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英今晨逝世,享年95歲,是演員也是作家,文人中第一個「下海」開公司

情感導師 8226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她是風靡老上海舞台的「甜姐兒」

是《家》中的梅表姐

是《烏鴉與麻雀》裡的官僚太太

是趙丹患難與共的妻子

黃宗英今晨逝世,享年95歲,是演員也是作家,文人中第一個「下海」開公司

也是獲獎無數的報告文學作家

今天凌晨3點28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作家黃宗英逝世,享年95歲

黃宗英的最後一次銀幕亮相是在2017年拍攝、2018年上映,由彭小蓮執導的電影《請你記住我》;2017年,第六屆徐遲文學獎頒獎儀式上,黃宗英獲首個「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去年,黃宗英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去現場的她,讓兒子趙佐代領了獎,並代表她讀了獲獎感言——

「此時此刻,我要對巴老、佐臨和所有的師長們說:學生沒有讓你們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謝上海的觀眾和讀者,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厚愛;我要感謝黨,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教導;我要感謝這片土地,感謝人民,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撫養;我鞠躬。」

2016年,四卷本《黃宗英文集》出版,12月31日,那一年的最後一個下午,「思南文學之家」被熱情的讀者擠得滿滿當當,很多人站着聽完全場講座。長期在華東醫院治療休養的黃宗英原本要來和喜愛她的讀者見面,遺憾的是,當時她突發疾病上了手術台錯過了這次辭舊迎新的約會。

當時,導演胡雪樺回憶,前幾天看望黃宗英時,她的狀態還很好。「我給她看了焦晃、劉曉慶的照片。宗英老師評價說:焦晃老了,劉曉慶還這麼年輕漂亮。」

黃宗英是中國電影界

令人難忘的「甜姐兒」

黃宗英,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作家。

1925年,黃宗英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電話局總工程師。在家排名老五的黃宗英上有兩個姐姐、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弟弟。在黃宗英9歲時,是「孩子們的朋友和『奴僕』」的黃宗英父親因病不幸去世。家道中落,黃宗英只得輟學在家。心靈手巧的黃宗英不僅幫母親料理家務,還幫做針線活,做棉襖。

194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黃宗英有幸踏上話劇舞台,參演戲劇學院老教授胡導(原名胡道祚)導演的輕喜劇《甜姐兒》。

194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追》,之後分別在《幸福狂想曲》《麗人行》《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烏鴉與麻雀》等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1954年,她創作了電影劇本《平凡的事業》;

1960年,擔任劇情電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的編劇。

黃家兄妹。前排左起:黃宗英、黃銳華(享年99歲)、黃燕玉(享年103歲)。後排左起:黃宗洛(享年86歲)、黃宗江(享年89歲)、黃宗淮(80年代去世)、黃宗漢(享年83歲)

黃宗英曾說,「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我的藝術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真實不變的人生!」

9歲喪父、15歲失學,黃宗英最珍惜的事就是看書。一有時間,哪怕在演戲候場的間隙,她都喜歡坐下來學點什麼。她說,相當數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及其中的人物,「伴着我走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敦促我為文學藝術盡心盡力做些微貢獻」。

黃宗英和大哥黃宗江在蘭心劇院後台(1942年)

成為作家的演員

黃宗英也是一位作家。1965年,她在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專職創作。報告文學《大雁情》《桔》,曾先後獲得1980年中國優秀報告文學獎、1983-1984年中國優秀報告文學獎。1988年,與丁玲聯合創作報告文學集《一代天驕》。2019年,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新中國成立後,黃宗英成為較早轉到專業作家行列的電影表演藝術家。她認為,一個作家,要發出該發的聲音。

1952年,黃宗英被調到上海文學研究所,奉命轉行成為編劇。從此,銀幕上的黃宗英逐漸隱退,作為報告文學《小木屋》《大雁情》《天空沒有雲》作者的黃宗英開始廣為人知。

她的《大雁情》呼籲要給一個飽受不公平待遇的植物學家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給他平反。

為了幫助研究高山植物生態的科學家實現在西藏建立一個觀察站的夢想,黃宗英籌措經費,帶着團隊三進西藏,幫助女科學家圓夢——第一次進藏,她寫出了報告文學《小木屋》;第二年,第二次進藏考察,她跟蹤拍攝了紀錄片《小木屋》;第三次進藏,年近七旬的黃宗英和科學家考察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因嚴重高原反應昏迷了兩天兩夜。

電影《追》劇照(1946年)

巴金(右)、黃宗英(左)在波蘭第二節世界和平大會上(1950年)

