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愛情不再浪漫

情感導師 762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2021 年,因為自稱「人類高質量男性」而在各大短視頻平台爆火的網絡紅人徐勤根,在走紅後趁熱打鐵地提出了關於維護關係的三點方法論:

第一,關係要以物質或貨幣支持為基礎;

年輕人的愛情不再浪漫

第二,最大化滿足兩性之間的「機理利益」,也就是性滿足;

第三,是兩性之間的心理滿足或者心智滿足。

總而言之,「合適的兩性關係的維護,是不能基於愛或者是感情的,或者婚姻」,而「彼此最優先機體利益(才)是正確的」。

儘管觀感更像在招募合作夥伴,但這種開誠布公、點明利益的關係卻被不少網友認同,徐勤根最廣為人知的視頻中許諾的「為另一半的愛好提供資金支持」,更是令他收穫了一批女性粉絲。較之許多男性公眾人物被爆出的言行不一的作風,她們寧願選擇直白,「把事情挑明,對女性來說完全是好事」。

這或許能夠反映時下一種與浪漫主義傾向完全不同的愛情觀。

現在人說浪漫,更多說的是愛情之外的東西了

AEON 雜誌上刊載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種現代、美國式的愛情:假如一位中產階級階層的美國人愛上了一位有夫之婦,周圍的人會勸他與她分手,另外建議他安排 50 個小時的心理治療。而假如同樣的情節發生在俄國,男方會闖進女方的家裡,無視爐灶上在煮的湯、拿着手柄在打遊戲的丈夫和身邊哭叫的孩子,拉住女方的手,活生生把她搶走。

如果這是彼此非常相愛的一對,那比起美國,俄國模式就顯得更野蠻和浪漫。但很顯然,現代愛情是美國式的。

現代愛情中選擇的能力至關重要。人們會理性、有條不紊地處理自己的情感。一個 17 歲的典型現代女孩在做出與誰親密交往的決定之前,會探聽、接觸、考察,在諸如「是否尊重你的需求、有沒有發生不適的身體接觸、溝通是否順暢」的框框下勾選,來選拔戀愛人選。而成人就更訓練有素,他們會約見精神分析師、閱讀自助文獻、參加伴侶諮詢、學習心理行為科學、以 1-10 分標記自己的感受,以及學習「愛的語言」,把愛情視作技術。

比起過去的「包辦婚姻」「一見鍾情」,現在戀愛前的考察越來越精細:樣貌、性能力、性癖好、16 型人格、消費習慣、資產、藝術品味、政治觀點、工作能力、文藝趣味、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公共話題可供考察,越來越多約會軟件、社交軟件可以翻閱,愛情不再神秘,而是在琳琅滿目的選項里挑出一個最合適的伴侶,是你情我願的「市場」交換。「戀愛腦」被認為是一種不理智、容易受傷的模式,如今人們更強調根據需求選擇對象,而不是根據虛無縹緲的「看對眼、感覺對了」。

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在愛情里提浪漫了。

然而:

日本藝術家空山基的「機械姬」是機械浪漫;

黑客倫理、免費模式、開源代碼被稱為互聯網的浪漫;

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所說的,「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被視作宇宙的浪漫;

被浪漫描述的還有「無用美學」「賽博朋克」「夏夜蟬鳴」「路邊積水裡天空的倒影」「英仙座流星雨」……

如今的浪漫也似乎追求一種反差,「理科生的浪漫」似乎比文科生的浪漫更像浪漫,科學的浪漫高過愛情的浪漫,自然的浪漫好於人工的浪漫。

王爾德說,浪漫的本質是不確定性——倘若生活在現代,他就會發現浪漫的不確定性如此徹底,以至於你甚至不能確定它是否關乎愛情。

為什麼現在搞浪漫越來越難了?

01 一個人的浪漫,比兩個人的浪漫要更加正義

在當代,浪漫的神秘被抹殺了。

浪漫的發生可以用生命科學原理來解釋。比如戀愛時,大腦中血清素、多巴胺、去腎上腺素會明顯升高,有證據表明,在浪漫關係中,催產素濃度可以預測情侶身體接觸的頻率、已婚夫婦的關係質量,以及正在約會的情侶戀愛關係的成功率。浪漫被還原成大腦中無意識的化學反應,有人甚至聲稱天生浪漫由基因決定。

心理學則發明了「人格」的概念,使用這一理論工具可以評估、預測兩個人的兼容度,愛情變成匹配度測試,特定人格在愛情中有什麼反應和優缺點,理論框架早就寫得明明白白。

理性計算的最新進展是,有一大部分年輕人不願意和真人談戀愛了。還有什麼比訂製的伴侶更符合自己的指標呢?「和紙片人談戀愛」、「追星戀愛」、在淘寶上購買虛擬戀人服務、在交友軟件上找人來陪……年輕人把談戀愛當作一項針對孤獨的解決方案,而非為了愛慕對象甘願磨合、冒險、忍受痛苦的過程,本質上,和餓了就打開外賣軟件沒有區別。

