難道非要組女團,才能證明心態不老?

但相比她們在舞台上無限向「年輕」靠攏,讓觀眾見證所謂的成長和突破,像陶虹這樣的姐姐,早已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乘風破浪的模樣。

哪怕在生活的瑣碎和戾氣中浸潤一遭,舉手頭足間依然能看到光彩,這才是真的美。

看到這樣的陶虹,恨不得所有人都能看到她,愛上她。看到她才知道,「我不害怕老去」是什麼意思。

30歲,甚至40歲,都是多麼年輕的年紀啊。可很多女性卻早早就走進「舒適區」。

雖然很多人說,「接受」現實、不再反抗是成熟的標誌,但我們都知道,放棄自我成長,這也是「走下坡路」的轉折點,意味着你會永遠「死在」30歲。

但陶虹不一樣。

鬆弛的底色下,她永遠知道想要什麼,永遠充滿希望。

「以前覺得人越活越豐富,現在覺得簡單的東西比豐富起來更難,不去牽掛很多東西,才是最難的。」

當你聽陶虹說起她每個階段的經歷,你會發現,年齡帶來的沉澱和閱歷,早已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女性將來無論如何都會成為CEO的,因為你不經營一個大家庭,也要經營一個小家庭,哪怕單身,也要經營好自己。所以你怎麼能不學習、不成長、不努力呢?」

看到她,我也終於明白了一個活得通透的女人是什麼樣子:

不再為別人而活,安全感自給自足,幸福不靠別人施捨。不再糾結恐懼,更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否定自己,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自願承擔所有後果。永遠不放棄成長,勇敢迎接挑戰,不依附於任何一個人,拿自己當獨自的個體,就算沒有依靠,我也照樣美麗。

認識、接受、愛上自己,自信、鬆弛、獨立,這大概就是歲月特有的饋贈吧。

管它什麼年齡!去他的否定!能活出這樣的狀態,不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嗎?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04 06:06:20

現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很多,需要這樣的情感諮詢師,很專業

頭像
2024-02-08 16:02:41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12-21 17:12:4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12-12 23:12:12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