黃宗英寫的第一個劇本大綱名為《平凡的事業》,劇本完成後一遍就通過了,這令她備受鼓舞。不過緊接着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曾回憶說,自己10個月內連寫了8個劇本大綱,卻都被斃掉了。寫劇本太「磨人」,幸虧當時的領導夏衍告訴她,要是寫不出劇本,每年出幾篇散文或報告文學也行。提起這,黃宗英也直率:「我初中畢業,哪兒知道什麼是報告文學。只是除了劇本,我什麼都想寫。」

1982年,黃宗英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入藏,並全程跟隨生態學者徐鳳翔做野外考察,最終寫就震撼讀者的《小木屋》。但寫好報告文學並不容易,作家必須到故事發生的一線去觀察和記錄。20世紀90年代,黃宗英第三次跟隨徐鳳翔入藏考察,結果卻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給她的身體帶來極大的損傷。

《可凡傾聽》裡,黃宗英回憶:「缺氧之後,如果我當時就回來,大概不至於這麼厲害。5月1日昏過去,5月3日醒過來,後來我一直堅持到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才隨着大隊趕回。20多天來一直帶病工作,所以血管始終就傷得厲害了。」

晚年,黃宗英還有一個報告文學的夢。「我久想採訪一個研究大糞的專家,到農業科學院去,到他的家裡去。」

黃宗英主演電影《為孩子們祝福》劇照(1952年)

年事已高的黃宗英始終保持着知識分子的生活方式,「每天讓腦子動一動」,看書、練字、有時也彈鋼琴。她曾在《可凡傾聽》說,「我早上起來要練舞,當然不可能到街上去跳舞,但是我可以練一練。我從來沒覺得悶,活着興趣很廣,我活都活不過來呢。」

「丑丫今已雪盈顛。無多春暖花開日,不少風欺霜虐天。銀幕舞台留舊夢,荒原極地續新篇。壯心未逐前塵散,繞室彷徨百遍旋。」《可凡傾聽》裡,「甜姐兒」的自敘詩言猶在耳。

翻開黃宗英作品集,靈動的表達溢滿字裡行間,率真的情感表露一覽無遺。正如有人所評價:黃宗英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也許不是電影,而是她的文學。

常有一雙好奇的眼

在許多同輩人眼裡,黃宗英是一個聰穎過人的才女。在作家李輝眼裡,她更是一個對生活和知識永遠充滿好奇的人。「每次見到她,她總是在閱讀。年過八十後,她每日仍在讀書,在寫日記。她告訴我,每天早上,她要聽半個小時的英語教學廣播,學英語,甚至還學中草藥學。她說,『我知道學不會了。我把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黃宗英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作為文集整理者,李輝說,這或許是冥冥中紀念黃宗英與深圳的一段緣分。「趙丹先生去世後,黃宗英離開上海去深圳創辦了一家文化公司和一間書店。那是1985年,宗英老師『下海』了,可以說是在文人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是,宗英老師哪裡懂生意經呢?書店沒開多久就結束了,她又回到了上海。但她就是這樣的性格,興致來了就去做,什麼都敢試,哪怕未必都做得好。」

四段婚姻愛不絕

黃宗英一生有過四段婚姻。

她敢愛敢恨,追求至真至美的愛情,可命運卻偏偏和她開了不大不小的玩笑。1943年,黃宗英18歲時初婚,第一任丈夫是當時劇團里的指揮郭元彤,藝名叫異方,他在兩人結婚後18天,就因為心臟病撒手人寰。

1946年,21歲的黃宗英與對她照顧有加的程述堯結婚,這一年,她由舞台走上了銀幕,主演了第一部電影《追》。

次年,她與趙丹合演《幸福狂想曲》。才子佳人,日漸生情。趙丹對黃宗英說:「我覺得你應該是我的妻子。」待《幸福狂想曲》拍攝完畢,他們的愛情終成「幸福進行曲」。

黃宗英(左)與趙丹(右),資料圖片

後來,程述堯和上官雲珠結婚後,兩個家庭還始終保持着熱絡的往來。

程述堯和上官雲珠之子韋然回憶,那時,黃宗英常去他家做客,爸爸忙的時候,黃宗英家的保姆會去幼兒園把他一起帶回家,等他爸爸下班再去接走。「宗英阿姨和我媽媽都是上影演員,他們兩人的接觸更多一些。《黃宗英文集》第二冊中選入的報告文學《星》,就是為紀念我媽媽寫的,充滿了姐妹之情。」

1963年,於伶(左四)與上影劇團演員趙丹(右一)、張瑞芳(左三)、秦怡(右三)、上官雲珠(左二)、黃宗英(左一)等在文藝會堂座談。

俗話說:禍從口出。秉性耿直的趙丹口無遮攔。他的直率言行,讓小他10歲的妻子黃宗英時常為他擔驚受怕。「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黃宗英既然鍾情於趙丹的正義感和勇氣,也就無悔於跟着他大起大落久經折騰了。黃宗英說,她一生中迂迴曲折最「出戲」的情節,就是「難為趙丹妻」。30載身為趙丹之妻,直至趙丹生命的最後幾年,才稍微太平了點。