但是理性不能完全排除風險,尤其在消費社會人們的興趣也更容易變動,沒有人可以承諾保持穩定的「個性」。也永遠有更新的話題可能引起紛爭,最典型的就是追星、女權。而經過理性選擇所遭遇的失望可能更不好受。

或許可以說,如今的年輕人對愛情有一種輕微的過敏症。他們變得更加自我和更加合法地自利,社會鼓吹的是「在親密關係中要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吃虧」,犧牲、奉獻、放低自我的浪漫敘事不受歡迎。這樣一來,一個人的浪漫比兩個人的浪漫仿佛要更加正義,除此之外,現代人把浪漫擴大到愛情之外的其他領域,數學、宇宙、大自然,什麼都可以浪漫,除了親密關係。

比起轉瞬即逝的愛情,浪漫更常被用在更遙遠、更客觀、更能闡述/投射自我的對象上——說宇宙浪漫,不至於有人駁斥你天真、矯情。

02 人們更容易買到浪漫套餐,也就更難感受到浪漫

現實中的爛漫容易落空,因此人們可能轉向更低成本的「浪漫密集型消費」。

《閱讀浪漫小說:女性,父權制和通俗文學》一書指出,20 世紀的主婦們正是出於對現實不滿,才有了閱讀浪漫小說的習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寫實的通常是不浪漫的,恰恰是現實中稀缺的東西才能製造浪漫。一旦故事情節太過接近於日常生活,浪漫小說里逃避現實的作用就不復存在了,也就不夠浪漫了。

因此,許多浪漫文藝作品幾乎別無選擇,只能背叛現實。愛情故事於是奔向現實的兩個極端:奔放的,如霸道總裁文學及甜寵劇中,用浪漫的元素、浪漫的符號來再現浪漫,將「糖分的程度無限細分、節節升級」,用譬如牽手、接吻、壁咚、生日驚喜、女生不小心撞見男生赤裸上半身等種種橋段,精準進行高劑量撒糖(反過來就是發刀子),來刺激觀眾的荷爾蒙。而內斂的就讓關係永遠停留在曖昧階段,讓觀眾自己腦補。

以巫哲《撒野》為代表的救贖文學,花大篇幅描述校園學習生活和對原生家庭陰影的克服。看似貼近真實生活,有對貧窮、經濟問題的考察,但潛台詞依然在說:對於真正浪漫的、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來說,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對於浪漫主義而言,倘若這樣的現實困難真正存在,就會安排一場死亡或消耗病(最著名的就是肺結核),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茶花女》。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儘管一場事故讓一對剛剛相戀的情侶經歷生離死別,構成了一齣悲劇,但情感上,正是死亡成就了這段跨越階級的愛情,把「浪漫」凍結保存起來。如同哲學家齊澤克指出的:

「可以這樣解讀這部影片,即撞上冰山是為了使我們避開不可避免的敘事僵局——想想如果接下來講的是傑克和露絲之間的愛情故事,《泰坦尼克》會是一部多麼乏味的影片。」

此外,消費主義努力兜售的「浪漫」,也正在從另一個角度摧毀浪漫的可能性。浪漫在當代的最大公用價值是用於變現,商家們急於把浪漫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燭光晚餐、999 朵玫瑰,愛我就給我買哈根達斯迪士尼限定愛馬仕盲盒七夕五星黑珍珠牛排套餐」。但後果是,浪漫一旦被符號化之後,立馬就不浪漫了。浪漫變成宣示主權、表達專一、彰顯自己對追逐愛情「有閒」的陳詞濫調。當形式超過心意,就出現了人們更願意「揭穿」而非感動的「浪漫陷阱」。

03 女性從戀愛腦里崛起後,浪漫就被女性(主義)降權了

關於約會、戀愛、婚姻的小說、參考書籍一度風靡,並以女性為主要受眾,因為浪漫、愛情被認為是「高度女性化」的事。而現在,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重新審視:為什麼浪漫非得與自己有關,以及過度浪漫化會出現什麼問題。

浪漫主義愛情故事有一種屢試不爽的敘事結構:以「女主人公的社會身份被破壞」(比如逃離家庭、受到歧視)為開始,以「女主人公的社會身份得到重建」(幾乎無一例外地是通過得到男主人公的愛情)為高潮,並在此戛然而止。男主人公則常常以濫交成性、冷酷無情的形象出場,但這些缺點都是「無傷大雅」的,甚至反而會增添主人公的男子氣概。總之,愛情發生後,一切溫柔、忠誠的品質就出現了。這樣的敘事模式在現今的小說和偶像劇中仍然流行。

對於女性,這種浪漫橋段意味着她們只能通過「愛情」脫離困境,最終歸順於父權制邏輯,獲得「戀人、妻子、母親」的身份——其實就是獲得男性的認可。

如今,很多女性已經不需要以男性為中介(或目的)才能處理問題,對她們來說,更平等、務實地擇偶,甚至獨身都成為可能,這難免使得照搬這套方法論談戀愛的人看起來更多像是自我感動。

