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教師精心整理:各類記敘文寫作例文大全

情感導師 830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細節描寫

父 親 黃方國

父親是三天前的一個下午到家的。當時無人在家,他擱下背簍蹲在門口抽葉子煙。樓上的張婆以為是盲流,呵斥他走開。我向父親求證此事時,他像犯了錯的孩子,侷促地搓着雙手,目光游移,囁嚅地 說:「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點。 」

家裡不寬敞,我們把父親和兒子安排在一間屋裡。父親進屋不久,我就聽見巴掌落在臉上的 「啪」 聲。開門一看,兒子正大吵大鬧: 「 你髒,你髒,不准你親我,滾出去! 」 我對兒子動了武,妻子對我怒目而視。父親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這一夜很晚還聽見父親輾轉反側的聲音。

資深教師精心整理:各類記敘文寫作例文大全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調對父親交代: 「 茶几上有好煙,有煙缸,別抽葉子煙,別亂抖煙灰。 別動音響,別動氣灶,別動冰箱,別動電視 ……」父親謙恭地說: 「 叫我動,我也動不來的。 」中午我倆 回來,看見滿地的水,父親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腳亂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進了臥室, 「砰」地 一聲關了門。父親便立即又像做錯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來。

下午下了一場小雨,下班回來不見父親。父親回來時,濕漉漉的頭髮搭在皺紋堆砌的額頭,松樹皮 一樣的手提着一個塑料袋。他鞋也沒有脫就進了屋,妻子 「哼」 了一聲,又進了臥室。

父親說:「 我去買東西了,不會買,也不知你們缺啥,就琢磨着買了這些。蜂蜜治胃病,你記着, 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腦的人,核桃粉補腦。孫兒胃口不好,瘦,就給他買了健脾糕,吃了開胃。 」

父親最後從貼身衣兜里拿出一個塑料袋,說: 「這 5000 塊錢是我賣雞賣豬攢的,都攢 3 年了。我用處不大,你拖家帶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來,看看你媽的墳,你爺的墳。沒空回來,爸也不怪你,你們忙,單位紀律嚴呢! 」 說完父親笑了一笑,摸出葉子煙,正要點,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親執意要走。怎麼留也留不住,我決定叫一輛出租車送他回去。

一生都沒坐過小車的父親不知怎麼打開車門,他的手在車門上東摸西摸,一臉尷尬。我上前一步, 彎下腰來,打開車門,待父親坐進車,再為他關上車門。父親伸出頭來,一臉的幸福,他說: 「兒啊, 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氣的人了。 」 說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時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裡,活在官場,我在許多人面前彎過腰,為許多人開過車門,但從沒有為父親彎 過腰,開過車門。父親是農民,我是幹部,父親是莊稼人,我是城裡人,父親這輩子已無法超越我們的 高度。但我們能有今天,全仰仗父親的奠基。父親為我們彎了一輩子腰,吃了一輩子苦,操了一輩子心, 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為子孫分擔憂愁。但我們呢?給了他那麼多不敬,僅僅為他開一次車門,就叫他 心滿意足,淚流滿面。那一彎腰,對父親來說,是一種孝道和良知,對我來說,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 一樣的父親乞諒和深情致敬啊!

開 鐮

周克武

①夏天剛走,秋色就悄悄點染了山村萬物。

②高梁紅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搖盪着粉黃的花朵,遠遠地就聞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動的是滿壟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風拂動下,身姿搖曳,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齊刷刷地勾下頭,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樣。

④這時候,父親最忙,一天幾次往田邊跑。晨曦里,看幾回;夕陽下,又看幾回。他走上田埂,彎腰捋一束稻穗,攤開手掌吹吹,然後瞪大眼睛默默地數着飽滿澄黃的穀粒:一、二、三……一抹落日灑在他臉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將呱呱落地一樣陶醉。

⑤稻香氤氳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圓潤。月光里,我又看見父親蹲在老屋的牆根磨刀。他輕輕給鐮刀濺上水,彎彎的刀葉開始在磨刀石上有節奏地滑動,隨着父親的雙臂一屈一伸,鏽跡漸漸褪去。月色下,鋥亮的刀口銀光閃爍。

⑥「老倌子,喝口水。」母親遞上一杯涼茶。

⑦「等一等」,父親擺擺頭,「明天開鐮啦,還有好幾把呢!」

⑧聽得出,「開鐮」二字是從父親的心底迸出來的,他喜凝眉梢,滿臉愜意。

⑨父親一年到頭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滿倉。還是在大雪紛飛的除夕夜,父親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語:好啊,瑞雪兆豐年。緊接着焚香秉燭,祭拜天地神靈,祈禱來年五穀豐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細雨像篩糠似的下。父親頭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掛只盛滿了種子的小蘿筐,伸手從筐里抓一把剛剛生出嬌黃嫩芽的種穀,在秧田的上空拋出一條條弧線,播下一年的豐收夢。六月天,烈日當空,田裡的禾苗被炙烤得無力地垂下了頎長的葉片。他跳上水車,拼命蹬動車軲轆,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嘩嘩地灌滿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過去,田壟里青了又黃,父親倚門遠眺,滿壟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終於開鐮了。

黃澄澄的田疇上,「嚓嚓嚓嚓」的割禾聲由近而遠,仿佛在頻頻傳遞泥土的回報。父

親彎腰挑起剛打下的第一擔新谷,試試,覺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擔擔帶着泥土香味的穀子,伴隨父親吱吱呀呀晃動的扁擔,漸漸堆滿了老屋前面的曬穀坪。

秋陽如虎,偏西的日頭還是那樣熾熱灼人,父親渾身沒剩一根干紗。許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羅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樹蔭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卻一直定定地盯着曬穀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臉龐上溢滿了自信。

我知道,此刻在父親心裡,他收割的不只是耕雲播雨的回報,也是來年的踏實與祥和。

父親躬身捧起一把穀子湊到鼻尖聞了聞,沉思片刻,又慢慢張開五指,任由穀粒從指縫間簌簌地灑落下來。也許他又在盤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綠了。

突然,父親掐滅煙蒂,霍地走起來,把我叫到他身邊問:

「看見了嗎?」

「看見什麼?」我一臉茫然。

「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這就叫堆金積玉。」父親讀過私塾,常常搬出舊書上的這類句子教育我。

我笑了笑,不以為然。他的臉霎時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種田沒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說,「其實,你想想嘍,泥巴一尺深,翻過來有黃金呢!」

一陣清風掠過,驅散了周身的燥熱。我呆呆地站立,半晌無語,抬眼望望對面那片綠了又黃、黃了又綠的梯田,一種感覺倏忽而生:父親沒有傳奇,一生的精彩長在地里。

二、人物群像

搶 飯 記

張婉琪

初中時,學校只有一個食堂,做起了「壟斷經營」,飯菜是日復一日的難吃,但大家也只能將就。終於熬到了高中,上下兩層食堂,還有小炒部,菜色也是令人眼花繚亂,大家往往是還沒到飯點,便開始計劃吃什麼。儘管學校有上下兩層食堂,但也耐不住我們龐大的隊伍啊!你一定無法想象我們學校飯點時的盛況:黑壓壓的如蟻群一般的人往食堂涌動,臨近食堂門口還有從小道竄出來的。有跑的,有走的,還有三五成群打鬧的,總之,是千姿百態的。

俗話說得好「吃飯不積極,腦袋有問題」。我們班的同學在關於吃飯的問題上所持有的態度格外的一致:未聞鈴聲身先起,一馬當先奔食堂。反正就一個字----快!我代表全班同學向一中表示誠摯的謝意,不為別的,就因為最後一節自習課-----老師上課,自然就少不了拖堂,即便不拖堂,我們礙於面子也是不敢「輕舉妄動」的。我永遠都不用看表就知道什麼時候該準備飯卡了,因為下課前五分鐘教室里就會響起一陣窸窸窣窣像老鼠一樣的聲音。

飯卡、鞋帶以及飢腸轆轆的肚子,一切都準備就緒,只等待第一聲鈴響再如離弦之箭衝出教室。在這一點上,我的同桌可以說是大家的榜樣了:無論她的桌子上有多少亂七八糟的東西,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塞入書包,然後邁着她的小短腿閃出教室。如果你有幸登上學校的制高點,人群中那個躲閃自如,身手敏捷,步伐矯健的就是她,沒錯了。這個瘋子一樣的女子柔順的秀髮在空中飛揚,她平日裡短短的腿這時也顯得十分靈活了。

兩千多人,三十幾個窗口,往往打飯的隊伍可以一直從打飯窗口排到進餐區。好不容易看着前面的人一個一個地把飯菜端到你面前走了一遭並且身心俱疲之後打到飯,卻只能欲哭無淚地在餐廳走廊上找座位。現在,我終於得出的經驗是「團結就是力量」。打飯、占座分工明確才能愉快的吃飯,然後愉快地消化,最後才能優哉游哉不用考慮時間回教室。我總是拖拖沓沓,到最後快要沒時間了才匆匆忙忙地扒完飯,嘴也來不及擦,腳就又踏上了那條令人傷心的路------食堂搶飯與回教室趕作業之路。

哎,搶飯,幾多哀傷!

三、托物言志

子 夜 曇 花

恩師過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紀念。於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曇花。

也許是對老師的感情難以割捨吧,總覺得世間萬物,包括花魂鳥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離開了,見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於是便存在。

曇花搬回來,靜靜緊靠屋檐下數月。自春入夏,人花無語,歲月無聲,只有偶然翠綠,顯示出它對環境的適應。新葉緩慢自舊葉中長出.黑斑漸褪,花樹重新有着雍容氣度,一如恩師的寡言性格,在低調行事風格中,始終帶着濃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對花樹沒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滿意足。

就在尋常一天,競意外發覺縣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驀然而來的驚喜!不是花開花落,而是花的訊息。像久別的人,傳來心花怒放的約會,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聞縣花只開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後一夜.充滿生命奮發與無常的哲理,便決心迎接它來臨的啟迪。

那幾乎是即時降臨,一且發覺滿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綻開。黑暗夜晚,潔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沒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來臨使人震撼,也使人驚惶。有一種漫步而來的綽約,以緩慢節奏,進入生命最燦爛點,也是最頹廢點,沒有一絲保留,像愛與死!

