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企員工的春節煩惱:還沒到除夕,我就失業了

情感導師 855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文/懂懂筆記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企業誕生,同時每天也會有創業公司消失。很多人說,公司倒閉最大的受害者莫過於創始人,因為他要承受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

那麼,作為創企的員工,公司倒閉帶來的痛苦和煎熬就會輕鬆很多嗎?

距離農曆新年還有半個月,在這個本應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候,懂懂筆記的郵箱卻連續收到了幾位年輕讀者的郵件,希望能在報道過的眾多科技創業公司中,指點一下哪一家(哪個領域)更有前景,或是幫他們推薦一份新的工作。

創企員工的春節煩惱:還沒到除夕,我就失業了

原來,他們都是在新年前後失業了。有的是因為公司解散,有的是被欠薪,有的是老闆跑路,有的是遭遇變相裁員……在一一交流之後,懂懂筆記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上班不足兩年的「創企員工」。

相比創業者和資本市場所經歷的「寒冬」,這些創企員工卻註定要度過一個「心寒」的春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創業公司沒能熬到春節就悄然消失,或許從這些交流的信息中,我們能夠得到答案。

或遣散或欠薪

「沒有一絲絲防備,說遣散就遣散了。」

在南山科技園一家互聯網創企擔任測試崗的Kevin,這一周來的心情都十分糟糕。他告訴懂懂筆記,自己是這家創企第二批員工,工作至今已快兩年時間了,這兩年來公司雖談不上大發展,但業務也還算穩定。

但從去年9月份開始,公司的財務狀況突然有些吃緊,連續兩個月的工資都有嚴重拖發的情況,「老闆曾經出面向大家解釋,只是資金周轉有些困難,但問題不大。」

然而,讓Kevin和許多同事都沒有想到的是,公司會在新年後一上班突然宣布倒閉,並要求在發放完最後一個月工資及遣散費之後,24小時內離開公司,各奔前程。

而此時,離農曆新年已經很近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並不打算提前回老家過年,「雖然等於變相拿了『雙薪』,但在年前遇到這種事情,心理還是很不舒服的。」

在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失業」之後,他把自己關在出租屋內,儘量的減少出門,節約不必要的花費和開銷,日常的三餐也縮減為兩餐,只希望能夠利用年前這二十多天時間,把本該2月份發的工資給「省」出來。

「雖說過了年就是『金三銀四』(用工旺季),但起碼少了一個月工資心裡還是發慌。」和所有創企員工一樣,Kevin的待遇並不高,每個月七千元左右的工資,除去房租水電和日常開銷之後,也僅能攢個一兩多到兩千塊錢。

兩年下來積蓄並不多,這位在一線城市生活、打工的年輕人依然很沒有安全感,「但比起Hugo來說,我還算好的了,他已經把信用卡都透支光了。」

Kevin所提及的Hugo,就是他的大學同窗兼合租室友,在寶安中心一家專門從事微信小程序開發的公司里擔任研發組長,到2月初,他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拿到工資了。

「這家公司前年底才成立的,老闆原本想着在小程序的風口上撈一筆。」Hugo告訴懂懂筆記,隨着小程序在社交領域的廣泛應用,經歷了小半年「寒冬期」的公司,也在去年入夏後迎來了業務的爆發式增長,「所有同事也都很忙,老是加班。」

然而,本該形勢一片大好的公司,卻在去年十一月份開始拖欠員工工資,而且一欠就是三個月時間。而且,連員工們最基本的社保和醫保也同時停交了。新年放假前,公司內就已經謠言四起,有同事說公司快不行了,有同行說老闆跑路了,攪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

「一直保持沉默的核心管理層,迫於壓力放話保證會在(2018年)元旦前發工資。」但12月29日這一天直到下班,包括Hugo在內的近30名員工,卻並沒有等到拖欠的工資,「最新的一次承諾是1月31日前(發工資),可是也沒有兌現,現在都2月初了。」

公司雖沒有宣布倒閉,但已經鐵了心決定過完年後「跳槽」的Hugo,只希望核心管理層能夠有點「良心」,在正視問題之餘,能在春節到來之前,發放拖欠的三個月薪資。至於年終「雙薪」和「獎金」,他和絕大部分同事都一樣的心思:「不敢想」。

Kevin和Hugo都有些後悔當初選擇進入這種小微創企工作了。他們覺得,創業市場的虛假繁榮,締造了大量充滿「錢景」的創企,這些創企蓬勃發展的表象背後,卻隱藏着的大量不為人知的潛在風險。有些創始人本就是在賭一把,一年內融資上見分曉,融不到錢就撤退;有些創始人熱衷於用「紙」來包「火」,而非直面風險,最後導致引「火」燒身。只可惜,在苦了一同奮鬥的合夥團隊之餘,更苦了待遇並不高的基層員工。

是創業項目弱不禁風嗎

那麼,眾多看似「外強」但實則「中干」的創業項目,真的是那麼不堪一擊嗎?