1980年10月10日,趙丹因病離開人世。生性活潑的黃宗英從此形單影隻,獨自生活13年。

在黃宗英赴美國探親期間,要翻譯一個外國詩人的詩歌,她遇到了問題,就寫信給哥哥黃宗江的好朋友馮亦代請教。之後,兩人熱線不斷,日漸情濃,開始了鴻雁傳書。

在一次講座時,有青年問黃宗英,您還會找對象嗎?黃宗英說,我本來是嫁給很寬廣的大河的,現在如果再要結婚,我要嫁給學問更好的「大海」。

1993年,一個80歲,一個68歲;一個住在北京,一個住在上海。在北京的「七重天」(馮亦代的房子在七樓,俗稱「七重天」),黃宗英嫁給了她心目中的「大海」馮亦代。眾多親朋好友見證他們幸福的這一刻。

黃宗英(右)與馮亦代(左),資料圖片

馮亦代說黃宗英是「70歲的人,17歲的脾氣」。看得出,他是很寵「嗲妹妹」黃宗英的。婚後,他們互相照顧、彼此勉勵;歸隱書林,比賽寫作。在上海的家,黃宗英吩咐保姆做了很多茶點;在北京,正值大雪天,愛學習的黃宗英到老年大學去學習,回來時走錯了路,到家已很晚,馮亦代擔心她的安全,就一直等啊等,直到等到黃宗英回家。後來,馮亦代腦梗過,黃宗英也腦梗過,他們互相攙扶,共同走過10年婚姻生活。

黃宗英說,婚後的10年,是很充實的10年,燦爛的10年。一本《純愛》,是他們夫婦結婚10載濃情蜜意的最好見證。

再怎麼相愛的人,也逃不開愛侶的生離死別。2005年,最後一任親密愛人馮亦代也離開了人世。

鏈接:

黃宗英給我的六封信——

懷念「一息尚存不落征帆」的甜姐兒

作者張昌華說明:

黃宗英我接觸較晚,是在她與亦代結合之後,但我與她的聯繫迄今已二十六年從未中斷。亦代過世後,她便回到上海,長期臥病在華東醫院十數年了。我很喜歡宗英的文字,她是「我手寫我心」,寫作時不講究什麼主謂賓定狀補,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猛然冒出一句警句來。二〇〇二年的那封信所言「結句對我分量太重」,是指我寫她的某篇文章,說她有一枝如椽的筆,她認為過譽了,要我改一下。

我與宗英過從密切是二〇一〇年後,我到民刊《百家湖》工作,拉她為雜誌寫稿,以壯聲威。蒙她不棄,對我們這份小小的民刊還頗垂青。二〇一一年歲末,她忽然用掛號給我寄來兩萬餘字的自傳《命運斷想》,我一口氣讀完,為她多舛的命途嘆喟不已。那稿子是她在病榻旁,用硬殼本子伏在膝蓋上斷斷續續完成的。據她語我,是應浙江瑞安黃氏宗祠而寫,原稿被祠堂索去,唯一一份複印件寄我,讓我做她的第一讀者。她的信任,令我感動。因她寫作時手邊無資料可查,全憑記憶寫就,時間、地點、人物,難免有些出入,我就到圖書館查資料,幫她糾誤。最後我為該稿做了全本、節本兩個版本。節本在《百家湖》上連載。一年後我將該文全本,介紹給青島報業集團臧傑先生,由《閒話》發表。

二〇一一年我到醫院看她,她在我冊頁上題詞:「一息尚存,不落征帆。」次年我再去看她時,她把趙丹的詩「大起大落有奇福,兩度囹圄發尚烏。酸甜苦辣極變化,地獄天堂索藝珠」寫給我做紀念。

第一封 1994-9-16

昌華同志:

翻箱倒櫃掏閣樓才找到馮老(馮亦代,編者注)家的筆硯。扎鬧猛湊開學去文具店裡買來宣紙和元書紙,試寫書名。馮老十二年沒碰過毛筆,而我又沒臨帖的基本功,寫來寫去都不靈光。他說明天再寫,我認為大禮拜的兒來孫歸未必有攤紙墨的地方,就自做主把一堆破字寄給你。我相信美編同志總有眼力找出有個性又不露「怯」的字來拼湊製版,若一人挑一個字排也挺有趣。剽悍的是我的,雋秀的是他的。反正兩三月內難成正果。先這麼靠美編大人提攜勉為其難地拼選吧。

除非有神來之筆冒出來,就算是交卷了。望你月餅節快樂。

黃宗英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六日

我們臉皮太厚決定重寫。亦代

黃宗英在北京寓所

第二封 2002-2-28

昌華兄:

亦代已進醫院快三個月了。我也病了。本來,我倆對別人怎麼寫我們都不參加意見,此刻,也只改了我在西藏病倒的事,是因為宗洛弟誤寫了。宗洛把當時組織上商量的打算當事實了。結尾關於兒女,請改一下,因為每次發病全是靠兒孫們啊!

