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邏輯》:破除親密關係中的認知陷阱,讓你擁有完美愛情

情感導師 648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點擊右上角「關注」,高山流水覓知音。

玉溪詩語 |#悅讀世界#書評系列

關於愛情,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認知:愛情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不知道從哪兒飄來的感覺,緣分天註定,無緣莫強求?

恰巧看過一部美國電影叫做《緣分天註定》,該片講述了男主人公喬納森和女主人公薩拉因為看中了同一款羊毛手套而在商場相遇,他們互生情愫並墜入愛河。分手前,喬納森讓薩拉把姓名和電話號碼寫在一張紙條上,可是一陣風卻把紙條吹飛了。喬納森說這是意外,可薩拉卻認為這是命運。

《愛情的邏輯》:破除親密關係中的認知陷阱,讓你擁有完美愛情

於是薩拉讓喬納森把自己的聯繫方式寫在一張紙幣上,然後買了口香糖並把錢花了出去;薩拉則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寫在了一本舊書上並賣給了二手書店。薩拉說如果真的有緣分,命運會讓他們再次相見。

七年後,兩個人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並準備結婚,但是二人又都對彼此念念不忘,於是他們互相尋找,最後喬納森找到了那本舊書,薩拉也在無意之中找到了那張紙幣,幾經周折,兩人終於在最初相遇的地方重逢了,並且幸福地走在了一起。

雖然這部電影的名字是《緣分天註定》,但是決定男女主人公命運的真的是上天嗎?如果他們其中任何一方放棄尋找,他們就根本不可能相遇;如果他們其中一方早就結婚了,那麼即使真的相遇了,也不可能在一起。所以緣分並不是看似偶然但註定會發生的事。

正如《愛情的邏輯》這本書中所說,「所謂的註定,其實都是對結果的『事後諸葛亮』式的解釋,完全罔顧結果產生之前有無數種導致其他結果的可能性。」而「緣分通常是為人們說服自己做某個決策或者找某個理由而服務的。」

電影中的喬納森為了追求年輕美麗的薩拉,把他們的偶遇說成是緣分,但如果喬納森遇到的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即使他們再相遇無數次,恐怕也不會把這種遇見當作是緣分吧。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見,「緣分論」、「命運論」大多是人們自欺欺人的無稽之談,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註定的緣分,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命中注定我們看到了《愛情的邏輯》這本書,這本書幫助我們理清了愛情的思維體系,把命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

01作者和書籍簡介

《愛情的邏輯》是知名暢銷書作家蔡壘磊的新書,提起蔡叔,那可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早年當過特警,後來辭職潛心寫作,並在2017年出版了處女作《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從此一炮走紅,被評為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

後來蔡叔創立了讀書平台「螞蟻私塾」,現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集書籍、課程、社群社交於一體的內容平台之一,用戶累計閱讀解讀書籍億次以上。

提起創作這本書的初衷,蔡叔說,他想寫一本真正用邏輯闡述清楚愛情是什麼,以及如何更好地留住愛情的書。因此這本書不同於普通的心靈雞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試圖找到愛情背後的邏輯,找到人們看待世界的「操作系統」,並挖掘出在愛情這個情緒的冰山下面,隱藏的強大邏輯體系和思維技巧,從而使我們在愛情的世界裡遊刃有餘。

下面我們就從如何選人、如何和另一半相處以及如何掌控並引領幸福這三個方面談一談,愛情這個看似感性的東西,背後都隱藏了哪些神秘而高深的邏輯。

02匹配——明確選人的邏輯

在講選人的邏輯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如何從邏輯的角度,給愛情下一個通用的定義。

在這本書中,蔡叔是這樣給愛情下定義的:「愛情是一種在越來越接近與兩性相關的特定目的的過程中產生的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

怎麼理解呢?這個定義的原理是基於「企圖論」,認為愛情始於「利益」,「必定有利可圖」。這種利益或許是荷爾蒙帶來的衝動,或許是物質上的收益,或許是能有面子,又或許是單純的心裡感到舒服,總之,凡吸引,必有利。

就好像上面電影裡的喬納森遇到了漂亮、有氣質的姑娘薩拉,並在與她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心跳加速的感覺,也就是腎上腺素飆升了,所以才對薩拉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原來愛情不單純是感情上的互相吸引,還是一種基於「利益」層面的考量。

如果說愛情是利益權衡後的結果,那麼是不是「門當戶對」才是優秀伴侶的標準呢?這麼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完全恰當。因為門當戶對只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篩選策略,並不是必備條件。