猶如一張昂首的險,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與眾不同,它的才情志業極端隱秘,因而選擇了寂靜無人之夜,不屑在白日與紅塵爭艷。

它極端美麗。尤其在孤獨時,要在眾芳國里遺世獨居,又是何等勇毅果決?花開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隨夜轉濃,瀰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種花香,為一個人。為了此夜,必須是另一朵花,另一種香。永遠沒有重複,像一段情,或一個名字。

它的性格極其剛烈。它幽雅絕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華,甚至鄙棄熱鬧,喜歡冷清。

它一夜盡情綻開無悔。花期雖短,綻放姿態卻極為狂放,有一種壯士捨身之悲壯。但每年花季有如轉世,無悔依然。

我隨即發覺,即使在短暫漆黑夜裡,它的笑容已日漸難以為繼,並帶着英雄疲憊。本來雪白如銀的花瓣,光芒四濺,幾可灼傷人目;而後卻慢慢蒼白如紙,只隱約露出些許其原來風骨神韻。這一張臉,我想我最熟悉,最會為之傷心垂淚。那不只是物傷其類,更是命運中許多註定的無法迴轉與挽留。

生命的確如此!許多燦爛時光,有如曇花一現。花開剎那,如幻如夢,花不知自己在盛開,夢中人更不覺自己在幻夢。惟有夢醒花凋,方悉前塵過往。我知道今夜花會盡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會來臨。

辭世恩師如此幻過,今日我也如此夢過,將來我的學生還會如此幻夢下去,最終我們便會一一走入夜裡。留下一生的紀錄,其實不過是花與夜的爭輝。

木 棉 花 開

坐在辦公桌前,不經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頓時令我驚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時掛滿了紅花,那花開得轟轟烈烈,紅紅火火,而我竟渾然不覺。

搬到政府大樓上班已經半年多了,原以為每日與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樹:雖然挺拔,卻僅有一般粗細的軀幹;葉子稀稀拉拉,枝幹也不繁茂;終年不見開花、結果,對此,我覺得有些沮喪。院子裡還有許多常青植物,雖然欣欣向榮,卻總覺得沒有些許的變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幹筆直地沖向雲霄,我在認知里仔細搜尋:我曾把他當作是作家矛盾筆下的白楊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我也曾把它當作是魯迅《秋夜》裡的棗樹——默默地鐵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雖光禿禿的一葉不掛,但骨子裡卻透着精氣。然而,冬去春來,這毫不起眼的枯樹,竟噴出了「火焰」,碩大的花朵像一團團火苗在枝頭跳躍着,燃起了新的生命。這突如其來的綻放,似那騰空而起的火樹銀花定格在咫尺之間,好美!

這毫不起眼的枯樹就是木棉樹,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認識了它,春天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陰;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早春二、三月,木棉蕭瑟的枯枝上先是綻放了滿樹的火紅,接着新芽才萌發。木棉樹花落後長出橢圓形的葫果,成熟後果莢開裂,果中的棉絮隨風飄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別的情趣。

木棉樹因其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明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有記載最早的「英雄花」見於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正當我陷入沉思,「啪」的一聲,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擲地有聲、乾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覺得有些惋惜,那還是開得正盛的花朵,嬌艷欲滴的花瓣里飽含着充足的水分,通體透紅的花朵完好無損。在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它是安靜的默默無聞地積蓄着力量,而後這一樹的燦爛,迸發了參天的無限的輝煌。一年的精華沉澱,一年的淡定從容,直到此時此刻,滿樹的紅花見證了它的存在,滿堂的喝彩彰顯了它的內力。

我手捧落花,淚流滿面——木棉花落在了樹下的草坪上,還是很美。花開花落之間,你已向世人展現了最美的樂章,用心用情精心譜寫。這,就已足夠了!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窮其一生,就是為了成就一項人生事業名垂青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家衛國的士兵們,在平時同樣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場戰役中,因着心中愛祖國愛人民的無限赤子情懷,他們將畢生追求化作祖國錦繡河山。其實各行各業的人們也一樣,他們同樣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你——火紅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濛濛的四月展現自己,你的高冠艷花將一切漠視甚至恥笑你的狂徒溫柔的掃蕩。何須追求永世的絢爛呢?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生活給予每一個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樣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計較。不追求個性張揚,卻願如你默默無聞,始終透着那般無視權貴又不諧蜂蝶的傲然正氣,最後給人一種驚喜,生命也同樣精彩。

四、敘事有波瀾

翻 漿

畢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輛運送舊輪胎的貨車,夜幕降臨才進入離家百來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漿①。

突然一根「土柱」,遮擋了銀色的車燈。

「你找死嗎?」司機大喊。我這才看清是個青年,穿着黃色舊大衣,拎着一個繫着鬃繩的袋子。「我要搭車。」「不搭!哪有地方!」司機憤憤地說。「我蹲大廂板就行。」司機還是說:「不搭!想凍死啊!」說着,準備閃過他往前開。

那個人抱住車燈說:「就在那兒……我母親病了,我到場部好不容易借到點小米……我母親想吃……」「讓他上車吧!」我有些同情地說。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車廂上爬。

夜風在車窗外悽厲地鳴叫。司機說:「我覺得他好像要幹什麼。」我借着司機身後小窗的一個小洞,屏氣向里窺探。朦朧的月色中,那個青年如一團骯髒的霧,龜縮在起伏的輪胎里。每一次顛簸,他都像被遺棄的籃球,被橡膠輪胎擊打得嘭嘭作響。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腳麻利地搬動着我的提包。那裡裝着我帶給父母的禮物。「哎呀,他偷我東西呢!」

司機很冷靜地說:「別擔心。」只見他狠踩油門,車就像被橫刺了一刀的烈馬,瘋狂地彈射出去。我順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凍僵了,弓着腰抱着頭,企圖憑藉冰冷的橡膠禦寒。我的提包雖已被挪了地方,但依舊完整。司機笑着說:「車速這麼快,他偷了東西也不敢跳車了。」

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車速減慢了。我緊張地盯着那個小洞,青年也不失時機地站起身,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幾乎大叫。就在這時,司機趁着車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搖晃的頻率,車窗幾乎吻到路旁的沙礫。

再看青年,撲倒在地,像一團被人踐踏的草。虛弱但仍不失張牙舞爪的姿勢,貪婪地守護着我的提包——他的獵物。司機繼續做着「高難」動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裡一條疲倦的狗,無助地躺在了輪胎中央。

道路毫無先兆地平滑起來,翻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司機說:「扶好你的腦袋。」就在他狠踩剎車之前,我雙腿緊緊抵地,雙腕死撐面前的鐵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個賊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裡安寧了許多。「看他還有沒有勁偷別人的東西?」司機躊躇滿志地說。

只見那個青年不時地用手抹一下臉,把一種我看不清顏色的液體彈開……他把我的提包緊緊地抱在懷裡,往手上哈着氣,擺弄着拉鎖上的提梁。這時,他扎口袋的繩子已經解開,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東西搬進去呢……

「師傅,他就要把我的東西拿走了……」我驚恐萬狀地說。師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說:「不會出什麼事了,到了。」我們到了一個兵站,也是離那個賊娃子住的不通車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還要走10公里……

那個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個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狽地踩着軲轆跌下來,跪坐在地上。他臉上除了原有的土黃之外,還平添了青光,額上還有蜿蜒的血跡。

他的舌頭凍僵了,把「謝」說成「學」:「學學,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在趕路,學學…」他抹一把下頜,擦掉的不知是眼淚、鼻涕還是血。他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們。

看着他蹣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東西少了沒有。」

司機讚許地沖我眨眨眼睛。青年迷惑地面對我們,脖子柔軟地耷拉下來。我敏捷地爬上大廂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環拉鎖都像小獸的牙齒般細密結實。突然觸到鬃毛樣的粗糙,我意識到這正是搭車人袋子上那截失蹤的鬃繩。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像焊住一般結實。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

五、寫物象傳情

老 人 的 手

吳雪芳

一雙滿是老繭的手,總有一篇憨厚的故事,一頭老牛,在鞭子的斥趕下耕到最後,扶犁而行的,是那雙手,望着遍野的綠茵,心裡駐滿豐收的喜悅。拿煙斗的,是那雙手,金燦燦的季節,擁有累累碩果,那雙手,在顫抖……

手,是勤勞的最好表達,勤勞,是我們先輩的優良傳統。集市上,菜農乾枯的手,屠夫油膩的手,漁夫開裂的手……無一不是它的沿襲。

我的祖姥姥今年冬月初三就要滿九十六歲了,記憶里最深的,除了她爬滿皺紋的臉,便是那雙枯瘦的手了,枯瘦的手背上青筋暴出,比一棵古松的根系還要錯綜複雜。指如竹枝,是一張皮包着一把骨頭。小時,我還常常頑皮地用手去拉她手背上鬆弛的皮。長大後。才驀然驚醒,那雙手竟寫滿了近一個世紀的滄桑。她是個閒不住的人,那雙手現在還不曾停歇,沒人敢相信在那樣一個閉塞的村子裡還存有這樣一個美麗的童話,但卻是真實的,每一次我去看她,她都要用枯瘦的手摸摸我的腦袋,笑眯眯地誇我又長高了一截。

對那雙手,我充滿了好奇。她告訴我:她是九歲時嫁過來的,姥爺去世很早,那時常鬧饑荒,幾個孩子中只有我外公一人「命大」有幸活了下來,在那時,晚上她就學裁衣、幫別人做些針線活,白天跟村鄰一起到山上、田間勞作,粗活細活一肩挑。是那雙手,帶大了外公、舅舅、表哥三代人,而今表哥的孩子,也將在那雙手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也是那雙手,在怎樣艱難的年歲,用辛勤的汗水換來別人由衷的感嘆!