「能支撐得下去的話,我也不想讓公司拉閘,讓兄弟姐妹們受苦呀。」兩年前,平面設計出身的張敏轉行做UI設計,並在家人的支持下,創立了自己的UI設計工作室,成為北京市北五環外「後廠村」創業大軍中的一員。

在她的帶領下,幾位年輕團隊成員獨特的設計風格,在上地到中關村的設計圈子裡獨樹一幟,更受到了不少智能手機品牌、應用軟件廠商的青睞。

「但去年夏天開始智能手機行業寡頭做強,小品牌開始受到擠壓。另外平板電腦也不太好賣,應用軟件市場的競爭也相對激烈,有很多公司在經營上陷入困境。」於是乎,主要為手機系統、應用軟件設計UI界面的張敏,在流動資金方面迅速受到了制約。

張敏告訴懂懂筆記,以往和這些廠商合作時,都是簽訂合同之後就開始設計,完成之後就直接交付測試和使用。待廠商的產品面世並有了一定回籠資金後,就會分期結清合同上所約定的設計款項。

「不僅是UI外包,第三方軟件開發也多是先交產品後結款的。可是,廠商經營陷入困難,即便有了少量回籠資金,也會優先用於發放自家員工薪資及供應鏈資金,結算外包款項的事情變得遙遙無期,「截至上月底,我們總共被欠了接近1000萬款項了。」

「討債」無果的張敏,迫於壓力只能被迫變賣公司資產,賣了郊區的房子,在一周前結清了員工薪資,並宣布工作室倒閉。她也想過像媒體上看到的報道那樣,舉着大牌子去甲方樓下討債,但是作為女生,卻最終沒有拉下面子。

作為創意設計和軟件研發類的創業企業,其本身抗擊風險的能力並不高,用於應對突發狀況的資金流也不足。除了撞上不知何時就會撂挑子的甲方,在圈子裡還會遭遇突如其來的「低價」競爭,這些變故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像張敏這樣出售「創意」的小微企業沒有實業的基礎,或許很容易遭遇市場波動的影響。那麼,那些有「產業」基礎的小微創企境況如何呢?

兩年前,周小虎創立了一家租房服務平台「華棧公寓」,帶着僅五個人的團隊,開始在深圳關外各小區「圈地」,將住宅整體租賃下來改造成「藍領公寓」。無論是學生、白領、打工者,都可以通過微信看房、選房、訂房,甚至簽約與交租也都可以通過APP完成,快速實現拎包入駐。

「現在,你到58同城的品牌公寓館看看,類似的互聯網公寓已經有上百家了。」雖然這些帶有互聯網運維思維的公寓,在一線城市還很流行,但惡性價格競爭、區位打壓、行業壟斷,已經讓部分公寓運營機構叫苦不迭。而隨着部分傳統房地產與互聯網巨頭入局公寓租賃市場,更讓小虎的項目變得毫無競爭優勢。

「我們沒有巨頭那麼能燒錢!高價了面臨空置,低價了又會虧損,但我也只能選擇後者。」依賴價格戰贏得租客青睞的方法,已經讓他和團隊在經營上連連虧損。

小虎告訴懂懂,創業團隊在拼市場的階段,資金壓力都會很重,一旦沒有新的投資者入局,公司就會面臨資金鍊危險,「所以長痛不如短痛,反正天使輪也燒完了,我想儘快找個『接盤俠』,頂手錢足夠我支付團隊雙薪就成。」

在競爭激烈而且有傳統行業聯手互聯網巨頭涉足的遊戲場內,這種小玩家的確是弱不禁風。在房地產行業尤其是房屋租賃市場,那些缺乏資金、資源的創業者,往往在面對市場殘酷的廝殺時顯得無能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尋找新的資金或坐以待斃。

是創始人自作自受嗎

時至2017年下半年,房屋租賃行業已經是巨頭林立,與其做無謂的困獸斗,不如及時「止損」來得痛快。小虎的決定,或許是最佳選擇。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創業者都有勇氣親手結束自己的項目。

「好大喜功,擴張太快,其實也是個錯誤。」

因為拖欠員工工資和代工廠款項,Andy已經在湘潭老家「躲」了一個多月了。他是在兩年前借着前海那一股創業激勵政策大潮,成立了一家智能家居企業,並推出了幾款智能掃地寶。除了具備一般產品功能之外,產品還能通過APP連接,預約打掃、查看狀態,實時監控家居環境。

「因為掃地寶上市之後還頗受歡迎,加上手頭有扶持資金,所以就想做(智能)淨化器、新風機等智能家居設備。」但在投入了大量研發經費做出新品後,他們卻發現市場上缺乏相應的消費需求,大量的空淨、新風機堆在了代工廠的倉庫里。

團隊中有高管提醒Andy,如果市場反應不好,就及時停掉其他產品線,還能挽回損失,「但我覺得這太荒唐了,哪有產品規模越做越小的道理。」他的選擇,是搏一把大的,把資金都壓在全套智能家居產品上,讓更大的資本看到自己在市場上的影響力。

