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節目十餘年的發展史,更多衍生的細分品類讓觀眾不斷在其中找到全新的興趣點。當更多的95後男女離開象牙塔步入社會,他們有着怎樣的情感主張和生活觀念?喜臨門床墊《中國新相親》第四季便於這樣一個觀眾們關心的話題中找到了「綜N代」創新的入口。
00:25
開播以來,《中國新相親》一直在互聯網上保持高熱度,#中國新相親#主話題閱讀量8.2億,討論量42萬;#張萌說和老公之間沒有秘密#、#相親中的大型社死現場#等子話題也獲得了超7億的閱讀量。
高熱度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新意被觀眾所認可?對此,東方衛視中心獨立製作人、《中國新相親》總導演邵智愚解讀了第四季節目創作背後思維理念的創新。
瞄準95後女生的思想與個性
展現年輕一代的「戀愛畫像」
隨着新一代的年輕人進入相親市場,今年《中國新相親》主打的便是青春牌,以「青春季」為主題將女嘉賓的年齡界限鎖定在95後,希望聚焦新一代年輕人的戀愛過程,解鎖他們的社交密碼。對此,邵智愚解釋了背後的原因:「這個時候就是大學剛畢業,剛剛開始接觸社會的一個節點,這個年齡層人的語言體系會發生很大的不同。」
(以新一期節目為例,一位女嘉賓自稱是「養成系女友」)
(一位女嘉賓尋找她的「便條簽」)
在已經播出的幾期節目中,我們也發現了這些95後女嘉賓身上所展現出的獨特氣質與個性。比如有女嘉賓選擇的標準是「哪位男嘉賓能猜中自己最常戴的頭盔」,並最終成功牽手了那個猜對的男嘉賓;有女嘉賓高學歷高情商,在愛情方面表現得十分理性;而有的女嘉賓則直接拋出了「未來會不會加女朋友閨蜜微信」這種犀利的問題。
「其實相親節目規則很重要,需要設計一個流程去讓嘉賓們的個性完全地表達出來,它是一種「陷阱式」的節目設計。一步一步走,你就會逐步了解所有的男人。當周邊親友和觀察團向你拋擲了大量的信息,是聽從所有人的想法還是堅持自己內心,這其中就會反映出這一代人的很多個性。」邵智愚表示。
在節目中,女嘉賓們並非直奔外表俊朗、資產充裕的男嘉賓,也並非一味聽從別人的想法。更多時候,還是遵從自我內心的判斷,嚮往找到最志同道合的那個他。邵智愚認為第四季節目完成了一個「比較到位的觀察」,通過相親這件事可以看到這個年齡段的人們都在想什麼。
除了展現戀愛觀,節目中也在展現着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職業選擇。女嘉賓晉波目前是一家文化傳媒公司的總經理,她在舞台上表示:「嘗夠了創業的苦,想要嘗點愛情的甜」。還有些女孩有着自己獨特的社交圈,玩漢服、玩cosplay,她們有自己的興趣偏好,也有着自己對於戀愛、人生看法的思想主張。
(非常有趣的女孩晉波↑)
可以說,在《中國新相親》第四季的舞台上,一方面是藉助對於相親這件事情的觀察,去描摹一個特定年齡層群體的「戀愛畫像」,捕捉到他們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集中聚焦,呈現出95後群體最為真實的「生活面貌」,完成節目社會價值的再超越。相親觀與生活觀交融碰撞,塑造出了舞台上最為真實的她們。
用「還原生活」的理念做節目
「開盲盒」不僅僅是為了可看性
有人把這一季節目比喻成「開盲盒」。女嘉賓無法看到男生們的樣子,只能根據不斷的了解與判斷最終做出選擇。這一過程依託規則的設定充滿趣味,節目中也是笑聲不斷,極大地增強了可看性。但除了「可看性」,「開盲盒」的設計還有更深層的追求,便是「還原生活」。
一是還原生活中相親方式的變化。11年前,東方衛視開播了相親節目《百里挑一》,邵智愚說那時還原的就是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拿一張白紙寫上一個人的鮮明特徵,所以當年的節目也有了類似的設計,還原當時相親場景的樣貌。而隨着互聯網交友不斷彰顯出磅礴的勢能,相親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當下,女生們對於異性大多停留在手機上的那一個圖像,並習慣於這種交流方式。從線下到線上,陌生性與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女孩兒們很難通過網絡準確知道對方的真實模樣。這一季節目開盲盒其實便是去還原數字化生活中的這種真實的交往體驗。