那雙手,也許被針扎過無數個窟窿,也許被刺划過無數條傷口,也許被鋤頭磨過無數個血泡;也許抓過糞,也許和過泥,也許淘過沙,也許……也許終究只是也許,我沒有多少時間在家,很少有機會跟她呆在一起,所以,我無法一一知道,外公、舅舅都受了她的薰陶,被她同化了,而那雙手,現在還不曾歇息,勤勞已滲進她的骨髓,那雙枯瘦的手,詮釋着她勤勞的一生,傳遞着勤勞傳統的接力棒——是家族的,更是我們偉大民族的接力棒。

[評 析]

作者把勤勞這種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通過一雙老人的手這個可見可感的物象再現出來了,老人的手鐫刻着一部勤勞的歷史,抒寫着農人們勤勞的傳統,多側面展現了一個鮮明的主題,特別是文章結尾處升華文章主題的一句:「傳遞着勤勞傳統的接力棒—— 是家族的,更是我們民族的接力棒」,信手寫來層層升華,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爺 爺 的 煙 斗  

我撫摸着這個陪伴了爺爺一生的煙斗,棕黑色的它並沒有什麼光澤,邊緣泛起蒼涼的黃色,微揚的嘴角像要和我訴說主人的故事。我安靜地聽着,不經意地望向窗外,仿佛看到爺爺靠在樹下,嘴裡含着煙斗,吧嗒吧嗒地抽着……

夏天的風雜着特有的潮濕和悶熱席捲而來,我和爺爺則鍾愛院中樹影蘊藏的清涼,爺爺給我講故事,卻總不忘拿着煙斗抽幾口。小時候的我更喜歡欣賞爺爺煙斗導演的魔術,煙斗里吐出的煙霧向上升騰,氤氳成的圓圈在空中漾開,像是硬生生地把天邊純粹的藍色也扯進小漩渦里調釀。繼而微風襲來,那調皮的煙霧便四散開來,只在天空留下散亂的餘音。    在我的記憶里,煙斗從未離開過爺爺。它會在我胡亂塗鴉的時候輕輕敲我的頭;它會在爺爺告訴我燈火能打跑妖怪時龍飛鳳舞地在空中示範。小時候的我很怕黑,經常不敢獨自上樓,可每當我看到黑暗中爺爺煙斗上若隱若現的亮點時,心就會莫名地安定下來。    

天邊微泛起亮色,朦朧的事物還未來得及變得清晰時,爺爺早已起床送我去學校。我們走在晨露未乾的小路上,青蛙們不知疲倦地演奏音樂,草叢中偶爾冒尖的小蘑菇也抖擻了精神偷瞄着我們,天空中旋舞着清新的氣息。路很黑很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爺爺牽着我,煙斗的光在前面跳躍着,像是在黑暗中指引我前進的道路。有了煙斗,有了爺爺在身旁,我知道,不管前方道路多麼艱辛,我都會堅強地走下去。    

爺爺一生都在忙碌着,辛勤地勞作,終於支撐不住,生了一場大病。看着爺爺躺在床上,吃力地吸着悶煙,騰起的煙霧模糊了我的眼,竟像是沙子,讓眼睛生疼。昔日健朗的爺爺在炙熱的太陽下耕地,汗水淋漓而下;爺爺總是在吃飯時把我不吃的飯菜津津有味地吃下;爺爺還會把好吃的給我留着,留到爛了也全然不知……想到這,我的心裡如同塞滿了脆生生的玻璃,心痛至極,淚水早巳潸然。    

在一個靜謐的夏夜,我被告知爺爺想見我。我心中一驚,慌忙跑到他的床旁。爺爺只是看着我,我強忍住淚水凝視着爺爺。他眼中的光芒如秋日般溫暖,眼角細密的皺紋悄然綻放。那一瞬,我被縮小得小到與他的瞳孔融成一個深邃的點,我也被放得大到占滿他眼前的整個世界。    

爺爺在床邊摸到了煙斗,想拿它來敲一下我的腦袋,可他還未拿起就永遠地放下了……  我大聲地叫着爺爺,他一定聽到了,只是他太累了…… 

[點評]本文以「爺爺的煙斗」為線索,連綴起「我」和爺爺的故事,簡單卻充滿溫馨的回憶,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一幕幕生動的細節描繪,承載着作者與爺爺之間濃濃的親情。

六、雙線結構

紫 藤 架 下【張巧慧】

讀師範的時候,校園裡有一個紫藤架,幾棵紫藤樹伸展着彎曲的枝條,纏繞在水泥架上,使得灰白的水泥架也有了一種不屈不撓的生命力。蒼老的虬枝和淺紫的花形成的對比總讓人覺着枯木逢春的喜悅。我是很喜歡這類藤本植物的,例如葡萄樹也是,乾枯的根莖,皺皺巴巴的皮,疑是枯竭,可是一陣春雨幾縷春風,它偏偏又執拗地冒出嫩芽,讓你不得不相信它的枝條里蘊藏着無限的生命力。時常去那條廊上坐,春天看繁花,夏季享受綠蔭。晚秋落葉時,踩着黃葉,還聽得見它沙沙的歌唱,冬日雪壓殘枝,又是一番風情。

畢業以後,久別了紫藤樹,只是偶爾想起,那一樹繁花仍然像青春年華一樣在心底燦爛着。後來有了自家小院,種了一院子的花花草草,還是沒有紫藤。可是院子靠牆門的角落總是養不活花,因為造房時曾經拌過石灰,雖然現在放上了不少沙土,還鋪了一層黃泥,花草依然營養不良地萎靡不振着。一日去人家的花圃散步,看到了一棵一人多高的小紫藤樹,一臂多粗的樹幹向左剛勁地扭着,藤條纏纏繞繞,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我們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把它移植到了院中,在樹旁立了一根粗粗的竹竿,用拆下來的一個舊窗框擱在牆上搭了一個架子,居然成活了。

第一次開花,恰逢女兒出世。那時休假在家,女兒太小,不捨得帶出門,每天就抱着女兒在院子裡曬曬太陽看看花草。紫藤樹倚着竹竿長得很好,新發的枝條青翠淺綠,濃淡不一,還調皮地順着架子爬上了牆角,嫩綠的枝葉和白色的架子清新宜目。花開得不多,沒有幾串,因為它還小,而且移植沒多久,可還是有一種若有若無的清香,淺淺地氤氳着,讓人不禁想起老舍的名句「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沒有那麼豐滿熱鬧,但那幼小的圓滿也有它的可親可愛。嬌嫩的花瓣就像女兒彈指欲破的粉色的臉頰,聞聞花香,親親女兒的小臉,催人心醉。

女兒漸漸長大了,紫藤樹也漸漸粗壯起來,枝條向四下里曲曲彎彎,盡力地想攀附住一些什麼,像蔥蘢的手臂伸展着。母親常常抱着女兒,在架前玩耍。女兒伸出小手,抓住一根枝條,一老一少玩着拔蘿蔔的遊戲。葉片被捋掉了,可是紫藤樹也不生氣,過幾天又偷偷鑽出幾個嫩芽。第二年花開時,女兒呀呀學語了,便開始教女兒學古詩,十八個月的時候,女兒會背了第一首古詩。從最簡單的五言詩到七言詩,女兒和紫藤樹一起茁壯成長着。「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這是唐代李白的。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這是唐朝李德裕的。「雲溪一帶淨無沙,門對青山是我家。幾日不來亭子坐,東風開過紫藤花。」這是明代劉泰的。「不道衰翁天倚著,藤花又讓別人看。」這是清代朱彝尊的。等女兒學會了這些古詩,紫藤花也漸漸褪去了華麗的深紫,無聲息地凋謝了,一年的歲月又穿過掌心。

今年不知為什麼,紫藤花開得比較晚,但異常旺盛,而且花期特別長,居然一直開到了初秋。我覺得真是奇怪,依稀記得《花經》裡說紫藤是暮春時節開的,只有半月的花期,然而今年,竟陸續地開了一茬又一茬,長得幾近奢侈,像是積蓄已久的熱情終於撐不住了,活潑潑一樹的生命力。

那一日,陽光很好,紫藤開得更是熱鬧。是誰說的,「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陰」,說得多好!橢圓形的葉子密密地挨擠着,重疊着,簇發着綠生生的節拍和旋律;枝條柔勁地相互纏繞着,說不出的親密,一種蓬勃的生命力熱烈地宕漾開來,不是一點,而是成片成林地踴躍着。那些花,一朵朵,一串串,一脈脈相承,千朵百朵的花兒蒸成一片紫色的煙霞。每一個花穗上面是盛開的花朵,淺淡一些,像一隻只杯盞盛着芳香;下面是待放的花苞,洋溢着深紫的光澤,像鼓足帆的小船整裝待發。繁密的花序像飛揚的流蘇,又像一串串搖曳的風鈴,在起勁地唱着青春的歌。三三兩兩的粉蝶繞着花叢忙碌地追逐,讓人分不清究竟是花在動,還是蝶在飛,只覺得眼前滿園翩躚着。這是一株多麼旺盛的花樹啊,雖然植根在貧瘠的土地,卻依然樂觀地綻放着自己的美麗,毫不吝嗇,毫不退縮,用年輕的力量見證着欣欣向榮的決心和自信,把你的內心蕩滌得一片純淨。

我站在樹下,不禁浮想聯翩。我想着,明年在紫藤架下做一個鞦韆,一樹垂婉的紫花襯着女兒翩飛的衣裙,搖啊搖啊…… 我想着,明年茂密的架上是否會安上小鳥熱鬧的巢,一窩啾啾的幼稚聲伴着女兒清脆的笑聲、歌聲……

