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不到理想伴侶,依戀類型告訴你

情感導師 656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婚姻的「功能」

很多人都有種「越長大越不懂什麼是愛」的感覺,搞不清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想得到什麼、提供什麼,以及對方需要什麼。如果愛是一種理想的身心依戀,那麼重點就在定義「什麼是理想的」。

「理想的」是一種高度契合的感覺,不是「覺得好」,而是「不想錯過」,意味着想去填補自己人生中最需要填補的那一部分。同時,選擇一種理想型就等於排除其他類型。

「愛情」到底該不該是排他性的?理想的愛情是因為與你高度契合的只有眼前這一人,形成了事實上的「排他」,即「沒人比他/她更合適」。但現實的愛情更多是靠法律來規定「排他」,即重婚犯法。但這裡就出現概念偷換,重婚犯法,那要是精神出軌呢?顯然不利於婚姻穩定,那麼愛情對婚姻穩定具體起到什麼作用?

為什麼找不到理想伴侶,依戀類型告訴你

和婚姻不同,愛情屬於情感契約,人在情感中最想填補的東西可能一生都不會變,而能完美填補這一點的人也非常難找。為避免失去這樣的人,人們建立了不成文的情感契約,即不要(輕易)離開對方,而這是法律所不去涉及的。

相比之下,婚姻是一種產權契約,法律要保護的是產權,不是感情。產權可以維繫婚姻,但不保證兩人相互吸引,此時情感因素就左右了兩人是否還願意主動維護共有產權。如果情感吸引消失,二人實質上就是經濟合作關係,而經濟合作問題用法律基本都能解決,只要條件、價錢合適,完全可以依靠法律終止合作,這樣的婚姻就談不上一生陪伴。

理論上,經濟協議原本就包含退出條款,當情感聯繫弱化後,退出程序其實就已經在醞釀之中,因為此時兩人都只是在權衡機會成本和退出成本哪個大。如果離開這個人自己有更好的前景,包括情感和經濟上的,那麼人趨利避害的本能也會讓這段合作協議終止。

二、依戀關係的形成

情感需求可以通過自己在童年時的依戀關係來鑑別

1)安全型

父母:對孩子穩定的反應和保護;嬰兒:快樂地與他人建立關係,確信自己不會被遺棄或拒絕,以信任為人格特徵。童年期與母親關係牢固的孩子更有可能與其他孩子建立親密的友誼。

2)焦慮型

父母:照顧者反覆無常,有時會熱情與嬰兒互動,但另一些時候可能無視嬰兒的親密需求。

這可能源於照顧者自身的壓力,或同情緒與人格作鬥爭的緣故。

嬰兒:更不容易與他人建立穩定關係,易緊張或粘人,害怕被拋棄。焦慮型的兒童相對孤立和無助,經常有與他人交流的困難,更可能被同齡人傷害。

3)迴避型

父母:成年人對嬰兒的訴求表現出不情願或排斥,有時家庭中出現的敵對氣氛也讓嬰兒不敢去依戀任何人。

嬰兒:學會了遠離他人,迴避發展親密、信任的關係。他們傾向於淡化或掩飾情感中的脆弱,對他人更加挑剔,這是他們從小習得的自我防禦機制。

三、找到你的依戀類型

受激素等影響,進入青春期的少年開始對同齡人產生更強的建立關係的傾向。他們將在家學到的人際關係經驗應用到其當下和今後的關係建立中。因此,依戀類型將預測我們在戀愛中的行為。

依戀專家Kim Bartholomew指出:「如果你想擁有一段健康快樂的關係,你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依戀類型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還能更好地向別人表達這些需求,並找到一個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伴侶。」

她提出了一種看待依戀風格的新方法。她注意到,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總體判斷可能是相對積極的,也可能是相對消極的,於是有了四種依戀風格:

1. 對自己和他人的積極看法

當你自己感到舒適,同時又對他人持有好感時,你更有可能表現出一種安全的依戀風格。這讓你可以無所畏懼地追求親密。你對被拋棄的焦慮程度較低。同樣,你覺得向伴侶敞開心扉很舒服。

2. 對自己的消極看法和對他人的積極看法

如果你為他人着想,高度重視他們,卻缺乏自尊,就會變成「討好型人格」。

這類似於早期焦慮依戀類型的泛化。你對關係中的存在的威脅保持警惕,強烈渴望與伴侶親密,往往達到情感依賴的程度,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

3. 對自己和他人的消極看法

一些迴避型依戀的人可能希望與他人建立深層次的關係,但同時又害怕被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他們真的很想接近,但他們卻猶豫不決,因為他們害怕受到傷害。在懷疑自己的同時,他們也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做最壞的打算。換句話說,他們對自己和他人都有負面的看法。

對於被拋棄的焦慮阻止他們接近他人,即使他們想接近。因此,他們在親密的夥伴關係中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免受來自於他人的拒絕。

這種類型的迴避型依戀是恐懼型迴避。

4. 對自己的積極看法和對他人的消極看法

另一類表現出迴避型依戀的成年人是那些真正喜歡自力更生而不是與他人親近的人。

他們喜歡自己,並不在乎別人是否喜歡他們。對他們來說,親密並不值得付出努力,他們很高興能夠自給自足,而不擔心被拒絕。由於自力更生,也就不關心他人的看法。

他們不喜歡親密,因此他們迴避與他人的相互依賴。

這種類型的迴避型依戀是輕視型迴避。

尾聲:

綜上我們得出大體結論:安全型戀人需要共鳴;焦慮型戀人需要陪伴;迴避型戀人需要理解式包容。

很多人都屬於後三種的綜合體,僅僅是占比不同,而他們又可以分為:1.對第一種即安全型關係有嚮往,想象過與伴侶敞開心扉的情景;2.迴避安全型關係,覺得自己不適合;3.無所謂,能把現在的自己過舒服就滿足了。

如果人是需要從婚姻中獲得什麼才結婚,就要先想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什麼,因為經濟合作的需求可能隨時終止,理想的情感聯繫才是對人生的穩定填補。

茫茫人海,每個人能給出的情感價值都不同,大家覺得那種伴侶適合自己呢?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5 07:08:57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4-08-24 21:08:34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3-12-14 06:12:46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