舉個例子,很多公司招聘的時候,都會定出一些用人標準,比如要求985、211大學的本科或者碩士學歷,但是不符合上述門檻要求的人一定不能勝任嗎?並不是,因為絕大部分公司的絕大多數崗位都不需要那麼高的學歷。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符合上述門檻要求的池子裡選到的人幾乎都能勝任,而其他池子裡選到的人很可能不能勝任,這樣的標準只是用來降低篩選成本,並不是真正的必要條件。

同理,擇偶過程中的門當戶對,只是在「盲選」階段的一種工具,但如果兩個人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處在「非盲選」階段,門當戶對就不一定是必選項了。就好像有句話說的那樣,「當你遇到了那個擊中自己的人之後,所有的條件就都不復存在了。」

既然門當戶對只是一種條件篩選,並不是最終標準,那麼什麼才是優秀伴侶的特質呢?簡單地說,就是兩個人在絕大多數事情上的看法和決策一致。尤其當你想要尋找的是一段長期關係,比如婚姻,具備「續航時間」的優點才是你需要考慮和關注的重點。具體來說,具備以下特質的伴侶更適合作為結婚對象。

第一,三觀吻合。婚姻的幸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個人對世界觀的看法的契合程度,契合度高,婚姻幾乎都是幸福的,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契合度低,婚姻大多都是不幸的,無論貧窮還是富有。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幸福感都來源於比較,不管是橫向和他人對比還是縱向和自己以前對比。如果兩個人三觀不合,經常產生意見分歧或者吵架,那麼對比單身時的狀態,就會產生不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日積月累,就會使感情很快消耗殆盡。

第二,維繫成本低。所謂維繫成本低,就是很少需要為了維繫和對方的關係熱度,而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兩個人對比一個人是否更舒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是否要極大改變自己既定的習慣和行為狀態,如果需要,那麼幸福感就會下降。

比如,優秀的男人可能會要求女人在結婚後辭職,專職照顧家庭和孩子,那麼對於擁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的女人來說,她們的心裡肯定會不舒服。即便由於她們的現時價值低於男人,而答應做出這樣的犧牲,也會由於自身行為模式的改變,覺得價值感沒有得到充分地體現。一旦二人的價值差距縮小,或者對這段關係的維繫意願下滑,女人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這種反抗很有可能會導致感情出現危機。

第三,擁有更多「長續航時間」的優點。所謂長續航時間的優點,就是那些不容易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被削弱的優點,比如在某一領域的知識積累和特長、對家庭的持續貢獻度。當然這裡的前提是,你擁有的這些優點是被對方所認可並欣賞的,如果對方不欣賞,那麼再多的優點也沒有什麼價值。

知道了優秀伴侶的特點,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提升遇到「對的人」的幾率呢?最簡單有效的一招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樣能夠科學地增加「好運」降臨的概率。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避免設置一些不恰當的擇偶條件或是條件組合。比如過硬的「硬項」,無法量化的條件,軟性的自相矛盾,條件數量過多等等。

打個比方,如果你想找一個身高180厘米以上,稅後年收入不低於50萬人民幣,並且年齡相仿的男生,可謂是大海撈針,因為1,000個人裡面可能只有一兩個人符合你的標準,你能遇到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了。那麼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給優秀特質「標價」的方法。比如身高180厘米值5塊錢,年收入50萬值10塊錢,年齡相當值5塊錢,而你手裡只有10塊錢。當你在選擇伴侶時,就不得不捨棄一些在你看來不是最重要的特質,比如收入,或者身高和年齡。

這雖然只是一個遊戲,但卻很實用,在現實中,如果我們都能像「在預算額度內買東西」一樣進行取捨,那個「對的人」也就不難找到了。

03相處——維持和諧關係的邏輯

當我們通過上述的邏輯和方法找到了另一半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與那個TA更好地相處,來維持和諧的親密關係。

有人認為,夫妻之間的相處是一門更接近文科的學科,需要用人文主義的胸懷去為對方付出。但蔡叔卻告訴我們,相處是一門更接近理科的學科,我們必須有較強的邏輯認知和博弈學基礎,才能揭開相處過程中的底層邏輯,並實時調整我們的應對策略。

首先,夫妻相處的策略是什麼,到底誰該遷就誰?