女兒倚着我站在紫藤架旁,仰着小臉,滿眼生花,興奮地說:「媽媽,你看!花,紫色的花,還有蝴蝶呢……」陽光落在她柔嫩的小臉上,像千瓣萬瓣的鮮花正在競相吐蕊。

真的,一棵開得正旺的樹,一朵開得正好的花。 (選自《散文百家》)

糖醋排骨有點酸

首先,我們要加入適量的植物油,待到油燒沸的時候,加入甜甜的白糖,開小火慢慢地熬,要把握火候,否則甜味也會變苦味]

帶了一個剛剛結識的小夥伴回家,我滿心歡喜地和她玩起來,她小我一歲,是在火車上認識的,因為都是小孩子,所以很容易相處。

我把她帶到臥室,給她看了許多我收藏的寶貝,把我最珍貴的古錢幣一一介紹給她聽,這是我最引以為豪的東西。她瞪大眼睛看着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愛不釋手地摸了又摸。

我們開心地分享着我的小收藏。

[油溫高了,糖也已經熬成了稠狀,很是漂亮,接着,倒入切好的排骨,你還記得菜下鍋的聲音嗎?劈啦作響,煞是嚇人]

打開我的寶貝匣子,我嚇了一跳,我的古錢幣全體失蹤,「難道是媽媽拿的?」我心裡想着,不會,一定不會,那是我的媽媽呀,怎麼會稀罕拿我的東西,我對媽媽的尊敬與堅定的信念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對,是她,一定是她!」我毫不猶豫地肯定了答案,她那麼喜歡,就連拿起它們都那么小心翼翼,我怎麼不記得了呢?還差點冤枉了無辜的媽媽。

我二話沒說,衝到她家去,她看到我很開心的樣子,當然開心啦,拿了人家的寶貝嘛,「把東西拿出來!」我氣急敗壞地說。「什麼啊?」「你還裝蒜,偷了我的東西,你還不給我。」我越來越大聲,引得她家的小狗也拼命地叫。她堅定地搖着頭,噙着淚花。「你要是不給我,咱們朋友都沒得做,再見。」我氣沖沖走出門,還不忘回頭補充一句:「是再也不見啊!」

[排骨呈金黃色,加入少許鹽,反覆翻炒]

此後的我們,再也沒有了聯繫,我的心裡依舊記恨着她。

[蓋上鍋蓋,悶幾分鐘,味道則更佳了]

很多年以後的一天,媽媽拿出了我曾經不翼而飛的錢幣,我懊惱極了,望着窗外的天空,「此時的她身在何處啊?」

[糖酣排骨有點酸,按個人口味加入醋]

幾個月後的一天,我在火車上遇見了她,在我們相識的地方,她更漂亮了,帶着恆久不變的微笑,她看着我,一陣心酸讓我流下了淚。

[經過翻炒,糖醋排骨完成了,色香味俱全,酸酸甜甜好美味,你嘗過了嗎?]

我緊緊抓着她的手,讓幸福再也不要溜走。

評點:這是一篇構思比較新穎的文章。文章是由兩條線索交替着進行敘述的:一條是「我」與小夥伴相知、產生誤會、發現真相、和好如初的線索;一條是「我」燒製糖醋排骨的線索。前者比較實,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後者比較虛,起烘托渲染作用。由於兩條線索的交替敘述,文章顯得生動、新穎而富於韻味。敘述節奏控制甚好,文字流暢、洗鍊。美中不足的是,「燒製糖醋排骨」的寓意,與文章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並不十分切合。

七、發散與聚合

三 朵 油 花

長到這麼大,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吃油了。

小時侯,家裡掌握「油權」的是奶奶。每到飯菜做好了,奶奶才顛着錐子一樣的小腳,抱着那個粗瓷的大口油罐來到鍋邊,用那個鋁條砸成的鈎子從罐里勾上三鈎子,一邊勾一邊說「一啦」。站在鍋灶邊的我和哥哥,就學着奶奶的樣子喊「一啦」。奶奶說「二啦」,我倆就跟着喊「二啦」。我和哥哥的數學啟蒙教育,就是在奶奶的喊聲中開始的。當奶奶喊到三時,鍋里就開出三朵字錢般的油花,像嫩綠的荷葉,懶洋洋地躺在鍋里,很好看,讒得哥哥直咽口水。

那時我沒咽口水,因為這三朵油花有一朵屬於我。舀飯的時候,奶奶執勺,分別把這三朵油花舀到爺爺、母親和我的碗裡。奶奶說,爺爺是家裡的「頂樑柱」,爺爺的身體壯實,我們家的日子才會滋潤,所以爺爺理應分享一朵。母親當時正奶着妹妹,需要油水,分享一朵是情理之中的事。可這朵母親不捨得吃,總是用筷子挑出一半放到父親碗裡。於是母親碗裡的那朵油花便支離破碎,很是悽慘。我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妹妹還小,當時還在吃奶),奶奶說,缺誰的也不能缺你的,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了你。於是我碗裡的那朵油花又大又圓,成了這三朵中開得最漂亮、最飽滿的一朵。

後來,奶奶退居「二線」,家裡掌握「油權」的自然是母親了。也許是受奶奶的影響,母親添油時仍然沒有離開「三」,但有一樣,在質上不同了,母親用的是「油撇子」。

每到做飯時,母親便捧着油罐來到鍋邊,用油撇子從罐里平平地提上三撇子,次次如此。有回年底,父親打來滿滿的一桶油,足足有10公斤。那次我想,今天飯菜的油水肯定十足,可母親仍像往常一樣添了平平的三撇子。哥哥不高興,埋怨起母親。母親聽了對他說,你才吃幾天飽飯,就忘本了?哥哥說,家裡又不是沒油。母親說,人活着要圖個長久,過日子也一樣,也要圖個長遠。吃着上頓,應想着下頓,這樣才會細水常流……說到這兒,母親唉了一聲,眼圈就紅了,她又想起了我的那個舅舅。舅舅是在以前的一個災年裡餓死的,那年才15歲。舅舅臨死時,兩手攥着外婆的手哀求:「娘,我想喝口油。」外婆的淚刷地流下來:傻孩子,現在連樹皮都沒的吃了,到哪兒弄油去?外婆的淚掉下來,落到了舅舅的唇上。就見舅舅的臉像花一樣開了,他驚喜地告訴外婆:「娘,我喝到油了,我喝到油了,好香啊!」每當母親回憶起這段往事,眼裡便盈滿了淚,很稠。

後來,歲月的霜雪染白了母親的鬢髮。自然,掌握「油權」的重任落到了妻子的肩上。

每到做菜時,妻子總提着塑料油桶往鍋里倒,「呼哧」一下子,足足三四兩。菜做好了,像從油里撈出來似的。每次打桶油都吃不到半月。母親就擔憂,勸妻子: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也得有譜。妻子振振有詞:現在生活節奏快了,不多吃油要影響身體的。你想,身體不好,能好好工作嗎?母親想想妻子的話,也在理,就不再說啥了。但有一樣,妻子用那麼多油做出的菜,不如奶奶用三朵油花做出的香!

前幾天回老家,和哥哥閒聊,我問他什麼最香?他想了想說,小時侯,奶奶往鍋里放的那三朵油花最香。哥哥說着嘴邊又流出了口水。

我知道,哥哥說的是真心話。

八、起承轉合

跳 出「魚 缸」

潘蒙

起:她是一個叛逆的女孩,一頭油黑的披肩長發,穿一雙黑白相間的板鞋,一條牛仔褲,一件緊身露背T恤。喜歡塞着耳機,將搖滾音樂的聲音調到最大,穿梭在校園間。學校生活的乏味、閉塞讓她總覺得自己就像魚缸中缺氧的魚。每一次放假,她總是第一個衝出校門,然後衝進她嚮往的自由大海。

承: 在外面瘋了半天,儘管還意猶未盡,但夕陽西下,她不得不回家了。在沙發上正襟危坐的爸爸媽媽一看見這「吊兒郎當」的樣子 ,馬上教訓起來,「不准。。。。。。」「不准。。。。。。」她沒有聽進任何完整的意思,只有這「不准」充斥着客廳的每一個角落。太壓抑了!她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多自由!」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逃離。帶着這美好的憧憬,她睡着了,嘴角掛着笑,她一定夢到了那快樂自由的國度。

第二天,她準備好行囊,雖沒有朋友的陪伴,但她依舊步伐豪邁。她給父母留了一張紙條:我去了自由國度,不用找我。

去青島!那是她夢裡縈迴了無數次的地方。跳動的銀色浪花,徐徐的海風,溫暖的海水,流動着的空氣。隨着落日的到來,聽着浪花輕拍着礁石發出的美妙旋律,享受着海鷗在海灘的自由舞蹈,讓心在月色中柔然成一湖清泉。

她醉了,在自己夢想的自由世界裡。

終於到了青島。她伸開雙手作了個擁抱的姿勢,是的,她要開始擁抱她的新生活了。

轉: 打的。掏錢。突然,她的手僵住了,笑容凝固了。新生活並沒有張開雙手迎接她的到來。錢沒有了。「沒關係,我自己打工掙錢!」畢竟脫離了「苦海」,怎麼着都是值得慶賀的事。她開始找工作了,寫字樓,大公司,商場,工廠。。。。。。沒有一個地方願意接納她。天空漸漸變得陰霾,青島的浪花並沒有親吻她的雙腳,銀色的沙灘上躺不下焦躁飢餓的人兒。她自由了,可是卻不能自由的棲息在屬於自己的地方。終於,她在一家酒店當了服務員。洗碗、抹桌子、打掃衛生、陪客人喝酒。。。。。。然而。。。。。。這是自己想要的自由嗎?在不知道第幾次被老闆訓斥後,她的夢被現實的鐘敲醒了。遠離家鄉隻身一人的無助,身無分文四處求職的窘迫,面對無理取鬧的客人不得不低下曾經高傲的頭,冷冰冰的同事們嘲弄的眼神。。。。。。許多的屈辱與辛酸密密麻麻交織纏繞,形成巨大的網罩住了她,勒得她無法呼吸。把臉埋進胳膊里,她咬住唇無聲地哭了。當現實的鐵騎踏碎幻想的鮮花,充盈的內心在所謂的「自由」里一點點耗干,她又有了跳入魚缸的窒息。原來自由不是由環境決定的,外面的世界再自由,都不是現在的她所能享受的。生活中的魚缸,其實氧氣都是充足的,只是她渴求不一樣的生活的思想堵塞了呼吸的器管。

合: 走在回家路上的她,仰望藍天,露出最坦然的笑容。此刻,她的內心已跳出所有魚缸,她準備吸收魚缸的養料,坦坦實實地從內心獲得自由。

母 愛 如 棉

藍瑩瑩的天空,亮晶晶的日頭,暖洋洋的微風,五月的天,真美!