將這名高管「踢」出局後,他加大了生產投入,繼續開拓新產品線,甚至開始涉足智能白電領域。此時,他開始熱衷於個人形象的包裝,期望通過媒體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資產雄厚的年輕「大老闆」。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老闆」卻開始發不出工資了,在公司出現的頻次也越來越少。終於在12月初,他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在他看來,如今扶持資金也燒完了,再怎麼包裝也圈不到新的投資,資金鍊斷裂後不得不跑路,「我倒是不想說結束,但又怕被員工和廠家追債堵門。」

相比張敏和小虎,Andy好大喜功的做法,的確不值得同情,但他卻是許多創業者心態的真實寫照。盲目是許多創業者的「通病」,為了項目「速成」,在行業內「登頂」,這些創業者不惜砸錢燒錢,毫無計劃的擴張,最終導致資金鍊告急,令項目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初創項目就如雛鳥,其抵禦風險的能力本來就低,面對弱肉強食的市場環境,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無論是盲目擴張,還是突如其來的資金緊缺,甚至連運氣變得差點兒,也都有可能導致項目失敗。

四大錦囊,讓創企員工看清危機

許多年輕人選擇創企,都是因為期待公司未來能有不可估量的上升空間,而個人在團隊中也能得到更好地磨礪。當創企功成名就之時,其賦予員工的回報也會更大。然而,作為員工在創企面臨危機時,是應該毅然離開還是咬牙堅持?

「其實任何初創企業在發生巨大危機之前,都會有『前兆』的。」有行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懂懂筆記,互聯網創業公司或多或少都會有資金緊張的情況發生,但只要時間短暫,一般不會對正常的業務和經營造成影響。

但要是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作為創企員工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因為這些景象或許表明公司將會在不久之後陷入嚴重危機。

首先,是毫無徵兆的戰略轉型。

許多創始人可能在創業初期並沒有想清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因此在經營的過程中,可能發現項目發展不如預期,或者不盈利,甚至是達不到背後投資機構的指標要求。這時候,由於沒有過多的資金可供「試錯」,心浮氣躁的創始人就會採取「戰略轉型」的方式,改變原有策略,讓創業項目儘快「達標」。

「初創企業船小,但並不代表好調頭。」該人士表示,有些創業者雖然意識到戰略出錯需要及時修正,但由於轉型往往是盲從,導致項目往另一個極端發展,最終走向失敗,「我們發現很多半年內轉型超過兩次的企業,都很快就關閉了,這種方式的成功率幾本為零。」

其次,創始人頻頻高調在峰會、路演上露臉。

作為企業最核心的經營者,創始人一般都會將大量心思放在項目和團隊的管理上。少有初創企業的CEO會熱衷於參加各種聯誼、論壇和路演,即便在融資階段,所參加的路演也不應該多到誇張的頻次。

「只有企業『米缸』見底的時候,創始人才會緊張得到處跑。」而創始人頻繁遊走於各大論壇、路演之間,為的就是尋找融資,以緩解項目所面臨的資金困境。該人士透露,如果某位創始人一周內參加的路演活動超過三場,那基本可以篤定,項目已經很缺錢,「曾經見過最瘋狂的創業者,一天之內連跑三場融資路演。」

再者,是企業突然大搞「門面工程」。

所謂的「門面工程」,包含了辦公室裝修、企業文化、品牌宣傳。為了讓投融機構看自己像那麼回事兒,許多創企在遇到融資受阻時,都會押注表面功夫,從辦公環境、團隊凝聚力、品牌知名度方面,讓資本看到項目「虛假繁榮」的一面,目的就是儘快獲得融資。

「如果突然間大舉裝修,或者大搞團隊建設,那麼創始人可能就打算背水一戰了。」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創企能夠順利獲得融資,那麼或許可以轉危為安。但要是仍沒有「忽悠」到投融機構拿到資金,那項目很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宣告失敗。要是攤上那些不負責任的創業者,甚至有可能在大裝門面後直接跑路。

最後,是核心管理團隊的嚴重「內耗」。

如果發現核心管理層突然產生矛盾,甚至公開發生爭吵和摩擦,這也證明企業即將陷入經營危機。因為核心管理都希望用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自己所認為正確的方向,過往那些理念不合所埋下的小矛盾,往往會在這個時候無限放大,直至爆發。即便是「內耗」的一方最終離場,剩下的一方也很難以善後。

在過去的幾年裡,有很多「湊熱鬧」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倒下了,但是前來「湊熱鬧」的創業者仍然一波接一波。「九死一生」的創業之路,已經變成人人都想路過的「獨木橋」。

有人說,那我不去創企行不行?但像北京、深圳這樣的創業機會良多的一線城市,不去創業企業,去那些身處夕陽行業、看着暮氣沉沉的小公司,誰甘心呢?

或許,出於對項目發展的需要,創始人要有留住人才的張良計,而打工者也要準備好過牆梯。更關鍵的是,年關難過,這一陣子不妨多看看創始人的臉色,陰鬱、晦澀、愁眉不展者,慎之。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本文來自創事記,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1-15 14:11:55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頭像
2023-10-12 13:10:43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