有人說,在愛情和婚姻里沒有誰對誰錯,雙方應該互相遷就,各讓一步,也有人說,男人主動遷就女人是天經地義的,因為女性屬於弱勢群體,否則男人就會被認為沒有風度。

上述這些看法都是基於感性的籠統說法,如果從邏輯的角度來看,誰的社會貢獻和家庭貢獻更大,誰更有實力,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也就更應該被遷就。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條邏輯好像並不完全適用,因為確實有一些人會遷就比自己價值低的人,比如一個優秀的男人娶了一個家庭條件一般也並不算太漂亮的老婆,卻往往處處遷就她、寵着她,甚至言聽計從,這種現象又該如何解釋呢?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公式:B<L×P,B表示堅持己見能獲得的收益,L代表堅持己見產生的損失,P代表堅持己見產生的損失的概率。當這個公式成立時,我們就妥協,反之就應該堅持。

就拿剛才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個優秀男人在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一味堅持己見,可能會導致離婚的概率增加,而離婚所造成的財產和精神損失遠遠大于堅持這件事的收益,那麼這個男人就會選擇妥協,因為這種遷就更划算。

當然這種妥協的前提是整體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你無我有,在有限的飯碗裡搶飯吃,增加夫妻內耗。因此,關於夫妻相處之道,我們應該達成一個比較健康的整體共識:

對外的時候,誰能在具體的事件中為家庭帶來更大的利益,或有更大概率帶來更大利益,誰就做主。而對內的時候,在「家庭的共同資源該更多地滿足誰的個人偏好」這樣的問題上,比較和諧的做法是,誰的整體價值更高,就偏向誰的意願多一些。

當然上述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其中一方根本沒有這個意識或者不願意達成這樣的共識,愛情或婚姻就很可能在爭權奪利中走向終結。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最好的方法是守住自己的「底線」,也就是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堅決不能妥協的事情,如果對方觸犯了這個底線,就有可能會失去你。那麼如果對方還想維繫這段關係的話,就會很自覺地在這個地方讓步,而不是硬碰硬。

其次,夫妻相處的方法是什麼,如何有效地溝通?

我們剛才提到的策略雖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讓對方理解或者配合,再好的策略也只是紙上談兵,甚至會適得其反。所以,夫妻之間的溝通就顯得至關重要,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樑,也是維繫和諧關係的重要紐帶。

那是不是溝通越多、溝通時間越長越好呢?當然不是,有句話叫久別勝新婚,如果是久別重逢,雙方許久沒有溝通,或者彼此間的誤會很多的時候,那麼多來幾次徹夜長談,就可以很好地增進感情。反之,如果兩個人天天見面,甚至上下班都在一起,那麼這樣的徹夜長談恐怕就會變成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了。

所以溝通的標準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傳遞最精準的信息,「有效」和「精準」決定了溝通的效果。關於「精準」比較好理解,如果別人想聽A,而你卻偏要說B,那麼這就屬於不夠精準。關於「有效」,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克制,因為溝通的有效性隨着兩個人能夠溝通的內容呈逐漸遞減的趨勢,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面的溝通效用曲線,將溝通停止在A點是比較明智的,因為從A到B,溝通的效用已經從加速上升變為減速上升,當達到B點以後,溝通的效用基本不會再增加,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停止了,如果不停止,很有可能還會產生負效用。

比如熱戀中的兩個人打電話,已經打了一個多小時,對方早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你卻還是喋喋不休,不肯掛電話,那麼對方就有可能產生厭煩情緒。這樣做不但不會增進感情,還會把對方推得更遠。長此以往,這樣的過度溝通就會在對方心裡留下陰影,更糟糕的是,以後對方有可能再也不敢給你打電話了。

所以說,溝通要適度,在溝通效用不再增加前及時「收手」,才是明智之舉。

最後,夫妻相處的距離,該近一點還是遠一點?

現在很多人認為,古人所說的「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已經過時了,夫妻之間應該「親密合體」、不分你我才對。其實這種認識恰恰相反,「相敬如賓」永遠不會過時,如果我們都能像「敬重」陌生人一樣「敬重」自己的家人,那麼大部分矛盾都不會產生。

或許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陌生人或者同事給予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總會說聲「謝謝」;反之,當我們的父母親人為我們洗衣做飯、料理家務的時候,我們卻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如果少了「敬」這個因素,對方為你做什麼,你都覺得理所當然,絲毫沒有感恩之心,那麼久而久之,對方也就不會再願意為你付出更多。如果雙方都為自己的利益盤算,矛盾肯定會接踵而來,夫妻關係自然也就難以長久維持。