前些天趁着難得的空閒,將過冬的羽絨服、棉襖什麼的一股腦洗了個痛快。今天上午在家整理,打開一組立櫃,幾件經年未穿的手工縫製棉衣靜靜躺着,我撫摸着這些或新或舊的棉衣,一股暖流從心中湧起,竟呆了好一會兒。尤讓我吃驚的是,在櫃底不起眼的角落,還躺着一件新嶄嶄的小碎花棉襖,顏色淡雅祥和。一下子想起,這是當年母親給我的嫁妝。十多年了,它帶着母親的牽掛,一同來到這個家,卻靜靜躺在這個角落,動都沒有動過。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過去的一幕幕又在腦海中上演。母親是極其聰明的女子,並沒有學過服裝裁剪縫紉,憑自己摸索學會了自己裁剪、縫製,兒時的母親是極其忙碌的,特別是年關將近時,附近好多人家都把布送來請媽媽幫着做新衣過年,而且媽媽從來都是免費幫忙。每到那時,媽媽都是很晚才睡,而我們兄妹三人的新衣都到大年初一凌晨才做好放到我們各自的枕邊。

漸漸的,四里八鄉出現了許多縫紉店、服裝店,找媽媽做衣服的人少了,媽媽也不用那麼辛苦了。但在我結婚前幾天,母親又開始忙碌,扯了面料,彈了新棉花,親自一件件的連夜縫製棉衣,時間緊迫而母親縫得毫不含糊。當母親帶着血絲的眼中含着笑讓我試穿的時候,不大不小不寬不窄正好,大家嘖嘖讚嘆她手巧,我看到,我看到她的眼裡有亮亮的東西在閃,那一刻,我拼命地不讓自己也掉下淚來。

然而婚禮上我沒有穿母親親手縫的棉衣,原因記得清楚:當時已經開始流行羊絨大衣之類,而這衣服明顯土氣。母親明白我的心思,悄悄疊好,做了嫁妝。婚後,我的棉衣隨着潮流逐年變遷,大大小小十來件,我卻一直沒有穿母親給我縫的棉衣。

撫摸着棉衣上母親用紅線縫的又細又密、勻勻稱稱的針腳,不由視線模糊。當年母親在燈下的背景歷歷,那尖尖銀針,可曾將她手指扎傷?那細細紅線,可曾有她的鮮血沾染?一針針,一線線,都訴說着愛。母親的愛,水一樣滴在生活的海,滋潤着魚兒一樣的兒女,而我們做兒女的可曾想到自己是游在母愛的心血里?

年紀愈長,心境愈由喧囂歸於平靜。有個繁華落盡見真諄的淡然。終於明白,母愛是不張揚的,沉默到你常常遺忘或是忽略。母愛如棉,不正是嗎?在我們的歡樂如盛夏般繁盛之時,我們眼前可曾有過母親的身影?而遭受挫折,感到失意,心情如冰時,這時母愛突現,在我們眼中寬闊成海。原來瘦弱的母親,一直是我們取之不竭的力量的源泉啊。

將含着母親味道的棉衣一一收起,輕輕將每一件摩挲,撫平,細細疊好,雙手所到之處,猶如觸到了母親溫暖的體溫。

九、蓄勢鋪墊

一 日 的 春 光

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儘量地天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來得特別地晚,而且在還不知春在哪裡的時候,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陰,柳絮亂飛,才曉得在厚厚的塵沙黃幕之後,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地遠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別地冷,也顯得特別地長。每天夜晨,燈下孤坐,聽着撲窗怒號的朔風,小樓震動,覺得身上心裡都沒有一絲暖氣。一冬來, 一切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似乎聯繫實際都凍得蜷伏在每一個細胞的深處。我無聊地安慰自己說:"等着罷,冬天來了, 春天還能很遠麼?"

然而這猩風,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長,似乎沒有完盡的時候。有一天看見湖面上的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說:"春天來了!"當天夜裡,北風又捲起漫天地的黃沙,憤怒地撲着我的窗戶,把我心中的春意吹的四散。有一天看見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的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時節,嚴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過盡----我不信了春天!

幾位朋友說:"到大覺寺看杏花去罷。"雖然我的心中始終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卻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嶺, 撲面的風塵里,幾百棵杏樹枝頭,一望已是殘花敗;轉到了大工,向陽的山谷之中,還有幾株盛開的紅杏,然而盛開中氣力已盡,不是那滿樹濃紅,花相間的情態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罷!"歸途中心裡倒也坦然,這坦然中是三分悼。七分憎嫌。總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約我到掛甲屯吳家花園看海棠,"且春天氣晴明"-現在回想起來, 那 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就欣然地答應了。

東坡恨海棠無香,我卻以為若是香得不妙, 寧可無香。我的院裡栽了幾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還有玉簪,秋天還有菊花,載後都很後悔。因為這些花香,都使我頭痛,不能折來養在屋裡。所以有香的花中, 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 海棠要算我最喜歡的了。

海棠是淺淺的紅,紅的「了而不淫」,淡淡的白,白的「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枝葉掩映着,濃纖適中, 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陽里,我正對着那幾樹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這四棵海棠在懷馨堂前,北邊的那兩棵較大,高出堂檐約五六尺,花後是響晴蔚藍的天,淡淡的半圓的月,遙俯樹梢。這四棵樹上, 有千千萬萬玲瓏嬌艷的花朵,亂烘烘的在繁枝上擠着開……

看見過幼稚園放學沒有?從小小的門裡,擠着的跳出湧出使人眼花繚亂的一大群的快樂活潑,力量,生命,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極大的周圍,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遠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賣力的春,使我當時有同樣的感覺。

一春來對於春的憎嫌,這時都消失了,喜悅地仰首,眼前是爛漫的春,驕奢的春,光艷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來無數的徘徊瞻顧,百就千攔,只為的是今日在此樹枝頭,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處,便辭謝了主人回來。這春天吞咽的口有餘香!過了三四天,又有友人約了同去。我卻回絕了。今年到處尋春,才、總是太晚,我知道那時若去,已是「落紅萬點愁如海」,春來蕭索如斯,大不必惹那如海的愁緒。

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於春天,似乎已得到了酬報,不再怨恨增嫌了。只是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後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於好,只背着臉,低着頭,撅着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初又何必冰在那裡呢?」

十、創設情境

讓記憶之花盛放在泛黃的紙片上

院子裡的紫藤花開了,散發着清悠安寧的香氣。

奶奶跟往常一樣,搬着一張陪伴她多年的長躺椅,來到院中那棵古老蒼勁的大樹下,安靜地歇息着。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溫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麼的安詳與美好。

跟以往一樣,奶奶手裡拿着一張泛黃的相片。歲月的沖刷與銷蝕早已摧毀了那張黑白的膠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並不在意,她緊緊地捏住那張珍貴的照片,讓記憶之花在每一個寧靜的午後靜靜盛放在那泛黃的紙片上。

那是一張怎樣充滿溫情的照片啊!

奶奶說當年爺爺向她告白的時候,手裡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氣讓她陶醉在與爺爺相識的點滴歲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輕貌美,手裡捧着一束紫藤花,嬌羞地依偎在爺爺的懷抱里,笑容燦爛。爺爺也是一臉幸福的樣子。

這是一份永恆的回憶。爺爺已經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誠地守護着這份曾經美好的記憶。是這張泛黃了的紙張,給了奶奶情感的寄託與依靠,而不至於覺得空虛、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張小小的紙張,即使是泛黃,也可以給靈魂一個溫暖的安身之處。

紫藤花的香氣逐漸變淡。花開之後,一切的馥郁終歸隱去,只留下一絲微微的痕跡。可記憶卻是愈來愈加濃厚。

我躡手躡腳地走向奶奶,只是想進一步感受那份溫情。奶奶不經意間睜開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後撫摸我滑溜溜的短髮。「奶奶,想爺爺了嗎?」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後望向近處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點了一下頭。我看着奶奶那雙眼睛,仿佛看到了歲月深處那份曾經的快樂。所有的憂鬱,都在奶奶看到那張泛黃的相片時一掃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裡是多麼的幸福啊。

我回到裡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麗的數碼相片,回憶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時光,幸福之花亦在心底悄悄開放。我終於明白,其實什麼照片並不重要,無論是黑白膠片還是數碼相片,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誠地守護住一份珍貴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憶。這份回憶,貫穿你的一生,給你的心靈帶來貼心的溫暖與快樂。

於是,在紫藤花開的季節里,記憶之花靜靜地盛放在泛黃的紙片上,給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與希冀!

