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不矯情,但《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電影真夠矯情

情感導師 666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初入12月,電影市場過得並不如意。

《怪物獵人》因「辱華梗」停映,被寄予厚望的《赤狐書生》口碑票房雙慘澹,倒是《如果聲音不記得》在首日排片不占優的情況下,完成了票房逆襲。

當然,儘管該片票房和排片占比成為同期第一,但這也不是創作的勝利,而是迎合觀眾的取巧。

觀眾嗨什麼,它就來什麼;觀眾怕什麼,它也來什麼。家暴、直播、網絡暴力、純愛、猥褻、殺人犯、外星人、失憶、抑鬱症、自殺……郭敬明和落落以抑鬱症為噱頭,用當下最容易戳中人內心軟肋的情緒做成了一鍋大亂燉。

抑鬱症不矯情,但《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電影真夠矯情

他們倆上一次合作的作品叫《悲傷逆流成河》。「世界給你多少傷害,就會給你多少溫暖。」「願『悲傷』終被治癒,願『聲音』有人傾聽。」電影上映前,導演落落在微博上如此為電影吆喝,似在為抑鬱症患者發聲,還用雙關語與《悲傷逆流成河》來了一波聯動。

而在抖音,關於「《如果聲音不記得》把人看哭」的視頻隨處可見。圍繞的也無非是「抑鬱症」這一奪人眼球的關鍵詞,甚至還有抑鬱症患者在觀影現場發聲,激動地感謝電影……

這是電影票房的的逆襲之因,也是其口碑崩壞之始。「抑鬱症這麼好的切口,非得切成愛情東非大裂谷。」網友的評論大抵能夠反映出被宣傳「騙」進影院觀眾的普遍心態。

抑鬱不多說,巧合才是爹

影片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外星人辛唐(孫晨竣 飾)能夠通過聲音給他人製造幻覺,使他們感到快樂,以此來延續自己的生命。但是,倘若對同一個人使用三次能力,性命就會和此人綁定,只有對方開心,辛唐才可以活命。

因此,每「服務」一個人,辛唐都要留下這個人的身份信息。但再萬全的準備,也敵不過一個湊巧。更何況,這故事還用了三次。

第一次,他在墓地掃墓,她在墓地直播;第二次,他在KTV幫忙,她在KTV被人非禮。還有一次,創作者還自作聰明地將其作為一個暗線,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謎底,結果也是無聊透頂的巧合造成的。

如果說月老手中真的有紅線,那分配給他們的估計是鋼筋材質的。雖說巧合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利器,用好了可以引人入勝,但在關鍵設定上全部都用巧合來圓,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更何況,從相看兩厭,到刻骨銘心,男女主也就用了幾天而已。男主甚至甘願為她放棄幾千年的生命。再到後來,索性連設定也不要了,原本只要女主角不開心,被綁定的男主就有生命危險,但女主都抑鬱到自殘了,也沒見男主有絲毫損傷……

原生家庭的故事原本是展現女主抑鬱症來源的重要線索,結果也講得一塌糊塗,幾個相關鏡頭匆匆掠過之後,便趕緊回到甜甜的戀愛。

關於抑鬱症的刻畫也僅僅是淺嘗輒止,大多時候要依靠台詞和時不時的藥物特寫來展現。

愛情是膚淺的,家暴是亂入的,抑鬱症是喊出來的。《如果聲音不記得》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熱點元素題材電影」。

養父偷窺女兒洗澡

整個影片充滿了創作者對觀眾的算計,仿佛觀影過程中一直有個人在旁邊走動,時不時地過來拍拍你的背,「這裡該哭了啊」「這裡不甜嗎?」「這裡該起雞皮疙瘩了啊」……片中到處充斥着創作者竊喜的影子,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難以啟齒的抑鬱症

「我說我得了抑鬱症的時候,其實還是難以啟齒。」

「抑鬱症就像個黑洞,它帶走了我所有的情緒,最簡單的小事,都消耗掉我百倍的力氣。我沒法吃飯,沒法下床,看到窗口就想跨出去。為什麼別人能扛過的壞情緒,我卻輸給了它。」

這是影片中女主的獨白,也是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它將抑鬱症患者內心深處所潛藏的難以啟齒,都用言語表達了出來。

事實上,影片中女主所患的微笑抑鬱症,在現實中早已屢見不鮮。他們往往在人前強顏歡笑,人後鬱悶煩躁。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那個英國女孩自殺前留下的「I’m fine」的遺言,倒過來看其實是「help me」,形象展現了這一人群所面對的困境。

或許正是由於它的不可捉摸,儘管不乏創作者對這一群體給予關注,國內真正直面抑鬱症的影視作品少之又少。

比如,轉型當導演的祖峰,就執導了一部《六欲天》,講述備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如何尋找光明的故事。而他的創作衝動便來自於身邊一位因抑鬱症而離開人世的青年演員,「不可想象,超乎你的想像。」

儘管影片入圍了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但隨即在國內迎來的是票房慘敗和口碑爭議。

《六欲天》其實也反映了影視作品對抑鬱症的難以啟齒。因為就連最基本的問題都難以回答: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呢?

《如果聲音不記得》給出的答案是原生家庭中的家暴、養父的猥褻、失戀的痛苦,對可能的社會根源問題隻字不提,更遑論深入探討了。這或許正是影視作品不願直面抑鬱症,而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噱頭使用的原因。

其實,倘若帶着鐐銬跳舞,生活中也有不少創作上的富礦。比如,每年通過微博預告自殺的抑鬱症患者不在少數,幾乎每次都能在一個圈子內形成強大的傳播鏈。

無數網友拼命轉發,向影響力廣的大V求救,以此獲得官方介入,阻止自殺事件的發生。久而久之,網友、微博和官方之間形成了一種無言的默契,處理起此類事件來也駕輕就熟。

如果說販賣情緒是票房良方,想必這種真正觸及抑鬱症的創作才能抵達觀眾的內心。而那些一次次集體行動下的拯救,有的幫助抑鬱症患者迎來了向陽生長,有的卻再一次將他們推入自殺的深淵,那種震撼或許也能傳遞給人們更多關於抑鬱症患者的關注和思考。

【文/午言絕】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3 12:05:13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4-30 15:04:57

求助

頭像
2024-01-16 22:01:01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