就拿很多人都關心的出軌問題來說,大部分男人見了漂亮姑娘都會動心,甚至產生「邪念」。但他們之所以沒有選擇出軌,不是真的沒有機會,而是因為自我克制,是理性地考慮了出軌的成本以後的選擇。如果夫妻之間完全沒有敬畏,那麼出軌也就成了家常便飯,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所以,我們要想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處理好關係,必須要懷着一顆「敬畏」之心,把握好相處遠近的尺度,並和對方建立起共同的認知,這樣矛盾才會越來越少,關係也才會越來越穩固。

04掌控——引領幸福走向的邏輯

明白了夫妻和諧相處的邏輯,有的人可能會想,既然夫妻相處有這麼多學問,那麼如何才能將維繫關係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對方的「施捨」呢?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並且通過一些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導另一半的思想和行為。

有人說,好的愛情要從第一天開始,所以好的模式要從有機會的時候便一以貫之,越早開始就越能執行到底。所謂好的模式就是對你而言,最自然、維護起來最輕鬆的模式。

舉個例子,如果你不想刻意在某個特定的日子給對方送禮物,比如情人節,那麼從一開始就不要這麼做,否則等到10年以後,你再想改變這樣的送禮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你下決心改變,對方一定會認為「你變了」或者「你不再愛我了」,這樣就會產生強烈的「戒斷反應」,從而損害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和價值。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學會提前對對方的期待值做好管理,正確的方法就是儘量不要讓對方預知我們的行為模式。

還以情人節送禮為例,情人節一年只有一天,如果我們可以選擇在情人節以外的日子送禮,且次數不固定,沒有任何規律可循,那麼對方就不會太介意是否在節日送禮了,也不會由於集中攀比而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這種策略就叫做「零期待」,讓對方時時刻刻保持着「不給我是正常的,給我我就賺到了」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在兩性關係相處的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習慣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別人怎麼做我們也跟着效仿,比如在節日送禮的習慣。當我們發現這種模式讓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所以,當我們已經處於一個惡性循環的相處模式之中,就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後各個擊破。

比如,有些女人習慣翻看男人的手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你越是不讓看,她就越想看,總覺得手機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與其讓她這樣疑神疑鬼地猜測,不如乾脆把手機密碼告訴她,讓她隨便看,甚至主動跟她一起翻看有趣的朋友圈和聊天記錄,這樣才能逐漸打消她的疑慮,並讓這種惡性循環在不知不覺中被終結。

其實好的相處模式的養成和教育孩子的道理是一樣的,只要我們儘早發現壞「毛病」並採用適當的方法修正,兩性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舒服、越來越健康。

到了這裡,你會發現,原來愛情不是光靠緣分、運氣或者所謂的感覺,就能修成正果。從相識、相知到相處,愛情更需要智慧的引導,才能長久幸福。難怪人們都說愛情是奢侈品,很多人終其一生擁有的不過是一段段的感情。

那麼普通人如何才能擁有愛情的智慧呢?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具有高級愛情智慧的伴侶,並在他的指引下,按照更正確的方式修正自己的行為。這樣的人通常知曉愛情產生和消亡的原理,了解每一個外在因素對愛情的影響,並能夠把控自己行為,比如像蔡叔這樣的愛情專家和情感導師。

不過當我們看完這本書,從蔡叔這裡學到了這些愛情智慧,只是獲得了信息知識,我們還需要把這些信息知識進行加工並內化成自己的體系知識,才能最終將其轉化成我們的一言一行,並讓它成為引領我們前行的行事智慧。

對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蔡叔的另一本書《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相信看完以後,你一定會受益匪淺,明明白白過好這一生。

05結語

讀了《愛情的邏輯》這本書,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一直以來,我都篤信愛情是一種偏感性的東西,雖然需要理智和判斷,但更依靠主觀直覺和心靈感應。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難怪自己在愛情上走了那麼多彎路,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的智慧不夠,根本沒有搞懂愛情的邏輯。

正如蔡叔告訴我們的:「認為愛情沒有道理可講的人,100%經營不好愛情。保持理智通透,才能擁有穩定長久的完美愛情。」

有人說,我愛你,你可以一點都不漂亮,我會拉着你的手,驕傲地在朋友們面前介紹,因為你的外表,並不重要;我愛你,你可以沒有錢,我願意每天和你擠公交,和你一起拼命工作,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我愛你,可以縱容你的一切,但前提是你要值得我去愛。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愛情的智慧,成為值得被愛的那個人。

作者簡介:玉溪,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會計師,希望用文字丈量生命的寬度,做一個真實善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0 05:08:58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5-01 23:05:58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1-17 22:01:03

求助

頭像
2024-01-12 10:01:53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