點評

這是一篇記敘性散文。全文緊扣材料,記敘了奶奶和一張照片的故事:歲月流逝,照片泛黃,但奶奶記憶猶在,對爺爺深情依舊,從而讚頌了人世間永恆的真情。文章如果到此為止,也許已經不錯了,但未免還流於一般,其值得稱道之處在於作者還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進而指出「是黑白膠片還是數碼相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守護住一份珍貴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憶」,深化了主題。

十一、學會扣題點題

仙 人 掌 也 可 以 開 花

大學畢業,衝着不錯的待遇,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了一家日資電器公司。三個月試用期內,我如履薄冰,努力適應好四周的環境。雖然我的工作成績可觀,可我並不開心。

我辦公桌上放着一盆仙人掌,我覺得自己就像這仙人掌,為了生存,默默適應着環境,所能給予別人的也只有一點綠意。

與我同時進來的APPLE是個活潑外向的女孩子,日語本科,對專業一無所知卻布滿了主見,經常在工作過程中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設想,比如她主張把我們的辦公桌都拼在一起;比如她建議把經典音樂作為我們的上班鈴聲;比如她主動把日本總部的企劃案翻譯成中文,分發給同事,結果總經理指責她泄密不過,她的確是個認真工作的人,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多的想法。

但是我們倆只能留下一個。三個月試用期滿,我的上司藤井先生找我談話,基本上是他說我聽。他說,在他的工作經驗里,有兩種人才,一種是天才型的,這種人可以改變環境。另一種是適應型的,這種人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在適合的位置把份內的工作做到最好。他說我屬於後者,他想留下我但他又認為我能找到比這更適合我的環境,我應該找到更適合我的位置。

我懂他的意思,事實上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他的話促使我作了決定。

臨走時,我把仙人掌送給APPLE,我告訴她:假如不能改變你的環境而且不能適應它,就只能做一棵仙人掌。

半個月後,我適應了新的工作。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創意,我很開心。公司更像一個大家庭,我喜歡這環境,我的辦公桌上有盆玫瑰花,亮麗的花朵帶給我創作靈感。一個月後,我升任經理助理。

三個月後的一天,我遇見了APPLE。她渾身散發着成熟的魅力,比之以前簡直判若兩人。她說她升職了。源於她的企劃在銷售旺季的一周時間裡,為公司提高了28%的銷量。她說活動搞得很大膽,叫「無理由退款」。產品使用十五天不滿足,無理由退款。是夠大膽的,是誰批准的方案呢?我問。

藤井先生啊!她說。

我不得不佩服藤井先生的獨具慧眼。APPLE是個可以改變環境的天才,比起我,她更適應於日資的環境。

問起仙人掌,她興奮地說,生長得很好,已經開花了。

望着意氣風發的APPLE,我若有所思:在自己適應的環境裡,仙人掌可以開花,也可變成燦爛的玫瑰。

浸 泡 過 的 陳 山 楂

那些被蜜泡過的山楂,愈發香甜。——題記

小時候住在外婆家,那裡的人都稱那叫 「溝子裡」,因為實在太偏僻了。像別的農村孩子一樣,小時候的我也常赤腳遍山地跑。

和夥伴們最愛做的事,便是在樹林裡,找陳山楂。

現在已經都找不到陳山楂了,那和別的山楂果兒不一樣,陳山楂的味道是又苦又甜的,生活的味道。

樹林裡枯椏很多,那後面常常有陳山楂,稚嫩的皮膚常常被劃破很多口子。但依然想摘,那紅滴滴的陳山楂,夥伴們喜歡撿地上的,那種熟透了的,薄薄的果皮有些蔫了的,因為那樣的果兒比較不苦。而我,喜歡把手伸進枝椏的最里處,摘那些鮮紅飽滿的陳山楂,那樣的果兒才甜,才苦。

我並不是喜歡嘗這苦,而是外婆的手能把這苦,變得愈發香甜。

我和外婆住在一間小瓦房裡,房間很小,只有簡單的家具,和一個神奇的灶台,讓陳山楂變得香甜的灶台。

我看外婆炒過陳山楂。她先用刀片把果皮刮掉,然後小心地去籽。然後用蜜泡一段時間就可以炒了,邊炒的時候邊放糖水,直到糖水變成稠稠的糖漿就可以吃了。

那大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吧。神奇的灶台把苦澀的陳山楂變得香甜,伴着蜜的滋潤和外婆的愛,我的小時候,愈發香甜。

長大後回到城裡,再也沒吃到陳山楂。外婆有次來看我,帶來了。我無意中發現,外婆皺紋滿布的手上有一道道的割傷,我知道,她是到林子裡,到枯椏之間,幫我帶來的,這香甜。外婆說,陳山楂變少了,難找啊。外婆笑着,我卻哭了。陳山楂的味道沒變,我知道,外婆的愛也從來沒變。

外婆去世的那天,我又進了那間小瓦房,一樣的擺設,只是那個灶台上布滿了灰,泡陳山楂的小鐵桶也生了鏽。看着牆角掛着的一瓶蜂蜜,原來在很久以前,外婆就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

人生,不就像陳山楂那樣嗎?

山楂果兒很甜,可是,陳山楂是很苦的。但它比普通的山楂果兒香,很香很香,便覺得甜了。

城市裡找不到陳山楂,我想現在的「溝子裡」也早沒了吧。就算有,少了外婆的愛,也沒辦法變得香甜了吧。

人生,是一段很漫長的旅程,也許像陳山楂那樣,苦多於甜。但人生也沒什麼畏懼的,因為泡過蜜的陳山楂,很香甜。

也許果汁很甜,但我相信,香不過陳山楂。

我們的人生如陳山楂般,在枝椏的最里處發光。總要受點傷,才能顯露那鮮艷。也正是有父母親愛的浸泡,才讓我們愈發香甜。

人生的路上我不再覺得苦澀,因為外婆一直活在我的心裡,滋潤着我。

願能在山間的小道尋到那陳山楂,童年裡最讓我愉悅的果兒。

多加點糖塊咖啡便不苦了。

多加點糖水礦泉水也甜了。

多加點愛,人生便不苦了。

愈發香甜的陳山楂,因為在外婆的愛里浸泡過,便不苦了。 ——— 尾記

好 奇 心

在那個不尋常的中午,在她堅定地邁出每一步時,陽光碎了。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每個女孩都是天使。但當我第一次看到她時,我覺得她不是。

她是那個坐在教室角落裡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條腿。也許正是因為這,我的好奇心才會像雨後的小草一樣"嗖嗖"地長了出來。

那天的陽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學後我走得遲了點,剛好看見她拄着拐杖緩緩地走向樓梯。這時,我的好奇心告訴我:為什麼不跟過去看看她怎麼下樓梯呢?於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

只見她拄着拐杖艱難地走下樓。樓梯並不高。但對於她來說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戰吧!她先將拐杖拄在下一級台階上,再用腋下頂住拐杖,用力地將那條獨腿挪到下一級台階。我看到她的雙手緊緊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見。

這時,我的好奇心不但沒有減退,反而更加強烈了。不知是誰將吃剩的香蕉皮隨手扔在了樓梯上,大概是想惡作劇吧!不知道她會不會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麼?只見她一手抱住欄杆,一手將拐杖放下來,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擊碎了。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惡魔,站在這個角落,陰險地看着這樣一個天使走進危險。

陽光透過窗射進來,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會怎樣走下樓梯,趕緊思考怎樣去彌補我的好奇犯下的錯誤。

於是,我飛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着站起來。也許是因為太累了,她怎樣努力都沒有用。這時,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來。她抬起頭,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輕輕地對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將手遞給我。於是,我就這樣扶着她走下了樓梯。雖然,我們沒有說一句話,但我卻從她手心的溫度中感受到了來自她內心深處的溫暖。這溫暖慢慢地將我融化,將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顆有愛、有溫暖的心。

走出教學樓,她微笑着對我說:"謝謝。再見。"接着便向路邊的垃圾筒走去,她小心翼翼地將香蕉皮扔進垃圾筒,然後又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出校門。耀眼的陽光灑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變成了一個天使。只不過她是一個單翼的天使。她頭頂上的隱形的光環溫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樹下,將那顆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進心中的角落,用她給我的充滿愛的心溫暖自己。

評 析

我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寫得這麼精彩的記敘文了!見多了粗糙的敘述,俗套的描寫,讀到這樣的開頭:"在那個不尋常的中午,在她堅定地邁出每一步時,陽光碎了。"我禁不住陡然一驚,我預感到:好文章要來了!

果然,每一處描寫,都是那樣的細膩、真切,每一處心理的變化都是那樣的自然、動人,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得起咀嚼、品味。請特別注意文中關於"陽光"的描寫,在陽光的映襯下,文中的許多描寫,都成了詩,成了畫,成了美的精靈!

寫人,固然要寫人物"做什麼",但動人處往往在"怎樣做"。

請仔細體會以下的細節描寫:

只見她一手抱住欄杆,一手將拐杖放下來,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擊碎了。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惡魔,站在這個角落,陰險地看着這樣一個天使走進危險。

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着力描寫這個細節?"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這一句中的"……"和","隱藏着"我"怎樣的心理過程?

綠 色 生 活

小時候,我寄居在蘇州的外婆家。那兒有許多老房子,屋頂灰色瓦片,在安靜的畫面里舒展。細細瞧去,那黑壓壓的瓦片縫中偶爾會冒出幾個青嫩的「小腦袋」。「真喜歡這些綠色的小草!」我笑着說。

那時的窗是木格子的,上邊覆了張厚厚的黃油紙。閒來無事,我就喜歡靠着窗。格子窗很厚重,運氣好遇上它打開時,我便能肆無忌憚地從窗外拾點好風景,但要是它緊閉着,小小的我因推不開只得訕訕離去。

猶記那清晨滴水的翠綠芭蕉,屋頂上那些隨風擺動、向我點頭招手的小草……綠色充斥了整個窗框,構成了我愜意的綠色生活。

有天午後,小夥伴們來外婆家找我玩。在嬉笑一陣後,我踱步來到了窗房。窗,關着,用力推,無濟於事。見我沮喪的樣子,小夥伴們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一個小夥伴走上前,用手指蘸了下口水,對着格子窗的角落猛地一戳。風,從小孔的一端不安分地鑽進來。我迫不及待地瞅着小孔。「啊!滿眼的綠色!」我歡快地叫着,一轉身那古巷橘紅色的黃昏正透過格子窗深深淺淺地投影在水泥地上……

時光總是在你不經意間調皮地向後溜了一段,寄居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那晚,夜色把繾綣的江南深深掩埋……

不知怎麼的,坐在玻璃窗前的我總情不自禁地撫摸那段寄居時光。有時,我會想,我到底在留戀些什麼呢?住在高級公寓了,外婆也搬來了……噢,我的格子窗不見了,那滿窗的綠色不見了!