結句對我分量太重。我已經有三年不動筆了,也請你改一下吧。謝謝。頭暈,住筆。再謝。

宗英

二〇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三封2011冬至後

昌華賢弟:

來信及《百家湖》月刊都陸續收到,已經出到一百三十期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到現在才想起邀我寫文章?不過,還好。我的故鄉浙江瑞安,將建一幢三層大廈,築瑞安黃氏祠堂,一定要我寫個詳盡的自傳。不寫是說不過去的,那麼屈就:一稿兩投吧。你別催我。我正在讀兩本好書,放不下手。

《百家湖》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編排得當,是本好雜誌。惜字體太小了,看着有些廢眼。我是二百多度老花,可不戴眼鏡看報,看你們的雜誌卻非戴老花鏡不可了。

此番用的紀念封,你收好備用,待有人為我寄掛號信時,我將寄給你一份我的紀念郵票。我不太相信醫院裡的小信箱。匆匆不贅

我要看書啦。

宗英 冬至後

2015年黃宗英在華東醫院

第四封2011-11-24

昌華好友:

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總算草草寫了一篇自己的《命運斷想》。是在我的硬殼筆記本上隨想隨寫的。寫了約有兩萬多字吧。許多人名地名都記不起來了。幸虧今年寫了,明年後年大腦更加蛻化了。我還得把草稿謄改寫到稿紙上,再寄給你。就是照片有點麻煩,我們家,是經過江青毀滅性抄家的,一些帶字的紙和照片都沒給留下。陸續有朋友給我找來一些照片,又都被人出書給取走了。我重點寫了趙丹。你試着郵購二〇一〇年劉澍著命運交響曲《趙丹傳》。我買了三冊都被人拿走了。照片最全,因為劉澍是中國電影藝術資料館的研究人員。你買一本吧。實在買不着,我再想辦法……我已經不知要跟你說什麼了。累了,打住。

宗英 傍晚

我把我的紀念封和信寄到那裡了,你收到否,盼告。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黃宗英贈作者的紀念郵票

第五封2011-12-30

昌華賢弟:

今天是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五。

我在給您選書畫。我看到《百家湖》雜誌上印的書畫還是很有韻味的。我希望你多用幾張阿丹的書畫。畢竟這是他的第二次藝術青春。其五十五頁、六十一頁(《趙丹畫冊。編者》)是他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習作,時年虛歲十五歲,實足年齡只有十四歲。有老師的批語、學名趙鳳翱,到拍電影改名趙丹。我因為看到你們雜誌上紅色很鮮艷,所以老找有紅色的。其實你們是行家,你們自己選吧。

另外,擔心書畫頁上有的字不清,茲將重要的寫在下面:

大起大落有奇福,十年囹圄發尚烏,酸甜苦辣極變化,地獄天堂索藝珠。

好啦,制好版後,懇請將畫冊寄還給我。我手裡一冊也沒有了,都送光了。不情之請,乞諒之。

好啦,我的字寫不好啦!

我很認真,我是把「斷想」當做絕筆的。

你們的宗英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

可能畫冊先到。每星期六有一位周義同志義務為我服務。我想還是寄到編輯部,擔心你會不在家。

第六封2012芒種後一日

昌華賢弟:

你讓我題字的信早收到了。但我有發虛汗的毛病,聽電話鈴響,我一身虛汗;有病友來到我床前說話,我一身虛汗;吃一頓飯,渾身汗透……我只好把你給我的八張卡紙,夾在一本書里,呆坐着看CCTV-11的戲曲。前天,我覺得手不濕了,就找那八張卡紙;我把床邊小桌上的書冊,一冊一冊查看,沒有,怎麼也沒有,又急我汗透。今天,我只好決定先用我僅有的可冒充的卡紙,為你寫了,在膝蓋上寫的,很不像話,也算勉強完成任務了吧。候某一天,突然發現你給我的卡紙,我再寫一遍吧。

匆匆寄你,收到時,請給我一手機短信。醫院門口的小郵箱,使我不放心。祝

如意

宗英 芒種後一日

2015年黃宗英在華東醫院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作者:施晨露 張昌華 鍾菡 張志萍

微信編輯:泰妮

校對:佳思敏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9 03:08:40

我聽別人說過,值得推薦的情感機構

頭像
2024-02-02 16:02:25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1-22 04:01:40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1-03 03:01:03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