說到底,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和男性一樣,不用把追求浪漫當作人生必需品。以「救風塵」小說為內核的浪漫情懷,其所具有的時代精神也已經不適用於今日。

04 怕被傷害怕吃虧,浪漫正在被「平等的權力」殺死

浪漫的概念本身在當代遭到質疑,有一大部分是因其隱含的性別權力關係被重新審視。

比理性計算的邏輯走得更遠,如今的互聯網甚至鼓吹一種基於關係平等的「政治正確的愛」,相信愛應該絕對、嚴格地平等,兩人之間沒有搖擺、進退的空間。即使存在浪漫,也要你來我往。

因此,如果有人提出情感疑惑,底下評論區就會有人快速反應:好比「PUA 、騙炮、渣男、渣女」的指認,以及「快分、快逃、快跑」的大聲警告。以豆瓣的「勸分小組」為例,人人都可以變成愛情教練,對別人的關係指點迷津。

而親密關係就首先變成檢驗「人人平等」最私人、最容易的場所。任何一種性別都更可能覺得自己受到了壓迫:女性在社會中本就處於弱勢,男性也可能因為「需要」對女性做出「遷就、讓步」感到委屈。

能引發警鈴大作的還有家庭分工、經濟關係、生活習慣。浪漫被「尊重」限制。往好處看,這確實能夠讓雙方更體貼謹慎,但這隨時隨地召開的「兩性」、「城鄉」、「貧富階級」等各利益集團的代表大會讓浪漫幾乎無處容身。

浪漫之外,當代愛情還有哪些可能性?

作家阿蘭·德波頓認為,現代的愛情自 1750 年以來就進入了浪漫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的愛情觀相信愛情應當生發於直覺,且相信一見鍾情。這種觀念通過詩歌、戲劇、神話、小說,以及愛情電影,來植根到人們對「愛情應該是什麼樣」的理解里。愛情故事千千萬,但是愛情劇本總相似,許多愛情故事裡描述的浪漫之愛都有類似皮格馬利翁的浪漫主義氣質:在神話里,雕塑家愛上了自己的作品難以自拔,以至於最後懇求維納斯把她變成活人與她結婚,兩人從此擁有了永恆的愛情。

浪漫主義的愛也出自一種激情,不需要原因,只是因為彼此「有感覺」,兩個人就能墜入愛河,並因此受到所有人的祝福,毫不費力地過上幸福生活;真正相愛的兩人不需要溝通,除了吟詩和表白,幾乎一切語言都被視作不浪漫、煞風景的存在。

對應地,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如上要素的關係總會被指控為「不浪漫」,換言之,「不愛」。

發現沒,浪漫主義愛情在當代生活中本來就不可能實現(它只偶爾出現某些片段,比如那些淡紅色色調的落日裡,人們會把這些意象暗示成愛情)。況且浪漫的概念本就過於混亂,把「浪漫」當作愛情的必要條件,也許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具有正當性。

後來,「無浪漫傾向」這一概念的提出,也使得浪漫在愛情中的絕對性進一步遭受質疑。

2014 年,國際上首度設立了「無浪漫傾向意識周」(Aromantic Awareness Week),旨在推廣「無浪漫傾向」/「無浪漫取向」和「無浪漫者」的概念。自 2015 年起,節日名字加上「譜系」一詞,變成「無浪漫傾向譜系意識周」(Aromantic Spectrum Awareness Week)。

「無浪漫者」,可以理解為那些不會被浪漫吸引,或者不想跟人建立浪漫關係。有的無浪漫者無法接受親吻、撫摸等行為。

人們比性取向更進一步地區分了「性吸引」和「浪漫吸引」,一個人「是否能感到性吸引」與「是否能感受到浪漫吸引」不存在直接關係。「無浪漫者」對浪漫行為和浪漫關係感到不感興趣、不適甚至排斥。對他們來說,浪漫行為更像是為了「取悅伴侶」,甚至認為他人在編造或誇大浪漫愛情中的吸引力和迷戀。

大多數無浪漫者不會有想去戀愛、去追求別人的欲望。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結婚不戀愛」並不只是一種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選擇,而是可以從「取向」上就不需要浪漫愛情。

某種程度上,在愛情面前訴諸理性主義就是一種自我防禦。然而,人們希望理性全盤接管生活,但卻仍然對愛情中超越理性的體驗——哪怕不將這種體驗命名為浪漫——有着難以否認的需要。

阿蘭·德波頓提出了一種暨「羅曼蒂克婚姻」之後的「心理學婚姻」,也許可以為現在的親密關係提供借鑑——這種關係,更多考慮:對方有哪些讓人不爽的點(而非將對方美化為天使,而後遭受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沮喪)、是否能和對方共同成長(而非自己是否能夠在對方面前完全展示自我、對方是否能夠全盤接納自己)、是否能繼續做朋友(而非相信不天長地久就不是真正的愛情)。這樣一來,愛情的感性一面被拯救了,而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理性也能在這樣的關係模式中有一席之地。

作 者 | 鍾宛彤

編 輯 | 王朝靖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11 21:02:07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3-12-18 12:12:0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