以前那樣費勁地想着窗外的風景,而今只需一抬頭,透過乾淨的玻璃窗,那滿街的都市繁華盡收眼底。

然而,當初觸摸黃油紙的滑膩觸感不見了,我伸手摸到玻璃窗的冰冷。當初與小夥伴們玩耍的嬉笑聲沒有了,我感受到的是門與門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忽然想起了什麼才算是綠色生活,不僅是雙眼滿含着綠色風景,綠色,更代表一種和諧,人與人之間的親近。

我想祈禱,祈禱那汽車尾氣別打亂我的翠綠芭蕉;祈禱那一扇扇防盜門別阻隔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

玻璃窗透明得漂亮,有時讓我誤認為不存在。然而一伸手,還是冰冷。

這扇「隔閡」,我真想打碎它,我童年的綠色生活喲,我好想「回家」!

十二、寫景抒情

江南的冬景 郁達夫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蔔,雅兒梨等水果的閒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脫盡。寒風—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麼?

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裡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曆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着;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後,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袷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着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並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住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着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裡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說十九世紀的那位鄉土詩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罷,他用這一個「散步」做題目的文章尤其寫得多,而所寫的情形,卻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國江浙的山區地方來適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着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裡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閒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裡,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埡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閒?若再要點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裡可以添幾個喧譁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着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儘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儘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將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象這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於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只會得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閒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象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裡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風 雅 西 塘

□蔡照波

一河兩岸,幾條小街,幾座石板橋,橋下有船影,河邊有女人在搗衣,三三兩兩的美院學生對着風景在寫生。置身於初夏的江南西塘河畔,自覺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依舊的閒適與恬淡。

河的北岸是長長的廊棚,正是西塘的煙雨長廊,在江南多雨的時節,不濕衣衫信步走在風景里,多麼的詩意。江南人心性里的細膩與溫馨,可以想見。廊棚里是一間緊挨一間的商鋪和食肆、茶館,名字也挺特別的,如大郎酒舍、黃婆茶館、一煮江湖等。一路走來,都是水鄉風物,長凳就擺在河邊的垂柳下。河的南岸是粉牆黛瓦的古民居,全是兩層高的別致小院落,有自家的碼頭,有的還泊着一條小船,現多作為客棧。這種兩岸景觀的應對,是西塘古鎮獨有的風景。一切都顯得自然而破舊,但它透着原有的真實,有着未被打磨過的粗糙美。這就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鎮」。年復一年,古鎮倒影在小河中,流動在廊棚旁。

河水泛着微黃,不清不濁,可能這就是生活中剛剛好的顏色,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水至濁則亂了法度。來日也許更濁,或許更清,都未可知,只覺得今日正是剛剛好。看着有人在垂釣,便也索性在河邊品茶嗑瓜子,喝酒談女人,間中也發發呆。這對於任何一個來自滾滾紅塵、追名逐利、步履匆匆的都市人,都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夜幕降臨了,南岸客棧外邊的一串串紅燈籠先後地亮起來了,眯眼一看,活像一串串冰糖葫蘆,幸福而知足的感覺便在心中蔓延。這時臨河客棧的雕花大窗里,也有了許多恩愛的身影在晃動,成了一夜的下酒料。

酒酣,夜也深了,河上遊船也歇息了。河面上卻漂來了許多亮閃閃的紙船載起的小燭台,西塘河瞬間充滿夢幻的色彩,使人想起了一河浪漫的字眼。這是一顆顆年輕的心在放飛愛情的祝福和心愿,帶着眷戀,帶着牽繫,帶着風情……這個西塘之夜註定不平靜。被夜色親吻過的古鎮,此時也變得更加溫柔可愛。想象白天斜陽里從窄弄深處走出來的搖曳的身姿,腳步是那麼輕輕地叩在青石板上,就是有味!怎麼看怎麼想都是一首詩,一支歌,一幅畫。

西塘風雅。不論白天夜晚,總能尋覓到令人心動的東西。你說花開花落人生變幻,還有什麼能比美更讓人心折呢?

十三、文化氣息

握 一 把 蒼 涼(司馬中原)

童年,總有那麼一個夜晚,立在露濕的石階上,望着升起的圓月,天真成了碧海,白蒼蒼的一彎月,望得人一心的膽寒.誰說月是冰輪,該把它摘來抱溫着,也許殘秋就不會因月色而亦顯淒冷了.離枝的葉掌悄然飄墜在多苔的石上悉蔌幽嘆着,俄而聽見高空灑落的雁聲,鼻尖便無由地酸楚起來.後來憶起那夜的光景,只好以童夢荒唐自解,端的是荒唐麼?成長的經驗並不是很快意的.

把家宅的粉壁看成一幅幅斑駁的、奇幻的畫,用童心去讀古老的事物,激盪成無數泡沫般的幻想,漁翁、樵子、山和水以及水濱的釣客,但從沒想過一個孩子怎樣會變成老翁的。五十之後才啞然悟出:再豐繁的幻想也只有景況,缺少那種深細微妙的過程,你曾想抱溫過秋空的冷月嗎?串起這些,在流轉的時空裡,把它積成一種過程,今夜的稿箋上,便落下我曾經漆黑過的白髮。

但願你懂得我哽咽的囈語,不再笑我痴狂,就這樣,我和中國戀愛過,一片碎瓦,一角殘磚,一些在時空中消逝的人和物,我的記憶發酵着深入滑髓的戀情,一聲故國,噴涌的血流已寫成千百首詩章。

浮居島上三十餘年,時間把我蝕成家宅那面斑駁的粉壁,讓年輕人把它當成一幅幅奇幻的畫來看,有一座老得禿了頭的山在北國,一座題有我名字的尖塔仍立在江南,我的青春是一排蝴蝶標本,我的記憶可曾飛入你的幻想?

戀愛不是一種快樂,青春也不是,如果你了解一個人穿經怎樣的時空老去的,你就能仔細品味出某種特異的感覺,在不同時空的中國,你所恐懼的地獄曾經是我別無選擇的天堂。不必在字面上去認識青春和戀愛。區分鄉思和相思了。我在稿紙上長夜行軍的時刻,我多疾的老妻是我攜帶的背囊,我唱着一首戰歌,青春,中國的青春,但在感覺中,歷史的長廊黑黝黝的,中國戀愛着你,連中國也沒有快樂過。

憂患的意識就是這樣生根的,我走過望不盡天邊的平野,又從平野走向另一處天邊;天遼野闊,掃一季落葉燒成在火中浮現的無數的人臉,悲劇對於我是一種溫暖。而一把傘下旋出的甜蜜柔情,只是立於我夢圖之外的幻影。但願你懂得,皺紋是一冊冊無字的書,需要用心靈去辨識,去憬悟。戀愛可能是一種快樂,青春也是。但願我的感覺得到你的感覺的指正。你是中另一批正在飛翔的蝴蝶。

一夜我立在露台上望月,回首數十年,春也沒春過,秋也沒秋過,童稚的真純失卻了,只換得半生白白的冷。一剎間,心中浮起人生幾度月當頭的斷句來,刻骨相思當真催人老去麼?中國,我愛戀過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莖白髮的蘆葦,猶自勁立在夜風中守望,而這裡的秋空,沒見鴻雁飛過。

把自已站立成一季的秋,從煙黃的舊頁中,竟然撿出一片采自江南的紅葉,時光是令人精神錯亂的迷霧,沒有流水和葉面的題詩,因此,我的青春根本缺少「紅葉題詩」的浪漫情致,中國啊,我的心是一口生苔的古井,沉黑幽深,滿漲着垂垂欲老的戀情。

一個雨夜,陪老妻找一家名喚「青春」的服裝店,燈光在雨霧中炫射成帶芒刺的光球,分不清立着還是掛着。妻忘了帶地址,見人就問:青春在哪裡?被問的人投以詫異的眼神,—對霜鬢的夫婦,竟然向他詢問青春?後來我們恍然,淒涼地對笑起來,仿佛在一霎中撿取童稚時的瘋和傻。最後終於找着那間窄門面的店子,玻璃櫥窗里,掛滿中國古典式的服裝,猜想妻穿起它們來,將會有些戲劇的趣味。若說人生如戲,也就是這樣了,她的笑瞳里竟也閃着淚光。三分的甜蜜,竟有着七分的蒼涼。我們走過的日子,走過的地方,恍惚都化成片片色彩,塗出我們共同愛戀過的人和物。中國不是一個名詞,但願你懂得,我們不是莊周,精神化蝶是根本無需哲學的。

握一把蒼涼獻給你,在這不見紅葉的秋天,趁着霜還沒降,你也許還能覺出一點我們手握的餘溫吧!