正如邵智愚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實際上都不用說對方,你自己在社交軟件上描述的東西自己都不相信。這也就是我們敢於把男生放在上面,其他人都看得見。即便其他人給你的信息都是準確信息,你依舊選不出來。而同樣,你最終選擇的那個可能也並非你最理想的選擇。這跟生活當中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就是要還原這樣一個與真實生活接軌的選擇過程。」
二是還原相親過程中的他人。「愛神姐姐」張萌和思文以助力嘉賓的身份加入到這一季節目中。節目中,她們並非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呈現自己的看法,而更像是鄰家大姐姐一樣給出自己的建議。她們也並非一味地撮合,而是給出自己的真實經驗與體驗,尤其是有過情感經歷的或許更有發言權。平常生活中,戀愛的過程也有類似的人存在於周圍,這也是對生活還原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中國新相親》第四季的變化是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去調整節目的編創思路,力圖實現對生活更準確的還原。其實,還原生活的本質在於不讓綜藝的二次創作顛覆生活本真的樣貌,文藝輸出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讓人們看到最熟悉的生活場景。
而同時,對現實的映射度越強,就越容易獲得與觀眾們的強鏈接,這種強鏈接的建立便是依託對於共通生活體驗的強共鳴。如果說過往中國相親節目的共鳴感在於孰優孰劣的價值評判,是一種上帝視角。而《中國新相親》第四季的共鳴感在於還原最真實的生活體驗與戀愛過程,是一種與年輕受眾的平行視角。
破解「綜N代」深度創新難題
《中國新相親》升級思維開拓市場
其實《中國新相親》第四季除了在相親人群的定位和生活的還原上找到了「創新點」,更新在一些環節的設置。比如為了嘉賓們的特點能夠得到更好的展示,今年的玻璃房被放置在了二樓;相比於以往三季,本季增加至三扇門,被女嘉賓選擇的兩位男嘉賓會在紅藍兩扇幸福之門後面等待。
(舞台全景↑)
(藍紅門)
而更具互聯網特質的搶麥特權也加入了進來,成功搶麥的男嘉賓可以獲得全場唯一一次和女嘉賓隔空互動的機會,與此同時,第四季節目延續了去年「手機的秘密」互動環節,女嘉賓可以選擇觀看男嘉賓手機里的任意一個APP,從而增加對男嘉賓的了解。比如女嘉賓陳倩就選擇查看男嘉賓手機里抖音點讚的內容,有男嘉賓直接表示:「她聰明得有點離譜」。
(激烈的搶麥↑)
實際上,相親類綜藝節目在中國已經有十餘年的發展史。從最初引進於國外引起收視熱潮,再到後來本土化的原創改革,掌聲與質疑聲不斷,成長路徑中也經歷過「波峰」和「波谷」。「波谷」時行業可能充斥着「即將消亡」的論調,而「波峰」時又被高度認可。但在這一過程中,綜藝人堅持的便是不斷深挖題材,不斷破解「綜N代」的深度創新難題,通過對傳統思維的顛覆性改造來開闢全新的市場空間,不懼外界風浪。
邵智愚這樣看待相親節目的過往和當下的定位:「電視人實際上也是很努力的,也付出了一定的試錯成本,比如沒有跟上時代相親方式變遷的步伐,其實是走過一段彎路的。走完以後近段時間會發現,相親節目有逐步復甦的跡象,原因便是新一代相親人群的崛起與可見,以及綜藝人不斷改良規則方式的嘗試與努力。」
可以說,邵導的定位也是在還原外部市場風雲變幻中《中國新相親》的堅守與選擇。第四季完成了深度「創新」,也通過這種「創新」拓寬了自我的生存價值。節目選人的年輕化,也促使着節目的自我發展迸發出更多「年輕的活力」。
從視聽節目更新換代的角度來說,《中國新相親》是「綜N代」深度創新的一個較好的樣本。通過對「相親」這一命題在時代語境下破題,對「新」這一字眼完成了最佳的闡釋。而同時,也在相親節目的發展史中書寫了重要的一筆,以差異化的創作立意點開拓了一條可行的原創路徑。
轉自公眾號:金牌輿情官
【來源:東方衛視】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評論列表
情感分析的比較透徹,男女朋友們可以多學習學習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