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瞞兒媳給孫子買零食,「溺愛綜合徵」破壞寶寶5大能力

情感導師 724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你是否常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爸爸一臉嫌棄地指責媽媽:「孩子都是被你慣壞的。」媽媽則回以白眼:「都是我的錯,你就沒有慣孩子?」

兩人相互指責,結果弄得夫妻雙方都漲紅了臉。可是事後,對孩子依然嬌慣,不捨得說孩子。

婆婆瞞兒媳給孫子買零食,「溺愛綜合徵」破壞寶寶5大能力

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事事圍着孩子轉,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對孩子唯命是從,從不讓孩子受半點委屈。

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父母的嬌慣,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得不到滿足,心裡就不舒服。

中國有句古語:「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過度的溺愛淹沒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根據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的反應程度和是否對孩子建立規則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

在溺愛型教養模式中,父母很少會為孩子建立規則,他們對孩子過度地寬容放縱,同時又一味地沒有節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溺愛綜合徵正在毀孩子

溺愛綜合徵是現代社會新生的一種疾病,常發生在2歲以上的獨生寶寶中。

因為大人對寶寶溺愛、備加保護或放縱,寶寶成了家裡的「小太陽」,過度保護將導致寶寶出現心理畸形和多種多樣的身心障礙。

樂樂四歲了,身高體重在同齡人中算是中等偏下的。因為平時飯量不佳,愛吃零食勝過正餐,所以樂樂媽媽決定對其吃零食嚴加控制。

開始的時候,樂樂因為吃不到零食總是哭鬧,但是好歹飯量有所增加。過了幾天,樂樂不再吵着吃零食,但是飯量又減少了。這讓冬冬媽媽很是苦悶,不知原因出在哪裡。

直到有一天,樂樂媽媽有事,在上班時間回家拿東西,才發現原來是樂樂奶奶偷着給孩子買零食吃。

在很多老人的觀念里,別管零食還是正餐,只要孩子想吃,吃得開心,就讓他吃。老人是愛孩子的,這無可厚非,但是這種愛是溺愛,對孩子無益不說,甚至還在傷害孩子。

溺愛這個事兒,一般人是不願意承認的。

普遍的認識是我對孩子好有什麼錯兒?家裡又不差那幾個錢兒,給孩子買回來有什麼了不起?總之,溺愛者往往並不承認自己是溺愛孩子。

畢竟當下每個家庭都知道溺愛不是好事情!

2009年12月,河南羅山縣23歲的楊鎖活活餓死在家中。

除了吃喝拉撒,他每天就是睡睡睡。有時候吃飽了一頓飯,他躺在地上能連睡兩天。他寧願餓死、凍死,也不肯動一根手指頭。終於,他把自己活活餓死了。

懶,只是表象。透過現象看本質,害死他的,其實是父母的溺愛。

雖然生在農村,楊鎖得到的寵溺卻甚於皇子。他從來不走路,8歲時出門都是父母用擔子挑着。父母從來不讓他干農活,「你到一邊玩着吧,別累着了。」

母親積勞成疾,在楊鎖18歲那年去世。楊鎖懶惰成性,終於熬到23歲,活活餓死在家中。

溺愛,是對孩子最大的殘害。如果你不能養孩子一輩子,就不要從小嬌慣他。

孩子被寵壞的5個表現

1. 對外人發脾氣

2. 用你的東西和你談判

3. 不和別的孩子分享

4. 控制父母

5. 無法滿足

溺愛孩子有哪些危害?

01

孩子不顧他人感受

如果太溺愛孩子,會導致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時,只會考慮到自己,並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當別人反駁自己的想法時,就會立馬生氣,甚至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不少未成年之所以犯罪,就是因為受到「溺愛」環境的影響,而太過自我,性格也比較自私,所以做事不理智。

02

破壞孩子的自理能力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溺愛綜合徵」的標配。有的家長總是以孩子小不會做或者是怕累着孩子為藉口,向孩子灌輸着不合適的愛。

孩子在一歲以後,隨着行動能力發展開始,逐漸走向獨立,這個時候他們有很大的意願去自己嘗試做一些事情。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總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包辦孩子的一切。就會慢慢讓孩子獨立的意識逐漸減弱,也會阻礙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

03

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早期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孩子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他們無法體會別人的想法。

表面上,父母對孩子交往的干涉是出於保護,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不受委屈,可從更深層面來看,父母的肆意干涉只是一種不信任。這種干涉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04

容易造成孩子偏食挑食

在許多家庭,我們都會看到家長拿着一碗飯在孩子後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飯似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吃不飽,就算零食也照樣給孩子吃,對寶寶「唯命是從」,寶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久而久之,寶寶養成這種習慣後,就開始挑食偏食了,這對寶寶的成長發育非常不利。

05

破壞孩子的語言能力

患有「溺愛綜合徵」的家長,不僅不捨得讓孩子動手,還不捨得讓孩子動嘴。

專家指出,孩子從出生起,大人就要多跟他講話,形成語言環境,一歲以內都是小孩的語言發育準備期。

一歲以後,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說話,在做每個動作時都結合說話,如抱他去睡覺時同時說「現在要睡覺了」。這個過程是教會孩子理解動作,最終內化成語言表達出來。

然而有的孩子不開口,家長一個眼神都知道孩子是要喝水還是要吃飯,這樣就會減少孩子學習語言的機會,破壞其語言能力。

06

孩子承受能力差

一直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是很容易悲觀放棄的,因為這類孩子害怕挫折,害怕失敗,所以也沒有能力接受挑戰,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這就如同經常在溫室里的花朵,當有一天換了環境後就會立馬不適應。太過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的承受能力變弱。

07

孩子容易膽小怕事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傷,因此不讓孩子到公園玩,不讓孩子和同年人玩遊戲。而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家長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

長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媽「不許摸這,不許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容易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適就驚慌失措。

孩子要寵但不能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愛和自由。在童年期間對愛的感知「富裕」的孩子長大後心裡往往積蓄了很多的正能量,有面對挫折和擊敗困難的勇氣與決心。

而在成長過程中充分享受過自由與平等的孩子通常也能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對待他人。而且他們能在自己好奇心的驅使下對世界和自我發起自發的探索,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

可是,愛並不意味着放縱,自由也並不代表不加干預,沒有規則。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對於溺愛孩子的行為有什麼看法呢,記得給芽芽媽留言!

參考文獻

[1]毛芳.幼兒「隔代親」教育的弊端及解決對策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8):140-141.

[2]王建玉.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行為禮儀培養的影響[J].學周刊,2019(08):180.

[3]溫和.愛不能越俎代庖——例說溺愛型學生的輔導策略[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7(09):55-57.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7 15:07:14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頭像
2024-03-12 09:03:18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