雨 天 讀 古 詩

雨天最是讀古詩的日子。

鑒開半畝方塘,拉上雨做的窗簾,便瀰漫起一派古典的氣質。無需綠蔭長椅的悠閒與舒適,更謝絕鳥語花香的繁榮與熱鬧,只讓綿綿紛紛的雨,滋潤饑渴的心田。遠離世人擁擠,甩掉一個「累」字,獨自鑽進屬於自己的三味書屋,讓倦怠了塵俗的眼睛,在古詩的字裡行間休憩。

於是有相思淚,點點滴滴,濕了芭蕉;有故鄉情,迷迷濛蒙,籠上阡陌;有絲竹韻,淋淋漓漓,灑向驛路;

於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橋有鳴蛙;有杏花村有酒旗風有巴山夜有西窗燭;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徑黑雲有江船明火;有牡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台樓;有含春淚的芍藥有臥曉枝的薔薇有夜上灘的鯉魚有系垂楊的畫舟;

於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臥聽夜闌,僧志南杖過橋東;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於是總有太多的於是,攜一列各領風騷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濕的氛圍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讀古詩,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鬆鬆,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戚戚悲悲。雨天讀古詩,把自己也讀成一首雨中的詩,飄逸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郊原上,淅淅瀝瀝地……

散步在黃昏

總有說不完的情愫繫着黃昏,總有道不盡的因緣連着村路。

依然那麼熟悉,依然那麼新鮮。

綠與黃聯袂主演片名《田野》的連續劇,上中下集是《春》《夏》《秋》;木犁鐮刀鋤頭與耕牛,蒙太奇地化作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此刻則剪貼成一幀小品,藝術得令人不自禁地行起注目禮;夕陽飲了農家的酒,醉紅着臉,深情回眸,依依不捨之間,便投下歪歪斜斜的身影。 低小茅檐,裊裊炊煙,古典田園詩的句子永遠古典了;現代住宅樓的有色玻璃里,折射出清麗雅致而又雍容華貴的意境;晚風如故,飯菜的飄香里卻多了一層富裕的濃郁;遠處,似乎又傳來母喚兒歸的悠長韻律,朱自清的通感便瀰漫了落霞輝映的氛圍。音響與電視,連續着白天的熱鬧和繁華;歡歌,笑語,將千家萬戶溫馨的日子渲染;漸漸暗了的空中,有星星次第閃爍。街市?街燈? NO,NO,暮色如此美妙,連郭沫若的比喻也不再時髦——今日鄉村也已共享往日都市的專利。

於是,無須哲人指點,散漫如我者都會用平平仄仄的腳步,不規則地寫下自鳴得意的文字,發表在大自然的晚報上,或斷斷續續,或洋洋灑灑……

聽聽那冷雨

作者: 余光中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有把傘撐着。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里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淒淒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着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不過那—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裡,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這樣想時,嚴寒里竟有一點溫暖的感覺了。這樣想時,他希望這些狹長的巷子永遠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門街到廈門街,而是金門到廈門。他是廈門人,至少是廣義的廈門人,二十年來,不住在廈門,住在廈門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過說到廣義,他同樣也是廣義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時代了。再過半個月就是清明。安東尼奧尼的鏡頭搖過去,搖過去又搖過來。殘山剩水猶如是,皇天后土猶如是。紜紜黔首、紛紛黎民從北到南猶如是。那裡面是中國嗎?那裡面當然還是中國永遠是中國。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然則他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裡呢?

在報紙的頭條標題里嗎?還是香港的謠言裡?還是傅聰的黑鍵白鍵馬恩聰的跳弓撥弦?還是安東尼奧尼的鏡底勒馬洲的望中?還是呢,故宮博物院的壁頭和玻璃櫃內,京戲的鑼鼓聲中太白和東坡的韻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麼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雲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台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林之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第三次去美國,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兩年。美國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乾旱,天,藍似安格羅薩克遜人的眼睛,地,紅如印第安人的肌膚,雲,卻是罕見的白鳥,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飄雲牽霧。一來高,二來干,三來森林線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國詩詞裡「盪胸生層雲」或是「商略黃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難睹的景象。落基山嶺之勝,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疊互倚,砌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太陽和千里的風看。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不過要領略「白雲回望合,青露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台灣濕度很高,最饒雲氣氛題雨意迷離的情調。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着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衝着隔夜的寒氣,踏着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鬱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雲開的空處,窺見乍現即隱的一峰半塹,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遊戲。回到台北,世人問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問,故作神秘之外,實際的印象,也無非山在虛無之間罷了。雲絛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只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淒清,淒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淒楚之外,再籠上一層淒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裡,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雨打在樹上和瓦上,韻律都清脆可聽。尤其是鏗鏗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樂,屬於中國。王禹的黃岡,破如椽的大竹為屋瓦。據說住在竹樓上面,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而無論鼓琴,詠詩,下棋,投壺,共鳴的效果都特別好。這樣豈不像住在竹和筒裡面,任何細脆的聲響,怕都會加倍誇大,反而令人耳朵過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着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縴手在屋頂拂弄着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來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來,城市像罩在一塊巨幅的毛玻璃里,陰影在戶內延長復加深。然後涼涼的水意瀰漫在空間,風自每一個角落裡旋起,感覺得到,每一個屋頂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雲。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遠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細密密的節奏,單調里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滴滴點點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里,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澤國水鄉,一大筐綠油油的桑葉被齧於千百頭蠶,細細瑣瑣屑屑,口器與口器咀咀嚼嚼。雨來了,雨來的時候瓦這幺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輓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

在舊式的古屋裡聽雨,聽四月,霏霏不絕的黃梅雨,朝夕不斷,旬月綿延,濕黏黏的苔蘚從石階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聽颱風台雨在古屋頂上一夜盲奏,千層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挾挾,掀翻整個太平洋只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蠍殼上嘩嘩瀉過。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里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牆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一陣寒潮瀉過,秋意便彌濕舊式的庭院了。

在舊式的古屋裡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雨是一種單調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內樂是室外樂,戶內聽聽,戶外聽聽,冷冷,那音樂。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穀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樂器灰濛濛的溫柔覆蓋着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但不久公寓的時代來臨,台北你怎麼一下子長高了,瓦的音樂竟成了絕響。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現在雨下下來下在水泥的屋頂和牆上,沒有音韻的雨季。樹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楓樹,柳樹和擎天的巨椰,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叢葉嘈嘈切切,閃動濕濕的綠光迎接。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這些,一個樂隊接一個樂隊便遣散盡了。要聽雞叫,只有去詩經的韻里找。現在只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馬車的時代去後,三輪車的伕工也去了。曾經在雨夜,三輪車的油布篷掛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愛,而且躲在警察的轄區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隻手裡握一隻纖纖的手。台灣的雨季這麼長,該有人發明一種寬寬的雙人雨衣,一人分穿一隻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無論工業如何發達,一時似乎還廢不了雨傘。只要雨不傾盆,風不橫吹,撐一把傘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韻味。任雨點敲在黑布傘或是透明的塑膠傘上,將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噴濺,傘緣便旋成了一圈飛檐。跟女友共一把雨傘,該是一種美麗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戀,有點興奮,更有點不好意思,若即若離之間,雨不妨下大一點。真正初戀,恐怕是興奮得不需要傘的,手牽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輕的長髮的肌膚交給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後向對方的唇上頰上嘗涼涼甜甜的雨水。不過那要非常年輕且激情,同時,也只能發生在法國的新潮片裡吧。

大多數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上班下班,上學放學,菜市來回的途中。現實的傘,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傘。他聽那冷雨打在傘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濕濕的灰雨凍成乾乾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結晶體在無風的空中回迴旋旋地降下來。等鬚眉和肩頭白盡時,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沒有受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一位英雄,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還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裡,等他回去,向晚餐後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詩一樣的江南 郭津嵩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江南不是我的故鄉,但我卻來到了江南。

「孔雀東南飛」是一個恆久的過程。先是還操着「洛陽音」的東晉士大夫們,一直到宋代的「南渡」詩人,前赴後繼。他們來,為的是江南的和平和富庶,但到後來,更多的人,是衝着江南的詩意而來。

有李白,他徘徊在六朝古蹟和江南丘陵之間,儘管也還望着長安,最終卻把生命留在了採石江邊;有蘇軾,他常常幾個月不在任上,卻總不能忘情於江南。

然後我也來了。雖然我是那樣的渺小,但亦是這條路上的一個行人。

路,通向詩一樣的江南。

在烏鎮,我停步在立志書院的門前,那時昭明太子讀書的地方。柴扉靜靜地鎖着,卻可以望見院子裡的草木。這大概便是《遊園不值》的意境吧。其實也並非「不值」,到烏鎮來看一看水就夠了。「河水清且漣漪」,漣漪仿佛詩行。

在蘇州,我一直把筆和紙拿在手裡。我要記——隨處都是詩。滄浪亭上,「清風明月本無價,遠山近水皆有情」;護城河邊,「共知心似水,安見我非魚?」最有意思的是在拙政園,聽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講那些楹聯,辨認那些篆體寫就的句子。

其實也不必行色匆匆。就在住處不遠,就有讓閨中釵裙「悔教夫婿覓封侯」的「陌上楊柳色」;柳下是池塘,「小荷才露尖尖角」;荷下,「魚戲蓮葉間」。

我就坐在池塘邊讀書。讀白居易的「江南好」,讀王維的「紅豆生南國」,讀得痴了,醉了……

一抬眼,已到了冬天。

柳不再那麼綠了,荷也殘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我不禁也像陸游一樣,起了風塵之嘆:江南是這樣的脆弱!

金陵的脂粉,西湖的歌舞,隔江的《後庭花》……我突然想到,江南的角色並不總那麼完美。因為它太過嬌柔和纖弱,就像她所養育的林妹妹一樣,只教人憐愛,卻着實經不起生命的考驗。

多少樓台,都付煙雨中!

難怪鑑湖女俠要「四海為家」,難怪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難怪那點醒我的陸游,期盼着「尚及清明可還家」。

江南總讓人徘徊,生命卻不能總是徘徊;西北邊陲上「衡陽雁去無留意」,可過了寒冬,雁還是不肯留在衡陽。

我要把詩一樣的江南永遠留在記憶里,但我的理想,卻在遠方。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12 05:09:11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9-05 05:09:44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09-24 03:09:42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